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ppt1

合集下载

《司法鉴定工作实务》课件

《司法鉴定工作实务》课件

鉴定过程
收集证据、现场勘查、样本采 集、分析比对等步骤。
鉴定记录
详细记录鉴定过程,确保鉴定 结论的可追溯性。
鉴定结论与复核
02
01
03
鉴定结论
根据鉴定结果出具书面结论,说明鉴定意见和理由。
复核程序
对鉴定结论进行复核,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异议处理
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进行审查,必要时重新鉴定。
04
数据恢复
对损坏或删除的电子数据进行恢复,以获取相关证据。
数据内容分析
对电子数据进行内容分析,以提取关键信息、确定数据真实性等。
痕迹鉴定
手印鉴定
对手印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手印的来源及与犯罪嫌疑人 的关系。
脚印鉴定
对现场遗留的脚印进行比对、分析,以确定脚印的来源及与 犯罪嫌疑人的关系。
03
司法鉴定的程序
提高司法效率
司法鉴定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专门性问题,提高 诉讼效率,缩短案件审理周期。
司法鉴定的原则
01
02
03
04
合法性原则
司法鉴定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 规定,遵循法定程序,确保鉴 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科学性原则
司法鉴定必须采用科学技术和 专门知识,确保鉴定意见的科 学性和准确性。
独立性原则
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应当保 持独立地位,不受任何行政干 预和外界影响,确保鉴定意见 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06
司法鉴定的应用与发展
司法鉴定的应用领域
刑事司法鉴定
用于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 、查找物证、判断犯罪手 段等。
民事司法鉴定
涉及争议解决、赔偿认定 、产权确认等领域,如亲 子鉴定、笔迹鉴定等。
行政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管理》PPT课件

《司法鉴定管理》PPT课件

二、司法鉴定管理的特点
• 鉴于司法鉴定的本质属性是法律性和科学性的统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司法鉴定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
• 统一性 • 综合性 • 针对性
第二节
司法鉴定行政管理
一、概念
• 司法鉴定行政管理 :法 定的行政机关(国务院 司法行政机关和省级人 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 对司法鉴定领域所进行 的组织、控制、协调、 监督等活动。
》、《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鉴定 程序通则》、《司法鉴定文书规范》、《司法鉴 定教育培训规定》等;公安部《公安机关鉴定人 登记管理办法》和《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登记管理 办法》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安全部有关鉴 定机构和鉴定人登记管理的规定等。
二、司法鉴定行政管理的依据
司法鉴定行政管理的相关规定 包括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有1989年7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 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卫生部《关于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暂行规定》;19 98年1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 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7 年1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和《人民检察院鉴定 机构登记管理办法》。
三、司法鉴定行政管理的主体和模

• 在我国,司法鉴定行政管理的主管部门是司法行 政机关。《决定》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司法行 政部门主管全国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 作。省级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依照本决定的规 定,负责对鉴定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名册编制 和公告。”根据《决定》规定,全国对司法鉴定 人和鉴定机构的登记管理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负 责。
四、司法鉴定行政管理的内容与路 径
内容
司法鉴定行政管理的内容包括:对司法鉴 定机构、鉴定人实行准入管理、资质管理 、执业管理、质量管理、监督管理和实施 活动管理等不同阶段和过程。

