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关于“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研究——基于湖北文理学院学生消费状况的实证调查
2 9 O后 大 学 生 的 消 费 现 状 及
特 点
通 过 此次 调查 了解 到 . 过 高等 教 受 康 状态 . 讲求 实 效 、 性 的消 费 是 当前 理 济 条件能 力相符 合 的理性 消费 。 大 学 生 经 济 来 源 主 要 是 指 大 学 生 在 校期 间 维持 生 活 、学 习 的经济 来 源 . 主 要 有 家 庭 支付 、 自己 劳 动所 得 、 国家 助 学金 以及学 校奖 学金 等形式 通过调 查得 出 .0后在 校大 学生 的经 济来 源 以 9 家 庭支 付为 主 . 占调查 总人 数 的 9 .%: 1 6 依 靠 国家 助 学 金 和 学校 奖学 金 来 维持
生 活 和 学 习 的 占 总 调 查 人 数 的 57 : .% 而
乐 消 费 、 际 消 费 等 。” 们 的 基 础 性 消 交 他 费在 降低 . 享 受性 消费在 不断上 升 . 而 所 以 现在 9 0后 大 学 生 的 消 费 结 构 正 在 发 生 翻天覆 地的变 化 . 费结 构呈 多样化 消
程 度 上 反 映 了他 们 的 生 活 态 度 和 价 值
进 行 研 究 笔 者 通 过 选 取 湖 北 文 理 学 院
0后 大 学 生 的 主 流 . 消 费 行 为 是 与 经 其 取 向 . 此 . 必 要 对 大 学 生 消 费 行 为 9 因 有 . 学 生 为研 究对 象 作 实证 调查 . 而 了解 21 消 费 经 济 来 源 单 一 化 进
的 问题
9 0后 大 学 生 是 一 个 年 轻 的 高 学 历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
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方法从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不同层面划分:(1)决策导向研究(20世纪70—80年代)。
研究购买者理性决策过程。
以消费者是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解决者为出发点,试图重点了解消费者是如何形成策略或计划、在不同产品与品牌之间做出选择的。
(2)经验导向研究(20世纪80年代)。
探讨消费者非理性购买和体验型购买的行为。
持这种研究导向的学者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消费者并不是按照一种理性的决策程序作出购买决策的,相反,人们有时购买产品或服务纯粹是为了有趣、好玩,为了产生一种离奇感,为了获得一种情绪或情感的体验。
(3)行为影响研究(20世纪90年代始)。
探讨源于外部非情感和信念因素产生的购买行动。
在外部环境力量的驱动下,消费者可能尚未产生或形成关于某种产品的情感和信念,就做出了购买决定。
消费者决策类型1)扩展型决策•属复杂决策。
对产品不熟悉,消费者介入程度高,备选产品或品牌差异程度大,购买的时间压力小。
•特点:消费者进行大量的信息搜集;大量的比较、评价。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大量的内外信息搜集--复杂的产品评价--购买--复杂的购后评价。
•举例:住房、汽车、电脑等(2)有限型决策•特点:消费者对产品了解有限;被选品差异性不大且数量有限;有限的外部信息搜集;介入程度不很高;所花时间较短。
•决策过程:认知问题---以内部信息搜集为主---有限的产品评价(规则简单、属性少、品牌少)---购买---有限的购后评价•追求多样化的购买、在它人影响下或某种情绪下的购买决策,一般属有限型决策。
•举例:牛奶、酒等。
(3)名义型决策•特点:购买介入程度低、购买基本不用决策、购后基本不评价。
•决策类型:忠诚型购买(品牌忠诚)、习惯性购买(原因:减少购买风险、简化决策程序)•决策过程:认知问题---有限的内部信息---购买---基本不评价举例:牙膏、洗发香波等。
选择规则:连接式规则-所有属性均达到规定的最低要求;重点选择规则-为最重要的属性规定最低的绩效值标准;按序排除规则-将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并规定一个删除值,在最重要的属性上检查各品牌是否能通过删除点编纂式规则-将属性按重要程度排序,在最重要属性上品牌比较,取得分最高的;补偿性选择规则-按属性重要程度赋予相应的权数,结合每一品牌在每一属性的评价值,得各品牌综合分,取最高。
非理性消费行为形成因素文献研究
非理性消费行为形成因素文献研究[摘要]非理性消费行为不但使消费者陷入消费误区,还会对社会再生产形成错误的消费误导。
本文旨在对非理性理论研究的历史渊源进行梳理,进而通过对国内外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形成因素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遏制非理性消费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非理性消费;非理性主义;购买动机;文献综述1 引言长期以来,传统的消费理论都是建立在消费者理性行为的分析基础上。
消费者被假设为“理性的人”,“个人理性”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
按照理性的假设,消费购买过程可以归纳为五个阶段:问题认识、信息搜集、方案评价、购买决策、购后行为。
这一模式阐述了一位消费者面对一项高度介入的新采购时所要发生的全部思考过程。
传统的经济学主张中,消费者是理性的,其消费购买行为主要受效用和预算约束的影响,即在预算能力约束条件下达到效用最大化。
在现实的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充分、消费者自身因素、社会环境、营销者误导等因素,消费者往往表现出消费目的盲目性、消费心态虚荣性、消费内容庸俗化、消费对象高价性等非理性消费行为。
直观地看,非理性消费只是消费者个人欲望的反映,但消费也是社会行为,个人的消费也会对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非理性消费不但使消费者陷入消费误区,造成经济损失,同时对社会再生产形成一种错误的信号传导机制,造成盲目生产、物价上涨、市场混乱、不正当竞争等现象。
2 非理性理论研究的历史渊源从古希腊到近代社会,理性文化在西方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例如“人是理性的动物”(亚里士多德)、“我思故我在”(笛卡儿)、“凡是存在都是合理的”(黑格尔)等便是对这种理性主义的哲学表达。
18世纪后期,对理性文化的怀疑及批判开始出现。
德国古典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等,试图证明理性主义的局限性,在哲学史上引起一场革命。
19世纪中叶,非理性主义逐渐开始凸显,出现了一批非理性主义哲学家。
对中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
对中国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李天择(上海财经大学,上海200433)摘要:文章联系中国证券市场实际分析了投资者的三种非理性投资行为。
这些非理性行为繁荣状况用现代标准金融理论知识难以解释。
文章基于行为金融理论,通过对股市与投资者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
力图揭示造成中国股市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繁荣的因素。
研究表明,投资者认知偏差和信息不透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理我国股票市场的措施是进行投资者教育和完善股市的信息披露制度。
关键字:行为金融理论;投资者行为;非理性1投资者行为理论综述1.1经典金融学的无约束理性假设传统主流金融学是在西方经济学的知识架构上发展起来的,它继承了投资者是理性的、市场完善、投资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以及理性预期等经济学的理想假设。
在传统主流金融学看来,投资者是理性经济人,具有不受限制的理性,即投资者的认知能力、运算能力不受任何约束,因此能够在头脑中进行无所不包的概率计算:投资者的所有活动都是以扩大自己的预期效用为目的的,他还预期市场的其他参与者也都以扩大他们自己的预期效用为目的:证券产品的价格充分反映了投资者及全体市场参与者对信息的理解和认同,因而,证券产品的价格是随机漫步的、具有不可预测性,没有人能够持续获得利润。
简言之,经典金融学是以完全理性的投资交易行为和完美无暇的市场基础为其理论假设的。
