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江南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江南蓑衣》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江南蓑衣》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江南蓑衣》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江南蓑衣胡明刚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

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

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

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

而穿着蓑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③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

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

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

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水。

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

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

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

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

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

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④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

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

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

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

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 古诗三首类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8 古诗三首类文阅读(含答案)

18 古诗三首1.美丽江南——《江南春》①千里莺啼绿映红,②____________。

③南朝四百八十寺,④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第______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春意无边的画面;第_______句给江南春色增添了一份迷离的美。

(填序号)3)第①②句从________觉、________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江南莺歌燕舞、桃红柳绿、酒旗招展的景象。

4)“________”和“________”二字把莺歌燕舞、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

5)第①②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第③④句的描写角度是________。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6)为了突出江南春色,作者选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赞美了__________。

7)写出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诗中哪句诗描写了黄河的全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哪句写到了优美的神话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茅檐长扫净无苔”中“长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净无苔”说明了茅屋____________。

2)通过“手自栽”可以感受到()A.主人的生活非常无聊。

B.主人非常勤劳。

C.主人只会栽花种草,没有别的专长。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江南》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江南》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江南》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题(有答案)【知识点】一、我会写可kě(许可、可以、可口)东dōnɡ(东方、东北、东家)西xī(西方、西面、西北)二、我会认江jiāng(长江、江水、江北)南nán(江南、南方、南方)采cǎi(采花、采茶、开采)莲lián(莲花、莲叶、白莲)鱼yú(鱼儿、甲鱼、鱼片)北běi(北京、北方、北边)三、多音字间jiān(中间)jiàn(间断)四、认识笔画和偏旁三点水草字头五、易错提示字音:江南(nán lán) 采莲(cǎi lián chǎi lán)字形:注意“可”的笔顺,不要写错。

“西”的第五笔是竖弯。

六、理解词语江南: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

采莲:采摘莲子。

何:多么。

田田:形容莲叶茂盛的样子。

戏:玩耍,游戏。

本文指鱼在水中游动。

七、句子解析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江南水乡是采莲蓬的好地方,莲叶多么茂盛啊!2.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一会儿游到东,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

八、问题归纳1.从五个“戏”你能体会到什么?诗中一共用了五个“戏”字,虽然较多的篇幅写了“鱼戏”,但写活泼嬉戏的游鱼快乐、自在的同时,表现的仍是采莲人的心境。

2.四个方位词表现了什么?诗中一共用了四个方位词——东、西、南、北,表现了鱼儿在莲叶间自由穿梭、逗人喜爱的样子。

3.江南的美景有什么特点?江南莲叶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快活地游来游去,江南风景美丽,让人感到自由、快乐。

九、课文主题这是一首采莲歌,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蓬的情景,反映了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同步练习题】1.补全下列字的音节。

