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复习资料总结
急诊医学护理知识点总结
急诊医学护理知识点总结急诊医学护理的知识点总结一、急症患者的评估与观察1、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跳、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患者的疼痛评估: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等级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止痛治疗。
3、意识状态的观察:及时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对于神志不清的患者要进行观察和护理干预。
4、伤病的严重程度评估:要根据患者的伤情与疾病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
二、常见急救技能1、心肺复苏术:急救护士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术,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以维持患者的生命功能。
2、三通道的建立与处理:包括静脉通道、气管插管和膀胱导尿管的建立与护理。
3、血压监测与护理: 熟练操作血压计,能准确测量患者的血压,并及时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4、各种心电图监护仪的使用: 对于心脏病患者,要熟练掌握各种心电图监护仪的使用,及时发现心电图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
5、导尿操作: 对于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导尿操作要熟练掌握,确保导尿安全。
6、使用呼吸机: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要熟练掌握呼吸机的使用,及时处理呼吸窘迫。
三、常见急诊医学护理常见病症处理1、心脏急救: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心脏病症的处理。
2、呼吸急救:包括哮喘、重度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处理。
3、意外伤害的处理:包括外伤创伤、骨折、烧伤、中毒等的护理处理。
4、意外中毒的护理:包括药物中毒、酒精中毒等的护理处理。
5、糖尿病急救:包括低血糖、高血糖等糖尿病患者的处理。
6、中风急救:包括脑出血、脑梗死等中风患者的处理。
四、急诊医学护理的技能要点1、护理操作的标准化:要求护士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2、急救常规程序:按照急诊医疗的常规程序,对患者进行护理处理。
3、急救器械的使用:熟练掌握各种急救器械的使用方法,确保急救效果。
4、急救药品的使用: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五、急诊医学护理的专业知识1、急症护理原理:了解急症护理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急症护理知识。
急诊医学重点知识总结
急诊医学重点知识总结一、急诊医学概述急诊医学是指在短时间内对危重病人进行紧急救治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尽可能地挽救病人的生命。
急诊医学是现代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对于社会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急诊医学常见疾病1. 心脏病: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包括哮喘、肺栓塞、肺部感染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出血、胰腺炎、胆囊炎等。
4. 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塞、癫痫等。
5. 外伤和创伤:包括骨折、切割伤、灼伤等。
三、急诊医学处理流程1. 评估患者情况:首先要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其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
2. 给予急救措施: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氧气吸入、止血等。
3. 诊断疾病:通过对患者的检查和问诊,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程度。
4. 给予治疗:根据疾病种类和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5. 监测患者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不断监测患者情况,包括呼吸、循环等指标。
四、急诊医学常用药物1. 心肌梗死:阿司匹林、硝酸甘油、替格瑞洛等。
2. 呼吸系统疾病:氨茶碱、布地奈德等。
3. 消化系统疾病:奥美拉唑、甲氧氯普胺等。
4. 神经系统疾病:硫酸镁、丙戊酸钠等。
五、急诊医学常用设备1. 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患者的心电图。
2. 呼吸机:用于给予患者呼吸支持。
3. 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用于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
4. 输液泵:用于给予患者药物和营养液等。
六、急诊医学注意事项1. 必须保证医疗设备齐全,药品供应充足。
2. 医护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急诊医学知识和技能。
3. 必须保证急救流程规范,避免出现差错。
4. 对于危重病人,必须及时转运到专业医院进行治疗。
七、急诊医学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因此,急诊医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分支,在未来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笔记]急诊医学知识点
急诊医学知识点0第一章绪论01、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2、急诊分诊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分为5类:0(1)急需心肺复苏或生命垂危患者:要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0(2)有致命危险的危重患者:应在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0(3)暂无生命危险的急症患者:应在30分钟内经急诊检查后,给予急诊处理;0(4)普通急诊患者:可在30分钟至1小时内给予急诊处理;0(5)非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03、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EICU04、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①综合分析②侧重功能③逆向思维④时限紧迫0第二章心肺脑复苏0第一节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01、心脏骤停,SCA: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其最常见的心脏机制为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其次为心室静止及无脉电活动PEA。
02、心肺复苏,CPR: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VT,以及药物治疗等,目的是使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和自主呼吸。
03、心脏骤停的原因:5“T”和6“H”0☆5“T”:中毒、心脏压塞、张力性气胸、冠状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创伤0心电图类型:室颤、无脉性电活动、心室停顿、无脉性室速04、正常体温情况下,心脏停搏5分钟后,脑细胞开始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损害05、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相关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按时间依次划分为骤停前期、骤停期、复苏期、复苏后期。
0☆6、现代复苏的三个阶段:基本生命支持BLS、高级生命支持ALS、复苏后处理0三个要素:心脏除颤、口对口呼吸、胸外心脏按压0☆7、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三联征”: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0①大动脉搏动消失(颈、股);0②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样呼吸,逐渐缓慢,继而停止;0③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停搏、电机械分离;0④双侧瞳孔散大;0⑤意识突然丧失;0⑥面色可由苍白迅速呈现发绀;0△⑦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伴有口眼歪斜,随即全身松软08、心肺复苏过程中通常根据心电波形和大动脉搏动判断复苏的有效性。
急诊主治考试知识点总结
急诊主治考试知识点总结急诊主治知识点包括文字叙述、图表、影像和视频。
文字叙述包括医学术语、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案等方面的知识,图表主要包括生理生化图、影像主要包括常见疾病的X光片、CT、MRI等影像,视频则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等。
急诊主治考试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1.急性心肌梗死:胸痛、心电图改变、血清标志物升高,需紧急行冠脉造影确诊。
2.脑卒中:突发昏迷、偏瘫、言语障碍等症状,需行脑部CT或MRI检查。
3.外伤性颅脑损伤:头部外伤、意识障碍、呕吐、瞳孔异常,需紧急行头部CT或MRI检查。
4.急性呼吸道感染:咳嗽、咳痰、发热、气促等症状,需行支气管镜检查或呼吸道病毒检测。
5.急性腹痛:腹痛、呕吐、腹部压痛等症状,需行腹部CT或MRI检查。
二、急救知识1.心肺复苏:包括心肺复苏的基本原则、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处理、心源性休克的处理等。
2.止血救治:包括创伤出血的处理、消化道出血的处理、中风患者的抗凝药物应急处理等。
3.急性呼吸衰竭的处理:包括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氧疗等。
4.意外中毒的处理:包括急性药物中毒、化学品中毒、食物中毒的处理。
三、临床技能1.心肺听诊:掌握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的听诊技巧。
