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学经典诵读5上

合集下载

少年儿童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少年儿童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一、幼儿园阶段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及",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上册《大学》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上册《大学》

大学一【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4。

知止而后有定5,定而后能静6,静而后能安7,安而后能虑8,虑而后能得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

大学:在古代其含义有两种:“博学”之态;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

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

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

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

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2.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

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

3.亲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

引导、教化人民之意。

4.止于:处在。

5.知止:明确目标所在。

6.静:心不妄动。

7.安:所处而安。

8.虑:处事精详。

9.得:得到成果。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最高境界的善。

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方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方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方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方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方能达到“至善”。

凡物都有根本有末节,凡事都有终端有始端,知道了它们的先后次序,就与《大学》的宗旨相差不远了。

二【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1。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2。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3。

致知在格物4。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注释】1.齐其家:将自己家庭或家族的事务安排管理得井井有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的意思。

2.修其身:锻造、修炼自己的品行和人格。

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诗词

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竹枝词(其一))唐代: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泊船瓜洲宋代: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惠崇春江晚景宋代: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宋代:陆游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赠花卿唐代: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示儿宋代: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石灰吟明代: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清代: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过零丁洋宋代: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天净沙·秋思元代: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渔歌子唐代: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独坐敬亭山唐代: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春望唐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小学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课外篇目带注解、译文

小学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课外篇目带注解、译文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课外篇目问刘十九作者:白居易【唐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解1、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2、醅:没有过滤的酒。

译文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能否共饮一杯否?老兄!赏析意在描写雪天邀友小饮御寒,促膝夜话。

诗中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信手拈来,遂成妙章。

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

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

酬张少府作者:王维【唐代】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译文人到晚年特别喜好安静,对人间万事都漠不关心。

自思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要求归隐家乡的山林。

宽解衣带对着松风乘凉,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请听水浦深处渔歌声音。

注解⑴酬:回赠。

⑵唯:亦写作“惟”,只。

好(haò):爱好。

⑶自顾:看自己。

长策:好计策。

⑷空知:徒然知道。

旧林:旧日曾经隐居的园林。

⑸吹解带:吹着人宽解衣带时的闲散心情。

⑹穷:不能当官。

通:能当官。

理:道理。

⑺渔歌:隐士的歌。

浦深:河岸的深处。

终南山作者:王维【唐代】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注解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

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语文人教五年级上册《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读了《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之后,我才懂得中华文化是如此的博大精深。

从一首首诗词当中,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悲凉、寂寞与赞美,更让我懂得了她蕴含的深刻道理。

《从军行》(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就给予了我一个深刻的启发:做什么事情都一定要坚持不懈,永不放弃,下定决心,就一定能完成它。

就如同战士们身经百战,冒着死亡的危险,坚持完成自己的使命。

我们班的唐蓉同学一开始成绩很差,但她非常刻苦,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努力学习,坚持不懈。

现在,她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所以,做事就要这样,坚持不懈,知难而进,不能半途而废。

成功是需要有毅力的,现在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毅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不能因为遇到一点儿挫折就轻言放弃,我们要坚持、坚持、再坚持,实现自己的理想。

唯有持之以恒者,才能成功。

学习《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就是为了让我们继承中华民族精美的文化遗产,弘扬古人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

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认真学习《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吧!“不破楼兰终不还”!。

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

小学五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第一部分古诗1、望天门山------李白tiān mãn zhōng duàn chǔjiāng kāi天门中断楚江开,bìshuǐdōng liúzhìcǐhuí碧水东流至此回。

liǎngàn qīng shān xiāng duìchū两岸青山相对出,gūfān yípiàn rìbiān lái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背景李白(701-762),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

古诗今译楚江东来冲开天门奔腾澎湃,一路奔流的长江到此突然回旋徘徊。

天门山东西默然相对,一片白帆从旭日东升的远处驶来。

2、绝句-------杜甫liǎng gâhuáng límíng cuìliǔ两个黄鹂鸣翠柳,yīháng bái lùshàng qīng tiān一行白鹭上青天。

chuāng hán xīlǐng qiān qiūxuě窗含西岭千秋雪,mãn bïdōng wúwàn lǐchuán门泊东吴万里船。

作者背景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古诗今译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

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

3、赠花卿------杜甫jǐn chãng sīguǎn rìfēn fēn锦城丝管日纷纷,bàn rùjiāng fēng bàn rùyún半入江风半入云。

cǐqǔzhǐyīng tiān shàng yǒu此曲只应天上有,rãn jiān nãng dãjǐhuíwãn人间能得几回闻。

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上册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上册国学经典教育传统文化经典诵读ppt课件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 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 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 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经典(古诗中的花儿)
山村咏怀
[宋]邵雍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种类繁多的动植物,成为了文人墨客写作的材料!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成千上万的诗词歌赋进入到文学作品之中,成为了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五年级上学期国学教育课件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诵读,谈感受: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花鸟 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人墨客 在花鸟之中融入了自身的情感, 通过仔细的观察,铸成了不朽的 名篇佳作。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让我们用心去观察花鸟, 一起享受花鸟之情吧。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诵读,谈感受: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走近中华传统文化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最新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五年级上册)

最新中华诵__国学经典诵读教案_(五年级上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五年级上册)教案甲马营镇实验小学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案(五年级上册)学期计划一、教材分析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

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

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1、培养同学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少年儿童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少年儿童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古诗文100篇

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一、幼儿园阶段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百千"及",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小学阶段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二)古典诗词:《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

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

"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家训》《学庸论语》《孟子》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笠翁对韵》(二)古典诗词:《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夏日绝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望天门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秋浦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 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 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三)简要说明: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5-6年级适用