ji____ li____ b____ c____ n____江莲北采南2.按要求完成练习。

(1)“可”的笔顺:________________。

江南水乡阅读答案

江南水乡阅读答案

江南水乡阅读答案①周庄是江南水乡的典型作品。

②小桥是周庄的典型作品。

③这个典型作品最早是通过画作进入我视野的,就是陈逸飞先生笔下那幅名扬天下的画儿《故乡的回忆》。

画面是两孔桥,一孔石拱桥,一孔石梁桥。

石拱桥高高拱起自己的腰身,写照着千古柔情。

石梁桥硬硬挺直瘦韧的脊梁,展示着刚正性格。

两座桥都把自身投入了水中,和它们一起投身水中的还有蓝天和蓝天上的白云。

桥随着流水飘飘悠悠,如同在天空飘飘悠悠,就这么飘悠着进入了我的眼睛。

我的心中便有了那梦幻般的小桥。

④桥是周庄的枢纽。

如同纽扣连接衣襟,桥把左一片、右一片、前一片、后一片的房子连成了村庄。

从每条巷子里过去,都可以走到桥上去。

桥是巷子的延伸,是巷子的链环。

这链环或大或小,或高或矮,都会把两条巷子连成一条,一条条连接下去,巷子就成了一个棋盘。

这棋盘上的棋子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房子。

房子里走出的人,可以通过桥从这条巷子,走到那条巷子,以至走遍村庄,走出村庄。

若是走累了,需要喘口气,那桥上就是停歇的驿站。

在桥头或坐或站,都可以看到比房子里、巷子里更阔大、更辽远的风景。

因为,桥总是高过水面,高过巷子。

高高的桥举高了人,让他们有了比自己还要高的眼界。

⑤桥下面当然是水了。

本来桥就是为水流而出生的,可现在的世道早坏了这行情,沟上、谷上、壑上都架上了桥。

桥的世界博大了,桥的本真却丢掉了。

周庄的水让桥活脱着遥远的童趣。

⑥水从桥下流过,流得从容不迫,流得无波无澜,流得却有声有色。

声音是船行过时留下的,划船的篙这儿那儿一点,又一点,水中便有哗哗的响动,船也就磨擦着水面前行了。

船的行进如同月亮穿过夜空,轻轻柔柔,却让人觉得有种手触摸丝绸的声音,凉凉的,滑滑的,舒心。

水流的色彩来自天上和岸边。

天上的是蓝天和白云,当然朝霞和夕晖也一样会出现在水面。

朝霞和夕晖会让河里像是撒了美人的胭脂,又像是洗了画家的彩笔。

最具妙趣的是岸上的物体,或是房子,或是树木,无一例外都是河水的景致。

白墙黑瓦,让河水有了立体;绿树红花,让河水有了层次。

江南春赏析阅读答案(共8篇)

江南春赏析阅读答案(共8篇)

江南春赏析阅读答案(共8篇)篇1:江南春赏析阅读答案江南春赏析阅读答案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阅读答案⑴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答: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⑵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或答“表达了诗人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3.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

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答: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

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此诗好在”千里”,另一种认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实际。

你赞成哪一说?为什么?请结合诗的主旨作简要分析。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

”千里”“十里”都有道理,所以关键在于分析,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

(1)赞成”千里”。

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一是心理的耳目。

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理的耳目虚见虚听。

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

用”十里”,显然与诗题”江南春”相距十万八千里。

(2)赞成”十里”。

诗的一、二句都是写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听到莺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绿树红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风中酒旗。

总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体现对眼前景物的描写;同时,诗歌以小见大,给人无限想象的空间。

5.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6.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7.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字,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

2020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阅读专题八古诗文阅读3牛刀小试(word含答案)

2020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阅读专题八古诗文阅读3牛刀小试(word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三部分阅读专题八古诗文阅读3牛刀小试(word含答案)考点解读:古诗文阅读主要考查考生对诗词中被后人传诵名句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会默写学过的诗词,弄清作者及其所处的朝代;会给诗词分类,按要求写出诗句子;解释重点字的意思;翻译句子;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作者(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考查重点:重点考查的是熟记学过的诗词,弄懂其意思;对古诗文的翻译、理解,探索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常靠题型:以填空、选择、判断题、问答题为主,也常与拼音、词语以及句子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第三步:牛刀小试1.把下面诗句填写完整。

(1),红掌拨清波。

《咏鹅》骆宾王(2)儿童相见不相识,。

《回乡偶书》贺知章(3),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4)日出江花红胜火,,能不忆江南?《忆江南》白居易(5),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6),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李白(7),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贺知章(8)接天莲叶无穷碧,。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9),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李白5.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诗题是什么?作者是谁?请填在括号里。

季节诗题作者(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 《》( )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 《》( )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 《》( )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 《》( ) (5)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 《》( ) (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 《》( ) (7)天间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 《》( ) (8)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 《》( ) 6.写出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青天。

()(2)莫愁前路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胡晓明《“江南”再发现》阅读训练及答案

胡晓明《“江南”再发现》阅读训练及答案

中国文学悠久的传统中,一直隐隐相传着十分重要的江南意象。

持久、含蓄的相思,以及永续的乡愁,是江南不变的芬芳。

男女之思,友朋之念,以及越到后来,以男女、友朋寄托家国君臣之思,相互重叠着、涵化着,渐成江南意象的深层含义。

因此,江南意象是江南认同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含蓄而动人地揭示了江南认同的底蕴:家国之爱。

