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案例3 动荡不定的阿根廷经济
发展经济学案例
案例一:韩国经济大韩民国位于朝鲜半岛多山的南半部分,北部以军事分界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其余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所环抱。
国土面积99262 平方公里。
韩国有 4770 万人口(2001 年),是世界人口最为稠密的国家之一,比日本和印度的人口密度都高。
1954 年,朝鲜半岛被分割成为朝鲜和韩国。
朝鲜继承了大部分的矿产和水电资源,以及在日本占领时期建立起来的大部分现存的重要基地。
韩国则留下了巨大的非熟练人口,以及大部分半岛有限的农业资源。
韩国缺乏自然资源,钨矿、无烟煤、铁矿、石灰石、高岭土、石墨等十分贫乏,并且没有石油。
以上原因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难民的涌入,韩国在二战后初期处于经济崩溃的边缘。
韩国从1962年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政府开始从进口替代型发展战略转变为出口导向型战略,实行激进的经济政策,强调发展出口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
在缺乏资本、资源和技术以及市场狭小的情况下, 韩国通过“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大量吸收外贸商品和国外先进技术,进口所需设备和原料,利用本国丰沛的优秀劳力资源,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将其产品输往国外, 从而以出口贸易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推动工业化的进程。
这一战略的实施在韩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功。
出口贸易在1964年突破1亿美元大关后, 1970年突破了10亿美元, 1977年又突破了100亿美元, 到1987年达到47112亿美元,整个70年代,年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17%,实现了名符其实的经济起飞。
到1995年,韩国在出口贸易方面突破了1000 亿美元大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经济规模排名世界第 11位,韩国由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先进的工业国。
除了实行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以外,韩国政府灵活的经济计划也是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1962 年到1991 年近30 年的时间里,韩国已完成了六个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
“一五”期间(1962—1966 年),韩国提出明确的奋斗目标:扭转社会经济的恶性循环,建立自力更生的经济基础,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准备。
阿根廷金融危机后采取的措施
案例一:阿根廷金融危机(1970~1980年)A、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由来及前景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悲剧如今在阿根廷又一次重演。
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实体的阿根廷自1970年以来已经发生8次货币危机。
2001年初以来,阿金融形势不断恶化,数次出现金融动荡,7月份危机终于爆发。
证券股票一路狂跌,反映一个国家信贷风险度的国家风险指数狂升不止,资金大量外逃,国际储备和银行储备不断下降,同时,政府财政形势极端恶化,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一、危机的过程2001年7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危险,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一触即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大幅下挫,梅尔瓦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1600点以上,国内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其甚至达到250%~350%。
①几天来,各商业银行实际上停止了信贷业务,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换所也基本停止了美元的出售。
8月份阿外汇储备与银行存款开始严重下降,外汇储备由年初的300亿美元下降到不足200亿美元。
危机爆发后短短几个星期内,阿根廷人已从银行提走了大约80亿美元的存款,占阿根廷私人存款的11%。
②11月份阿根廷股市再次暴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达到250%~300%的天文数字。
受此影响,纽约摩根银行评定的阿国家风险指数曾一度突破2500点。
12月,阿实施限制取款和外汇出境的紧急措施,金融和商业市场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并进一步削减公共支出,加大税收力度。
同时,阿政府与IMF有关12亿美元贷款到位的谈判陷入僵局。
有关阿陷入债务支付困境和货币贬值的谣言四起,银行存款继续流失。
2002年1月3日,阿没有按时偿付一笔2800万美元的债务,正式开始拖欠该国高达1410亿美元的债务。
1月6日,阿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阿新政府提交的经济改革法案,为放弃执行了11年之久的联系汇率制和比索贬值开了绿灯。
阿根廷的金融危机
阿根廷的金融危机2001年底至2002年初,阿根廷爆发了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该国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拉美最大的金融危机之一。
这场危机对阿根廷国内和国际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该国政府破产、通货膨胀率飙升、货币贬值、失业率上升等经济问题。
此次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90年代的一项经济政策——固定货币汇率制度。
这个制度将阿根廷货币比索与美元挂钩,实行2比1的固定汇率,这使阿根廷货币得到了高度稳定和信任,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投入,同时也抑制了通货膨胀。
然而,这个制度的结果是,它会剥夺阿根廷央行与政府监管经济的权力。
这样的制度让阿根廷的政府和金融体系过度依赖国外资本,一旦外资撤离,阿根廷的经济就会陷入失控。
2001年初,阿根廷的经济形势急剧恶化,信用评级机构下调了阿根廷的信用评级,导致了债券价格急剧下跌和外资资本撤离。