2.脉搏触诊:掌握脉搏的触诊位置、触诊方法及其意义。
3.神经系统检查:包括病史采集、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常见神经系统检查的步骤。
四、常用药物1.急救用药:包括肾上腺素、阿托品、硝酸甘油等。
2.抗生素: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等。
3.止痛药:包括吗啡、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五、常见设备使用1.心脏除颤仪的使用。
2.呼吸机的操作。
综上所述,急诊主治考试知识点总结包括了临床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急救知识、临床技能、常用药物、常见设备使用等内容。
考生需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急诊医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急诊医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急诊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指导思想1.急诊医学的基本原理急诊医学是一门以应对急性状况为中心的医学科学。
它的基本原理包括迅速判断病情、迅速处理病情、迅速处理病人。
在处理急诊状况时,医务人员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
这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2.急诊医学的指导思想急诊医学的指导思想是"抢救生命、预防残疾、缓解疼痛、排除危险、救急扶危"。
这一指导思想要求医务人员在处理急诊状况时,首先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其次是尽量避免疾病对患者造成永久性伤害,同时要尽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排除危险因素,并尽快救急扶危,及时进行治疗。
二、常见急症处理的基本原则1. 心脏急症处理心脏急症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等。
处理心脏急症的基本原则是迅速评估心脏功能,及时进行心肌保护和血流再灌注治疗。
此外,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脏复苏和除颤。
2. 呼吸系统急症处理呼吸系统急症包括支气管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等。
处理呼吸系统急症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纠正低氧血症,并给予合适的氧疗和呼吸支持治疗。
3. 出血性急症处理出血性急症包括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等。
处理出血性急症的基本原则是迅速止血,并及时进行补液和输血。
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应迅速纠正失血休克,稳定循环功能。
4. 中毒处理中毒是一种常见的急症,处理中毒的基本原则是迅速清除中毒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抗中毒药物治疗。
此外,还需要及时进行生命支持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5. 外伤处理外伤是急症医学的重要领域,处理外伤的基本原则是迅速评估创伤严重程度,进行外伤急救和伤口处理,并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在处理外伤时,还需要注意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和肢体功能。
三、急诊医学的关键技能和工具1. 心肺复苏技能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中的关键技能之一,对心脏骤停、溺水、窒息等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急诊科常见复习资料整理与归纳
急诊科常见复习资料整理与归纳急诊科作为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复习资料的整理与归纳对于医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急诊科常见的内容进行资料整理和归纳,以供医学生参考。
一、常见疾病及其处理方法1. 心脏病急症心脏病急症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包括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处理方法包括静脉溶栓、输液、心电监护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有支气管哮喘、肺炎等。
处理方法包括给予氧气吸入、雾化治疗、抗生素治疗等。
3. 中毒及药物过量处理中毒及药物过量的方法包括洗胃、灌肠、给予解毒剂等。
需要根据患者中毒物质的种类来进行相应的处理。
4. 外伤处理常见的外伤包括创伤、骨折、软组织损伤等。
处理方法包括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固定骨折等。
5. 突发脑血管病突发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
处理方法包括急诊CT扫描、调整血压、给予抗凝治疗等。
二、常用药物及其应用1. 心血管药物心血管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心血管药物进行治疗。
2. 抗生素药物根据不同的细菌感染及其抗药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要注意抗生素的用药剂量和疗程。
3.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主要包括肝素、华法林等。
在突发脑血管病等情况下,合理应用抗凝药物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4. 止痛药物止痛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吗啉酮等。
在急诊科常见的疼痛处理中,根据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
三、急诊科注意事项1. 快速初步评估针对急诊患者,要通过快速初步评估来确定病情的危重程度和紧急程度,以便进行优先处理。
2. 高效的团队合作急诊科的工作通常需要团队合作,包括医生、护士、放射科技师等。
高效的团队合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3. 社会人文关怀急诊科患者通常处于较大的痛苦和焦虑中,医护人员应给予关怀和安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4. 继续教育和学习急诊科作为医学中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领域,医务人员应不断进行继续教育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急诊医学知识点总结
急诊医学知识点总结急诊医学从字面上来看,就是指在紧急情况下的医疗救治。
作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急诊医学不仅要求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快速判断和处理各种急病、损伤的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些急诊医学的知识点,以加深对急诊医学的认识。
1. 常见急病与应急处理在急诊科,医务人员经常面对各种急病情况,例如心脏病突发、中风、哮喘急性发作等。
对于这些急病,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初步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状态、心跳状态等。
在评估完患者的生命体征后,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给予急救药物等。
2. 创伤处理创伤是急诊科经常面对的一类疾病。
创伤的处理要求快速、果断和准确。
例如,骨折患者需要进行骨折复位和固定;创面较大的患者需要进行创面的止血和缝合;严重创伤的患者需要进行休克的处理等。
在创伤处理中,医务人员的操作要熟练,同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疼痛缓解和伤口的愈合。
3. 中毒处理中毒是急诊科中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中毒的处理需要根据中毒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来决定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药物中毒患者,要及时洗胃并给予解毒药物;对于化学品中毒患者,要迅速剥离污染衣物并用清水冲洗受污染的皮肤等。
在中毒处理中,医务人员需要利用各种检测手段来确定中毒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4. 重症监护急诊科是医院中对重症患者进行监测和治疗的重要部门。
对于出现严重血压波动、心跳骤停等状况的患者,需要进行密切的监护和治疗。
医务人员需要掌握各种监测指标的意义,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重症监护是急诊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的体现。
5. 病情评估和转运在急诊科中,医务人员需要迅速而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决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在病情评估中,医务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和体征,并与实验室检查结果相结合。
根据评估结果,医务人员可以决定患者是继续留院治疗还是转运到其他科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急诊理论知识点总结
急诊理论知识点总结1.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急诊医学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原则,对急诊医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
急诊医学是一门应用临床医学和基础科学知识,以应对急危重症患者为主要任务的医学学科。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适应快速处理、及时诊治、高压紧张、病情复杂、抢救救治、急慢兼顾。
2.急诊诊断学急诊诊断学是指在急诊环境下,利用各种临床资料和检查方法,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科学的诊断。
急诊诊断学是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临床诊断学和实验诊断学两个方面。
临床诊断学主要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等内容。
