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喃之音——浅析南音的性格特点
南音介绍作文
![南音介绍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826f057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9.png)
南音介绍作文《南音:古韵悠长的天籁之音》南音,要是把咱老祖宗的这些宝贝比作一个大家庭,南音那绝对是个低调又充满魅力的长辈。
我第一次接触南音,那经历可有点奇妙。
那天我百无聊赖在街头闲逛,就听见一阵悠扬的声音缓缓飘来,像丝线一样钻进我的耳朵。
我顺着声音找过去,原来是个小茶馆,里面正有几个老人在表演南音呢。
他们穿着简单朴素,那乐器也透着一股子古旧的味道。
就拿那琵琶来说吧,琴身有些磨损,一看就陪着主人好些年头了。
开始演唱了,那唱腔像是从很遥远的过去穿越而来。
歌手的声音就像在跟这些老乐器唠嗑,时高时低,悠然婉转。
我听着听着就愣神儿了,思绪都被这声音拽到古老的街头巷尾,仿佛看到古代的人也是这样坐在一起,品着茶,听着南音享受生活呢。
南音的表演形式多样,弹拨乐器、拉弦乐器都全乎着呢。
演奏者的手指在琴弦上灵活地跳动,就像活泼的小精灵活跃在琴上。
他们之间的配合那叫一个默契,根本不需要眼神交流,就知道什么时候该谁出场,那节奏感稳稳当当,绝不出差错。
这南音里的每个音符似乎都藏着一个故事,说不定还是祖先们的家长里短呢。
这些关于南音的故事就在一代又一代的民间艺人手里传承着,也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它就静静地在这儿。
不是那种咋咋呼呼争着出名的艺术,就像一位温和的长辈,默默地守着自己的小角落,等待着有缘人来听一听它的诉说。
自那之后,每次路过那个小茶馆,只要听到南音响起来,我就忍不住进去坐一坐,仿佛又能进入那个充满古韵的小世界。
这南音,就凭着自己的这股子独特劲儿,在时代的缝隙里静静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只等着人们去发现,去珍惜。
《南音,独特的民间艺术宝藏》家里老人总是说有个特别的东西得去听听,那就是南音。
我呢,一开始没当回事儿,心里想着能有多特别。
可真正走近南音,我才发现自己之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那是个有雨的午后,雨水滴答滴答地敲打着窗户。
我被拉到一个像小型博物馆一样的地方,说是有南音的展示表演。
一进去,那氛围就很不一般。
墙上挂着一幅幅南音相关的老照片和介绍,那模样就像是一群老伙伴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浅谈南音作品唱腔与情感的融合
![浅谈南音作品唱腔与情感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262e13f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4e.png)
浅谈南音作品唱腔与情感的融合南音作品是中国南方地区文化瑰宝之一,其独特的节奏、婉转的曲调、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们流连忘返。
南音作品的唱腔与情感的融合是其独特之处,这种融合反映了南音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
南音作品的唱腔是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其特点是少量字、灵活好唱、情感表达多样化。
音乐上采用的主要是自然音,音高上也不像京剧和其他北方曲艺那么高。
南音作品的唱腔,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通常分为快曲和慢曲,快曲以铿锵有力的节奏感和活跃欢快的气氛为主,表达了人们朝气蓬勃、风华正茂的心态;慢曲则以清丽婉转、柔和细腻的氛围为主,表达了情感深沉、内在丰富的感受。
南音作品的唱腔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它能够将戏曲、歌舞、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而且还融入了许多流行元素,这种多元化的融合使南音唱腔更加丰富多彩,更有现代感。
情感是南音作品的灵魂所在,无论是快曲还是慢曲,无一不是情感的表达。
南音曲艺中的情感包罗万象,既有痛苦、伤心、失落、悲哀,也有喜悦、欣喜、幸福、舒畅。
南音作品常常是表现生活、描绘情感,如家庭琐事、爱情故事、人生百味等,将浓厚的人文情感融入其中。
南音唱腔表达情感的方式非常独特,例如慢曲以细腻柔和的唱腔为声落,渲染出悲伤、寂寞、孤独、失意等情感,而快曲则以跳跃的节奏、铿锵的音调为主,表达出开心、愉悦、心花怒放等心情。
南音作品唱腔与情感的融合,体现了南音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南音作品的唱腔不是简单地表达情感,而是真实地描绘情感,将作品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能够引起听众非常强烈的感情共鸣。
当听众聆听南音作品时,既能感受到唱腔的音乐美感,又能深切地体验到作品中所表现的情感。
总之,南音作品唱腔与情感的融合是南音作品的一大魅力所在,南音的唱腔抒发了喜怒哀乐、爱憎情仇,其融合能够让听众直接感受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感,沉浸在南音的世界之中。
南音作品的婉转悠扬、清丽动人、淳朴自然,使人们感受到了非常深厚的文化魅力,也使这些传统艺术得以永久传承。
南音的内容和形式
![南音的内容和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2f0b3f7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3.png)
南音的内容和形式南音是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一种,它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而闻名。
南音起源于福建和台湾地区,后来逐渐传播到其他地区。
它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表演形式而备受赞赏。
南音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戏曲剧目、曲调、唱腔等。
在南音中,戏曲剧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南音剧目种类繁多,有《牡丹亭》、《红楼梦》等经典剧目。
这些剧目以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着观众。
南音的曲调也是其独特之处。
南音曲调优美动听,旋律流畅,富有感染力。
唱腔是南音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它通过音调、音色、音量等多种手段来表达戏曲角色的情感和性格。
南音的形式也非常独特。
在南音表演中,演员会配合精心设计的舞台布景、服装和道具来展现戏曲剧目的氛围和场景。
南音表演注重细节,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台词的演绎,将观众带入剧情中。
此外,南音表演还注重舞台动作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以增强角色形象的塑造。
南音表演形式多样,既有独唱、对唱,也有群唱和合唱,使得南音表演更加丰富多样。
南音作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一种,其内容和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音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
南音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表现力,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南音的表演者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和表演技巧。
他们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掌握南音的演唱技巧和表演要领。
南音的表演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才能够将南音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南音作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代表之一,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南音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使得南音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之一。
南音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而备受关注。
南音的内容丰富多样,包括戏曲剧目、曲调、唱腔等。
