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陶研会课题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陶行知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1.课题提出的背景1.1.社会背景改革开放以来,“苏南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富裕起来的苏南城镇已初步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高位发展的区域经济使教育现代化成为可能。

近年来,面对国家宏观调控、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以及成本增加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仍持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态势。

在这种背景下学校教育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如何与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吻合,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是我们下一阶段工作的主要任务。

1.2.新课改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特别是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整合了劳动与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新课改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这为学习者学习除了教科书中的间接知识以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与学方式,它可以更广泛地获取未经加工处理的区别于课堂教学直接知识的第一手资料。

1.3.学校研究背景我们作为一所农村初中,“十一五”期间选择艺术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以《在素质教育价值取向下,陶行知艺术教育思想的实践研究》为核心,精心组织,大力开展课题培训,落实子课题的过程研究,确保课题实施的有效性。

用陶行知先生关于艺术教育、关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我们搞好艺术教育、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得到学生的认同,老师的响应,社会的认可。

“十二五”期间,学校希望继续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把学陶师陶工作与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相整合,拓宽办学思路,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学校实践相结合,探索苏南小城镇运用与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途径。

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学校不要被围墙围起来,应该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学生应该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用身心感受大自然。

陶研结题报告(三园小学新)

陶研结题报告(三园小学新)

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2006—2010年实验课题《发挥文学社团作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执笔:开圣会摘要:文学社,是学校开展语文学习活动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更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阶段组建文学社,开展文学社活动,有利于营造“生活语文”、“社会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优化校园文化;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探究性学习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健全“真善美”的人格。

《发挥文学社团作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课题研究是由芜湖市三园小学开圣会同志承担的安徽省陶行知研究会2006—2010年实验课题,课题编号XHXNO027)。

课题在2007年3月正式开题,通过论证后正式启动。

前期主要是理论学习和探索,后期主要进行文学社团的活动开发和研究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对照开题报告制定的研究目标和任务,业已完成。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文学社团语文素养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受惠于陶研课题研究熏陶的我校教师,希望通过结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研究,在更高的层面上来把握新课程的核心内涵,打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开展富有创造创新价值的实践活动,促进师生在新课程中共同成长,享受生命的快乐。

于是,我们认真学习和重温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通过学习领会,我们发现陶行知先生的许多论述对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新课程改革的现代价值最大。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部分构成,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

生活教育理论对改变当今仍然存在的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改善教育过程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国家级陶研课题开题仪式上的情况汇报(1)

在国家级陶研课题开题仪式上的情况汇报(1)

在国家级陶研课题开题仪式上的情况汇报(1)在国家级陶研课题开题仪式上的情况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陶研专家、陶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港上中学,对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冒着酷暑前来出席本次开题仪式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校地处“天下银杏第一镇”——邳州市港上镇,坐拥在国家级银杏博览园的环抱里。

学校创建于1956年,现占地130多亩,教职工160人,30个教学班,在校生1500人,是徐州市陶行知研究会会员单位和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

我校申报的课题《农村初中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研究》去年6月底被立项为省级陶研课题,在徐州市陶研会的推荐下,该课题申报晋升为国家级陶研课题,并去年12月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半年来,我们对照课题方案和各位专家提出的要求,多次召集课题组成员、青年教师会议,并检查督促课题实施情况。

现把该课题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汇报如下:一、建立课题组成员和青年教师专项档案。

我校的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复杂,前几年受“进城热”的影响,原来中心中学一部分青年骨干教师纷纷外流。

20XX年和20XX年,下面两所联中先后撤并过来,三所学校的老师凑在一起,且一半以上的青年教师属于小学借调过来,师资力量XX不平衡,心也未拧到一块去。

开展这项课题研究,就是要通过学陶师陶,下决心打造教干、党员、班主任、名优骨干和青年教师队伍。

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我们对本校教师进行了统计,建立了《港上中学教师基本情况档案》,统计了青年教师的学历、职称、培训、综合奖、教学奖、论文发表或获奖等基本情况,并撰写了分析报告。

通过分析,我校青年教师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上下悬殊很大,职业态度也不尽相同,这为课题实验研究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要求,课题组成员实现每天五个“一”活动:1、开通本课题专题博客,每天至少访问跟贴一次,做到“天天写博客,人人都是研究员”,实现资源共享。

