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他们逐渐地又由小歌舞形式进化成“三小戏”,
并吸收当地的罗汉腔、青阳腔、弹腔加以变化, 开始演出《乌金记》、《七仙女下凡》等36出大 戏和《打猪草》、《卖斗箩》等72出小戏。 随着不断地演唱,他们在曲调、乐队、剧目、表 演各方面不断地改进,尤其是旦角丁永泉、生角 曹增祥、丑角丁和寿组班进入安庆市区,发展到 剧场营业演出,趋向正规化、专业化。
• 行当搭配基本上是正旦、正生、小旦、小
生、小丑、老旦、花脸七行。由于班社人 少,演整本大戏时,常常是一个演员要兼 扮几个角色,因而在黄梅戏中,戏内角色 虽有行当规范,但演员却没有严格分行。
•正旦:多扮演庄重、正派的成年妇女,
重唱工,表演要求稳重大方。所扮演的角 色如:《荞麦记》中的王三女、《罗帕记》 中的陈赛金、《鱼网会母》的陈氏等;
• 在音乐方面,对传统唱腔进行初步改革,
减少了老腔中的虚声衬字,使唱腔明快、 流畅,观众易于听懂所唱的内容;取消了 帮腔,试用胡琴伴奏。在表演方面,吸收 融化了京剧和其他兄弟剧种的程式动作, 丰富了表现手段。其它如服装、化妆和舞 台设置,亦较农村草台时有较大变化。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迅速
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省,本 世纪初仍保持“三打七唱”形式,即三人 操打击乐器兼帮腔,七人演唱,四十年代 开始使用胡琴托腔。唱腔有花腔、彩腔、 主调等,基本都是五声音阶,用自然声演 唱。
2、历史沿革
• 1、黄梅戏发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的
农村,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 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清道光前后, 产生和流传于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 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戏曲青阳腔、徽调 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相结合, 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又 在吸收“罗汉桩”、青阳腔、徽调的演出内容和 表演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了故事完整的本戏。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在戏中多为配角。
如《荞麦记》中的王夫人。
•花脸:黄梅戏中花脸专工戏极少,除在
大本戏中扮演包拯之类的角色外,多扮演 恶霸、寨主之类的角色,如《卖花记》的 草鼎、《二龙山》的于彪等。
为什么黄梅戏不在黄梅县?
• 随着严凤英的一出《天仙配》唱得家喻户晓,一
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的对唱更是脍炙人口, 安徽省安庆地区的黄梅戏也就成了安徽省的大剧 种,而且风靡全国。然而,由黄梅采茶调演变成 黄梅戏的发源地黄梅县却不在安徽,而在湖北省 的东部,由于这种采茶调长期流行于鄂、皖、赣 三省相邻的地区,有部分黄梅调艺人在黄梅县以 东的安徽省怀宁、安庆一带,采用当地语言演唱, 被称为怀调,也就形成了安庆黄梅戏的前身。
天仙配
• 黄梅戏作品。敷演董永遇仙故事。董永行孝事始
见东汉末年武梁祠石刻画像。魏晋时,曹植《灵 芝篇》和干宝《搜神记》增加了天帝遣神女下凡, 助董永偿债的情节。唐代董永变文和宋元话本 《董永遇仙传》,着重描写路遇、偿债、诀别等 部分。明代青阳腔《织锦记》(现存《槐荫相 会》、《槐荫分别》两出)又丰富了变文和话本 的描写,对后世戏曲有很大影响。
黄梅戏
----黄梅调、二高腔、 怀腔、府调、皖调
1、定义
• 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原名黄梅调。
其他名称还有采茶戏、花鼓戏、化谷戏、 茶篮戏、二高腔等。清道光、咸丰年间形 成于安徽安庆,与湖北黄梅采茶戏有渊源 关系。流布于安徽、江苏、福建、江西、 湖北、台湾等省。
• 起源于湖北黄梅,成长在安徽安庆地区,
与傅家小姐成婚的情节,突出了古代劳动 人民反封建剥削的强烈愿望。剧本的《路 遇》、《分别》两场戏,对七仙女的大胆、 直率,董永的忠厚、纯朴,都有动人的刻 画。槐荫会、槐荫别以及人民日常生活习 俗的一些穿插,富有朴素的民间色彩。
• 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
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 大会,获剧本一等奖,饰 演七仙女和董永的韩再芬 获演员一等奖。1955年, 《天仙配》摄制成戏曲艺 术片;1963年再一次搬上 银幕,易名《槐荫记》。