江南意识其实并不一定产生于江南本身,而是产生于北方中原文化南移的过程。

江南意识的产生过程,首先是南方认同北方、学习北方的过程。

中国最早的地域认同是中原认同。

《尚书·梓材》:“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

”中国即中原,这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自觉。

由政治认同再进一步,即为文化认同。

诗经学中的雅音,即华夏中原之正声,就是最早的中原意识表现之一。

秦汉一统天下,更加强了中原意识。

而且由于大汉帝国的空前强大,高度形塑了中国人的中原正统意识。

这时还几乎谈不上什么江南文化与江南意识。

一直到三国时代,江南地域才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到了东晋,政治中心南移,士人大批南渡,政治合法性的权威在江南地域渐趋稳固。

但彼时江南心灵是崇尚北方中原文化的,几乎完全没有自己文化的自觉。

陈寅恪认为当时北朝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正统观念:洛阳为东汉、魏、晋故都,谁能定鼎嵩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

其实南朝人也如此。

偏安江南的士大夫也大多以恢复中原为志,从南朝大量北伐的诗歌来看,表面上他们似乎是文化的正统,其实他们是被赶出了家园的异乡人,他们的文化与政治认同端在中原。

从中国历史的大趋势上来看,淝水之战也是江南意识产生的一个大关键。

江南文化中心与文化认同的产生,实为北方政治军事压力不断侵迫的历史过程。

东晋淝水之战大败苻坚,实为南中国争取到了极可宝贵的战略时间。

北方中原文化的南移,得以从容浸润于南方文化土壤,从而使新文化的成果生根开花。

所谓江南文化,实际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北来的,发源于洛阳而以侨民为代表,是被带到江南的文化,也是中原移民文化。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周测模拟试卷(四)(word版有答案)

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周测模拟试卷(四)(word版有答案)

预备年级语文学科练习卷(四)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1分)一、基础知识(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苍穹.(jiǒng)摇曳.(yè)B.婆娑.(suō)擎.举(jìng)C.围歼.(qiān)俨.然(yǎn)D.憧.憬(chōng)迥.然(jiǒng)【答案】D【解析】A.苍穹.qióng B.擎.举qíng 围歼.ji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忘呼所以沧海一栗B.计高一筹居高邻下C.斩钉截铁顾影自怜D.衡七竖八千匀一发【答案】C【解析】A.忘乎所以沧海一粟B.技高一筹居高临下D.横七竖八千钧一发3.选词填空()(1)詹天佑不顾帝国主义的()亲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2)惰性是我们前进的()。

(3)小红太任性了,妈妈无论怎么说,也()不了她出去。

A.阻碍阻挡阻挠B.阻挠阻碍阻挡C.阻挡阻挠阻碍D.阻挠阻挡阻碍【答案】B【解析】阻挠: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阻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

阻挡:阻止,拦住。

4.下列选项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B.于小刚长得像他爸爸,高个,圆脸。

C.春天在哪里?在孩子们的眼睛里。

D.树尖上开着一簇白花,好像护士的帽子。

【答案】D【解析】例句为“比喻句”;A.拟人句 B.无修辞 C.设问句 D.比喻句二、默写(10分)5.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

8.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的东景现代文阅读答案

江南的东景现代文阅读答案

江南的东景现代文阅读答案江南的东景现代文阅读答案①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②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

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

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

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

③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是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

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④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水仙子·咏江南》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水仙子·咏江南》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水仙子·咏江南》练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水仙子·咏江南》全曲纯用白描手法,将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十种景物,构成一幅很有特色的江南水乡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仙子·咏江南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水仙子·咏江南》原文元代:张养浩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

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

爱杀江南!《水仙子·咏江南》练习题(1)试简要分析这首元曲在景物描写上“动静结合”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古典诗歌的意境,分“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你认为此曲属哪一种?简要举例分析。

(3)这支小令刻画了江南景物的哪些特色?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分)(4).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元曲作简要赏析。

(6分)(5).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表达的?(5分)(6)此小令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7)请赏析此小令在写景上的表现手法。

(4分)答案(1)江上烟波荡漾,山中雾气氤氲,动静相映,更显出烟水迷茫的韵致;(1分)画檐连接不断,残荷丛生,安静恬淡;(1分)沙鸥飞舞,珠帘漫卷,给画面增添了几许摇曳之姿;(1分)画船驰来,酒旗招展,宁静之中显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1分)这样,动静结合更加突出了江南的美丽可爱。