第二章 司法鉴定的分类.ppt

第二章 司法鉴定的分类.ppt

(2)足迹学鉴定
足迹学鉴定主要研究人体直立形成的 压痕,鉴定的主要对象是赤脚印、穿袜脚 印、鞋印(含鞋内底印)。经过鉴定,可 以判断足迹与遗留足迹印痕人的关系,如 印痕人的体重、身高等,还可以辨明足迹 与形成物之间的关系。
(3)工具痕迹学鉴定 工具痕迹学鉴定可分为形象痕迹与非形象痕
迹,它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工具痕迹鉴定主要 对象又可分为致伤工具痕迹、破坏工具痕迹、交 通工具痕迹、离断物痕迹。致伤工具痕迹,在刑 事案件中,他(杀)伤、自(杀)伤的凶器认定; 破坏工具痕迹,入室盗窃案撬门、锁等对作案工 具的判定;交通工具痕迹,指机车、轮船、火车、 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留下的痕迹;离断物痕迹, 包括物体与人体离断的判定。鉴定的任务是判断 工具痕迹形成原因,或者确定形成痕迹的工具, 做出工具的同一认定。
四、司法会计学鉴定
1、司法会计学鉴定的概念 司法会计学是以会计学、审计学和法学理论为
基础,以司法会计为对象,研究与解决涉及诉讼 活动有关资金案件的事实问题的科学。
即运用会计学专业知识对国家或集体企业、事 业单位中怀疑有贪污行为的财务人员经管的财务 帐目进行的一种鉴定。主要解决对财物的收支出 纳是否平衡,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在财物流转 过程中是否舞弊以及如何舞弊等,作为确定刑事 责任和民事赔偿的依据。
情况类鉴定的目的是确定可能引起法律后果 事件的真伪、事件或行为发生的原因。
涉及鉴定的范围主要是有关文书真伪的鉴定、 爆炸、火灾、交通事故原因的鉴定,以及行为人 实施不法侵害时实际精神状态的鉴定等。
情况类鉴定主要依据的方法:1、调查了解与 事件发生原因有关的情况;2、勘查现场;3、询 问有关人员;4、模拟实验;5、鉴定结论应用。
四、肤纹类鉴定

司法鉴定.ppt

司法鉴定.ppt
▪ 3、司法鉴定学
▪ 司法鉴定学是以诉讼中的鉴定为研究对象, 以提供科学证据为目的,应用评断与运用等法学边缘 学科。
二、司法鉴定与相关概念
▪ 1、法科学鉴定与法庭科学鉴定
▪ 法科学是国外统一名称,是运用自然科学 理论与技术为法律工作服务的系列学科总 称,与司法鉴定学没有本质的区别,但鉴 定范围较我国的广,法科学亦称为法庭科 学。
▪ 中国近现代司法鉴定 ▪ 民国时期司法鉴定处于不被重视地位,建
国后司法鉴定发展迅速,并社会主义建设 新时期取得了全面发展。 ▪ 2005年2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 题的决定》
六、司法鉴定发展简史
▪ 2005年9月30日出台了《司法鉴定机构 登记管理办法》和《司法鉴定人登记 管理办法》
三、司法鉴定的认识本质特性
▪ (4)客体特征的反应性 ▪ 2、对鉴定客体认识的科学性 ▪ 认识的过程: ▪ 对客体作科学技术检验——检验所见 ▪ 感性认识——综合分析 ▪ 理性认识——抽象得出结论 ▪ (任何鉴定意见都是鉴定人对鉴定客体
从初级到高级认识的结果)
三、司法鉴定的认识本质特性
▪ 3、认识活动中的中立性 ▪ 鉴定人的全部鉴定活动属中立性的。
▪ 2、刑事技术检验与鉴定
▪ 检验与鉴定是二个不同的概念。检验只客 观地报告,对结果不加分析;而鉴定则把 检验结果加以综合分析判断、抽象概念并
二、司法鉴定与相关概念
得出结论。刑事技术,只适用于刑事 案件。 ▪ 3、其他专业检测与司法鉴定的关系 ▪ 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未进入鉴定程 序的专业检测报告如技理咨询意见和 专业检查记录,都属一般书证,不能 赋予鉴定意见的证据地位。

法学法医物证司法鉴定PPT课件

法学法医物证司法鉴定PPT课件

三、唾液(斑)鉴定
组成 检测
定性 个体识别(DNA鉴定)
第13页/共46页
四、尿液(斑)检验
预试验 确证试验 个人识别 成份分析
第14页/共46页
五、毛发鉴定
形态 一般检查
人还是动物 哪个部位的毛发 毛发的损伤情况 染发的检查(NaOH 、亚硫酸钠)、双氧水
第15页/共46页
六、骨骼、牙齿鉴定
唯一性 遗传特点 不同组织DNA相同 线粒体母体遗传
稳定性
第26页/共46页
三、DNA多态性
概念: DNA序列上碱基的变异 种类:序列多态性、长度多态性
序列多态性:不同个体DNA其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Analyze Analyse
长度多态性: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的不同。车厢串联(头 尾相同,而车厢的重复次数不同)。分为小卫星DNA,微卫
一、DNA分析的基本理论
染色体:DNA组成 DNA的分子结构:核苷酸 杂交:外来的DNA与模板DNA结合形成新
的双链。 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位点、等位基因
第22页/共46页
人体23对染色体
第23页/共46页
第24页//共46页
二、DNA分析技术用于法医的依据
第41页/共46页
第42页/共46页
第四节
法医物证司法鉴定 证据意义的评估
第43页/共46页
概述:似然率 个体识别结论的表述
排除同一个体来源 不排除同一个体来源
亲权鉴定结论的表述
排除亲权关系 不排除亲权关系
第44页/共46页
法医物证检验结果的评估与鉴定结论的证 据价值
个体识别案件中DNA检测结果的评估 个体识别鉴定结论的证据价值 亲权鉴定结论出具原则 亲权鉴定结论的价值

