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
物流师的物流网络建模与仿真
![物流师的物流网络建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2b7ecde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b.png)
物流师的物流网络建模与仿真物流网络建模与仿真在物流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物流师,理解和应用物流网络建模与仿真技术,对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物流网络建模与仿真的概念、方法和应用,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物流师。
一、物流网络建模与仿真的概念物流网络建模是指将物流系统中的各个节点(例如仓库、配送中心、生产工厂等)和其之间的关系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我们可以对物流网络进行定量分析和优化。
物流网络仿真则是将建立的数学模型进一步转化为计算机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来模拟物流网络的运作过程。
二、物流网络建模的方法常用的物流网络建模方法有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离散事件仿真(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和Agent-based仿真等。
1.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主要适用于能够转化为线性模型的物流网络问题。
通过设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线性规划可以找到物流网络中各节点的最优决策方案,如最小化总成本、最大化运输量等。
2. 离散事件仿真离散事件仿真适用于异步事件发生的物流网络问题。
通过模拟物流网络中各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过程,可以得到详细的运作流程和事件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而评估不同策略对物流网络性能的影响。
3. Agent-based仿真Agent-based仿真是一种基于个体行为的仿真方法,适用于具有较复杂行为特征的物流网络问题。
通过建立代理对象(Agent)并模拟其行为,可以研究个体行为对整体物流网络性能的影响。
三、物流网络仿真的应用物流网络仿真在物流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配送路径优化利用物流网络建模与仿真技术,可以对配送路径进行优化。
通过模拟不同的路径选择策略,找到最短路径或最优路径,降低物流成本,缩短配送时间。
2. 供应链协调供应链中涉及多个节点和多个参与方,各节点的运作和决策会相互影响。
Flexsim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ppt课件(完整版)
![Flexsim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ed13f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5.png)
实体选择
设备名称
胚布打卷机1 胚布打卷机2
高压锅炉1
高压锅炉2
烘桶1
烘桶2
输送带1 输送带2
对仿真实体(可变)
Processoe2 Processoe3
Processoe6
Processoe8
Processoe11
Processoe12
Conveyor4 Conveyor9
时间
330 330
342
柔性可以表述为两个方面。第一
方面是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
力,可用系统满足新产品要求的程度
来衡量;第二方面是系统适应内部变 化的能力,可用在有干扰(如机器出
现故障)情况下,系统的生产率与无 干扰情况下的生产率期望值之比来衡 量。
制造柔性的体现
01 机器柔性 03 产品柔性 05 生产能力柔性 07 运行柔性
特点
混流生产线的显著有点为既能满足市场大批 量的需要,又能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满足不 同客户的要求。但它的最大缺点是产出受到 夹具数量、比例的限制。
混流生产线的一般假设
(1)在生产能力允许的前提下尽量不调整夹 具,调整夹具时也只影响被调整的夹具产量 (调整时间为H小时),其余夹具不受影响;
(2)生产线双班,正常工作时间16小时,工 作期间夹具均衡产出;
产品
A B C
车床 5 4 4
加工时间/分钟
钻床
铣床
5
4
4
3
5
3
磨床 4 4 4
检验时间/分钟
4 3 1
概念模型
设备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平均维修时间(MTTR)均服从均 值为1500 分钟和30 分钟的指数分布,其中不合格品(5%)将返回相 应的工段进行再加工,多余的则暂存于缓存库中(图2-1)。顾客订单为: 产品A1000件、产品B500 件、产品C200 件。排产优化的目标是交货 期最短,满足订单后的缓存库存最低。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734028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a4.png)
配送
包括配货、送货等环节,将物 品按时按量送达客户指定地点 。
信息处理
包括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 和应用等环节,为物流系统的 运行提供信息支持和决策依据
。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
02
基于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
线性规划模型
01
利用线性方程描述物流系统的运作过程,通过求解最优解实现
资源的最优配置。
动态规划模型
02
Witness
Witness是一款专注于离散事件仿真的软件,适用于生产线、仓库、配送中心等物流场景的建模和仿真。它提供了直 观的图形界面和强大的分析工具。
AnyLogic
AnyLogic是一款多方法仿真软件,支持基于智能体、离散事件和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它提供了丰富 的库和定制化功能,可用于构建各种物流系统模型。
仿真技术
采用仿真技术对模型进行模拟运行,展现配送中心的实际运作情况 ,包括订单处理速度、分拣效率、配送路径规划等。
优化措施
根据仿真结果,识别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制定相应的优化 措施,如优化分拣流程、提高配送路径规划合理性等。
案例三:供应链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建模方法
运用系统动力学、复杂网络等理论,构建供应链物流系统 的整体模型,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消费者等环 节。
引入先进物流技术
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物流设备和技术,提高物流 处理速度和准确性。
实施精益物流管理
通过消除浪费、减少库存、优化流程等手段,提 高物流运作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的策略
优化运输方式选择
根据货物特性和运输需求,合理选择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
实施物流外包
将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降低自营物流成本 。
物流中心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
![物流中心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48cd86e53a580216fcfe58.png)
