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活实际 正确解决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解决问题——听几节“解决问题”课后的思考

的联系 ”要求选材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 , 境和感兴趣的事物 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
操作 的机 会 ,使 他 们有 更 多 的机 会 从 周围 熟
体验性强调身体性参与 ,学生不仅要 用 选购这两种地板砖各需要多少钱? 教学片断 : 自己的脑子思考 , 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 , 用
系 中增 加 了“ 学 生 感 使 受 数 学 与 现 实 生 活
题 目: 方方家要给边长 4米的正 如鱼得水 ,在他人启发下 ,跳一跳摘 到了果 方形餐厅铺地板砖。现有两种规格 的 子。教学时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合作 交流 的 地板砖供方方家选择 : A种是边长 5 O 情景 , 鼓励学生发表 自己见解, 并与同学互相 厘米的正方形地板砖, 每块售价 8元 B 种是边长 8 厘 米的正方形地板砖 , O 交流 。 四、 注重体验性学习 每块售价 2 1元。请你帮方方算一算 ,
一
师: 为什 么呢 ?
生 : 宜。 便
挥团结互补的优势 ,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 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师 : , 们 平 时在 生 活 中就 要 养 对 我
石 于生活 , 而又应用于
季 生 。学 华 庚 活数 家 罗
说过 “ 宙 之 大 , 宇 粒
在教 学 中把 班 内学 生 3到 5人分 成 一
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体的学科,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比如在购物时计算折扣后的价格、在规划旅行时计算距离和时间、在工程施工中计算材料用量等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解决实际问题。
1.购物折扣问题假设你在商场看中一件原价为200元的衣服,商家正在举行打折活动,打7折。
你想知道打完折后的价格是多少?这个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就很简单,打7折就是原价乘以0.7,即200*0.7=140元。
所以打完折后的价格是140元。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购物时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快速计算出折扣后的价格,从而帮助我们做出更合理的消费决策。
2.旅行规划问题假设你打算驾车去一个距离你家100公里的旅游景点,你想知道开车需要多久。
根据经验,我们知道开车的速度大概是每小时60公里,那么开车去这个景点大概需要多久呢?这个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根据距离和速度的关系,我们可以用时间=距离/速度来计算,即100/60≈1.67小时。
所以开车去这个景点大约需要1小时40分钟。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旅行规划时,我们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计算距离和时间,从而更好地安排行程。
3.工程施工问题假设你是一名建筑工程师,你需要在一片地块上铺设瓷砖,地块的面积是100平方米,每块瓷砖的面积是0.25平方米,你想知道需要多少块瓷砖?这个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地块的面积除以每块瓷砖的面积就是需要的瓷砖块数,即100/0.25=400块。
所以在这片地块上铺设瓷砖需要400块瓷砖。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工程施工时,我们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计算材料用量,从而更好地控制成本。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数学知识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小学五年级]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318da90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85.png)
联系实际生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会觉得乏味,但教师只要试着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就会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
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
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
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的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
此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新性思维的训练。
由于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基础。
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来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内容提要:本文从“提供自由探究机会,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开展生活研究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发展探索思维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如何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会学生思考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提高培养发展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并最终又运用于实践,因此,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学生是非常乐意的,这也是教学所必须的。
因此,我们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拓宽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到课外广阔的天地去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并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努力提高综合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提供自由探究机会,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经过课堂学习,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这些实际问题都是已经过加工并处理过的问题,只有真正把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去,才能真正达到内化。