司法鉴定意见审核.ppt

司法鉴定意见审核.ppt
不同的证据,因各自的证据形式和与待证事实 联系的紧密程度不同,对于待证事实证明力的大小 也各不相同,因而具有不同的证明价值。
三、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明力的审核
由于证据内容的多样、复杂,法律无法对证据 的证明力作预先的设定,只能由法官在审理案 件中自由加以判断证据的证明力。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三、司法鉴定意见的证明力的审核
种属认定型鉴定意见的评断 阴、阳结果型鉴定意见的评断 认定事实型鉴定意见的评断
因果关系、事实程度、事实真伪、显示或恢复事实
第三节
司法鉴定意见的质证
一、鉴定意见质证概述
质证的概念
质证是指在庭审活动中,当事人对其提供 的证据材料和法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材料通过 出示、辨认、质询、解释、说明等方式方法查 明证据证明效力的专门性活动。
大陆法系鉴定人质证的形式
法官
原告 律师
被告 律师
鉴定人
英美法系鉴定人质证的形式
原告 律师 专家证人
法官
被告 律师 专家证人
证人
我国目前鉴定人质证的形式
法官
原告 律师 专门知识人
被告 律师 专门知识人
鉴定人
三、司法鉴定意见质证内容
就鉴定意见有关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说明 和解释。
就鉴定书的内容,围绕着鉴定意见的合 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等问题进行说明、 质疑和辩驳质疑和论证。
第十一章
司法鉴定意见审核
第一节
司法鉴定意见的本质属性
一、司法鉴定意见的渊源
司法鉴定的本质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 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 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实质为“人的活动”,是鉴定人的个人意见
一、司法鉴定意见的渊源

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课件

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课件

第一章司法鉴定第一节司法鉴定的概念一、鉴定的一般概念是对事物进行审查、考核、评定、鉴别等活动的总称。

(对人、事物的审查评定;对涉及科技范围的专门性问题的鉴定)特点:对象和鉴定人的专门性;方法和形式的规范性(利用专门知识、专门技术手段,按照各自系统的鉴定标准和规范,对被鉴定对象的属性进行考察、比较和验证。

);鉴定结论具有权威性。

二、司法鉴定的含义是司法机关在诉讼活动中;按照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为了查清案情,指聘具备鉴定人资格的鉴定人就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通过观查、对照、比对、验证等科学技术活动后作出的认定或判断。

特点:1.司法鉴定为诉讼中的有关鉴定;2.司法鉴定的决定权归司法机关享有;3.司法鉴定的程序由诉讼法专门规定(包括单独的法、法规);4.司法鉴定对象仅指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5.司法鉴定主体是具备鉴定人资格的自然人,不是任何机构和组织;6.司法鉴定所得出的鉴定结论是法定证据之一。

第三节司法鉴定的任务与作用一、司法鉴定在诉讼中的地位鉴定制度是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鉴定制度是衡量国家诉讼制度先进与否的一个标志;司法鉴定是各项诉讼活动不可缺的一项重要手段;且其他手段难于代替。

二、司法鉴定的作用(主要通过结论体现):1.通过鉴定活动,发现和提取各种现场信息和证据,进一步开展调查工作提供条件。

2.通过鉴定,为案件的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通过鉴定,可以为审查,核实其他证据提供依据三、司法鉴定的任务(一)基本任务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科学技术知识为诉讼活动提供线索和科学证据;也为其他非诉讼性的执法活动提供服务。