物流中心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报告模型进行描述我们这次物流模拟实训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物流的模拟操作,使大家对物流这门课程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物流的模拟实验里面主要的成分有:直线传送带,部件生成器,部件消失器,笼车,机器人,自动立体仓库,智能导向物,等一系列的物体对于造成的物流传输。
通过一开始的部件生成器生成的部件,然后通过分流传输带进行分流,之后在靠合流带进行整和。
几个部件一起通过装货平台传送,之后在靠简单的分流:通过自动机器的传输,然后进入托盘,进入自动仓库,进行整合以后再通过仓库出来同样通过传输带,再进行分配。
而之后的滑车轨道和环形轨道使得流程传送更加的复杂,也更加的使得流程看起来方便简单。
进入托盘控制,最后再到分流传输带,进行机器人的分配,再到笼车的最后的整合。
模型设计过程与结果这次的模拟立体仓库要在先前的几个模拟实验里面加上环形轨道的滑车。
老师在事先将操作的流程发给了我们。
于是我们按照来时发的WORD一步一步的操作。
点击设备栏的[直线轨道]按钮,使直线轨道表示出来。
使右侧自动立体仓库的IO部件(In mode) 的右下角和直线轨道的入口处大致对齐,将第2条直线轨道的入口移向第1条直线轨道的出口使其自动连接上。
同样地,使第3 条直线轨道也自动连接上。
点击设备栏的[左曲轨道]按钮,使左曲轨道表示出来。
将左曲轨道移到第3条直线轨道的出口,使其自动连接上。
选择第3条直线轨道后,用复制粘贴再增加1条轨道并使其旋转180度。
将直线轨道移到左曲轨道的出口,使其自动连接上。
选择第4条直线轨道,然后用复制粘贴再增加1条轨道。
将第5条轨道移到第4条轨道的出口,使其自动连接上。
选择成为半圆形的左曲轨道后,用复制粘贴的操作来再增加下面要做成的模型概要是从自动立体仓库出库的托盘上的货物卸下后,再将货物送出滑车分流出货。
由于滑车铁轨和环形轨道一起模拟对我来说是在困难。
所以我决定舍弃了铁轨滑车。
这样反而简单方便。
心得体会在这次的物流实训中,虽然我们从未学过有关物流方面的知识。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4a2cca29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59.png)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1、系统模型定义模型是把对象实体通过适当的过滤,用适当的表现规则描绘出的简洁的模仿品。
2、模型的特点(1)它们都是被研究对象的模仿和抽象;(2)它们都是由与研究目的有关的、反映被研究对象某些特征的主要因素构成的;(3)反映被研究对象各部分之间的关联,体现系统的整体特征。
3、按照模型的形式分,模型有抽象模型和形象模型(1)抽象模型用概念、原理、方法等非物质形态对系统进行描述所得到的模型,包括数学模型、图形模型、计算机程序、概念模型(2)形象模型模拟模型和实物模型4、建立模型的步骤(1)根据系统的目的,提出建立模型的目的-为什么建模型(2)根据建立模型的目的,提出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解决哪些问题(3)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构思要建立的模型类型、各类模型之间的关系等,即构思所要建立的模型系统。
-建一些什么样的模型?它们的关系?(4)根据所构思的模型体系,收集有关资料-模型需要哪些资料?(5)设置变量和参数-需要哪些变量和参数?(6)模型具体化--模型的形式是什么?(7)检验模型的正确性--模型正确吗?(8)将模型标准化--该模型通用性如何?(9)根据标准化的模型编制计算机程序,使模型运行--计算时间短吗?占用内存少吗?5、建立模型的注意事项(1)明确目的,确定构成要素(2)模型的简单化和高精度模型(3)没有固定不变的建模方法(4)模型的验证(5)没有人类介入的系统模型6、系统仿真技术是应用数学模型、相应的实用模型的装置、计算机系统、部分实物的仿真系统,对某一给定系统进行数学模拟、半实物模拟、实物模拟,以便分析、设计、研究这种给定系统;或者利用这种仿真训练给定系统的专业人员。
7、系统仿真的组成要素(1)实际系统:行为输入输出行为(2)实验框架:有效性某种假设、限制条件(3)基本模型:假想的完全解释能解释实际系统的所有输入-输出行为的模型(4)集总模型:简化从基本模型或根据实验者对实际系统的设想,按照把各个实体集总在一起并简化它们的相互关系而构造的模型。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a1cce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f.png)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报告一、引言物流系统是指将物品从供应商处运送到客户处的整个过程,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
为了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一个合理的物流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对于优化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物流系统建模物流系统建模是指将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抽象和描述,以便于分析和优化。
物流系统建模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如流程图、数据流图、Petri网等。
1. 流程图流程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方法,可以清晰地展示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通过绘制流程图,可以直观地了解物流系统的运作过程,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例如,可以绘制采购流程图、仓储流程图、运输流程图等,以便于对不同环节进行分析和优化。
2. 数据流图数据流图是一种描述物流系统中数据流动和处理过程的图形表示方法。
通过数据流图,可以清楚地了解物流系统中的数据来源、处理和输出,帮助分析和优化物流系统的数据流程。
例如,可以绘制供应商数据流图、客户数据流图等,以便于对数据流进行分析和优化。
3. Petri网Petri网是一种数学工具,可以用于描述物流系统中的并发和同步过程。
通过Petri网的建模,可以更准确地分析物流系统的并发性和同步性问题,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例如,可以建立仓储系统的Petri网模型,分析货物的进出和仓库容量的限制等问题。
三、物流系统仿真物流系统仿真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物流系统的运作过程,以评估和比较不同策略和方案的效果。
物流系统仿真可以使用专门的仿真软件,如Arena、AnyLogic等,也可以使用编程语言进行自主开发。
1. 仿真参数设定在进行物流系统仿真之前,需要设定一些参数,如供应商的数量和位置、客户的数量和位置、运输工具的数量和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设定将直接影响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仿真过程仿真过程是指根据设定的参数,通过模拟物流系统的运作过程,得到各个环节的数据和指标。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13d168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d4.png)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一、引言物流系统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优质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优化策略,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深入研究。
二、实验目标本次实验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物流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具体而言,我们将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物流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和流程,分析其对整体运行效果的影响;2. 优化物流系统中的资源配置和调度策略,提高物流效率;3. 分析物流系统中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实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 数据收集:收集物流系统的相关数据,包括物流节点、运输路径、货物流动情况等。
