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一节文言实词训练定时规范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课时冲关三十八文言文阅读训练(二)《宋史》选篇一、(导学号4213627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颜�b字祖德,兖州曲阜人。
少苦学,治《左氏春秋》。
梁龙德中擢第,解褐授北海主簿,..以治行闻。
后唐天成中,为邹平令。
符习初镇天平,以书告属邑毋聚敛为献贺。
�b未领书,以故规行之,寻为吏所讼。
习遽召�b笞之,幕客军吏咸以为辱及正人,习甚悔焉,即表为观察推官,且塞前事。
长兴初,召拜太常博士,习力奏留之。
习致仕,�b东归养亲。
..未几,房知温镇青州,复辟置幕下。
知温险愎,厚敛多不法,�b每极言之,不避其患。
晋祖入洛,知温恃兵力偃蹇,�b劝其入贡。
知温以善终,�b之力也。
知温诸子不慧,�b劝令以家财十万余上进。
晋祖嘉之,归功于�b。
俄迁都官员外郎,充东都留守判官,改河阳三城节度副使,知州事。
居半岁,得家问,父在青州有风痹疾,�b不奏弃官去侍疾,不复有仕宦意。
岁余,父疾不能起,�b亲自掬矢,未尝少倦。
晋祖闻之,召为工部郎中,连使促召至阙,辞曰臣无他才术未知何人误有闻达望放臣还遂其私养晋祖曰朕自知卿非他人荐也俄废枢密院,以本官奉朝请。
逾年,上表请还侍养,授青州行营司马。
丁父忧,哀毁甚。
俄召为驾部...郎中、盐铁判官。
以母老恳辞,有诏止守本官。
开运末,授左谏议大夫,权判河南府,召拜御史中丞。
丧乱之后,朝纲不振,�b执宪颇有风采。
尝上言:“才除御史者,旋授外藩宾佐,复有以私故细事求假外拜,州郡无参谒之仪,出入失风宪之体,渐恐四方得以轻易,百辟无所准绳。
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虽亲王、宰相出镇,亦不得奏充宾佐。
非奉制勘事,勿得出京,自余不令厘杂务。
”诏惟辟召入幕如故,余从其请。
复抗表求侍养,改户部侍郎。
�b又坚乞罢免,诏书褒许,即与其母东归。
汉乾�v末,丁忧。
服除,诏郓州高行周津遣赴阙,�b辞以足疾,不至。
周广顺初,起为..尚书右丞,俄充端明殿学士。
高考语文(全国)大一轮复习复习+古诗文阅读+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3+Word版含解析 - 副本.doc
必修3——《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孟子》:为记述孟子言行的著作,完成于战国中后期。
此书的来历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司马迁等人认为是孟子自著,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参与。
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
《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为“四书”。
“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2.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3.河内凶..,移其粟.于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
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
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4.谨庠序..之教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史记·儒林列传》:“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
”5.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也包括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特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子”一词出自《易经》,被全面引用最后上升到士大夫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始自孔子,并被以后的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7.故不积跬步..跬:古代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8.外连衡..而斗诸侯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也作“连横”。
9.南取汉中..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古称梁州、南郑、天汉,是汉王朝的发祥地,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的源头,秦巴山片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有“汉家发祥地,中华聚宝盆”的美誉。
10.战国“四公子”: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免于灭亡,竭力网罗人才。
2022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3 新高考模式下的古诗文阅读 专题1 考题研析 文言基础篇 第2
第2讲文言虚词所谓“常见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这18个文言虚词是高考的考查范围。
考查这些虚词,不是要求考生死板地记忆,而是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虽然文言虚词的意义较多,用法灵活,但是考生如果能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抓住重点和难点,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就能正确答题。
另外,考生要立足教材,结合经典例句,进行归纳整理,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辨析常见的文言虚词(一)“以”字用法辨析1.怎样辨析“以”的连词、介词用法(1)替换法:除去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凡是能用“而”替换的就是连词,否则就是介词。
(2)搭配法:表原因、译为“因为”的“以”,若后面是分句,它就是连词;若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就是介词。
1.说出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
(1)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2)不赂者以.赂者丧( )(3)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4)秦亦不以.城予赵( )(5)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答案](1)连词,来(2)介词,因为(3)连词,因为(4)介词,把(5)介词,因为2.怎样辨析“以”作“因为”讲时的连词性与介词性“以”作“因为”讲时,有连词性和介词性。
区分这两种词性的主要方法是看“以”后面带的是词、短语还是句子。