• 在今后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黄梅戏
将凭借自己的表演特色和风格,力求与时 代及社会发展的审美习惯相吻合,以一种 超越行当、超越程式、戏曲歌舞化的表演 趋势,成为21世纪人们喜爱的艺术形式之 一。
1.超越行当的表演
• 这里所谓的“超越行当”,其实是指黄梅
戏演员在表演中,借鉴话剧和影视的表演 技巧,突破行当的限制,从而达到一种进 出自如、出神入化的“无我”的理想境界, 演员的表演不受行当限制甚至不受性别制 约,比如反串表演等。这样的表演不仅仅 是少数演员的个别行为,而是整个剧种对 演员的要求,应成为全体演员的自觉行为 意识。
母老虎上轿
• 《母老虎上轿》是黟
县人余治淮创作的黄 梅戏剧本,被长春电 影制片厂搬上了银幕, 于1986年10月20日在 黟县举行首映式,然 后在全国上映,并向 东南亚国家发行。
黄梅戏的表演――丰富多样的未来 表演趋势
• 当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呈现的百花齐放、繁
花似锦的繁荣局面,一方面标志着黄梅戏 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标志着那稚气的、 可爱的、满身泥土味、满头野花香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村野妹子”已正式登堂入室,成为一位风 姿绰约、纯情甜美、惹人爱慕的“都市妙 龄女郎”了。圆熟有臻的当代黄梅戏表演 形态,显露的不仅是大家风范,也让人寻 出一些未来表演的端倪。
4、角色行当
• 黄梅戏角色行当的体制是在“二小戏”、
“三小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演整 本大戏后,角色行当才逐渐发展成正旦、 正生、小旦、小生、小丑、老旦、奶生、 花脸诸行。辛亥革命前后,角色行当分工 被归纳为上四脚和下四脚。
• 上四脚是:正旦(青衣)、老生(白须)、正生 •
(黑须)、花脸;下四脚是:小生、花旦、小丑、 老旦。行当虽有分工,但很少有人专工一行。 ] 民国十九年(1930)以后,黄梅戏班社常与徽、 京班社合班演出。由于演出剧目的需要,又出现 了刀马旦、武二花行当,但未固定下来。当时的 黄梅戏班多为半职业性质,一般只有三打、七唱、 箱上(管理服装道具)、箱下(负责烧茶做饭) 十二人。
• 在从小戏过渡到本戏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种被
老艺人称之为“串戏”的表演形式。所谓“串戏” 是指那些各自独立而又彼此关连的一组小戏。这 些小戏有的以事“串”,有的则以人“串””。 “串戏”的情节比小戏丰富,出场的人物也突破 了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范围。其中一些年龄 大的剧中人物需要用正旦、老生、老丑来扮演。 这就为本戏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进步,人类对自身精神世界
的关注决不会降低,物质的高度发达必将带来人 类对艺术等精神领域的更大关注和兴趣。黄梅已 和一些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的其他艺术形式一道, 昂首跨入21世纪,并将迎来自己历史上的再一次 辉煌时期。这是因为,在人类丰富的艺术世界里, 只有拥有的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特征,并 保持着独立存在地位的艺术样式,才能获得持续 发展的价值和动力。
江西、江苏、福建、浙江、吉林、西藏等省区也 相继成立了黄梅戏剧团。香港、澳门还出现了用 普通话和粤语演唱的黄梅戏。在表演艺术上,通 过排演新戏和拍摄影片,吸收了话剧和电影的表 演形式,在人物塑造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解放 后的几十年黄梅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演员,除了 对黄梅戏演唱艺术有突出贡献的严凤英、王少舫 等老一辈艺术家外,中青年演员如马兰、韩再芬 等相继在舞台上、银幕上和电视屏幕上展现出他 们精湛的演技,博得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 2、辛亥革命后黄梅戏的演出活动逐渐职业化,并
从农村草台走上了城市舞台。1926年首次进入省 城安庆,在市中心的吴樾街剧场登台演出。1933 年左右,又有两批黄梅戏艺人到上海演出。与此 同时,在农村也出现了较稳定的流动班社。黄梅 戏入城后,曾在安庆与京剧几度合班,并在上海 受到越剧、扬剧、淮剧和从北方来的评剧(时称 “蹦蹦戏”)的影响,在演出的内容与形式上都 起了很大变化,陆续编排、移植了一批新剧目, 其中有连台本戏《文素臣》、《宏碧缘》、《华 丽缘》、《蜜蜂记》等。
3、艺术特点
• ①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优美、动听,
