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MDK实验报告
stm32实训报告经验总结
stm32实训报告经验总结STM32实训报告经验总结一、引言在这次STM32实训中,我深入了解了微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学会了使用Keil MDK-ARM软件进行编程,掌握了STM32的GPIO、串口、定时器等基本外设的使用。
通过实际操作,我对于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实训过程1. 基础知识学习:首先,我通过阅读教材和网上资料,学习了微控制器的基本概念、STM32的体系结构和外设特性。
我了解到,STM32是一款功能强大的32位ARM Cortex-M核微控制器,具有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强大的处理能力。
2. 开发环境搭建:我按照教程安装了Keil MDK-ARM软件,配置了开发环境。
Keil软件提供了完整的开发工具链,包括代码编辑、编译链接、调试和仿真等功能。
3. 硬件平台搭建:我使用STM32开发板搭建了硬件平台。
我熟悉了开发板的电路原理图和引脚配置,了解了各个外设接口的使用方法。
4. 编程实践:在理解了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后,我开始进行编程实践。
我编写了GPIO输入输出、串口通信、定时器中断等程序,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STM32的基本外设使用。
5. 调试与优化:在编程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反复调试,最终解决了问题。
我还对程序进行了优化,提高了程序的效率和稳定性。
三、实训收获通过这次实训,我掌握了STM32微控制器的开发流程和基本外设的使用方法。
我学会了使用Keil MDK-ARM软件进行编程和调试,了解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的实际操作过程。
同时,我在实践中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我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展望未来这次实训让我对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嵌入式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和方法。
同时,我将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程经验。
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课程实验报告
《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应用设计》课程实验报告班级:电信工程15-01班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成绩实验一流水灯和按键实验一、目的与任务目的:掌握STM32开发环境,掌握从无到有的构建工程,学会GPIO基本操作。
任务:编写代码下载到目标板,观察效果。
如未达到理想效果,检查和修改代码,再次编译下载直到成功。
记录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报告。
二、内容、要求与安排方式1、实验内容与要求:1)熟悉MDK KEIL开发环境,构建基于HAL库的工程。
2)编写代码实现流水灯工程,按键后能改变流水灯速度。
3)通过ISP下载代码到实验板,查看运行结果。
4)使用JLINK下载代码到目标板,查看运行结果,使用JLINK在线调试。
2、实验安排方式:采用1人1组,上机编程在STM32实验板上实验。
三、实验设备1、所用设备:PC计算机(宿主机)、STM32实验板、JLINK。
2.消耗性器材:无。
四、实验过程五、程序清单#include "system.h"#include "SysTick.h"#include "led.h"#include "key.h"int main(){u8 key;SysTick_Init(72);LED_Init();KEY_Init();while(1){static u8 j=1000;key=KEY_Scan(0); //ɨÃè°´¼üswitch(key){case KEY_UP: j=j-100;break; //°´ÏÂK_UP°´¼üµãÁÁD2ָʾµÆcase KEY_DOWN: j=j+100;break; //°´ÏÂK_DOWN°´¼üϨÃðD2ָʾµÆ}switch(j){case(0):j=2000;break;case(2000):j=100;break;}led1=0; led2=1;led3=1; led4=1; led5=1; led6=1;led7=1;led8=1; //1ÁÁdelay_ms(j);led1=1; led2=0;led3=1; led4=1; led5=1; led6=1;led7=1;led8=1; //2ÁÁdelay_ms(j);led1=1; led2=1;led3=0; led4=1; led5=1; led6=1;led7=1;led8=1; //3ÁÁdelay_ms(j);led1=1; led2=1;led3=1; led4=0; led5=1; led6=1;led7=1;led8=1; //4ÁÁdelay_ms(j);led1=1; led2=1;led3=1; led4=1; led5=0; led6=1;led7=1;led8=1; //5ÁÁdelay_ms(j);led1=1; led2=1;led3=1; led4=1; led5=1; led6=0;led7=1;led8=1; //6ÁÁdelay_ms(j);led1=1; led2=1;led3=1; led4=1; led5=1; led6=1;led7=0;led8=1; //7ÁÁdelay_ms(j);led1=1; led2=1;led3=1; led4=1; led5=1; led6=1;led7=1;led8=0; //8ÁÁdelay_ms(j);}}六、实验体会实践检验真理,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才能将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及时的纠正自己的理论偏差。
单片机STM3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微机原理与车载系统学生姓名蒋昭立班级电科1601学号***********指导教师易吉良成绩2018年12 月17 日实验1 GPIO实验1.1 实验目的1)熟悉MDK开发环境;2)掌握STM32单片机的GPIO使用方法。