2. 建立数学模型: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建立物流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节点间的关系、运输路径的选择规则、货物流动的概率等。
3. 参数设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模型中的参数,如节点的处理能力、运输路径的容量等。
4. 仿真实验:利用仿真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观察物流系统的运行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5. 数据分析:对仿真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物流系统的性能,并找出改进的方向。
6. 优化策略: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如调整节点的处理能力、优化运输路径等。
7. 仿真实验验证:将优化策略应用于模型中,进行再次仿真实验,验证优化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多次仿真实验,我们得到了大量的数据,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以下是部分实验结果的总结:1. 关键节点分析:我们发现物流系统中存在一些关键节点,其处理能力对整体物流效率有较大影响。
通过增加关键节点的处理能力,可以显著提高物流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2. 运输路径分析:不同的运输路径对物流系统的运行效果有显著影响。
通过优化运输路径的选择规则,可以降低物流系统的运输成本,并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
物流建模仿真实践心得
![物流建模仿真实践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22ea1d9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a.png)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作为支撑现代经济的重要环节,其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提高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物流建模与仿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通过本次物流建模仿真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建模与仿真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实践背景本次实践是在我国某大型物流企业的实际项目中进行的。
该项目涉及多家子公司,业务范围广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等多个环节。
为了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企业决定采用物流建模与仿真技术对现有系统进行优化。
二、实践过程1. 需求分析首先,我们与项目团队进行了深入沟通,了解了企业对物流系统的具体需求,包括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仓储布局等。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相关数据,如运输路线、货物种类、运输工具等。
2. 建模与仿真根据需求分析,我们采用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了建模。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仿真对象:包括仓库、运输车辆、货物等。
(2)定义仿真参数:如货物种类、运输路线、运输工具、运输时间等。
(3)建立仿真模型:运用仿真软件(如FlexSim、AnyLogic等)搭建物流系统模型。
(4)设置仿真场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仿真参数,如运输车辆数量、货物配送周期等。
(5)运行仿真实验:对模型进行多次仿真实验,观察系统性能。
3. 结果分析通过对仿真实验的结果分析,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运输效率有待提高:部分运输路线存在拥堵现象,导致运输时间延长。
(2)运输成本较高:部分运输工具存在闲置,导致运输成本上升。
(3)仓储布局不合理:部分仓库面积利用率较低,导致仓储成本增加。
4. 优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优化建议:(1)优化运输路线:根据货物种类、运输时间等因素,重新规划运输路线,降低拥堵现象。
(2)合理配置运输工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运输工具数量,提高运输工具利用率。
(3)优化仓储布局:根据货物种类、仓储面积等因素,调整仓储布局,提高仓储面积利用率。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55551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f3.png)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报告一、引言物流系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商品的生产、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
为了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成本和风险,建立一个合理的物流系统模型是非常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介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和应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物流系统建模物流系统建模是将现实世界的物流系统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并确定其关键要素、输入和输出。
常用的物流系统建模方法包括流程图、数据流图、Petri网等。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物流系统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
三、物流系统仿真物流系统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际物流系统的运行过程和结果,以评估系统性能和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仿真可以通过调整系统的参数和策略,模拟不同的场景和情况,从而找到最优的物流方案。
常用的物流系统仿真软件有Arena、AnyLogic等。
四、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应用1. 物流网络优化:通过建立物流系统的网络模型,优化物流节点的位置和布局,降低物流成本和运输距离。
2. 运输路径规划:通过建立物流系统的路径模型,找到最短的运输路径和最优的配送方案,提高配送效率和准确性。
3. 仓储容量规划:通过建立物流系统的仓储模型,确定合理的仓储容量和库存策略,提高仓储利用率和服务水平。
4. 运输调度优化:通过建立物流系统的调度模型,优化运输车辆的调度和路线规划,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
