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stm32课程设计

stm32课程设计
5. FSMC接口:了解FSMC功能,实现STM32与外部存储器的接口设计。
6.实践项目: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易的温度监测与控制系统。
3、教学内容
在本章节的深入学习中,我们将重点拓展以下教学内容:
1.多任务编程:引入RTOS(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学习如何在STM32上使用FreeRTOS进行多任务编程。
3.嵌入式系统调试:教授使用调试工具如JTAG和逻辑分析仪进行STM32程序的调试和性能分析。
4.传感器接口:学习如何使用常见的传感器(如温湿度、光照、加速度等)与STM32接口,并处理传感器数据。
5.电源管理:探讨STM32的电源管理策略,学习如何在低功耗应用中优化电源使用。
6.安全性与稳定性:引入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概念,教授错误检测和处理方法,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2.用户界面设计:学习使用LCD显示屏、触摸屏等人机交互界面,提高用户体验。
3.数据存储与处理:探讨STM32系统中数据的存储方式,如SPI FLASH、SD卡等,并学习数据预处理和滤波算法。
4.实时控制算法:引入PID控制等实时控制算法,教授如何在STM32上实现闭环控制系统。
5.互联网连接:了解如何将STM32与互联网连接,学习使用MQTT、HTTP等协议进行数据上传和远程控制。
7.创新实践项目:鼓励学生结合现代科技趋势,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实践项目,将STM32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5、教学内容
在本章节的进阶学习中,我们将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下是具体的教学内容:
1.系统集成:教授如何将多个模块(如传感器、通信模块、显示模块等)集成到STM32系统中,实现复杂的功能。
stm32课程设计

stm32照明系统课程设计

stm32照明系统课程设计

stm32照明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STM32微控制器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及编程方法。

2. 掌握照明系统的电路设计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照明元件的特性及应用。

3. 学习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理解如何将STM32与照明系统相结合,实现智能控制。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对STM32进行编程,实现对照明系统的开关、亮度调节等控制功能。

2. 能够分析并解决照明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备一定的故障排查和维修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践,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能理念,认识到智能照明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的重要性。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认识到技术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对嵌入式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照明系统的设计、编程和调试工作。

二、教学内容1. STM32微控制器基础知识:包括STM32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编程接口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2. 照明系统电路设计原理:介绍照明元件、电路拓扑及控制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3.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讲解嵌入式系统设计步骤、开发工具及调试方法,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4. C语言编程实践:以STM32为平台,进行C语言编程实践,实现照明系统的控制功能,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5. 照明系统项目实践: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完成照明系统的设计、编程、调试和优化,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第一周:STM32微控制器基础知识学习。

嵌入式系统stm32课程设计

嵌入式系统stm32课程设计

嵌入式系统stm32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掌握STM32的硬件结构和编程环境。

2. 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STM32程序设计,理解中断、定时器等基本原理和应用。

3. 掌握嵌入式系统外围设备的使用,如LED、按键、串口等,并能进行简单的系统集成。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具有实际功能的嵌入式系统项目。

2.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程序调试技巧。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学会分工合作和沟通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 树立正确的工程观念,注重实际应用,关注技术发展,提高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树立远大理想。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嵌入式系统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项目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和学生学习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项目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与应用领域- STM32微控制器简介2. STM32硬件结构与编程环境- STM32的内部结构、外设接口- Keil MDK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3. STM32编程基础- C语言基础回顾- STM32程序框架与编译过程- 中断、定时器等基本原理及应用4. 外围设备使用- LED、按键、串口等外设的原理与编程- ADC、PWM等模拟外设的使用5. 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 设计并实现具有实际功能的嵌入式系统项目- 项目分析与需求分析- 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编程6. 课程总结与拓展- 课程知识梳理与巩固- 探讨嵌入式系统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嵌入式系统概述、STM32硬件结构与编程环境第3-4周:STM32编程基础第5-6周:外围设备使用第7-8周:嵌入式系统项目实践第9-10周:课程总结与拓展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嵌入式系统STM32的知识点和技能。

