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物理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物理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物理楞次定律教学反思“楞次定律”是高一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教师讲完直接内容后需要进行教学反思,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物理楞次定律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楞次定律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尝试的探究课强调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具体到探究课的设计,我在强调“过程性”的前提下总体上把握好了这样几个环节。

1、激发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构建情景,引出问题,用复习已有的知识或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事件引出问题进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求知冲动:“我想要学习。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我让学生在实践中努力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寻求规律。

强调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创新,让学生“参与”,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手段去了解、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问。

这一来,教师做起来就难多了。

但是再难,也要给学生这个机会。

今天我们教师确应具有转换自身角色的紧迫感。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全面发展。

3、促使学生用心体验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努力运用假设猜测、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去获取知识,更去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这种体验的不断沉积,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他们一种能力——学力。

当然,仅仅强调第二环节中的参与,一堂课或许也会非常热闹,但热闹的下面却可能会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

我想说:参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体验,实实在在地体验过程才是探究课所要达到的更高境界。

当然,在这里还要再次强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学生参与体验中,将学生动手实验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将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实验结果可信,媒体演示直观,让学生能够更热情地参与,同时更真切地体验,以此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之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通用3篇)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通用3篇)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楞次定律教学反思(通用3篇)楞次定律教学反思1“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为营造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对本节内容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回顾旧知识→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巩固练习”。

这种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节课,我尝试的探究课强调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具体到探究课的设计,我在强调“过程性”的前提下总体上把握好了这样几个环节。

1、激发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构建情景,引出问题,用复习已有的知识或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事件引出问题进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求知冲动:“我想要学习。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我让学生在实践中努力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寻求规律。

强调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创新,让学生“参与”,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手段去了解、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问。

这一来,教师做起来就难多了。

但是再难,也要给学生这个机会。

今天我们教师确应具有转换自身角色的紧迫感。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全面发展。

3、促使学生用心体验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努力运用假设猜测、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去获取知识,更去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这种体验的不断沉积,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他们一种能力——学力。

当然,仅仅强调第二环节中的参与,一堂课或许也会非常热闹,但热闹的下面却可能会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

我想说:参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体验,实实在在地体验过程才是探究课所要达到的更高境界。

当然,在这里还要再次强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教学过程的设计依据1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第三节楞次定律。

本节课是在整个一章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生在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奠定了基础。

2、楞次定律是电磁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学生以后分析和解决电磁学问题的理论基础,在高考试题中常以综合题的形式表现出来,对学生的而言,需要能够熟练应用。

3、本节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对实验现象总结概括,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提高。

4、学生对于本节的实验现象感兴趣,但对实验规律的总结能力欠缺,学生可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总结概括,从而升华到理论高度,得到结论。

5、学生已经学习过磁场的内容,为本节课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尤其是在判断电流周围的磁场时,可以使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

教学活动的得失本节课主要以实验为主,需要用到磁场中所学知识,所以在本节课实验进行之前,需要对上节内容做一个回顾,提问学生复习上一章内容。

激发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探究实验,进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去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的变化及条形磁铁的磁场(原磁场)方向之间存在什么规律呢?由于实验中需要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磁场方向,所以需要在实验中能够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得出感应电流的流向,而电流的流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在此之前所见过的电流表都是指针在最左侧的电流表,但本次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电流表是指针可以左右摆动的灵敏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与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流向有关,比如电流从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出时,指针右偏;反之,左偏。

这一点,需要我们在做实验之前,要先进行判断,并将电流流向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对应关系记下来,以便在接下来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指针偏转方向,判断电流的流向。

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主探究规律,从规律中找到答案。

本节课“楞次定律”既抽象又难懂,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该问题呢?我通过精心的准备,设计实验,引导学生边做实验边教学,将晦涩难懂的理论内容转换为具体形象的实验。

楞次定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楞次定律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楞次定律》这一节研究的是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规律,它是以磁场、电流的磁效应等知识为基础,又为以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使学生深入理解楞次定律,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本节教学主要运用了学生自主实验探索的教学方法,边实验边教学,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把学生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激发状态,充分展示这一年龄段学生所特有的好动性、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首先,课程标准对楞次定律的知识要求是“B”级。