南音的形式独特,注重细节和表演技巧的运用。
南音作为中国传统戏曲音乐的一种,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
南音的表演者需要具备扎实的音乐功底和表演技巧。
好听的南音曲目
![好听的南音曲目](https://img.taocdn.com/s3/m/b8d4865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4a.png)
好听的南音曲目一、南音的特点南音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流派,起源于江苏南部地区,具有悠扬动人的特点。
南音以其独特的调式和柔美的旋律闻名。
南音曲目的演唱方式充满感情,温柔而细腻,充分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柔美与细腻。
二、经典的南音曲目2.1 《莺啼序》《莺啼序》是南音中的经典代表之一,早在明代就有文献记载。
这首曲目以其韵律独特、旋律流畅而著名。
曲中以莺啼为主题,通过南音的演唱方式,将莺啼的声音婉转地表达出来,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2.2 《红楼梦》选段《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而南音中也有专门为《红楼梦》选段创作的曲目。
这些曲目以南音独特的声音展现了红楼梦中的情感,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部经典作品中的千回百转。
2.3 《南乡子》《南乡子》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悠扬的旋律而著名。
这首曲目描绘了南方水乡的景色和人情,使人们在演唱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温暖。
《南乡子》既有南音独特的特点,又带有一种江南的浓郁色彩,非常适合用南音来演唱。
三、南音曲目的演唱技巧南音曲目的演唱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特点,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演唱技巧:1.咬字准确:南音曲目中的字音变化较多,演唱时需要注意准确咬字,让每个音节都能够清晰传达出来。
2.用气自然:南音曲目的演唱需要用气自然,声音要细腻且连贯。
演唱时要注重声音的起伏和呼吸控制,使得每个音符都能够自然流动。
3.抑扬顿挫:南音曲目中有很多抑扬顿挫的地方,演唱时需要注意把握好节奏和重音,使得曲目更有层次感和表现力。
4.情感表达:南音曲目情感细腻,演唱时需要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达曲目中的情感起伏。
要注重把握好节奏和音调的变化,使得曲目更加动人。
四、如何欣赏南音曲目南音曲目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欣赏南音曲目可以给人带来宁静和温暖的感受。
以下是一些欣赏南音曲目的方法:1.专心聆听:欣赏南音曲目时,要尽量排除周围的噪音,专心聆听演唱者的声音。
通过细腻的演唱,可以体味到曲目中蕴含的深情和美好。
闽南nanyin文化
![闽南nanyin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ba07efb469dc5022abea0004.png)
如果你在日暮时分漫步闽南的街头,很可能会被一种飘荡于长街深巷之中的婉转乐音所吸引,循声而去,你会发现在那些极富闽南风情的红砖墙的掩映下,有人横抱着琵琶,有人吹奏着洞箫,有人轻打拍板缓缓吟唱。
这种让闽南人深深迷醉的音乐就是中国最古老的音乐之一——南音。
南音到底有着多么悠久灿烂的传承历史?是什么样的魅力让海内外的闽南人都为之倾倒?就让李白燕这位南音名角来为我们揭开谜底,带领我们一同去领略南音的绝世风采。
南音演唱细节无不渗透着古韵问题:南音一向有着“中国音乐史的活化石”、“中国民族音乐之根”等诸多美誉,这些赞誉之词不仅彰显了南音在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折射出南音历史之悠久,那么,南音形成至今到底走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李:由于缺乏考古实据,所以严谨来说,南音具体的起源时间现在仍不能确定,但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南音起源于唐,形成于宋,至清朝已渐臻成熟。
之所以有这样一个说法,主要是从南音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上考究而来。
南音演出时,乐手采用的是横抱琵琶的演奏姿势,洞箫的规格也严格限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都与唐旧制完全吻合。
与此同时,南曲中的许多曲牌名称,如《清平乐》、《梁州曲》等,都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
在宋元时期,南音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在唱腔上,吸收了昆山腔和弋阳腔的优点,变得更加绵长优美;在创作上,对宋词和元杂剧多有借鉴,这使得南音的演唱内容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到清代,南音已有成熟的清唱散曲、套曲和工谱,这就标志着南音作为一个乐种已基本成熟。
问题:有一位音乐家曾说过,南音的演奏乐器是古朴且独特的,这种“古朴和独特”主要体现在哪方面?李:说南音的演奏乐器古朴,是由于南音的乐器大多与古乐器有着极大的相似性,说它独特则是因为南音乐器在演奏姿势和技法上有一些特定的要求。
南音演出时,乐手横抱曲项琵琶,这与竖抱着演奏的北琶是截然不同的,而据专家考证,这种演奏姿势就是延续了唐代演奏琵琶的姿势。
形容南音的词汇
![形容南音的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2eb2ce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f.png)
形容南音的词汇
南音,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音乐艺术形式。
以下是一些形容南音的词汇:
历史悠久:南音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汉族音乐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汉、晋、唐等朝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彰显了其在世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弦管之音:南音也被称为“弦管”或“泉州南音”,指的是以弦乐器和吹管乐器为主要演奏工具的音乐形式。
闽南风情:南音使用闽南语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反映了福建省闽南地区的文化特点。
活化石:由于南音保留了大量古代音乐的元素,因此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宝贵资料。
情感表达:南音在表演时往往能够深情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诗句“风吹梦魂去,南音愁断肠”所描绘的那样,传达出深沉的情感。
融合创新:南音不仅传承了千年的古音,还能够与现代音乐相融合,如央视春晚节目《百鸟归巢》所示,展现了传统音乐的现代魅力。
综上所述,南音不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也是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尊重。
关于南音的诗
![关于南音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8916aee9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b.png)
关于南音的诗【原创实用版】目录1.南音的起源和特点2.南音与诗歌的关系3.南音诗的代表人物和作品4.南音诗的影响和传承正文南音,又称南曲、南管,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源于福建、广东一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南音以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音乐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南音与诗歌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南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它是在古闽南地区的民间音乐基础上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南音的特点是旋律优美、音韵悠扬,强调情感的真挚和表达的细腻。
南音的演奏主要依靠丝竹乐器,如琵琶、古筝、二胡等,以及打击乐器,如板、鼓等。