“以”后是名词或短语,作“以”的宾语,则是介词;“以”后是个句子,则是连词。
(1)“以”意义为“因为”,用法是“介词”的例子:①洎牧以谗诛(《六国论》):“以谗”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诛”的状语。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以之”构成介宾短语,作谓语“兴”的状语。
提示:“以”用法是“介词”时,一定要仔细分析该句的成分,找出主干(主谓宾),再确认“以”字构成的短语是否作状语。
(2)“以”意义为“因为”,用法是“连词”的例子: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以”字与“是”字构成“因此”的倒装,关乎整个句子,表示“结果”,与上面的句子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一)版有答案(2022年)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一)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杜黄裳,字遵素,京兆万年人。
擢进士第,又中宏辞。
郭子仪辟佐朔方府,子仪入朝,使主留事。
李怀光与监军阴谋矫诏诛大将,以动众心,欲代子仪。
黄裳得诏,判其非,以质怀光,怀光流汗服罪。
于是诸将狠骄难制者,黄裳皆以子仪令易置,众不敢乱。
入为待御史,为裴延龄所恶,十期不迁。
贞元末,拜太子宾客,居韦曲。
时中人欲请其地赐公主,德宗曰:“城南杜氏乡里,不可易。
”迁太常卿。
时王叔文用事,黄裳未尝过其门。
婿韦执谊辅政,黄裳劝请太子监国,执谊曰:“公始得一官,遽开口议禁中事!”黄裳怒曰:“吾受恩三朝,岂以一官见卖!”即拂衣出。
皇太子总军国事,擢黄裳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于是,节度使韩全义谄佞无功,因其来朝,黄裳白罢之。
俄而刘辟叛,议者以辟恃险,讨之或生事,唯黄裳固劝不赦,因奏罢中人监军,而专委高崇文。
凡兵进退,黄裳自中指授,无不切于机。
崇文素惮刘澭,黄裳使人谓曰:“公不奋命者,当以澭代。
”崇文惧,一死力缚贼以献。
蜀平,群臣贺,宪宗目黄裳曰:“时卿之功。
”始,德宗姑息藩镇,每帅臣死遣中人伺其军观众所欲立者故大将私金币结左右以求节制晏年尤甚方镇选不出朝廷。
黄裳每从容具言:“陛下鉴贞元之弊,整法度,削损诸候,则天下治。
”元和二年,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河中、晋绛节度使,俄封邻国公。
明年卒,年七十,赠司徒,谥曰宣献。
黄裳达权变,有王佐大略。
性雅澹,未始忤物。
初不为执谊所礼,及败,悉力营救;既死,表还其柩葬焉。
尝被疾,医者误进药,疾遂甚,终不怒谴。
(节选自《新唐书》,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每帅臣死/遣中人伺其军观/众所欲立者/故大将私金币/结左右以求节制/晏年尤甚/方镇选不出朝廷B.每帅臣死/遣中人伺其军观/众所欲立者/故大将私金币结左右/以求节制/晏年尤甚/方镇选不出朝廷C.每帅臣死/遣中人伺其军/观众所欲立者/故大将私金币/结左右以求节制/晏年尤甚/方镇选不出朝廷D.每帅臣死/遣中人伺其军/观众所欲立者/故大将私金币结左右/以求节制/晏年尤甚/方镇选不出朝廷(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擢,提拔、选拔之义,在古代用于提升官职,其义同进、拔、除、陟等。
2021-2022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03课解题锦囊含解析【解题锦囊】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也称表达艺术或表现手法)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注意表达技巧起到的作用,表达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
一、表达方式及作用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3文言文阅读与古代诗歌鉴赏专题5考题研析题型突破篇第1讲文言文断句题教案
题型突破篇高考文言文断句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懂文本的能力。
题型为“3错1对”型选择题。
一般在语意和句法结构上设错,主要类型有:①混淆句子成分,混淆上句的宾语和下句的主语;②误解词语意思;③误拆连动成分;④错拆修饰限定语和中心词;⑤忽略倒装句。
一、“5大标志”助你巧断句词性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也可先找出代词,如吾、予、余(表示“我”),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其、彼、此、之等。
这些名词和代词如果作主语,那么它的前面就可能断句;如果作宾语,那么它的后面也可能断句。
文言文中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常用来作谓语,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
1.(2016·全国卷Ⅲ)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傅珪,字邦瑞,清苑人。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
改庶吉士。
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
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
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
时词臣不附X瑾,瑾恶之。
谓《会典》成于X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
A.谓《会典》成于X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谓《会典》成于X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C.谓《会典》成于X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D.谓《会典》成于X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B[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通读全文,大致了解内容,抓住标志词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
(江苏专用)2021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五节归纳内容要点训练定
归纳内容要点(时间:45分钟分值:44分)一、根底题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4分)吴门枫江之市,有君子焉,人皆称曰瓶庵。
或曰守口如瓶,取谨言之义。
或曰瓶窄口而广腹,善容物者也。
瓶庵幼失怙废学,长自力于学,好文墨士,于贤人隐君子尤尊敬之。
朋友之穷老无所归者,曰:“于我乎养生送死。
〞于是士君子皆贤瓶庵。
人有急难之日,好行其德。
尝僦(jiù)①小舟,问舟子曰:“几何钱?〞日数假设干,瓶庵曰:“米贵甚,如是,汝安得自活?〞乃增其值。
故负贩人亦曰瓶庵盛德长者。
吴门高士徐枋,难衣食,瓶庵尝馈遗之,枋不辞。