其次,楞次定律是一个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其语言表述时会有两方面困难:(1)楞次定律本身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但定律本身并没有直接表述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而表述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如何。

(2)学生对“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误区,把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理解为阻碍原磁场。

因此,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楞次定律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上节内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提出新的问题磁通量的增加和减少这“两种变化”的感应电流方向一样吗?思考,集体回答设置物理情景,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唤醒”学生的课堂情绪,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演示课本P252图8-9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在四种情况中:①线圈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为什么?②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怎样变化的?③检流计的偏转方向是否一致?④在每一种情况中检流计的偏转方向总是保持一定的方向(重复做几次,不会例外),使学生清楚的意识到这个“必然”其中就一定有其规律性。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采用列表对比方式,可使学生直观,快捷的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问:检流计为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会时而偏左,时而偏右?(电流方向不同)选旧干电池加电阻用试触法确定电流方向与检流计指针的偏转关系。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对象: 高二理科学生 单位:
课时: 1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通量变化的关系,并会叙述楞次定律的内容。
2.通过实验分析,体会楞次定律内容中“阻碍”二字的含义。 3.能利用楞次定律和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论证、交流与合作等过程掌握科 学探究的方法。 2.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2.通过取材于生活的小实验,体会物理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热爱生活、热爱物理。
二、 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生是惠华中学的高二理科班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好奇心较强,物理基础知识掌握 较扎实,动手探究的能力较强,学生对电磁学知识比较感兴趣。 2、 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磁通量的概念,并会分析磁通量的变化;已经知道了条 形磁铁的磁感线的分布;已经在前面的学习中形成一定的实验探究的经验,学生有过的小 组合作经验,已经学会利用(条形磁铁、电流计、线圈等)实验器材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 条件。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楞次定律》 科目: 物理 提供者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样也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分析 和处理电磁感应现象问题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由于楞次定律的内容较多,可将该部分内容分两节来上,这 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归纳总结得出楞次定律,并学会利用楞次定律判断简单的电磁感应现象 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三、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由于楞次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其抽象性和概括性很强,学生理解楞次定律有较大的难度,所 以是本章教学的难点。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方法,经历探究过程解决“感应电流的方向 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两大问题,并总结出感应电流的方向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楞次定 律,最后通过演示实验从理论提升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应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 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探究既是学生获取物 理知识的重要方法,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探究能力是高 中物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学生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 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提高科学素养。课程标准对楞次定 律的要求是: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根据这一要求,为体现新课程理念,在楞次定律教学过程中,创 造条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引导学生 “发现”这一规律,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动 手实践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楞次定律教案及反思

楞次定律教案及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第三节“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样也是本章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分析和处理电磁感应现象问题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

由于此定律所牵涉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较多,只有对原磁场方向、原磁通量变化情况、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以及会用安培定则进行正确的判定,才能得到正确的感应电流的方向。

同时,学生还必须能正确运用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安培定则解决问题,所以这部分内容也是电学部分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实验设计与操作。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磁通量的概念,并会分析磁通量的变化。

已经知道了条形磁铁的磁感线的分布。

学生已经利用(条形磁铁、电流计、线圈等)实验器材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表述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2)会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述“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中的“阻碍”的意义。

(3)会用楞次定律判断电磁感应现象中感应电流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过程体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论证、验证等科学探究要素。

(2)通过楞次定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楞次对法拉第研究成果的关注到发现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的介绍,让学生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通过实验学会与他人主动交流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五、设计思路:本节作为一堂物理规律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利用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手段,为此本课采用学生分组随堂实验探究的操作模式,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通过自己实验操作来发现、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楞次定律》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楞次定律》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楞次定律》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中的《楞次定律》这一章节。

本课程将会通过讲解楞次定律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等方面,使学生掌握楞次定律的核心思想,并理解楞次定律在电磁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往往会觉得自己无法理解其中的数学推导和公式运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物理相关的概念和应用,我们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加强对学生的帮助与指导。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1.掌握楞次定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楞次定律的物理本质;2.了解楞次定律在电磁学中的应用领域;3.进一步掌握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力方向,以及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规律。

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有关电动势课的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并引导同学们对视频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然后映射到楞次定律的概念中,启发学生从现实出发去理解概念,进入本课教学内容。