5. 物流风险评估:通过建立物流系统的风险模型,评估物流系统的脆弱性和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五、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挑战与展望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复杂性高、数据量大、模型验证困难等。
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物联网的普及,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
同时,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还可以与其他领域的模型和方法相结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为物流系统的优化和智能化提供更多可能性。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cd1d98a069dc5022aaea00f2.png)
仿真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处理的过程,典型的系统仿真过程包括系统模 型建立、仿真模型建立、仿真程序设计、仿真试验和数据分析处理等, 它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与经验。仿真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物理的或 数学的模型来类比模仿现实过程,以寻求对真实过程的认识。它所遵 循的基本原则是相似性原理。
3
二、仿真技术的特点
仿真技术是模型(物理的、数学的或非数学的)的建立、验证 和试验运行技术。现代仿真技术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系统
问题的本源
系统模型
桥梁
实验
解决问题手段
2
基本概念 (Simulation)
一、什么是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以相似原理、系统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仿真应用领域的有 关专业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系统、与应用有关的物理效应设备及仿 真器为工具,利用模型对系统(已有的或设想的)进行研究的一门多 学科的综合性的技术。
2
对那些内部结构和特性不清楚的系统,可假设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和修正 建立模型,也可以用辨识的方法建立模型。
3
对于内部结构和特性有部分了解,但又不甚了解的,则采用以上两种方法 相结合的方式 。
14
现代仿真技术 ----建模与仿真方法学
随着仿真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近年来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的 研究范围逐渐从定量系统向定性系统拓宽,其中典型的定性系统 建模方法有Kuiper 法以及各类基于模糊理论的方法等。此外,在 离散事件系统及各类并发分布系统的建模方法中,Petri 网及Bond 图方法及其应用也有较快的发展。从建模的方法学来看,除了典型 的机理建模及系统辨识方法外,近年来正积极发展模糊优化法、人 工智能辅助建模方法学及混合模式(multi-paradigm)的建模方法 学等 VV&A ( verification , validation and accreditation )技术,即系 统模型的校核、仿真模型的验证以及仿真结果的认可技术,已成 为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中的重要课题,尤其受到军事部门的 高度重视,并正从局部的、分散的研究向实用化、自动化、规范 化与集成化的VV&A系统发展。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_pdf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_pdf](https://img.taocdn.com/s3/m/b24218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6.png)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pdf1. 引言1.1 概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是一种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广泛应用的技术。
通过对物流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可以模拟出不同的运作策略,预测和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并优化资源分配,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也不断创新与进步。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全面介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概念、方法和重要性,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展示其实际应用。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重要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案例分析以及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该技术。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在提高效率、优化策略、应对风险等方面的具体作用和价值。
最后,对未来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发展进行展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物流系统建模是指将现实世界中的物流系统抽象成数学或计算机模型,以便对其进行仿真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物流运作过程,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以及优化资源分配等目标。
2.1 物流系统建模概述物流系统建模主要包括对物流网络、货物运输过程、设备设施等进行描述和组织。
首先,需要确定物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并对其进行分类和关联。
这些要素可以包括供应商、生产商、仓库、配送中心、运输工具等。
然后,通过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抽象和描述,形成一个整体的物流系统框架。
2.2 建模方法和技术在物流系统建模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包括数据收集、过程描述与分析、图论与网络分析以及数学建模等。
首先,需要收集并整理相关的数据信息,如供需关系、货量统计、时空分布等。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过程描述与分析,明确每一环节的作用与影响因素,并找出运作瓶颈和改进方向。
接下来,利用图论与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揭示物流系统中关键节点、路径和资源的优化策略。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c198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0.png)
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物流系统进 行模拟运行,以便评估和优化系统的 性能。
学习物流系统建模的方法和步骤
方法
包括离散事件仿真、连续仿真、混合仿真等。
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建模方法、建立模型、模型验证与修正、模型应用与优化。