stm32开发课程设计

stm32开发课程设计

stm32开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STM32的基本结构、功能及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2. 掌握STM32的编程环境搭建,包括开发工具和软件的使用;3. 学会STM32的基本编程方法,包括寄存器操作、中断处理和定时器编程;4. 了解STM32的外围设备通信原理,如I2C、SPI、UART等;5. 能够阅读并理解STM32相关的技术手册和参考资料。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搭建STM32的开发环境,并进行基本的程序编写和调试;2.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简单的嵌入式项目,如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LED控制等;3. 学会分析并解决STM32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故障排查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学会与同伴共同分析、设计和调试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方法,勇于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4. 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STM32的特性和实际应用,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和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STM32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STM32基础知识和开发环境搭建- 介绍STM32微控制器的基本架构和功能特点;- 搭建STM32开发环境,包括硬件连接、软件安装及调试方法;- 学习使用STM32CubeMX工具进行硬件配置和代码生成。

2. STM32编程基础- 学习STM32的寄存器操作,理解内存映射和位带操作;- 掌握中断和异常处理机制,学会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学习定时器编程,理解时钟系统,实现精确延时和定时控制。

stm32毕业课程设计

stm32毕业课程设计

stm32毕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STM32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编程环境。

2. 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STM32的程序设计与开发。

3. 掌握STM32的外设接口及驱动程序编写,如GPIO、USART、ADC等。

4. 了解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具备初步的系统集成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STM32的基础编程与调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系统设计。

3.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兴趣,培养其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和规范。

3. 引导学生认识技术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毕业设计课程,以实践为主,侧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编程基础和嵌入式系统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STM32的应用,提高其嵌入式系统设计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STM32硬件架构及特性分析。

- 基于C语言的STM32编程基础。

-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及方法。

2. 实践操作:- STM32开发环境搭建与使用。

- GPIO接口编程与控制。

- USART串口通信编程。

- ADC模数转换编程。

- 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STM32硬件架构及特性分析。

- 第二周:C语言编程基础回顾与巩固。

- 第三周:STM32开发环境搭建与使用。

- 第四周:GPIO接口编程与控制。

- 第五周:USART串口通信编程。

- 第六周:ADC模数转换编程。

- 第七周: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及方法。

- 第八周: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

教材章节关联:- 教材第1章:嵌入式系统概述。

stm32的课程设计

stm32的课程设计

stm32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STM32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理解其内部硬件资源;2. 学会使用STM32的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熟悉其编程框架;3. 学习掌握STM32的常用外设及其驱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4. 了解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培养系统性思维。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STM32程序设计,实现基础功能;2. 熟练运用STM32的开发工具和调试技巧,解决实际问题;3. 能够独立设计和实现基于STM32的简单嵌入式系统项目;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编程习惯,提高代码质量;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尝试新方法解决问题;4.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认识到技术对社会的重要影响。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动手能力培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和编程基础,对嵌入式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采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STM32基本原理与结构- 介绍STM32微控制器的基本组成、性能特点;- 分析STM32的内部资源,如GPIO、中断、时钟等。

2. 开发环境与编程语言- 学习STM32开发环境搭建,使用Keil、IAR等集成开发环境;- 掌握C语言基础,理解嵌入式编程规范。

3. 常用外设及其驱动程序- 学习并实践UART、SPI、I2C等通信接口的编程;- 掌握定时器、ADC、PWM等外设的使用。

4. 嵌入式系统设计- 分析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理解硬件与软件的协同设计;- 学习如何进行系统调试与优化。

5. 实践项目与案例分析- 完成基于STM32的简单项目,如温度传感器、智能小车等;- 分析经典案例,学习优秀编程技巧和设计理念。

stm32硬件设计课程设计

stm32硬件设计课程设计

stm32硬件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STM32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掌握其硬件设计流程;2. 学会使用STM32的编程环境,掌握相关编程技巧;3. 了解STM32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硬件设计要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STM32进行简单的硬件设计和编程;2. 熟练使用STM32的开发工具,进行程序调试和优化;3. 能够分析并解决硬件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技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STM32硬件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编程基础,对嵌入式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STM32硬件设计与编程任务。