1.2行为金融学的有限理性假设在经典金融学理论发展的同时,有关金融市场的经验研究发现实际中存在着许多主流金融理论所不能理解的异常现象,主要包括:易获得性偏误、代表性偏误和锚定性偏误、价格反转、价格惯性、规模溢酬、封闭基金折价现象、过度自信、交易过度、后见之明、反应过度、反应不足、损失厌恶、认知失调、时间偏好、自我控制等等。
人们发现,那种基于投资者具有完全理性预期、完全价格弹性以及完全信息假设的金融经济理论,与现实金融市场实践发展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也无法解释金融市场中日益增多的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中国信用卡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梅研究了收入 、 开支和存储三类心理账户与持卡消
基金项 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 费专项 资金《 国信用 卡非理性消费行为研究 》 K 0 1000) 我 ( 550 607 作者简介 : 卫 , , 饶 男 辽宁义县人 , 博士生 , 方向 : 融投 资 、 险投资 与私募 股权 投资 ; 研究 金 风 杨 蓬勃 , , 男 陕西长安人 , 经济学博士 , 授 , 方向 : 副教 研究 消费金融 、 网络金融和消费信贷 。
饶 卫 杨 蓬 勃 ,
(. 1西安交通大 学 经济与金融学 院,陕西 西安 7 0 6 ; .西安 电子科技 大学 经 济管理学院 , 10 1 2 陕西 西安 7 0 7 ) 1 0 1 摘要: 通过对信用卡非理 性消费行 为相关文献的 回顾 , 出相关 假设 ; 提 运用 多元 回归方法 , 实证分 析影 响 中国信用 卡非理 性消费行为的影响 因素 , 即心理账 户 、 金钱态 度 、 消费价 值观 、 外部影 响和认 知偏 差 ; 据分 根 析结果提 出减 少信 用卡过度非理性消费行为 的相关措施 。
理 性持 卡人 方 面 的研 究 , sbl L wrne Auu e 和 a ec 通过 大规模 的随机市 场 试验证 实 了非理 性持 卡人对 当前 及 今 后 的信用 卡 透 支 消 费表 现 出 系统 性低 估 [ ; 8 而 D g br 和 P tr ao et ee 发现 理性 的持卡 人对 于利 率 比较
信 用卡作为重要的现代金融产品, 以其 突出的 盈利能力和在竞 争优质客户 、 强化客户关系管理等 方 面的独特优势 , 已成为现代银行业竞相投入资源、 争 夺最 为激烈 的业 务领 域 之一 。中国各 商业 银行 面 对信用卡市场 日趋激 烈的竞争局面 , 一方面试 图开 发越来越细化 的信用卡种类 ; 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年 费 和 办卡 门槛 以吸引更 多 的用 户 。但 与此 同时 中 国 银行信用卡业务普遍存在着无序竞争和不规范运作 的情况 , 国内银行普遍对信用 卡业 务蕴含 的风险认 识不足 , 在识别和限制 信用卡持卡人 ( 以下 简称“ 持 卡人 ”非 理性 消 费方 面缺 乏经 验 。然 而从 国外及 中 ) 国台湾地 区信用卡的发展经验来看 , 如果对信用卡 非理性消费行为不加 以约束 , 不但会给整个信用卡 业 务 造成 系统 性 风 险 , 且 还 会 给社 会 的正 常 生 活 而 和金融秩序带来巨大冲击 , 不利于中国消费金融 的 健康发展 。因此 , 对持卡非理性消费行为影 响因素 进 行深 入 的分 析 和 实证 研 究 , 防 范 中 国信 用 卡 非 对 理 性 消 费行 为有 着重 要 的理论 和现 实 意义 。 目前 , 国外对非理性决策 和信用卡消费的研究 主要集 中于四个方面 : 第一方面是非理性决策 的研 究 , T a r 明了心理账户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如 hl 证 e 行为[ 。第二方面是金钱态度和消费价值观等方面 为间 的关 系[ 1 引。
非理性消费行为形成因素文献研究
动摇 了经 济学 的理论 假设 基础 。
非理 性 主义思 潮 , 人作 为研 究 的主体 ,把人 的行 为 把 及思 维作 为其 研究对 象及 内容 ,体 现 了时代发 展对 人 的意 义及 人 的精神 世界 的重视 。同时 ,改变 了传统 以理性 为 中
心 的思维 模式 ,既是 对 时代现 实 的反 映 ,也是 对未来 趋 势
故我 在 ” ( 卡儿 ) “ 笛 、 凡是 存 在 都 是合 理 的” ( 黑格 尔 )
等便是 对这 种理 性主 义 的哲学 表达 。
1 8世 纪后 期 ,对 理 性 文 化 的 怀 疑 及 批 判 开 始 出现 。
因和作 用机 理 的研究 ,因为只有 把握 其形 成 的原 因 ,才有
的预 测 。
损失 ,同时对社 会再 生 产 形 成一 种 错误 的信 号 传 导 机 制 , 造成 盲 目生 产 、物 价 上 涨 、市 场 混 乱 、不 正 当 竞 争 等
现象 。
3 非理 性消 费行 为 的形成 因素 研究
以往 的非 理性行 为研 究 ,往 往 集 中 在哲 学 、社 会 学 、
得 以发展 ,也 开始 向其 他学科 进行 扩展 。
传 统 的经济学 主 张 中 ,消费 者是 理性 的 ,其 消 费购 买 行 为主要 受 效用 和预算 约束 的影 响 ,即在 预算 能力 约束 条
件 下达 到效 用 最 大 化 。在 现 实 的 生 活 中 ,由于 信 息 不 充 分 、消 费者 自身 因素 、社会 环境 、营销 者误 导 等因 素 ,消
德 国古 典哲 学 家 伊 曼 努 尔 ・ 德 出版 了一 系列 著 作 ,如 康 《 粹理 性 批 判 》 ( 7 1 纯 18 )、 《 践理 性 批 判 》 ( 7 8 、 实 18 ) 《 判断 力批 判》 (70 等 ,试 图证 明 理性 主 义 的局 限性 , 19 ) 在哲学 史上 引起 一 场 革 命 。1 纪 中 叶 ,非 理 性 主 义 逐 9世 渐开始 凸显 ,出 现 了一 批非 理性 主义 哲学家 。例如 ,阿 尔
经济学论文-中国经济-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中国奢侈品消费相关问题探讨
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中国奢侈品消费相关问题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城镇人口持续增加,消费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
本文对奢侈品的涵义、类型进行了界定,在对奢侈品消费现状及特点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从奢侈品消费动机入手,探讨了奢侈品消费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奢侈品的理性消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奢侈品;消费心理;面子消费;消费动机一、奢侈品的涵义和分类(一)奢侈品的涵义。
“奢侈品”(luxury)一词来源于“Luxus”,意为闪闪发光的东西,比如钻石、黄金。
关于奢侈品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
剑桥高阶辞典解释为乐于拥有的非必需昂贵物品,韦伯斯特辞典的解释则是能够增加人的愉悦和舒适感,但非必需。
从经济学角度,奢侈品是相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的,随着收入的增长,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在增长,如果需求的增长幅度高于收入的增长幅度,该商品就是“奢侈品”,其恩格尔曲线呈下凹形。
社会学上,奢侈品则暗示了地位、身份、高人一等的权利,Berry(1994)在其著作《奢侈的定义》指出:奢侈品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奢侈品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的范围的,具有独特、珍稀、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
综合关于奢侈品的众多不同表述,本文把奢侈品定义为:昂贵的、高品质的能带给人精致生活方式的非生活必需品。
(二)奢侈品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奢侈品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尺寸大小,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大件奢侈品和小件奢侈品;按照实体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有形奢侈品和无形奢侈品;按照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私人奢侈品的公共奢侈品。
按照价格的不同可以把奢侈品分为入门级奢侈品,中级奢侈品和顶级奢侈品。