2、人人一本课题专项笔记,记录课题会议和学习培训内容,每天做好课题管理记录。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回归英语教学实际,优化课堂效率的研究》开题报告课题主持人:徐州市云兴小学刘娅莉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校《回归英语教学实际,优化课堂效率的研究》课题,是2011年度徐州市陶研会研究课题。

经领导批准,并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精心准备,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汇报如下: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所解决的问题(一)研究背景纵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及扎实的知识底蕴,并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倡导相互协作的意识,各学科都按照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积极完善课程教学。

在教学中力求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时代性、创新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培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所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主要研究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并拟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明确具体的教学任务;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进行教学设计探究;3、依据学生实际学情,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活动;4、重基础,巧记忆;重构建,巧运用;重技巧,巧训练的研究。

通过“回归英语教学实际,优化课堂效率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从而明确教学目的是强化学生,夯实基础,重视理解,构建有效地知识体系,加强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1、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到位,学生英语学习的方式较为单调。

但部分学校的学生英语启蒙教学开展得较早,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多样,学习兴趣浓厚,基础夯实,但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并不容乐观。

不少学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学生及家长认为英语学习可有可无,只是一门小学科,英语无用论”常挂在嘴边。

教师课堂上也只是“蜻蜓点水”,把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型、语法讲一讲,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

学生总是机械地记忆,倍感枯燥、疲劳,学习效率较低。

2、.教学评价机制不够健全,现在的英语中、高考成绩是评价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标准,学生普遍认为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英语。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2)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2)「篇一」(二)课题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xx.01~20xx.03)①制定研究方案。

②填写课题研究申请书,申报立项。

③制订研究与实验总体方案。

2.研究与实验阶段。

(20xx.4~20xx.19)①依据方案提出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

②本课题负责人学习相关理论及外地先进经验。

③制订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教案案例。

④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认真听课评课。

⑤外出取经、改进教法,不断完善实验。

⑥做好学期、学年、实验阶段的总结,积累资料,撰写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或教学论文。

3.验收阶段。

(20xx.9~20xx.10)①组织实验课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②做好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总结工作,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教学论文。

③向上级申请课题的结题验收、评估,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

六、课题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说,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必要而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按阶段制定计划,做好记录,完成总结,并及时撰写体会,总结成果。

2.行动研究法研究中加强与教学行为的结合,明确改进措施时,及时组织教学应用,在学生中,了解通过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考察本课题的实践效果。

3.文献资料法利用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经验,利用各种渠道对文献和资料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以获得间接理论知识。

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指导本课题的研究。

4.经验总结法。

依据一定的价值取向,对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进行回溯性研究,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且及时通过论文、案例等形式将研究中的经验、心得、理论与实践结合总结出来,归纳提炼。

七、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1.课题的主要观点:课堂学习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和途径。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课题类别:市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编号:HKB10-02 课题主持人:马玉秋课题所在单位:阿城区回民小学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创新。

我国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和作用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课程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

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急需进行实验研究。

陶艺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历史悠久、扬名天下,并以物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

我校于20xx年3月成立了阿城区第一家专业陶艺教室,并配备了先进的陶艺设备:拉坯机、电窑、转台等。

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泥土的芬芳中尽情体验陶艺创作的乐趣,制作美丽的记忆。

经过两年来的区级课题《开发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实验研究,由美术教师开发的"陶艺"课,成果显著,倍受青睐。

由此想把课题做大、做强。

申报了哈市规划重点课题《开发陶艺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意义和价值。

具体问题以陶艺为载体,培育人文精神,创办特色学校。

意义和价值:1、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

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

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有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陶艺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陶艺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陶艺开题报告模板范文一、项目名称陶艺创作实践项目二、研究背景和意义陶艺是一种传统的工艺美术形式,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几千年。

陶艺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术制品,还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的形式。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陶艺创作实践项目,通过陶艺创作实践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手工艺术制作技能。

陶艺创作实践项目的研究和实践,不仅仅具有文化和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职业教育和手工艺教育方面,陶艺创作实践也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可以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 研究目的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究陶艺创作实践项目的应用和价值,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和手工艺教育方面的应用和价值。