瓶庵年六十,家人将觞客,瓶庵曰:“吾将归故土,以是费为祖宗祠墓费。
吾六十,善病,不于此时一拜先陇②,更何待耶?〞于是去,倡建始祖祠,修五世以上墓,拜故旧之陇而酹之,不令其子孙知。
事竣,力疾游黄山而后返。
里有事,尝就瓶庵平曲直,白徒③悍卒皆服之。
或曰:“瓶庵之父,往侨维扬,会逆阉魏忠贤用事,有假其威虐人者,君以布衣叩阍④。
抗疏,既危而免。
〞瓶庵殊多父风也,父尝刲股以疗亲痛,瓶庵父病亦刲股。
瓶庵之妹死,有遗子女,并婚嫁之如己出。
其孝友如此。
于是远近士至吴门者,皆欲争识瓶庵矣。
【注】①僦(jiù):租赁。
②先陇:祖先陇地,祖墓。
③白徒:本指无军籍临时征集的壮丁。
此处指散漫无管束的人。
④叩阍(hūn):向朝廷进言。
1.简要概括瓶庵的性格特征。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好学行道。
②仁义孝友。
③做人有度量。
④公正无私。
【参考译文】苏州枫江市集中,住着一位有道德的人,人们都称呼他“瓶庵〞。
有人说,这称呼是指守口如瓶,取说话慎重的意义。
有人说,瓶子口窄而腹大,很能装东西,比喻做人有度量。
瓶庵小时候父亲去世,停顿了学业,长大后靠自己奋力学习,喜欢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有道德的人、隐士特别尊敬。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 试题练习题精选汇编(含答案解析)
D.丈夫意气相期/勿以小嫌介意/吾终不信谗言以害忠良/公宜体之/必欲去者/以此金相资/表一时共事之情也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丑,干支历六十甲子中的一个,此处不是纪年,而是和后文的“辛巳”一样都用来纪日。
A.王君廓屡次设计击退王世充部下将领,得到高祖的充分肯定,认为自古以来还没有率领区区十三人打败一万人的以少胜多的先例。
B.当诸将怀疑尉迟敬德有叛离之心将其囚禁起来后,李世民力排众议,认为他并无反叛之心,下令将其释放,并请人内室,赐其黄金。
C.当李世民带五百骑兵行视战区地形之时,王世充仓猝率军而至包围了他,尉迟敬德掩护李世民突围时单骑避槊,如入无人之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彭龟年孝顺母亲,耽于读书。他七岁时失去父亲,对其母十分孝顺。长大后曾读《易》到废寝忘食,且敢于怀疑朱熹、张栻的观点。
B.彭龟年忠于君主,敢于直谏。他曾进谏,作为皇帝读书不必贪多,重要的是虚心纳谏,向善改过。后又上奏弹劾权盛一时的韩侂胄。
B.行台,指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行台左仆射,官职名,在唐初位同宰相。
C.槊,古代冷兵器,用上好的金属锻造而成,属攻击性武器。主要种类有马槊、步槊、杂槊。
D.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其体例跟《左传》相同。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通过者,分三甲,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
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任务1真题感知课件
5.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 同?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①对赵国,孟尝君表以忠心,以存魏的好处打动对方。②对 燕国,孟尝君则是晓以利害,以亡魏的弊端引起燕王的重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解析:“以镇天下”是“强宗室”的目的,二者之间不应断开, 排除A、D两项。“虽童孺皆为王”结构完整,中间不应断开,排 除C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 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 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 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专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 种急务。
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 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 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 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 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 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
任务一 真题感知
01
高考真题
一、(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 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 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 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 “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
2022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3古诗文阅读新人教版
2022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3古诗文阅读新人教版考案3 古诗文阅读本试卷共19题,共4页。
全卷总分值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5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导学号 15650675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
父为里监门。
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稍习善,求为狱小吏,因学律令,转为狱史,县中疑事皆问焉。
太守行县,见而异之,署决曹史。
又受《春秋》,通大义。
举孝廉,为山邑丞,坐法免,复为郡吏。
.....元凤中,廷尉李光以治诏狱,请温舒署奏曹掾,守廷尉史。
会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位,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
其辞(节略)曰:臣闻秦有十失,其一尚存,治狱之吏是也。
秦之时,贱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正言者谓之诽谤,遏过者谓之妖言。
故忠良切言皆郁于胸,誉谀之声日满于耳。
此乃秦之所以亡天下也。
方今天下赖陛下恩厚,亡金革之危,饥寒之患,父子夫妻戮力安家,然太平未洽者,狱乱之也。
夫狱者,天下之大命也,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属。
《书》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今治狱吏那么不然,上下相驱,以刻为明,治狱之吏皆欲人死,此仁圣之所以伤也。
