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23讲 免疫系统及免疫功能学案

合集下载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3课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师用书

2023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3课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师用书

第23课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业质量水平要求◄1.通过分析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稳态,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

(生命观念)2.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关系及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的图示,构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交换模型。

(科学思维)3.通过“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及对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的能力。

(科学探究)4.通过列举分析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形成关爱生命、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

(社会责任)考点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与内环境。

(2)体液各部分的相互转化关系。

(3)下列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连一连)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内环境的成分。

①血浆的主要成分。

②与血浆相比,组织液、淋巴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很少。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3.内环境的作用(1)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2)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内环境的稳态1.血液是细胞外液中最活跃的成分。

( ×) 2.血浆渗透压取决于Na+、Cl-的浓度。

( ×) 3.血细胞和心肌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都直接来自血浆。

( ×) 4.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 ×) 5.人体剧烈运动后,由于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血浆pH明显降低。

( ×) 6.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 √) 【教材细节命题】1.(选择性必修1 P6“概念检测”T3拓展)肺泡、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中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肺泡,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细胞内液。

2.(选择性必修1 P10“思考·讨论”)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小(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带来的后果有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肿胀,进而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

1.内环境相关易混淆概念辨析(1)血液≠血浆。

①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新人教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免疫系统和特异性免疫(新人教版)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细胞(1)种类(2)抗原呈递细胞①抗原:病原体在进入机体后,其表面一些特定的蛋白质等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②抗原呈递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因此,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APC)。

3.免疫活性物质(1)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2)三种免疫活性物质的功能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免疫细胞的组成如下,据图思考讨论相关问题:(1)呈递抗原的免疫细胞有哪些?提示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2)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提示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

(3)各种免疫细胞来源相同,但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不同,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分析,原因分别是什么?提示从细胞水平分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从分子水平分析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4)为什么溶菌酶能消灭细菌而不能消灭真菌?提示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溶菌酶可以水解肽聚糖等成分,从而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消灭细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溶菌酶无法破坏。

1.树突状细胞因其表面具有树枝状突起而得名,广泛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能够吞噬、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树突状细胞属于淋巴细胞B.树突状细胞来源于神经干细胞C.树突状细胞可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树突状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答案 D解析树突状细胞属于吞噬细胞,A错误;树突状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B错误;树突状细胞可参与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黏膜构成的,C错误。

高考选考生物一轮课件免疫系统和免疫调节

高考选考生物一轮课件免疫系统和免疫调节
B细胞的活化和分化
B细胞在识别抗原后,经过活化、增殖和分化成为浆细胞和记 忆B细胞。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记忆B 细胞则能够在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迅速活化并引发免疫应答 。
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和调节机制
效应机制
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介导,通过分泌 细胞因子和表达细胞毒性分子来杀伤靶细胞;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介导,通过分泌抗
高考选考生物一轮课件免疫系统和 免疫调节
汇报人:XX 20XX-01-28
目录
• 免疫系统概述 • 固有免疫应答 • 适应性免疫应答 • 免疫调节机制 • 免疫系统与疾病的关系 • 实验诊断与免疫学技术
01
免疫系统概述
免疫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免疫器官
包括胸腺、淋巴结、脾脏 等,是免疫细胞生成、发 育和成熟的场所。
非特异性免疫
又称先天免疫,是生物体与生俱来的防御功能,对多种病原体具有防御作用。
特异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是生物体在后天通过感染或接种疫苗等方式获得的防御功能 ,具有针对性和记忆性。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种方式。
02
固有免疫应答
组织屏障的组成及作用
皮肤黏膜屏障
阻挡外界病原体进入体内,维持内环 境稳定。
实验诊断与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在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抗原-抗体反应检测
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等方 法检测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免疫标记技术
将抗原或抗体与荧光素、酶等标记物结合,通过检测标记物的活性 或荧光信号来判断样本中的抗原或抗体。
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抗原结合,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 形态和抗原分布,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分类。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人体的免疫应答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苏教版):人体的免疫应答