政府陷入了债务危机、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之中,民众开始在街头抗议,社会动荡不安。
阿根廷总统德劳韦·门德萨因无法分担财政赤字,坚称不会放弃固定汇率制度,最终引发了一场国家债务违约危机。
2002年1月,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还债,并且对存款进行了限制,恶性通胀也随之而来。
危机的爆发令人震惊,尤其是阿根廷曾经是南美洲最富裕、最稳定、人均收入最高的国家之一,危机的影响对国民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压力。
通货膨胀迅速加剧,货币贬值严重,经济萎靡不振,民生恶化,许多公司倒闭,大量跨国企业撤出,失业率飙升,各种犯罪活动增多,社会不安全感极强。
危机爆发后,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场危机,其中最重要的是退出固定汇率制度,大幅贬值比索。
但这也导致了国民的储蓄损失、财富减少和信任的流失。
政府还大量印制可兑现的债券,以填补财政赤字,但因无法还本付息,这些债券很快被抛售,使政府的形势更加困难。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其他一些经济和社会政策,以缓解危机,如减少债务、增加税收、削减公共支出和实行社会福利计划等,但这些政策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危机对该国经济的影响还在延续中。
第八章案例分析:阿根廷兴衰之谜
第八章案例解析:案例一:阿根廷由盛转衰之谜19世纪末,阿根廷经济的增长速度之快,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因此,至20世纪初,南美洲国家阿根廷不仅以优美的探戈舞姿和彪悍的高乔牛仔闻名于世,而且还因富庶而享誉全球。
当时,阿根廷因出口大量粮食和牛肉而被誉为"世界的粮仓和肉库",它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则被视作"南美洲的巴黎"。
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当人们形容某人腰缠万贯时,常说"他像阿根廷人一样富有"。
1900年,阿根廷的人均GDP分别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一半,是日本的一倍,略高于芬兰和挪威,略低于于意大利和瑞典。
1913年,阿根廷的人均收入为3797美元,高于法国的3485美元和德国的3648美元。
甚至在1950年,阿根廷的富裕程度仍然领先于日本,与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大致相等。
然而,一个世纪以后,阿根廷的人均GDP 远不如上述国家(见下表)。
不仅如此,在人类行将告别2001年之际,阿根廷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出现在全球电视上的画面却是马背上的警察、催泪弹释放的烟雾、抗议者的呼叫和被抢商店店主的哭喊。
更为令人惊奇的是,在短短的半个月内时间内,阿根廷居然换了5个总统,其中一位总统甚至公开宣布:阿根廷无力偿付其1500多亿美元的外债。
阿根廷因此而成了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倒账国。
1998年阿根廷与其他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美元)资料来源: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应该说,阿根廷拥有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多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例如,阿根廷的人口只有印度的4%,但土地面积则相当于它的85%。
占全国总面积1/4的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
阿根廷人经常自豪地说,"我们的平原从大西洋起,一犁头耕到安第斯山麓,都不会碰到一块石头。
" 此外,阿根廷还拥有丰富的资源,其中稀有金属铍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二,铀矿资源储藏量名列拉美之首,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也比较丰富。
阿根廷的金融危机
阿根廷的金融危机阿根廷是南美洲的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土地面积。
这个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多次金融危机,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
当时,由于政治不稳定和经济管理不善,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开始迅速上升。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不负责任的经济政策,导致经济进一步恶化。
1985年,阿根廷宣布支付不了外债,并停止了对外债的还款。
这实际上是国家破产的表现,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随着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恶化,阿根廷的经济快速下滑,通货膨胀率达到惊人的水平。
失业率飙升,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度也不断加剧。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包括削减公共支出,提高利率和稳定货币,以试图控制通胀。
这些措施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加剧了经济的衰退。
2001年,阿根廷再次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当时,阿根廷政府无法偿还外债,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会抗议和民众的怒火。
人们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爆发,抗议者要求政府下台。
政治局势进一步不稳定,最终导致了总统的辞职。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阿根廷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崩溃。
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储蓄,生活条件急剧恶化。
政府设法通过实施紧缩政策和借贷来缓解危机,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改善。
阿根廷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面临巨大损失,对阿根廷失去了信心。
这使得阿根廷难以获得国际援助和贷款,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
