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调研报告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d894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b.png)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不断增长,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一。
高层住宅作为一种常见的居住形式,已经在许多大中城市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就对高层住宅进行调研,并总结分析其优势、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两种方法:一是查阅相关文献,包括学术论文、统计数据、报告等;二是进行实地调研,参观了多个高层住宅项目。
3. 调研结果3.1 高层住宅的优势高层住宅作为一种垂直扩展的居住形式,具有以下优势:1.利用地上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城市用地压力;2.拥有更好的景观视野,部分高层住宅可以俯瞰城市美景;3.提供更多公共配套设施和社区服务,如健身房、游泳池、公园等;4.增加社交机会,方便居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3.2 高层住宅的挑战虽然高层住宅有着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1.安全隐患:高层住宅面临着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建筑设计和安全措施;2.社区管理:高层住宅通常容纳大量居民,社区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保持社区安全、提供良好居住环境等;3.交通压力:高层住宅通常集中在城市核心地区,可能会加重交通拥堵问题;4.阳光和通风问题:高层住宅可能会受到周围建筑阻挡阳光和通风,影响居民的舒适度。
3.3 高层住宅的发展方向为了克服高层住宅面临的挑战并进一步提升其优势,可采取以下发展方向:1.完善建筑设计和安全措施,提高高层住宅的抗震性能和火灾安全等级;2.强化社区管理,加强社区安保力量,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维护社区环境;3.推动可持续发展,提倡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减少高层住宅对环境的影响;4.注重社区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协调,构建智能交通系统,缓解交通压力;5.加大对阳光和通风问题的解决研究力度,采用合理的设计手段提高高层住宅内部的采光和通风效果。
4. 结论高层住宅作为一种重要的居住形式,具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加强安全、社区管理和环境保护,以及合理的规划设计,高层住宅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舒适、便利居住环境的需求。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753c4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f.png)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摘要: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高层建筑进行综合调研,分析其发展态势、市场需求及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
通过对相关数据、文献的收集和分析,本报告得出以下结论:
1. 高层建筑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增长迅猛
市场调研显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素质提升和经济发展,高层建筑需求持续增长。
城市中心地带、商业区以及旅游景区是高层建筑发展的热点区域。
2. 高层建筑市场竞争加剧,品牌和差异化成为关键
随着高层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
建筑企业需注重品牌塑造,提供特色化服务和差异化设计,以获取市场份额。
同时,注重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也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3. 高层建筑面临的挑战与风险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的建设难度较大,面临着建筑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挑战与风险。
政府规范与监管的加强将对高层建筑的发展产生影响,建筑企业需加强安全管理并提高施工质量。
4. 提升高层建筑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高层建筑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较大。
建筑企业应积极采用可持续建筑设计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基于以上结论,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立完善的市场调研与需求预测机制,为高层建筑规划提供准确数据支持。
2. 鼓励建筑企业加强品牌推广和差异化建筑设计,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加强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监督,保障建筑安全。
4. 推动可持续建筑在高层建筑领域的应用,促进低碳绿色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市场需求,竞争,挑战,可持续发展。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62b88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2.png)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在当今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时代,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拔地而起。
它们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天际线,也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层建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一、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高层建筑通常指超过一定高度或层数的建筑。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高层建筑的定义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高度超过 24 米或层数超过7 层的建筑被视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可以根据其用途分为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酒店建筑等。
根据建筑结构,又可以分为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
二、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和工作需求,高层建筑应运而生。
20 世纪初,美国的芝加哥和纽约成为高层建筑发展的先驱城市。
著名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楼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
此后,高层建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在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各大城市不断涌现。