二、教学内容1. STM32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STM32的内部架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等,为学生奠定基础理论。

- 教材章节:第一章,嵌入式系统概述;第二章,STM32微控制器概述。

2. STM32开发环境搭建:学习如何安装和使用STM32的开发工具,包括Keil、STM32CubeMX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STM32开发环境搭建。

3. STM32编程基础:掌握STM32的编程语言(C语言),学习基本语法、程序结构和编程技巧。

- 教材章节:第四章,C语言基础;第五章,STM32编程基础。

4. STM32硬件设计:学习STM32硬件设计流程,包括电路设计、PCB布线、元件选型等。

- 教材章节:第六章,STM32硬件设计基础;第七章,电路设计与PCB布线。

5. STM32外围设备应用:学习如何使用STM32控制各种外围设备,如LED、LCD、传感器等。

STM32类的课程设计

STM32类的课程设计

STM32类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STM32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掌握STM32的编程环境搭建及基本编程方法;3. 学会使用STM32的外设进行扩展,如GPIO、ADC、PWM等;4. 了解STM32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STM32单片机的程序设计与调试;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实现简单的嵌入式项目;3. 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4.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及嵌入式系统的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4. 引导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嵌入式系统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教师需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STM32单片机硬件结构:讲解STM32的内部结构、核心外设、时钟系统等,使学生对其硬件组成有全面了解。

教材章节:第一章《STM32简介与硬件结构》2. 开发环境搭建:介绍STM32的开发工具,如Keil、STM32CubeIDE等,指导学生搭建编程环境。

教材章节:第二章《STM32开发环境搭建》3. 基本编程方法:讲解C语言编程基础,以及如何对STM32进行编程,包括GPIO、中断、定时器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STM32编程基础》4. 外设应用:学习STM32的外设使用,如ADC、PWM、串口、SPI、I2C 等,实现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和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STM32外设应用》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STM32的嵌入式项目,如温度控制器、智能小车等,巩固所学知识。

stm32数字时钟课程设计

stm32数字时钟课程设计

stm32数字时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STM32的内部时钟结构和定时器工作原理;2. 学生能掌握利用STM32设计数字时钟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 学生能了解数字时钟的显示原理,并掌握与STM32定时器相结合的编程技巧;4. 学生能解释数字时钟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C语言进行STM32定时器的编程;2. 学生能通过调试工具解决数字时钟编程中的问题;3. 学生能设计并实现一个具有基本功能的数字时钟,包括时、分、秒显示和闹钟功能;4. 学生能对所设计的数字时钟进行测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制作的兴趣,增强实践操作的自信心;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项目中相互沟通、共同解决问题;3. 学生通过数字时钟设计,认识到技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创新意识;4. 学生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程序的可维护性。

二、教学内容1. STM32内部时钟结构:介绍STM32的时钟树,讲解时钟源、时钟分频、时钟使能等概念,为学生设计数字时钟提供基础理论知识。

2. 定时器工作原理:详细讲解STM32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包括计数器、预分频器、自动重装载寄存器等组成部分,使学生了解定时器在数字时钟中的作用。

3. C语言编程:回顾与定时器编程相关的C语言知识,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为编写数字时钟程序打下基础。

4. 数字时钟设计步骤:按照以下步骤组织教学内容:a. 硬件设计:讲解如何使用STM32最小系统板,选择合适的显示屏和驱动芯片,连接电路;b. 软件设计:介绍定时器初始化、中断处理、时间计算等编程方法;c. 程序调试:指导学生使用调试工具,如Keil、ST-Link等,进行程序调试;d. 测试与优化:要求学生完成数字时钟设计后进行功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优化。

5. 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教材第3章“STM32定时器”和第5章“STM32中断与事件”相关,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stm32mdk仿真课程设计

stm32mdk仿真课程设计

stm32mdk仿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STM32MDK的基本仿真操作,理解并实践基于STM32微控制器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STM32微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特性。