活动二:概念讲解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介绍楞次定律的基本概念以及楞次定律的物理本质。

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好一些小实验,去引发学生对相应概念的疑问并进行理解。

活动三:应用领域通过本节课对楞次定律概念的讲解,引出楞次定律在电磁场理论中的应用领域,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楞次定律的实际应用场景,从物理规律的角度去看待现实生活中造成的影响。

活动四:实际运用在介绍楞次定律的应用领域之后,我们将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楞次定律的实际应用。

例如,在讲解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轨迹时,可以通过展示像在磁力直线运动的实验,即可通过发现电子的运动向量由其速度v和磁场的方向B的影响而改变。

活动五:总结在本节课的最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提问,确保每一位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完整详尽地认识楞次定律的应用。

教学反思上述活动及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加强的手段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在运用教学策略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活动和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应用。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在教授楞次定律时,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

首先,我意识到自己没有足够地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尽管楞次定律原理并不难理解,但学生要想真正掌握这一原理,还需要进行实验验证。

因此,我后来在课程中加入了更多的实验环节,并让学生亲手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

其次,我还发现自己在讲解时缺少了足够的侧重点。

在授课时,我常常过于强调楞次定律的公式和理论,而忽略了实际应用。

为此,我对课程进行了重新调整,增加了更多的案例分析与实际应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的实际应用价值。

最后,我认为我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疑惑和问题。

在听取同学的反馈后,我发现他们对楞次定律的一些概念和应用存在疑惑,而我没有积极地解答这些问题。

因此,我后面的课程中,我重点关注学生的疑问,并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解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楞次定律。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 -。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楞次定律》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必备能力与关键品格,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体.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其特定的素养形式与素养内涵,本文以《楞次定律》为课例,谈谈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思考.一、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分析《楞次定律》是一节典型的学习难度较大的物理规律探究课,一是涉及的因素多,有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大小、磁通量的变化、线圈绕向、电表指针偏转、电流方向等.虽然学生已经对这些物理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同一实验中涉及那么多的物理因素,学生感到难以理清头绪.二是规律比较隐蔽,难以通过一般的概括获得规律,要求有很强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楞次定律”因其内容的复杂和表述的间接使规律显得更加抽象.前面学习的“电场”和“磁场”描述的场都是“静态场”,大小和方向是恒定的,而“楞次定律”所涉及的是变化的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动态场”,学生理解难度增大.针对课题《楞次定律》的特点,基于物理核心素养,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列出了核心素养所对应的教学内容(见表1).二、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定的教�W程序后学生所获得的素养或能力的状态的描述,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我们认为核心素养不能替代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人的最终发展目标,而教学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变化),是一个特定过程的最终状态.因此,要形成核心素养这个“状态”,离不开每一节课的教学的“小目标”.为此我们根据物理核心素养的素养形式与素养内涵,列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见表2).三、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在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的教学过程.(一)基于真实情境提出研究的物理问题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提出需要深入探究的物理问题.我们从学生原有的认识入手,条形磁铁穿过闭合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设计演示实验,如图1所示,条形磁铁穿过线圈,用微电流传感器检测线圈中的电流如图2所示,学生能分析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物理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引入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二)参与方案制定经历实验探究过程我们立足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延伸和深挖.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一组活动,从科学猜想到设计实验,再进行实验研究,在课堂上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真切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提升对科学本质的认识,提高实验探究的能力,逐步发展丰富物理核心素养.活动1(科学猜想与设计实验)在对图2所示的现象分析基础上,进行科学猜想――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有关.制定“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方案,要有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变量的控制(磁铁的极性和运动方向、线圈的绕向),感应电流方向的测定(电流表),设计记录的表格,如表3.活动3(深入探究)磁铁的N极和S极插入线圈或拔出线圈,观察指针的偏转情况,得出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流向及磁通量变化的关系.(三)分析实验数据主动得出实验结论教师事先设计了表格形式的学案(表4),表格第四、第五行没有涉及任何物理量,这给学生留足了探究的空间.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发现“感应电流方向”与“磁通量变化”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教师引导是否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呢?在学案表格中加入一行――原磁场的方向.再经过小组交流,仍然找不到规律.因为磁场方向是竖直方向,而感应电流方向是水平螺旋方向,启发学生明白安培定则就是让这两个方向的物理量发生关系的,从而教师再引导学生引出“中介量”――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引导学生,在表格中增加原磁场方向和感应电流磁场方向两个因素.逐步完成表格,再通过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得出:当线圈内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线圈内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增反减同”,进一步概括得到“阻碍”两字.学生从而主动得到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规律比较隐蔽,其抽象性概括性很强,学生很难独立对其归纳和总结.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给足时间和空间,在充分的交流和表达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发展核心素养.(四)进行实践检验纳入自身知识结构如图5所示,有两个轻质铝环A(闭合)和B(断开),某同学手持磁铁的任意极靠近A,A会怎么运动?远离A时,A怎么运动?用实验证明,楞次定律是正确的.进一步分析:用磁铁靠近轻质铝环A时,在铝环中产生了感应电流,获得了电能.在这一过程中,铝环与磁铁有相互作用的电磁力,所以,此同学对磁铁和铝环这个系统做功,符合能量守恒的普遍规律.倡导学生要节约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五)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科学思维能力回归课前引入的演示实验,根据楞次定律解释为什么条形磁铁穿过闭合线圈,电流方向会发生改变?让学生解决真实的物理问题,从中认识物理学的价值和与生活、社会、科技的联系,明白物理规律可以预测事物的结果或现象.(六)总结学习内容欣赏楞次定律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反思,本节课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欣赏楞次定律的简洁之美,楞次定律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道理,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和应有的态度.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是在研究物理核心素养的素养形式与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确定其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抓住“物理核心素养”主题,真正从物理知识本位转向关注完整的人、关注人的素养而进行的教学,有助于教师建构基于大教育观下的有效物理教学,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到实处.。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与反思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与反思