太平之未洽,凡以此也。
夫人情安那么乐生,痛那么思死。
棰楚之下,何求而不得?是以狱吏专为深刻,残贼而亡极,偷为一切,不顾国患,此世之大贼也。
故天下之患,莫深于狱;败法乱正,离亲塞道,莫甚乎治狱之吏。
此所谓一尚存者也。
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那么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上善其言,迁广阳私府长。
内史举温舒文学高第,迁右扶风丞。
时,诏书令公卿选可使.匈奴者。
温舒上书,愿给厮养,暴骨方对,以尽臣节。
事下度辽将军范明友、太仆杜延年问状,以其言无可取,罢归故官。
久之,迁临淮太守,治有异迹,卒于官。
(节选自《汉书》传21,有删改)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B )A.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那么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B.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那么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C.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那么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D.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以废治狱/那么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解析]正确标点为:唯陛下除诽谤以招切言,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1刑罚,以废治狱,那么太平之风可兴于世,永履和乐,与天亡极,天下幸甚。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章古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探技巧新人教版
专题1 文言文阅读本训练共20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训练时间60分钟一、 (原创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错误!敬晖,绛州太平人也。
弱冠..新有突厥之寇,方秋..举明经。
圣历初,累除卫州刺史.时河北而修城不辍,晖下车谓曰:“金汤非粟而不守,岂有弃收获而缮城郭哉?”悉令罢散,由是人吏咸歌咏之。
再迁..夏官侍郎,出为泰州刺史。
大足元年,迁洛州长史。
天后幸长安,令晖知副留守事.在职以清干著闻,玺书劳勉,赐物百段.神龙元年,转右羽林将军。
以诛张易之、昌宗功,加金紫光禄大夫,擢拜..侍中,赐爵平阳郡公,食实封五百户。
寻进封..齐国公。
天后崩,遗旨加实封通前满七百户。
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仍赐铁券,恕十死,朔望..趋朝。
初,晖与彦范等诛张易之兄弟也,洛州长史薛季昶谓晖曰:“二凶虽除,产、禄犹在,请因兵势诛武三思之属,匡正王室,以安天下。
”晖与张柬之屡陈不可,乃止.季昶叹曰:“吾不知死所矣。
”翌日,三思因韦后之助,潜入宫中,内行相事,反易国政,为天下所患,时议以此归咎于晖。
晖等既失政柄,受制于三思,晖每椎床嗟惋,或弹指出血。
柬之叹曰:“主上畴昔为英王时,素称勇烈,吾留诸武,冀自诛锄耳.今事势已去,知复何道?”三思既深愤晖,以许州司功参军郑愔素被晖等废黜..,因令上表陈其罪状.中宗诏曰:“则天大圣皇后,往以忧劳不豫,凶竖弄权。
晖等因兴甲兵,铲除妖孽,朕录其劳效,备极宠劳.自谓勋高一时,遂欲权倾四海,擅作威福,轻侮国章,悖道弃义,莫斯之甚。
咸宜贬降,出佐遐藩。
”晖到崖州,竟为周利贞所杀。
睿宗即位,追复官爵,赠晖泰州都督,谥曰肃愍.(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D )A.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B.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C.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D.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武三思益怒/乃讽帝阳尊晖等为郡王/罢知政事/[解析]正确标点为:晖等以唐室中兴,武氏诸王咸宜降爵,上章论奏,于是诸武降为公。
【精品】2022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 古代散文(三)
1.说秦伯说,与郑人盟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喜悦,快乐〕〔杂说,一种文体〕〔陈述〕2.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停数日,辞去不辞劳苦未辞也大礼不辞小让〔推辞〕〔辞别〕〔推托〕〔动词,告辞〕〔动词,计较,讲究〕3.敝因人之力而敝之使史更敝衣草屦曹操之众,远来疲敝〔损害〕〔坏,破旧〕〔疲惫〕4.鄙越国以鄙远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蜀之鄙有二僧〔边邑〕〔庸俗,鄙陋〕〔轻视〕〔遥远的地方〕5.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不求闻达于诸侯(要求)(探求)(请求)(谋求)6.信信者效其忠愿陛下亲之信之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忌不自信(老实)(信任)(信用)(相信)7.下必竭诚以待下那么思江海下百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下位的人,此指臣民)(居于……之下)(屈尊,降低身份) 8.伐廉颇为赵将,伐齐伐薪烧炭南山中口诛笔伐平伐其功〔讨伐〕〔砍伐〕〔声讨〕〔夸耀〕9.遗小学而大遗深追先帝遗诏生民百遗一使人遗赵王书〔遗漏〕〔死人遗留下来的〕〔剩下〕〔送给〕10.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如引车避匿〔延请〕〔拉〕〔掉转〕11.以以勇气闻于诸侯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凭、凭借〕〔用、拿〕〔来〕〔因为〕12.负秦贪,负其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闻之,肉袒负荆〔依仗,凭借〕〔辜负,对不起〕〔违背〕(使……承当)〔背着〕13.幸而君幸赦臣而君幸于赵王〔幸好,幸而〕〔宠幸〕14.徒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白白地〕〔只,只不过〕15.因因击沛公于坐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趁机〕〔副词,于是,就〕16.谢哙拜谢乃令张良留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谢〕〔动词,兼“抱歉〞和“告辞〞义〕〔动词,抱歉〕17.为客何为者窃为大王不取也我为鱼肉为击破沛公军吾属今为之虏矣何辞为〔wéi,动词,做,干〕〔wéi,动词,认为〕〔wéi,动词,是〕〔wèi,介词,替〕〔wéi,介词,被〕〔wéi,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里〕1.