南音的演唱则以字正腔圆、韵味浓郁的闽南方言为基础,注重咬字、吐词和行腔。
南音与诗歌有着密切的关系。
南音的词曲多取材于唐诗、宋词等古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诗意。
南音的歌词也多采用诗歌的形式,押韵、对仗严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南音的演唱往往伴随着诗歌的吟诵,使得诗歌与音乐相互交融,相得益彰。
南音诗的代表人物有柳永、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被南音传唱,成为南音诗的经典。
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这些作品在南音的传唱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南音诗的影响和传承非常深远。
它不仅丰富了中国音乐和文学的形式,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音诗对于明清时期的戏曲音乐、江南丝竹等音乐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同时,南音诗的传承也使得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得以延续。
如今,南音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总之,南音诗是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学的瑰宝,它以其优美的旋律、丰富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非遗南音_模板参考
![非遗南音_模板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8c7b7ca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6.png)
在传承和发展南音的 过程中,需要注重保 护传统曲目和表演形 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文
化的发展需求
通过政府支持、社会 各界的参与以及专业 人才的不懈努力,相 信南音这一珍贵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将会得 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汇报完毕 感谢聆听
3
南音的文化价值
南音的文化价值
首先,南音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瑰宝之一,为中国 音乐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南音的音乐体 系和表演形式历经千余年的传承和发展,保留了 大量古代音乐的特征和风貌,为研究古代音乐、
曲艺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难得的实证
此外,南音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南音的表演形 式和音乐特点深受海内外人们的喜爱和推崇,成
4 进行再创作和演绎。例如,可以尝试将现代音乐元素融入到传统曲目中来,或者将传统曲目改编成现
代舞台剧等。这些创新方式既可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喜爱南音,也能够丰富南音的艺术表现力 和感染力
5
结语
结语
作为中国四大古老剧 种之一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宝贵遗产之一, 南音以其独特的韵律 和表演形式以及深厚 的历史文化底蕴,深 受海内外人们的喜爱
非遗南音
1 南音的历史 3 南音的文化价值 5 结语
-
目录
CONTENTS
2 南音的音乐特点
4 南音的传承与发展
2
非遗南音
01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声、 南管,是中国四大古老剧种之 一,起源于福建泉州,流传于
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地区
02
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贵遗 产之一,南音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表 演形式,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浅谈南音作品唱腔与情感的融合
![浅谈南音作品唱腔与情感的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067e4a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1c.png)
浅谈南音作品唱腔与情感的融合南音,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独特的唱腔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南音的唱腔和情感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融合是南音作品魅力的核心所在。
本文将从南音作品的唱腔和情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融合关系。
一、南音作品的唱腔特点南音的唱腔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音的唱腔在音调、音域和音色上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其中以“拖腔”和“颤音”最为突出。
拖腔是南音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在音调上的变化和延长上具有独特的特点。
而颤音则是南音中常见的装饰音,它可以增加歌曲的情感表达力,使得唱腔更加丰富多彩。
南音的唱腔还注重音色的塑造,通过发声技巧和表现力的处理,使得唱腔更具有吸引力。
南音的唱腔有着细腻、柔和、委婉的特点,能够深深触动人心。
在演唱时,南音演员会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情感的需求,灵活运用唱腔,使得歌曲更加生动、真实。
这种独特的唱腔形式,使得南音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二、南音作品的情感表达南音作品的情感表达是其独特魅力的另一重要方面。
南音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能够深入人心,引起听众的共鸣。
南音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爱情、家国等方方面面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
南音作品的情感表达,既包括了演员在演唱中的情感投入,也包括了对歌词所表达内容的理解和诠释。
南音演员在演唱时会根据歌词的内容和情感的需求,通过声音的抑扬顿挫、音调的升降变化、音色的变化等手法,使得歌曲的情感更加丰富、立体。
他们会通过声音的渲染和表达,将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真实地传达给观众,使得人们更容易被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所打动。
南音作品的独特魅力正是来自于唱腔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南音的唱腔与情感在南音作品中始终保持着统一的风格,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南音的唱腔形式为情感的表达提供了舞台,而情感的投入又使得唱腔更加生动立体。
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南音概述
![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南音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edcb782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0.png)
--南音
• 一、什么是南音 • 二、南音的历史 • 三、南音的进展传承 • 四、演奏使用的乐器 • 五、南音名曲 • 六、现代南音演奏Biblioteka 名目一、什么是南音
• 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史 上的活化石”,被称为“晋唐遗音”。两汉、晋、唐、两 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 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 文化表现形式——南音。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 管、郎君乐、郎君唱等,各地名称不一。
六、现代南音演奏
感谢欣赏!