第6课时人体的免疫应答课标要求 1.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

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3.阐明特异性免疫是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针对特定病原体发生的免疫应答。

考点一人体的免疫系统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系统的功能考向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斯坦曼因发现树突状细胞(DC)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树突状细胞因其表面具有树枝状突起而得名,广泛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能够吞噬、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提呈给辅助T细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突状细胞属于淋巴细胞B.树突状细胞来源于神经干细胞C.树突状细胞可特异性识别病原体D.树突状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答案D解析树突状细胞属于吞噬细胞,A错误;树突状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B错误;树突状细胞不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C错误。

2.(2023·江苏南京高三质检)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下图为血液中单核细胞迁移到血管外组织后的3种去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B.单核细胞只为特异性免疫提供免疫细胞C.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的RNA相同D.单核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答案A解析白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的,而单核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因此单核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后形成,A正确;单核细胞可分化成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免疫细胞)能参与第二、第三道防线,因此单核细胞可为第二、第三道防线提供免疫细胞,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是由单核细胞分化而来,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也有某些相同基因的表达,存在某些相同的RNA分子,因此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内的RNA不完全相同,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叫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细胞的主动性死亡,D错误。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

根据教材《生物学》第5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复习。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以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对免疫系统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并能够举例说明其功能。

例如,能够描述淋巴结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以及T细胞和B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区别。

2. 能够掌握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识别和清除病原体,清除自身损伤和衰老的细胞,以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能够解释为什么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以及如何通过免疫记忆来提高对某些病原体的抵抗力。

3. 能够理解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包括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并能够举例说明其特点。

例如,能够描述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受损情况,以及自身免疫病中的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4. 能够运用免疫学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常见的健康问题,如疫苗接种和器官移植。

例如,能够解释为什么接种疫苗可以提高对某些病原体的免疫力,以及器官移植中如何通过免疫抑制来减少排斥反应。

5. 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免疫系统的功能,例如通过观察淋巴结的变化来理解免疫应答的过程,或者通过实验来研究免疫细胞的功能。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 难点:区分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并能够举例说明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 重点:掌握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识别和清除病原体,清除自身损伤和衰老的细胞,以及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2. 教学重点: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的类型及特点。

- 难点:理解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并能够举例说明其临床表现。

- 重点:区分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并能够解释其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之间的关系。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设计教学课题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课程类型高三复习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将免疫调节放在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章,突出了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学情分析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作为一节高三的复习课,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通过课本的描述,引导学生,去学习免疫调节的组成、功能等。

可以通过一些动画、模型来帮助学生去理解和记忆,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教学难点淋巴细胞的起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识别图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联系实例,导入免疫教师在PPT中展示资料:手和指甲中细菌的数量。

引发学生思考:手上这么多细菌,为何我们今天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免疫学的知识考纲解读,引出教学目标教师在PPT中展示并解读本节课考纲及教学目标。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在高考中的地位,使学生能重视起来。

检测预习效果,熟悉教材教师在PPT中展示免疫系统的组成的知识网络,随机提问学生,以检测预习的效果。

回答黑板的问题,参考问题完成免疫系统知识网络的构建,一位同学上黑板完成,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默写完成。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快速查阅知识点的能力。

这些问题的答案很容易能在教材上找到,因此不需要进行小组讨论,主要是通过这个操作使学生熟悉教材。

过渡这个同学回答的完全正确,看来同学们在课后还是认真预习了本节课的知识,那么接下来我们通过几幅图来对免疫系统的组成有一个深入的人是。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鲁湘辽):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

第8课时 免疫失调和免疫学的应用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的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考点一 免疫失调疾病1.过敏反应(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2)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作过敏原。

(3)病理: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胺等物质,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4)特点①过敏反应有快慢之分,过敏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也可能24 h 后才有症状。