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驻军〕②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走上前)③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向人进酒或献礼)④舍相如广成传(安置住宿)⑤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⑥乃使其从者衣褐(穿)⑦沛公欲王关中〔统治,称王〕⑧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示意〕⑨道芷阳间行〔取道〕⑩籍吏民,封府库〔登记在册〕〔2〕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在夜里〕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晨;在晚上〕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往西〕④而相如廷斥之(在朝廷上)⑤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从小路)⑥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⑦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2.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②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定,契约)〔2〕动词的使动用法①不阙秦〔使……减损〕②假设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③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撞破)④宁许以负秦曲(使……承当)⑤毕礼而归之(使……回去)⑥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⑦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3.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动词①邻之厚,君之薄也〔变雄厚;变薄弱〕②素善留侯张良〔交好〕③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2〕形容词作名词①居域中之大(帝王的地位)②居安思危(安乐的时候;危险的时候)③莫不殷忧而道著(深切的忧虑)④那么思正身以黜恶(奸恶的人)⑤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有才能的人,好的意见)⑥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必固其根本(使……稳固)②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③拔剑撞而破之〔使……破〕〔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①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以……为后)1.敢以烦执事古义: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今义:掌管某项事情或工作的人,也可作动词2.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4.璧有瑕,请指示王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的嘱咐5.〔廉颇〕宣言曰古义:扬言,到处说今义:宣告、声明6.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义:约定,契约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7.明年复攻赵古义:〔事件发生的〕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8.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古义:走上前去进献今义:向前行动或开展9.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说来10.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11.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12.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今义:山东省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了〕2.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倍〞,增加〕3.共其乏困〔“共〞同“供〞,供应〕4.夫晋,何厌之有〔“厌〞同“餍〞,满足〕5.秦伯说〔“说〞同“悦〞,喜悦,快乐〕6.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明智〕7.那么思无因怒而滥刑(“无〞同“毋〞,不要)8.可予不〔“不〞同“否〞〕9.拜送书于庭〔“庭〞同“廷〞〕10.召有司案图〔“案〞同“按〞〕11.秦自缪公以来〔“缪〞同“穆〞〕1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同“熟〞〕13.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把守;“内〞同“纳〞,接纳〕14.要项伯〔“要〞同“邀〞,邀请〕15.不敢倍德〔“倍〞同“背〞,违反,忘记〕16.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17.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隔膜,嫌怨〕18.因击沛公于坐〔“坐〞同“座〞,座位〕19.不者,假设属皆且为所虏〔“不〞同“否〞,否那么〕1.判断句〔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译文:这也像砍伐树木的根却要求树木茂盛,阻塞水的源头却希望水流得长远一样啊〔2〕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译文:这是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2.状语后置句〔3〕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译文:虽然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怒气吓唬他们〔4〕拜送书于庭译文: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3.宾语前置句〔5〕夫晋,何厌之有译文: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6〕君何以知燕王译文:根据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你〕4.定语后置句〔7〕求人可使报秦者译文:〔想)寻求一个可以出使答复秦国的人5.