通过对陶艺创作实践项目的研究和实践,探究其在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的具体应用和价值。

2. 研究内容本项目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陶艺创作实践项目的概述和发展历程;2.陶艺创作实践项目在职业教育和手工艺教育方面的应用和价值;3.陶艺创作实践项目在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的应用和价值;4.基于陶艺创作实践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案例分析。

四、研究方法本项目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来全面探究陶艺创作实践项目的应用和价值,以及在职业教育和手工艺教育方面的应用和价值。

五、预期成果本项目预期达到以下几个成果:1.形成陶艺创作实践项目的综合性分析报告,全面掌握陶艺创作实践项目在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方面的应用和价值;2.了解陶艺创作实践项目在职业教育和手工艺教育方面的应用和价值,为教育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3.根据陶艺创作实践项目的实践和教学案例,形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指导手册,为从事陶艺创作实践的教学者提供有益参考。

六、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可行性主要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学术方面:陶艺创作实践项目是一个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方向,该项目成果将有助于我国陶艺创作实践领域的发展和进步;2.社会需求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手工艺术品的制作,因此陶艺创作实践项目也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3.来源方面:本项目的研究将主要依靠文献分析法和实践研究法,数据来源稳定可靠。

陶艺欣赏开题报告

陶艺欣赏开题报告

陶艺欣赏开题报告陶艺欣赏开题报告一、引言陶艺作为一门古老而优雅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历史和文化。

在陶艺的世界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人类的智慧。

本文旨在探讨陶艺的欣赏价值,从不同角度剖析其独特之处。

二、陶艺的历史与发展陶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人类开始使用陶土制作容器和装饰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涌现出许多杰出的陶艺家。

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宋代的青瓷、明代的景德镇瓷器等都成为了中国陶艺的代表作品。

三、陶艺的审美特点陶艺的审美特点主要体现在形态、质感和色彩等方面。

陶艺作品的形态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是简约而纯粹的,有的是复杂而富有变化的。

质感是陶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触摸陶艺作品的表面,人们可以感受到其独特的质地和手工的痕迹。

色彩是陶艺作品的灵魂,不同的釉色和彩绘可以赋予作品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四、陶艺的审美价值陶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首先,陶艺作品可以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无论是欣赏一只精致的茶壶,还是观赏一件别致的花瓶,都能够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

其次,陶艺作品还可以展现出不同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每个时代和地区的陶艺作品都承载着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欣赏陶艺作品,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最后,陶艺作品还具有实用性,可以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感和乐趣。

五、陶艺的欣赏方法欣赏陶艺作品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注重观察和品味。

观察陶艺作品的细节和整体,品味其形态、质感和色彩,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创意和用心。

其次,要了解陶艺作品的背后故事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陶艺的历史和背景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

最后,要与陶艺作品进行互动。

可以试着触摸作品的表面,感受其质感;也可以使用作品,体验其实用性和功能。

六、结语陶艺作为一门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通过欣赏陶艺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美的力量和人类的智慧。

中小学美术课程特色教学探究——陶艺的开题报告

中小学美术课程特色教学探究——陶艺的开题报告

中小学美术课程特色教学探究——陶艺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为推进中小学美术课程的特色教学,本人选择探究陶艺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特色教学。

中国陶艺是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历史悠久,技法繁多,作品精美。

陶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其产生兴趣。

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陶艺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选题目的
1.探究陶艺在中小学美术课程特色教学中的作用。

2.分析陶艺教学的难点和亮点,以期在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实现有效的陶艺教学。

三、选题内容
1.陶艺的基本知识介绍
介绍陶艺的历史渊源、技法分类、材料用途和工具制作等,为学生提供基本的认知。

2.陶艺与审美教育的结合
将陶艺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环境和自然界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陶艺作品的制作与创作
教授陶艺的制作和创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陶艺作品的创作。

4.陶艺作品的陈列和展览
将学生的陶艺作品进行展览和展示,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激励其参与美术活动。

四、选题意义
1.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

2.丰富美术教学资源,开拓中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内容。

3.促进学生与社会交流合作,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以上就是我对中小学美术课程特色教学探究——陶艺的开题报告,谢谢。