②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主要预防措施: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自身免疫病(1)概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

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2)实例①风湿性心脏病(发病机理) 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有一种抗原分子,与心脏瓣膜上一种物质的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也受到损伤。

这就是风湿性心脏病。

②常见自身免疫病还有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1)概念: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类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3)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如图HIV感染人体后,血液中辅助性T细胞和HIV的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HIV可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一年后,辅助性T细胞数量与HIV 数量之间的关系是随着HIV数量的增加,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

(2)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原因是什么?提示艾滋病病毒破坏辅助性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丧失,所以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3讲 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教案 苏教版

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3讲 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教案 苏教版

第23讲免疫对人体稳态的维持考纲、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最新考纲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免疫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免疫系统受损造成机体免疫功能异常。

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关注免疫异常疾病,关爱艾滋病病人全国卷考情2017·全国卷Ⅰ(4)、2016·全国卷Ⅰ(31)、2015·全国卷Ⅱ(5)、2014·全国卷Ⅱ(30)、2013·全国卷Ⅱ科学思维比较与归类:比较各种免疫细胞的特点、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建立模型:构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模型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免疫系统的组成■助学巧记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2.判断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三个“根据”3.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教材VS高考1.真题重组判断正误(1)新生儿接种疫苗后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016·全国卷Ⅰ,31(2)]()(2)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2015·全国卷Ⅱ,5B)()(3)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不属于胞吐(2015·全国卷Ⅱ,3A)()(4)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2013·全国卷Ⅱ,4B)()提示(1)√(2)×抗体通过和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溶菌酶通过将细菌的化学成分水解,故与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不同。

(3)×抗体是大分子有机物,浆细胞分泌抗体是胞吐过程。

(4)√2.教材·拓展·拾遗(1)(苏教版必修3 P19~20“内文”)吞噬细胞在免疫活动中参与哪几道防线?提示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2)(苏教版必修3 P19“内文”发散思维)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提示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免疫调节教案(篇1)在__学年度,我们生物组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勇挑重担、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首先,在学期之初,我们就制定了较好较详尽的教研组计划、确立了明确的教育教学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在过去取得的一些成绩的基础上,再创佳绩,再攀新高;其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时时刻刻注意修正、提高、完善我们的计划和目标,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非常的努力,发挥了集体和个人的多重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我们还对本年度的工作作了全面的、系统的、深刻的总结,决心发扬我们的成绩,克服我们的缺点,勤奋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们组有如下特点:一、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我们组共六名老师,特点是“老中青”三结合,传帮带是我们组的特色,虽然女同志较多,但团结协作的精神是可喜的。

我和奚红凤分别是黄俊、张俊莲和何俊的师傅,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他们的课,几乎是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上好课,如何编写好复习讲义,如何批阅试卷,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在我们悉心指导下,他们进步很快,张俊莲老师是本学期刚分配的,但她在教学上虚心学习,此外,每天一早来到办公室打扫卫生,泡上茶水,让其他同志能喝上热茶。

黄俊、何俊老师电脑水平较高,他们发挥了自身的优势,我组的大多数课件都出自他俩之手。

在老教师设计和指导下,本学期制作了七八个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生物教学直观性、趣味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资源。

我和奚红凤老师,把多年来查阅的有关资料、教学经验等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盼望他们早日成为生物教学骨干。

我们组如有人因工外出,其他老师总抢着代课。

在公开示教活动中,一人上课、全组出动,个个都是好帮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免疫调节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免疫调节