实验诊断学主要涉及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3.危重病理生理危重病理生理是指疾病导致的机体变化和功能紊乱,对于急诊医生而言,了解危重病理生理对于正确判断病情和抢救救治至关重要。
危重病理生理包括休克、呼吸功能衰竭、循环功能衰竭等内容。
4.急救护理急救护理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现场急救、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三个方面。
现场急救主要是指对突发病人进行紧急处理和初步救治。
院前急救是指在病人被送医院之前对患者进行抢救救治。
院内急救则是指在急诊科内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处理和救治。
5.临床急诊学临床急诊学是指在急诊医学领域内,各临床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在急诊环境下的应用。
临床急诊学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众多临床学科。
以上便是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点总结。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医学学科,不仅考验着医生的临床技能和应变能力,更要求医生对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以应对种种临床挑战。
急诊中级知识点归纳总结
急诊中级知识点归纳总结急诊医学是一门专门处理急危重症的医学科学,它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临床技能和知识储备,以便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
对于急诊医师来说,掌握中级知识点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急危重症,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率。
下面将对急诊中级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急症医学基础知识1.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呼吸、体温、血压等常规生命体征检测,以及意识状态的评估。
2.基本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止血、气道管理等。
3.医学伦理与法律:需要了解医生在紧急情况下的权利和责任。
4.急诊医学的特点:紧迫性、多样性、危急性。
二、疾病诊断与治疗1.心血管急症:如心梗、心肌梗塞、心律失常等,需要掌握心电图的分析和急救处理。
2.呼吸系统急症:如哮喘、肺栓塞、气胸等,需要掌握用药和气管插管等技能。
3.中毒与酒精中毒:如常见的药物中毒和化学物质中毒,需要进行毒性评估和解毒处理。
4.急性腹痛:包括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胰腺炎等,需要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5.外伤与创伤:包括骨折、脊髓损伤、头部外伤等,需要进行骨折固定、伤口处理等。
三、特殊情况处理1.儿童急症医学:需要了解儿童急症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2.老年急症医学:了解老年人急症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3.妇产科急症医学:了解妇产科急症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4.精神卫生急症:了解精神卫生急症的特点和处理方法。
四、急诊医疗设备与技术1.呼吸机与监护仪的使用:需要掌握呼吸机的设置和监护仪的使用。
2.心电监护与除颤器的使用:需要掌握心电监护的分析和除颤器的使用。
3.各种药物的使用:需要掌握急救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途径。
4.急诊手术与操作:需要掌握常见急症的手术处理和操作技术。
五、急诊医学管理与规范1.急诊医学流程与规范:需要了解急诊医学的标准流程和规范化管理。
2.急诊医学团队协作:需要掌握急诊医学团队的协作与沟通技巧。
3.急诊医学质量管理:需要了解急诊医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标准。
急诊临床知识点归纳总结
急诊临床知识点归纳总结急诊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各种急性疾病和突发病情的诊断和处理。
在急诊医学中,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迅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急诊临床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心血管急症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据心电图、心肌标志物和临床表现。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原则为早期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
2. 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和室速属于一种致命性心律失常,需要及时电除颤和药物治疗。
而房颤的主要处理原则是控制心律失常和预防栓塞。
3. 心力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包括左心衰和右心衰,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心功能进行治疗。
二、呼吸系统急症1. 支气管哮喘哮喘急性发作时,需要给予激素和支气管舒张剂的治疗,同时监测患者的呼吸道情况、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ARDS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肺损伤,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支持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
3. 急性肺栓塞急性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呼吸系统急症,需要及时积极的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
三、消化系统急症1. 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黑便或呕血,根据出血量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2. 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要禁食、快速补液和镇痛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肠梗阻急诊处理肠梗阻需要早期机械通气支持和肠减压治疗,观察患者的肠道情况和疼痛程度。
四、内分泌及代谢紊乱1. 昏迷患者昏迷时,首先需要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插管通气,然后对病因进行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
2. 低血糖危象低血糖危象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急症,需要及时血糖监测和补充葡萄糖。
五、神经系统急症1. 脑卒中急性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脑影像学检查和血管内治疗,早期神经保护是关键。
2. 癫痫持续状态癫痫持续状态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癫痫发作,需要给予有效的抗癫痫药物和呼吸支持。
3. 颅脑外伤对颅脑外伤患者需要进行头颅CT检查和各项神经系统检测,同时要控制颅内压和防止继发性脑损伤。
临床急诊医学知识点总结
临床急诊医学知识点总结急诊医学是一门紧张而充满挑战的医学领域,涵盖了多种疾病的急性发作和紧急治疗。
在这个领域中,医生必须对各种常见和罕见疾病有着深入了解,以便迅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对临床急诊医学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中最关键和紧迫的处理手段之一。
在遇到心脏骤停的情况下,医生必须迅速判断病因,并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这包括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电除颤等技术。
同时,医生还需要不断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复苏成功率。
二、中风与脑梗塞中风是临床急诊医学中另一个常见的急症,常见症状包括突发头痛、面瘫、肢体无力等。
对于怀疑中风的患者,医生需要迅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并尽量缩短从病发到治疗的时间窗口。
脑梗塞是中风的一种类型,是由于脑动脉阻塞导致的大脑缺血,患者需要接受溶栓等紧急治疗以恢复脑血供。
三、创伤急救急诊医学中的创伤急救是一项重要而繁琐的工作。
不同类型的创伤需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开放性骨折或严重外伤,医生应迅速清创止血并施行修复手术;而对于内部创伤如脑震荡、内出血等,则需要及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和手术干预。
此外,医生还需要处理多发伤、失血性休克等急性损伤并发症的问题。
四、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是急诊科经常面临的一类问题,例如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尿路感染等。
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等症状。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判断感染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抗生素治疗。
同时,医生还需要评估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和生命体征,必要时转入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治疗。
五、过敏与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的结果,常见症状包括荨麻疹、呼吸困难、休克等。
对于急性过敏反应,医生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过敏类型,并尽快进行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肾上腺素等。
对于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医生需要尽快抢救,包括给予气管插管、静脉输液等治疗手段,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急诊医学-复习资料-总结-重点-笔记