二、南音的历史
• 据专家争论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风格意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 姿式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亲密关系, “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它保存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深厚的中原古乐遗 风,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南乐的五声音阶“工六×乙士”,与古代的“宫商角 征羽”一样,而其工乂谱正产生地隋唐。南音工乂谱独特的记谱方式,反映了2400 多年前曾侯乙编钟铭文所记载的乐学理论。而用闽南话演唱南曲,其中就有很多中 原古语的词汇和音韵完好地保存至今。
三、南音的进展传承
• 南音经受了清朝、国民党统治和共产党领导三个阶段,由于领导政权的不同 而使南音有不同的进展进程。 •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至解放前,南音进展得比前代更加标准化、体系化了。 • 解放后至八十年月初,南音得到了人民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各地纷纷组织南 乐社和争论团体。 • 八十年月初,改革开放的春风为南音注人了新的活力,使它开头和国际接轨。
主要传承人
• 王大浩,福建省泉州市人,泉州南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苏诗咏,泉州南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传承人,擅长琵琶弹奏、南 音演唱,曾任教福建省艺校南音班。 • 黄淑英,国家二级演员。师承林文淑、吴敬水、吴萍水、苏来好等南音名 老艺人,把握传统曲目约300首、南音的滚门108个。 • 张福禄,福建省泉州人,泉州 南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浅议“南音”的音乐特性
![浅议“南音”的音乐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75ff66c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7.png)
浅议“南音”的音乐特性
梁惠敏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25)2
【摘要】“南音”在远古时代就已形成自己的音乐特性 ,经过长时间的不断发展、完善 ,到屈原、宋玉之时 ,以“楚辞”的出现为代表 ,成为以哀伤之音为主调 ,庄重肃穆 ,运用于祭祀、丧悼等抒发哀伤之情的场合 ,具有丰富多样的音乐结构形式的“楚声”。
“楚声”即“南音” ,是当时高度成熟的音乐作品 ,它不仅代表了南楚最高的音乐成就 ,而且充分反映出楚民族好勇轻死、不屈不挠、悲凉慷慨的民族精神 ,是楚民族精神最典型的表达形式 ,并且对后世 ,尤其是对汉代音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4页(P112-114)
【关键词】南音;楚声;音乐特性
【作者】梁惠敏
【作者单位】荆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07
【相关文献】
1.学校教育对传统民间音乐传承的促进与影响——以福建泉州南音乐社和师院南音系考察为例 [J], 周卉;;
2.从南音艺术的情感凝结特性看南音教育模式的综合化 [J], 童春燕
3.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进课堂,有效拓展中学音乐课程内容——将福建南音乐器知识引入人教版中学音乐教材《八音之乐》单元 [J], 陈佳
4.南音文化在印尼的传承与演变——以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南音大会唱为例 [J], 陈振梅
5.“物”化的南音——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南音人”口述史研究 [J], 陈敏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论福建南音的审美特征
![浅论福建南音的审美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8e3ce46be23482fb4da4c52.png)
浅论福建南音的审美特征作者:黄鸿辉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9期内容摘要:福建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它保留着汉唐古乐的遗韵,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其演变轨迹、演奏乐器以及演唱形制,都鲜明地反映了南音古雅、和谐、对称等审美特征。
关键词:南音古雅和谐对称福建南音,素有“中国音乐史活化石”、“华夏民族音乐之根”的美誉,是历史悠久而保存完整的古乐,诞生于福建泉州。
它融合了中原雅乐和民间音乐的精华,形成了由“指”、“谱”、“曲”三部分组成的富有审美意蕴的音乐形式。
结合其演变历史和演奏特点,我将其审美特征总结为三大方面:一.积淀深厚的古雅之美福建南音,被音乐学界称为“唐宋古韵”。
学界一般认为,福建南音起源于唐宋,在元、明时期进一步发展,时至清朝空前繁荣。
它的形成,与中原人口三次南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清乾隆《福州府志》载: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先民为逃避战乱,第一次大举南迁,衣冠南渡,八族入闽,“无复北向”。
这为中原文化与闽南文化交流奠定基础。
从史料来看,2006年8月,南安丰州六朝墓群出土的墓砖中就刻有中原古乐器“阮”的印纹。
这充分说明了中原音乐文化对福建民间音乐产生影响的历史可能性,为深入探讨福建南音文化的源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唐末安史之乱导致了第二次人口南迁。
这是南音形成的最为重要阶段。
当时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为闽南民间带来了“此曲只应天上有”的唐代“大曲”。
大曲以其独有的音乐魅力,深刻地影响了民间音乐的发展。
于是,在大曲与闽南民乐的相互交融中,南音应运而生。
由于文献的缺失,我们很难从史料中找到大曲对南音形成的明确记载。
但结合南音的特征和零散的史料,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它们之间紧密的联系。
如南音琵琶横抱的演奏形式,严格定制的一尺八寸的管萧,都与唐代的大曲极为形似,这也正是南音积淀深厚的古雅之美的重要表现。
第三次人口迁徙始于靖康之变,北宋覆亡。