近年来,阿根廷经历了一些经济改革和政策调整,试图恢复经济增长和改善社会状况。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阿根廷的经济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包括高通货膨胀率、财政赤字和社会不平等等。
阿根廷的金融危机是多年来政府管理不善、经济政策错误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的结果。
这场危机对阿根廷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采取有效的经济政策、改善治理和稳定国内外投资环境,以实现长期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阿根廷金融危机
阿根廷金融危机表现:2001年3月,阿根廷出现了一个小的偿债高峰,而此时市场对阿根廷政府借新债还旧债的能力有些疑虑。
但是,整个市场对阿根廷的疑虑没有完全消除。
到7月10日,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换所的汇率突然出现波动,到7月12日达到高峰,此时比索实际上已贬值5%左右。
7月风波过后,由于阿根廷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总算渐渐趋于平息。
11月1日,德拉鲁阿总统宣布,阿根廷将实施重新谈判外债、调整税收、支持困难企业、发行新债券等一揽子经济调整措施,以克服金融危机。
但这些措施并未得到积极的反应,相反,却出现了7月以来最大的动荡。
11月2日,阿根廷证券市场梅尔瓦股票指数比前一个交易日下降284%。
政府公共债券价格持续下跌。
与此同时,货币市场利率急剧飚升,以致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竟高达250%至300%。
受此影响,纽约摩根银行评定的阿根廷国家风险指数曾一度突破了2500点大关,创历史记录。
于是阿根廷政府继续紧急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
但到了12月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绝向债务累累的阿根廷提供13亿美元紧急援助贷款,从而使该国面临着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债务危机。
原因:当今,阿根廷的危机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纵观阿根廷战后的经济发展,阿根廷是一个经济危机频发的国家,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阿根廷已经爆发了9次大的危机。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首先,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透视阿根廷的经济危机,我们可以发现,阿根廷在国际贸易中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导致阿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20世纪8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曾陷入债务危机的困境,从1982年-1992年拉美地区经济增长率仅为1.8%,不仅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低于非洲地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把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作为解决拉美地区经济困难的灵丹妙药,为此,20世纪的最后10年新自由主义政策在拉美地区盛行,阿根廷也就不能例外。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在主张私有制、自由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
阿根廷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案例一:阿根廷金融危机(1970~1980年)A、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由来及前景1982年拉美国家债务危机的悲剧如今在阿根廷又一次重演。
作为拉美第三大经济实体的阿根廷自1970年以来已经发生8次货币危机。
2001年初以来,阿金融形势不断恶化,数次出现金融动荡,7月份危机终于爆发。
证券股票一路狂跌,反映一个国家信贷风险度的国家风险指数狂升不止,资金大量外逃,国际储备和银行储备不断下降,同时,政府财政形势极端恶化,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
一、危机的过程2001年7月,由于阿根廷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面临丧失对外支付能力的危险,酝酿已久的债务危机终于一触即发,短短一个星期内证券市场连续大幅下挫,梅尔瓦指数与公债价格屡创新低,国家风险指数一度上升到1600点以上,国内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其甚至达到250%~350%。
①几天来,各商业银行实际上停止了信贷业务,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换所也基本停止了美元的出售。
8月份阿外汇储备与银行存款开始严重下降,外汇储备由年初的300亿美元下降到不足200亿美元。
危机爆发后短短几个星期内,阿根廷人已从银行提走了大约80亿美元的存款,占阿根廷私人存款的11%。
②11月份阿根廷股市再次暴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达到250%~300%的天文数字。
受此影响,纽约摩根银行评定的阿国家风险指数曾一度突破2500点。
12月,阿实施限制取款和外汇出境的紧急措施,金融和商业市场基本处于停顿状态,并进一步削减公共支出,加大税收力度。
同时,阿政府与IMF有关12亿美元贷款到位的谈判陷入僵局。
有关阿陷入债务支付困境和货币贬值的谣言四起,银行存款继续流失。
2002年1月3日,阿没有按时偿付一笔2800万美元的债务,正式开始拖欠该国高达1410亿美元的债务。
1月6日,阿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阿新政府提交的经济改革法案,为放弃执行了11年之久的联系汇率制和比索贬值开了绿灯。
阿根廷金融危机
阿根廷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沉重的债务负担 向国外借债历来是拉美和世界其他地区发 展中国家为度过经济难关或发展经济通常采取 的措施之一。然而,债务负担过重,不仅影响 经济发展,而且当还债发生困难时,必然导致 经济失控。阿根廷举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 不顾国家偿付外债的能力,只顾眼前弥补财政 赤字,不计后果地借债。中央政府债务从1996 年的900亿美元急速上升到 2001 年的1550亿 美元,占GDP的比例超过40% ,接近国际通行 的60%的警戒线。
阿根廷金融危机 2001年
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1年底,阿根廷爆发了震撼世界的经 济金融危机和政治动荡,阿根廷的金融 危机主要表现为外债危机、银行危机和 货币与汇率危机。