三、高层建筑的优势1、节约土地资源在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高层建筑可以在较小的土地面积上容纳更多的人口和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提升城市形象高层建筑往往具有独特的设计和外观,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3、促进经济发展高层建筑可以聚集大量的商业、金融和服务机构,形成商业中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
4、提供更多的居住和工作空间满足了城市人口增长对居住和工作空间的需求。
四、高层建筑的挑战1、消防安全问题高层建筑高度较高,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难度大。
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2、结构安全问题高层建筑需要承受较大的风力和地震力,对结构设计和施工要求极高。
3、交通拥堵问题大量人员在高层建筑中工作和生活,容易导致周边交通拥堵。
高层超高层住宅调研报告
![高层超高层住宅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54d04d40508763230121211.png)
高层超高层住宅调研报告目录一、超高层住宅简介 2二、超高层住宅客户心理分析 6 三.超高层案例分析 8 四、超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设计案例比较研究 33 五.2046项目高层和超高层单栋成本分析 34 六.武汉超高层住宅市场调研 36 七.结论 50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集中,住宅的需求量扩大,城市中心地段的土地越来越稀缺。
超高层住宅建筑通过“竖向型”增长,对有限土地高效集约的利用,提高了规模效益,为城市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
因此,对超高层住宅市场的探讨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国外,超高层住宅与别墅一样成为财富人群权利和身份的象征;在香港,寸土寸金导致的超高层常态逐渐“传染”给内地;在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超高层住宅从起初出现时客户的抗拒,发展到现在的逐渐接受。
一、超高层住宅简介1.1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超高层的界定在不同国家有所不同:a、在中国,建筑规范规定100米以上高度,属于超高层建筑。
b、联合国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将40层以上即定超高层建筑。
1.2超高层住宅的发展背景1.3 超高层住宅的特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越促进超高层住宅的开发建设,一般来说,城市的GDP总量达到3000亿元以上,超高层开始出现,GDP总量达到6000亿元以上,超高层或将大量出现。
2008年全国城市GDP及城市化率对照表1.4超高层的价值特征1.5超高层住宅的技术特征1.6超高层的平面布局1.7超高层住宅产品产品分类二、超高层住宅客户心理分析2.1 客户特征超高层客户群存在某些共性特征:a、大城市生活背景 b、视野开阔、见多识广 C、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d、经济实力较强2.2 客户抗性探究国内部分消费者仍存在不安全感。
客户在超高层住宅上放眼眺望时,向下看到变得渺小的街道、房屋、景观、行人,总有飘浮在半空中的不安全感,在心理上产生对高度的恐惧,同时对后期物管、配套服务等也存在质疑。
开发商应从居住感觉上主动引导,强化超高层优势,淡化劣势。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812fc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6d.png)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调研概况: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高层住宅市场的发展情况,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获取相关数据与信息,为高层住宅开发商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选择多个高层住宅项目,包括不同层次的社区、地理位置及房屋规格,观察项目整体情况、住户结构和居住环境,用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潜力。
2. 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收集消费者对高层住宅的需求、偏好以及对市场趋势的看法,探索市场发展方向。
3. 数据分析:借助公开数据和市场研究报告,分析高层住宅市场规模、增长率、竞争格局、消费者特征等,为调研提供数据支持。
调研结果:1. 市场规模:高层住宅市场正以迅猛的速度增长,以大中型城市为主要发展区域。
据数据显示,高层住宅的供求关系平衡,市场需求旺盛。
2. 市场趋势:消费者对高层住宅的需求逐渐从基本的安全与便利,转向品质的提升与社交化的需求。
多功能社区、绿色环保和智能化等成为市场亮点。
3. 消费者需求:调研结果表明,购房者最看重的是地理位置、配套设施和楼盘品牌声誉。
同时,购房者也对户型设计、内外装修和物业服务有一定的要求。
4. 竞争格局:高层住宅市场竞争激烈,各大房地产开发商纷纷进入。
品牌知名度、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成为竞争的关键。
5. 市场前景: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和居民收入提高,高层住宅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未来,绿色低碳和智能化将成为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结论:高层住宅市场拥有较大的潜力与发展前景,但需要注重品质和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设计与服务。
在兼顾舒适居住经验的同时,开发商还应注重社区建设和环境保护,以提高整体市场竞争力。
未来,高层住宅市场将继续向绿色低碳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以适应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质需求。
高层建筑的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8c0f48524de518974b7d05.png)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高层商业综合体图1 建筑外观图1. 调研小组:裴桢鲁倩妮盼2. 调研时间:2016年3月21日11:00~14:00,此时间段可以较好的代表写字楼正常使用时的情况以及周边的影响,此时人流量稍显稀疏。
3. 调研对象:高层商业综合体——金辉国际广场,共21层,总建筑面积5万平米,是一个包含商业及写字楼的高层建筑4. 调研地点:市高新区唐延路北段22号5. 调查方案制定了解该建筑的功能分布情况,结构形式以及地下车库的流线组织。
了解该商业综合体防火分区的布置情况以及商业建筑和办公建筑的消防疏散楼梯的排布情况。
商业写字楼绿色节能技术以及建筑外立面的处理手法。
了解该建筑对周边建筑环境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带来了什么影响。
了解该建筑外围的绿化方式。
了解该建筑对城市交通带来了怎样的的影响。
6. 调研容高层建筑作为城市不可缺少的建筑形式,有着自身多方面的优越性。
当前城市高层建筑不得不向大规模、大体量的综合体发展时,其存在问题越显得突出而又复杂。
高新区唐延路北段22号金辉国际广场,作为新建商业综合体,其功能、规模、年代等等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报告以此为调研对象进行分析。
主要容包括:6.1 区位环境:图2 区位平面图金辉国际广场位于市高新区唐延路北段22号,东临牡丹苑公园,南侧为中银大厦,南北各为大寨路与路,近邻西二环路,如上图2中1所示位置。
区位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周边还有牡丹庄园,黄金嘉园,融侨城领域,华府新桃园等居住区及和平中学,可达性较强。
6.2 功能分区:图3 功能平面图1,2层包含餐饮和及美容,为满足高新区域商务及住宅生活需求,3层主要是教育和幼儿培训机构,设有中庭。
与其他商业综合体相比较面积很小,商业功能也并不全面,加上项目完成时间不长,因此显地较为冷清,主要面向商务配套使用,建筑主体以写字楼为主。