如在教学“四则运算的顺序”时,我进行了如下下设计:为了满足班级活动需要,学校总务科决定购一些器材:35元的足球,12元的羽毛球拍,20元的小篮球,2元的跳绳,15元的乒乓球板,2元的象棋……请你帮助总务科计划一下,该怎么买?并算出总共需要多少钱?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能够得出结论,他们得到自主探究的机会,情绪高涨,跃跃欲试。
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如有的同学说买足球2只、跳绳20根,就列式35×2+2×20,我则稍加以点拨: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说出了计算结果,我再加以适当占据,学生就已完全明白此种四则运算的顺序。
学生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不仅享受到了乐趣,而且探究到了规律。
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提供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自主性。
例如在学习“折扣”前,我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生活中有关折扣的数据,并自编应用题。
结果学生有的深入到商店,了解商品的价格等,并通过到各个商场去了解到的各种促销情况,根据自己调查来的数据与事例编成“折扣”应用题,他们编的应用题内容生动、题材多样。
联系生活实际 解决数学问题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施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无疑是最佳选择之一。
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属。
学生只有通过切身感受和经历,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喜爱数学,才能以饱满的激情学习数学。
1、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在实践活动中契人数学,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人说数学是概念的,许多数学知识往往是由许多概念构成的。
而数学概念的建立离不开抽象概括,抽象概括是最基本的数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许多对称物体的情景,再从多个生活中常见的对称物体中抽象出轴对称图形,然后,通过对折这些轴对称图形,发现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从而抽象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接着,再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去判断一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在这样的由“实际生活”经过抽象概括上升到发现“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较好地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同时又经历了抽象概括数学概念的过程,初步理解和感受了抽象和概括的数学方法。
2、让数学问题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数学知识离不开生活。
沟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用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来认识生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次质的飞跃。
因此,《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从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领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
语文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的问题

语文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解决的问题
语文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技能,更是一种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知识、获取信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首先,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更好地沟通交流。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来学习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可以通过阅读实用文章来学习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
想法。
这些都是提高我们生活实际中交流能力的关键。
其次,阅读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医学科普书籍来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通过阅读法律知识书籍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通过阅读金融经济方面的文章来了解如何理财投资。
这些都是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有效方法。
最后,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拓展人生经验。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
同时,阅读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生的各个层面,让我们更加成熟、理性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不仅是学习语文知识的手段,更是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 1 -。
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实际问题。
有些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但却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有些问题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解决。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呢?一、认识问题的本质首先,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我们认识问题的本质。