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
纵观阿根廷战后的经济发展,阿根廷是 一个金融危机频发的国家,算上本轮金 融危机,阿根廷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 已经出现了9次大的金融危机。每次危机 均以货币大幅贬值和政府倒账、赖帐告 终。
10月底,当阿根廷政府计划与债权银行 谈判,重新安排高达1280亿美元巨额债 务的消息传出后,金融市场再次出现大 幅动荡。受此影响,阿根廷国家风险指 数大幅飙升,从1600多点飚升至3157点, 创历史记录。政府公共债券价格持续下 跌。
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
外国资本纷纷抽逃,出现严重的银行挤 提风潮,仅11 月30 日一天,阿根廷全国 就有7亿美元流往境外,境内私人存款 创下一周流失70亿美元的记录。为应付 严重危机局面,阿根廷政府12月3日颁布 法令,宣布实施每储户每月1000美元的 限额提款政策,并采取措施限制外汇出 境。以稳定市场。
阿根廷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2年1月6日,阿根廷新政府宣布放弃实行长 达11年之久的货币局制度,将比索兑美元汇价 由1:1贬值至1:1.40比索,并于1月30日实行浮 动汇率。逐步解冻银行存款。暂停偿还1550亿 美元的外债。
阿根廷的金融危机
阿根廷的金融危机阿根廷曾经是南美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然而在2001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导致了国家的经济崩溃,数百万人陷入了贫困。
这场危机对阿根廷的金融体系、政治体制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严重影响,至今仍然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产生着影响。
阿根廷的金融危机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引发的。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阿根廷曾经实行了一项名为Convertibility Plan的政策,该政策将阿根廷货币与美元挂钩。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通货膨胀的稳定,并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阿根廷国内市场。
这一政策也导致了国内生产的萎缩,使得阿根廷经济过度依赖进口,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债务负担。
2001年,阿根廷的债务危机开始显现,国家陷入了无法偿还债务的困境,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纷纷将阿根廷的信用评级下调,导致国家面临着无法获得金融支持的困境。
阿根廷政府的外汇储备也急剧减少,外债不断上升,导致国家无法继续维持Convertibility Plan。
政府试图通过提高利率和减少开支来遏制通货膨胀,但这一做法导致了经济活动的停滞和失业率的上升。
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也严重影响了阿根廷的经济发展。
2001年12月,阿根廷政府宣布违约,国家陷入了财政破产的境地,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场金融危机给阿根廷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
许多人失去了工作,无法支付房屋贷款和生活费用,许多企业和银行关门倒闭,社会秩序严重动荡。
政府试图通过贬值货币和控制资本流动来缓解危机,然而这一举措导致了通货膨胀的进一步加剧,并且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经济治理能力。
为了摆脱危机,阿根廷政府接受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同时实施了一系列紧缩政策。
政府试图通过减少赤字、提高利率和贬值货币来稳定经济,然而这一政策导致了社会不满和示威活动的不断升级。
人民对政府和银行的信任严重受损,社会动荡和政治不稳定成为阿根廷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
国际金融经典案例分析-------阿根廷金融危机
• (五)脆弱的财政经济基础。
近年来,由于阿根廷经济不景气,进出口能力大幅下降,在阿的外商投资企业 和银行赢利能力下降,加上比索价值高估,大量外资抽逃,吸引外资的难度加大,在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冲击下,阿根廷也就不可避免了。
• (六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国内政局不稳。
20世纪80年代初,阿军政府实施“还政于民”的策略,使得党派之争日趋激烈, 出现经济问题政治化倾向。由于国内问题的累积,政府高层也产生了矛盾,过于简单 化、行政化应对危机的措施使民众对政府大为不满,导致政权频繁更迭,12天之内换 了五位总统。政治危机又使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加重。
(1)僵硬的货币局制度使本币价值被严重高估。 (2)金融监管过于简单化、行政化。 (3)国家财政支出难以控制,收支状况逐步恶化。 (4)沉重的债务负担使政府不得不“倒账”。 (5)脆弱的财政经济基础。 (6)国内政局不稳。
(一)僵硬的货币局制度使本币价值被严重高估。
1991年之前常用发行钞票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加上其他因素,致使通货膨胀长期居高 不下,1991年选择与美元挂钩的货币局制度,通胀很快得到控制。但在注重控制通胀的同时, 没有注意美元的走向,使得比索也随之被逐步高估,进而逐步削弱了阿根廷经济的国际竞争 力,经常性收支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国际储备逐步减少。
11月份,阿根廷股市再次暴跌,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更是达到 250%~300%的天文数字。
12月份,阿实施限制取款和外汇出境的紧急措施,金融和商业市场基本处 于停顿状态,并进一步削减公共支出,加大税收力度。
1月3日,阿没有按时偿付一笔2800万美元的债务,正式开始拖欠该国高 达1410亿美元的债务。
二、阿根廷金融危机原因分析
(2)、过程
7月份,经济持续衰退,税收下降,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证券 市场连续大幅下挫,国内商业银行为寻求自保,纷纷抬高贷款利率,其甚至 达到250%~350%。各商业银行实际上停止了信贷业务,布宜诺斯艾利斯各兑 换所也基本停止了美元的出售 。
发展经济学案例分析
13农经2班 吴婷婷 13103550
阿根廷经济发展案例分析
• 问题: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你 认为阿根廷的经济在20C初迅速发 展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哪些因素影 响到了阿根廷经济的发展?