2.熟悉STM32MDK仿真软件的界面和功能。

3.掌握基于C语言的STM32程序设计基础。

4.能够使用STM32MDK进行简单的仿真实验。

5.能够独立完成基于STM32的简单嵌入式系统设计。

6.能够对STM32程序进行调试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STM32微控制器简介:介绍STM32的基本结构和特性,包括CPU、内存、外设等。

2.STM32MDK仿真软件的使用:讲解STM32MDK的安装和启动,熟悉软件界面和基本功能,如代码编写、编译、下载和调试等。

3.C语言基础:回顾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特别强调与STM32编程相关的特点。

4.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讲解从需求分析、硬件选型、软件设计到系统调试的整个设计流程。

5.常用外设编程:详细介绍如何使用STM32的常见外设,如GPIO、UART、SPI、I2C等。

6.综合案例实践: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嵌入式系统。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编程技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STM32微控制器原理与实践》2.参考书:《STM32编程指南》3.多媒体资料: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stm32单片机课程设计

stm32单片机课程设计

stm32单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STM32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掌握其内部外设的配置和使用方法;2. 学会使用C语言对STM32单片机进行编程,掌握中断、定时器等基础应用;3. 了解STM32单片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和开发流程。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完成STM32单片机的硬件连接和软件编程;2. 培养学生运用单片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温度控制器、智能家居系统等;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和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认识到我国在单片机领域的发展成果,提高民族自豪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已有电子技术基础和C语言编程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STM32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导向,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我国嵌入式系统领域培养优秀的人才。

二、教学内容1. STM32单片机概述:介绍STM32单片机的特点、结构及应用领域,对应教材第一章。

- 单片机发展历程及STM32系列简介- STM32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及外设2. 开发环境搭建:学习STM32单片机的开发工具及环境配置,对应教材第二章。

- Keil uVision开发环境安装与使用- STM32CubeMX软件介绍及使用方法3. 基础编程:掌握STM32单片机的C语言编程基础,对应教材第三章。

- GPIO编程- 中断与定时器编程- 串口通信编程4. 硬件设计:学习STM32单片机硬件连接与外设驱动设计,对应教材第四章。

- 硬件电路设计基础- 常用外设驱动编写(如LED、LCD、电机等)5.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STM3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器,对应教材第五章。

stm32温度计课程设计

stm32温度计课程设计

stm 32温度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STM32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基本原理;2. 使学生了解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与STM32的接口方法;3. 帮助学生理解温度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的基本过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对STM32进行编程的能力;2. 学会使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并处理;3. 能够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STM32的温度计,具备温度显示和报警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2. 激发学生对电子制作和编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温度控制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性质为实践性较强的综合设计课,旨在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设定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成果,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STM32单片机基础知识:- 硬件结构:介绍STM32的内部结构、外设接口等;- 开发环境:学习如何搭建STM32的开发环境,包括软件和硬件;- 基本编程:掌握C语言在STM32上的编程方法,了解中断、定时器等基本功能。

2. 温度传感器及其接口技术:- 传感器原理:学习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热敏电阻、数字温度传感器等;- 接口方法:了解温度传感器与STM32的接口方式,如模拟信号采集、I2C通信等;- 数据处理:学习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转换方法。

3. 基于STM32的温度计设计:- 系统设计:制定温度计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硬件选型、软件框架等;- 程序编写:编写温度计的软件程序,实现温度采集、处理、显示和报警功能;- 系统测试:对设计的温度计进行功能测试,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组织,与教材相关章节紧密结合。

基于stm32的嵌入式课程设计

基于stm32的嵌入式课程设计

基于stm32的嵌入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开发技能,培养学生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STM32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使用STM32开发板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包括硬件连接、程序编写、系统调试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STM32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嵌入式编程方法、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流程等。

1.STM32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介绍STM32的CPU、内存、外设等基本组成部分,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2.嵌入式编程方法:学习STM32的编程语言,掌握基本的编程技巧和编程规范,学会使用开发工具进行程序编写和调试。