北方人民不堪金朝的统治而再次南迁。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99feae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4.png)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的介绍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它荟集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来又吸引了元曲、戈阳腔的特长,并与闽南的民间音乐融汇一体而逐渐成为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尤其长于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犹如南国夏夜的玉兰花香,一阵阵沁入人们如疾如醉的心田。
由于南音富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具有曲调优美、易学易唱的特点,因而在闽南和海外拥有众多的知音。
南音相传形成于晋唐,五代时期即公元十世纪中叶传入泉州一带闽南地区。
由于南音古乐历史悠久,因此在闽南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南音的故事传说。
清朝康熙年间,泉州安溪人李光地在朝廷当宰相。
他让闽南五位南音妙手晋京为康熙皇帝演奏典雅优美的南音,皇帝听了非常高兴,赐封他们为“御前清客,五少芳贤”,并赐赠曲柄黄凉伞和金丝宫灯。
志趣高洁的南音艺人不愿留在京都做官,仍然回到故乡寄情丝竹。
从此南音誉满四方,备受人们的推崇。
这也就是历代相传的《御前清曲》的故事。
在李光地的故乡安溪县湖头镇,人们可以看到其祖居的一副对联:“绮罗日暖将军府,弦管春深宰相家”,令人怀想当年南音繁盛兴旺的情景。
据学才研究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意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式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阒密切关系,“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
它保留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南音所用的主要乐器洞箫又称“尺八”,十目九节,其长一尺八寸,延用唐箫规制,声韵浑厚深沉。
多年前日本“尺八”演奏团来泉州访问,就是自称要来“尺八的故乡”寻根觅源的。
演奏南曲的琵琶(南琶),弹奏时采用横所以然姿势,与竖抱的北琶迥然而异,却和泉州开元寺内的飞天乐伎级敦煌壁画上的飞天造型十分相似。
南音的二弦与魏晋“奚琴”相似,拍板与唐发前的“节”相同。
观看南音心得体会300字
![观看南音心得体会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58dd7b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3c.png)
观看南音心得体会300字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南音表演,深深体会到了南音的独特魅力。
一开始,我并不了解南音,只知道它是一种南方民间音乐。
然而,在亲身观看南音表演之后,我才真正领略到南音的魅力所在。
一位南音表演者身着舞裙,面带微笑,开始演唱一首传统的南音歌曲。
歌声婉转动听,似乎能够穿透时间,将观众带回到一个古老而不朽的时代。
而她的舞蹈动作,则完美地配合着歌声,时而轻盈优雅,时而婀娜多姿。
在听到另一首歌曲时,表演者改变了自己的身体语言,让歌曲更加真实动人。
她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感情,让每个观众都能够感受到歌曲中隐藏的深意。
南音的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要演唱好歌曲,还必须配合舞蹈等各种表演元素,才能真正发挥出南音的魅力。
坐在台下,我不由自主地沉醉在南音的音乐之中。
南音的唱腔、南音的舞蹈,都让我感受到一种亲历清康熙时期的生动与真实。
南音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在表演者的舞蹈和演唱之中,尤其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百态中那份独特的苦与乐。
此外,南音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深深吸引了我。
南音已有数百年历史,是闽南地区民众长期积淀的文化遗产。
南音的演唱形式独特,基于传统器乐、伴唱、和声、编曲等元素,并加入挑字、扇子等其他表演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
南音中还包括许多传统的剧目,例如《牡丹亭》、《紫钗记》等,这些剧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点和民众的生活情况。
南音于2009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标志着南音的传承保护得到了更多关注,也让更多人对南音的音乐及文化历史有了更多了解。
综上所述,南音是一门民族音乐,它有着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传统文化底蕴,在表演过程中所传递出来的深情、真实和唯美,令人百听不厌。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南音也会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以便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欣赏和爱上这种民族音乐。
赞美南音的句子
![赞美南音的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8820981b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52.png)
赞美南音的句子
南音,是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源自于中国南方,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南音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音乐,它有着浓郁的南方味道,让人心生感动。
以下是赞美南音的几句话。
1.南音深厚的艺术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2.南音的音乐风格,是碰撞着巨大的情感浪潮,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感动。
3.南音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沉淀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让人荡气回肠。
4.南音传承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精髓,并与地方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音文化。
5.南音是一种让人心灵深处得到净化的音乐,它用音符传达出一种平静而深沉的情感。
6.南音,如同一条亘古不变的河流,在历史长河中奔腾不息,展现着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与风采。
7.南音的旋律优美、动人、富有节奏感和流动感,像一抹清泉,撩动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感觉。