一层设三个主要出入口,东侧分别是超市入口及餐饮入口,办公入口单独布置在西侧,避免了与商业裙房人流的交叉。
高层 调研报告
![高层 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d145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e5.png)
高层调研报告
《高层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针对公司高层管理层的需求,本次调研旨在对市场和行业进行深入研究,为公司未来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和参考。
二、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主要对象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各部门经理以及其他关键决策人员。
三、调研内容
1.市场分析
我们将对公司所在行业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未来趋势等进行全面分析,为公司未来的市场战略制定提供基础数据和分析报告。
2.产品与服务
对公司目前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深入调研,包括市场反馈、竞争对手情况以及产品创新方向等,为公司产品策略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3.人力资源
我们将对公司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研,包括员工福利、团队
建设以及员工满意度等方面,为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改进建议。
4.未来发展规划
我们将通过调研数据和分析,为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议和方向,以及在市场和业务发展方面的战略规划。
四、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将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行业资料搜集等多种方法,以获取全面而具体的调研数据和信息。
五、调研时间
本次调研计划于XX年XX月启动,预计历时1个月。
六、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希望为公司高层管理层提供全面的市场和行业分析报告,为公司未来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和参考。
七、调研团队
本次调研由公司市场部门组织并指导,通过内外部专业调研人员共同完成。
总之,我们将致力于深入调研市场和行业情况,为公司的未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d70d0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b.png)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高层住宅调研报告1. 调研目的及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高层住宅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并为开发商提供相关建议。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一定样本的居民进行访谈和问卷填写,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2. 调研结果(1)高层住宅的受欢迎程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层住宅在居民中受到较高的欢迎。
有近60%的受访者表示高层住宅是他们的首选居住方式。
高层住宅因为楼层高、视野好,可以享受良好的采光效果和美景,并且拥有丰富的社区配套设施,满足了人们对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
(2)高层住宅的居住需求调研发现,受访者对高层住宅的居住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舒适性和便利性,包括保证安静、采光和通风以及配套设施完善等;二是安全性,包括设有安保措施和消防设施;三是社交性,即能够提供社区活动和社交空间,增加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高层住宅的设计要求调研显示,受访者对高层住宅的设计有以下几个明确要求:一是户型设计要合理,布局合理且空间利用率高;二是要有宽敞的公共空间,包括大厅、小区花园和儿童游乐场等;三是要有配套设施,如停车场、商业设施和健身房等;四是要注重楼间隔音,确保居住环境的安静和隐私。
3. 建议(1)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和活动需求。
需要提供儿童游乐场、健身房、停车场等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
(2)加强高层住宅的安全性设计,设立消防通道和灭火器等设施,确保居民的安全。
(3)注重高层住宅的楼间隔音设计,采用隔音材料和技术,提高居住的舒适性。
(4)建议开发商在高层住宅的销售过程中,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和介绍,提供详细的户型图和实地参观,以帮助居民更好地了解高层住宅的特点和优势。
(5)在高层住宅的设计中注重环保和节能,采取节能设备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4. 总结高层住宅作为一种新型的居住方式,在居民中受到较高的欢迎。
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对高层住宅的需求主要包括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高层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设计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367b0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7.png)
高层建筑设计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崛起。
它们不仅改变了城市的天际线,也对城市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高层建筑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
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高层建筑设计的理念、技术、功能布局以及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为未来的高层建筑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1、文献研究收集和分析了大量国内外关于高层建筑设计的学术文献、专业书籍和行业报告,以获取理论基础和最新研究成果。
2、案例分析选取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案例,包括知名建筑师的作品和获得重要奖项的项目,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
3、实地考察对本地的高层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其外观、内部空间、交通流线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与相关管理人员和使用者进行交流,获取第一手的反馈和意见。
4、专家访谈与资深的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城市规划师等专业人士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经验、挑战和未来展望。
三、高层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钢结构技术的成熟,高层建筑开始逐渐兴起。
早期的高层建筑主要以功能性为主,注重解决空间利用和交通问题。
20 世纪中叶以后,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逐渐从单纯的功能性向综合性和人性化转变,更加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使用者的舒适度以及文化内涵的表达。