入门级奢侈品是市面上普及程度较高的,且有较多消费者的,价格高于其他同功效的一般产品的商品,如香水、衣服、皮具等;中级奢侈品,指的是普及程度较低的,面对较少数消费者的、价格相对更高的商品,如高档珠宝、汽车、名表等;顶级奢侈品,是绝对价格很高,只有数量极有限的人能够消费得起的产品,如豪宅别墅、游艇、飞机等。
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与应用
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与应用行为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人们在经济决策过程中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
与传统经济学相比,行为经济学将重点放在解释和预测人们的实际行为,而不仅仅是基于经济理性的假设。
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与应用在解决经济问题、改进政策制定、提升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1. 心理学实验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常常依靠心理学实验来探索人们的行为模式。
通过设计实验情境,观察人们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研究者能够深入了解人们的偏好、决策失误以及遵循社会规范等方面的行为模式。
2. 经验数据分析行为经济学也经常利用经验数据来研究人们的决策行为。
通过收集并分析大量的实际数据,研究者可以揭示人们在面对不同情境时的行为规律与心理偏差。
例如,通过分析消费者的购物决策、投资者的交易行为等数据,可以发现和解释人们的非理性行为。
3. 实地观察为了更好地理解人们的决策行为,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者常常进行实地观察。
他们通过观察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收集相关数据,并据此分析人们的行为模式。
这种实地观察的方法能够提供更真实和客观的行为数据,有助于更准确地研究和理解人们的决策规律。
二、行为经济学的应用1. 政策制定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对政府的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通过了解人们的行为模式和心理偏差,政府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干预市场行为,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例如,在环保政策方面,政府可以根据行为经济学在实证研究中发现的人类行为偏好和决策模式来设计更有效的激励措施,以促使人们更积极地参与环保行动。
2. 企业管理行为经济学的应用也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和运营。
通过研究员工的行为模式和动机,企业可以设计更合理的激励机制,并根据员工的心理特征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同时,行为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从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
3. 金融决策在金融领域,行为经济学的应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众心理研究的意义及其对营销的启示
从众心理研究的意义及其对营销的启示【摘要】近年来,学术界越来越重视研究从众对顾客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影响。
根据从众研究的现状,并在一些从众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从众理论及与营销有关的行为研究进行了述评,并对从众理论研究的意义以及对营销研究的启示予以说明。
【关键词】从众消费者行为营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与人的社会传播、交往和互动关系越来越密切,同时产生某种互动后果,如示范、模仿、羡慕、排斥等。
他人的注视使消费具有了表现性,人们借助消费向社会观众表达和传递某种意义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个性、情趣等。
随着各个学科的交叉发展,最早作为社会学概念之一——从众的研究已延伸到许多领域。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由从众理论出发,分析从众理论在营销学领域的发展,并就营销学领域从众研究的现状予以评析,指出从众理论研究的意义及其对营销研究的启示,以期引起营销学者对从众理论的研究兴趣。
从而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提供依据。
1.从众的含义。
从众理论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个体的行为理论。
著名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了两个影响深远的概念:一是”初级群体”,认为个人日常所处的基本群体(家庭、伙伴、邻居等)是社会化的基础;二是“镜中我”,这个概念说明,个人的行为在很多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或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库利给出了从众的描述:他人对个体的外表、礼仪、目的、行为、性格、朋友等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看法,个体对这些(他人)看法产生一定的想象,其行为常常受到这种想象的影响。
也就是说,个体对自己的认识是先从认识他人的评价开始的。
他人对个体的评价、态度,行为方式等就像一面镜子,使个体从中了解自己,界定自己,并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
此后,其他不同学者对从众的定义,尽管表达上有差异,但都指出了这一概念的实质,即从众是一种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发生行为改变的倾向。
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新进展
内容提要:20世纪80年代关于消费选择对消费结构及消费方式的影响研究使得消费者行为理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独立学科。
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消费决策、消费动机、消费方式以及跨文化消费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使消费者行为研究走向成熟,这对我国消费者行为研究、特别是消费结构变动方向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消费理论,跨文化消费西方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消费函数理论及测度方法,系统地研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则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
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消费成为决定就业和收入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有关消费函数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成为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关注的主要研究课题。
库兹涅茨、弗里德曼、托宾和莫迪利安尼等人都因研究消费函数取得卓越成果而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学基础上的边际分析。
随着营销理念的出现和行为科学知识体系的成熟,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消费者导向的观念和行为科学的知识体系对研究一般性经济活动和商业实践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大量具有不同专业和学术背景的学者突破了经济学消费函数研究传统而注重实际消费行为研究。