8.南音的音乐风格引领人们回归传统,回归本真,让人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9.南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它所展现的民族性格、历史感、文化底蕴对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0.南音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代表了一个地区、一种民族文化、一种时代风情和一种思想情感。
总的来说,南音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风格,它浓郁的地方色彩、悠久的历史和内涵丰富的艺术都让人心头荡漾。
无论是在旋律还是在表现方式上,南音都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更多去了解和品味。
南音调研报告
![南音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a065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77.png)
南音调研报告南音调研报告摘要:南音是中国戏曲剧种之一,源自福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次调研报告将从南音的发展历程、演唱技巧、音乐表演形式、传承现状以及南音在中国戏曲传统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
一、发展历程南音最早起源于道教音乐,后来融合了闽南民间音乐和汉乐等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南音风格。
明清时期,南音逐渐成为中南沿海地区的主要音乐形式,并在戏曲演唱中得到广泛应用。
近现代,南音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和变革,逐渐形成了多个流派和声腔体系,并在福建、广东等地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扬。
二、演唱技巧南音的演唱技巧主要有进口、断、连、苦、殷、高等各种唱腔。
南音的演唱注重音乐的表现手法,如利用音域的跳跃、音波上扬等手法来表达情感和角色的性格特点。
同时,南音演唱还注重表演形象,舞蹈动作和面部表情的协调配合,使得演唱更加生动有趣。
三、音乐表演形式南音的音乐表演形式主要包括独唱、对唱和合唱等形式。
独唱是南音的主要形式,表达了演唱者的个人情感和表演技巧。
对唱是南音流派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要求两个演唱者在各自的角色中相互交流、对唱。
合唱则是多个演唱者的合作,增加了音乐表演的层次和宏大感。
四、传承现状南音的传承受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南音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意愿不高,很多人对南音缺乏兴趣。
另一方面,一些南音老艺人的离世使得南音的原汁原味难以保留和传承。
然而,通过一些文化机构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南音的传承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五、南音在中国戏曲传统中的地位南音作为中国戏曲传统中的一种重要音乐形式,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是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南方地区戏曲演唱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南音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独特的音乐形式和吸引人的唱腔声音,吸引了众多观众和艺术爱好者。
总结:南音作为中国戏曲传统的珍贵遗产,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南音仍然在各级文化机构和南音爱好者的努力下得以保护和弘扬。
南音的名词解释
![南音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f83df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5.png)
南音的名词解释南音,又称南派音乐,是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一种流派,主要流行于中国的江南地区,以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为代表。
南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旋律优美婉转,表演技巧精湛,被誉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
南音起源于明代,是由长江流域的民间音乐演变而来。
它以单音调的悠扬声调为特色,通过娓娓动听的旋律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并配以精湛的演唱技巧,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南音的演唱方式非常独特,演员通过细腻的喉音和腔调转换来表达不同角色的特征,从而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性格。
南音在音乐形式上有很高的独创性,主要表现为“封建雅乐”的风格特点。
南音以其细腻入微的表达方式和独具一格的演唱技巧,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之一。
它融合了文人雅士对美学的追求和民间音乐的韵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南音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丰富了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形式,对后来的剧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南音的音乐风格也被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如影视音乐、舞蹈音乐等,与不同形式的艺术相结合,使得南音更加丰富多彩。
南音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独特性,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南派音乐中,流传着大量的诗词歌赋,这些文学作品与音乐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音中的旋律和歌词描绘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人们的情感以及种种民间传说。