1.2 实验设备1)一台装有Keil和串口调试软件的计算机;2)一套STM32F103开发板;3)STlink硬件仿真器。
1.3 基本实验内容1)熟悉MDK开发环境,参考《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_V1.0》第3章,安装MDK 并新建test工程,运行例程,在串口窗宽观察结果,并记录如下:从图片可以看出,例程运行成功,没有错误。
2)按键输入实验,《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_V1.0》第8章。
实现功能:3 个按钮(KEY_UP、KEY0和KEY1),来控制板上的2 个LED(DS0 和DS1)和蜂鸣器,其中KEY_UP 控制蜂鸣器,按一次叫,再按一次停;KEY1 控制DS1,按一次亮,再按一次灭;KEY0 则同时控制DS0 和DS1,按一次,他们的状态就翻转一次。
理解连续按概念及其实现代码。
参数mode 为0 的时候,KEY_Scan 函数将不支持连续按,扫描某个按键,该按键按下之后必须要松开,才能第二次触发,否则不会再响应这个按键,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按一次多次触发,而坏处就是在需要长按的时候比较不合适。
当mode 为1 的时候,KEY_Scan 函数将支持连续按,如果某个按键一直按下,则会一直返回这个按键的键值,这样可以方便的实现长按检测。
寄存器方法实现不支持连续按的关键代码,以及程序运行后的效果。
由程序可知,给KEY_Scan函数输入的值为0,为不支持连按模式。
寄存器方法实现支持连续按的关键代码,以及程序运行后的效果。
由程序可知,给KEY_Scan函数输入的值为1,为支持连按模式。
3)采用库函数方法实现按键输入实验,参考《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库函数版本_V1.0》第8章。
STM32实训实验1报告
STM32实训实验1报告
实验一我的第一个工程实验
一.实验简介
我的第一个工程,STM32固件库点亮LED灯。
二.实验目的
掌握STM32开发环境,掌握从无到有的构建工程。
三.实验内容
基本要求:熟悉MDK KEIL开发环境,构建基于固件库的工程,编写代码实现GPIO 口控制开发板上LED灯亮灭。
扩展要求:实现流水灯功能。
使用JLINK下载代码到目标板,查看运行结果。
四.实验设备
硬件部分:PC计算机(宿主机)、奋斗STM32实验板、JLINK。
软件部分:PC机WINDOWS系统、MDK KEIL软件。
五.实验步骤
1.熟悉MDK KEIL开发环境
2.查看固件库结构和文件
3.建立工程目录,复制库文件
4.建立和配置工程
5.编写代码
6.编译代码
7.测试运行结果
8.使用JLINK下载到实验板
9.记录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
六.实验过程
1.创建本地文件夹和软件中的文件夹
2.对软件中的文件夹进行配置
3.GPIO初始化过程
4.软件设计及代码(写一个简单的main函数)
七.实验心得体会
1.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一基于STM32固件库的MDK工程的建立及流水灯
实验一基于STM32固件库的MDK工程的建立及流水灯一、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器材1、PC微机1台2、MDK开发环境三、实验目的与任务实验目的:1、熟悉Cortex-M3处理器开发平台MDK2、熟悉基于STM32固件库的MDK项目的配置3、理解STM32处理器GPIO的结构,掌握GPIO引脚的配置方法4、熟悉GPIO的配置过程5、熟悉MDK开发平台软件仿真环境及外设仿真方法实验任务:如下图,STM32F103R8T6处理器GPIOA的GPIO_Pin_6控制LED1 GPIO_Pin_7控制LED2,建立一个基于STM32固件库的MDK项目,实现对LED灯的控制,使LED1每秒闪烁1次。
LED2每秒闪烁2次。
四、参考资料1、《嵌入式系统基础及应用》第7章 GPIO部分2、参考手册:STM32F10xxx_RM0008_CH_Rev7V3.pdf3、数据手册:STM32F103CDE增强型系列数据手册(2009年3月).pdf4、固件库:STM32F101xx和STM32F103xx固件函数库.pdf五、实验基本原理1、STM32每个GPIO引脚具有工作模有:浮空输入、带上拉输入、带下拉输入、模拟输入、开漏输出、推挽输出、复用功能的推挽输出、复用功能的开漏输出等。
由上图可知,若驱动LED1、LED2,需要设置相应的IO引脚为开漏输出或推挽输出。
2、对于STM32 GPIO端口的配置,涉及的寄存器的作用。
2个32bits的配置寄存器(GPIOx_CRL,GPIOx_CRH),用于配置各IO引脚的输入输出方式和速度,各位含义如下:2个32bits的数据寄存器 (GPIOx_IDR,GPIOx_ODR),用于读取IO引脚的状态和设置IO 引脚输出电位。
1个32bits的置位/复位寄存器(GPIOx_BSRR),用于置位复位某些IO引脚的原子操作。
1个16bits的复位寄存器(GPIOx_BRR),用于复位某些引脚的原子操作1个32bits的Lock寄存器(GPIOx_LCKR)。
stm32 实验报告
stm32 实验报告STM32 实验报告一、引言STM32是一款由STMicroelectronics公司推出的32位单片机系列,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丰富的外设资源等特点。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学习和实践STM32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成果。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使用STM32单片机,实现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
通过该实验,我希望能够熟悉STM32的开发环境,掌握基本的硬件连接和编程方法,并能够成功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程序。
三、实验步骤1. 硬件连接:将STM32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LCD显示屏等硬件设备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正确,避免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2. 开发环境搭建:下载并安装STM32CubeIDE,配置开发环境。
这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支持STM32系列的开发和调试。