有些时候,我们遇到问题时可能会停留在表面现象,只看到问题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本质。
例如,我们经常遇到被人挤占公共资源的问题,如地铁站口、公共厕所等。
这些问题看似都源于人们素质的问题,但实际上,本质原因却是公共资源供给不足。
只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才能更好地着手解决。
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接下来,我们需要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途径。
这需要我们关注所处的环境、社会、市场等等。
有时,我们需要寻求权威机构、专业人士或者社会组织的帮助,如在处理法律问题、医学问题、环保问题等方面。
有时,我们需要加入志愿者团队,积极投身于社区、环保等活动中。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寻找信息来解决问题。
如在购物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寻找可靠商家;在学习方面,我们可以在线看影视节目,听公开课,获得更多知识。
三、付出行动解决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还需要付出行动。
无论是搜集信息还是寻求帮助,我们都需要行动起来,而不是只停留在思考。
只有付出行动,我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当然,行动不是随意而为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
例如,在解决环保问题上,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促进环保。
如节约水资源、垃圾分类、少用塑料袋等。
我们也可以组织一些环保活动,如在社区组织公益性的植树活动等等。
四、重视问题的有效性最后,我们需要重视问题的有效性。
解决实际问题并不是单纯的目的,而是要求我们解决的问题一定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有效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如,当我们想要自己或者他人走出沉沦、重获新生时,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内心的问题,需要通过建立自信、积极正面的态度及乐观的心态来解决问题。
因此,对问题的有效性的重视必不可少。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联系生活实际(含解析)

保密★启用前(解决问题)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联系生活实际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购物。
(1)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2)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2.母亲节,姐姐和弟弟想给妈妈买一束花,需要90元钱。
姐弟俩的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钱?3.水果店运来香蕉180千克,梨120千克,苹果比梨多50千克,西瓜的质量与香蕉和苹果的总质量的和同样多。
运来西瓜多少千克?4.小明家、超市、学校在一条马路的同一侧,小明家距超市53米。
学校距超市36米。
小明家距学校多少米?(思考:有几种可能,再列式计算)5.学校运动会上,小丽、小冬和小雪都参加了800米赛跑。
比赛时,小丽和小冬相距170米,小雪和小冬相距250米,小丽和小雪相距多少米?6.观察下图,按要求完成问题。
(1)从小兔家到游乐场怎么走近一些,先在心里估一估,然后把近的路线写出来。
(2)从小兔家到游乐场,走近的路,要走多少米?7.看图解答。
(1)上半场二队领先多少分?(2)下半场二队得了多少分?8.三(1)班一共有42人,会打篮球的有17人,会踢足球的有21人,两种运动都不会的有10人。
两种运动都会的有多少人?9.三(2)班有男生18人,女生22人,做早操时,体育老师让每行站5人,三(2)班要站多少行?10.一共有960棵白菜,第一辆车运走200棵,第二辆车运走300棵,还剩多少棵?11.端午节学校食堂包粽子,红枣粽子包了900个,肉粽子包了400个,八宝粽子包了1200个。
(1)红枣粽子和肉粽子一共包了多少个?(2)八宝粽子比红枣粽子多多少个?12.购物。
(1)商场举行“满500元立减50元”的促销活动,爸爸买上面哪两件商品可以享受到这种优惠活动?(2)爸爸买这两件商品实际应付多少钱?13.下面是学校内的一场篮球比赛的比分情况。
如何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解决算术问题

如何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解决算术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各种算术问题,如购物时计算折扣、旅行时计算路程和费用等。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尝试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来解决算术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算术问题。
第一种情景:购物时计算折扣假设你去商场购物,看到一件原价为200元的衣服打上了50%的折扣。
现在你想知道打折后的价格是多少。
我们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来解决这个算术问题。
情景描述:你正在商场试衣间旁的折扣区看到了这件衣服,你心动了起来。
当你看到这件衣服原价200元,并打上了50%的折扣时,你突然联想到自己平时经常在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玩游戏、看电影、吃好吃的等等。
你不禁浮想联翩起来,幻想着折扣后衣服的价格。
解决方法:根据实际情景中的折扣和价格,我们可以用以下的算式来计算折扣后的价格。
折扣后价格 = 原价 ×折扣比例根据实际情景,我们有:折扣后价格 = 200 × 0.5 = 100 元所以,打折后的价格是100元。
通过这个实际生活的情景,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和解决购物中的算术问题。
第二种情景:旅行时计算路程和费用假设你要去旅行,需要开车前往目的地。
你想计算旅行的总路程和总费用,包括汽油费和过路费。
我们可以运用实际生活中的情景来解决这个算术问题。
情景描述:你正在家里准备旅行,你拿出地图,用红笔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画了一条线。
你回忆起自己旅行时的经历,想象着行车的感觉,就像在电影中看到的那样。
你开始计算旅行的总路程和总费用。
解决方法:根据实际情景中的起点和终点,我们可以用以下的算式来计算旅行的总路程。
总路程 = 终点里程 - 起点里程根据实际情景,我们有假设起点里程为100公里,终点里程为300公里:总路程 = 300 - 100 = 200公里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旅行的总费用,包括汽油费和过路费。
假设每公里的汽油费用为0.2元,过路费为10元。
如何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各种生活难题

如何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各种生活难题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经济、情感、健康等方面的。
如何在生活中正确处理这些生活难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