掌握仿真实验的流程和操作
流程
包括问题定义、模型建立、模型验证、仿真运行、结果分析等步骤。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实验报告
汇报人: 202X-01-07
目录
•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01
实验目的
理解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
物流系统建模
通过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型对物流系 统进行抽象描述,以便分析和预测系 统的性能和行为。
物流系统仿真的应用场景
物流网络规划
通过仿真实验评估不同规划方案的效果,为 决策者提供参考依据。
物流系统优化
通过仿真实验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和调度策 略,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
物流风险管理
通过仿真实验评估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制定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物流服务质量管理
通过仿真实验评估服务质量水平,优化服务 流程和提升客户满意度。
建议一
针对物流系统效率问题,建议采用先进的路径规划算法优化物流路径,同时提高运输工具 的装载率,减少空驶现象。
建议二
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可以引入智能调度系统,实现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此外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也是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建议三
提高物流系统可靠性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定期对运输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确 保其正常运行。其次,加强仓储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货物安全。最后,优化物流信息 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共享,提高系统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物流建模与仿真技术
![物流建模与仿真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a8cd1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5.png)
数学建模、计算机仿真、系统动力学模型等。
工具
Excel、MATLAB、Simulink、Arena等。
02
物流仿真技术
物流仿真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物流仿真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物 理模型或计算机模拟,对物流系统进 行模拟实验和评估的过程。
目的
物流仿真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和优化物 流系统的性能,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降低成本,解决实际运作中的问题。
第三方物流企业建模与仿真
总结词
评估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水平,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详细描述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特点,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或仿真模型,模拟物流服务流程 、资源调度、风险管理等环节,评估服务水平,提出改进措施,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04
物流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 展
物流建模与仿真技术在企业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能力。
集成化
随着企业对于物流运作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 建模与仿真技术将更加注重集成化,例如将供应链、销售、生产
等多个环节进行整合和协同。
数据驱动
数据是物流建模与仿真的重要基础,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 展,数据驱动的物流建模与仿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趋势。
05
物流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实践应用
物流建模与仿真技术
• 物流建模基础 • 物流仿真技术 •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案例 • 物流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物流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实践应用
01
物流建模基础
物流建模的定义与重要性
物流建模的定义
物流建模是对物流系统进行抽象和描 述的过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 机模型等来反映物流系统的内在规律 和特性。
库存管理
物流建模与仿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库存管理 ,模拟不同库存策略下的库存水平、缺货情 况等,优化库存控制策略,降低库存成本。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优选全文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优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1d2b85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e.png)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是物流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较强的数学建模仿真类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物流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典型物流系统仿真与建模方法,以及物流系统仿真软件Flexsim的应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物流问题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通过计算机仿真辅助方法解决现实物流系统问题。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能力:1、通过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使学生掌握利用数学方法建立不同物流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模型与仿真的关系,熟悉物流系统预测模型与仿真、物流节点选址模型与仿真、运输配送系统模型与仿真、库存控制模型与仿真、物流系统评价模型与仿真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物流运作过程控制、物流资源优化调配的实际问题能力。
2、具备较强的学习最新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领域研究成果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评价现有研究成果的问题与不足,并能够提出自己独立见解的能力。