3. 编写代码:使用C语言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温度传感器数据的读取和显示。
在编写代码过程中,需要熟悉STM32的寄存器和外设配置,以及相关的函数库。
4. 编译和烧录:将编写好的代码进行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
然后使用JTAG或SWD接口将可执行文件烧录到STM32单片机中。
5. 测试和调试:将STM32单片机连接到电源,观察LCD显示屏上是否正确显示当前的温度数值。
如果有错误或异常情况,需要进行调试和排查。
四、实验结果经过以上的实验步骤,我成功地实现了一个简单的温度监测系统。
在LCD显示屏上,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的温度数值,并且该数值能够实时更新。
通过与实际温度计的对比,我发现该系统的测量结果相当准确。
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对STM32单片机的开发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搭建开发环境、编写代码、编译和烧录程序,并且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的交流,我能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进一步探索STM32单片机的功能和应用领域。
我希望能够深入研究更复杂的项目,并挖掘出更多的潜力。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STM32作为一款常见的嵌入式系统芯片,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本次实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嵌入式STM32进行开发,下面我将对此进行总结和报告。
一、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硬件环境搭建:使用Keil软件,连接STM32开发板,配置开发环境。
2. STM32开发基础:学习STM32芯片的基本原理,掌握芯片的寄存器操作和GPIO口的使用。
3. 外设驱动开发:学习各种外设的驱动开发,包括串口通信、定时器、PWM、ADC等。
4. 应用开发实例:通过实例演示,掌握如何将STM32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如LED灯控制、电机控制、温度检测等。
二、实训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收获了以下几点:1. 掌握了嵌入式STM32的基本开发流程和方法,了解了硬件环境的搭建和开发环境的配置。
2. 学会了使用STM32的各种外设,并能够进行驱动开发和应用实例演示。
3. 提升了编程能力和调试能力,掌握了如何进行调试和排错。
4. 加深了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了解了嵌入式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三、实训反思本次实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实训时间较短,内容较多,有些内容没有掌握的很熟练。
2. 实训中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
3. 在实际项目中,需要更加注重实际应用,了解项目需求和具体实现方法。
四、实训展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嵌入式STM32的学习和掌握,注重实际应用和项目开发,提高自己的编程和调试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结语:本次嵌入式STM32实训,让我对嵌入式系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开发方法和技巧,也了解了嵌入式系统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嵌入式STM32的学习和掌握,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实现更高质量的项目开发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STM32嵌入式系统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一使用固件函数库创建库函数模板一、实验目的1. 熟悉STM32的开发环境MDK Keil和仿真软件Proteus2. 熟悉STM32的固件库函数文件夹3. 掌握STM32固件库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开发自己的固件库函数模板三、预备知识掌握基于STM32固件库进行编程的方法。
四、实验设备1. 硬件环境配置计算机:Intel(R) Pentium(R) 及以上;内存:1GB及以上;实验设备:嵌入式开发平台,USB转串口数据线;2. 软件环境配置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2;集成开发环境:Keil μVision5 IDE;五、实验过程1.创建本地文件夹和软件中的文件夹2. 对软件中的文件夹进行配置3.软件设计及代码(写一个简单的main函数)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二使用STM32固件库点亮LED灯一、实验目的1. 掌握STM32固件库的使用方法2. 掌握基于库函数模板的开发方法3. 掌握基于固件库进行GPIO端口编程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 使用Proteus软件设计点亮LED灯电路2. 基于固件库进行编程3. 基于固件库编程控制GPIO端口的输出,进而控制LED灯的显示状态三、预备知识掌握基于STM32固件库进行编程的方法;掌握Proteus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GPIO端口的组成、工作方式、编程方法。