以下是本文的一些建议,希望有所帮助。
一、积极面对困难首先,面对困难时要有积极的态度。
无论是什么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
消极的态度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不堪。
因此,当遇到问题时,应该冷静地思考、分析,并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能够提高个人的能力和自信心。
二、学会化解矛盾其次,矛盾在生活中属于常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因此矛盾难免会产生。
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就要学会化解。
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对方的想法,尽可能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展示自己的观点,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态度。
通过交流,理性地解决问题,才是最佳的处理矛盾的方法。
三、处理家庭矛盾家庭矛盾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问题。
首先,解决家庭矛盾要以感情为先。
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基础,只有彼此理解和体谅才能解决矛盾。
另一方面,处理家庭矛盾也需要学会妥协。
家庭成员虽然血缘关系亲近,却有各自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合理的妥协可以让家庭和谐。
此外,处理家庭矛盾还需要科学地分配家庭责任,让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家庭角色,增加家庭成员的归属感。
四、情感困境情感困境是生活中比较敏感而且常见的问题。
无论是单身困惑还是恋爱中的问题,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感难题。
对于单身的人来说,我们需要学会拓展自己的社交圈,遇到合适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对于恋爱中的人来说,我们要理性看待爱情,并保持沟通。
在爱情关系中培养信任和理解,是长久维系恋爱关系的关键。
五、健康问题健康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身体状况,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健康。
对于生活习惯的问题,我们需要坚持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等等,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对于身体状况的问题,我们需要定期体检,监测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预防后患。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具备理论知识的指导。
然而,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一、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指导。
只有深入实践、实际问题中进行思考和探索,理论才能从纸上谈兵的状态中走出,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我们不能停留在书本知识上,而是要主动融入实际生活中,将书本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例如,对于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来说,必须有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
但是,这些理论只有在实际工地上应用,与各种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给出恰当的解决方案。
只有深入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理论,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理论与实际相互促进,实现共赢理论与实际并不是两个孤立的概念,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
理论为实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而实际则为理论提供了验证和完善的机会。
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共赢。
举个例子,企业管理理论在实际企业中应用时,经常会面临各种实际情况和挑战。
这时,通过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理论进行调整和修正,才能找到适合企业的管理模式。
反过来,实践中得出的实际结果也可以为理论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推动理论不断发展。
三、理论联系实际,提高问题解决的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问题解决的针对性。
只有充分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才能加以应用,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例如,教育工作者在面对学生学习问题时,如果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很难找到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但是,如果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和方法,就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
四、实际问题促进理论的创新和进步实际问题是理论创新和进步的动力源泉之一。
只有在实际问题的推动下,理论才能不断地以新的面貌呈现。
例如,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往往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提出新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实验证实和修正,不断推动理论的发展。
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解决。
1. 购物打折问题当我们在购物中遇到打折的情况,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最佳的购物方案。
如果某件商品原价100元,但打折50%,那我们需要支付多少钱呢?通过数学知识,我们可以计算出最终价格为100 * 0.5 = 50元。
2. 旅行时间计算在旅行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出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
这里需要考虑到每段旅程的距离和速度。
通过数学知识,我们可以使用速度等式 V = S / T 来计算所需的时间。
生活经验则可以告诉我们根据交通状况和道路条件调整这个时间。
3. 借贷利息计算借贷利息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