3.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流程:学习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系统测试等环节。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讲解STM32的基本原理、编程方法和系统设计流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STM32的开发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嵌入式系统案例,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原理和开发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多媒体资料等。

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实验设备:提供STM32开发板和相关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实验和期末考试等几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stm32课程设计

stm32课程设计

stm32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STM32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掌握其编程基础;2. 学会使用STM32的外设,如GPIO、USART、TIM等,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设计;3. 掌握STM32的中断系统,了解其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STM32程序设计,实现基础功能;2. 学会使用开发工具(如Keil)进行代码编写、编译和调试;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STM32项目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技术问题;3.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编程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STM32微控制器和课本知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嵌入式系统设计。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C语言编程能力,对嵌入式系统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目标,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STM32基础知识:- 微控制器概述,原理与结构;- STM32系列介绍,比较不同型号的特点;- 时钟系统,复位和电源管理。

2. 开发环境搭建:- Keil MDK软件安装与配置;- STM32硬件开发板介绍;- 编写、编译和下载第一个程序。

3. 基础编程:- C语言回顾,重点复习指针、结构体、位操作等;- STM32标准外设库的使用;- GPIO编程,实现LED灯控制。

4. 中断与定时器:- 中断原理,中断优先级管理;- 定时器工作原理,时钟配置;- 中断和定时器的综合应用。

5. 串行通信:- USART模块介绍,工作原理;- 串行通信协议,数据格式;- 实现串口数据收发。

6. 综合项目设计:- 设计要求,功能划分;- 团队合作,分工协作;- 项目实现,调试优化。

基于stm32系统课程设计

基于stm32系统课程设计

基于stm32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STM32微控制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2. 学会使用STM32的开发环境和编程语言;3. 理解并掌握STM32的中断、定时器、串口等基本功能的使用;4. 了解STM32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STM32进行基本的程序设计和调试;2. 能够独立完成基于STM32的简单嵌入式系统设计;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4. 提高学生对我国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的认识,增强国家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基础和编程能力,对嵌入式系统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STM32微控制器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注重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STM32微控制器概述:介绍STM32的基本结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让学生对STM32有整体的认识。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引言2. 开发环境搭建:学习STM32的开发工具和软件环境,如Keil、STM32CubeMX等,并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开发环境及工具的使用3. 基本编程语法:学习C语言基础,重点掌握STM32编程中常用的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C语言基础4. STM32基本功能使用:学习中断、定时器、串口等STM32基本功能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实践操作。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 中断与定时器、第五章 串口通信5. 嵌入式系统设计:结合STM32的基本功能,学习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完成一个简单的项目设计。

基于STM32的课程设计

基于STM32的课程设计

基于STM32的课程设计简介本文档介绍了基于STM32的课程设计的详细内容。

该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通过使用STM32微控制器开发板,实现一个功能完整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

设计目标与背景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STM32微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开发技巧。

通过实现一个完整的项目,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STM32进行硬件设计、外设驱动、任务调度等方面的开发工作。

设计要求课程设计的具体要求如下:1.使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作为项目的核心控制器。

2.实现一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功能,例如:智能家居、智能车辆、医疗仪器等。

3.项目的硬件设计需要充分利用STM32的各种外设,例如:GPIO、UART、I2C、SPI等接口。

4.项目的软件设计需要包括任务调度、外设驱动、数据通信等。

5.项目需要具有一定的用户交互界面,例如:LCD显示屏、按键等。

设计流程课程设计的整体流程如下:1.确定项目的具体应用领域和功能需求。

2.进行STM32微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包括外设的连接和电源电路的设计。

3.编写STM32微控制器的驱动程序,包括外设驱动和任务调度。

4.设计用户交互界面,选择适当的显示屏和按键。

5.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软件开发,实现功能算法和数据通信。

6.进行集成调试和性能优化。

7.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总结项目的设计过程和结果。

设计示例以智能家居为例,以下是一个基于STM32的课程设计的具体示例:1.硬件设计阶段:–使用STM32系列微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器。