一些具有经济学理论基础和研究专长的行为科学、社会学学者开始涉足应用经济学研究领域,大量借鉴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消费行为。
其中,March Simon(1958)和Edwards(1961)等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与经济学假设相悖的概念,如主观效用、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满足目标以及由于公司雇员间感知和目标差异所引起的组织冲突等;Festinger(1957)提出消费者和组织行为的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和认知冲突(cognitive conflict)等概念。
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消费者行为研究开始突破主流经济学藩篱,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经济学新学科。
非理性行为在经济学中的研究
非理性行为在经济学中的研究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一直致力于研究人类如何做出经济决策。
然而,人类并不总是以理性的方式进行决策。
非理性行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解释经济现象和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非理性行为概述非理性行为是指在经济决策中个体的行为偏离理性预期,受到个体认知、情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在经济学研究中,对非理性行为的理解和分析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特定情境下会做出看似不合理的决策。
2. 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行为经济学是研究非理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发展侧重于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对经济行为进行解释和分析。
行为经济学的出现填补了传统经济学中忽视非理性行为的空白,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3. 非理性行为的实证研究非理性行为在实证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
以行为金融学为例,通过对投资者群体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发现了一系列非理性行为现象,如情绪驱动的股市波动、羊群效应等。
这些实证研究为解释投资者决策背后的非理性因素提供了依据。
4. 政策应用与干预非理性行为研究的另一重要价值在于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
了解人们的非理性行为倾向,可以使政策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更有效地影响人们的决策。
例如,通过设定合理的默认选项,可以引导个体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5. 非理性行为的局限性非理性行为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非理性行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很难准确定义非理性的程度。
其次,非理性行为的表现因个体差异和外部环境差异而异,难以通用性地应用于不同情境下的决策。
6. 未来研究方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非理性行为研究还有许多待探索的方向。
例如,如何将非理性行为研究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通过数据分析与深度学习等方法揭示非理性行为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为政策制定和干预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
综上所述,非理性行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解释和预测经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行为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经济决策的本质,为构建更合理、更有效的经济模型和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
消费市场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21.17.035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李梅摘 要: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
合理的消费水平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又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统的理论在研究居民消费问题时,忽视了消费者决策时存在的非理性因素,仅从理性的角度去分析,较片面。
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居民在消费时,不会有意识的运用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去消费,而是无意识的对收入和支出进行衡量,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本文从非替代性、沉没成本和交易成本三个方面的效应来阐述心理账户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从而补充完善,较全面的研究居民消费问题。
关键词:心理账户;居民;消费;研究本文索引:李梅.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J].中国商论,2021(17):035-037.中图分类号:F0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1)09(a)-035-03消费、投资、净出口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三驾马车”中,消费是一驾慢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弱于投资与净出口。
一直以来,投资与净出口是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1]。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消费对经济的影响力大幅上升,国家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更加重视。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消费是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也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虽然提升居民消费不能带来高速的经济增长,但是有助于更好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
“三驾马车”中消费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强的作用,成为主导经济发展内生能力[3]。
1 以非理性研究为基础的心理账户理论区别于以理性研究为基础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布伦博格和安多在1954年共同提出来的。
企业社会责任对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V0 . 5 No 2 }2 .