20C初,阿根廷迅速发展的原因: 1、优越的自然条件 (1)、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地势平坦的 潘帕斯草原占全国总面积的1/4,促进了阿根 廷畜牧业的发展。 (2)、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稀有金属 等矿产资源。 (3)、海岸线狭长,众多海湾,气候温和, 促进渔业发展。
2、劳动力素质:阿根廷20C劳动力素质较高 3、其他因素:阿根廷政局较为稳定,对经济 发展给予政策支持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C初后影响阿根廷经济发展的因素:
阿根廷崩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代价
阿根廷崩溃: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代价一、引言阿根廷是南美洲最重要的经济大国之一,也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实践的标志性案例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阿根廷政府经历了多次新自由主义改革,试图通过市场化、私有化、放松监管等手段来实现经济转型和增长。
然而,在多年的新自由主义实践过程中,阿根廷的经济危机和社会问题日益严峻,最终在2001年爆发了全面的经济崩溃。
这场危机给阿根廷及其实行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敲响了警钟,也引发了对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思考和反思。
本文将从阿根廷崩溃的背景和原因出发,深入分析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代价,并通过案例研究进一步探讨其局限性和应对策略。
二、阿根廷崩溃的背景和原因1. 90年代的阿根廷自1989年卡洛斯·梅内姆上台以来,阿根廷展开了一系列的新自由主义改革,旨在推动市场化和私有化,并通过减少政府干预和开放贸易来促进经济增长。
在这一时期,国际收支变得平衡,通货膨胀率大幅下降,但这些改革同样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税收下降、财政赤字等。
2. 2001年阿根廷危机2001年12月,受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阿根廷经济出现了严重危机,失业率、贫困率急剧上升,货币贬值,银行出现恶性连锁反应,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偿还外债。
危机前兆自1999年开始出现,阿根廷所受影响的与其他新兴市场危机时发生的相似。
3. 崩溃的原因a. 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阿根廷在90年代实行的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但这一理论是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面对结构性问题、通货膨胀和萧条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在全球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容易出现问题,阿根廷也因此遭遇了崩溃。
b. 经济政策不当新自由主义实践中,阿根廷的经济政策不当也是崩溃的原因之一。
政府长期高额地花费在增强自己的权力而无所作为对国家经济的贡献,如私人公司的增加,但政府自身的支出也持续增加,将政府的财政赤字拖入无法承受的地步。
c. 政治制度问题阿根廷也存在着政治制度问题。
阿根廷经济危机历史分析
阿根廷经济危机历史分析阿根廷是南美洲的一个国家,曾经历过多次经济危机,这些危机对该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阿根廷历史上的经济危机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一、1980年代的经济危机1980年代,阿根廷面临着巨大的债务问题,高通胀和经济衰退困扰着这个国家。
由于外债问题的日益严重,阿根廷政府被迫实行紧缩政策,大规模削减开支和提高利率,导致了失业率的飙升和社会动荡的加剧。
此外,政府的不良管理和腐败行为也加剧了危机的发展。
二、2001年的经济危机2001年,阿根廷再次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
该国的外债问题再次恶化,政府无法履行其债务偿还的承诺。
这导致了一系列的金融和经济问题,包括失业率急剧上升、货币贬值和社会不稳定。
最终,阿根廷政府宣布实行债务违约,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
三、经济危机的原因阿根廷历史上的经济危机有多个原因。
首先,外部因素是一个主要因素。
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直接影响了阿根廷的经济情况。
其次,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不善也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
政府的腐败行为、财政赤字和不合理的财政政策导致了经济状况的恶化。
四、经济危机的影响阿根廷的经济危机对该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失业率的上升导致了社会动荡和贫困问题的加剧。
许多人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生活条件恶化。
其次,货币贬值导致了物价的飙升,购买力下降,居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
此外,经济危机还对阿根廷的信用和国际形象造成了重大损害,影响了外商投资和国际贸易。
五、防范经济危机的措施为了防范类似的经济危机再次发生,阿根廷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监管,打击腐败行为,提高财政透明度。
其次,政府应制定合理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此外,政府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降低对农业和原材料的依赖,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重。
六、结论阿根廷历史上的经济危机给该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这些危机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外部因素和政府管理不善等。
发展经济学案例3 动荡不定的阿根廷经济
案例: 动荡不定的阿根廷经济阿根廷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
海岸线长4000余公里。
面积278万平方公里。
人口 3700万(2000年)。
其中白种人占97%,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8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阿根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占全国总面积1/4的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 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这为阿根廷发达的农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主要农产品是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葵花籽等,2001年粮食总产量为6748万吨,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1999年阿根廷牛存栏4905.67万头,屠宰量1241.14万头,牛肉产量265.2万吨,出口33.8万吨,出口收入为6.5亿美元。