生 的过 程 仍 能 遵 循 能 量 转 化 和 守 恒 定 律 。
22 程 与 方 法 。 -过
221 察 实 验 , 验 电 磁 感 应 现 象 中感 应 电流 存 在 方 向 . 观 . 体 问题 。 222 试 用 所 学 的 知 识 , 计 感 应 电流 方 向 的指 示 方 案 , ..尝 设 并 动 手 实 验 操作 。 2 _关 注 实 验 现 象 的 个 性 , 出 实 验 现 象 的共 性 , 总 结 .3 2 找 并 出规律 . 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培 23 感 态 度 与 价 值观 -情 231 实 验 设 计 、 作 过 程 中逐 步 积 蓄 探 究 热 情 , 养 学 .. 在 操 培 生 勇 于探 究 的精 神 。 232 成 主 动 参 与 科 学 研 究 的 良好 学 习 习惯 。 _. 养 是 一种 有 效 途 径 。教 师 必 须选 择 好 具 有 几 种 较 典 型解 法 的 例 题 . 习 题 课 上 让 学 生 展 开 讨 论 , 求 不 同 的解 法 。 当 解 得 正 在 寻 确 答 案 后 . 师 在 肯 定 了 几 种 常 规 解 法 的前 提 下 , 励 学 生 发 教 鼓 挥 他 们 的 聪 明才 智 , 破 陈 规 陋 习 , 胆 进 行 发 散 性 思 维 , 打 大 同 时教 师 在 旁 要 做 好 启 迪 和 引导 的作 用 ,将 学 生 的思 维 逐 步 引 入 解 题 的 最 佳 途 径 中 。 如 : 断球 的空 、 心 问 题 , 可通 过 例 判 实 就 比较 密 度 、 比较 质 量 、 比较 体 积 等 多 角 度 、 思 维 去 解 题 。 后 多 然 让 学 生 讨 论 比较 各 种 方 法 。 讨 论 中 , 过 对 一 道 题 多 种 解 法 在 通 的 比较 , 学 生 深 切 体 会 到运 用 创 造 性 思 维 方 法 的妙 处 , 而 让 从 使 学 生 自觉 地 注 意 克 服 思 维 的 单 向 性 , 繁 就 简 、 异 标 新 , 删 立 促 进 学 生 的 思 维 活 动产 生一 个 “ ” 飞跃 。 质 的 4培 养创 造 型 的学 习能 力 . 古 人 云 : 授 人 以 鱼 , 供 一 饭 之 需 ; 人 以 渔 , 终 生 受 “ 只 授 则 用无穷。 教学过程应是让学生 “ 会” 为让学生 “ 学” ” 学 变 会 的过 程 , 过 教 学 活 动 , 学 生 不 仅 能 学 到 知 识 , 且 能 学 到 一 定 通 使 而 的学习方法。 为让 学生 掌握 科 学 的 学 习 方 法 ,应 在 实 际 教 学 中 根 据 学 生 的 年龄 特 点 和 接 受 能 力 ,通 过 教 与 学 去 一 点 点 地 向 学 生 渗 透 、 导 。 一方 面要 让 学 生 学 习 到 物 理 知识 , 一 方 面要 让 学 引 另 生知 道 研 究 物 理 现 象 , 出客 观规 律 的思 路 及 使 用 方 法 。 让 得 要 学生 真 正 体 会 到 教 材 在 序 言 中 向 他 们 提 出 的 三 条 建 议 : 一 , 第 要重 视 观 察 和 实 验 ; 二 , 重 视 理 解 ; 三 , 重 视 理 论 联 系 第 要 第 要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之一,通过学习楞次定律可以了解电磁学的基本规律以及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原理。