统 计 与 信 息 论 坛
S a i is& I f r t n F r m tt t sc n o maF b .00 e _ .2 1
【 统计调查与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对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收稿 日期 :09 7 8 修复 日期 :0 9 9 9 20 —0 —2 ; 2 0 —0 —2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企业社会责任与非理性消费的关系研究》 2 0 @ 0 ) (0 7 5
作者简介 : 陈永胜( 96 , , 1 6 一)男 山西运城人 , 士生 , 博 副教授 , 研究方 向: 网络营销 、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 贾志永(9 8 , , 1 4 一)男 河北深 泽人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 公共管理与服务管理。
构型消费行为具有显著正相关的影响 . 夕 部商业伙伴责 任和公共责任均对谨 慎型消费行为具有 显著负相关
的影响。研究结论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关键 词: 企业社会责任 ; 非理性消费 ; 行为 ; 影响 中图分类号 :2 0 F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0 7 16 2 1 )2 14—0 10 —3 1 (0 00 —0 0 5 非理 性消费行为 , 它一般表现为消费者不按照追求效用最大
者认 为有必要对这个具 有理论价值和现实 意义的问题进 行
深入 研 究 。
发行为并不能保证企 业在增进 自身 利益的 同时不损 害其他
社会主体或者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 因此 , 业社会 责任问题 企
本文构建了企业社会责 任对 消费者非理性 消费行为 影 响的结构 模型 , 回收了 2 6份有效调查 问卷 , 5 运用 S s1 . ps1 5 和 A s . 统计软件 进行分析 , mo7 0 深入探讨 企业社会 责任 潜 变量与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潜变量间的影 响关系 , 望得 期
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实证研究——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实证探究——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摘要:本探究旨在基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探究。
通过分析中国A股市场的数据,本探究发现了中国股票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有效性,特殊是在市值因子和市场收益率因子方面。
然而,本探究也发现了一些限制因素,例如无风险利率的测算和数据的局限性。
因此,将来的探究应进一步探究这些限制因素,并拓宽探究范围,以提高对中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理解。
一、引言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是金融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指的是股票市场是否能够准时反映全部相关信息,以及能否通过得到证券市场公开信息进行投资获益。
若果市场是有效的,那么投资者将无法通过分析数据或选择投资策略来获得超额利润,因为全部信息已被准确反映在股票价格中。
然而,若果市场存在非理性行为或存在某些信息隐含性,则可能会导致市场失效。
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是股票市场有效性探究中的重要工具,它综合思量了市场风险因素、市值因素和价值因素等多个因素,以评估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该模型通过分析市场、市值和账面市值比等因素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来探究股票价格是否反映了全部相关信息,以及能否通过选择有效的因子来得到超额收益。
中国股票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其有效性一直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市场特点的奇特性和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完善,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存在一定争议。
因此,本探究旨在利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探究,以系统地、科学地评估中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
二、探究方法本探究从2000年到2019年间的中国A股市场数据中,选取了一组样本公司,并利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起首,对样本公司进行市值分组,并计算每个组的市场收益率。
然后,利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对每个市值组的股票收益率进行回归分析,以评估市值因素、市场因素和账面市值比因素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
电商主播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中国已经进入了直接电子商务直播电商电商网购新模式时代。
在这种背景下,消费者消费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从传统实体逐渐转至电商网络等平台。
而随着直播电商规模不断壮大,其背后所产生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直播电商打破了传统的电商营销模式,从而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到发生产品购买行为的时间大幅缩短,其购买行为不理智化的现象也大大增加。
本文主要通过实证分析来展开探究,在这过程中,使用到了问卷调查方法,借助问卷的形式,来探讨与分析造成消费者冲动消费的原因。
其总发布问卷数共计250份,其问卷调查人员主要来自朋友圈和微信群。
并通过SPSS25.0来对收集到的问卷信息展开多维度分析。
本报告将依据问卷调查搜集与分析到的结论,对直播电商主播的持久健康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并总结了本课题探究中的不足之处,并对该行业做出展望。
关键词:冲动性购买行为;电商主播;互动性;S-O-R理论;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and the rise of e-commerce, China has entered the new model era of direct e-commerce live e-commerce e-commerce online shopping. In this context, consumer consumption patterns have a hug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entities to platforms such as e-commerce networks. With the growth e-commerce scale, the problems behind them are gradually exposed. Live e-commerce breaks the traditional e-commerce marketing model, so that consumers understand the product's time, the time of purchase behavior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phenomenon of buying behavior is not intelligent.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exploration by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is proces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is used to explore the cause of consumers' impulsive consumption in the form of the questionnaire. Its total issuance of 250 questions, and th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ors mainly come from a circle of friends and WeChat groups. The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questionnaire information is expanded through SPSS25.0. This report will be based 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lasting health development of live e-commerce anchors, and summarized the deficiencies in this research inquiry, and make prospects for the industry.Key words: Impulsive buying behavior; E-commerce anchor; Interactivity; S-O-R theory;目录一、引言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二、文献综述 (2)(一)直播电商的相关研究 (2)(二)电商主播的相关研究 (3)(三)冲动性购买行为的相关研究 (3)(四)文献简评 (4)第三章理论模型和假设 (4)(二)研究假设的提出 (4)(三)量表的设计 (5)(四)问卷调查 (6)四、数据分析 (6)(一)样本描述性统计 (6)(二)信度检验 (7)(三)效度检验 (7)(四)相关分析 (9)(五)回归分析 (10)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2)(一)结论 (12)(二)建议 (12)六、局限与展望 (13)参考文献 (15)附录 (16)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理性中的非理性—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形成机理研究