小学课题的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的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的开题报告小学课题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小学课题的选题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以及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强,因此,选题应该围绕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展开。

二、选题目的选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三、选题内容1. 主题一:生活实践类生活实践类的选题主要涉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环境保护、健康饮食、交通安全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 主题二:科学探究类科学探究类的选题主要涉及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实践,如植物生长、动物习性、物体运动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3. 主题三:艺术创作类艺术创作类的选题主要涉及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表达,如绘画、音乐、舞蹈等。

通过这些创作活动,学生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选题方法在选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确定最终的选题:1. 调研法: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从而确定选题的方向。

2. 教师指导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提供一些建议和方向,帮助学生确定选题。

3. 学生自主选择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选题,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五、选题实施在选题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组织实施:学校要组织相关教师和学生参与选题实施,确保选题的顺利进行。

2. 资源准备:学校要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如实验器材、图书资料、艺术材料等,以保证选题的顺利进行。

3. 指导指导: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在选题实施过程中提供帮助和引导,确保选题的质量和效果。

六、选题评价选题评价是对选题实施过程和结果的评估和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生在选题实施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对选题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小学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小学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一、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科学课程的引入,为小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科学的机会。

然而,目前小学科研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以及缺乏相关的教学资源。

因此,本课题旨在开展小学科研课题的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以及加强科学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1. 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开展小学科研课题,促进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主要内容:- 设计小学科研课题的教学模式;- 编制小学科研课题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开展小学科研课题的实践活动;- 分析和评估小学科研课题教学的效果;- 提出针对小学科研教育的改进措施。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1.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观察和教学案例分析等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小学科研课题的实际效果。

2. 研究步骤:a) 文献调研:对小学科研教育的现状及相关理论进行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科研教育的最新进展。

b) 设计教学模式:根据研究目标,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的科研课题教学模式,并编制相应的教学材料。

c) 实施科研课题:在一所小学开展小学科研课题的实践活动,记录学生的科研过程和成果。

d) 数据分析与评估:采集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实验观察数据及教师的评价,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小学科研课题的教学效果。

e) 提出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总结小学科研教育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1. 预期成果:- 科研课题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方案;- 小学科研课题的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学生的科研成果和报告;- 小学科研课题教学效果评估报告;- 小学科研教育改进措施的提出。

2. 创新点:- 设计符合小学生特点的科研课题教学模式;- 编制针对小学生的科研课题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小学科研课题实践活动;- 综合评估小学科研课题教学的效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开题报告小学课题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小学课题开题报告是为了明确研究目的和方法,对所选课题进行论证和规划。

本次选题的背景是基于对小学教育的关注和研究,旨在探讨小学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选题意义小学教育是每个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发展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小学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厌学等。

因此,通过对小学课题的研究,可以提供改进教育质量和教学方法的参考,为小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目标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讨小学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研究,旨在为小学教育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国内外关于小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

其次,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和分析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情况和家庭教育环境等。

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和归纳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小学教育的建议和措施。

五、预期成果本次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小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其次,提出改进小学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再次,探索小学教育的创新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有才华和创造力的人才。

六、研究计划本次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了解小学教育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其次,设计实地调查方案,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

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归纳,总结研究成果。

最后,撰写研究报告,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七、研究的局限性本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研究范围可能有所局限,不能完全代表全国小学教育的现状。

其次,研究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探讨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探讨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探讨研究背景小学科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尚未得到充分关注和深入探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为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 分析现有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现状;2. 探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选择和设计原则;3. 提出适合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现有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现状,总结已有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其次,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选择和设计原则,通过实践活动的实施和观察,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预期结果本研究预期将得到以下结果:1. 对现有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已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2. 提出适合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选择和设计原则,以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3. 探索适合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方法,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为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提高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2. 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 推动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和创新。

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按以下步骤进行:1. 研究背景调研和文献综述(2周):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现状;2. 实证研究设计和实施(4周):选择适当的实验对象和实施方案,进行实证研究;3. 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2周):对实证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4. 研究报告撰写和完善(2周):撰写开题报告,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2018).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研究综述. 《教育研究》,(3), 10-15.2. 王五, 赵六. (2019). 小学科学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小学教育研究》,(2), 20-25.以上为《小学科学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开题报告探讨》的内容。