四、实验设备1. 硬件环境配置计算机:Intel(R) Pentium(R) 及以上;内存:1GB及以上;实验设备:嵌入式开发平台,USB转串口数据线;2. 软件环境配置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ervice Pack 2;集成开发环境:Keil μVision5 IDE;五、实验过程1.LED灯电路设计2. GPIO初始化过程3.软件设计及代码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三按键检测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于固件库进行GPIO端口编程的方法2、掌握按键检测方法二、实验内容1.设计按键检测电路2.基于固件库编程监测GPIO端口的输入,进而监测按键状态三、预备知识掌握基于STM32固件库进行编程的方法;掌握Proteus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GPIO端口的组成、工作方式、编程方法。
单片机STM32实验报告.docx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微机原理与车载系统2018年12月17日学 班 学 指名 级 号 师蒋昭立 电科1601 16401700119易吉良实验1 GPIo实验1.1实验目的1)熟悉MDK开发环境;2)掌握STM32单片机的GPIO使用方法。
1.2实验设备1)一台装有Keil和串口调试软件的计算机;2)—套STM32F103 开发板;3)STlink硬件仿真器。
1・3基本实验内容1)熟悉MDK开发环境,参考《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_V1.0》第3章,安装MDK 并新建test工程,运行例程,在串口窗宽观察结果,并记录如下:从图片可以看出,例程运行成功,没有错误。
P q⅞klM,IT<LKLτ∣⅞LHil: Ubi pκ*⅝& *rU”1:M Yltv i⅛⅜κ HMll -XE M*l⅛>ιpf⅝Mlh ∣M∙ ħ⅞l AT<Ww* ⅛ΛIi∙CM i≡a?工O-i"jr∙≡∙=≡i=∙" I ≡TI Z≡r GFlO_I-X=JS-Ii i;9f3⅞~⅛τU M CPfLt ⅛7 *"ga∏∙: CkrJPXe-β4⅞I-Ji-I*I930B P QPEB-_V i Ln_tl ι2)按键输入实验,《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_V1.0》第8章。
实现功能:3个按钮(KEY_UP、KEYo 和KEY1 ),来控制板上的2个LED (DS0和DS1)和蜂鸣器,其中KEY_UP 控制蜂鸣器,按一次叫,再按一次停;KEY1控制DS1 ,按一次亮,再按一次灭;KEY0则同时控制DS0和DS1 ,按一次,他们的状态就翻转一次。
理解连续按概念及其实现代码。
参数mode为0的时候,KEY_SCan函数将不支持连续按,扫描某个按键,该按键按下之后必须要松开,才能第二次触发,否则不会再响应这个按键,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按一次多次触发,而坏处就是在需要长按的时候比较不合适。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各种物理系统中,以实现特定功能的系统。
其中,STM32是一种常见的嵌入式系统解决方案。
本文旨在介绍嵌入式STM32实训的基本概念、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
一、实训概述嵌入式STM32实训是一种基于STM32芯片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实训课程。
在实训中,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STM32芯片进行硬件编程和软件编程,以完成一系列嵌入式系统应用。
二、实验流程1. 实验准备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STM32开发板、USB线、LED灯、电阻、跳线帽等;软件包括Keil、ST-Link等。
2. LED闪烁实验首先进行LED闪烁实验。
将LED灯连接到STM32开发板的指定引脚上,并编写相应的程序,使LED灯不断闪烁。
实验结果显示,LED灯可以正常闪烁,表明硬件和软件配置正确。
3. 温度检测实验接下来进行温度检测实验。
将温度传感器连接到STM32开发板的指定引脚上,并编写相应的程序,使温度传感器可以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值显示在LCD屏幕上。
实验结果显示,温度传感器可以正常检测环境温度并将温度值显示在LCD屏幕上。
4. 按键控制实验最后进行按键控制实验。
将按键连接到STM32开发板的指定引脚上,并编写相应的程序,使按键可以控制LED灯的开关。
实验结果显示,按键可以正常控制LED灯的开关。
三、实验结果通过以上三个实验,学生可以掌握STM32芯片的硬件编程和软件编程技术,以完成一系列嵌入式系统应用。
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STM32芯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各种嵌入式系统应用的需求。
四、总结嵌入式STM32实训是一种基于STM32芯片的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实训课程。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掌握STM32芯片的硬件编程和软件编程技术,以完成一系列嵌入式系统应用。
实验结果表明STM32芯片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各种嵌入式系统应用的需求。
单片机STM32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微机原理与车载系统学生姓名蒋昭立班级电科1601学号指导教师易吉良成绩2018年12 月17 日实验1 GPIO实验实验目的1)熟悉MDK开发环境;2)掌握STM32单片机的GPIO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1)一台装有Keil和串口调试软件的计算机;2)一套STM32F103开发板;3)STlink硬件仿真器。
基本实验内容1)熟悉MDK开发环境,参考《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第3章,安装MDK并新建test 工程,运行例程,在串口窗宽观察结果,并记录如下:从图片可以看出,例程运行成功,没有错误。
2)按键输入实验,《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第8章。
实现功能:3 个按钮(KEY_UP、KEY0和KEY1),来控制板上的2 个LED(DS0 和DS1)和蜂鸣器,其中KEY_UP 控制蜂鸣器,按一次叫,再按一次停;KEY1 控制DS1,按一次亮,再按一次灭;KEY0 则同时控制DS0 和DS1,按一次,他们的状态就翻转一次。
理解连续按概念及其实现代码。