假设我们借贷10,000元,利率为5%,并希望在一年后还清贷款。
通过数学知识,我们可以计算出一年后需要偿还的总金额为10,000 * (1 + 0.05) = 10,500元。
4. 买房问题购买房屋是人们一生中最大的投资之一。
数学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出贷款金额、还款期限和每月还款金额。
生活经验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在选择房屋时考虑地理位置、房屋面积和市场趋势。
5. 健康和饮食问题数学和生活经验还可以帮我们解决健康和饮食问题。
BMI指数可以通过身高体重比例来计算,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生活经验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以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数学知识,我们可以进行精确计算;而通过生活经验,我们可以在计算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决策。
这种综合运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联系生活实际

联系生活实际
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现实,它既充满了喜悦和快乐,也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需要不断地与生活进行联系,去适应它,理解它,甚至是改变它。
联系生活实际意味着我们需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且努力去改善现实。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盲目地顺从现实,而是要理性地思考,积极地行动。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与同事、上司、客户进行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以便更好地完成工作。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需要与家人进行联系,沟通和理解,共同解决问题。
在社会中,我们需要与他人进行联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
联系生活实际也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面对新的挑战和困难,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只有不断地与生活进行联系,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各种变化,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联系生活实际还意味着我们要有积极的心态和行动。
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面对,积极地解决问题。
只有积极地与生活进行联系,我们才能在逆境中不被击倒,不断地向前迈进。
总之,联系生活实际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的事情。
只有不断地与生活进行联系,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实,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让我们积极地与生活进行联系,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运用生活小妙招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

运用生活小妙招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小问题,有时候解决起来可能会费时费力。
然而,通过一些生活小妙招,我们可以轻松地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省时省力,还能提高生活品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小困扰。
一、清洁篇1. 空调遥控器的清洁:当我们使用空调时,遥控器经常会沾染灰尘或者变得粘腻,这时候只需用一张湿纸巾擦拭,再用吹风机吹干即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够迅速清洁遥控器。
2. 修改鞋子尺码:如果购买的鞋子尺码偏大,不妨试试在鞋子的后跟处放入一个鞋垫,这样可以解决鞋子穿着不合脚的问题。
3. 电池接触不良:电池的接触不良会导致电器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当发现电池接触不良时,可以用一块银纸将正极与负极进行连接,这样可以解决接触不良的问题。
二、食品篇1. 快速剥蛋壳:剥蛋壳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蛋壳不易剥离的问题。
此时,将煮熟的鸡蛋放入一个密封的容器中,加入一些温水,盖上容器的盖子,轻轻摇晃30秒。
然后,将蛋壳剥开,就会发现蛋壳很容易剥离。
2. 剩余面包的利用:当面包变硬或者变干时,我们可以将其稍微泡一泡,再放入烤箱中烤一下,面包就会变得柔软可口。
3. 烤肉串不粘烤架:在烧烤过程中,肉串经常会粘在烤架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烤架上铺上一层洋葱皮,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肉串粘连的情况。
三、衣物篇1. 快速去皱:当我们在急需穿一件衣物时,发现它已经有了皱纹怎么办?此时,只需要在洗手间中打开热水,将衣物挂在旁边的热水蒸汽上方,待几分钟后取下晾干,衣物上的皱纹就会迅速消失。
2. 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当衣物上出现顽固的污渍,比如油渍等,我们可以在污渍上倒一些盐,然后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就能轻松处理掉这些污渍。
3. 删除衣物上的静电:当衣物在穿着过程中产生静电时,可以将洗手液涂抹在手掌心,然后用手轻轻揉搓衣物,即可消除衣物上的静电。
四、家庭杂项篇1. 锅底油渍清洁:当锅底出现顽固的油渍,可以将锅底铺上一层洋葱片,然后加入开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再用刷子轻轻刷洗锅底,可以很容易地将油渍去除。
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的 生 活经 验 和 已有 的 知识 背 景 出发 ,联 系生
要】 在数 学教 学中,应该从学生 看 问 题 的方 法也 不 同 。 三、统计教学的生 活化
活讲 数 学 ,把 生 活 经 验 数 学 化 ,数 学生 活 问 统计训练 “ 生 活 化 ” 是 指 把 统计 与 生 活 题 化 , 以此 来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数 学 的 兴趣 ,从 中 的问题 联 系起来 , 懂 得生 活 中 的一般 道 理 , 学 生 的生 活 经 验 和 已有 的 知识 中 学 习 和理 解 而 对数 学产 生亲 切 感 ,增 强 了 学生 对 数 学 知 再 运 用到 生 活 中去解 决 问题 。 如: 上完 “ 统计 ” 数学 ,数学来 自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 识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 自主创新解决 问 学 生 的生 活 经验 存 在 着 密 切 的 联 系 。 在 推进 课时 ,我布置了一个作业 甘肃省 ,定 “ 统计 西市安 一下我 定 区李 家嘴学 校 王 坤 题 的能 力 。 校一共有都少人?”话音 刚落。学生们便活 课 程 改革 、落 实 课 改精 神 的过 程 中我 们 数 学 【 关键词 l 数 学;生活;联 系 跃 起 来 ,有 的学 生 说 去 问班 主 任 每个 班 有 多 教 师要 注 重 如 何 把 数 学 教 学 生 活 化 ,把 学 生 的生活经验课堂化 ,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 少 人 再 加 起 来 就 可 以 了 ;还 有 学 生说 去 问教
