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概念的辨析

中产阶级概念的辨析

谢立中 2010-07-01 15:31:10




谢立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我发言的题目是“中产阶级概念辨析”。刚才李路路讲的是他自己的研究心得,我现在所要讲的东西,不算是我的研究心得。我以前做的很多研究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关系不太密切,但是今天的会议主题是“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学的发展”,我不能跑题,所以我就想了“Middle Class词义辨析”这个题目来和打大家交流一下。在座有很多研究这个问题的专家,我有点班门弄斧了。

这些年看了很多关于Middle Class研究的文献,感觉这些文献对Middle Class一词的用法非常不同,有很多歧义甚至是感觉不清楚的地方,我就想理理这个概念。我归纳了一下,发现现有相关文献中关于Middle Class一词的用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用法。经典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划分标准是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差异。马克思用这个标准来描述不同社会形态下的阶级结构,认为每个社会大体都有两大基本阶级,除了这两大基本阶级之外的阶级可以称之为中间阶级。比如,马克思在对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进行划分的时候,首先提出了两大类阶级,一类是统治阶级,一类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是封建主和行会师傅,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并且以封建主义的方式使用;另外一类是被统治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只有劳动力并以封建主义方式提供给前者来使用。在这两个阶级之间有一种中间阶级,如小工业者、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农民等等,他们是介于统治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

讲到资本主义的时候,马克思也分为了两大阶级。一个是资产阶级,即占有生产资料并将其作为“资本”来使用的人群;一个是无产阶级,不占有生产资料,只拥有劳动力,并且靠将自身劳动力出卖给资产家来维持生存的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刚刚出现的时候,还有一些老中产阶级存在。马克思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这些老中产阶级要么上升要么下降,会逐渐分化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共产党宣言》对此有所论述。但是在另外一些地方,马克思的看法似乎有一些改变,他写道“介于以工人为一方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中间阶级不断增加”,这句话意味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还会有中间阶级。按照马克思后来的看法,如果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有中间阶级,那么他们主要是处在资本家与无产者之间的群体,他们是既不占有资本又不靠出卖劳动力维持生存的阶级,比如不雇佣他人工商业者、自我开业的医生、律师、艺人

等自由职业者、农民等等。按照这样一种看法,一个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否属于中产阶级,只在于他是否占有资本或者出卖劳动力,而与收入高低无关。假如他占有资本而使他人为其劳动,他就是资产阶级,即使其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数;如果他靠出卖自身劳动力为生,那么他就属于无产阶级,即使他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数;假如他既不占有资本也不出卖自身劳动力,那么他就属于中间阶级,而不论他的收入处在什么水平。这是马克思的用法,根据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占有以及出卖还是不出卖劳动力来划分阶级。

第二种用法是伯恩斯坦和米尔斯等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划分。他们划分了三种阶级。第一种是资产阶级,是占有生产资料并将其作为资本来使用的人群。第二种是无产阶级,等于蓝领工作者,是不占有生产资料,只拥有体力劳动力,并靠将自身体力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来维持生存的人群。第三种是中间阶级,是拥有一定的知识和脑力劳动力,并且能借此受资本家或政府雇用以维持生存的人群。这与马克思的用法有所区别,因为按照马克思的用法,这些白领阶级就属于无产阶级了。而按照这种用法,一个人是否属于中产阶级,只与他是否占有资本或者出卖劳动力的类型有关,而与他的收入高低无关。即假如他占有资本因而雇用他人为其劳动,那么他就属于资产阶级,即使他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数;假如他是靠出卖体力为生,那么他就属于无产阶级,即使他的收入高于社会平均数;假如他是靠出卖自身脑力为生,那么他就属于中间阶级,而不论他的收入是否高于或者是低于社会平均数。

这种用法有一个问题,在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区别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时候,用的标准是生产资料占有状况;而在区分无产阶级与中间阶级的时候,依据的标准是职业类型等状况。为了克服这一矛盾,很多人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罗默和赖特等人的处理办法是,对生产资料的理解不再限于物质生产资料,而是扩大到组织资源、技术知识等非物质性生产资源。剥削的含义也就因此而被扩展,不再单纯指由对物质性生产资源的占有和利用而形成的对他人资源的无偿占有。不仅占有物质生产资料的人可以将其作为资本来对他人进行剥削,一切拥有某种生产资源的人都可以将其作为资本来对他人进行剥削。这样,白领工作者就可以由他们在生产资源占有方面的特点,顺理成章被定义为中产阶级。比如说,资产阶级是通过占有物质或者资源来进行剥削的群体,工人阶级是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源因而只靠出卖自身劳动力来维持生存的群体,

中间阶级则处于上述两者之间,是一个因不占有物质和货币资本而受资产阶级剥削,同时又因占有组织和技术资源而可以剥削工人阶级的阶级。所以,在阶级划分标准不变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以被认定为是中间阶级。