参数mode 为0 的时候,KEY_Scan 函数将不支持连续按,扫描某个按键,该按键按下之后必须要松开,才能第二次触发,否则不会再响应这个按键,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按一次多次触发,而坏处就是在需要长按的时候比较不合适。
当mode 为 1 的时候,KEY_Scan 函数将支持连续按,如果某个按键一直按下,则会一直返回这个按键的键值,这样可以方便的实现长按检测。
寄存器方法实现不支持连续按的关键代码,以及程序运行后的效果。
由程序可知,给KEY_Scan函数输入的值为0,为不支持连按模式。
寄存器方法实现支持连续按的关键代码,以及程序运行后的效果。
由程序可知,给KEY_Scan函数输入的值为1,为支持连按模式。
3)采用库函数方法实现按键输入实验,参考《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库函数版本》第8章。
实习报告stm32板学习目的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实习报告stm32板学习目的篇一:sTm32实验报告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题目基于sTm32的LcD数字钟显示姓名刘意学号20XX221105200045___专业年级12电科指导教师卢仕20XX年6月30日1.实验名称:基于sTm32的LcD数字钟显示2.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嵌入式程序设计流程。
熟悉并掌握软件的开发,如gpIo的端口配置,Fsmc的编程,RA8875初始化等等。
(2)学习LcD与sTm32的LcD的控制器的接口原理,掌握内置LcD控制器驱动编写方法。
(3)编写程序实现电子时钟功能,通过实验系统的LcD 将时间显示出来。
3.实验设备及原理:硬件:pc机一台sTm32开发板一套软件:keil4原理:LcD显示器是通过给不同的液晶单元供电,控制其光线的通过与否,从而达到显示的目的。
因此,LcD的驱动控制归于对每个液晶单元通断电的控制,每个液晶单元都对应着一个电极,对其通电,便可使用光线通过。
本次实验使用RA8875驱动LcD,采用Fsmc模式向RA8875发送指令,读取状态和数据。
通过程序代码实现对TFTLcD的控制器RA8875驱动要求,从而达到TFTLcD数字钟的显示。
4.实验步骤及内容:1.新建工程文件夹szz,并建立4个子文件夹,并复制粘贴库文件和驱动文件。
2.打开keil4,新建工程。
工程名为szz.芯片选取sTm3210F103Vc。
3.完成基础设置4.编写LcD.h文件.LcD.h:#ifndef__gLc(:实习报告stm32板学习目的)D_h#define__gLcD_h#include"stm32f10x.h"/*LcDcolor*/颜色定义添加LcD.h和LcD.c两个文件,并加入工程中,#definewhite0xFFFF#defineblack0x0000#definegrey0xF7De#defineblue0x001F#defineblue20x051F#defineRed0xF800#definemagenta0xF81F#definegreen0x07e0#definecyan0x7FFF#defineYellow0xFFe0#definehZ_LIb1#defineAscII_LIb1#defineRgb565conVeRT(red,green,blue)(int)(((red>>3) 11)|((green>>2)>3))/*privatefunctionprototypes-----------------------------------------------*/voidLcD_Initializtion(void);voidLcD_clear(uint16_tcolor);uint16_tLcD_getpoint(uint16_txpos,uint16_tYpos);voidLcD_setpoint(uint16_txpos,uint16_tYpos,uint16_t point);voidLcD_DrawLine(intx1,inty1,intx2,inty2,uint16_t 篇二:stm32实训总结2345篇三:实习报告印俊南京工业大学单片机应用实习学生姓名:印俊学号:p1501110430专业:自动化班级:浦自110420XX年1月一、实习地点机械学科楼D308二、实习时间20XX-1-12——20XX-1-23三、实习项目1、在ALIenTeKminisTm32开发板上编程,实现将自己的专业名称、学号和姓名显示在液晶屏上。
STM32开发环境建立实验报告
实验1 STM32开发环境建立一、实验目的1、掌握嵌入式开发环境的搭建。
2、熟悉MINI STM32开发板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内容1、检查MINI STM32开发板的完整性。
(1)ALIENTEK MINI STM32开发板底板一个。
(2)ALIENTEK 2.8寸TFTLCD模块一个。
(3)5P MINI USB 数据线一条。
2、上电检测开发板能否正常工作,注意两个USB口的区别。
3、串口驱动的安装。
4、KEIL C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5、JLINK驱动的安装。
6、跑马灯的实验。
三、实验设备硬件:PC机一台MINI STM32开发板一套软件:RVMDK V3.8 一套Windows XP 一套四、实验步骤1、检查开发板完整、正常与否;2、安装开发软件及驱动,并调试;3、熟悉固件库,编写代码实现跑马灯功能。
1)给工程新增HARDWARE组程序里main()函数非常简单,先调用delay_init()初始化延时,接着就是调用LED_Init()来初始化GPIOA和GPIOD为输出。
最后在死循环里面实现LED0和LED1交替闪烁,间隔为300ms。
程序见附录2) 写好程序以后,就编译,看看有没有错误。
如果没有错误的话就下载到STM32板子上。
五、实验结果和实验总结实验最后实现了流水灯的运转。
这次实验主要是让我们了解一下STM32开发板的基本使用,大部分人都是初次接触这个开发板和KEILC软件,都对软件操作不太了解,希望通过这几次实验能够了解并熟练地使用这个软件,用这个软件来编程和完成一些功能的实现。