(二)具体任务1.发现证据。

(是实现司法鉴定基本任务的基础和前提;是司法鉴定工作的基本任务)2.记录、提取证据。

(是鉴定和诉讼程序的需要)3.分析、识别证据。

(是侦查、调查的线索和方向)4.鉴定证据。

(是司法鉴定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的)通过鉴定可以解决以下问题:(1)确定人和物的同一;(2)认定客体的种属范围和种属异同;(3)确定事件因果;(4)确定事实的有无与真伪;(5)查明证据的来源和出处。

《司法鉴定管理》课件

《司法鉴定管理》课件
独立性
司法鉴定管理体制强调鉴定机构的独立性和中立性,避免行政干预和 利益冲突,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03
司法鉴定程序
司法鉴定的申请与决定
司法鉴定的申请
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向司法机关提 出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
司法鉴定的决定
司法机关根据当事人申请和案件 需要,决定是否进行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的实施
《司法鉴定管理》ppt课件
目 录
• 司法鉴定概述 • 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 司法鉴定程序 • 司法鉴定人 • 司法鉴定机构 • 司法鉴定技术
01
司法鉴定概述
司法鉴定的定义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 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 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 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司法鉴定是一种科学实证活动,其目 的是为司法裁判提供客观、准确的事 实依据。
05
司法鉴定机构
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立
设立条件
具备相应的设备、设施、技术力量和资金等条件,符合国家 相关标准和规定。
资质审批
需要经过省级司法行政部门的资质审批,取得相应的司法鉴 定许可证。
司法鉴定机构的职责与权利
职责
接受司法机关和当事人的委托,开展 司法鉴定工作,出具鉴定意见。
权利
享有依法独立开展司法鉴定工作的权 利,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 个人的干涉。
民事司法领域
用于解决各类民事纠纷,如亲子关系确认、知识 产权侵权等。
行政执法领域
用于各类行政执法活动,如工商、税务、海关等 部门的执法工作。
THANKS
感谢观看
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保证鉴定意见的客观、公正;保守鉴定过程中获知 的机密和个人隐私;及时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合法有效的鉴定意见。

《法医物证司法鉴定》课件

《法医物证司法鉴定》课件

案例引入
以真实案例为基础,演示法医物 证鉴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让 听众深入了解该领域。
实验演示
通过实验演示,模拟物证分析和 鉴定的过程,让听众亲身感受和 体验。
专业展示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演示和解 读,让听众更加深入了解法医物 证司法鉴定的重要作用。
总结和展望
本节总结将介绍法医物证司法鉴定的崭新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本次会议对法医物证司法鉴定领 域的重要贡献,为听众对这个领域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1
物证分析
为确保科学公正,物证鉴定需要进行足够的物证分析,保证结果真实可靠。
2
鉴定结论
按照法律法规和司法精神,整理出鉴定结论文书并依法送交司法机关使用。
3
鉴定流程
通过讨论分析发现主要案情,对双方物证开展鉴定分析,总结结论,确保案件顺利处理。
案例分析和实践应用
本节通过案例讲解法医物证司法鉴定在实践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它广泛适用于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 等各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及时保护
尽快保护现场证据,减小物证被 破坏和消失的可能性,保护好受 害人隐私。
标注明细
标注样品的名称、类型、编号、 颜色、数量、包装等详细信息, 并按照专门的规范进行保证。
法医物证的分析和鉴定
通过分析提供的物证,法医物证司法鉴定人员可以帮助司法机关判断案件、破解犯罪团伙和涉案人员等。 本节内容将带领大家深入了解法医物证的分析和鉴定过程。
数字物证
如手机短信、亲缘鉴定、图像提取、电子合同 等,将日益成为重大案件的判决依据。
法医物证的收集和保护
物证相关情报的收集和保护列入到物证分析鉴定的重要步骤之中,正确的物证收集与保护可以在鉴定中提高成 功率,而不佳的物证操作则可能导致物证的被破坏和减损。

