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燃烧燃料单元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燃烧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知识归纳
1.燃烧是一种、剧烈的化学反应。
2.一般情况下,使可燃物质着火燃烧所需的,叫着火点。燃烧应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⑴,⑵,⑶。3.可燃物燃烧可以分为和。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放出热量,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和;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放出热量,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等有毒气体和小的炭黑颗粒的物质。
4.一氧化碳是一种、的气体,它有,因为它能与血液中的结合,使其丧失功能。,,都会增加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
5.在内,如果发生急速的燃烧,短时间聚集,使气体的体积,就会引起。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达到时,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6.灭火的方法有:、、。当被困火灾区,应用捂住口鼻,低下身子贴近地面跑出火灾区。
方法研习
1.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中,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灭
C.电路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2.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木柴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木柴是可燃物
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D.散热快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我们选用细铁丝并卷成螺旋状,这是为了()A.铁丝不易燃烧B.散热快
C.温度达到着火点D.使铁丝和氧气充分接触
4.下列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B.蒸汽锅炉爆炸
C.气球爆炸D.车胎爆炸
5.夜间发现煤气泄露应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打开排气扇,把煤气抽走
B.开灯,仔细检查泄露处
C.关闭气源阀门,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立即打电话,请人来维修
6.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着火点高B.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C.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D.火柴梗潮湿
7.宇宙飞船内充满了人造空气,可是宇航员在舱内划燃火柴后,火焰会马上熄灭,这是因为()A.舱内氧气不够B.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C.舱内温度过低D.没有达到着火点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
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
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9.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头之所以能取火,可以用下面三句话来解释:甲: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乙:达到木头的着火点,使木头燃烧起来;
丙:钻木头时克服摩擦做功。
这三句话正确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丙甲乙C.乙丙甲D.甲丙乙
10.白磷应保存在里,白磷露置在空气中会因而引起,
此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
1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
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与水蒸气在较高温度转化成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
12.图4–1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3个对比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为碳酸氢钠,受热时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在灭火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水的作用是。
拓展研究
1.图4–2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在无盖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人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人空气的作用是。
(2)下列情况下,不会发生爆炸的是(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②蜡烛没有点燃时;③无盖小塑料筒中装的是干燥面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写出一种即可)。
2.小明、小鹏和小芳三位同学在一起探究蜡烛燃烧,他们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
一端也可以点燃。
(1)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2)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小鹏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蒸气。
小芳认为:可能上述两种情况都有。
(3)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帮他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判断哪一种分析是正确的。
(4)现象与结论: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如果小鹏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如果小芳的猜想正确,现象应是。
(5)如果用C n H2n+2表示蜡烛的主要成分,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知识归纳
1.无数实验证明,的质量总和等于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和不变。镁条燃烧时,参加反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质量,故生成的固体质量燃烧的镁条质量。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可知水由组成。
3.叫做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原则是:,。
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使其变浑浊:。
(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以上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5.在4P+5O2=2P2O5反应中,份质量磷与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物质的质量比m(P)∶m(O2) ∶m(P2O5)= 。
6.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方法研习
1.在化学反应前后①原子的数目;②元素的种类;③分子的数目;④物质的总质量,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
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
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 + O2=CO2
B.CuSO4 + 2NaOH =Cu(OH)2↓+Na2SO4
C.Fe + O2=Fe2O3
D.2H2O =2H2↑+ O2↑
4.A g高锰酸钾加热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B g,则生成氧气质量为()A.(A+B)g B.(A–B)g C.(B–A)g D.无法判断
5.某物质R在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2R +2H2O + 7O2=2FeSO4 + 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A.FeS B.Fe2S3C.FeO D.FeS2
6.将A、B、C各10 g混合后加热,A完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g D,同时增加了8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 )
A.1∶5 B.5∶1 C.1∶4 D.4∶1
7.将m g硫在n 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 相等,也可不相等)()
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
8.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物I2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