四、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1、可持续发展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重要理念。
通过采用节能技术、绿色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减少建筑的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利用太阳能板提供电力、雨水收集系统用于灌溉和冲厕等。
2、人性化设计关注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同时,设置多样化的公共空间,如空中花园、休闲露台等,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文化融合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应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d87c0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a.png)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高层建筑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本次调研旨在对高层建筑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资料调研、实地调研以及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同时,还借助了网络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力求全面、多角度地了解高层建筑的相关信息。
三、调研结果1. 高层建筑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加快高层建筑的开发和建设,特别是一线城市和新兴城市。
高层建筑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城市的新风景线。
2. 高层建筑的影响因素高层建筑的发展受到政策法规、土地资源、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政府政策对高层建筑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土地资源的供给和价格也是制约高层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
3. 高层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高层建筑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智能化、多功能化等方面的发展,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四、调研结论高层建筑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未来,高层建筑将会以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导向,为城市的发展和改善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支撑。
综上所述,本次调研对高层建筑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为高层建筑的规划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希望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根据调研结果,加强对高层建筑的管理和规划,推动高层建筑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高层建筑设计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设计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ef235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9.png)
高层建筑设计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崛起。
它们不仅是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和土地资源紧张问题的有效手段。
为了深入了解高层建筑设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进行了相关调研。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和技术的进步,钢铁、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为高层建筑的建造提供了可能。
纽约的伍尔沃斯大厦(Woolworth Building)被认为是早期高层建筑的代表之一,它的建成标志着高层建筑时代的开始。
在 20 世纪中叶,高层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美国,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高层建筑,如纽约的帝国大厦(Empire State Building)和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Sears Tower)。
这一时期的高层建筑注重外观的宏伟和高度的竞争,建筑风格多为现代主义。
进入 21 世纪,高层建筑的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性、智能化和人性化设计。
绿色建筑理念逐渐融入高层建筑的设计中,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和优化的建筑布局,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二、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1、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
常见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地震、风荷载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通过精确的计算和模拟,确定合理的结构体系和构件尺寸。
2、消防设计由于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火灾风险较大,消防设计至关重要。
需要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
同时,要合理规划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疏散。
3、垂直交通设计高层建筑中的垂直交通系统包括电梯和楼梯。
电梯的数量、速度和容量需要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和人流量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
楼梯则作为紧急疏散的重要通道,其位置和数量也需要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42da6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5.png)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高层建筑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在我国城市建设中,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与日俱增,不断刷新着高度记录。
这是追求现代化建设、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布局、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国内外高层建筑的现状、发展趋势、经济效益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为我国高层建筑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三、调研地点本次调研选择的是全球高层建筑最多、最高、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美国及其多个城市。
四、调研内容1. 现状和发展趋势。