第22讲免疫调节内容考情——知考向核心素养——提考能内容要求1.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3.活动:结合个人免疫接种的经历,探讨免疫抑制剂的作用4.活动:讨论器官移植中干细胞移植的价值科学思维比较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构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模型,培养模型分析能力和建模的思维习惯生命观念通过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学习,形成结构和功能观相统一的观念科学探究通过“免疫功能的实验探究”实验,提高实验设计能力社会责任关注免疫异常疾病,关注艾滋病病人,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知识回顾1】免疫系统的组成写出并完善P35图解【知识回顾2】免疫系统的两大功能1、防卫功能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形成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特点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跟踪训练】10min1、(2013·全国卷Ⅱ,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2、如图表示的是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只有a、b两类细胞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3.(2013·海南卷,21)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4.(2014·海南卷,13)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 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5.右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A是效应T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6.如图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③和①分别是细胞和细胞。

第23讲 免疫调节(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第23讲 免疫调节(课件)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

功能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增强免疫细胞的免疫效
为清除抗原作准备

举例
天花病毒、癌细胞
抗毒素、凝集素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考点1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免疫系统的功能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发挥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注意: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是粘膜的分泌物, 属于第一道防线。
第23讲 免疫调节
内容导航
讲核心素养
构思维导图
考点梳理
题型剖析
目 录
contents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特异性免疫
3
免疫失调
4
免疫学的应用
讲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联系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形成结构和功能观相统一的观念 2、科学思维——比较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与联系,构建体液免疫 与细胞免疫模型,培养模型建模思想,训练分析能力 3、科学探究——提高实验设计能力,体会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4、社会责任——关注人类疾病,形成健康生活的理念,关注和了解关注艾滋病, 正确看待免疫系统疾病。
考点4 免疫学的应用
5、【归纳小结】免疫学的应用 (1)免疫预防:人工主动免疫(注射抗原)和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体)。 (2)免疫诊断
由于抗原和抗体反应的高度特异性,用人工标记的抗体对组织内的抗原进行检 测,帮助人们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如检测病原体和肿瘤标志物等。 (3)免疫治疗 利用免疫学原理,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人为干预或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 ①免疫增强疗法:针对免疫功能低下者,输人胸腺激素、抗体、细胞因子等,增强 患者的免疫力。 ②免疫抑制疗法: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系统暂时处于无 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 免疫调节精品复习学案 必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2.3 免疫调节精品复习学案 必修3

第4节免疫调节【高考目标定位】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考纲知识梳理】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如骨髓、胸腺、淋巴结等。

2、免疫细胞:是指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主要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后者又可分为B细胞和T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浆细胞分泌的抗体、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以及溶菌酶等。

二、免疫系统的调节1、非特异性免疫(1)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2)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

2、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组成: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2)作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

(3)方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4)过程①体液调节②细胞免疫3、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监控、清除。

三、免疫疾病1、防卫过弱: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即艾滋病。

2、防卫过度(1)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过敏反应:如皮肤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四、免疫学应用1、疫苗——根除了许多传染病。

2、人工标记抗体——检测发现体内组织中的抗原。

3、免疫抑制剂——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要点名师精解】一、与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比较【例1】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解析】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分别是骨髓和胸腺,而T淋巴细胞参与部分体液免疫反应。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免疫调节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 免疫调节学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免疫调节学案一、【本节学习目标1、能掌握免疫系统、器官、细胞、活性物质这些概念;2、能说出免疫系统的功能;3、熟练掌握并能默写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4、能通过自己的思考能理解免疫调节在生命活动调节上的地位和作用;二、【我的学习流程】免疫系统的组成请详细写出免疫系统的组成,要包括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系统的功能有哪些?2、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的三道防线分别是什么?分别属于什么免疫?3、详细写出体液免疫的过程4、详细写出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注意: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越强或越弱多不好,太强容易引起和。

5、什么是过敏反应?有什么特点?6、免疫系统的另外两个功能是什么,主要针对什么起作用?三、【当堂检测】1、(xx重庆高考)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的广泛接种,显著降低了麻疹的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麻疹列为优先消灭目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记忆细胞分化成效应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D、入侵的麻疹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2、(xx重庆高考)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

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3、(xx山东高考)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4、(xx新课标全国高考Ⅰ)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免疫调节复习学案