–连接各种外设,例如传感器(温度、湿度、光照等)、执行器(开关、电机等)。

–设计电源电路,包括稳压、过压保护等。

2.软件设计阶段:–编写外设驱动程序,包括传感器的读取和执行器的控制。

–设计任务调度程序,实现各个功能模块的并行运行。

–实现数据通信功能,例如与手机或电脑进行通信。

3.用户交互界面:–使用LCD显示屏显示当前状态和操作结果。

–添加按键,实现用户对系统的操作。

4.软件开发阶段:–实现智能家居的功能算法,例如温度自动调节、定时开关等。

stm32温度监控课程设计

stm32温度监控课程设计

stm32温度监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STM32的硬件结构,掌握其基本编程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了解其在STM32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学会使用STM32进行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语言对STM32进行编程,实现温度监控功能。

2. 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搭建温度监控系统的硬件电路。

3. 学生能够通过调试程序,解决温度监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电子工程和编程的兴趣,增强实践操作的自信心。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环保和节能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实践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2.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编程基础。

3. 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STM32硬件结构与编程基础- 熟悉STM32的内部结构,包括GPIO、ADC、定时器等模块。

- 学习STM32的编程环境搭建,掌握Keil MDK的使用。

2.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与应用- 掌握温度传感器(如DS18B20)的工作原理。

- 学习温度传感器与STM32的接口技术。

3. 温度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设计温度传感器与STM32的硬件连接电路。

- 学习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和PCB布线。

4. 温度监控系统的软件编程- 使用C语言编写STM32程序,实现温度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 学习中断处理、多任务编程等高级编程技术。

5. 系统调试与优化- 分析温度监控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掌握调试方法。

- 学习系统性能优化技巧,提高温度监控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stm32编程课程设计

stm32编程课程设计

stm32编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STM32的硬件结构和基本原理,掌握其编程基础知识;2. 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STM32程序的编写和调试;3. 掌握STM32的外设驱动开发,如GPIO、USART、ADC等;4. 了解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具备独立完成简单项目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程序编写和调试技巧,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进行项目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持续探究的精神;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社会发展,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STM32编程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嵌入式项目,并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STM32硬件结构和原理:介绍STM32的内部结构、外设接口及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硬件基础。

- 教材章节:第1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第2章 STM32硬件结构- 内容列举:微控制器概述、STM32内核、外设接口、时钟系统等。

2. C语言编程基础:回顾C语言基础知识,重点讲解与STM32编程相关的语法和技巧。

- 教材章节:第3章 C语言基础- 内容列举: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函数、指针等。

3. STM32程序编写与调试:学习使用Keil MDK等开发工具进行STM32程序编写、编译和调试。

- 教材章节:第4章 开发工具与环境- 内容列举:Keil MDK安装与使用、程序编译与下载、调试方法等。

4. STM32外设驱动开发:学习GPIO、USART、ADC等外设的编程方法,掌握嵌入式系统外设应用。

stm32仿真课程设计

stm32仿真课程设计

stm32仿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STM32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其内部资源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STM32编程的基本语法和编程技巧,具备独立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3. 学生能了解STM32的仿真原理,掌握相关仿真软件的使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STM32进行基本的电路设计和调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通过编程实现对STM32的控制,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运用仿真软件对STM32程序进行调试,提高程序的正确性和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子技术和编程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编程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1. STM32基本结构与原理- 介绍STM32的内部架构、外设资源及其功能。

- 分析STM32的工作原理,理解其性能特点。

2. STM32编程基础- 梳理C语言编程基本知识,了解STM32编程规范。

- 学习STM32的固件库,掌握编程方法和技巧。

3. STM32外围设备与接口- 讲解常见外围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与STM32的接口技术。

- 分析实际应用案例,了解如何使用STM32控制外围设备。

4. STM32仿真与调试- 介绍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如Keil、STM32CubeIDE等。

- 学习如何进行程序调试,分析程序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stm32系列课程设计

stm32系列课程设计

stm32系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STM32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掌握其内部硬件资源的使用方法。

2. 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STM32程序设计,掌握常用的数据类型、运算符、语法结构等。