作为一名教学者,在教授楞次定律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反思,现在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问题:
1. 学生对公式的记忆和理解程度较差
2. 缺乏科学现象和实际应用的示例说明
3. 缺乏互动和实验环节
反思:
1. 更注重思维的训练和探究,而非公式的灌输。

例如,引导学生思考当电流变化时,磁场的变化情况,从而推导出楞次定律。

2. 通过丰富的例子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楞次定律。

例如,运用楞次定律解释感应电流的现象,利用电动机的原理说明楞次定律
在工程中的应用等。

3. 在课堂中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例如,通过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楞次定律的效应,以及与根据楞次定律进行的设计进行检验。

总结:
楞次定律作为电磁学的重要定律之一,教学者应该更注重启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减少公式的灌输,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应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楞次定律。

并且在课堂中注重互动和实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楞次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课例《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课例《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方案,并动手实验操作。
c)关注实验现象的个性,找出实验现象的共性, 并总结出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 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情:在实验设计,操作过程中逐步积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参与:养成主动参与科学研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交流:在自由开放平等的探究交流空间,能互相配 合,互相鼓励,友好评价,和谐相处。 哲学思考:能够用因果关系和矛盾论的辨正观点认 识楞次定律;
相对 运动
的变化 情况
感应电流方向
感应磁场对原磁场的作用 结论
3、师生共同分析,从个性中找出共性,总结规律 (先由小组汇报的结果,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教师引导: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生: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磁通量的变化存在几种情 况?
生:两种,增加和减少 师:我们来看,当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 与原磁场反向,“削弱”磁通量的增加; 当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同向, “弥补”磁通量的减少;通俗的讲,磁通量增加不行, 磁通量减少也不行,用一句话可以怎样来描述呢? 生:“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 通量的变化”。 多媒体显示: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 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 律” 9.板书设计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 内容: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 的变化,这就是楞次定律. 应用: 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1 确定原磁场方向; 2 判断穿过闭合电路磁通量的变化情况; 3 根据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1、绝大多数同学没有刻苦的学习精神,通俗的讲 就是十分“懒笔”,但思维活跃,善于回答问题,不过 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
2、长期以来,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以 人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学习能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场变化时产生的磁场,是电磁学中的基础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存在一些困难。

首先,我们发现学生缺乏对矢量的深入理解。

楞次定律中的向量运算需要学生掌握矢量的基本概念,包括矢量的加法、减法、数量积、矢量积等。

但是,我们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导致他们在理解楞次定律时出现了一些混淆和误解。

其次,我们认为教学中的表达方式也需要改进。

有些教师在讲解时会将公式和概念放在一起讲解,导致学生无法分清楚公式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此外,有些教师在讲解时过于注重公式的推导,而忽略了实际应用和意义的解释,导致学生对楞次定律的实际应用理解不够深入。

最后,我们认为教学中缺乏足够的案例分析。

电磁学中有很多实际应用案例,但是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这些案例,导致学生对楞次定律的实际应用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增加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楞次定律的实际应用。

总之,针对楞次定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矢量基础知识、表达方式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入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1 -。