急诊医学总结Chapter1 绪论1.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其主要任务:对不可预测的急危病(症)、创伤,以及患者自认为患病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2.急救:表示抢救生命,改善病况和预防并发病时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
急诊:是紧急地或急速地为急性病人或伤病员诊查、察看和诊断他的病与伤及应急的处理。
3.急诊医疗体系: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救和各监护或强化医疗病室(1)院前抢救(2)医院急诊•生命垂危患者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有致命危险危重者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普通急诊患者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非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3)危重病监护Chapter2 心肺脑复苏1.基本概念(1)心跳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即为心跳骤停,其中心脏自身病变以冠心病最为多见。
(2)猝死(Sudden death):指平时看来健康者或病情稳定的病人,突然意外的自然死亡。
不包括各种人为因素如创伤、自杀、他杀、手术及麻醉等意外所致。
心脏性猝死指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3)临床死亡: 自主呼吸和循环停止,大脑活动暂时停止,处于死亡的早期,但尚未到不可逆的阶段(一般情况心跳停止4~6分钟内),及时正确地进行CPR,脑及其它脏器功能可望恢复到心跳呼吸停止前的水平(4)生物学死亡: 临床死亡期未行CPR或CPR失败,机体所有组织相继死亡,并发生组织自溶(5)脑死亡:为全脑功能的不可逆停止和神经坏死。
临床表现为无自主呼吸,无任何意识及反射活动,全身肌肉无张力,仅靠升压药物维持循环,无任何脑电活动。
(6)社会死亡:指CPR成功而脑复苏不完全,处于昏迷状态,脑的某些低级功能和反射活动存在,成为植物人(7)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CPR / CPCR):CPR是指对心脏骤停/猝死的急救过程,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
急诊医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急诊医学期末知识点总结急诊医学期末知识点总结名词解释1急诊:突然发生的急性疾病以及意外伤害。
2急诊医学:在急救医学的基础上,危重病医学,复苏医学,灾害学,急性中毒学,创伤学,急诊医学管理学等逐步发展,共同组成了现代急诊医学。
3院前急救:指到达医院前急救人员对急症和(或)创伤患者开展现场或转运途中的医疗救治4反应时间:接到患者呼救信息至急救力量到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为国际上用以衡量急救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化惯例,市区的反应时间不超过8分钟,郊区的反应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
5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急诊医学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6专科型ICU:专科建设的衍生和发展,是英语专科建设医院或者专业特色十分明显的学科。
收治某一专业分为内的危重患者7综合性ICU:跨学科,面向全院的监护病房,其任务是收治多科为重患者,适应绝大多数医院。
8灾难医学:灾害事故中涉及人员伤亡而必须迅速实施的医疗救援,包括对灾害的预见,预防和准备。
灾害现场的伤员的解救和医疗急救,重大灾害后卫生防疫9发热:机体在内外致热源作用下,或由于各种病因导致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出现以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10急性中毒:一定量的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产生相应的毒性损害。
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11慢性中毒:长时间反复接触小剂量毒物所引起的中毒,起病隐匿病程长,易误诊及漏诊12中间综合征:急性有机磷中毒引起的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症,介于胆碱能危象与迟发性神经病之间,故称为中间综合征13阿托品化:应用阿托品后患者出现意识好转,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部湿啰音消失,瞳孔较前扩大,心率较前加快等表现14休克: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15心肺脑复苏CPCR:对心脏停搏病人采取的以回复循环、呼吸和CNS功能为目的的抢救措施16心肺复苏CPR:采取徒手和(或)辅助设备来维持呼吸、心脏骤停患者人工循环和呼吸最基本的抢救方法17心脏骤停: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射血功能消失引起严重缺血缺氧18心脏性猝死SCD: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一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急诊复习资料
急诊复习资料急诊复习资料急诊医学是一门关乎生命的重要学科,它涉及到紧急情况下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医学生而言,急诊医学的学习和复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紧急情况下,正确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急诊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准备急诊医学考试。
1. 常见急诊疾病的诊断与处理急诊科最常见的疾病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外伤等。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例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我们需要了解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的改变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处理方法。
2. 常见急诊病例的模拟训练模拟训练是急诊医学学习的重要环节。
通过模拟真实的急诊病例,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诊断和处理能力。
在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利用模拟器进行模拟训练,模拟各种急诊情况下的处理过程。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常用急诊药物的复习急诊科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绞痛药、抗凝药、止血药等。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药物的适应症、用法和不良反应。
例如,对于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我们需要了解其作用机制、给药途径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4. 急诊科常见检查的复习急诊科常见的检查包括心电图、X线、CT扫描等。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检查的适应症、操作步骤以及结果解读。
例如,对于心电图检查,我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如ST段抬高、T波倒置等,并能够正确解读这些改变的意义。
5. 急诊医学相关的病例讨论病例讨论是急诊医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讨论真实的急诊病例,我们可以学习到实际应用急诊医学知识的技巧和经验。
在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参与急诊科的病例讨论会,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分析和讨论各种急诊病例,从中学习和积累经验。
6. 急诊医学相关的学术资源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急诊医学的学术资源来扩充知识。
例如,可以阅读急诊医学相关的教科书、期刊和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
此外,还可以参加急诊医学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专家学者交流和分享经验。
急诊重点知识点总结
急诊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生命支持(BLS)1. 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是急救中的紧急措施,用于恢复心脏和呼吸功能。
CPR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个部分。
要求医生熟练掌握正确的按压和呼吸技巧,以及对不同人群的适用。
对于成人、儿童和婴儿,抢救方案也有所不同。
2.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AED是急救中使用的一种电器设备,用于识别心跳失常并进行电击治疗。
医生在急诊中需要熟悉AED的使用方法,包括放置电极、操作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3. 窒息的处理窒息是一种威胁生命的急症,医生需要熟练掌握窒息的急救措施,如抬高患者下颌、施行胸部冲击、进行气道引流等。
二、高级生命支持(ALS)1. 呼吸道管理包括气道通畅、人工气道建立和气管切开等处理方法。
2. 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是急诊中常用的一种监测手段。
医生需要了解心电波形的解读和分析,及时发现心跳异常并进行处理。
3. 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脉搏等生命体征的监测。
4. 药物应用医生需要熟悉常用的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等,了解其适应症和用药剂量。
5. 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如呼吸机、除颤仪、输液泵等,医生需要熟悉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