3. 了解STM32的外设接口及功能,学会配置和使用各类外设。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基于STM32的小型嵌入式系统。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熟练使用调试工具,如仿真器、示波器等。

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以STM32系列微控制器为载体,结合课本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嵌入式系统设计。

课程注重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STM32微控制器概述:介绍STM32系列微控制器的基本特点、结构原理和应用领域。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2. STM32硬件资源:学习STM32的内部结构、外设接口及功能。

- 教材章节:第二章 STM32硬件资源3. C语言编程基础:回顾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和程序结构。

- 教材章节:第三章 C语言编程基础4. STM32程序设计:学习基于C语言的STM32程序设计方法,掌握常用的库函数和编程技巧。

- 教材章节:第四章 STM32程序设计5. 外设驱动及应用:学习各类外设(如GPIO、USART、ADC等)的配置和使用,设计实际应用案例。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外设驱动及应用6. 嵌入式系统设计:结合实际项目,培养学生设计、编程、调试嵌入式系统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坐标系统的转换:触摸屏:column 240x_ _ _ _ _ _^ || || || || || | 320| || || || || || |(0,0) - - - - - -> y液晶显示字体及清屏等函数:column 240x (0,0) ----------->| || || || || || | 320| || || || || || |V- - - - - -y液晶显示图像:column 240X-----------A| || || || || || | 320| || || || || || |Y <- - - - - -(0,0)转换关系:Y字 = 320 - X触摸X字 = Y触摸X图像 = X触摸Y图像 = 240-Y触摸Y图像 = 240 - X字X图像 = 320 - Y字*/图像和字在屏幕的放置有一个方向相反。

“LCD触摸屏控制七彩呼吸灯”部分程序:#include "stm32f10x.h"#include "bsp_usart1.h"#include "bsp_ili9341_lcd.h"#include "bsp_sdfs_app.h"#include "bsp_bmp.h"#include "bsp_SysTick.h"#include "bsp_touch.h"#include "bsp_spi_flash.h"#include "bsp_led.h"#include "even_process.h"#include "bsp_breathing.h //被调用的H文件的包含.呼吸灯头文件int main(void){uint8_t k;/* 初始化LCD */LCD_Init();LCD_Clear(0, 0, 240, 320, BACKGROUND); //清屏/* 初始化sd卡文件系统,因为汉字的字库放在了sd卡里面 */Sd_fs_init();/* 系统定时器 1us 定时初始化 */SysTick_Init();/* 初始化LED */LED_GPIO_Config();/* 初始化外部FLASH */SPI_FLASH_Init(); //PA4/5/6/7/* 触摸屏IO和中断初始化 */Touch_Init(); //LCD触摸屏的配置用到模拟FLASHPE0/2/3/4, PD13#if 1SPI_FLASH_BufferRead(&cal_flag, 0, 1);if( cal_flag == 0x55 ){SPI_FLASH_BufferRead((void*)cal_p, 1, sizeof(cal_p));SPI_FLASH_CS_HIGH();for( k=0; k<6; k++ )printf("\r\n rx = %LF \r\n",cal_p[k]);}else{/* 等待触摸屏校正完毕 */while(Touch_Calibrate() !=0);}#elif 0/* 等待触摸屏校正完毕 */while(Touch_Calibrate() !=0);#endif/* 显示LED控制界面图片 */Lcd_show_bmp(100, 30,"/led/ui_window.bmp");//图像和字形坐标配置有一个方向相反Lcd_show_bmp(38, 184,"/led/ui_rb_button.bmp");Lcd_show_bmp(38, 95,"/led/ui_gb_button.bmp"); //显示关状态按钮Lcd_show_bmp(38, 11,"/led/ui_yb_button.bmp");TIM3_Breathing_Init();while(1){even_process();//灯的配置及变色}}void even_process(void){//char lcd_char[20];switch(even){case E_BUTTON1: //LED3if(red_button == S_OFF) //原来为关状态{Lcd_show_bmp(38, 184,"/led/ui_r_button.bmp");//显示开状态按钮red_button = S_ON;//更新状态标志}else //原来为开状态{Lcd_show_bmp(38, 184,"/led/ui_rb_button.bmp");//显示关状态按钮red_button = S_OFF;//更新状态标志}LED1_TOGGLE; //LED状态反转even = E_NULL;break;case E_BUTTON2: //LED1if(green_button == S_OFF) //原来为关状态{Lcd_show_bmp(38, 95,"/led/ui_g_button.bmp");//显示开状态按钮green_button = S_ON;//更新状态标志}else //原来为开状态{Lcd_show_bmp(38, 95,"/led/ui_gb_button.bmp");//显示关状态按钮green_button = S_OFF;//更新状态标志}LED2_TOGGLE;even = E_NULL;break;case E_BUTTON3: //LED2if(blue_button == S_OFF) //原来为关状态{Lcd_show_bmp(38, 11,"/led/ui_y_button.bmp");//显示开状态按钮blue_button = S_ON;//更新状态标志}else //原来为开状态{Lcd_show_bmp(38, 11,"/led/ui_yb_button.bmp");//显示关状态按钮blue_button = S_OFF;//更新状态标志}LED3_TOGGLE;even = E_NULL;break;case E_GETCHAR: //串口接收到数据if(recv_char == 0) //刚上电时{Lcd_GramScan( 2 );LCD_DispEnCh(140,20,"七彩呼吸灯",RED);}even = E_NULL;break;default:break;}}/*** @brief touch_process中断服务函数,根据触摸位置更新触摸标志* @param 无* @retval 无*/void touch_process(void){if(touch_flag == 1)/*如果按下了*/{if(Get_touch_point(&display, Read_2046_2(),&touch_para ) !=DISABLE) ///* 获取点的坐标 */{printf("\r\n x=%d,y=%d",display.x,display.y);if(display.x>=34 && display.x<=76) //控制条的范围{if(display.y>=15 && display.y<=46) // LED1{even = E_BUTTON1; //根据even随按压处电压的改变给even重新赋值,使得while(1)中的函数持续运行。