同年羊存栏1710.53万头,年屠宰量47.3万头,产羊毛6.5万吨。
1999年阿根廷牛羊及其肉类出口收入达19.34亿美元。
发达的农牧业,阿根廷成为世界粮食和肉类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世界粮仓肉库”之称。
阿根廷还拥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银、铀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稀有金属铍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二, 铀矿资源储藏量2.94万吨,名列拉美之首, 除此以外,目前已查明的蕴藏量还有:石油4.11亿吨,天然气6886亿立方米,煤炭6亿吨,铁3亿吨。
阿根廷拥有5000多千米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海湾和温和的气候为阿根廷提供了许多不冻港,同时还为阿根廷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1991—1996年,渔业是阿根廷第一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增长率为214%。
1999年捕鱼量达101.28万吨,出口收入为5.05亿美元。
2000年捕鱼量达85万吨,出口收入为5.9亿美元。
优越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劳动力拥有较高的素质以及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将近70年稳定的政局,使阿根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世界上富裕的国家之一。
发展经济学案例 2份
第一章3.发展中国家如何才能迅速发展,减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提高资本形成率,加速资本形成。
(2)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3)完善本国制度,为本国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4)积极发展工业化,建立本国工业,减少发达国家对本国的控制。
(5)加大政府对经济的管制,尽力保证社会的公平,防止两极分化过大第二章3.你如何看待韩国的发展与激进主义的关系?韩国的发展对激进主义的依附理论提出了严重挑战。
依附理论认为在世界经济中,中心地区和外围地区是不平等的,这使得外围地区很难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进行发展。
韩国在1945年前一直是日本的殖民地,并且完全依靠保持同美国的亲善来抵御北朝鲜的入侵。
在50年代,该国国民预算的一大部分是采取接受美国援助的形式,并主要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日本开展进出口贸易。
韩国的发展形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对发达国家的出口机会为条件的,而依附理论预言,这会抑制发展机会。
然而,今日的韩国被广泛看作是即将具备发达国家地位的国家(其收入水平现在已高于希腊,并超过了新西兰的一半)。
当然,韩国是该理论的一个特例,一方面因为它接受了大量的援助,由于先进国家把它当作反对共产主义的堡垒,因而希望它全面而成功地发展自我利益。
另一方面,韩国政府也实施一些依附学派总体上会赞同的特殊政策,包括开展极为活跃的产业升级政策,严格限制跨国公司的地位而有意识地建立本国产业作为替代,使用债务而不是直接的外国证券投资为特殊层次的投资筹集资金。
韩国实施的土地改革计划也是发展中世界里最为彻底的改革之一,同时大力重视基础教育而非高等教育,这是两项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政策。
2.讨论阿根廷经济发展与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论之间的关系。
阿根廷的历史对罗斯托经济的增长阶段论提出了有力的挑战。
罗斯托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传统社会、作为起飞前提的阶段、起飞、成熟、大众高消费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其中起飞是罗斯托的中心概念,起飞的三个条件是:10%以上的投资率、主导部门和保证起飞的制度。
经济动荡根源反思:以阿根廷为例
、
Hale Waihona Puke 阿 根 廷 债 务 问 题 及 其 深 层 原 因
先 来 分 析 债 务 问 题 。 管 单 从 数 字 上 判 断 , 乎 阿 根 廷 的 债 务 并 不 算 太 高 . 公 共 债 务 约 占 GDP 的 5 . 尽 似 其 O
财 政 赤 字 也 只 占 GDP 的 2 5 , 一 水 平 即 使 与 欧 洲 《 斯 特 里 赫 特 条 约 》 定 的 趋 同 标 准 相 比 较 也 可 以 算 是 .% 这 马 规 达 标 了 。之 所 以 说 阿 根 廷 债 务 负 担 沉 重 , 要 基 于 以 下 几 个 原 因 : 一 , 根 廷 外 债 的 还 本 付 息 期 集 中 于 2 0 主 第 阿 01
那 么 , 是 什 么 原 因 使 得 阿 根 廷 处 于 举 债 过 度 和 财政 赤 字 不 断 扩 大 之 中 呢 ? 与 阿 根 廷 在 长 期 发 展 过 程 中 又 这 形成 的经 济结 构 以及 各种 相应 制度安排 有 着 密切 的关 系 。 众 所 周知 , 根 廷 土地肥 沃 , 候温 和 , 富的农 业 资源使 该 国早在 2 阿 气 丰 0世 纪 初 就 成 为 一 个 富 有 的 国 度 。 而 农业 , 别是 畜 牧业 也成 了 阿根廷 经济 的重要 支 柱 , 致有 “ 皮文 明 ” 称 。在 2 特 以 牛 之 0世 纪 3 0年 代 世 界 范 围 的 经
济 大 萧 条 之 后 , 根 廷 开 始 重 视 发 展 制 造 业 。 是 由 于 对 农 业 的 惯 性 依 赖 , 相 当 长 的 一 段 时 期 内 , 根 廷 倾 向 阿 但 在 阿
于发展 与 农业 相 关 的轻工 业 , 到 2 直 0世 纪 5 0年 代 , 工 业 的 发 展 才 得 到 重 视 。 不 过 又 因 为 政 府 采 取 了 过 度 的 重 贸 易 保 护 措 施 , 得 阿 根 廷 的 制 造 业 始 终 摆 脱 不 了 “ 稚 工 业 ” 帽 子 , 多 国 有 企 业 离 开 了 财 政 补 贴 就 难 以 生 使 幼 的 许 存 。于 是 , 期 以 来 政 府 高 度 保 护 下 国 有 企 业 的 经 营 不 善 以 至 亏 损 就 形 成 了 刚 性 的 财 政 负 担 。这 即 是 财 政 开 支 长
发展经济学
中国大陆
斯里兰卡 菲律宾
印度尼西亚
印度
图16.3(4) 部分亚洲国家的人均GDP(2)
3000 孟加拉国 2500 巴基斯坦 阿富汗 1 2000 9 9 0 1500 年 国 际 元 1000 柬埔寨 蒙古 朝鲜 越南
500
0
图16.3(5) 部分非洲国家的人均GDP(1)
14000 博茨瓦纳 12000 南非
つづき
年份
1929年 1930年 1931年 1932年 1933年 1934年 1935年 1936年 1937年 1938年 1939年 1940年
挪威
15.4 16.6 22.3 30.8 33.4 30.7 25.3 18.8 20.0 22.0 18.3 23.1