三、常见急诊病症处理1. 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一种急性心血管疾病,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及时给予抗栓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2. 中风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医生需要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给予溶栓治疗或手术干预。
3. 外伤儿童的外伤如头部损伤、骨折、烧伤等,医生需要进行疼痛控制、创面处理和伤口愈合等处理措施。
4. 呼吸道急慢性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急诊处理方法。
5. 严重感染如败血症、重症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抗感染治疗和支持性护理。
6. 中毒对于各种中毒的处理方法,如药物中毒、酒精中毒、化学品中毒等。
四、急诊护理措施1. 意识状态评估医生需要熟悉意识状态的评估方法,包括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
急诊常识知识点总结
急诊常识知识点总结急诊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涵盖了对急性伤病患者的评估、处理和治疗。
急诊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急性疾病和急性损伤。
本文将对急诊医学的常识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了解急诊医学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一、急诊医学的基本原则1. 能够快速做出准确的初步诊断急诊医学的首要任务是对急性伤病患者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初步诊断,确定患者需要接受何种治疗和处理。
急诊医生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快速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类型,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2. 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在急诊医学中,处理的优先顺序是危及生命的情况优先,其次是危及功能的情况,最后是非危急的情况。
急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迅速判断患者所处的优先级,优先处理那些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的情况。
3. 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急诊医生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在处理急性伤病患者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以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4. 与其他医疗部门密切合作急诊医生需与其他医疗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包括内科、外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相关部门。
在对急性伤病患者进行处理和治疗时,可能需要借助其他医疗部门的技术和设备,因此急诊医生需要与其他医疗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二、常见急诊病症的处理和治疗1.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急诊医学中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急性期的抗凝治疗、溶栓治疗和冠脉介入治疗。
急诊医生需要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并挽救患者的生命。
2. 中风中风是急诊医学中常见的危及功能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患者永久性的功能障碍。
中风的主要治疗措施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和康复治疗。
急诊医生需要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的功能损害。
急诊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急诊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选择20 填空20 名词解释20(5)大题(10+10+20)第一章绪论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是研究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抢救以及医疗救援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p1)急诊医学的范围包括:(p1)1.院前急救:是指到达医院前急救人员对各类急危重患者及灾害伤员所采取的现场和转运途中的医疗救治。
包括现场急救和安全转运。
2.复苏学3.危重病医学4.创伤学5.急性中毒6.灾害医学7.急诊医疗体系急诊医学的特点(p2)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由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是紧密联系又各有特点,在统一指挥下能协调有序地救治伤病员。
(p3)检伤CRASHPLAN1.循环C2.胸部R3.腹部A4.脊柱S5.头部H6.骨盆P7.四肢L8.周围动脉A9.周围神经N第二章心肺脑复苏心肺复苏(CPR):针对心搏、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
(p6)心肺脑复苏(CPCR):复苏是指一切挽救生命的医疗措施,复苏的最终目的不仅是挽救生命,而是促使患者神志清醒和脑功能恢复。
(p6)了解:心搏骤停后开始复苏的时间是成功的关键。
心搏骤停后3秒,会感到头晕;10~20秒可发生晕厥或抽搐;30~45秒可出现昏迷;60秒后呼吸停止;4~6分钟脑组织开始发生不可逆损害。
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10%的患者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开始进行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心肺复苏应力争在心搏停止后4分钟内的黄金时间进行。
(p7)心搏骤停(CA):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有效射血功能突然停止,随即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是临床最紧急的危险情况。
(p7)心源性心搏骤停(p7)1.冠心病:约占心血疾病的80%2.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3.心肌疾病4.主动脉疾病5.瓣膜性心脏病6.其他:心脏肿瘤、心脏压塞、高血压性心脏病非心源性心搏骤停(p7)1.意外事件2.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3.严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4.麻醉和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技术操作5.其他急性重症胰腺炎,脑血管意外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波动消失、呼吸停止,称心搏骤停“三联征”心搏骤停的诊断要点(p8)1.意识突然丧失,呼之不应2.大动脉搏动消失3.呼吸停止或异常呼吸或呈叹气样4.瞳孔散大5.面色苍白或转为发绀6.心电图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心电活动基本生命支持BLS(p8-11)1.评估、判断意识和呼吸2.呼救并启动EMSS3.安置体位(平整坚实的地面或硬板床上)4.检查脉搏(检查时间限定在5~10秒内完成)5.人工循环(部位: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界处频率:100~120次/分深度:成人5~6cm 按压/通气比30:2)6.开放气道(仰头抬颏法、托颌法)7.人工呼吸8.除颤(两电极分别置于右侧锁骨下区和左乳太外侧腋中线处)高级生命支持ALS(p11)1.人工气道(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术)2.机械通气(呼吸机)药物治疗(p12)1.肾上腺素(首选)2.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3.碳酸氢钠(心搏骤停和复苏期间产生的酸中毒)脑复苏:是为防治心搏骤停后缺氧性脑损伤,以保护神经功能为目的所采取的救治措施(p13)脑复苏低温治疗原则:降温早、速度快、程度够、时间足(p14)脱水疗法:控制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p14)复苏有效指标(p14)1.大动脉恢复2.皮肤、黏膜、面色及口唇转为红润3.瞳孔由散大到缩小,对光反射存在4.神志改善,患者出现脑功能恢复迹象如眼球活动、睫毛反射甚至手脚开始抽动,肌张力恢复5.自主呼吸出现终止复苏指标:经30分钟以上积极正规心肺复苏抢救后,仍无任何心电活动、自主循环不能恢复(p15)第三章休克休克: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急诊医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急诊医学期末知识点总结名词解释1急诊:突然发生的急性疾病以及意外伤害。
2急诊医学:在急救医学的基础上,危重病医学,复苏医学,灾害学,急性中毒学,创伤学,急诊医学管理学等逐步发展,共同组成了现代急诊医学。
3院前急救:指到达医院前急救人员对急症和(或)创伤患者开展现场或转运途中的医疗救治4反应时间:接到患者呼救信息至急救力量到达现场所需要的时间,为国际上用以衡量急救系统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化惯例,市区的反应时间不超过8分钟,郊区的反应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
5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急诊医学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室,重症监护病房三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6专科型ICU:专科建设的衍生和发展,是英语专科建设医院或者专业特色十分明显的学科。
收治某一专业分为内的危重患者7综合性ICU:跨学科,面向全院的监护病房,其任务是收治多科为重患者,适应绝大多数医院。
8灾难医学:灾害事故中涉及人员伤亡而必须迅速实施的医疗救援,包括对灾害的预见,预防和准备。
灾害现场的伤员的解救和医疗急救,重大灾害后卫生防疫9发热:机体在内外致热源作用下,或由于各种病因导致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而出现以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10急性中毒:一定量的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产生相应的毒性损害。