了解美国高层建筑近年来的发展动态和趋势,分析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及规划。
2. 经济效益。
调研美国高层建筑的建设及运营成本及收益,探讨如何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 社会环境影响。
探讨高层建筑对城市周边环境、公共设施、社区及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及解决方案。
4. 安全防护。
调研美国高层建筑的安全策略及安全防护措施,获取可以借鉴和应用于我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五、调研结论1.美国高层建筑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取得了巨大的经验和成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高层建筑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城市化发展和资源优化布局不可缺少的一环,应当得到积极的支持与推广。
3.在高层建筑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公共建设和周边居民的需求和感受,加强高楼大厦的城市化管理。
4.在高层建筑的安全防护方面,我国应该借鉴国际领先经验,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强科技攻关,强化安全监管和防范。
六、总结通过本次高层建筑的调研,我们不仅对美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我国高层建筑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思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建设,使城市空间布局更加合理、美观、安全和效益最大化。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727b63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b.png)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高层住宅是指建筑物高度超过一定限度,并设有电梯的居住建筑。
高层住宅的出现,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而产生的,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住房问题。
为了解高层住宅的现状和前景,本次调研了包括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技术创新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相关问题。
首先,高层住宅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有限,高层住宅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有效方式。
尤其是在一线和二线城市,高层住宅成为主要的供给方式。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更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生活品质和舒适度,高层住宅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其次,高层住宅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绿色环保。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高层住宅开始注重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智能化和人性化。
高层住宅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还要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舒适度,如智能家居系统和社区配套设施等。
三是居住空间的多样化。
高层住宅不再是简单的居住空间,而是具备更多的功能和服务,如商业、休闲和娱乐等。
第三,高层住宅的技术创新将带动行业的发展。
目前,高层住宅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结构设计、节能环保和安全系统等方面。
随着新材料的应用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层住宅的品质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高层住宅将更加智能化和便利化。
最后,高层住宅的经济效益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高层住宅的投资比例较高,但由于单位面积的居住面积较小,可以实现较高的销售价格。
此外,高层住宅的集中用地和规模效应,能够降低建设和维护成本,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然而,由于高层住宅项目的投资周期较长,投资回报周期也较长,需要谨慎评估风险和收益。
综上所述,高层住宅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重要供给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然而,在推进高层住宅的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绿色环保、智能化和人性化,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关注经济效益并合理评估风险。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28cd431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e3.png)
高层住宅调研报告高层住宅调研报告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住宅在城市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高层住宅以其空间利用率高、绿化率高、景观视野好等优点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高层住宅的市场现状、消费者需求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提供市场参考。
二、调研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和资料,我们采用了以下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高层住宅的问卷,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向目标人群发送,共收集到500份有效问卷。
2. 实地访谈:我们选择了10个不同地区的高层住宅小区,进行了实地访谈和观察。
通过与业主、物业管理人员和开发商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高层住宅的看法和需求。
三、市场现状1. 需求量大: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住房需求的增长也带动了高层住宅的需求。
目前,高层住宅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巨大。
2. 竞争激烈:由于市场需求的增加,高层住宅市场竞争激烈。
开发商为了吸引消费者,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3. 功能多样化:高层住宅不仅有居住功能,还兼具商业、休闲等功能。
开发商在规划建设时注重将高层住宅与周边设施相结合,形成完善的社区生活配套。
四、消费者需求1. 安全性:消费者对高层住宅的安全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对防火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防护能力。
2. 交通便利性: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离地铁站、公交站和主干道较近的高层住宅,方便出行。
3. 环境优美:消费者对高层住宅的绿化和景观要求较高,希望能够享受到美丽的自然环境。
4. 设施完善:消费者对高层住宅的配套设施要求较高,包括物业管理、停车位、儿童游乐场等。