波兰
4.9 12.7 14.0 15.6 16.7 16.3 11.9 11.8 12.8 8.8
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发展
第16章 经济发展的挫折和失败
这是2001年阿根廷的一组新闻镜头,阿根 廷这一年在全国范围内发生的抢劫浪潮以 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最终迫使阿根廷 内阁集体总辞职。 不久,总统德拉鲁阿迫于强大的社会压力 向国会递交辞呈。 总统走后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1320亿美 元的债务、高达18.3%的失业率。 面对连续萧条和债务累累的阿根廷经济, 也许很难有人相信这个拉美国家曾经是二 战以前的世界七大工业国之一,处在相当 于现在的日本的地位。
0
增 长 率 ( % )
-5
-10
-15 15
10
0 1943 1945 1947 1949 1951
5
波兰
前苏联
1953
1955 1957 1959 1961 1963 1965 1967 1969 1971 1973 1975 1977 1979 1981 1983 1985
解析阿根廷金融动荡
解析阿根廷金融动荡张永军;刘向东【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3页(P65-67)【作者】张永军;刘向东【作者单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正文语种】中文2014年1月下旬以来,以阿根廷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金融动荡问题,货币急剧贬值,资本大量外逃,引发了全球股市走软和投资市场的悲观情绪。
1.阿根廷比索出现大幅贬值2014年1月23日和24日,阿根廷比索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跳水,先后贬值约6.54%和7.16%,两天累计贬值幅度高达13.23%,遭遇2002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2014年以来,阿根廷比索官方汇率累计贬值了18.82%,而比索黑市汇率更是下跌了20%,下跌速度达近两年来全球最快。
自2013年8月7日至2014年2月7日,比索汇率半年间已累计贬值达31%之多。
与此同时,土耳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俄罗斯等新兴国家货币也骨牌式下跌。
2.国家外汇储备急剧缩水为捍卫本币官方汇率,阿根廷央行不得不长期向外汇市场投放美元,但仍缺乏足够储备保持外汇市场稳定。
2012年底阿根廷外汇储备约为432.9亿美元,但到2014年1月时,阿根廷央行的外汇储备仅剩约277.5亿美元。
3.资本外逃和金融风险加剧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显示,2013年底阿根廷人均持有1500美元,是美国之外人均美元持有量最高的国家。
2014年1月底至2月初,阿根廷的美元资金流失了超过20亿,外汇出逃速度创下自2006年以来的最快纪录。
与此同时,受比索贬值和经济风险加剧的影响,阿根廷遭受市场对本币债券的抛售,国债价格创下2012年以来新低,国债收益率从11%骤升至19%,信用违约互换(CDS)在2014年1月上涨1200个基点。
可以说,阿根廷资本外逃风险正不断增加,且很难控制。
阿根廷货币汇率暴跌,既有阿根廷政府政策失误的原因,也有阿根廷经济结构失衡的因素,具体概括为四个方面。
阿根廷金融市场上周出现剧烈动荡
阿根廷金融市场上周出现剧烈动荡,股市和债市大幅下跌,国家风险指数则升至2005年债务重组以来的最高点。
就在市场人心涣散之时,阿政府果断采取干预措施,于10日宣布了大规模债券回购计划。
大部分金融机构和经济学家对阿政府的干预措施表示肯定,但同时警告说,这些措施仅能在短期内稳定市场,并不能解决阿经济的深层次问题,阿政府必须调整现行经济政策,才能从根本上稳定投资者信心。
金融市场对阿根廷政府的债券回购计划反应积极,阿公共债券价格11日出现强劲反弹,平均价格上涨了4%左右;同时,阿国家风险指数当天下降了65点,降幅高达9%。
大部分金融机构和经济学家支持阿政府的债券回购计划。
他们认为阿债券价格近期的大幅下跌已经超出了市场正常调整范围,造成了严重的恐慌情绪。
如果任由市场非理性下跌,阿将再次面临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甚至可能出现债务危机。
阿根廷经济学家罗格·费尔南德斯指出,阿政府的债券回购计划在稳定市场方面有三大可取之处。
首先,稳定市场出手早。
阿政府在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初期就采取了明确而果断的干预措施,有助于在短期内恢复投资者信心。
其次,阿政府在稳定市场时采取了切实行动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信心喊话。
上周阿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时,多名政府高官出面喊话,强调阿经济基本面良好,并呼吁投资者保持冷静,但这些讲话未能遏制市场下跌势头,直到阿政府周末宣布了债券回购计划后,局面才出现改观。
再次,稳定市场的措施体现了阿根廷政府的信心和决心。
阿政府已经准备了5亿美元执行第一阶段债券回购计划,必要时可将资金追加到10亿美元。
阿央行官员强调,进行债券回购交易的阿根廷国民银行目前有300亿比索(约合100亿美元)备用资金。
市场分析人士说,事实上阿政府从上周已经开始逐步回购债券,之所以要公开这个计划和后备资金数主要是为了表明政府维护市场稳定的能力和决心。
不过,大部分阿根廷经济学家同时指出,债券回购计划只能暂时稳定市场,要想从根本上巩固投资者信心,阿政府必须大刀阔斧地调整经济政策,否则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稳定后仍可能再次掉头向下,而且那时的杀伤力将更加可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动荡不定的阿根廷经济
阿根廷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
海岸线长4000余公里。
面积278万平方公里。
人口 3700万(2000年)。
其中白种人占97%,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
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
8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阿根廷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占全国总面积1/4的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 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这为阿根廷发达的农牧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主要农产品是小麦、玉米、大豆、高粱、葵花籽等,2001年粮食总产量为6748万吨,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
1999年阿根廷牛存栏4905.67万头,屠宰量1241.14万头,牛肉产量265.2万吨,出口33.8万吨,出口收入为6.5亿美元。
同年羊存栏1710.53万头,年屠宰量47.3万头,产羊毛6.5万吨。
1999年阿根廷牛羊及其肉类出口收入达19.34亿美元。
发达的农牧业,阿根廷成为世界粮食和肉类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世界粮仓肉库”之称。