起病急,病情重甚至危及生命11慢性中毒:长时间反复接触小剂量毒物所引起的中毒,起病隐匿病程长,易误诊及漏诊12中间综合征:急性有机磷中毒引起的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症,介于胆碱能危象与迟发性神经病之间,故称为中间综合征13阿托品化:应用阿托品后患者出现意识好转,皮肤干燥,颜面潮红,肺部湿啰音消失,瞳孔较前扩大,心率较前加快等表现14休克: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15心肺脑复苏CPCR:对心脏停搏病人采取的以回复循环、呼吸和CNS功能为目的的抢救措施16心肺复苏CPR:采取徒手和(或)辅助设备来维持呼吸、心脏骤停患者人工循环和呼吸最基本的抢救方法17心脏骤停: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突然停止搏动,射血功能消失引起严重缺血缺氧18心脏性猝死SCD: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一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急诊医学_急救医学_复习资料_总结_重点_笔记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急诊医学专业的特点及观念急诊救人治病的原则逻辑反应因果关系,急诊发展过程理念要求强调救人治病,即把抢救生命作为第一目标,和“治病救人”不同,治病救人意味着首先要明确诊断,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而急诊工作中患者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急性症状,因为病情多变复杂,往往一时间难以诊断明确,如病情危急时重点应放在抢救生命、稳定病情上。
急症抢救有很强的时限性,要尽可能减少院前或医院救治的时间延误。
黄金时间更要强调从致伤发病起计算时间,缩小时间窗。
只有生命体征稳定才能赢取确定诊断和针对病因治疗的时机,要在医疗制度和抢救流程上规定救命优先的原则,可以说急诊救治真正反映一个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也折射出一个社会对生命的尊重的文明程度。
特点综合分析注重功能逆向思维时限紧迫心肺复苏的机制脑心脏等很容易受缺血损害,4~6分钟大脑不可逆性损害,骤停前期、骤停期、复苏期(心泵理论和胸泵理论)及复苏后期新的急救指南的与旧的的急救指南的不同点(1)顺序为C A B D(2)生命链增加了第五环——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3)按压每分钟至少100次,成人胸骨按下至少5cm(4)不推荐常规使用阿托品(5)建议在围停搏期为插管患者持续使用二氧化碳波形图进行定量分析。
应用包括确认气管插管位置以及根据呼气末二氧化碳 (PETCO2) 值监护心肺复苏质量和检测是否恢复自主循环电除颤的电压用多少焦耳单相360J,双相150J或200J心肺复苏的药物、盐水静脉、气管和骨髓给药①血管加压药肾上腺素 1MG,每隔3~5分钟可重复一次,还有血管加压素②阿托品③抗心律失常药胺碘酮无反应型VF.T;利多卡因代替胺碘酮;镁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④碳酸氢钠心脏猝死的概念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
心脏骤停不治是心脏猝死最常见的死因。
休克的概念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症。
急诊出诊知识点总结
急诊出诊知识点总结急诊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致力于处理急危重症患者,因此医生在急诊出诊时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医疗救治的效果。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急诊出诊的知识点。
一、急诊医学基础知识1. 急诊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急诊医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领域,它致力于治疗急需紧急救治的病患。
急诊医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伦敦,当时由一名医生创建了第一个急诊科室。
2. 急诊医学的基本原则- 快速救治、及时处理、有效管理是急诊医学的基本原则。
3. 急诊医学的特点- 急诊医学的特点是内科学和外科学的综合,需要医生具备快速判断、快速处置疾病的能力。
4. 急诊医学的工作环境- 急诊科室通常是医院最为繁忙的科室之一,医生需要具备应对各种急诊情况的能力。
二、急诊病例评估1. 急诊病例的评估标准- 急诊病例的评估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生命体征等指标进行标准化评估。
2. 评分系统的应用- 在急诊病例的评估中,医生可以通过评分系统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估。
例如Glasgow昏迷评分、APACHE II评分等。
3. 体格检查的要点- 在急诊病例的评估中,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心肺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三、常见急诊疾病的诊疗1. 心脏急症- 包括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衰等。
- 对心脏急症的诊疗需要医生具备对心电图、血液生化指标等的解读能力。
2. 中暑和中风- 在高温环境下,中暑会导致体温升高、出汗增加等症状,需要及时降温治疗。
- 中风是指脑血管意外引起的急性发病,常见症状包括面瘫、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
3. 呼吸急症- 包括支气管哮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 医生需要及时给予氧疗、呼吸机辅助等治疗手段。
4. 外伤急症- 如意外伤害、骨折、脊髓损伤等。
- 医生需要进行创伤评估、急救止血措施等。
5. 急性腹痛- 包括消化道溃疡、肠梗阻、急性阑尾炎等。
-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腹部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医学总结Chapter1 绪论1.急诊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其主要任务:对不可预测的急危病(症)、创伤,以及患者自认为患病初步评估判断、急诊处理、治疗和预防,或对人为及环境伤害给予迅速的内、外科及精神心理救助2.急救:表示抢救生命,改善病况和预防并发病时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急诊:是紧急地或急速地为急性病人或伤病员诊查、察看和诊断他的病与伤及应急的处理。3.急诊医疗体系: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急救和各监护或强化医疗病室(1)院前抢救(2)医院急诊生命垂危患者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有致命危险危重者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普通急诊患者30分钟至1小时予急诊处理非急诊患者可根据当时急诊抢救情况适当延时给予诊治(3)危重病监护Chapter2 心肺脑复苏1.基本概念(1)心跳骤停/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即为心跳骤停,其中心脏自身病变以冠心病最为多见。(2)猝死(Sudden death):指平时看来健康者或病情稳定的病人,突然意外的自然死亡。不包括各种人为因素如创伤、自杀、他杀、手术及麻醉等意外所致。心脏性猝死指未能预料的于突发心脏症状1小时内发生的心脏原因死亡。(3)临床死亡: 自主呼吸和循环停止,大脑活动暂时停止,处于死亡的早期,但尚未到不可逆的阶段(一般情况心跳停止4~6分钟内),及时正确地进行CPR,脑及其它脏器功能可望恢复到心跳呼吸停止前的水平(4)生物学死亡: 临床死亡期未行CPR或CPR失败,机体所有组织相继死亡,并发生组织自溶(5)脑死亡:为全脑功能的不可逆停止和神经坏死。临床表现为无自主呼吸,无任何意识及反射活动,全身肌肉无张力,仅靠升压药物维持循环,无任何脑电活动。(6)社会死亡:指CPR成功而脑复苏不完全,处于昏迷状态,脑的某些低级功能和反射活动存在,成为植物人(7)心肺复苏/心肺脑复苏(CPR / CPCR):CPR是指对心脏骤停/猝死的急救过程,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医疗技术和方法。包括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电除颤纠正VF/ VT,及药物治疗等。又称心肺脑复苏/CPCR(8)心脏骤停的时间:发生心脏骤停的即刻至抢救开始之前的时间为心脏骤停的时间。(9)心肺脑复苏的安全时限:系指大脑皮层耐受完全性缺血缺氧的最长时间,而并非心脏能否复跳的时限。一般认为,安全时限为4~6分钟,在此时限内抢救成功,则大部分可无任何后遗症2.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①突然意识丧失(常伴抽搐);②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③呼吸短续、呈叹息样,随即停止;④瞳孔散大;⑤苍白或紫绀明显,二便失禁。⑥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脉电活动、心电静止3.现代心肺复苏术心肺脑复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现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BLS)、进一步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LS/ACLS)、后续生命支持(PLS—以脑为重点的加强医疗)(1)BLS:包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等基本抢救技术和方法,其归纳为初级A、B、C 、D。BLS包含生存链(早期识别、求救;早期CPR;早期电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中的前三个环节1)判断反应:判断患者意识通过动作或声音刺激,如拍患者肩部或呼叫,观察患者有无语音或动作反应2)启动EMSS3)开放气道及检查呼吸呼吸的观察:眼看患者胸部有无上下活动;用手掌放在病人鼻孔前面感受气息或听病人呼吸的气流声;(要求在10秒钟之内完成)4)人工呼吸推荐人工呼吸的方式:口对口呼吸,球囊-面罩通气和通过已建立的人工气道通气。每次人工吹气的时间应超过1秒潮气量要足以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人工呼吸时不可太快或太过用力。如果已经建立人工气道,并且有二人进行CPR,则每分钟通气8至10次,不必考虑通气与胸外按压的同步。实施通气时不应停止胸外按压5)检查脉搏成人应触诊颈动脉,示指、中指指腹触及喉结,然后向外侧轻轻滑动2-3厘米6)胸外按压按压的幅度为大约4~5厘米。每次压下后应使胸廓完全弹回,以利于血流返回心脏推荐的按压频率(速度)为100次/分钟按压/放松时间:50%成人不论单人还是双人操作,推荐的按压-通气比率为按压/呼吸比为30:2;儿童、婴儿双人CPR时采用的比率为15:27)除颤:双向波除颤比单向波更有效,所用的能量低(120-200J)。