被动句〔8〕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译文:恐怕秦国的那些城池得不到手,白白地受欺骗〔9〕假设属皆且为所虏译文: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6.省略句〔10〕欲呼张良与俱去译文: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1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译文: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12〕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译文:假设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7.固定句式〔13〕孰与君少长译文:跟你比,年龄谁大谁小〔14〕军中无以为乐译文:军营中没有什么可娱乐的〔15〕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译文:财物没有拿取的,妇女没有宠幸的1.素材点拨(1)智慧的魅力——?烛之武退秦师?不管是两军对垒还是两强单决,有时候胜利不仅仅依靠武力!烛之武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能站在对手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对手的利益考虑,从而得出其中的利害关系,让其主动退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一节文言实词训练定时规范题组一 基础练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单于使卫律召武(苏武)受辞.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③我从去年辞.帝京④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B.⎩⎨⎧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②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③而吾与子之所共适.④彼且奚适.也C.⎩⎨⎧①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②低眉信.手续续弹③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④信.可乐也 D.⎩⎨⎧①操军不利,引.次江北②控蛮荆而引.瓯越③引.赵使者蔺相如④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 解析 C 项,①使者,指媒人。
②随意,随便。
③④的确,实在。
A 项,①口供,引申为“审讯”。
②辞谢。
③辞别,离开。
④应酬的言辞。
B 项,①出嫁。
②适合、依照。
③享用,享受。
④到。
D 项,①后退。
②连接。
③延请。
④自杀。
答案 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3分)A.⎩⎨⎧①戍卒叫,函谷举.(攻占)②杀人如不能举.(尽) B.⎩⎨⎧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有时,偶然)②谗人间.之,可谓穷矣(离间) C.⎩⎨⎧①汝真女子之见.(见识,见解)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偏指“我”) D.⎩⎨⎧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欺负)②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失败) 解析 D 项,①负:辜负,对不起。
答案 D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B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D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解析 A 项,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B 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气。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
C 项,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重在父母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主要指旁系亲属。
答案 D4.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实词。
(14分)(1)伐罪吊.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细大不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洒扫庭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聚讼.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何患.无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严惩不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克.日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无所适.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信.手拈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童.山秃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登峰造.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无稽.之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尸.位素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慰问(2)舍弃(3)台阶(4)争论(5)担忧 (6)宽恕,饶恕(7)约定或限定(8)到,去,归向(9)随意(10)秃的,没有草木的(11)到达(12)查考,考核(13)迫近(14)不做事情,空占职位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其曲.中规B.素善.留侯张良C.是以区区不能废远.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解析A项,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弯曲的弧度。
其他三项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B项,与……友善。
C项,远离。
D项,整饰。