楞次定律的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的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本节教学的主体为学生,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归纳结论,教师只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楞次定律,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实验分析技能,以及归纳总结和逻辑思维能力。

2、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Flash演示最能直观明了地反映事物的某些现象,通过它我们不但看到一些宏观现象,对定律微观本质的分析也非常形象,教师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生动形象地展示两磁场间"阻碍"作用,不仅突出本节的重点,还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对定律有一个深刻理解,生动的记忆,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类比教学变抽象为具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利用比喻的方法,尤其对于楞次定律这一类字数少但难理解和记忆内容,教师在师生得出定律之后,将定律概括成“增反减同”四个字,方便了学生理解和记忆,之后又做个拟人化的比喻,将感应电流比喻成一个专门与“父母”“对着干”的“坏孩子”,不仅将抽象的内容生动具体化,还调节了课堂气氛。

4、注重德育渗透:本节课讲授的楞次定律是从实验分析开始,归纳概括出初步结论后,再用实验来验证,不仅体现物理学科是实验学科的特点,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还符合辩证法中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验中去的认识规律,达到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5.不足之处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时候,对课堂的控制和对学生思维导向做的不是很好;另外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准备不是很充分,平时还要加强课前准备,对做习题,做到见多识广;此外,语言虽然幽默风趣,但还不够精炼,这个要平时多听课,多学习。

《功》1、首先从生活走向物理,导入新课。

(巧妙激趣)教师创设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让一个男同学和一个女同学拔钉子比赛的真实情景导入新课,并展开热烈讨论。

让学生明白这么简单的生活小事中也包含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一开始就让学生处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楞次定律”是高中物理选修3-2电磁感应中的重要内容,承接前面电磁感应的条件,只要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有感应电流产生,但产生的电流遵从什么方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应让同学们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他们科学思维能力,此次授课我采用“探究式”教学,即:“回顾旧知识→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学生讨论→猜想→设计实验→探索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楞次定律→课堂讲练→巩固练习”。

这种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教学方式,有助于引导他们自己获取知识,获得成功体验,对规律理解深刻。

以下就我教学过程进行一点反思,寄希教学有所长进。

1、温故知新导入课题由上一节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及观察到的现象,抛出问题,这几种情况电流方向一致吗?用事件引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去思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求知冲动:“我想要学习。

”2、利用多媒体和展示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由于实验条件所限,在课堂中我设计多媒体课件把书上四种情况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同学们对照大屏幕对我们的实验过程做到心中有数,但毕竟静态画面难以展示过程,所以我把实验器材搬上讲桌,让同学上讲台展示磁铁插入、拔出线圈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同学们兴趣被调动起来,发现指针偏转方向不一样,但又摸不着电流方向规律,此时我利用多媒体把刚才转瞬即逝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然后让学生在反复实验中结中寻求电流方向规律。

虽然经过多次实验,学生对电流方向有了深入体会,甚至能预判出电流方向,但从理论上还是难以找到确切规律,此时再次发挥多媒体优势,让同学们尝试画出不同情况条形磁铁磁场及感应电流的电磁,再试图寻求二者的关系,一些同学似有所悟,于是我提问,它们方向一直相同吗?一直相反吗?什么时候方向相同,什么时候方向相反?进行师生互动得出规律:增反减同。

但课堂进行到这里并不算结束,我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增反减同的后面有没有更深层次的规律?磁通量增加的时候以方向相反抵消的形式阻碍磁通量的增加,磁通量减少的时候以方向相同的补偿的形式阻碍磁通量的减少,其共同特点是阻阻碍磁通量的变化,背后也隐藏着能量守恒的思想。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它描述了磁场的产生和变化对电场的影响。

在教学中,我们通常会从数学公式出发,通过推导和实例演示的方式来教授这个定律。

但是,在反思中,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此定律。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背景和基础知识,以便更好地判断他们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楞次定律的必要知识和技能。

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数学能力或电磁学理论基础,我们应该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

其次,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楞次定律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通过讲解电动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楞次定律的应用和作用。

最后,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例如,可以通过搭建电路和进行实验,让学生亲手感受到磁场的产生和变化对电场的影响,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楞次定律。

总之,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评估和调整,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放在第一位,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 1 -。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高二物理《楞次定律》教学反思《楞次定律》这个单元的重要内容。