附录C语言代码:(主要功能的)//初始化端口void LED_Init(void){RCC->APB2ENR|=1<<2; //使能PORTA时钟RCC->APB2ENR|=1<<5; //使能PORTD时钟GPIOA->CRH&=0XFFFFFFF0;GPIOA->CRH|=0X00000003;//PA8 推挽输出GPIOA->ODR|=1<<8; //PA8 输出高GPIOD->CRL&=0XFFFFF0FF;GPIOD->CRL|=0X00000300;//PD.2推挽输出GPIOD->ODR|=1<<2; //PD.2输出高}//延时nmsvoid delay_ms(u16 nms){u32 temp;SysTick->LOAD=(u32)nms*fac_ms;//时间加载(SysTick->LOAD为24bit) SysTick->V AL =0x00; //清空计数器SysTick->CTRL=0x01 ; //开始倒数do{temp=SysTick->CTRL;}while(temp&0x01&&!(temp&(1<<16)));//等待时间到达SysTick->CTRL=0x00; //关闭计数器SysTick->V AL =0X00; //清空计数器}//初始化延迟函数//SYSTICK的时钟固定为HCLK时钟的1/8//SYSCLK:系统时钟void delay_init(u8 SYSCLK){SysTick->CTRL&=0xfffffffb;//bit2清空,选择外部时钟HCLK/8fac_us=SYSCLK/8;fac_ms=(u16)fac_us*1000;}//系统时钟初始化函数void Stm32_Clock_Init(u8 PLL){unsigned char temp=0;MYRCC_DeInit(); //复位并配置向量表RCC->CR|=0x00010000; //外部高速时钟使能HSEONwhile(!(RCC->CR>>17));//等待外部时钟就绪RCC->CFGR=0X00000400; //APB1=DIV2;APB2=DIV1;AHB=DIV1; PLL-=2;//抵消2个单位RCC->CFGR|=PLL<<18; //设置PLL值2~16RCC->CFGR|=1<<16; //PLLSRC ONFLASH->ACR|=0x32; //FLASH 2个延时周期RCC->CR|=0x01000000; //PLLONwhile(!(RCC->CR>>25));//等待PLL锁定RCC->CFGR|=0x00000002;//PLL作为系统时钟while(temp!=0x02) //等待PLL作为系统时钟设置成功{temp=RCC->CFGR>>2;temp&=0x03;}}//主函数int main(void){Stm32_Clock_Init(9); //系统时钟设置delay_init(72); //延时初始化LED_Init(); //初始化与LED连接的硬件接口while(1){LED0=0;LED1=1;delay_ms(300); LED0=1;LED1=0;delay_ms(300); }}。
单片机STM32实验报告.docx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微机原理与车载系统2018年12月17日学 班 学 指名 级 号 师蒋昭立 电科1601 16401700119易吉良实验1 GPIo实验1.1实验目的1)熟悉MDK开发环境;2)掌握STM32单片机的GPIO使用方法。
1.2实验设备1)一台装有Keil和串口调试软件的计算机;2)—套STM32F103 开发板;3)STlink硬件仿真器。
1・3基本实验内容1)熟悉MDK开发环境,参考《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_V1.0》第3章,安装MDK 并新建test工程,运行例程,在串口窗宽观察结果,并记录如下:从图片可以看出,例程运行成功,没有错误。
P q⅞klM,IT<LKLτ∣⅞LHil: Ubi pκ*⅝& *rU”1:M Yltv i⅛⅜κ HMll -XE M*l⅛>ιpf⅝Mlh ∣M∙ ħ⅞l AT<Ww* ⅛ΛIi∙CM i≡a?工O-i"jr∙≡∙=≡i=∙" I ≡TI Z≡r GFlO_I-X=JS-Ii i;9f3⅞~⅛τU M CPfLt ⅛7 *"ga∏∙: CkrJPXe-β4⅞I-Ji-I*I930B P QPEB-_V i Ln_tl ι2)按键输入实验,《STM32F1开发指南(精英版)-寄存器版本_V1.0》第8章。
实现功能:3个按钮(KEY_UP、KEYo 和KEY1 ),来控制板上的2个LED (DS0和DS1)和蜂鸣器,其中KEY_UP 控制蜂鸣器,按一次叫,再按一次停;KEY1控制DS1 ,按一次亮,再按一次灭;KEY0则同时控制DS0和DS1 ,按一次,他们的状态就翻转一次。
理解连续按概念及其实现代码。
参数mode为0的时候,KEY_SCan函数将不支持连续按,扫描某个按键,该按键按下之后必须要松开,才能第二次触发,否则不会再响应这个按键,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防止按一次多次触发,而坏处就是在需要长按的时候比较不合适。
STM32实验报告
STM32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了解并掌握STM32单片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习如何通过编程控制STM32来完成一系列操作,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定时器控制等。
二、实验器材和材料1.STM32单片机开发板B数据线3. 开发环境:Keil uVision 5(或其他适用于STM32的编程软件)三、实验过程1. 配置开发环境:安装Keil uVision 5,并将STM32单片机开发板与计算机连接。
2.创建一个新的工程,并选择适当的芯片型号。
3.对芯片进行配置:选择适合的时钟源,设置GPIO端口等。
4.编写程序代码:根据实验要求,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
5. 编译程序:在Keil uVision中进行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
6.烧录程序:将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烧录到STM32单片机中。
7.调试与测试:连接各种外设并进行测试,检查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8.实验结果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并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成功完成了以下几个实验任务:1.输入输出控制:通过配置GPIO端口为输入或输出,我成功实现了对外部开关、LED 等外设的控制。
通过读取外部开关的状态,我能够进行相应的逻辑操作。
2.定时器控制:通过配置并启动定时器,我成功实现了定时中断的功能。
可以通过定时中断来触发一系列事件,比如定时更新数码管的显示,控制电机的运动等。
3.串口通信:通过配置UART串口模块,我成功实现了与计算机的串口通信。
可以通过串口与计算机进行数据的收发,实现STM32与计算机的数据交互。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STM32单片机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会了如何配置GPIO端口、定时器、串口等,掌握了相应的编程技巧。