高三一轮复习生物免疫调节复习学案

免疫调节单元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对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认识,理解免疫再内环境稳态方面的作用2、通过构建、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模式图,培养模型构建分析能力和建模的思维习惯3、通过总结新冠肺炎、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等知识,形成健康生活、关爱他人的人生态度【重难点】重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学应用、免疫失调的类型难点: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免疫学应用、免疫失调的类型【学习内容】一、课前自主复习完成全品听课笔记P149151的必备知识梳理二、课上学习任务一:前后4人为一小组,结合视频资料和书本P7275页,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并用概念图的形式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

(提示:先找出组成成分、再进行分类、最后梳理关系)任务二:结合视频资料和文字资料,分析人体是如何阻挡新冠病毒入侵的,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突破了几道防线,每道防线的组成成分是?材料一:病毒进入到鼻腔,免疫细胞发出警报,刺激鼻黏膜的神经末梢,于是患者开始打喷嚏。

未被排出的病毒,会因吸气侵入到咽喉部,此时免疫细胞直接吞噬病毒,或者被激活,从而抑制和攻击病毒。

部分病毒突破咽喉部的防御,进入到气管和支气管,此处的免疫细胞释放因子,促进气道表面细胞分泌黏液,包裹细菌,并依靠气道表面的纤毛向上推动,将这些黏液经气道从口腔内推出,这时患者出现干咳。

当病毒突破气管、支气管,侵入到了肺泡, 肺泡部位的免疫细胞同样会被激活,释放细胞因子,直接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身体发热。

病毒慢慢侵入体内,潜伏在细胞中,大量增殖,并大规模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出来,淋巴细胞发现了他们,开始了一场厮杀。

有一些病毒通过打喷嚏、干咳出去的飞沫离开人体,这场感染几万人的病毒传播,开始了……任务三:前后4人为一小组,根据提示构建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模型。

选择填入:抗原、抗体、吞噬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被感染的细胞、辅助性T细胞将模型进行补充,补上箭头,补上箭头上的内容思考:1、什么是抗原?2、抗原是如何被吞噬细胞呈递的?3、什么是抗体,与抗原的关系?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能增殖的细胞(刺激的信号)?能识别的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的细胞?……5、如何区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6、二次免疫的特点?任务四:提出可行的新冠肺炎预防、检测和治疗的方法任务五:总结其他免疫失调的类型三、课后检测1、完成全品作业手册P3183192、完成知识点梳理,写到笔记本上。

高中生物免疫的教案

高中生物免疫的教案

高中生物免疫的教案教学内容:免疫系统的介绍和功能教学目标:1.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人体免疫系统的两种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3.理解免疫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教学步骤:一、引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环境平衡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免疫系统。

二、介绍免疫系统(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免疫系统的定义和功能,强调其在人体防御疾病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探讨免疫系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免疫系统对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三、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0分钟)1.通过图片及实物展示,介绍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淋巴器官、淋巴细胞、淋巴管等。

2.讲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概念及其区别,帮助学生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和攻击病原微生物,从而保护人体健康。

四、免疫系统的重要性(10分钟)1.通过案例分析或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免疫系统在预防疾病中的作用。

2.与学生讨论免疫系统失调可能引发的疾病,引导学生重视免疫系统的维护和保健。

五、小结及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免疫系统对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布置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免疫系统的知识,并完成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免疫系统的基本知识,结合例子让学生更易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和意识。

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生物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讲免疫系统及免疫功能考点知识内容考试属性及要求考查频率必考加试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1)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2)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aaaa2016年4月第4题(2分)2015年10月第24题(2分)特异性反应(1)特异性免疫(2)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区别(3)免疫接种的应用baba2016年10月第24题(2分)2017年4月第22题(2分)免疫系统的功能异常(1)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2)HIV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防御措施aaaaaa2015年10月第5题(2分)2017年4月第9题(2分)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非特异性防卫1.第一道防线人体体表的屏障(包括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①物理屏障:皮肤、黏膜致密的结构,使微生物通常不能穿过。