小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5-6年级适用

上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材料校本教材三(高年级)编者的话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根据冠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冠教发【2011】44号文件精神,我们编写这套教材,以供学生使用。

本教材根据以下特点编排:1.分年级推进。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1—2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3—4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弟子规》《千家诗》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论中外古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5—6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诗经》《论语》《孟子》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

2.分三个层面进行。

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技艺层面,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实验。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光大华夏传统美德,秉承中华“礼仪之邦”之古风,习礼、厚德、雅行;树凛然之正气,养浩然之气节;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宽广包容的民族精神。

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诵读中外传统诗文经典,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积淀智慧财富,生发创新胚芽。

开发师生学习传统技艺的课堂,对词吟诗作文、书法绘画搏弈,习得国学技艺,提高师生素质。

德育处、团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讲规范、促养成、树精魂”的育人工程,塑造“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校风,特别是在建设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中,让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始终在其中,并重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

3.课内外结合。

以国学活动课为主,各学科有机结合、点滴交叉为辅,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等阵地,通过课内外等途径,采取诵唱练习等形式,形成国学经典诵读推进体系。

4.师生共同成长。

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

五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大学》

五年级上学期国学经典诵读《大学》

五年级国学经典诵读——《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第二章《康诰》曰:“克明德。

”《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第三章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第四章《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僴兮”者,恂慄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五章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第六章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

整理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100篇

整理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100篇

小学13年级推荐诵读50篇小学(1—3年级)推荐诵读50篇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骆宾王(唐)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 风李峤(唐)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回乡偶书贺知章(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咏柳贺知章(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送别王之涣(唐)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9. 春晓孟浩然(唐)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0. 赠王九孟浩然(唐)日暮田家远,山中勿久淹。

归人须早去,稚子望陶潜。

11. 相思王维(唐)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2.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 鹿柴王维(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4. 古朗月行李白(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5. 静夜思李白(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 秋浦歌李白(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7. 夜宿山寺李白(唐)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8. 赠汪伦李白(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 绝句杜甫(唐)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0. 绝句杜甫(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1.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三、讨论交流,理解诗意
1.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评价.矫正)
2.学生自读古诗,体会故事中含义。
收集一个关于同学之间争锋相对或相互帮助的故事。
3.背诵古诗。
四、教师总结:
5分钟
5分钟
28分钟
2分钟
课后反思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国学经典
教学内容
1.古诗.《江南逢李龟年》 。
2.《劝学》选段 。
3.国学经典高段第一单元。
五年级上册《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年级
五年级
课题
国学经典
教学内容
1.古诗.《秋夕》 。
2.《劝学》选段 。
3.国学经典高段第一单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歌曲导入:播放音乐《七月初七》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美不美,你们听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各抒己见)
3.国学经典高段第一单元。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并背诵。
2.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指导自己的行为。
诵读程序
所需时间
一、激趣导入:
背背你喜欢的古诗。
二、自学诗句,感悟诗意。
1.自由读一读。
3.指名读,纠正字音。
4.分组读。
5.教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你们知道这两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请大家结合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先自己说,再同座互相说一说。
——比较.比喻)
三、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美好景色,让我怎能……
四、指导背诵《忆江南》

五上 国学经典诵读 电子材料

五上 国学经典诵读  电子材料

国学经典诵读“985”工程(小学五年级上册)电子教材2018秋季★九首古诗词浪淘沙九首(之八) 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杂著金·元好问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烟火洛阳尘。

百年蚁穴蜂冲里,笑煞昆仑顶上人。

戊辰即事南宋·刘克庄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观书有感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离思唐·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春愁·离台一年而作近代·丘逢甲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已亥杂诗清·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画菊南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八个故事1. [成语故事]——天经地义[出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释义]经,常规;义,正理。

原意指天地间不变的道理,现比喻不容置疑的真理。

[典故]春秋时期,周王朝内部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

各诸侯国连忙派使臣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这时晋国的参政大臣赵鞅向郑国的子大叔专门请教什么叫“礼”。

子大叔认真地回答说:“礼就是老天所规定的原则,大地运行的正理。

是所有百姓行动的依据,不容许有任何怀疑。

”赵鞅发现各诸侯国的代表都表示赞同,便趁机提出各国应全力去支持敬王,因为王位按照“礼”就应属于敬王的。

于是各国立即出动军队,帮助敬王平息了周朝的王位之争。

[运用]儿女孝敬父母,这实在是天经地义的事。

(完整word版)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完整word版)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弟子规》二、《三字经》三、《百家姓》四、《千字文》五、《论语》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老子》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经典诵读
增广贤文诵读
《增广贤文》:编写于明代,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是一本著名的儿童启蒙书目。

此书集结了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是一本必读的启蒙经典,从中可以领会到朴素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所以有“读了《增广》会说话”之美称。

百家经典诵读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分别出于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是重要的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又称《书经》)《礼记》《易经》(又称《周易》)《春秋》,是重要的儒家经典。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文集,共20篇,其核心思想是“仁”,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的记录,现存七篇十四卷。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是道家思想最重要的著作,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学名著。

《礼记》:《五经》之一,是一部儒家重要的经典著作,记载了古代许多典章制度。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

孔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鲁国邹人,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孔子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期楚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经典对联诵读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

回文:汉语特有的修辞方法,是把相同的词汇或句子颠倒过来,使往复都可以诵读,也叫回环。

谐音:汉语修辞方法之一,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独特的趣味。

连边:汉语修辞方法之一,是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某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连用三个以上的联边字(即偏旁部首相同的字),在达到独特的语言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