理性中的非理性—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形成机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逐渐增多的一种消费心理异常。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人们可以轻松地在网上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而网络购物的便利性和多样性也为一些人带来了购物的快感和满足感。
有一部分人在网络购物时会表现出一种无法自控的强烈购物冲动,甚至不停地进行无意义的购买行为,导致财务困境和心理困扰。
这种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不仅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关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理解其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对帮助人们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机理,通过案例分析和相关研究进展,寻求有效的对策建议,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探讨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是当代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购物平台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网络购物的陷阱,不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虚拟世界中。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财务状况和心理健康,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研究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为预防和干预网络购物成瘾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的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约束和管理。
对于社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来说,加强对网络购物成瘾问题的研究和监管,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深入研究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形成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形成机理,深入挖掘背后的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和干预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概念和特点,深入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范围;2. 探讨影响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体心理特征、社会环境和网络平台特点等,揭示形成机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3. 剖析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形成机理,从心理、行为和环境结合的角度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中的内在逻辑和规律;4.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不同个体和情境下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影响机制;5. 综述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前人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成果,为本研究提供前期研究的基础和参考;6. 最终明确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探讨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促进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消费者决策行为研究
有限理性视角下的消费者决策行为研究第一篇范文有限理性视角下的消费者决策行为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在市场中的选择日益丰富。
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如何做出决策?本文从有限理性的角度,探讨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和影响因素。
一、有限理性理论概述有限理性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受到认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时间压力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导致无法实现完全理性。
有限理性理论在消费者行为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有助于解释现实中消费者的非理性行为。
二、消费者决策行为特征1. 认知有限性:消费者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无法获取和处理全部信息。
他们往往通过简化信息、分类处理、寻求线索等方式,以降低决策难度。
2. 锚定效应: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容易受到初始信息的影响,从而产生锚定效应。
例如,促销活动中的折扣力度往往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3. 损失厌恶:消费者在面对风险时,对损失的厌恶程度往往超过对收益的喜好。
因此,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更倾向于选择规避风险的选项。
4. 社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受到同伴、家庭、明星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例如,网红产品往往能迅速吸引大量消费者购买。
5. 情绪因素:消费者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其决策过程。
愉悦的情绪可能导致消费者倾向于购买高档商品,而消极情绪则可能导致消费者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
三、影响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因素1. 个人特征: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等个人特征,会影响其决策行为。
例如,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尝试新鲜事物,而中年消费者则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
2. 产品特征:产品的价格、质量、品牌、外观等因素,均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例如,品牌效应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知名品牌的产品。
3. 市场环境:市场竞争程度、促销活动、广告宣传等市场环境因素,也会对消费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
4. 社会文化: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消费观念等社会文化因素,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偏好。
青海省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
青海 师范 大学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Qi g a r lUnv r i ( au a ce c ) o r a n h i o No ma iest N t r l in e y S
2 0 0 8 NO .4
第 4期
青 海省 大 学生 非理 性 消 费行 为的 实证分 析 及对 策研 究
西 宁市 在校大 学生 消费水平 的情 况见 表 1 .