五、发展趋势1. 绿色建筑:未来的高层住宅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设计和材料使用上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
2. 智能化:高层住宅将越来越智能化,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自动化管理和控制。
3. 社区服务:将进一步加强高层住宅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更多的儿童乐园、商业中心和社区健身设施。
4. 特色定位:高层住宅将向特色化发展,注重打造不同风格和定位的住宅项目,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高层履历核实调研报告
![高层履历核实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3895f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9.png)
高层履历核实调研报告
经过对高层履历的核实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内容:
一、个人信息核实:
经核实,所调研的高层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国籍、学历、所获荣誉等,各项信息准确无误。
二、工作经历核实:
1. 公司名称:根据所提供的高层履历,工作经历包括在多家公司担任不同的职位,例如公司A的职位B、公司C的职位D 等。
经核实,这些公司存在并与高层履历中提到的公司名称一致。
2. 就职时间:高层履历中所述的就职时间与实际情况相符,无明显出入。
3. 职位描述:根据提供的信息,并通过调研,所调研高层的职位职责与实际情况符合一致,没有发现明显虚构或夸大的情况。
4. 工作成果:通过调研,高层所在公司在其任职期间取得了可观的业绩,例如提升市场份额、推动公司的盈利增长等。
三、教育背景核实:
1. 学校名称:高层履历中提到的学校均经过核实存在,并与高层所称一致。
2. 学历专业:高层所获得的学历以及所学专业通过核实真实有效。
四、荣誉与奖项核实:
高层履历中提及的荣誉与奖项均通过核实,证实其荣誉与奖项
确实获得。
五、社会影响力核实:
通过对高层个人和其所在公司的社会影响力进行调研,证实其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能够在特定领域发表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观点。
综上所述,经过对高层履历的核实调研,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教育背景、荣誉与奖项、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内容均经过核实,无虚构或夸大之处,可以确认其履历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高层办公楼调研报告
![高层办公楼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1835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5.png)
高层办公楼调研报告《高层办公楼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办公楼在城市中逐渐成为主要的商业地产形态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高层办公楼的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本次调研旨在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决策支持。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围绕高层办公楼的市场需求、租赁情况、管理和维护、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专家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数据和信息。
2. 调研方法我们以城市中心商业区为重点,选取了一些具代表性的高层办公楼进行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企业需求和租赁情况,实地走访观察楼宇管理和维护情况,还与相关行业专家进行深入交流,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市场现状。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市场需求情况当前,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高科技、金融、创意等行业对高层办公楼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城市CBD区域,租金依旧居高不下,表现出市场仍然旺盛的特征。
2. 租赁情况在高层办公楼的租赁市场中,企业需求多元化,不仅关注楼宇设施和位置,更加重视楼宇的品牌形象、绿色环保度和灵活空间设计。
同时,长租、短租和灵活合租等多种租赁模式也逐渐成为市场的新趋势。
3. 管理和维护在高层办公楼的管理和维护方面,尤其是对于安全防控和建筑节能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业主普遍希望通过科技手段提升楼宇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4.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层办公楼将会朝着智能化、可持续、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高层办公楼将更加注重打造宜居、宜商、宜创的综合型商业空间,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四、建议和展望1. 加强市场监测,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
2. 推动高层办公楼管理和维护的智能化升级,提升楼宇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3. 加强对高层办公楼的规划和设计,注重空间灵活性和生态环保,打造更加宜居的商业空间。
总之,高层办公楼作为城市商业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的持续发展将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高层办公楼调研报告
![高层办公楼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11a34c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5.png)
办公建筑的门应符合下列要求:
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OOm,高度不应小于2.10m;
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贵重仪表间和计 算机中心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办公建筑的门厅应符合下列要求:
门厅内可附设传达、收发、会客、服务、问讯、展示等功 能房间(场所)。根据使用要求也可设商务中心、咖啡厅、 警卫室、衣帽间、电话间等;
公室;也可设计成单元式办公室、
公寓式办公室或酒店式办公室。
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
不应小于4m2,单间办公
室净面积不应小于1Om2。
办公室的平面布局方式
单间式办公
一个开间(亦可以几个 开间)和以一个进深为 尺度而隔或两侧布置房间,沿房间的 周边设置服务设施。这些房 间以自然采光为主,辅以人 工照明,房间的大小有所变 化,但容纳的人数较少。
造型
该建筑立面较为呆板 通过色块来改变建筑立面一致性
小结:
造型 标准层平面形状和构成手法 体现的特征——空间的可变性
总结: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经济社 会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增多,要 求办公建筑面积尽可能集中,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设计时首先要对建筑 环境进行理性分析和比较,提出一 个符合 美观、高效、适用、经济等 发展原则的布局方案,并且将建筑 看作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强调环 境与城市对存在于其中的建筑的重 要性。 强调建筑的地域性,突出其个性。
建筑设计