小学教科研课题开题范文

小学教科研课题开题范文

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一直在探索着如何更好地教学,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教科研课题的开题则是这个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

接下来,我将分享一篇关于小学教科研课题开题的文章,以供大家参考。

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需要具备创新思维、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的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对课上所学的知识理解不深,缺乏对知识的自主掌握和应用能力。

一些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比较差,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二、选题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如何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写作能力。

具体目的如下:1.通过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通过利用网络工具,设计与学生年龄、兴趣、知识点相关的多媒体教材,提供更为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和资源。

3.通过网络协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选题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探索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为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2.通过研究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1.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问卷法、实验教学法和网络协作教学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将分析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网络协作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情况等。

2.研究内容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我们将开展以下几项研究内容:(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这个部分主要包括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设计,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情况和效果分析等。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例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例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例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例一、选题背景小学课题研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然而,目前小学课题研究的开展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不够科学、研究方法简单等。

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探索一种适合小学生的课题研究开展方式,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一种适合小学生的课题研究开展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1. 分析小学课题研究的现状和问题,找出存在的不足之处;2. 探索一种适合小学生的课题研究选题方法,提高选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3. 设计一套适合小学生的课题研究流程,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创新能力;4. 通过实施一次小学课题研究,验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本次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小学课题研究现状分析: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了解当前小学课题研究的开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课题研究选题方法探索: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科知识和社会实践,探索一种适合小学生的课题研究选题方法,提高选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课题研究流程设计: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设计一套适合小学生的课题研究流程,包括选题、调研、实验、数据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创新能力。

4. 课题研究实施与验证:选择一组小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实施,通过实践验证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综合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收集、调查问卷、访谈、实验等。

1. 文献资料收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教材和学术期刊,了解小学课题研究的现状和问题,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调查问卷:设计一份适合小学生的调查问卷,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为课题研究选题提供参考。

2020年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020年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背景: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校语文教师多关注学习目标及内容所运用的方法策略,对于语文课堂的开讲导入思考较少。

针对语文教师开讲随意或单刀直入不讲究科学性、艺术性等问题(如呆板生硬,缺乏知识的有效衔接;晦涩难懂,消解了课堂的有效生成;简单随意,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起点等),我们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带动本校语文教师学习和借鉴语文课堂导入的成功经验,结合教学实践,加强对课堂导入原则、功能、方法、类型、技巧性等的研究,积极探索课堂导入的有效策略,不断丰富自身经验,灵活运用技能技巧更好的驾驭课堂,从容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想进一步提升我校语文教研层次,提高教师教研能力,带动并促进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引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新课程基本理念下,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可充分将此理念融汇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当然也包括导入环节。

2、意义: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

课堂导入、新课讲授和课堂总结等是密不可分的,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状态。

导入得法,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奇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顺利地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因此,重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打造高效课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1、本次课题的名称为: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研究。

2、关键词:语文课堂导入3、课题解读:语文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是在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状态进行学习的行为方式,课堂导入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课题论证

《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课题论证

《关于小学陶艺教育的研究》实验课题论证“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和教育部一系列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都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要抓好两件事:一是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陶艺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扬名寰宇,并且物以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

陶艺教育可以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历史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同时,创作陶艺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将自己的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这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展示,是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

尽管他们的作品可能非常稚嫩,但正是在这种稚嫩中培养了科学精神、普及了科学知识、树立了科学观念、学会了科学方法,这将使每一位学生终生受益,为他们今后在各行各业成就自己的事业奠定重要的基础。

陶艺教育“只有成功,没有失败”,注重动手动脑,能创造一种轻松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激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寓教于乐,深受学生的喜爱;陶艺教育内涵丰富,涉及文化、艺术、历史、数学等多种学科,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非智力因素、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教育部决定在二十一世纪新的课程标准中“将陶艺正式列入教育内容”(教育部〖1999年213号〗文)。

这将对广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近百年来,西方经济的发展,现代科学在陶艺领域中的应用,极大地加快了陶艺的发展,并与现代艺术紧密相连,形成了现代陶艺的风格,流派。