(1分)(2)(3分)应为“有我之境”。

(1分)这首元曲看似描写客观景物,但处处有“我”。

如“看沙鸥”就是“我”在看;“芰荷丛一段秋光淡”之“淡”也包含着“我”的感受;“爱煞江南”更是“我”情不自禁的情感表白。

(2分,任举一例即可。

(3)①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秀美。

满江的烟波和岸边山中的雾气相映生辉,江面上荷花丛生,秋光恬淡沙鸥正在江面上飞舞盘旋。

②江南水乡城市繁华富庶。

“画檐”是南方富裕人家砖瓦房魇脊檐上的彩绘装饰,房屋相接说明人烟稠密,“十里珠帘”更是体现江南水乡城市的繁华富庶。

【古诗文阅读】白居易《忆江南》李煜《望江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古诗文阅读】白居易《忆江南》李煜《望江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古诗文阅读】白居易《忆江南》李煜《望江南》阅读答案对比
赏析
忆江南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望江南李煜①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

忙杀看花人。

【备注】①并作此词时,李煜已亡国进宋,身在洛阳。

相关试题及
写作
答案
(1)从结尾两句与其余句子的关系看看,这两首词在结构上存有什么共同特点?恳
请融合原词详细分析。

(3分后)
(2)分析两首词抒情上的不同特点。

(4分)
写作答案
(1)两首词都是先总起后具体描写。

(1分)白词开篇紧扣“忆”字(或“好”字),总提一笔,然后具体描写耀眼的红日、“红胜火”的江花、“绿如蓝”的江水;(1分)
李词开篇从“闲梦”起笔,紧扣“春”字,然后具体勾勒春江、乐声、飞絮、清尘和看花人。

(1分)
(2)白诗借景抒情,(1分后)筹钱江南春天幸福的景色,抒发自己对江南春天的赞美和思念之情;(1分后)李词以乐景写下哀情,(1分后)梦中的故国春色越美,越凸
现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现实生活的心酸。

(1分后。

江南阅读理解答案

江南阅读理解答案

江南阅读理解答案江南阅读理解答案「篇一」江南的桥黄永玉“我过的桥比你一辈子走的路还多!”这样牛皮难以让人相信。

若是有人说,我的女朋友跟野男人走了,我要从这座桥上跳下去!你可以信一半,因为真要跳桥的人不太会告诉人的。

但也未必不跳。

《魂断蓝桥》电影中的“桥”就是伦敦那座“滑铁卢桥”,听说多少年来时常有人从那儿下去的。

甚至,有人向往于费雯丽的美丽因而殉情。

伦敦那座会开启的桥,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老桥”,但丁遭逢比亚特丽契的“圣三一桥”,巴黎横过塞纳河无数座眩眼的桥,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香港特区的赤蜡角大桥都让我佩服、惊讶。

还有糟蹋我青年时代无数光阴的上海外白渡桥这些桥,有的具有典故意义,有的勾起怀旧情绪,有的就只有“过河”的实用价值了。

一生中最想念不止的是宋朝蔡襄建造横跨五里海峡的“洛阳桥”。

从泉州到惠安、仙游、莆田去的话一定要经过洛阳桥,千根、万根、10米、20米、30米长,一米多两米直径,难以想象的大花岗岩石头条,检阅似的昂扬地开向海峡对岸“洛阳”。

你在上头走着,你像只小蚂蚁,你舒展衣襟,沐浴着阳光,你满胸满肺都是海风,你狂妄、你笑着、什么都不想只想到自己,你把昨天和明天的'烦恼都当做屁你觉得闽南人对外方人真好,好宽的心地,他们才有资格盖开元寺、承天寺,才配建这座伟大的洛阳桥。