其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 浓郁的乡土气息,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 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②黄梅戏唱腔属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 调三大腔系。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其曲调健康、 朴实、明快、优美,表演形式活泼欢快,具有浓 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

• 在30年代初到上海演出后,受到京剧和其他剧种
的影响,从表演和剧目方面更加丰富。1953年, 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后,使黄梅戏得到更大发 展,仅安徽省就有50个黄梅戏剧团,在湖北、江 西、江苏、福建、台湾和港、澳地区也都有了专 业和业余的表演团体。严凤英、王少舫和后起之 秀马兰等也已经成为享誉全国的黄梅戏表演艺术 家。足见兴起于湖北黄梅县的黄梅调,因为在安 徽的安庆得到不断地发展、进化,黄梅戏也就成 了安徽的地方戏了。
•小生:多扮演青少年男子,用大嗓演唱,
表演时常执折扇。扮演的角色如:《罗帕 记》的王科举、《春香闹学》的王金荣、 《女驸马》的李兆廷、《天仙配》的董永 等。
•小丑:分小丑、老丑、女丑(彩旦)三
小行。在黄梅戏中,丑行比较受欢迎。为 帮助演出,小丑常拿着一根七、八寸长的 旱烟袋,老丑则拿着一根二、三尺长的长 烟袋,插科打诨,调节演出气氛。扮演的 角色如《打豆腐》中的王小六、《钓蛤蟆》 中的杨三笑等。
伴奏乐器
• 在音乐伴奏上,黄梅戏早期演出为“三打七唱”,
即由三人演奏打击乐并参加帮腔。乐器分工是: 堂鼓一人兼奏竹根节和钹,坐草台正中;小锣一 人,坐上场门外内侧;大锣(又名”筛金”)一 人,站在上场门外外侧。到20世纪30年代,伴奏 除打击乐器外,又尝试用京胡托腔,后来还有人 试用高胡和二胡伴奏,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初期,由高胡作为主奏乐器的形式才被逐渐固定 下来。

• ③彩腔,也称打彩调,是黄梅戏班社职业化后,
因常被演员用来向观众“讨彩”而得名。其曲调 欢快、流畅,在花腔小戏中曾广泛使用。主调, 又称正腔,系黄梅戏中传统正本大戏里常用的唱 腔。有平词、火攻、二行、三行等。其中平词是 正本戏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调严肃庄重、优美大 方,常用于大段叙述、抒情,听起来委婉悠扬。
恢复和发展。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 合肥成立。安庆地区十三县也先后成立了 专业剧团;1954年黄梅戏《天仙配》参加 了华东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成功,该 剧还曾二度被摄制成电影,轰动海内外。 一批新创作、改编的优秀剧目如《女驸 马》、《砂子岗》、《火烧紫云阁》等陆 续上演。
• 这一时期黄梅戏还影响到不少外省地区,如湖北、
• 清代地方戏的很多剧种能演此剧,剧名或称
《槐荫树》,或称《百日缘》,剧情基本相 同。黄梅戏《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 凡》,是黄梅戏早期积累的“三十六大本” 之一。陆洪非据老艺人胡玉庭口述改编为 今本。1953年,由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演出。 剧本有多种单行本,并收入《中国地方戏 曲集成· 安徽省卷》(1959)。
• 改编本描写董永卖身葬父,在傅员外家为
奴。玉帝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私自下凡, 与董永结为夫妇。七仙女一夜织锦10匹, 帮助董永改三年长工为百日。百日期满,玉 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董永夫妻忍痛分别。 剧本剔除董永与七仙女的离合系由天定的 宿命论思想,加强了这部神话剧反封建的 现实意义。
• 改编本又删去傅员外认董永为义子、董永
•正生:又称挂须,有黑白须之分,一般
黑须称正生,白须称老生。重唱念,讲究 喷口、吐字铿锵有力。所扮演的角色如: 《荞麦记》中的徐文进、《告经承》的张 朝宗、《桐城奇案》的张柏龄等。
•小旦:又称花旦,多扮演活泼、多情的少女
或少妇,要求唱做并重,念白多用小白(安庆官 话),声调脆嫩甜美,表演时常执手帕、扇子之 类,舞动简单的巾帕花、扇子花。所扮演的角色 如:《打猪草》中的陶金花、《游春》中的赵翠 花、《小辞店》中的刘凤英等。演出整本大戏后, 小旦行又细分出闺门旦及专演丫鬟的行当“捧 托”。旦行是黄梅戏的主要行当,旧有“一旦挑 一班”之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