第三种是当前比较流行的用法,在学术文献中也有,但是更多是在一些官方或者是新闻媒体中使用比较多。当前流行的所谓中产阶级的用法,实际是根据收入水平来确定阶级的属性。有的把收入水平介于最高20%与最低20%之间的人群确定为中产阶级,这样的界定虽然比较少见,但是也有。这样的人群就恒等于居民的60%。有的则把其收入处于社会中间水平的那些人群界定为中产阶级,离中间收入不远的就是中产阶级。这是比较多见的用法。

按照这种用法,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是否属于中间阶级,只与他的收入水平相关,而跟他的资本占有状况和职业状况无关。也就是说,只要他的收入介于最高20%与最低20%之间,或者是处在中间层次,无论他是白领雇员还是蓝领雇员,都属于中产阶级。这是以收入水平来界定Middle Class的。换句话说,在这种意义上,社会的各类成员,无论其财产占有和职业状况,都有可能成为中间阶级的一员,只要他的收入水平处在社会的中间水平。

有一些文献在下定义时可能会将中产阶级界定为白领雇员,可在论述中产阶级的演变时实际上却是依据人们的收入水平来进行,这意味着这些文献所使用的“中产阶级”一词的含义在同一文章中发生了变化。当然,这种用法可能也有一个依据,即假定说人们的职业属性大体会决定人们的收入水平,因此白领雇员的收入一般会高于蓝领,低于有产者。所以如果以白领阶层作为中产阶级的定义,便隐含着他的收入属于中间水平。但是,这种预设从长远来看是不恰当的,因为职业属性与收入水平不见得相关。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社会里,白领雇员内部已经开始分化,出现了体力化的白领和脑力化的白领,有些人干的是脑力活,有的是体力活。这些体力化的白领虽然还是西装革履,在办公室工作,但是工资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关于Middle Class,还有一种用法,即分别依据收入和财产等级、权力等级、声望等级来对人们进行分层,每一种分层都有上中下三层,这样会有三类中层。这个用法目前也是有的,并有它的意义。

总的来讲,我们看到,关于Middle Class有不同的用法。其实我一直在想,这几种不同的用法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不是这几种不同的用法中只有某一种是真的,其他是假的;或有某一种是好的,其他几种是不好的。但是,到目前为止,我感觉很难做

这样一个区分。所以我自己现在的一个结论是,中产阶级不是一种独立于我们话语之外的、不以我们的话语体系为转移的、等待我们去揭示和呈现的东西。实际上,Middle Class是人类话语体系建构出来的一种对象,不同的定义为我们建构出不同的“middle class”,这些不同的定义具有相同的真实性和各自的价值,相互之间不可混用,但也难以综合和分出真假来。

我们已经看到几种不同的Middle Class,尤其是前三种分别属于不同的话语系统,分别属于经典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只有将它们置于各自所属的话语系统之中,我们才能对这几种用法背后隐含的社会本体论及有关的价值预设和实践效果作出适当的理解。

因此,当我们要对Middle Class这类现象进行研究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我们所说的Middle Class一词的含义进行确定。而Middle Class一词含义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可能要取决于我们进行这项研究所取的社会政治立场和所欲达到的实践目的,比如是要消除狭义的剥削(马克思意义上的剥削,一个人通过对物质生产资料的占有对他人进行剥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剥削含义),还是要消除广义的剥削,即类似罗默讲的,通过对任何一种资源,组织资源、知识资源占有来实现的对他人的剥削?或者第三,不是想要消除任何剥削,只是想平均一下收入水平,使社会达到稳定的局面。你的研究取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立场,想达到什么样的实践目的,就要选择哪个Middle Class概念。如果你只是想要消除狭义的剥削,选择经典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Middle Class就比较好,选择其他两种就完全不搭界。所以对马克思来讲,新马克思主义的定义是不合适的,新马克思主义是要消除对一切资源占有的剥削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平等,连斯大林他们都说这是荒唐的。他们要消灭的不平等仅仅是基于物质资源占有不平等而产生的社会不平等,其他的不平等对马克思来讲似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Middle Class一词含义的确定,最终可能还是取决于我们自觉或不自觉所属的话语体系。因为,正是你自觉或不自觉所属的话语体系决定了你的社会政治立场和实践目的。如果你自觉不自觉地服膺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系统,你就会选取与经典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相应的社会政治立场和实践目的来作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实践目的;如果你自觉不自觉地服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系统,你就会选取与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相应的社会政治立场和实践目的来作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实践目的;而如果你自觉不自觉地服膺于社会民主主义的话语系统,你就自然会选取与

社会民主主义话语体系相应的政治立场和实践目的来作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实践目的。所以,最终是我们自觉不自觉所属的话语体系决定了我们在Middle Class一词含义方面所做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