秦始皇造长城真傻,得一个“长”字,实用既不可靠,也没什么看头。

今天你乘旅游车说去就去,古时候除了镇守边关,几个人上过长城?并给人一种历史的恶感。

毛主席对于登临的印象并不佳妙,“惟余莽莽”而已,900年来洛阳桥今天结实得还可以过汽车,坐在汽车上的感想今古相同。

70年后的回想里还带着海香。

我一生对桥的印象比长城好。

南方的桥,准确地说,江浙的小桥像梦,像一个个从未真实过的微笑的小情人。

你会细数往日的桥,桥下涟漪,倒影,一丝飘来鬓边的蛛丝,一线掠过腮边的初春之风。

夜晚的桥灯,早晨的薄雾,草香,穿过桥下的橹声,远处雾里有寂寞的野鸟的呼唤(节选自《杨明义江南百桥图》一书)1.第一段引用俗话的作用是什么?2.本文第三段列举了许多桥,起什么作用?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他在描写江南的桥时采用了哪种方法。

《江南》阅读理解及答案

《江南》阅读理解及答案

《江南》阅读理解及答案江南作为地理名称在历史上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不同时期的江南所指的地域范围是不一样的。

它的原始意义是长江之南,在先秦至两汉时期一般是作泛称用的。

不过,那时候长江中游的南部地区比起长江下游的南部地区来较为兴旺,因此,江南一词,在大多数时候指的是长江中游的南部,即今湖北省的南部和湖南、江西一带;有时也指长江下游的南部,即今苏南及浙江一带,即这时候古书上常指的江东一带。

魏晋南北朝时期,建康为六朝的都城,故江南指称以建康为中心的苏南、浙江一带的现象才逐渐增多。

但在中唐以前,江南仍是指长江中下游以南的这些区域。

中唐以后,用江南指称长江下游南岸地区的状况越来越多。

两宋尤其是南宋以来,逐渐集中指称两浙路即今苏南、浙江一带。

明清以来,更是特别指称环太湖流域的苏松常、杭嘉湖一带。

这样,江南由泛称逐渐成为专称。

在秦汉及以前,中国政治、文化的重心在黄河流域,长江以南地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在中原人的眼里这里仍是一片广袤的蛮荒之地。

秦汉以后,特别是晋室南渡以来,江南地区得到了迅速的开发,中原人在移居江南的同时发现了这里不同于中原的异样的美,于是江南的自然风貌、物产人情便成为作家们笔下常常吟咏的题材。

唐宋以来,随着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它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为密切,北方作家在江南地区出仕、游历也更为便捷,在他们的眼中江南的山川风物充满了诗情画意,于是在文学作品中尽情地加以描画。

而随着经济文化的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地区的外乡作家也迅速成长起来,出于对家乡山川景物的自豪感,他们也同样在文学作品中尽情地渲染家乡的美好。

而且,中国的绘画艺术在唐宋时期也开展到了顶峰,山水画、花鸟画等各种门类的绘画技艺均已成熟,江南的奇山异水、花鸟虫鱼同样成为画家们笔下情有独钟的题材。

这样,文艺家们共同构筑起了人们对江南的美好印象。

两宋以来,由于文化的重心移到了长江下游的两浙地区,这里成了全国的财富重地、人文渊薮,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无论是就长江流域而言还是就全国而言,均居于优势地位。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评分一、现代文阅读(27分)现代文阅读I”是一个历史形成的复杂概念,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江南的地理内涵与文化意义都有不同的理解与“江南..阐释。

从历史上看,“江南”这个词至少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即地理江南、政区江南、经济江南与文化江南。

首先是地理的江南,唐代以前,古人对江南的看法基本上是地理意义上的。

先秦及秦人眼中的“江南”,主要指长江中游以南的地区,即楚地(今湖南、湖北)。

汉人眼中的“江南”包括的地域更有扩大,指长江以南除四川盆地之外的广大地区,实际就是字面意义的“长江之南”。

晋室南渡以后,“江南”地理概念所指的中心,逐渐由西向东,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转移。

其次是政区的江南,从唐代开始,江南逐渐演变为一个行政区。

安史之乱之后,作为监察专区的“道”逐步实体化,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区。

宋代改道为路,设有江南东、西路。

元代之后,江南主要是作为经济区的江南。

明清之后,环太湖地区的东南区域成为备受国家倚重的经济区,所指就是“八府一州”之地,即当时最为富庶的苏南、浙西地区。

三国孙吴立国,特别是永嘉南渡之后,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的江南渐次形成。

周振鹤在《释江南》中指出,江南具有地域、经济和文化三层内涵。

如果说地理、政区、经济的“江南”,其核心在物理空间、经济产业与政治运作体系,是对“何处是江南”的探求;那么想要理解“文化江南”,似乎更应当去关注人们在何种意义或期待上去看待江南,也就是“江南是什么”。