printf("\r\n LED1");}else if(display.y>=100 && display.y<=135) // LED2{even = E_BUTTON2;printf("\r\n LED2");}else if(display.y>=182 && display.y<=216) // LED3{even = E_BUTTON3;printf("\r\n LED3");}}}}}触屏按压外部中断函数:void EXTI4_IRQHandler(void){if(EXTI_GetITStatus(EXTI_Line4) != RESET){touch_flag=1;//静态变量touch_process();//触摸控制EXTI_ClearITPendingBit(EXTI_Line4);//清除标志位}}实验中用到外部中断EXTI4_IRQHandler实现触摸屏更新标志位,使得,WHILE里的函数持续运行,做到一有按键按下就触发外部中断,随时进入SWITCH语句case执行。

呼吸灯由定时器控制模仿实现,配合3个触屏按键的导通关断使能七彩灯的某一个部分显示不同颜色。

比如123,23,13,12,1,2,3七种。

TIM3_Breathing_Init();//定时器通道3——对应七彩灯的PB0。

改变分频可以调整亮的频率如: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5000; 0不分频,72MHZ灯闪烁很快,不会有呼吸的效果。

经过调整,觉得5000比较合适,此值可以适当调整。

设计中也可以调整此处得到警车,医务车的循环闪烁的效果(Prescaler = 40000)。

//设置预分频,此处最大值为2^16-1=65535/* 呼吸灯的40个亮度等级*/uint8_t indexWave[] = {1,1,2,2,3,4,6,8,10,14,19,25,33,44,59,80, 107,143,191,255,255,191,143,107,80,59,44,33,25,19,14,10,8,6,4,3,2,2,1,1};想法:利用七彩灯在3个按键的不同序列按压下会有固定的不同颜色(即不同序列的导通会使七彩灯有颜色的变化),以及利用呼吸灯在特定颜色(PB0产生绿色)下可以有由暗到亮,由亮到暗的性质,做出七彩呼吸灯。

在家中壁灯,夜色咖啡厅,玩具等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