它们不仅给人们带来音乐上的享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南音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音乐形式和流派涌现出来,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南音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寻找到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发展道路。
只有在传承与创新的持续推动下,南音才能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南音,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和推广工作。
通过举办音乐会、戏曲演出等活动,将南音引入大众视野,培养年轻人对南音的兴趣和认知。
同时,应当积极引入现代元素,将南音与其他音乐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南音作品,吸引更广泛的观众。
富有个性特点的音乐——南音
![富有个性特点的音乐——南音](https://img.taocdn.com/s3/m/e23d993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f.png)
富有个性特点的⾳乐——南⾳南⾳是⾮常有个性、有特点的⼀个乐种。
听过南⾳的⼈,不论喜不喜欢,都⽆法否认南⾳之特别。
缓慢、从容、优雅,是南⾳给⼈的最初感受,⽽这种感受容易引发两种极端反应,⼀种被深深吸引,认为“此曲只应天上有,⼈间难得⼏回闻”;另⼀种则失去耐⼼,认为这种⾳乐与当前快节奏的⽣活格格不⼊。
传统南⾳主要⽤于⼈们修⾝养性、⾃娱⾃乐,所以南⾳⼈不会迎合他⼈喜好⽽改变南⾳。
当前那些加快速度,加⼊各种表演,融合了舞蹈、⾝段等因素,以满⾜⼤众审美的南⾳,已是舞台化南⾳,与传统南⾳有质的区别。
南⾳的⾳乐特点,并⾮仅⽤缓慢、从容、优雅就能概括,这些只是它给⼈的表⾯的、外在的、浅显的印象。
南⾳⼈之所以能够⽇复⼀⽇、不厌其烦地重复演奏同⼀⾸乐曲,并⼏⼗年如⼀⽇地坚持这种缓慢从容的风格,正因为南⾳⾳乐本⾝,在缓慢优雅的外表之下,还有着许多细腻迷⼈的特质,⽽这些特质需要演唱演奏者在每⼀次的具体实践中呈现。
由于南⾳“死谱活奏”的特点,每⼀次的演唱演奏都是⼀个全新的版本。
因此,分析南⾳⾳乐特点,就需要从两个⽅⾯进⾏。
其⼀是“死谱”,也就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记录在册的乐谱本⾝;其⼆是“活奏”,也就是在乐谱基础上的演唱演奏之⾳响呈现。
唱词⽅⾯,多数乐曲曲词优美,尤其是“指套”中各曲,⽂辞优美,含蓄委婉。
例如指套《⼼肝跋碎》⾸节:“⼼肝跋碎魂缥缈,赢得阮双眼珠泪鲛绡。
从今后分开隔在许云⼭缥缈,从今后阻隔在许⽔远⼭遥。
从今后秦楼句亦不⽤吹出⽟箫,从今后琴弦阮不弹出别调……”虽然传统的南⾳唱词多表达男⼥之爱、离情别意,但是情感抒发含蓄内敛,哀乐有度。
曲调⽅⾯,乐⾳以五声为主,曲中旋宫情况常见且很⾃然,少见偏⾳,尤其是带唱词的“指”和“曲”。
纯器乐曲“谱”中出现的偏⾳数量相对多些,但也有限。
乐⾳之间的关系以级进为主,偶尔间以⼤跳,作为辅助进⾏,增加曲调的新鲜感。
在这些偶尔出现的⼤跳中,纯四度的跳进最为常见。
五度以上的⼤跳⼀般不出现在连贯的乐句中,常出现在句与句之间,或乐句转折、歇息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呢喃之音——浅析南音的性格特点引言《南音》是笛安构建的“龙城”家族小说的终结篇,小说以郑家年轻一代中最幸福的女性——郑南音为主人公,采用平行双线的叙事技巧讲诉了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家族故事。
不同于之前出版的《西决》和《东霓》,笛安在新作《南音》中加入了三个新的人物:一个是需要被救赎的小女孩——昭昭;另一个是近乎冷漠无情的陈医生;还有一个是和南音有着情感纠葛的陈迦南,作者围绕着这些人展开了关于忠诚与背叛、关于罪孽和救赎、关于爱恨与生死的讨论。
主人公南音用她清澈而纯粹的眼睛,目睹了她自己的孤独与惆怅、自己理想的创建与毁灭以及自己爱情的悲剧,也见证和记录了所有的煎熬与纠葛。
一、南音的性格探析(一)南音前传:孤独的南音笛安笔下的南音出生于1987年,是典型的“80后”。
20世界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说独生子女是“80后”的重要标志。
“他们是独生子女,童年的回忆里,充满了孤独的色彩。
他们的阅读、他们的成长,无一不和孤独连在一起。
”[1]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的孤独感是南音这一代人最具象征性的特点。
南音从小没有一个朋友、没有一个知己。
她心中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痛苦都只能自己一个人慢慢地消化,没有人和她一起分享、也没有人给予她心灵上的帮助。
她和苏远智恋爱时,内心的幸福与满足没有一个朋友同她一起分享,爱情的甜蜜与喜悦只能她独自一人慢慢体味。
对于爱情,南音是陌生的。
在她和苏远智发生关系后,对于大姨妈迟迟不来的恐惧感她没有诉说的对象,只能压抑在自己的心中。
在她遭遇苏远智的背叛时,她内心的痛苦无法宣泄,也没有人帮她分析其中的原委,她只能让自己沉醉在网络游戏中。
身为独身子女,陪伴她们最多的就是玩具。
南音床上的Hello Kitty 就是她的陪伴,在昭昭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时,她内心的恐惧也越来越膨胀。
然而这种对生死的恐惧却无法排遣,她只能和Hello Kitty 对话:“郑南音,你怕死么?”[2](p185)意料之中,Hello Kitty 是不会给她任何回应的,这种恐惧感还是只能她一个人承受。
无论是在学习上、爱情上还是生活上,孤独感始终伴随着南音的成长。
精神上的孤独是最无药可救的,而南音的孤独不仅仅是由于时代的原因造成的,家庭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南音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人享受着所有人的宠爱,她是大家的中心。
可是在这样一个温馨的家庭,却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南音的知己,她们都是南音的亲人。
三叔和三婶每天忙着上班,像中国绝大多数父母一样每天忙着为孩子打好基础;东霓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性格比较偏激,而且她心底里是看不起南音这样的温室花朵的;西决性格太过隐忍,又不懂得女孩子的心思,所以没有一个人和南音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走进南音的内心世界,她们都一直在岸边观望着。
在她和苏远智谈恋爱的问题上,大家只有赞同和反对两种声音,没有人给予南音任何意见。
即使西决早已看出了南音和苏远智爱情之间的不公平:“这个小子在看着南音的时候满脸都是气定神闲、心安理得的满足,可是南音的眼睛里除了沉醉,还是沉醉。
”[3](p52)但是也没有给予南音任何意见,南音只能一个人在她和苏远智的这条路上摸索着,经历分手、复合、分手、再复合,最后独自一人走向悲剧的深渊。
(二)南音镜像:理想至上的南音就像大多数小女孩一样,南音对美好的事物也充满着期待、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梦对于南音来说是她理想之花盛开的土地。
现实生活的压抑往往使她喘不过起来,只能将一切期待寄托于梦中,在梦中飞向理想的天堂。