历史地理学家张伟然先生认为在唐人心目中,江南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区。

作为独特的文化区域,“江南”是“佳丽地”,是“好山水”,江南的山、水、特有的物产植被以及经济地位是形成其特有文化品格的重要因素,也是唐代人心目中这个文化区域所独有的特点。

美学研究者刘士林先生则认为“诗情”与“审美”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

语文统编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江南》同步练习(含答案)

语文统编版(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江南》同步练习(含答案)

江南[两汉]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江南》新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3课,是一首采莲诗歌,语言简洁明快。

全诗七行三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欢乐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

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同步练习】一、黑板报上写了一句“江南可采莲”,为方便大家阅读,请为这句话中的每个字都标上拼音。

江南可采莲二、按课文《江南》内容填空。

江南莲何田田!戏莲叶间:戏莲叶东,戏莲叶,戏莲叶,戏莲叶。

三、诗歌鉴赏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莲叶何田田”中“田田”的意思是()。

A.莲叶像一块块的水田,一片又一片B.莲叶挺立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2.鱼在()间做游戏。

A.莲花B.莲叶3.找出诗中的方位词。

古诗用这些词语描绘了一幅的画面。

A.采莲人捉鱼B.鱼儿围绕荷叶四面游动四、阅读课文《江南》,回答问题。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横线。

田(tián tán)可(ke kě)鱼(yǘ yú)莲(lián lán)2.诗中都写了什么景物?在文中找出来。

3.找出文中的两对反义词,并写下来。

4.诗歌共有句话,课文告诉我们是一个采莲的好地方。

5.⑴“莲叶何田田”中“田田”的意思①枝叶茂密②田地⑴莲叶间有在嬉戏。

①青蛙②鱼儿⑴诗歌写的(季节)的景色。

①夏季②秋季五、课内阅读。

江南______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______,鱼戏莲叶______,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1.用横线画出短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

2.在横线上按课文内容填空。

3.“田田”是说()A.荷叶长得茂盛B.荷叶长得很稀疏4.古诗表达的感情是()A.热爱大自然B.不喜爱大自然六、阅读回答各小题。

忆江南阅读理解题及标准答案.doc

忆江南阅读理解题及标准答案.doc

忆江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忆江南》是白居易写的一首诗。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忆江南》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忆江南》阅读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阅读题目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画面。

(2分)8.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3分)《忆江南》阅读答案7.春天来了,在阳光的照耀下,江边的花开得比火还要红,碧绿的江水像靛草那么蓝,江水是多么清澈啊!("日出""春来"是互文的修辞,描写时没表现出来的扣1分,写出来了,并且语言流畅的得2分。

)8.本首词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江南的春景,表达了词人对江南春天的喜爱、赞美、眷恋之情。

(2分)可从文中的"忆""好"两字看出来。

(1分)《忆江南》阅读译文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景我熟悉。

日出时,江中的滚浪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

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忆江南》阅读赏析古语云,言而无文,行而不远。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从写成,流传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还将一直流芳百世,那么这寥寥数语,文在何处?如何能行如此之远呢?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

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

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18分)江南江南①这个春天,我总是想起江南。

②想起江南暗香浮动的油菜田,高过人头的油菜花,花间盈耳的蜂鸣虫吟。

我行走于花间,循着声音寻找劳作的妈妈。

青青田埂上,我忘情地追逐一只只粉蝶,我咯咯的笑声惊落了流金的花雪。

我仰起花一样绽放的笑脸,任粉嫩的花枝柔情地拂过我的头发和面颊,风中传来水声、鸟鸣、妈妈吴侬软语的低唤。

③江南的春天有数不清的燕子,爱贴着地争飞。

那轻俊的燕子总在绿草初萌,河水初涨时如期而至。

燕儿们带着江南的绚烂和温暖,回到去年的檐下,轻轻地,呢喃着时光、往事和情语,翩然轻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燕子是江南窗格里流丽的文字和音符,每一次顾盼与流转都是我怦然心动的记忆。