此外,还学会了如何进行调试和测试,检查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我对STM32的各项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代码编写错误、烧录问题等,但经过仔细分析和调试,最终都得到了解决。
基于STM32的嵌入式系统原理与设计实验报告
XXXX学院XX级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报告班级:指导老师:学期:小组成员:实验一我的第一个工程实验一.实验简介我的第一个工程,流水灯实验二.实验目的掌握STM32开发环境,掌握从无到有的构建工程。
三.实验内容熟悉MDK KEIL开发环境,构建基于固件库的工程,编写代码实现流水灯工程。
通过ISP下载代码到实验板,查看运行结果。
使用JLINK下载代码到目标板,查看运行结果,使用JLINK在线调试。
四.实验设备硬件部分:PC计算机(宿主机)、亮点STM32实验板、JLINK。
软件部分:PC机WINDOWS系统、MDK KEIL软件、ISP软件。
五.实验步骤1.熟悉MDK KEIL开发环境2.熟悉串口编程软件ISP3.查看固件库结构和文件4.建立工程目录,复制库文件5.建立和配置工程6.编写代码7.编译代码8.使用ISP下载到实验板9.测试运行结果10.使用JLINK下载到实验板11.单步调试12.记录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六.实验结果及测试七.实验总结实验二带按键控制的流水灯实验一.实验简介在实验一的基础上,使用按键控制流水灯速度,及使用按键控制流水灯流水方向。
二.实验目的熟练使用库函数操作GPIO,掌握中断配置和中断服务程序编写方法,掌握通过全局变量在中断服务程序和主程序间通信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实现初始化GPIO,并配置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通过修改全局变量,达到控制流水灯速度及方向。
使用JLINK下载代码到目标板,查看运行结果,使用JLINK在线调试。
四.实验设备硬件部分:PC计算机(宿主机)、亮点STM32实验板、JLINK、示波器。
软件部分:PC机WINDOWS系统、MDK KEIL软件、ISP软件。
五.实验步骤1在实验1代码的基础上,编写中断初始化代码2在主程序中声明全局变量,用于和中断服务程序通信,编写完成主程序3编写中断服务程序4编译代码,使用JLINK下载到实验板5.单步调试6记录实验过程,撰写实验报告六.实验结果及测试七.实验总结实验三串口发送和接收实验一.实验简介编写代码实现串口发送和接收,将通过串口发送来的数据回送回去。
单片机STM32 实验一 工程模板的建立
微控制器综合设计与实训实验名称: 实验一 工程模板的建立实验一:工程模板的建立1 实训任务(1) 安装Keil MDK5软件,安装芯片软件包,注册软件;(2) 新建工程文件;(3) 下载程序,并进行软件仿真,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1.1 实验说明STM32所有系列的微控制器都可以在Keil MDK5下进行软件开发。
K eil MDK,也称MDK-ARM,Realview MDK、I-MDK、uVision4等。
目前Keil MDK 由三家国内代理商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服务。
MDK-ARM软件为基于Cortex-M、Cortex-R4、ARM7、ARM9处理器设备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开发环境。
MDK-ARM专为微控制器应用而设计,不仅易学易用,而且功能强大,能够满足大多数苛刻的嵌入式应用。
1.2 实验步骤(1) 安装Keil MDK5软件,安装芯片软件包,注册软件;(2) 建立工程文件,选择芯片型号,加载系统文件、内核文件、标准外设驱动函数,添加系统启动文件;(3) 设置头文件加载路径,需要配置一个全局的宏定义变量,定位到c/c++界面,然后填写“STM32F10X_HD,USE_STDPERIPH_DRIVER”到Define输入框里面;(4) 编译整个工程,根据提示修改语法错误;(5) 下载程序;(6) 选择仿真模式,利用模拟示波器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2 程序设计(1) 新建文件夹Template,点击MDK的菜单:Project–>New Uvision Project,然后将路径定位到Template之下,在这个文件夹下面建立子文件夹USER,将工程文件就保存在USER文件夹中。
工程命名为Template,点击保存。
图1 新建工程(2) 接下来会出现一个选择CPU的界面,就是选择芯片型号。
如图2.19所示,实训平台所使用的芯片型号为STM32F103ZET6,所以在这里选择STMicroelectronics–>STM32F1 Series–>STM32F103–>STM32F103ZET6。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一)
嵌入式stm32实训报告(一)实训背景•实训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7月30日•实训地点:XX公司•实训内容:嵌入式STM32芯片原理及应用实训目的•学习嵌入式STM32芯片的原理和应用•掌握STM32平台搭建和开发工具的使用•熟练掌握STM32的编程语言和开发技巧•培养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过程•第一周:嵌入式和STM32芯片的基本概念•第二周:STM32平台搭建、开发工具的使用和编程语言•第三周:STM32的应用场景及编程•第四周:团队合作项目实战和总结实训成果•掌握STM32芯片的原理和应用•熟练掌握STM32平台搭建和开发工具的使用•稳定掌握STM32的编程语言和开发技巧•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总结通过这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嵌入式STM32芯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不断克服困难和问题,结合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功完成了项目实战。
这次实训不仅让我找到了学习和工作的方向,也让我成长为一个更优秀和有价值的人才。
实训收获在这次实训中,我收获了很多:•学习了嵌入式STM32芯片的原理和应用,拓宽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对STM32平台搭建和开发工具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开发能力和效率;•掌握了STM32的编程语言和开发技巧,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锤炼。