《南音》的开篇便是南音的梦,南音的梦中有一个小镇,那里的天空蓝得让人觉得过分、赤色屋顶的房子美得让人不忍直视。
这样的天空、这样的景致,对于生活在龙城这样的重工业城市的南音来说是多么的渴望与期盼,可是现实并不能满足她这个愿望,她只能在梦中实现。
在她小的时候,每天单调的生活使她生命中只剩下黑白两种色彩,所以她期望梦中卖风车的老爷爷那五彩斑斓的风车来为她的生活涂上梦幻的色彩。
西决出事儿之后,妈妈的一病不起、爸爸的整日奔波、苏远智以及苏远智父母的欺骗与排斥,使得南音的理想之城一下子坍塌了。
她只能躲藏到梦中,可是梦中的小镇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镇上的雪都化了,到处都是脏乱;红色的房顶上也布满了藏满污垢的缝隙;幼儿园的门上也锁上了一把大锁,;卖风车的老爷爷身后那堵绚烂的风车的墙也从中间一个不规则的缝开始,歪歪扭扭的倒塌了,就像她的生活一样,一切都变得那么的杂乱无章。
她渐渐地迷失了自己,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梦境中还是在现实中,她只能寄托于她的另一个梦中——《外星小孩和小熊和小仙女》。
就像南音所说:“最开始,这只是我的一个梦……外星小孩就是郑成功,小熊就是可乐,小仙女自然是北北。
[4](p74)外星小孩、小熊和小仙女找的那个姐姐就是南音,当她们在那片红色的荒原上寻找姐姐的时候,南音也在寻找自己吧,那个真实的自己。
南音之所以执着的追求着理想至上的精神境界,还和时代有着一定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正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科学技术日益完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日益丰富,可是随之而来的上学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也愈来愈多。
沉重的压力使得人们在这快速发展的喘不过气来,心中的烦闷无法得到排解,内心也越来越空虚,只能寻求理想上的解脱。
在西决开车撞了陈医生后,南音放弃了考研的机会,选择了在一家小公司实习。
80年代正是人才拥挤的年代,放弃考研的南音已经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来自家里的压力、爱情的压力、工作的压力使得南音不得不一次次寄托于梦中,在梦中寻找理想的天堂。
(三)龙城的代言人:敢爱敢恨的南音龙城是笛安的故乡,“我在那里出生,我觉得那里是故乡。
所以我的小说跟里永远有这个城市,我永远重复地写一个跟家乡特别像的北方城市,一个北方的,总刮沙尘暴的、工业的城市。
”[5]虽然笛安笔下的龙城是落后和荒凉的,但这并不能掩盖笛安对龙城的怀念与喜爱。
于是,笛安把她所有偏爱的人物形象的故乡都设置在了龙城。
笛安笔下的南音是敢爱敢恨、毫不做作的,她身上有着龙城人特有的品质。
南音和龙城,就像一个人的正面和背影,她因龙城而丰满,龙城因她而完满,南音是龙城的代言人。
明知和苏远智是早恋,在家人的反对下南音仍一如既往的走下去,只为心中的爱。
在分手一年后明确自己心意之后,即使南方遭遇严重的雪灾,她仍执着的一个人只身前往遥远的广州去找苏远智,只要他跟她回家。
她会为了重新追回她的爱情,和苏远智打生死赌。
在明白自己爱上陈迦南之后,她会直截了当的告诉苏远智,毫不虚以委蛇。
敢爱的南音同时也是敢恨的,在得知自己怀孕后,她并没有告诉任何人,独自去做了流产手术,只因这个孩子来的不是时候。
这是苏远智在一遍遍追问南音“你是不是婊子”的结晶,对于苏远智,南音是有恨的,所以她忍痛抛弃了这个孩子。
南音就是这样的真性情,她会因为东霓说出了西决的身世秘密,西决远赴四川而和东霓决裂,那时的她是恨东霓的;她会因为陈嫣和小叔伤了西决而坚决不去参加他们的婚礼,南音就是这样的真性情,也正是这样的真性情成为了她日后爱情悲剧的一支催化剂。
二、南音与她的爱情悲剧笛安曾在《告别天堂》中说:“幸福这东西,一点都不符合牛顿的惯性定律,总是在滑行的最流畅的时候戛然而止。
”[6](p34)南音和苏远智在经历分分合合后最终还是在一起了,可是那早已不是她所期待的,她的爱情早已枯萎了。
也许是在陈迦南走了的那一刻,也许是在西决撞了陈医生之后,其实也许是在她和苏远智一开始在一起的时候吧,南音的爱情最后走向这样的悲剧深渊和她的性格有着莫大的关系。
“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最难以忍受的莫过于孤独,没有交流者,他内心的种种情愫得不到宣泄郁结在心,是个莫大的痛苦。
”[7](p242)南音一个人孤单太久了,她需要有一个人来陪伴她,两个人一起相互取暖、相互慰藉。
于是,南音和苏远智这两个生活在大城市中的孤单者选择了在一起,然而对于他们来说,爱情只是彼此需要,只是陪伴,她们不懂得如何经营一段感情,只懂得享受其中的欢乐。
然而,繁华过后最终是归于平淡的,这也就注定了他们爱情的悲剧。
南音对理想的执着也使她的爱情走向了悲剧。
她一直追求着理想至上的精神境界,连她的爱情都不例外。
她曾对苏远智说:“我才不要安稳地过一辈子······我要和你谈恋爱,我要我们一直一直地谈恋爱,我不要你像是认了命那样守着我,我才不稀罕呢!爱情不是这样的,不应该是这样的,爱情应该是两个人永远开心地一起打家劫舍,而不是一起躲在暗处唯唯诺诺地分赃——我要你像我爱你那样爱我。
”[8](p66)南音憧憬的爱情是浪漫的、充满情趣的,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平平淡淡爱情,所以他才会在和苏远智一次次的误会之后渐渐地对他们的感情失去了信心,转而喜欢上了那个有点霸道、有点无赖的陈迦南。
然而,陈迦南却并不是南音爱情的拯救者,他只是一个闯入者、一个侵略者,是他将南音的爱情更推向了无底的深渊。
南音的性格直爽、敢爱敢恨,可是也正是南音这样的真性情将她一步一步地推向了悲剧的深渊。
在南音的眼里,爱情是纯粹的,爱了便爱了,不爱就是不爱了。
在她对苏远智死心塌地时,她可以为了苏远智和家里对抗,可以为了他一个人远赴遥远的广州,也可以在西决出事儿后因为害怕听到他的对不起而日日饱受手机震动的折磨。
在她不爱苏远智时,她能够不顾一切的爱上陈迦南——她们全家人的仇人,并且向苏远智坦白自己和陈迦南的一切。
真话总是那么的伤人,这无疑给她和苏远智日后的感情上了一把枷锁。
即使最后苏远智放弃留学的机会回来了、陈迦南去了北京,但是南音的那颗心却死了,她跟苏远智的感情也走到了终点。
南音的爱情就这样凋谢了,她的整个人生也仿佛走到了尽头。
三、作家构建南音形象探因南音是笛安精心塑造的人物形象,她不同于张悦然笔下偏执、癫狂的白骨精,也不同于安妮宝贝笔下自暴自弃的“我”,南音是最饱满、纯净的一个, 南音性格的塑造和她命运的安排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的的创作姿态和作者对人生的态度。
同样是写孤独,张悦然往往都会给孤独的主人公安排一个忠实、可靠的伙伴来陪伴主人公,以排解心中的孤独。
比如《水仙已乘鲤鱼去》中的优弥,他一心一意的陪伴在憬的身边,目睹了憬从丑小鸭变成天鹅的过程,见证了憬的蜕变。
《樱桃之远》中的杜宛宛可以为了孤单的段小沫而牺牲自己的感情。
而笛安却让南音一个人独自体验孤独带来的空虚与寂寞,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挣扎,这与笛安的人生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笛安和大多数“80后”作家一样,都是独生子女。
然而笛安却从小就身体不好,一遇天气变化便会过敏不能外出,她更多的时间只能一个人在家中度过的;而且留学八年、异国他乡的生活中到处都是陌生的脸孔、陌生的气息,陌生的环境使得内心的孤独更加膨胀,所以笛安的孤独中伴随着更多的彷徨与无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