单相波除颤仪首次和再次均选择360J。※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05年变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更为早期高质量CPR,能使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得以提高.1)四早生存链:早识别与呼叫、早CPR、早电极除颤、早高级生命支持2)有效的心脏按压:有力和快速地按压,100次/分,按压后使胸廓完全恢复正常位置.CPR按压/通气比单人,双人均为30:2.3)注重有效通气,避免过度吹气(每次吹气1-2秒)以胸廓起伏为标准.4)电击除颤:提倡需除颤时为一次电击后,立即行CPR电击除颤,主张低能量双相波120J-200J5) 首选心肺复苏药物:肾上腺素(成人均用1mg/次静注)+纳洛酮可提高心肺复苏率.血管加压素引起高度重视.阿托品,可达龙也常用.静脉给药优于气管给药.6)注重早期脑的复苏8)CPR有效的指征患者口唇、面色开始转红,颈总动脉、股动脉可触到搏动,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吞咽动作出现、有眼球活动、甚至手脚开始活动。以摸到大动脉搏动(血压至少达60mmHg)为人工循环有效的标志。9)终止CPR的指征复苏成功心脏死亡或脑死亡:通常心肺复苏持续30分钟~1小时心跳不能恢复(心脏死亡),或心跳虽已恢复但达到脑死亡标准时可终止复苏。(2)高级生命支持(ALS)高级A、B、C、D:A—人工气道/气管插管;B—机械通气; C—建立液体通道,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D —寻找心脏骤停的原因。1)建立静脉通道:CPR时的给药途径首选静脉2)药物治疗肾上腺素: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标准剂量为成人1mg/次静注,儿童0.01mg/kg。用药间隔3~5分钟血管加压素阿托品胺碘酮:室颤/无脉性室速抗心律失常药首选胺碘酮。利多卡因:仅考虑为胺碘酮的替代药物。镁离子:镁离子可有效终止长QT间期引起的尖端扭转型室速,但对QT间期正常的室速无效。碳酸氢钠:目前主张纠酸的原则是有效机械通气为主,碳酸氢钠不主张在CPR中常规使用,纳洛酮(3)后续生命支持(PLS):即以脑为重点的加强医疗本章练习题A型选择题:1、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后,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时间为:( B )A、30—60秒B、4—6分钟C、8—10分钟D、10—15分钟E、20—30分钟2、心脏骤停(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 C )A、触电B、中毒C、冠心病D、窒息E、心肌病3、对心脏骤停实施基础生命支持时,应采取ABCD的步骤,其中B是指:( C )A、开放气道B、判断有无呼吸C、人工呼吸D、人工循环E、气管插管4、按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实施成人CPR时,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率正确的为:( E )A、单人复苏30∶2,双人复苏15∶2B、单人复苏15∶2,双人复苏5∶1C、单人复苏和双人复苏均为5∶1D、单人复苏和双人复苏均为15∶2E、单人复苏和双人复苏均为30∶25、按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实施成人CPR时,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为:( D )A、60-80次/分B、80次/分C、80-100次/分D、100次/分E、100-120次/分6、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是:( A )A、肾上腺素B、利多卡因C、异丙肾上腺素D、阿托品E、胺碘酮7、治疗心室颤动应首选:( D )A、利多卡因B、胺碘酮C、同步电击复律D、非同步电击复律E、临时心脏起搏8、成人CPR时肾上腺素的标准剂量及用药间隔为:( A )A、1 mg/次, 静注;用药间隔3~5分钟B、1 mg/次, 静注;用药间隔5分钟C、0.01~0.02 mg/kg/次,静注;用药间隔3~5分钟D、0.01~0.02 mg/kg/次,静注;用药间隔5分钟E、以上均不正确9、关于CPR期间复苏药物的应用,目前不主张的是:( B )A、各类“三联针”不合理,已废除B、大剂量应用碳酸氢钠,宁碱勿酸C、通常情况下不使用钙剂D、异丙肾上腺素已不作为复苏的第一线药物E、纳洛酮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10、提高院外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是: ( D )A、培养高水平的医务人员B、尽快将病人送到医院C、迅速打急救电话120D、现场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E、以上都不是多选题:1、心脏骤停的“三联征”包括: ( A、B 、C )A、突然意识丧失B、呼吸停止C、大动脉搏动消失D、全身抽搐E、瞳孔散大2、判断心脏骤停的主要条件: ( A、C )A、突然意识丧失B、呼吸停止C、大动脉搏动消失D、全身抽搐E、瞳孔散大3、心肺复苏(CPR)有效的指征包括: ( A、B 、C 、D )A、颈动脉可触到搏动B、面色由紫绀转红润C、出现自主呼吸D、瞳孔由大变小E、可测到血压4、关于电除颤,正确的描述有:( A、B 、D )A、电除颤是救治室颤最有效的方法B、除颤每延迟1分钟患者存活率下降7%~10%C、室颤/无脉性室速时,推荐电击3次后再进行CPRD、目前推荐双相波低能量(150~200J)除颤E、如只有单相波除颤仪,能量选择推荐递增式(200J-300J-360J)5、心肺复苏的常用药物包括: ( A、C 、D )A、肾上腺素B、异丙肾上腺素C、阿托品D、胺碘酮E、氯化钙问答题:1、简述心脏骤停的诊断要点(临床征象和心电图表现)。答:心脏骤停的诊断要点为:①意识突然丧失,面色苍白或紫绀;②大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停止或开始叹息样呼吸,逐渐缓慢,继而停止;④双侧瞳孔散大;⑤可伴有短暂抽搐和大小便失禁,伴有口眼歪斜,随即全身松软;⑥心电图表现:心室颤动,无脉性室速,心电静止,无脉心电活动(心电机械分离)。2、对成人心脏骤停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可分别归纳为初级A、B、C、D 和高级A、B、C、D四个方面,请分述其中文含义。答:初级A、B、C、D:A—开放气道/气道保持;B—人工呼吸/人工通气; C—胸外按压/人工循环;D —电除颤。高级A、B、C、D:A—人工气道/气管插管;B—机械通气; C—建立液体通道,使用血管加压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D —寻找心脏骤停的原因。Chapter3 休克概论系指各种致病因素作用引起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根据病因分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和神经源性休克。3.临床特点(1)临床分期1)休克代偿期:精神紧张、烦躁,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动过速,脉压减小、尿量减少2)休克抑制期:神志淡漠、反应迟钝,口唇发绀、皮肤花斑,血压下降、脉压更小,无尿、代谢性酸中毒、DIC(2)临床分级临床表现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神志神清、焦虑神清、表情淡漠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昏迷、呼吸浅、不规则口渴口干非常口渴极度口渴或无主诉无反应皮肤色泽面色苍白、肢端稍发绀面色苍白、肢端发绀皮肤发绀、可有花斑极度发绀或皮下出血温度四肢温暖或稍凉四肢发凉四肢湿冷四肢冰冷血压SBP80~90mmHg脉压<30mmHg SBP60~80mmHg脉压<20mmHgSBP40~60mmHg SBP<40mmHg脉搏有力,》100次/分脉细数,100~200次/分脉细弱无力脉搏难以触及心率》100次/分100~200次/分120次/分心率快慢不齐尿量尿量略减<17ml/h 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无尿休克指数0.5~1.0 1.0~1.5 1.5~2.0 >2.0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5.诊断(1)诊断标准1)有休克的诱因2)意识障碍3)脉搏>100次/分或不能触及4)四肢湿冷、再充盈时间>2s;皮肤花斑、黏膜苍白/发绀;尿量<0.5ml/(kg•h)或无尿5)收缩压<90mmHg、脉压<30mmHg6)原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基础水平下降>30%凡符合1、2、3、4中的两项,和5、6、7中的一项者,即可诊断(2)特殊情况不典型心肌梗死以呼吸困难、晕厥、昏迷、腹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而无心前区疼痛以及典型的心电图表现6.治疗一般措施:镇静、吸氧、禁食、减少搬动;体位—仰卧头低位,双下肢均抬高30º;留置导尿管,注意保温。进行生命检测。病因治疗。补充血容: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防止酸中毒。改善低氧血症血管活性物质的应用。激素的应用。预防并发症和重要器官功能障碍Chapter6 急性中毒临床特点注意有无受损脏器(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以及所接触毒物特有的中毒表现.(1)皮肤黏膜与中毒相关的体征:①皮肤潮湿,提示中毒严重导致循环衰竭,大汗提示有机磷中毒。②皮肤黏膜紫绀,提示亚硝酸盐中毒。③口唇黏膜樱红与皮肤潮湿,提示一氧化碳或氰化物中毒。④皮肤出血、瘀斑及肌肉颤动,提示敌鼠钠盐中毒。(2)呼吸功能与中毒相关的体征①呼吸浅而慢,提示安眠药及一氧化碳中毒。②呼吸加快,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③呼出气味似酒精味,提示酒精中毒。(3)心血管功能与中毒相关的体征①血压降低,多与氯丙嗪类、安眠药中毒有关。因这类药物可使周围血管扩张,且能对抗肾上腺素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②心动过速,多与阿托品类中毒有关。③心动过缓,多与洋地黄类制剂中毒有关。④心跳骤停,多与氰化物、硫化氢、有机磷农药中毒有关。(4)窒息性气体所致急性窒息的重要特征是意识障碍、突然昏倒,需排除心血管意外和中暑,判定窒息病因,以采取正确的急救和预防对策2.急诊处理的治疗原则(1)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终止与毒物继续接触。(2)迅速清除体内已吸收或尚未吸收的毒物。(3)如有可能,尽早使用特效解毒剂(4)对症支持疗法3.具体治疗措施(1)切断毒源:使中毒患者迅速脱离染毒环境。(2)迅速阻断毒物的继续吸收,及早进行驱吐、洗胃、导泻、清洗皮肤和吸氧等。1)洗胃:必要时应反复洗胃,以减少从胃内腺体内再释放毒物的吸收。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以内洗胃效果最好。对吞服腐蚀性毒物的患者不宜采用。对昏迷、惊厥的患者洗胃时注意呼吸道保护,防止误吸。对原因不明中毒以清水洗胃为宜,直至胃液清亮为原则。重度中毒者应留置胃管24小时间断2)血液净化救治中毒的适应症:致死量、致死性毒物(药物)中毒;药物或毒物种类、剂量不明者;无特异性对症解毒药者。