表 1 西 宁 市在 校大 学生 月 生 活 费 收 入 和 支 出情 况
1 3 消费 结构 的情况 . 调查 显 示 , 们 除 了吃 饭 、 习用 品 、 他 学 日用 品 、 服 装 、 讯 、 通 基 本 消费 项 目以外还 存 在 恋爱 、 通 交 旅 游、 请客 、 网 、 上 自学考 试 、 医疗 、 吸烟 、 喝酒等 消费 项 目. 可见 , 青海 省在 校大学 生在 消费结 构上存 在
68 5 2元 ( 参见 《 海 省 2 0 青 0 5统 计 年 鉴 》 ; 0 5年 ) 20 西宁 市 城 市 居 民月 人 均 消 费 在 5 3 9 5 . 9元 ( 见 参
《 宁统计年 鉴 2 O 》 . 然 , 消 费超 过 6 0元 西 0 6)显 月 0 的大学 生月 消费 超过 西 宁 市居 民平 均 消 费水 平 ,
非 理 性 l 学 生 非理 性 消 费 行 为不 仅 影响 自身 的 发 展 , 家庭 造 成 一 定 的 经 济 负 担 , 给 社 会 带来 不 良影 响 . 生 这 种 现 象 大 给 也 产 的 原 因 有 社 会 、 校 、 庭 、 学生 自身 等 方 面 . 见 , 大 学生 消 费 进 行 教 育和 引导 很 有 必 要 , 该从 社 会 、 校 和 家 庭 几 方 学 家 大 可 对 应 学 面 加 以 正 确 教育 和 引导 . 关键词 : 大学 生 ; 理 性 消 费 ; 非 实证 分 析 ; 策 研 究 对 中图分类号: 4.4 G6 8 4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0 1 5 2 2 0 ) 4 0 0 一O 10 —7 4 (0 8 0 - 19 4
论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
二、旅游者理性与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界定 旅游者消费行 为是旅游者通过对 自然生态环境、 社会历史文化 的地域 “ 交换 ” ,产生消费行为或消费 过程 。旅游者 的消 费行为 主要 表现在对旅游地 和 旅游产品的信息接 收、感 知、选择 和决策这一过程 中。在这一过程 中,旅游者会表现 出理性或非理性行 为。所谓理性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消费能力允许的 条件下 ,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 的消费行为。 非理性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做出的 不合理的消费决策 ,它一般表现为消费者不按追求效 用最大化进行 消费 ,或 是消费 时没有考虑收入 的约 束 ,或是不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进行 消费 ,或是对消
危 害、成 因和 防 范措 施 进行 探 索 ,以 完善 旅 游 消 费研 究 内容 ,并 用 于指 导旅 游 市场 开发 实践 。
关键词 :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特征 ;成因;防范措施 中国分类号:F 9 50 文献标识码:A
On To rss r a i n lCo s m p i n Be a i r u it I r t a n u o t h vo o
因此 , 研究旅游者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 意义, 可为旅游地的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旅行社的线
路设计与服务改善以及相关部门制定旅游政策提供参考。
近几年来 ,学术界 出现了不少研究非理性消费行 为的科研成果。黄德海对我国当前消费品市场上非理 性消费 的主要 表现进 行研究 ;黄守 坤从 经济 学、 消费心理学 的角 度 ,分析 非理性消 费行为 的形 成机 理 ; 刘佳刚等 介绍 了三种 非理性 消费行为理论
i s rain lc n u t n b h vo es mo ep e ae t ss o st u s a t i e e eo r q e t 、T i h - s i t a o s mp i e a irg t r r v n o na r m ci t sd v lp moef u nl h sp e t o o l a oi vi e r y n me o y r s c sf r e e eo me t h a e x o n st u ss rain o s mp in b h vo e mso o n n ma e t ti u t rd v l p n .T e p p re p u d o r t i t a c n u t e a iri tr f i r t h i ol o n c a a tr a s n r c ui n h r ce ,c u e a d p e a t 、 o Ke r s o rs; i a in o s mpi n b h v o ;c a a t r a s ; p e a t n y wo d :tu t r t a c n u t e a ir h rc e ;c u e i ol o r c ui o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研究
供情感支持、帮助建立社会支持网络等方式,发挥积极作用。
03
个案工作介入心理问题的效果评估
相关研究表明,个案工作介入心理问题能够有效地改善案主的情绪状
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等。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不足
目前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缺乏深入的实证研究,且在干预措施方面缺乏 系统性和针对性。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 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研 究》
2023-11-01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现状分析
目录
•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 行为的可行性分析
•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 行为的实证研究
• 研究结论与展望
CHAPTER 01
个案工作介入的重要性
通过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 ,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策略与方法
建立专业关系
个案工作者需要与大学生案主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了解其消费 行为和需求,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制定个性化介入方案
针对每个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介入方案,包 括消费观念的引导、消费计划的制定等。
个案工作介入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普遍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心理、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 非理性消费行为,如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等。
个案工作介入的必要性
针对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个案 工作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和特点,能够为大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论文)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苹果手机为例作者:***导师:***专业:市场营销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商学院日期:论文摘要传统的消费理论都是建立在消费者的理性行为之上的,而实际中的非理性消费非常普遍。
因此,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次研究从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中国当代经济环境下中国消费者呈现出来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主要分析对象是苹果手机的消费狂热现象,结合相关理论和调研对这一现象的出现进行界定和规律的探寻,并针对这种行为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非理性、消费心理学、苹果手机、营销策略A research on behavior irrational consumption of Chinese consumers____About the iphone【Abstract】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are based on consumers' rational consumption behavior, however the irrational consumption in the actual is very common.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irrational consumption behavior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consumer psychology, and analysis of China's contemporary economic environment present irrational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hinese consumers, the main analysis object is consumption phenomenon about iphone, combined with relevant theory and research to define the emergence and law of this phenomen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arketing strategy for this kind of behavior.【Keywords】Irrational, Consumer psychology, iphone, the marketing strategy目录1 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2研究思路与方法1.3研究内容与结构2理论概述2.1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2.1.1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含义2.1.2个人需求与群体属性的矛盾2.1.3预期效应2.1.4供求关系的失衡2.2非消费行为理论研究方法2.2.1理论分析方法2.2.2案例分析方法3 研究设计3.1消费引导模型—“诱饵模型”3.2调查设计3.3问卷设计—针对苹果手机购买热潮3.4数据分析方法4.数据的收集与分析4.1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外部表现4.2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内在变化5. 结论与建议5.1 加强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外部引导5.2有效运用非理性消费心理的制定营销策略6. 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引言在一般意义上,理性人假设是指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原则进行消费,这就是说,消费者是根据自身的知觉和思考从而作出理性的决策的。