能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活动,并形成书面报告;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二、课程实验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注重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16学时,设8个实验,如表1所示。
三、教学方法课程教学以实验操作为主,结合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软件、生产物流软件、实证调研等方式,配合E-mail、QQ、微信、钉钉等交流工具共同完成实验授课内容。
实验课程讲授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解决大数据分析挖掘中具体应用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应用过程中的阐述、分析和论证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1)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1)](https://img.taocdn.com/s3/m/24bd38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9.png)
物流系统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开放性、地域性等特点。
物流系统目标
物流系统的目标是实现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 、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 求的过程。
建模与仿真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01
建模方法
02
仿真技术
建模是通过对物流系统进行抽象和简 化,用数学语言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 为,以便于分析和优化。常见的建模 方法包括排队论、Petri网、系统动力 学等。
混合系统仿真技术
离散-连续混合仿真
同时考虑物流系统中的离散事件和连续变量,采用离散事 件仿真和连续系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建模和仿真。
基于多智能体的混合仿真
利用多智能体技术,将物流系统中的不同实体抽象为智能 体,通过智能体之间的交互和协作来实现混合系统的仿真
。
基于云计算的混合仿真
借助云计算平台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资源调度能力,对大规 模、复杂的物流系统进行混合仿真,提高仿真的效率和准
介绍一些成功应用多智能体技术进行 物流系统建模和仿真的案例,如京东 物流、顺丰速运等。
大数据在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中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概述
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
案例分析
大数据技术是一种处理海量数据 的方法,通过数据挖掘、分析等 技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
大数据技术可用于物流系统的数 据分析、预测和优化,如通过分 析历史运输数据,预测未来运输 需求,优化运输路线和计划。
依据,提高决策水平。
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建模与仿真,可以预测和优化物 流系统的运行过程,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优化资源配置
建模与仿真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资源利 用的不足和浪费,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件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73302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c.png)
0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 真》,高等教育出版 社,2016年出版。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 真案例》,人民交通 出版社,2019年出 版。
《物流仿真与决策》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8年出版。
THANKS
感谢观看
物流系统优化技术与方法
1 2 3
数学规划方法
数学规划方法是一种常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优化技术,包括线性 规划、动态规划、整数规划等,可以解决复杂的 物流优化问题。
仿真优化方法
仿真优化方法通过模拟物流系统的运行过程,预 测不同策略下的系统性能,从而选择最优的决策 方案。
人工智能方法
人工智能方法包括神经网络、遗传算法、蚁群算 法等,能够自适应地寻找最优解,适用于大规模 、非线性问题的优化。
IBM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
IBM Supply Chain Optimization是IBM提供的一款供应链优化软件,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提供需求预测、库存规划、运输路由优化 等功能,能够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智能优化。
05
物流系统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快递公司的物流系统优化
常用物流系统仿真软件介绍
Arena
一款广泛使用的仿真软件 ,支持离散事件仿真和系 统动力学仿真,适用于各 种物流系统的仿真。
Flexsim
一款基于代理的仿真软件 ,适用于物流系统和生产 系统的仿真,支持3D可视 化。
Simulink
一款基于时间的仿真软件 ,适用于连续和离散时间 的系统仿真,支持多种编 程语言。
背景介绍
系统分析
某快递公司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 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决定对物流系 统进行优化。
物流建模与仿真(五篇范文)
![物流建模与仿真(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dc20b6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c.png)
物流建模与仿真(五篇范文)第一篇:物流建模与仿真一、请简述对建模与仿真的认知(300字)通过这学期对物流建模与仿真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对现实当中物流的重要性。
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是现代物流中的助力,能很大程度的减少物流当中的成本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随着现代物流理论和实践迅速的发展,所提出的研究问题日益复杂,非确定因素、模糊因素众多,因果关系复杂,单独应用数学方法就难以进行描述或很难求解且有时无法求解,使得我们的研究需要采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来辅助解决。
而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也是在与时俱进,当下的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则是尽可能的确定现实中对其相关的因素利用仿真软件模拟和计算物流活动。
以达到减少在物流活动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时间。