《司法鉴定概论》课件

《司法鉴定概论》课件
涉及身份认定、物证鉴别、笔迹鉴定等方面,但受限于技术水平, 鉴定结论往往缺乏可靠性。
古代司法鉴定的局限性
由于缺乏科学理论支撑和标准化操作规范,古代司法鉴定存在较大 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近代的司法鉴定
1 2 3
近代司法鉴定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代司法鉴定开始引入科 学方法和技术手段,逐渐走向专业化、科学化和 规范化。
义务
司法鉴定人有义务遵守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保证鉴定结论的真实性、客观 性和公正性;他们还需要及时完成鉴定工作,并在鉴定过程中保持中立和独立。
司法鉴定人的职业道德与执业纪律
职业道德
司法鉴定人应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以诚信、公正、科学、客观为原则,始终保持中立和独立的立场,不受任何 利益干扰。
执业纪律
我国司法鉴定机构分为国家级、 省级和地市级司法鉴定机构,各 级机构负责不同级别的鉴定工作

鉴定人员
我国司法鉴定人员分为法医、物证 、声像资料等类别,不同类别的人 员负责不同的鉴定工作。
鉴定程序
我国司法鉴定程序包括委托、受理 、实施、出具鉴定意见等步骤,其 中实施阶段包括现场勘验、检查、 取证等环节。
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性、专业性和科学 性的特点,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司法鉴定的性质是中立、科学、客观 的,其目的是为司法裁判提供准确、 可靠的证据。
司法鉴定的原则
独立鉴定原则
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应当独立、 中立、客观地进行鉴定活动, 不受任何非法的干预和影响。
科学鉴定原则
鉴定人应当运用科学技术或者 专门知识进行鉴别和判断,确 保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委托与受理
委托
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向司法鉴 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并提交相 关材料。

声像司法鉴定技术课件(一)

声像司法鉴定技术课件(一)