皮肤表面的死细胞(角质细胞),使病原体不能生存。

②化学防御:人体体表存在的菌群或分泌的化学物质。

如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也能抑制真菌和某些细菌;胃黏膜产生的胃酸能杀死许多微生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等。

2.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某些血浆蛋白产生反应破坏病原微生物,某些白细胞如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其分化形成的巨噬细胞对病原微生物的吞噬作用。

3.非特异性防卫特点先天性、无特异性,即能对任何外来入侵者起作用。

1.(2016·4月浙江选考)皮肤中腺体的分泌物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

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解析人体防御病原体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这种屏障作用又分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皮肤中腺体的分泌物能抑制某些细菌和真菌是属于皮肤的化学防御,属于第一道防线。

答案 A2.(2015·浙江10月选考)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巨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进入体内的抗原B.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C.皮肤破损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并消灭病原体解析巨噬细胞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吞噬侵入机体的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进入体内的抗原,A选项错误。

人体初次感染抗原后会获得免疫能力,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该抗原会刺激体内的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B选项正确。

人体皮肤破损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C选项错误。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并消灭该细胞,但不能消灭病原体,D选项错误。

答案 B本题组对应必修三P48~P49,非特异性防卫理解局部炎症中的“红”“肿”“痛”:当皮肤破损时,毛细血管和细胞被破坏,人体会释放一种多肽类的物质,引发神经冲动,使人产生痛觉;还会使受损伤部位的微动脉和毛细血管舒张、扩大,皮肤变红;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同时局部体温升高。

这样可以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角度非特异性防卫1.(2017·浙江名校联盟)中性粒细胞能够吞噬细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 )A.第一道防线B.第二道防线C.体液免疫D.细胞免疫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人体内中性粒细胞能够吞噬细菌,这属于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为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

答案 B2.(2017·台州模拟)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第一道防线的是( )A.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B.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C.皮肤、黏膜对细菌的阻挡作用D.人体对外来器官的排异反应解析人体对抗病原体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屏障作用,有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皮肤黏膜对细菌的阻挡作用属于物理屏障,C正确;中性粒细胞和部分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作用是第二道防线,而对外来器官的排异反应是特异性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A、B、D错误。

答案 C3.(2017·七彩阳光联考)下列有关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是体表的物理屏障B.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C.皮肤破损后,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D.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一次能吞噬几百个细菌解析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包括体表的物理屏障和体表的化学防御,A错误;某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属于第二道防线,而另一些白细胞和血浆蛋白对抗入侵的病原体可能属于第三道防线,B错误;皮肤破损后,会引起局部炎症,局部炎症会出现红、肿、痛,其中肿是由于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血浆大量外渗造成的,C正确;一个中性粒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

单核细胞则分化成巨噬细胞,可以吞噬上百个细菌和病毒,D错误。

答案 C人体的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分为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某些血浆蛋白和某些白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考点二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1.体液免疫(1)参与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

(2)过程(3)结果: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胞外病原体和毒素(抗原)结合,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毒素中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2.细胞免疫(1)参与细胞: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2)过程(3)结果: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与靶细胞(如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以及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1.(2017·4月浙江选考)若某人不慎感染了H7N9禽流感病毒,机体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会在呼吸道和消化道腺体的分泌物中大量增殖B.成熟B淋巴细胞表面具有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分子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D.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辅助性T细胞的信号后即开始分裂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进行新陈代谢,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大量增殖,在分泌物中无法增殖,A错误。

人体内存在某种成熟B淋巴细胞,其表面具有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分子,因而能识别该病毒,B正确。

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相应抗原分子,但抗体不能识别并结合抗原-MHC复合体,相应的T细胞表面有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C 错误。

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其抗原-MHC复合体的受体识别抗原,并且接受辅助性T细胞的多种蛋白质刺激,然后才会开始增殖分化,D错误。