答案A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5分)(1)冀得一归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须.其力疲,乃可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周穷振.乏,家无余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此两家常折券弃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拜见。
(2)不周道,疏漏。
(3)等到。
(4)通“赈”,赈济。
(5)通“债”,债务。
题组二语段练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4分)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
其子杀人,秦惠王令吏弗诛。
腹不许惠王,而遂杀之。
子,人之所私也。
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选出正确一项。
(1)至.公也( )A.到达 B.极、最C.至于 D.导致(2)忍.所私以行大义( )A.忍耐 B.容忍C.对……狠心 D.抑制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1)文中的“至公也”是评论尧、舜禅让的行为是天下最公正的。
此处的“至”表程度,是“极、最”的意思。
(2)“忍所私以行大义”的意思是墨学大师腹忍痛杀掉自己的儿子来推行大义。
这里的“忍”是“忍痛”“对……狠心”的意思。
答案(1)B (2)C【参考译文】尧有十个儿子,但是不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不传位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禹:他们最公正了。
墨家有个大师腹,住在秦国。
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命令官吏不杀他。
腹没有答应秦惠王,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
用对自己的儿子狠心的方式来伸张大义,腹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8.阅读下面文段,试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3分)建元六年,安国(指传主韩安国)为御史大夫。
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
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
”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
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
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
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
”于是上许和亲。
答: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答案①倍,通“背”,违背。
②罢,通“疲”,疲劳。
③敝,通“弊”,害处。
【参考译文】建元六年,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
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臣讨论。
大行王恢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
”韩安国说:“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
我们得到它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
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
”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6分)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节选自《荀子·天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大.天而思之大:尊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B.孰与物.畜而制之物:把……当作物一样,名词作状语。
C.因物而多.之多:与“少”相对,指数量多。
D.思物而物.之物:把……当作物,名词的意动用法。
解析C项,这里的“多”应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增多”。
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孰与骋.能而化之骋:施展。
B.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有:掌握。
C.故错.人而思天错:错误。
D.则失万物之情.情:本性。
解析C项,“错”与“思”相对,也应是一个动词,通“措”,放弃。
答案C【参考译文】尊崇天而思慕它,哪里比得上把天当作物一样畜养起来而控制它呢?与其顺从天而赞美它,哪里比得上控制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呢?与其盼望、等待天时,哪里比得上适应天时而役使它呢?与其依顺万物的自然繁殖而求它增多,哪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按着人的需要有所变化呢?与其思慕万物而使它成为能供自己使用的物,哪里比得上管理好万物而不失掉它呢?与其希望万物能自然生长出来,哪里比得上掌握万物的生长规律呢?所以放弃人的努力而只寄希望于天,那就不能理解万物的本性,也就不能去利用它了。
10.解释下列文言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
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
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
王公不答。
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
鞠大失所望。
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
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
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
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
”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
(1)释褐..为大理评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杭州仁和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谢平昔..奖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其职事甚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脱下粗布衣服(2)掌管(3)往常(4)督促【参考译文】鞠咏考中进士,他凭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