后续计划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我制定了以下后续计划:•深入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其他相关知识和技能,拓宽自己的技术广度和深度;•积极参加一些相关的技术交流和学习活动,与更多的同行进行学习和交流;•提高英语能力,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国外的技术文献和资源;•继续补充和积累项目实战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总结通过这次实训,我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同时也清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嵌入式STM32芯片作为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向,必将在未来的时代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STM32处理器基本接口实验报告
STM32处理器基本接口应用实验一. MDK集成开发环境练习一.实验要求了解MDK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1.建立一个新的工程;2.建立一个C源文件,并添加到工程中;3.设置编译连接控制选项;4.编译连接工程。
三.实验步骤四、实验程序实验二. 通用I/O端口一.实验要求熟悉STM32F10x处理器的I/O口的基本输出功能。
二.实验内容开发板上有4个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和LED4,使它们有规律地点亮,具体顺序如下:LED1亮——> LED2亮——> LED3亮——> LED4亮,如此反复。
三.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在评估板上,LED1、LED2、LED3、LED4分别于PC6、PC7、PC8、PC9相连,如下图所示。
2.编写软件。
四.实验程序实验三. 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一.实验要求熟悉STM32F10x处理器的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VIC)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设计一个中断优先级抢占实例。
设置3个中断:EXTI0、EXTI9和SysTick,在EXTI9的中断服务子程序中实现EXTI0和SysTick的优先级别的转换,使之分别出现在EXTI0中断时可以被SysTick抢占和不可以被SysTick抢占这两种状态。
三.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在评估板上,按键KEY与PB9相连作为EXTI9,按键Wakeup与PA0相连作为EXTI0;LED1、LED2、LED3、LED4分别与PC6、PC7、PC8、PC9相连,用于显示不同的优先级抢占状态,如下图所示。
2.编写软件。
四.实验程序实验四. 外部中断/事件控制器一.实验要求熟悉STM32F10x处理器的外部中断控制器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将Tamper按钮对应的PC13引脚配置为外部中断,当其上出现下降沿时产生一个中断,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会通过串口输出提示信息。
三.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在评估板上,按键Tamper与PC13,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楚昕班级:轨道1502班学号:201523050224 1.实验目的
知道如何建立一个程序。
2.图
3.实验步骤
(1)建立一个文件夹为Template
(2)点击MDK的菜单:Project–>New Uvision Project,然后将目录定位到刚才建立的文
件夹Template之下,在这个目录下面建立子文件夹USER
(3)出现一个选择CPU的界面,就是选择我们的芯片型号
(4)在Template工程目录下面,新建3个文件夹CORE,OBJ以及STM32F10x_FWLib
(5)将固件库包里面相关的启动文件复制到我们的工程目录CORE之下
(6)定位到目录:
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Libraries\CMSIS\CM3\DeviceSupport\ST\STM32F10x下面将里面的三个文件stm32f10x.h,system_stm32f10x.c,system_stm32f10x.h,复制到我们的USER 目录之下。
然后将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Project\STM32F10x_StdPeriph_Template 下面的4个文件main.c,stm32f10x_conf.h,stm32f10x_it.c,stm32f10x_it.h复制到USER 目录下面。
(7)右键点击Target1,选择Manage Project Items,将需要的固件库相关文件复制到了我们
的工程目录下面
(8)往Group里面添加我们需要的文件
(9)编译工程,点击魔术棒,然后选择“Output”选项下面的“Select folder for objects…”,
然后选择目录为我们上面新建的OBJ目录
4.总结
(1)Template.uvprojx是工程文件,非常关键,不能轻易删除。
Listings和Objects文件夹是
MDK自动生成的文件夹,用于存放编译过程产生的中间文件。
新建一个OBJ文件夹,用来存放编译中间文件。
(2)STM32F10x_FWLib。
CORE用来存放核心文件和启动文件,OBJ是用来存放编译过程文
件以及hex文件,STM32F10x_FWLib文件夹用来存放ST官方提供的库函数源码文件。
(3)src存放的是固件库的.c文件,inc存放的是对应的.h文件
(4)添加startup_stm32f10x_hd.s启动文件的时候,你需要选择文件类型为All files才能看
得到这个文件
(5)keil只会在一级目录查找,如果目录下面还有子目录,path一定要定位到最后一级子目
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