例如:生产物流系统、仓库物流、车间物流、供应链物流、物流中心业务流程、港口集装箱堆场场桥作业调度、汽车滚装码头物流等物流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这其中能节省大量的时间或者成本。
所以,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是现代物流运营和进一步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
二、这门课学到了哪些知识与技能(200字)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对这门课的深入了解,让我对这门课获益良多。
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有大量的电脑实践经验。
例如:银行排队系统模型—通过不断的添加和设置变量让整个系统更加完善和贴近现实。
还有物流配送作业系统---通过两个物流中心对周边物流点的进行运送作业,利用物流系统仿真软件anyloca将物流点、配送中心、GIS 地图、配送人员、配送车辆等变量一一建立起来,得到的就是两个物流中心对周边物流点进行作业的动态图,通过加速时间再进行数据分析就可以得到相关数据,然后可以通过数据的反馈进行修改的到一个合理物流配送方案,以达到节省时间和成本的目的。
还有用于数据分析、矩阵运算等相关计算的matlab软件。
这是一款功能强大的软件,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
![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https://img.taocdn.com/s3/m/49f39827af45b307e87197a7.png)
学生实践报告(文科类)课程名称: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所属院部:商学院指导教师:20 ——20 学年第学期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实践报告书写要求实践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
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要遵照以下字体、字号、间距等的具体要求。
纸张一律采用A4的纸张。
实践报告书写说明实践报告中一至四项内容为必填项,包括实践目的和要求;实践环境与条件;实践内容;实践报告。
各院部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践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践报告批改说明实践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
实践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由各院部自行制定。
实践报告装订要求实践报告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践项目的实践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践大纲。
实践项目名称: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基础操作实践学时: 8 同组学生姓名:实践地点:实践日期:实践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指导教师评阅:一、实践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在掌握物流系统建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物流实验室的taraVRbuilder软件,熟练掌握物流三维建模及仿真过程,并能设计物流系统,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上述总体目标主要由多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组成,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有计划按步骤地加以落实。
“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基础操作”的实践目的和要求是:1、熟悉TaraVRbuilder三维建模及仿真软件的操作界面、工具栏和操作风格,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物流系统建模及仿真的方法和程序,并领会三维仿真的原理和意义;2、掌握建立物流入库和出库流程及相关设备设施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并学会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同时了解物流仓储作业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物流设备的基本作用;二、实践环境与条件1、满足学生人数和硬件配置要求的计算机实验室;2、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软件一套(网络教学版);3、内部局域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实践报告(文科类)课程名称: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专业班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所属院部:商学院指导教师:20 ——20 学年第学期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实践报告书写要求实践报告原则上要求学生手写,要求书写工整。
若因课程特点需打印的,要遵照以下字体、字号、间距等的具体要求。
纸张一律采用A4的纸张。
实践报告书写说明实践报告中一至四项内容为必填项,包括实践目的和要求;实践环境与条件;实践内容;实践报告。
各院部可根据学科特点和实践具体要求增加项目。
填写注意事项(1)细致观察,及时、准确、如实记录。
(2)准确说明,层次清晰。
(3)尽量采用专用术语来说明事物。
(4)外文、符号、公式要准确,应使用统一规定的名词和符号。
(5)应独立完成实践报告的书写,严禁抄袭、复印,一经发现,以零分论处。
实践报告批改说明实践报告的批改要及时、认真、仔细,一律用红色笔批改。
实践报告的批改成绩采用百分制,具体评分标准由各院部自行制定。
实践报告装订要求实践报告批改完毕后,任课老师将每门课程的每个实践项目的实践报告以自然班为单位、按学号升序排列,装订成册,并附上一份该门课程的实践大纲。
实践项目名称: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基础操作实践学时: 8 同组学生姓名:实践地点:实践日期:实践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指导教师评阅:一、实践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在掌握物流系统建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物流实验室的taraVRbuilder软件,熟练掌握物流三维建模及仿真过程,并能设计物流系统,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上述总体目标主要由多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组成,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有计划按步骤地加以落实。
“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的基础操作”的实践目的和要求是:1、熟悉TaraVRbuilder三维建模及仿真软件的操作界面、工具栏和操作风格,掌握利用计算机进行物流系统建模及仿真的方法和程序,并领会三维仿真的原理和意义;2、掌握建立物流入库和出库流程及相关设备设施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并学会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仿真,同时了解物流仓储作业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物流设备的基本作用;二、实践环境与条件1、满足学生人数和硬件配置要求的计算机实验室;2、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软件一套(网络教学版);3、内部局域网。