答案 B2.(2016·10月浙江选考)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会产生免疫应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成熟的B淋巴细胞只能被与其表面抗原受体对应的抗原致敏B.参与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有巨噬细胞和效应B淋巴细胞等C.淋巴干细胞在骨髓中增殖分化为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D.成熟的辅助性T细胞可被外来抗原直接致敏而活化解析成熟的B淋巴细胞只能接受特定的抗原,因为B淋巴细胞的细胞膜表面上有特异性受体,A正确;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B错误;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错误。

辅助性T细胞不能直接被外来的抗原致敏而活化,D错误。

答案 A本题组对应必修三P50~P54,免疫应答(1)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2)抗原与抗体①抗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大分子多糖或黏多糖等。

②抗体:效应B细胞产生的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蛋白质。

(3)淋巴细胞对入侵者的识别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布在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成分为糖蛋白②T淋巴细胞识别过程③B淋巴细胞的识别过程:不同的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不同的抗原受体(分子结构与相应抗体相同),B细胞可以直接识别相应的抗原。

角度1 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1.(2017·2月温州模拟)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病原体进入体内,都会引发免疫应答B.能引发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非己”标志就是病原体C.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对自身正常细胞的MHC标志不发生反应D.体内所有辅助性T细胞都大量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致敏B细胞分裂解析病原体进入体内,都会引发免疫反应,但只有抗原才能引发免疫应答过程,即第三道防线,而只引发第二道防线的,则没有引发免疫应答,A错误。

能引发产生大量淋巴细胞的“非己”标志就是抗原,有的病原体上有抗原标记,而有的病原体上则没有抗原标记,B错误。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对自身正常细胞的MHC标志不发生反应,通常不会发生攻击自身正常组织,C正确。

只有某些已活化的,即被抗原刺激的辅助性T细胞,才会大量分泌白细胞介素-2,促进已经致敏的B细胞分裂分化,而非体内所有辅助性T细胞,D错误。

答案 C2.(2017·宁波九校期末)埃博拉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它会引起患者头痛、肌肉痛、腹痛、口鼻出血等,死亡率极高。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触埃博拉病毒前,人体就有部分B淋巴细胞膜表面含有识别它的受体B.不同个体(除同卵双胞胎外)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会形成不同的抗原—MHC复合体C.埃博拉病毒的RNA会直接整合到人的DNA上形成前病毒D.可以通过检测人体内特异性抗体的含量来确定是否感染埃博拉病毒解析人体内有无数种的B淋巴细胞,每种B淋巴细胞膜表面含有一种特定的受体,其中必然有部分B淋巴细胞的受体能识别埃博拉病毒,A正确。

由于不同人体(除同卵双胞胎外)的细胞表面的MHC各不相同,所以不同人感染相同抗原后形成的抗原—MHC复合体不相同,B 正确。

埃博拉病毒是RNA病毒,RNA不能直接整合到DNA上,C错误。

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后,产生的抗体不会全部用完,各种各样的抗体在血液中循环流动,检查血液中的某种抗体便可确定一个人是否曾经受到某种特定的病原体的侵袭,D正确。

答案 C3.(2015·温州模拟)抗原入侵人体后发生的特异性免疫的一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b可以是巨噬细胞,由单核细胞分化形成,可吞噬细菌和病毒B.细胞e必须接触靶细胞才能使之裂解C.细胞b和g的表面均有抗原-MHC复合体D.图中免疫过程的特异性体现在过程①②③⑥解析细胞b可以是巨噬细胞,由单核细胞分化形成,可吞噬细菌和病毒,A正确。

细胞e 是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该细胞通过与靶细胞接触使之裂解,B正确。

吞噬抗原的细胞b(巨噬细胞)能在其细胞表面呈递抗原-MHC复合体,被感染的体细胞也能在其细胞表面呈递抗原-MHC复合体,C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