活, 就会体验出数学的兴趣 和作用 ,这对于学生实践能 力 ,创新 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一
掌握 了知识点 ,更重要 的是通过它让 学生展 开 了想象 的翅膀 , 是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 快乐 ,掌握了技 能,激发 了他们的 自主创新
生活中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作文

生活中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生活中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作文篇1生活中,味道无处不在,水果、蔬菜、场所。
有的东西很刺鼻,有的又很甜蜜。
我家的味道(准确地说是我书桌上的味道)是作业本和书的书香味。
我妈妈总是给我买作业本啊、书啊这些东西。
书我倒是很感兴趣,作业本天天脑细胞死大半,连睡觉都不安稳。
书是甜甜的,有时是辣辣的,就是看恐怖小说的时候。
西瓜是甜甜的,吃到底的时候有些淡淡的苦味。
西瓜咬一口像进人间天堂,咬一口辣椒像下了十八层地狱,超恐怖。
辣椒是辣辣的,吃起来都会喷火,弄得你睡觉都睡不着,吃得你全身的肉都是辣的。
菜市场有吵闹的味道,有大声和店主讨价还价的`,有大叫着拼命说自己的商品如何如何好的,还有抱着钱罐子昏昏欲睡的……生活中最常见的味道有:柠檬的酸味、西瓜的甜味、苦瓜的苦味、辣椒的辣味、盐的咸味、白开水的淡味和垃圾桶的臭味。
在森林中有太阳的味道,太阳的味道香香的,淡淡的。
如果想知道太阳的味道,就把被子、枕头放到阳台上晒(如果阳台足够大的话),晚上睡觉时,被窝里就全是太阳的味道了。
森林中还有风的味道,风的味道是最多的,它把垃圾场中的臭味带过来,把厨房里做饭的香味带过来,还把市场中的鱼腥味带过来。
生活中的味道无处不在,每一种味道都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在这个时代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碎片化的行程,碎片化的阅读,碎片化的游戏,碎片化的社交……。
碎片化的阅读可以随意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看自己感觉兴趣的内容,也可以在工作休息时拿本书看一会儿,然后去工作,再看一会儿。
碎片化的行程可以给你减轻负担,如果你走一段路,你可以把它分成几段,然后用不同的交通方式来行走,也可以分成好几段路,走一段路休息一会儿。
碎片化的生活虽然看起来这么美好,但也有坏处。
从三国演义到天文地理,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阅读,可我们能记住多少呢?我们每天用手机与对方聊天,又紧密了多少呢?在这个时代中,人们开如浮燥,大人们有空坐在椅子上时时刻刻关注手机,却不可以平静下来,看那几十页的书本。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000

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我设计了多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素材,如要制作一个电视机罩需要多少布、制作一个金鱼缸需要多少玻璃、一个牛奶盒要包装四周需要多大的包装纸等等,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思考到底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总和,然后选择有关数据进行计算,灵活解决实际问题,二不是死板的运用知识。
将知识技能生活化,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活化”要求训练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答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
学生只要按照学会的解题方法,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需要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学生在不断反复机械地操作下,虽然能熟练地掌握各种题目的解题技能、技巧,但一碰到实际生活问题却显得不知所措,特别是一些中、差的学生在一堆反复操作的数据符号前,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乏味、厌学的情绪。
长期这样,学生就有可能产生一种对数学的恐惧感,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在数学应用中、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得以完善。
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它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成为“自主而主动的思想家”,享受创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解决问题
——听几节“解决问题”课后的思考
胡立军(河南省灵宝市朱阳小学 472532)
【摘要】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忽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即使从题目上看与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却不能“身临其境”,造成解决问题的结果与实际不相符。
因此,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解决问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检验出数学知识学的是否正确,结果是否合理,最终使数学真正成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关键词】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情景正确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而忽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即使从题目上看与生活实际联系很紧密,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却不能“身临其境”,造成解决问题的结果与实际不相符。
下面就我校的几节公开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案例(一):教学“面积的计算”
题目:方方家要给边长4米的正方形餐厅铺地板砖。
现有两种规格的地板砖供方方家选择:A种是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地板砖,每块售价8元;B种是边长80厘米的正方形地板砖,每块售价21元。
请你帮方方算一算,选购这两种地板砖个需要多少钱?