我通过探究式教学,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具体讲,这节课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感到比较满意。

一、教学程序的设计比较合理
本课的教学程序分为10个教学环节
1、提出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如何判断?
2、实验演示:判断原磁场方向,磁通量怎样变化?观察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感应电流磁场的方向,分析判断磁通量变化时,感应电流磁场与原磁场的关系。

3、实验时,我先做N级插入与拔出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关系的实验
4、让学生猜测S级插入与拔出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的关系,再进行实验验证这样效果较好。

5、让学生讨论总结感应电流的方向。

6、给出楞次定律。

7、理解楞次定律。

分清两个磁场,明确阻碍的含义。

8、练习点评。

9、讲评课本的例题,让学生先思考,提问学生回答解题思路,老师
10、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二、多媒体应用直观。

多媒体投影两次放学生的实验记录,直观方便,便于学生总结出规律
三、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教师在整节课中,通过提出问题→猜想→实验验证→理论分析→例题巩固,让学生自己分析探究,总结出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办法。

这一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着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
的课程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楞次定律”是高一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教师讲完直接内容后需要进行教学反思,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物理楞次定律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物理楞次定律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尝试的探究课强调的是学生的一种参与和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具体到探究课的设计,我在强调“过程性”的前提下总体上把握好了这样几个环节。

1、激发学生进入问题情境
构建情景,引出问题,用复习已有的知识或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事件引出问题进而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产生强烈的求知冲动:“我想要学习。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我让学生在实践中努力尝试用各种方法去
解决问题,寻求
规律。

强调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创新,让学生“参与”,这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手段去了解、学习许多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问。

这一来,教师做起来就难多了。

但是再难,也要给学生这个机会。

今天我们教师确应
具有转换自身角色的紧迫感。

教师要与学生一起交流,共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参与、全面发展。

3、促使学生用心体验
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努力运用假设猜测、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方法,去获取知识,更去体验发现规律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这种体验的不断沉积,潜移默化中培养出他们一种能力——学力。

当然,仅仅强调第二环节中的参与,一堂课或许也会非常热闹,但热闹的下面却可能会没有任何实质的内容。

我想说:参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体验,实实在在地体验过程才是探究课所要达到的更高境界。

当然,在这里还要再次强调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学生参与体验中,将学生动手实验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将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认识——实验结果可信,媒体演示直观,让学生能够更热情地参与,同时更真切地体验,以此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之自觉、主动地投入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4、激励学生在发现规律后不断探索
我还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一种发现新问题的习惯。

学生时时获取,又不断有所发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大概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循环状态吧?
当然在这节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
创设情境问题上,要放在能激发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上在知识模块的时间安排上还要更合理些;在课堂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去摸索。

而且我觉得在探究过程中,关键还在于体现其“重过程”的核心要求。

还要应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大胆地放开,让学生用心去体验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快乐与艰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总之,我觉得探究课中的环节,环环相扣,互为依存。

同时各环节又都有其追寻的目标,有新意;学生参与讲究“全”:要让全体学生参与,更要让每一位学生全方位的参与;用心体验强调“细”:要慢,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要引导学生仔细,成功和失败的体验同样重要;获取规律后力求“变”:既要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规律,更要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这四个字“新、全、细、变”或许就是探究课众多模式当中的一种了。

高一物理楞次定律知识点
楞次定律公式:E = vBL (v为杆在磁场中移动的速度)
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楞次定律还可表述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楞次定律(Lenzs law)是一条电磁学的定律,可以用来判断由电
磁感应而产生的电动势的方向。

它是由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Heinrich Friedrich Lenz)在1834年发现的。

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正如勒夏特列原理是化学领域的惯性定理,楞次定律正是电磁领域的惯性定理。

勒夏特列原理、牛顿第一定律、楞次定律在本质上一样的,同属惯性定律,同样社会领域也存在惯性定理。

这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关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论断。

高一物理楞次定律记忆口诀
相见难,别亦难
怎诉这楞次定律
我变化磁通
他阻碍更坚只怨这电磁感应道不尽增反减同
默默地来拒去留
物理事能量总守恒且看切割又有右手判
变化矣,阻碍矣
从今后感应电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