三、声像资料的特点
作为新兴的证据资料,讨论一下声像资料的特点? 和传统证据资料的共同点? 自己的特点?
三、声像资料的特点
与传统证据共有的属性
客观性 关联性 合法性
特有属性
物质依赖性 可储存性 准确性 直观性 易于被篡改、伪造等
四、声像资料司法鉴定
声像资料司法鉴定
是指运用物理学和计算机学的原理和技术, 对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图片、手 机等载体上记录的声音、图像信息的真实性 、完整性及所反映的情况过程进行鉴定,并 对记录的声音、图像中的语言、人体、物体 做出种类或括? 2.载体有哪些? 3.分类方式有哪些?
声像司法鉴定技术
提问
1.什么算是声像资料?载体? 2.声像资料分类有哪些?
主体、录制、时间、取得 3.按制作主体分? 4.按时间分? 5.什么叫做原始声像资料?
思考
1.公安机关录制犯罪分子偷盗全过程: 属于什么声像证据? 2.交通肇事逃逸后,可以获取哪些声像相关 的证据? 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声像证据? 证据的法律效力?
可利用声谱仪的重放音功能,将模糊语音段反复放 音,仔细辨识。
根据原来所使用录音机的性能,采用更高性能的录 音机或功放机放音,可改善语音的听觉效果。
可利用降噪器材或降噪软件改善听觉效果。听辨的 同时,从声谱形态上应用语音学的语音识别方法, 分辨具体的语音。
思考
小组成员声音如何分类? 画出思维导图
公开方式制作的声像资料
录音或录像在当事人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其对 象是所有过往人员或特定人员,如银行、交通等 部门的监控系统。这种以公开方式形成的视听资 料经查证属实后,一般都可作为证据使用。
秘密方式制作的声像资料
录音或录像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对 于这证明材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目前争议颇多 ,一般由司法人员制作的资料比个人制作的资料 更具合法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司法鉴定
狭义司法鉴定与广义司法鉴定的概念异同
共同点是二者均包含司法鉴定的实施主体、司 法鉴定的具体任务、司法鉴定的基本手段以及 司法鉴定的服务领域这些基本要素。
二、司法鉴定
不同点是在司法鉴定服务的领域方面有宽有窄 的区分。广义的司法鉴定是为诉讼、仲裁、调 解、和解等多种争议解决过程中提供科学实证 活动。在诉讼、仲裁、调解、和解等多种争议 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技术鉴定都属司法鉴 定。狭义的司法鉴定概念所服务的领域仅限于 诉讼活动。这里所指的诉讼活动包括侦查、起 诉、审判、执行等相关活动。
二、司法鉴定
对司法鉴定概念的不同定义
广义的司法鉴定概念 狭义的司法鉴定概念
二、司法鉴定
广义的司法鉴定,是指在争议解决过程中,鉴 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争议解决中 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 意见的活动。
狭义的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 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中涉及的专 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 动。
一是在司法证明活动中,保持中立地位是程序公正 的要求。
二、司法鉴定的基本属性
二是在进行科学技术活动时,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 保持中立性和独立性既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和要求, 也是保障结果客观真实的前提条件。
三是程序正义关于“任何人都不能成为自己的法官” 的要求,司法机关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二、司法鉴定的基本属性
法定性(法律性) 司法鉴定的法定性是指司法鉴定活
动是诉讼参与活动,不仅司法鉴定的主体需要有法定资 格,而且从启动条件、鉴定实施、鉴定意见出具到出庭 作证和质证、采信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一是启动鉴定程序要严格遵守诉讼法的规定。 二是司法鉴定机构必须经过国家司法鉴定的主管部
一、与司法鉴定相关的概念
法庭科学鉴定 法庭科学鉴定、法庭科学鉴定 与我国的司法鉴定的概念基本是一致的。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指对因医疗机构及其医务 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所做的鉴别、评定。
一、与司法鉴定相关的概念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 是指对因车辆、驾驶人 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特定道路通行 过程中由于当事人违反交通法则和通行法则, 过失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所做的鉴别和 评定。
二、尊重科学原则
具体体现:
鉴定活动的程序应该符合客观规律。鉴定人在 鉴定活动过程中应该依据科学的原理,借助科 学的先进技术,采用规范的方法和步骤,认真 细致地对鉴定客体进行全面检查。
出具的鉴定意见应该客观真实。检测(验)的任何 结果(科学的结果)都是客观事物某一个侧面的反 映。鉴定人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客观事实。 按照鉴定客体的本来面貌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 判断和客观的鉴定意见。
四是作为一种证明和评价活动,在当事的第一方和 第二方之间,保持中立地位是权威性的基本保障。
二、司法鉴定的基本属性
客观性(真实性)
鉴定意见的客观性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科学性 二是专业性 三是统一性
二、司法鉴定的基本属性
除以上基本属性外,司法鉴定还有其他一些 属性。这些属性主要有:
公共性 社会性 综合性
第三节
司法鉴定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鉴定原则
司法鉴定实施的依法鉴定原则是指司法鉴 定从程序到实体,从形式到内容,从技术 手段到技术标准都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 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规定。
二、尊重科学原则
司法鉴定过程是科学重现和认识案件事实的过 程,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科学性为其本质 特征的。因而要求司法鉴定程序和司法鉴定得 出的结论都必须符合有关科学的规律和原理。