如抽象表现主义风格,浪漫抒情风格,超写实主义风格,理性象征风格,装饰风格,具象风格等等。

东西方陶艺文化有待进一步结合。

基于以上原因,我校已经进行了一年多的小学陶艺教育的开发与研究,现已具备了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的条件,申报滚动市级课题。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1、通过陶艺课题的研究,了解中外陶艺发展简史、陶艺的基本技法以及它的审美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十二五”一般课题
《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乌鲁木齐市第二十小学
2011.3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十二五”一般课题
《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目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职能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而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问题又成为了教师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社会、教育事业本身以及教师个人都有重大意义。

国内外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对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很多的策略。

作为一所建立仅6年多的民汉合校,汉语系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以及民大汉小的师生比例不平均化,教师队伍的组成71%为民族教师,29%为汉语系教师;从年龄和教龄看,汉语系因为成立不久,28岁以下的占汉语系教师总数的87%,这种局面极大的限制了教师专业共同发展的空间和脚步,从而使研究民汉教师共同成长,成为民汉合校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目前,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该问题的研究方面也尚属空白。

抚今追昔,我们深刻认识到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座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融汇了中外先进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自主性、民主性、实践性和灵活性的原则。

我校确定的选题,立足于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促进民汉各校中民汉教师在专业上的共同成长,从而更好的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形成一套适合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二、课题内容及重要观点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是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个人成长为基础,共同成长为目的,进行促进民汉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研究,在应用过程中摸索、提炼,逐步形成该研究应用生活教育思想的可操作性策略。

本课题通过选取实验对象,与非实验对象对比和被试前后对比的方法,检测在小学民汉合校中教师专业共同成长中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应用效果,从而进一步研究运行过程中的可操作性策略。

内容包括:教师基本功、教研能力、课堂教学水平、课堂组织与管理以及教师专业态度与动机、专业知识与理念等全方位的点与面,
依照陶行知教育思想主旨,我们在课题研究中主要运行途径预设为:根据教师实际情况确定发展目标——有效设计成长活动——开展探究活动——建构个人思想及观点——形成研究报告。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
⑴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一般策略和方法;
⑵在教师专业共同成长中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升成长效果,培养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促进知行统一;
⑶构建有区域化特征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我们的观点是:
⑴教师专业共同成长是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我们的重点是研究策略;陶行知教育思想能够提升民汉合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的效果,帮助教师构建个人认知,达到知行统一;
⑵该研究能够在“双语”教学工作中,形成有区域化特征的实践体系。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本课题通过研究,着力研究在民汉合校中民大汉小的教师队伍,
如何改善教师的进取心不够强、方法不科学、成绩不显著的现状;在研究过程中,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形成一套有区域化特征的实践体系。

本课题的研究即对教师专业共同成长策略进行了研究,又对民大汉小的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共性及个性。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安排
五、课题研究基础
1 课题组成员以学校级骨干教师组成,在学校能够形成较为浓厚的教育研究氛围,都有着教育研究的强烈愿望和较为丰富的研究经验。

学校负责人愿意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极大地支持,为课题的正常运作提供保证。

2 我校民语系小课题“小学数学双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探究”积极参与2009年自治区为期三年的课题研究;2010年小课题“小学双语数学计算教学探究”获天山区及优秀课题奖;课题负责人曾主持的“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师生和谐发展”的小课题获得2005年市级优秀课题奖;课题组织者曾参与了国家“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汉语系积极参与了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主题阅读”课题实验工作。

就教师专业成长方面,学校先后组织进开展了大量的活动及工作,为本课题的实施与研究奠定了
一定的基础。

3 聘请了**区陶研会副秘书长**担任课题组的顾问。

六、课题的最终成果展示
1 被测对象的课堂教学实例(录像等)
2 被测对象结合个人撰写的文章(笔记、论文、教学设计等)
3 结合本课题并具有特色的汇编册(小集子等)
4 具有区域特色的理论体系以及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共
同体(结题报告)
七、课题参考文献:
胡国枢:《生活教育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金林祥:《当代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
徐明聪:《陶行知教育思想文库-全六册》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杨昌洪:《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世界知识出版社
乌市第二十小学
20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