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和设备用房等组成。
办公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用地条件、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 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应宜留 有发展余地,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高层建筑防火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防火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955d7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0c.png)
高层建筑防火调研报告
《高层建筑防火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然而,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其防火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高层建筑防火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首先,我们对一些建成多年的高层建筑进行了现场调研。
在这些建筑中,我们发现一些共性问题。
首先是疏散通道不畅,有些楼道狭窄,紧急疏散时易发生拥挤;其次是防火门的使用状况不佳,有些防火门被长期半开半关,失去了应有的作用;第三是消防器材不完备,有些建筑内缺乏灭火器或者灭火设备已过期。
另外,我们还发现一些高层建筑的消防演练不够严谨,有时甚至没有进行过演练。
其次,我们针对高层建筑的业主和物业管理方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业主对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问题存在较为明确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疏散通道的改造需耗费较大成本、消防器材的更新维护需要物业方的支持等。
最后,我们就调研结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是加强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教育,提高业主和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紧急疏散时大家能够迅速有序地离开建筑;其次是规范物业管理行为,加强对疏散通道、防火门和消防器材的维护,确保这些设施能够发挥应有的功能;最后是加强消防演练,定期进行紧急疏散
演练,让居民熟悉逃生路线和使用灭火器的方法。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事关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报告的发布,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推动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案例分析
光华路SOHO
建筑名称:光华路SOHO
马达思班建 筑师事务所
面积:
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75000平方米
高度:
建筑层数:地上17层、地下4层 建筑高度:60米
◇"圆形"为主题的白色外立面, 给建筑披上了经典时尚的"衣料"。 在赋予建筑独特外观的同时也给内 部使用者提供了全新的圆形视角以 观察外面的世界。 ◇4座60米高的塔楼在不同高度、 不同方向发生轻微地扭动,通常位 于办公楼正中央的黑暗的电梯和通 道被向外移,直接面对明亮的玻璃 体或外窗,形成"亮肺"。 ◇3个明亮玻璃体将建筑分成四个 体块,消减了体量感,减少对街道 的压力。并通过这四个实体体块相 互舞动,形成一组动态有机的整体。
消防设计
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 防车道。 高层建筑必须设置室内、室 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消防登高、扑救面宽——主 塔直接临道路面为一条长边,或 总宽≥1/4周长且大于一条长边的 长 安全疏散:每个防火分区及 地下室的安全出口不少于两个, 首层应有直接通往室外的出入口 和直接对外开门的消防控制中心。
商业西入口
◇首层层高6米,为餐饮、零售、展示等 多种商业业态应用提供了宽广的扩展性 与灵活性。 ◇公共区域现代前卫的经装修、央空调 系统、95%以上的商铺具备上下水条件、 充足的电力储备、保安监控、综合布线、 手机信号覆盖系统等措施,保障了商铺 的良好经营环境。 ◇内部商业展示面为落地玻璃隔断,使 其拥有了良好的展示面宽与空间。
设施介绍
服务设施
入口指南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为了确实实现及提供与本 建筑顶尖性能相称的居住 性能,在酒店层上不第90 层设置了两台可动质量为 150t高效的主动控制阻尼 器。
分析
电梯设置
实际案例分析
金茂大厦
建筑名称:金茂大厦
美国芝加哥SOM 设计事务所
面积: 建筑面积:27万8,707平方米
由电梯井、楼梯井、管道井及结构支 持系统组成的垂直空间。 按照规范以及性质等各方面计算好电 梯数量。 集中设置形成电梯厅,位置明显,结 合到各功能分区的 路径设置,厅宽宜 在2.5-4m。 客梯横向一排不宜超过4台,超过则双 双面对设置,可上下分区设置,提高效 率。
交通方式
对空间模式及流线组织的探索
交通方式
水平交通
合理安排交通路线,无论采用平面交通或立体交通组织,要使人流 互不干扰,联系方便。 公共出入口设置在主干道上,尽量均匀设置。 半私密性入口可设于次干道或建筑次要边上。 后勤入口则尽量隐蔽。 地下车库出入口一般设在次干道上不应靠近城市道路交叉口。 还应考虑适当的过渡空间。
交通方式
垂直交通
• 大吉大利的结构体系: 与“8”结缘
一.八角形钢筋混凝 土核心筒 二.核心筒四周的八 根组合巨型柱 三.钢结构框架柱梁 四.楼板结构
• 设计构思 混凝土核心筒 600毫米厚,提供荷载与 稳定,并划分与塑造空 间 。 特殊桁架结构另有他巧妙 的作用,再叙。
风中的桁架结构
• 这个特殊的桁架结构只是做了 一个简单却奇妙的改变:采用 活动铰接点。创造性地解决了 陆家嘴风力强劲的难题。
地下车库设计
地下车库的排水:进车坡道应 设置两道或两道以上的截水沟。 车库净高一般取≥2.3m,入口 高度不小于2m。 缓坡长度一般为3.6—6.0m,坡 度为坡道纵坡的一半。 开间内停2辆车柱距一般为5.7m, 停3辆车为8.1m或8.4m,还应结合实 际柱径计算。通道宽至少要3.8m, 转弯半径至少4.5m。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设计楼从1997年开 始进行策划,按照设计 意图可归纳成缓冲层策 略,利用自然能源策略, 健康无害策略和整体设 计策略。 针对绿色化目标, 设计小组在建筑设计和 设备采用了多层次的设 计策略,在遮阳、防晒、 隔热、通风、节电、节 水、利用太阳能、楼宇 自动化、绿化引入室内 采取大量具体措施。
地理位置
楼层规划
大楼楼层规划为地下2楼至地上3 楼是商场,7楼至77楼为办公室, 其中有两个空中门厅,分别在 28~29楼及52~53楼,79~93楼 是酒店,将由凯悦集团负责管理, 90楼设有两台风阻尼器,94至100 楼为观光、观景设施,共有三个 观景台,其中94楼为“观光大 厅”,是一个约700平方米的展览 场地及观景台,可举行不同类型 的展览活动,97楼为“观光天 桥”,在第100层又设计了一个最 高的“观光天阁”,长约55米, 地上高达474米,超越加拿大国家 电视塔的观景台,超过迪拜的迪 拜塔观景台(地上440米),成为 世界最高的观景台。
为了防火,中庭每隔12层就有水 平的玻璃幕墙分割。
• •
•
三角形中庭是大厦的通风井 中庭每隔12层就设置的水平玻璃隔断 可以使上升的热空气从空中花园排除 室外,并防止过度的向上拔风。 空中花园分布在三个方向的不同标高 上,成为“烟囱”的进、出风口,有 效地组织了办公空间自然通风。
自由的呼吸
• • • • •
地下车库坡道设计
坡道类型 直线型 曲线形
坡道位置 在主体建筑内 在主体建筑外 并存于建筑内外
实际案例分析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建筑名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KPF建筑师事 务所,株式 会社入江三 宅设计事务 所
面积:
占地面积: 14,4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381,600平方米
高度:
建筑层数:地上101层、地下3层 建筑高度:492米
视线的交流 中庭空间和办公空间的视线对话
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细部
绿色高层建筑
什么是绿色 高层建筑?