而非理性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受各方面的影响下作出了不合理的决策。
因此,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非常明显饿不确定性,虽然人们都不愿承认,但这却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
而看到这一点的企业或者组织正试图从消费者的非理性方面入手从而形成有利于发展的优势导向。
而此次研究所选取的苹果手机营销体系案例就是这一理论实践的很好的典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消费者在处于苹果公司所架构的消费环境中的时候,是如何作出决策的,而这决策的背后所展现出来的矛盾冲突又是哪些。
看清了这一点,足够为本国的企业和组织摆脱以往观念的束缚,开辟一条新的营销实践之路。
中国消费者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以苹果手机为例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消费者行为学应该是市场营销学的前导, 是对市场营销学的补充和深化。
因为只有把握消费者的内在心理因素, 掌握他们的购买决策过程以及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在因素, 才能充分了解消费者及其行为, 使市场营销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并获得成功。
当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相对于传统的理性消费理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质疑,并崇尚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企业的经营观念越来越关注消费者的变化。
从20 世纪60 年代起, 企业经营观念已从生产导向、推销导向发展为营销导向。
在市场营销观念的推动下, 消费者行为研究逐渐发展起来。
而且,消费者行为学理论, 一直从其他行为学科中吸取有用的概念和理论。
其中, 生活方式的概念是从社会学中借用的。
在中国的消费社会中, 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国内近几年掀起的苹果手机热潮,进一步地展露除了中国经济社会中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一点也引发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其中,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中的生活方式研究也演化为更加具体的消费生活方式研究。
行为经济学对转型中的中国不仅有理论的意义,而且更多的是现实意义。
选题研究现实中经济主体的决策过程, 更加关注现实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行为。
行为经济学的诞生和发展, 正说明了经济学在摆脱了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之后会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并且是向着更加真实的世界方向发展。
本文将重新思考现代经济学的发展, 将理性和非理性结合起来, 使消费行为学回到其应有的合理地位。
同时,中国消费者在日常的消费决策中越来越多的做出非理性决策, 产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了解并掌握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决策的生成机制, 不仅能合理解释个体的某些消费行为, 而且能为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指导。
苹果手机的成功除了苹果公司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外,还有就是其独特的营销策略。
苹果手机的营销策略之一就是运用了病毒营销手段来扩展客户群,建立长久的客户关系。
所谓病毒营销,也就是通过一定的口碑,在人群中迅速对苹果这一品牌进行传播,像病毒一样以极快的速度复制,生长,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营销效应;另外一点,苹果公司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将制造厂商、影视媒体、运营商、实体分销厂商、网络营销商、软件开发商等整合起来,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支持,形成自身的营销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全产业链的共赢。
在产品定价方面,苹果公司却将产品定位在更高一层的尊重需求上。
通过市场细分更加关注产品对消费者的象征意义,抓住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在良好的产品质量、时尚的外形设计的有力支持下,苹果的电子产品不再只是一款简单的电子设备,而成为高端、时尚的代名词。
最为人所知的是,苹果公司采用饥饿营销,提高需求。
也就是通过提高用户对苹果产品的需求,营造出一种饥饿感,以此来形成一种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效应,为产品售价以及利润的提高创造了一定空间。
其它方面,苹果公司充分利用了消费者求异、好奇、迎合、攀比等心理,打造了一群忠实的用户群体,形成了一套立体全面的营销体系,非常值得国内企业和营销人员学习和借鉴针对苹果手机的案例分析,国内学者可以从企业营销者角度宏观地了解非理性消费行为产生的原因和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对国内营销者来说,可以从中借鉴一些比较独特的营销理念和手段。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以中国消费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的理论研究,重点分析中国消费者所发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内在动机和理论部依据。
首先,分析非消费行为理论的合理性和传统经济学的漏洞。
其次,分析中国消费者对苹果手机所发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驱动因素。
最后,通过结合理论和分析数据对中国企业经营者和营销人员提出相应的建议。
根据现有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学理论理论和中国社会消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研究假设即中国消费者所产生的消费行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对在特定的情景和群体中,中国消费者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和产生的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并由此观察和推理出中国消费者产生的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内在驱动和外在引导,从而进行判断关于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的存在价值。
1.3研究内容与结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调查所得的数据,结合调查对象的自身的特点、消费心理和消费结果之间的联系以及此类现象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对现有群体所产生的消费行为的原因及现有的消费理论进行研究,以苹果手机购买为例,从而预测广泛大众的消费行为,并对各方理论观点进行分析,研究它们的特点及所针对的问题;现有各种调查分析方法用于研究,本次研究采用以问卷调查方法为主的调查方法,并建立分析模型即“诱导模型”;同时对目前已经提出来的各种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这些理论各自的侧重点,并选择合适的理论观点对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出研究结果。
论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结合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的研究现状以及各方对苹果手机消费热潮所显露出来的有悖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观点的背景,表明此次研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国营销人员的借鉴意义。
同时,表明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确保研究的科学性。
第二章理论概述,主要是针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的含义以及相关的表现形式。
另外,有必要提及此次非理性消费行为所运用到的理论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
第三章研究设计,包括对消费引导模型的论证、针对苹果手机中国消费者所产生的消费行为的问卷设计、各方理论和文献的调查设计以及所运用的数据分析方法的介绍。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主要是对前期调查结果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展现出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外部表现和内在变化。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结合本次研究的过程从而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象是中国企业经营者和营销事业从事者。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总结此次研究,分享研究心得和感悟,对自身以及整个中国营销界进行展望。
2、理论概述2.1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2.1.1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含义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是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的一种更加实际和针对性的理论。
传统经济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理性人假设,英国早期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理性人所用的描述是:精于计算、富于创造、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人。
而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认为,人并非是完全理性的,理性人假设忽略了自然和社会对人的影响,将个体本身脱离了其所生活的环境,显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0世纪60 - 70年代,西方学术界开始分析消费行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