阿根廷还拥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银、铀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稀有金属铍的储藏量居世界第二, 铀矿资源储藏量2.94万吨,名列拉美之首, 除此以外,目前已查明的蕴藏量还有:石油4.11亿吨,天然气6886亿立方米,煤炭6亿吨,铁3亿吨。
阿根廷拥有5000多千米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海湾和温和的气候为阿根廷提供了许多不冻港,同时还为阿根廷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
1991—1996年,渔业是阿根廷第一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增长率为214%。
1999年捕鱼量达101.28万吨,出口收入为5.05亿美元。
2000年捕鱼量达85万吨,出口收入为5.9亿美元。
优越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劳动力拥有较高的素质以及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将近70年稳定的政局,使阿根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世界上富裕的国家之一。
在1900 年, 阿根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日本的2倍, 略高于芬兰和挪威, 略低于意大利和瑞典。
1913 年, 阿根廷的人均收入为3 797 美元, 高于法国的3 485 美元和德国的3 648 美元。
但1930年发生政变以后,阿根廷结束了70年的政治稳定局面,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
但即便如此,在1950 年, 阿根廷的富裕程度仍领先于日本, 与意大利、奥地利和德国大致相当。
20 世纪50 年代以后, 政府才开始重视重工业、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发展。
内向发展是阿根廷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的主要特点。
为了扶持制造业, 政府采取了高筑贸易壁垒的措施, 使本国“幼稚工业”处于基本上没有外来竞争的环境中。
然而, 保护的代价是高昂的。
例如, 由于企业的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幼稚工业”不必为参与国际竞争而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结果是, 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缓慢。
阿根廷一些非耐用消费品的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几倍。
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固有的缺陷与20世纪80年代初不利的外部环境结合在一起,1982年终于使阿根廷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
在被称作“失去的10年”的80年代, 阿根廷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0.7% , 而通货膨胀率则居高不下,1989年高达4 924%。
1989年梅内姆上台后, 虽然经济形势有所好转, 但通胀问题依然很严重。
1991年卡瓦略出任经济部长以后,阿根廷开始实行以比索与美元固定兑换率为基础、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991—1998年年均增长率达6%。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的影响,阿根廷经济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滑坡。
德拉鲁阿总统执政后,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措施,但收
效甚微。
2001年,阿根廷经济连续第四年衰退,国家风险指数突破4000点,偿债压力陡增,工业生产严重下滑,银行存款大规模流失。
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政府于12月1日宣布冻结银行储蓄存款的紧急经济措施,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并最终导致联合政府跨台。
阿根廷原来贫富差距相对较小,相当一部分居民属中产阶级。
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从1980年的13%增至2001年的44%,失业、半失业人数高达700万。
自1991年实行固定汇率政策以来,贫富差距日益扩大。
40%贫困阶层人均月收入从80年代初的273美元减至267美元,10%最富裕阶层人均月收入却从同期的2380美元增至2561美元。
2002年1月杜阿尔德出任过渡总统之后,对危机重重的阿根廷经济进行大胆变革,废除联系汇率体制,将比索大幅度贬值,并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要求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同时继续实行金融管制的政策。
但他的改革并没有使阿根廷的经济好转。
2002年,阿根廷经济经历了10年来最严重的危机,经济下降了11%,失业率高达24%,全国51.4%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经济危机已达到极点。
自从基什内尔执政起,政府大力实施税收改革,增收节支,控制政府开支;采取措施消除危机给金融体系带来的严重后果,积极干预金融市场,稳定汇率和利率,控制通货膨胀;加速银行和金融体系的调整与改革,基本上解冻银行存款;加大债务问题上的谈判力度,避免再次陷入债务危机;千方百计促进出口,刺激内需,推动经济不断复苏。
阿根廷在经历了严重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与动荡之后,实现了政治基本稳定, 2003年阿根廷经济终于走出长达四年多的经济危机,实现了8.7%的高速度恢复性增长。
2004年阿根廷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虽然经济增长快速,但阿根廷经济实际上仍处于恢复和复苏过程之中,基什内尔仍面临着引领阿根廷经济彻底脱离危机和衰退的阴影,走向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增长的艰巨任务。
能源问题以及巨大的外债都是影响阿根廷经济的重要因素。
此外,基什内尔政府还必须制定和实施政治体制及宏观经济结构的全面改革规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致两年前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结构性问题,建立一个能够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治与社会体制及经济结构。
讨论目的:
经济增长是本书的核心,通过对本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使学生加深对本章的理解,提高学生经济分析能力。
涉及知识点: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论。
案例讨论过程:
1.组织者介绍案例,并对参与者进行分组,确定讨论时间、地点,说明相应规则。
2.每个参与者对案例做前期资料准备。
3.各小组根据思考题进行讨论。
4.讨论结果陈述。
5.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