我国建筑 的变绿工 程
国内著名绿 色建筑
7个巨型绿 色建筑
绿色高层建筑的定义
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比常规高层建筑能耗显著降低、室内环境质 量显著提高、对周围环境影响显著下降、高效稳定运行的低碳和可持 续发展的超高层建筑。 可以看出,绿色高层建筑无论从设计、施工、还是运营角度都比 普通超高层建筑效果好。因此发展绿色超高层建筑真正能够达到绿 色、生态、可持续发展。
建筑层数:地上93层,地下3层 建筑高度:420.5米
高度:
金茂大厦是融办公、商务、宾馆等多 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高档楼宇,第350层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公的、 宽敞明亮的无柱空间;第51-52层为机 电设备层;第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 超五星级金茂君悦大酒店,其中第56 层至塔顶层的核心内是一个直径27米、 阳光可透过玻璃折射进来的净空高达 142米的“空中中庭”环绕中庭四周的 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的555间客房和 各式中西餐厅等;第86层为企业家俱 乐部;第87层为空中餐厅;距地面 340.1米的第88层为国内第二高的观光 层(仅次于环球金融中心),可容纳 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9.1米/秒 的高速电梯用45秒将观光宾客从地下 室1层直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 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
遮阳板系统
迪拜太阳能垂直村
• 迪拜是一个充满创造性 的国家,一座又一座令 人难以置信的建筑在这 片土地上拔地而起。除 了沙子和创造性外,迪 拜还拥有什么丰富的资 源吗?答案自然是充足 的日照。格拉夫特建筑 设计事务所(Graft Lab) 设计的垂直村落便充分 利用了这种优势。建筑 表面与太阳能收集器呈 特定角度。太阳能收集 器位于这个多功能建筑 群的南端,装有自动旋 转枢轴,可让日照时间 实现最大化。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
缓冲层策略:防晒墙与架 空屋顶
在西向设计一面大尺度的防 晒墙,这面由混凝土制成的防晒 墙完全与建筑脱开,在夏季与过 渡季节,可以完全遮挡西晒的直 射阳光。同时防晒墙与建筑主体 之间的空隙(4.5m宽)还有利于室 内空气的流通(拔风作用)并可保 证主体建筑室内的均匀天光照明。 在冬季,防晒墙能有效的遮挡西 北风,在阳光照度大的天气甚至 还能积蓄热量而成为一个蓄热体, 在建筑西侧形成一个热保护层, 从而有效缓解外部气温对建筑内 部的影响。
高层建筑调研报告
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老师:XXXX
高层的定义
将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 划称为高层建筑。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 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分为4类: 第一类为9~16层(最高50米) 第二类为17~25层(最高75米) 第三类为26~40层(最高100米) 第四类为40层以上(高于100米)
我国的建筑现状
建筑材料的获取Leabharlann 建设时施工中的噪声 建筑垃圾
生活垃圾
建成后
能消耗源
普通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的变绿工程
我们国家从现在起 就下定决心抓紧建筑节 能工作,对新建建筑全 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 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 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 则到2020年,我国建筑 能耗可减少3.35亿tce (吨标准煤),空调高 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 kwh(大约接近4.5个三 峡电站的满负荷出力, 相应可减少电力建设投 资约6000亿元)
建筑所在基地地形
三个几组垂直交叉 刚梁的钢筋混凝土 核心筒 布置建筑的 交通和小空间
通风采光的中庭 每 隔十二层设置一层玻 璃网架 四层通高的绿色休息 空间 内部无柱的通透办 公空间 每八层为 一结构体 其通过
为了发挥其烟囱效应,组织好办公空间的自然通风,经风洞试验后,在三 条办公空间中分别设置了多个空中花园。这些空中花园分布在三个方向、 不同标高上,成为“烟囱”的进、出风口,有效地组织了办公空间自然通 风。据测算,该楼的自然通风量可达60%。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 纳阳光,创造良好的视野,同时又可减少对北邻建筑的遮挡。
地理位置
北京CBD
垂直交通
地下一层平面图
商业特点
◇光华路SOHO商业范围为地下一层 至地上5层(销售楼层),共有商铺 140余户。 ◇140余个店铺直接面临街道或面 临内部五层高的中庭、杜绝了任何商 业死角。 ◇商业中庭部位共计安装有16部自 动扶梯,保障了所有商铺均拥有便捷、 快速的内部人流◇地下一层直至五层 (销售楼层)的共享商业中庭,可以 有效地积聚人气进而形成浓厚的商业 氛围,中庭设置的大台阶、儿童游乐 场等设施给人们提供多种活动的可能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