教学片断:
师:选A种地板砖需多少钱?
生:512元。
师:选B种地板砖需多少钱?
生:525元。
师:你建议方方家选购哪种地板砖?
生:A种。
师:为什么呢?
生:便宜。
师:对,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就要养成俭省节约的好习惯。
从表面看,这个题目的教学很好,学生不但掌握了面积的计算方法,而且还进行了思想教育。
但细细品味,我却发现,这道题的教学却有着和实际生活不相符的地方:首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选购地板砖时除了看价格,还要看质量,况且选用这两种地板砖所花的钱差不多,那就更应该看质量了;其次,即使两种地板砖的质量相当,价格也相当,但以目前人们的审美观念,都想选大块的地板砖,所以就与教学的结果不一了。
因此,我认为,像这道题的教学,不论学生选择哪种地板砖,只要理由合理,都是可以的,重要的是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
案例(二):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
题目:要制作一个底面半径为20厘米,高为70厘米的水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教学片断:
师:这个水桶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柱体。
师:要求“制作这个水桶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铁皮”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
师:求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和求其它圆柱体的表面积有什么不同?
生:这个圆柱体是水桶,水桶没有盖,只算一个底面积。
师:那么你们计算的结果是多少呢?
生:100.48平方分米。
师:保留整数是多少?
生:100平方分米。
这道题是在学生独立练习之后,教师进行讲评的,教师的引导比较到位,点出了这道题目训练的重点,但就在最后的“保留整数”上出了问题。
我们一般情况下,求近似数都采用“四舍五入”法,但这道题却不能。
因为我们算出的所需材料是准确值,如果按照“四舍五入”法把它舍去的话,那么做这个水桶的材料就肯定不能够用,通常情况下,我们预备的材料要比实际多一点,因此,就应该是101平方分米。
(有些资料给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进一法”。
)
当然,也有遇到按“四舍五入”法应当“入”的,结果却“舍去”了的。
比如:每件衣服用布1.1米,100米布能做多少件这样的衣服?解答为100÷1.1=90.9090……≈90(件)。
这里,十分位看是9,但却不能向前一位进“1”。
原因是90件衣服已经用去了99米布,还剩下1米布,但这1米布确实不够再做一件同样大小的衣服,所以要舍去。
(有些资料给这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叫“舍一法”。
)
案例(三):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题目:绿化部门要给120米长的河堤植树,计划每隔5米植一棵,问需要准备多少棵树?
教学片断:
师:要求“需要准备多少棵树”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120米长的河堤能植多少棵树”。
师:要求“120米长的河堤能植多少棵树”就是求什么?
生:就是求“120米里面有多少个5米”。
师:怎样列式计算呢?
生:120÷5=24(棵)
这是一道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题目,如果抛开实际,单从数学角度进行理解和分析,的确是一道非常简单的“包含除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也非常到位。
但如果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操作,就会发现计算的结果与事实不符。
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棵树植在一个端点上,不需要5米长的距离,这样就需要多植一棵树,应该准备25棵树。
像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例如上楼梯的问题:每两层之间有24个台阶,从一楼上到五楼共走多少个台阶?不是走了“5个24”,而是“4个24”。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教师注意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是“解决问题”类题目的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却不能将教学问题带入实际的情景中,造成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不符,最终导致数学偏离生活。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
”的确,在孩子(包括许多成人)心目中,数学就是计算、公式、符号的代名词。
面对较麻烦的购物问
题,又要换算又要找零,学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可把问题写在纸上,变成三步应用题,孩子们就束手无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数学割裂了同社会生活、儿童实际生活的联系,致使儿童的知识学习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既然我们已经认识到联系生活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就应当把数学和生活联系的更紧密,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情景中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生活中检验出自己数学知识学的是否正确,结果是否合理,才能使数学真正成为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叶尧城,向鹤梅.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全姑.不要怕“浪费”[J].小学教学参考(数学),2009(4).
本文发表于《学苑教育》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