最佳时机:一般药物或毒物中毒在6~8小时内3)特效解毒剂金属中毒解毒药—螯合剂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甲蓝(美兰)氰化物中毒解药—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碘解磷定中枢神经抑制剂—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对抗麻醉镇痛药所致的呼吸抑制有特异性拮抗作用;氟马西尼为苯二氮卓类中毒的特效药4.有机磷杀虫药中毒(1)机理:抑制胆碱酯酶,从而使体内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持续冲动,产生先兴奋后抑制的一系列M样、N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临床表现:1)毒蕈样症状:M样症状,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平滑肌痉挛、腺体分泌增加,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流泪流涎、瞳孔缩小等2)烟碱样表现:N样症状,先兴奋后抑制、全身横纹肌纤维颤动,肌肉强直性痉挛,直至肌力减退和瘫痪3)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头晕、头痛,严重者有抽搐和昏迷;乐果和马拉硫磷口服中毒有“反跳”现象4)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感觉、运动型多发性神经病变表现5)中间型综合征:约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突然发生死亡,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症(3)治疗1)胆碱酯酶复活剂解除烟碱样毒作用较为明显,对已老化的胆碱酯酶无复活作用,故必须尽早用药,对不同的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疗效也不同2)抗胆碱药可争夺胆碱受体,主要缓解毒蕈碱样症状和对抗呼吸中枢抑制。对烟碱样症状和恢复胆碱酯酶活力没有作用治疗应达到阿托品化:表现为瞳孔较前扩大、口干、皮肤干燥和颜面潮红、肺湿罗音消失及心率加快等,此时应逐步减少阿托品用量。若患者出现瞳孔明显扩大,甚至模糊、烦躁不安、谵妄惊厥、昏迷以及尿潴留等情况则提示阿托品中毒,立即停用阿托品,酌情给予毛果芸香碱对抗3)长托宁的优点拮抗M样症状效应更强;还有较强的拮抗N受体作用;具有中枢和外周双重抗胆碱效应;不引起心动过速;半衰期常,无需频繁给药;每次用量小,中毒发生率低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措施⑴把病人置于空气新鲜处,立即吸氧,危重病人给予高压氧仓治疗;⑵静脉输液,并滴注维生素C、能量合剂,改善机体代谢,促进脑功能恢复;⑶深昏迷者给予苏醒药,如纳络酮;⑷防治脑水肿、肺水肿,积极防治感染,维持内环境稳定;⑸危重病例可予以换血或输入新鲜血。Chapter7 环境以及理化因素损伤1.淹溺缺氧时间和程度是决定淹溺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紧急治疗的关键是尽快对淹溺者进行通气和供氧。尽快将淹溺者从水中安全救出,无反应和无呼吸者立即进行CPR。2.中暑(1)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衰竭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2)临床表现中暑分3级: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热痉挛、热射病、热衰竭)先兆中暑:在高温的环境下出现多汗、口渴、头晕、眼花、耳鸣、四肢无力、胸闷、心悸、恶心、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升高<38℃。轻症中暑:除以上症状外,出现早期循环功能紊乱,体温>38℃,面色潮红或苍白、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数。重度中暑:除轻度中暑外常伴有高热、痉挛、昏厥、昏迷。一般分三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常混合出现。热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者。因高温环境出汗较多,大量饮水未补钠盐,使血钠、血氯降低,引起四肢阵发性肌肉痉挛,多见于腓肠肌,可引起急腹痛,一般体温正常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及未能适应高温者,因大量出汗,外周血管扩张,使血容量不足,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临床表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昏厥甚至昏迷。热射病:又称中暑高热,属高温综合征,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在早期症状的基础上,出现高热、无汗、神志障碍,体温高达40-42℃,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衰、脑水肿、肺水肿等,甚至出现MODS(3)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无特异检查。应注意鉴别诊断。热射病与脑型疟疾、(乙型)脑炎、脑膜炎、有机磷中毒、中毒性肺炎、(中毒性)菌痢等发热性疾病相鉴别;热衰竭与消化道出血、异位妊娠宫外孕、低血糖鉴别;热痉挛伴腹痛与各种急腹症鉴别3.毒蛇咬伤(1)临床特点1)神经毒损伤局部症状:仅有微痒和轻微麻木,无明显红肿全身症状:一般在咬伤后约1~3小时开始出现,重者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和(2)2)血循毒损伤局部症状:咬伤局部肿胀明显,伤口剧痛,伴有水疱、出血、瘀斑、坏死全身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及内脏广泛出血、溶血、贫血、血红蛋白尿等(3)肌肉毒损伤除上述神经毒表现外,可引起横纹肌瘫痪和肌红蛋白尿(4)混合毒素损伤同时出现神经毒、血循毒的临床表现。发病急,局部与全身症状均较明显(2)治疗毒蛇咬伤最有效的早期治疗方法单价抗蛇毒血清;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是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或套封Chapter8 创伤急救创伤急救医疗体系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救、后续专科治疗三部分。1.创伤的院前急救(1)创伤指数(TI):5~9分为轻伤;10~16分为中度伤;>17分为重伤。现场急救人员可将TI>10分的伤员送往创伤中心或大医院(2)批量伤员分拣危重伤:适用于有生命危险需立即救治的伤员,用红色标记伤情重伤:并不立即危及生命,但又必须进行手术的伤员,可用黄色标记轻伤:所有轻伤,用绿色标记濒死伤:抢救费时而又困难,救治效果差,生存机会不大的危重伤员,用黑色标记(3)止血带的应用1)扎止血带一般不超1小时,如必须延长应每隔1小时左右放松1-2分钟,且总时间不能超过3小时。2)必须注明上止血带时间、原因等。3)扎止血带时应在肢体上放衬垫,避免勒伤皮肤4)缚扎部位原则是尽量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范围,上臂大出血扎在上臂上1/3,前臂或手外伤大出血应扎在上臂下1/3,不能缚在中下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大出血应扎在股骨中下1/3处5)缚扎止血带松紧度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2.特殊创伤的急救(1)多发伤的急救1)概念多发伤:同一致病因素,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多处伤:同一致病因素,一个解剖部位的多处损伤;复合伤:两种以上致病因素引起的损伤。严重创伤分类的意义—便于病情严重程度的基本判定2)多发伤的特点损伤机制复杂伤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生理紊乱严重多伴有休克、低氧血症诊断困难,易漏诊、误诊处理顺序与原则的矛盾并发症:休克、ARDS、肺动脉栓塞、急性肾功能衰竭、应激性溃疡、DIC等。(2)挤压伤以及挤压综合征的概念挤压伤是指人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四肢、躯干,受重物长时间(1小时以上)压榨或挤压后所造成的损伤。通常受压肌肉组织大量变性、坏死,组织间隙渗出、水肿。临床表现为受压部位肿胀,感觉迟钝或缺失,运动障碍,以及肌红蛋白血症和一过性肌红蛋白尿。如果进一步出现以高钾血症与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则称为挤压综合征。也有学者将之称为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3)骨折的现场急救原则首先进行意识状态及生命体征评估,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创伤及并发症;包扎、止血:有伤口加压包扎;大血管出血者在伤口的近端结扎止血带并及时记录时间。临时妥善固定:骨折端戳出伤口并已污染者,不宜立即复位,应行清创术将骨折端清理后再行复位;伤肢固定的范围要超过上下关节。骨突部和空隙须有软布垫。迅速转运。Chapter10 发热概论定义:发热是机体在内、外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各种病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体温超出正常范围,一般认为,口腔温度>37.3℃、直肠温度>37.6℃外源性致热原包括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和自身体内产物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尿酸结晶等;内源性致热原包括IL-1、IL-6、IFN-α、IFN-β、TNF等临床表现热度低热37.3~38℃、中度热38.1~39℃、高热39.1~41℃以及超高热41℃以上热程1)急性发热是指病程在2周以内的发热,可分为急性感染性发热、急性非感染性发热以及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等。2)长期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持续2~3周以上,包括病因明确的慢性发热与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包括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骤降见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3.诊断以及急诊处理(1)一般来说发热患者最重要的是检查血尿常规和胸片。(2)当患者体温高于41℃时,应给予退热治疗,包括物理降温、口服退热镇痛药、肌注退热药物和静脉应用退热药物。※本章练习题A型选择题:1、体温常在39℃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达2℃或更多,且体温始终在正常水平以上,此种热型属于:( B )A、回归热B、弛张热C、稽留热D、波状热E、不规则热2、体温下降期临床表现为体温骤降的疾病常见于:( E )A、败血症B、风湿热C、伤寒D、结缔组织病E、大叶性肺炎配伍题:题干:1~4A、37.1℃~38℃B、37.3℃~38℃C、38.1℃~39℃D、39.1℃~41℃E、41℃以上1、低热 B2、中等度热 C3、高热 D4、超高热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