④江南雨总是随风潜入夜,丝丝缕缕。

凤老鹰雏,雨肥梅子的暮春和初夏,蒙蒙烟雨把秧田怀里的翠墨泡开,酽酽的一汪,在水田素色的宣纸上蔓延……雨后黄昏,蛙声便从新禾上浮起来,鲜活地敲打我兴奋的耳鼓。

⑤“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谁的妙语,涵盖了江南一个夏天的风景。

六月,明朗火热的六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儿,荡舟藕花深处,采莲,嬉闹,无休止地歌唱,唱至红日西沉,再“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阴归”。

⑥其实,这些关于江南的情景,都取自我信马由缰的想象。

⑦我不是江南人,但一生注定与江南结缘。

幼时的我常常沉浸在书海里,读古诗十九首,读唐诗,读宋词,读元曲,江南是诗词中永恒的意象。

一天早晨,我走近白居易,轻声低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忽然觉得一朵花正于唇齿之间悄然开放,鲜润明萌的年华,我的整个童年都明媚起来。

⑧从此,童年的湖水波光潋滟,童年的杨柳幕帘重重。

飞红柳绿的花荫里,我和小妹齐声朗诵贺铸的《青玉案》,父亲坐在竹椅里静静地听着。

“一川烟草,满城风雨,梅子黄时雨”,一阕终了,父亲笑了,靠在椅背上,悠闲地看着空中来来往往的飞鸟流云。

是因为听到了我们成长的声音,还是被童声唤起的江南陶醉了?我一厢情愿地认为是两者兼而有之。

⑨后来,我时常流连在老师的画室里,审视着那些着色清淡的水彩画,画中的石桥、鸬鹚、乌蓬船和临水的楼宇。

老师讲江南的渔舟、江南的水行门、江南的吊角搂、江南的雕花窗格和青石小街。

江南的女人临河洗菜浣衣,江南的渔舟把沉睡的小镇唤醒……⑩再后来,我真的走向江南。

是一个晴朗而润湿的早晨,江南起伏柔美的田野上,平铺着一层厚厚的金黄的油菜花,村落和远树都浮在花海里。

轻柔的风儿从车窗缓缓吹入,衣袖之间浸透幽香。

江南,江南,曾在思绪中翻滚不息的江南,终于潮水般地向我涌来。

我睁大眼睛,敞开心扉,让它注入我的灵魂。

置身于四月的暖阳,我漫步喧闹温情的街市,我品味精致无双的园林。

那个黄昏,我与寒山寺相逢,余音袅袅的钟声里,我涕泪如雨,它是我厚厚书页间短短的一行文字呀!○11江南,江南,这个多雨的江南,我无休止地想起你……16.阅读第②-⑤段,依照提示,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4分)田间花海图→①→②→荡舟采莲图17.第⑦段划线句中“一朵花”指的是什么?(2分)18.阅读全文,谈谈选文以“江南江南”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19.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从文中任选一个句子加以赏析。

(4分)20.阅读下面一首词,结合第⑤段描写内容,说说它们有什么异曲同工之妙?(4分)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参考答案:五、(18分)16.①江南飞燕图;②江南细雨图。

17.诗词中的江南。

(或:描写江南的诗词。

)18.是行文的线索;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发作者对江南的无比喜爱和向往之情。

19.示例:江南起伏柔美的田野上,平铺着一层厚厚的金黄的油菜花,村落和远树都浮在花海里。

赏析:这个句子中“铺”“浮”字用得精炼、准确,很有表现力。

“铺”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油菜花之多,范围之广;而“浮”字突出了村落和远树与金黄的油菜花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象。

20.都写到了夏日黄昏,荷花丛中摇荡的扁舟,舟上游兴正浓的女孩;同样都表现荡舟者身心愉悦、流连忘返的情态。

评分意见:第16题4分,答对一点给2分。

第17题2分。

第18题4分,答对一点给2分。

第19题4分,举例1分,赏析3分,酌情给分。

第20
题4分,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