三、实践内容实验1:TaraVRbuilder三维建模及仿真软件的基础认知和操作;实验2:建立一个货物入库模型并进行仿真。
基本要求如下:(1)入库模型的主体为一座仓库,该仓库配置1个入口和2个出口,其它细节自由定义;(2)入库模型中,设定有两种货物(原料A和原料B)同时需要入库。
两种原料都由货运卡车运输到货。
原料A必须用叉车才能完成装卸,原料B 则可以由人工完成装卸,原料A要求通过传送带运送直接存入1号原料存储区(自动立体高架货仓),原料B可以通过传送带运送直接存入1号原料存储区(自动立体高架货仓),也可以直接存入2号原料存储区(滑移式货架);(3)按照上述要求完成建模和仿真操作,然后对模型进行适当的美化,如增添支撑、地面、墙体、门窗、走道和楼梯等细节,提高仿真的真实感和实际效果;(4)模型在仿真过程中能够顺利运作,不出现堵塞、溢出等错误;(5)不违反物流设施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
实验3:建立一个货物出库模型并进行仿真。
基本要求如下:(1)在实践内容2所建立的入库模型基础上继续完成建模和仿真;(2)设定原料A和原料B分别经过一道工序(由一个机器人完成)的生产加工,最终组合成为成品C(每个C由1个A和2个B组成)。
生产出来的成品C放置到托盘上再存放到成品货架(托盘货架)区,最后由成品货架区出库装车,其它细节自由定义;(3)按照上述要求完成建模和仿真操作,然后对模型进行适当的美化,如增添支撑、地面、墙体、门窗、走道和楼梯等细节,提高仿真的真实感和实际效果;(4)模型在仿真过程中能够顺利运作,不出现堵塞、溢出等错误;(5)不违反物流设施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
四、实践报告(附件)实验1:TaraVRbuilder三维建模及仿真软件的基础认知和操作;TaraVRbuilder是一款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和模拟基于时间的传输、物流和仓储技术的软件工具。
作为一款“数字化工厂”的软件,它的特色在于用户可以在不具备特别的编程和三维设计技能的情况下,通过使用可自定义参数的丰富的三维动画模库,简便快捷地创造虚拟的三维动画场景。
这套软件用于对工厂机组装置的分析和可视管理。
它的应用领域包括销售支持、计划、工程规划以及档案整理等。
TaraVRbuilder可以通过标准数据库中的模块来配置所需要的设备。
除了可以构建生产流水线和自动传输技术的厂房和建筑之外,还可以呈现许多外部设备,例如机床、运输车、工人等,并可以使用不同的货物及通过设备中的不同途径来模拟物料流。
因此,TaraVRbuilder是第一款可以简便快捷地在三维场景中配置物流设施、设备和部件动画到中等复杂程度的标准软件。
TaraVRbuilder软件的主要操作界面包括:1.程序栏、菜单栏和工具栏;2.状态串;3.3D窗口和2D总览;4.项目树;5.输入区域和连接点。
TaraVRbuilder软件的主要操作功能包括:1.连接点的选择操作和状态识别;2.创建、打开和保存项目;3.导入和导出项目;4.常规、默认设计、连接点、支撑装置、速度、商标、测量、设备列表、物件号、当前对象、背景、坐标系统、阴影、保存等的设定。
实验2:建立一个货物入库模型并进行仿真。
一.卸货1.在适当位置插入两辆“负载货车”(记为货车1和货车2);2.在“负载货车”内部适当位置分别插入1个自内向外的“多堆积”,并定义“分配源”:原料A(酒箱(空))和原料B(瓶),分别对应货车1和2;3.在货车1的“多堆积”后插入“叉式装卸车”,并设置路线至传送带1;4.在货车2的“多堆积”后插入装卸“工人”,并接至传送带2;5.在“叉车”路线末端插入“前部卸载区域”并插入“多堆积”(即传送带1);6.在“工人”另一个连接点处插入“多堆积”(即传送带2);二.输送7.将传送带1设置至合适长度后插入“转车”;8.在“转车”的连接点2处插入“多堆积”(传送带3)至2号原料存储区(“滑移式货架”);9.在“转车”的连接点3处插入“多堆积”(传动带4)至1号原料存储区(“自动立体高架货仓”)并设置转车分货比例;10.在传送带2 后插入“多堆积”并连接至传送带4;三.入架11.在传送带3后插入“卸载站”和“机器人”,并将“机器人”接至“滑移式货架”(至此完成原料A卸货入库);12.在传送带4后插入“高架货仓类型3”(至此完成原料A和B卸货入库)。
实验3:建立一个货物出库模型并进行仿真。
一.出架1.在“高架货仓类型3”后增加一连接点并在两个连接点后分别插入多堆积(传送带5、6);2.设置“高架货仓类型3”出货动画及比例,使传送带5输送原料B(瓶),传送带6输送原料A(酒箱(空));二.加工3.在传送带6后插入“装载站”和“机器人”,并使“机器人”另一连接点接至传送带5,同时设置装载站动画,使得进入1个原料A(酒箱(空))和2个原料B(瓶),生成1个成品C(酒箱(满));4.在“装载站”的后插入“多堆积”(传送带7);5.在传送带7后插入“工作站3”并设置动画,使得进入1个成品C(酒箱(满)),生成1个“托盘800×600负载”(实现将成品C放置到托盘上);6.在“工作站3”后插入“叉式装卸车”并设置路线至成品货架区;三.入架7.在“叉车”路线末端插入“前部卸载区域”并插入“多堆积”;8.在上述“多堆积”后插入“托盘货架(即成品货架,至此完成成品C的加工及入库);四.装载9.在“托盘货架”内部适当位置插入1个自内向外的“多堆积”,并定义“分配源”为“托盘800×600负载”,同时延迟出货时间;10.在上述“多堆积”后插入“叉式装卸车”,并设置路线至“负载货车”(记为货车3);11.在“叉车”路线末端插入“前部卸载区域”并插入“多堆积”;12.插入“负载货车”(即货车3)使得上述“多堆积”在车内适当位置(至此完成成品C由成品货架区的出库装车)。
实践项目名称:小型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评价实践学时: 12 同组学生姓名:实践地点:实践日期:实践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指导教师评阅:一、实践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在掌握物流系统建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物流实验室的taraVRbuilder软件,熟练掌握物流三维建模及仿真过程,并能设计物流系统,为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上述总体目标主要由多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组成,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有计划按步骤地加以落实。
“小型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评价”的实践目的和要求是:1、掌握物流作业分析的方法和程序,并学习利用仿真软件对物流作业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基本评价结果;2、培养独立思考和设计一个小型物流系统的能力,能够根据物流管理要求选择相应的物流作业模式和物流作业设备,并综合分析从而构建一个符合要求的物流系统。
二、实践环境与条件1、满足学生人数和硬件配置要求的计算机实验室;2、物流三维建模与仿真软件一套(网络教学版);3、内部局域网。
三、实践内容实验4:物流系统设计和评价仿真基本设定如下:(1)在实验2和实验3所建立的出入库模型基础上继续完成物流系统设计和评价仿真,对物流系统进行管理优化;(2)假设原料A和原料B的到货量之比为3:2,原料A每次卸货的分批数量为1,而原料B每次卸货的分批数量为2。
原料A和原料B经过加工生产出单件成品C所需的时间为10分钟;(3)1号原料存储区的存储位置数量共200个,这其中原料A的原始库存为5个,原料B的原始库存为10个。
2号原料存储区的存储位置数量共100个,这其中,原料B的原始库存为30个;(4)各种物流设备设施的运转速度为默认状态,并且不考虑运输货车的装载能力限制。
(5)模型在仿真过程中能够顺利运作,不出现堵塞、溢出等错误;(6)不违反物流设施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
在上述条件下,仿真该物流系统中生产200个成品C的全过程,并尽可能缩短整个作业流程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四、实践报告(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