三、独立鉴定原则
一方面,鉴定意见作为诉讼中的证据种类之一,实质上 是一种个人意见,是鉴定人凭借其专门知识对某个问题 作出的一种认识和判断,鉴定意见是否客观正确,取决 于鉴定人自己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判断能力,应当由鉴定 人自己负责
另一方面,为了保障鉴定人根据科学技术进行鉴定,必 须防止权势、人情和金钱的干扰,坚持鉴定人独立地进 行鉴定的原则
一、与司法鉴定相关的概念
物证技术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evidence)通常是指 对物质、物品、物体 和文书等有形物及其 反映形象的鉴定。
一、与司法鉴定相关的概念
法医技术鉴定 人民法院 的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书 经常被称为法医技术鉴定 书,这是因为人民法院鉴 定机构早期只是为审判机 关提供法医技术服务,但 后来人民法院技术鉴定范 围不断扩展,也还是称法 医技术鉴定。
六是鉴定意见是法定的证据种类之一。
二、司法鉴定的基本属性
中立性(独立性)
中立性是司法鉴定活 动的内在要求,只有 中立,才能公正;只 有公正,才有权威; 只有权威,才能高效。
二、司法鉴定的基本属性
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在诉讼活动 中保持中立地位,依法独立执业是保障 司法鉴定活动客观公正的内在要求,其 原因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
门批准和授权或经司法机关临时指聘。
二、司法鉴定的基本属性
三是鉴定客体(对象)仅限于案件中经过法律或法 定程序确认的某些专门性问题。
四是鉴定主体必须是取得司法鉴定许可证的鉴定 机构和具有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的自然人,而不 是科技机构或业务部门、行业组织专业技术及人 员。
五是鉴定活动属于以科学技术手段核实证据的诉 讼参与活动。
二、司法鉴定
在司法鉴定的基本手段方面。司法鉴定的方法是 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进行鉴别和判断。司 法鉴定作为诉讼活动中一项重要的调查取证活动。 在诉讼中有些问题通过人们的五官感知或逻辑推 理是无法直接认识和判断的,必须借助于科学技 术或专门知识进行鉴别和判断。
在司法鉴定结果表达形式方面。鉴定人应当提供 鉴定意见。鉴定人在完成鉴定工作后应当依照法 律规定及与委托方协议约定,向委托人提供由鉴 定人本人签名的书面鉴定意见。
四、鉴定公开原则
鉴定公开主要是对鉴定活动方式而言,它包 括鉴定项目公开,鉴定收费标准公开,鉴定 方法、手段、标准的公开,鉴定程序公开, 鉴定人姓名公开等。
五、鉴定公正原则
鉴定公正是指鉴定实施主体在鉴定活动中应 保持中立的地位,鉴定机构必须独立于侦查、 起诉和审判机关,鉴定人应该站在中立的立 场,不偏袒任何一方。
法医类鉴定 物证类鉴定 声像资料鉴定 知识产权鉴定 司法会计鉴定 计算机司法鉴定 建筑工程司法鉴定
二、司法鉴定的作用
为社会治安管理和执法活动提供学科证据。 为侦查机关开展侦查活动提供线索。 为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提供科学证据。 为审判机关依法审理和判决提供科学证据。 司法鉴定意见还可以为监狱部门以及其他判决
二、司法鉴定
在司法鉴定实施主体方面。司法鉴定实施的主 体是司法鉴定人。《决定》规定的“鉴定人” 是指在诉讼活动中依法接受委托对诉讼涉及的 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意见的人。 鉴定人不属于司法工作人员,而是一种特殊的 证人。
在司法鉴定的具体任务方面。司法鉴定的目的 是为了解决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依照我国 有关法律规定,对于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 需要进行鉴定的,应当依法进行鉴定。
执行部门正确有效执行司法判决提供依据。
第四节
司法鉴定的任务与作用
一、司法鉴定的任务
基本任务
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 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 为诉讼活动和相关执法活动提供科学证据。
一、司法鉴定的任务
具体任务
我国法律统一管理的司法鉴定的学科类别以及 在诉讼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专门性问题所涉及的 学科类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
司法鉴定概论
第一节
司法鉴定的概念
一、与司法鉴定相关的概念
鉴定(Identification)指具有专门知识 及技能的人,经过一定程序和科学实验, 对特定客体的本质特征及其周边关系所作 的识别与判定。
技术鉴定(Technical appraisement)指 具有专门技术和专门经验的人对特定法律 事实或客体的性质、状态或质量等所进行 的识别与判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的立法定义
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司法鉴定人运用科 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 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二、司法鉴定
《决定》中所规定的就是狭义的司法鉴定, 按照定义的基本要素,其含义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在司法鉴定服务的领域方面。司法鉴定主要是 为诉讼服务的,是在诉讼活动中进行的,是一 项涉及诉讼的活动。我国的诉讼活动包括刑事 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在这三种诉 讼活动中发生的鉴定,都属于《决定》所指的 司法鉴定。
第二节
司法鉴定的基本性质与 基本属性
一、司法鉴定的基本性质
司法鉴定是一种运用科学技术、专门知识、 职业技能和执业经验为诉讼活动,尤其是为 司法审判活动提供技术保障和专业化服务的 司法证明活动,其本质是科学性与法律性的 有机统一。
一、司法鉴定的基本性质
这一基本性质反映在司法鉴定的多个方面:
司法鉴定活动具有双重性。 调整司法鉴定活动的规范具有双重性。 司法鉴定运作的权力配置具有双重性。 司法鉴定的制度具有双重性。
六、遵守规范、标准原则
司法鉴定活动应坚持遵守技术操作规范、鉴定 标准的原则。在许多案件中,鉴定意见对于诉 讼的结果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会直 接影响到判决或裁定的实体内容。对诉讼中的 实体性问题进行司法鉴定是一项具有高度技术 性的工作,不同专业的鉴定种类和鉴定项目都 有不同的技术操作规范、鉴定实施步骤和鉴定 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