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中化学 4.2.3《硝酸的性质》同步教案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认识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稳固性和强氧化性2.知道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响原理[ 沟通展现 ]简要回答课本102 页“练习与实践”第一题。

[ 自主学习 ]一、硝酸的用途:制、、、等。

二、硝酸的物理性质。

硝酸是色、有气味的液体,溶于水,低沸点( 83℃),挥发。

常用硝酸密度为 1.503g/cm3 ,质量分数为, 15.6mol/L 。

★三、硝酸化学性质1. 硝酸拥有酸的通性:强酸HNO3=H + + NO3-2. 硝酸的不稳固性:(化学方程式)思虑:硝酸应怎样保留?★★3. 硝酸的强氧化性( 1)与金属反响[ 实验研究1] 浓硝酸与铜反响现象: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研究2] 稀硝酸与铜反响现象:反响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拓展视线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

Fe+ HNO3(浓) →致密的氧化膜(钝化)Al +HNO3(浓) →致密的氧化膜(钝化)[ 概括 ]浓硝酸能与除和等之外的大部分金属反响但一般不生成氢气。

金属与浓硝酸反响一般生成,与稀HNO3反响一般生成。

( 2)与某些非金属反响与 C 反响:(化学方程式)四、硝酸的工业制法:试写出各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1)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响,生成一氧化氮;(2)一氧化氮进一步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3)用水汲取二氧化氮生成硝酸。

[ 稳固练习 ]A 级 1.翻开盛有以下试剂瓶,有白雾现象的是()A .浓硫酸B .浓硝酸C .稀硝酸D .浓盐酸A 级 2.对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硝酸与金属反响时,主假如+ 5 价的氮得电子B.浓 HNO3与浓 HCl 按 3∶ 1 的体积比所得的混淆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 Fe 等金属复原成H2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 Fe 片,会产生大批的红棕色气体A 级 3.在以下反响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2S+ 2HNO3S↓+ 2NO↑十 2H2OB.CuO+ 2HNO3Cu(NO3)2十 H2OC.4HNO34NO2↑十 O2↑十 2H2OD.3Cu+ 8HNO33Cu( NO3)2+ 2NO↑十 4H2OA 级 4.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A.铜和浓硝酸反响B.铜和稀硝酸反响 C .氧化铜和硝酸反响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响B 级 5.14g 铜银合金跟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响,将放出的气体与 1.12LO 2(标况)混淆,通入水中,恰巧所有汲取,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A. 1.6g B.3.2g C.6.4g D.9.6gB 级 6.将 1.92gCu 和必定量的浓HNO3反响,跟着Cu 的不停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渐渐变浅,当 Cu反响完成时,共采集到气体 1.12L (标准情况),则反响中耗费HNO3的物质的量为() A. 1mol B. 0.05mol C. 1.05mol D. 0.11mol。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教案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教案苏教版必修1
观察现象,讨论分析原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分析能力
讲解
NO2的生成,证明硝酸发生了分解,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则,氮元素化合价降低,必然有价态升高的元素,氢元素不可能, 只有氧元素,因此,应该有氧气的生成。
聆听,分析原因
书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4HNO3===4NO2↑+O2↑+2H2O
学会归纳。
实验
1、在两支支管试管中分别加入浓硝酸和稀硝酸,并关闭支管处。将两块大小适中的铜片放入两小气球中。
2、将气球套 在两支试管口上。同时将铜片倒入硝酸中。
3、待反应结束将有红棕色气体的试管支管侵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另一支试管支块铝片,再加入适量浓硝酸。
硝酸的性质
课题
专题 4第二生单元产生活中含氮化合物第三课时硝酸的性质




知识
技能
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
掌握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与 反应的实验原理与操作步骤。
过程
方法
通过 与 反应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合作。
观察:铜和浓硝酸反应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和 稀硝酸反应有无色气体生成。无色气体在集气瓶中变成红棕色,证明是NO。同时两种溶液均变蓝,有铜离子。
铝在浓硝酸中不反应。
学会观察和归纳。
设计情景
从上面的实验可看出,硝酸与金属反应,无论金属是否活泼,也不管硝酸浓度怎样,都不会有氢气生成。生成物中除了硝酸盐外,还有氮元素的低价化合物。这说明在反应中硝酸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事实证明,硝酸能与除铂、金外的所有金属反应。而对铝、铁等少数活泼金属遇浓硝酸并不是不反应,而是反应生成了保护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这一现象同学们学过,叫钝化。因此,浓硝酸的运输可 以用铁制容器和铝制容器盛装。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2.3 硝酸的性质 学案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2.3  硝酸的性质 学案2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硝酸的主要性质。

2.了解硝酸的用途。

3.了解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学习重点硝酸的主要性质。

学习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及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学习探究硝酸的性质和制备1.物理性质硝酸是一种色、具有性的液体,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常因溶有少量而显。

2.化学性质(1)强氧化性①常温下使、钝化。

②与金属反应(除Pt、Au以外):Cu与浓HNO3反应:。

Cu与稀HNO3反应:。

③与非金属反应:C与浓HNO3反应:。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

硝酸应贮存在、处。

3.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染料、塑料、炸药、等。

4.工业制备(1)氨的催化氧化:。

(2)NO氧化成NO2:。

(3)NO2的吸收:。

注意碱性、中性条件下,NO-3无氧化性,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表现出强氧化性。

【实验探究】将铜片置于两支具支试管的底部(见下图)。

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2 mL浓、稀硝酸。

[问题思考](1)两支具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否完全相同?反应中浓硝酸、稀硝酸起什么作用?(2)如何证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NO?(3)分析两支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氮元素的价态变化,思考硝酸的浓度对还原产物有何影响?【归纳总结】一、硝酸的强氧化性1.本质HNO3中的+5价氮元素具有很强的得电子能力。

在浓、稀HNO3中均存在两种氧化性微粒H+、NO-3,HNO3的强氧化性实质是酸性条件下NO-3中+5价氮氧化性>H+。

2.规律(1)硝酸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2)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3.具体表现(1)硝酸与金属的反应①除Au、Pt等少数金属外,硝酸几乎可以氧化所有的金属。

如3Ag+4HNO3(稀)===3AgNO3+NO↑+2H2O。

②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不生成H2,HNO3的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不同。

③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 、Al 钝化。

【化学】4.2.3《硝酸的性质》课件(苏教版必修1)

【化学】4.2.3《硝酸的性质》课件(苏教版必修1)

g.硝酸与变价金属(如Fe)反应,根 据硝酸的量的多少分别得到低价、高 价或两种价态共存的混合物。
书写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方程式
• • • • 铜与浓硝酸 铜与稀硝酸 铁与浓硝酸 锌与稀硝酸
1、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浓硝酸, 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开始是铜与浓硝酸反应: 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 随着反应进行, 硝酸由浓变稀,则发生: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反应停止后,如果在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盐酸 会出现什么情况? 溶液中存在NO3-,它遇到H+后,会继续氧化 铜,当然此时NO3- 、H+的溶度较稀.
C(H+)
c(H+)线
b
c
d
a
V气体 (标况)
o
a
b
c
d
n(Fe)
课堂小测
1.单质跟浓HNO3 混合出现的情况依 此为:①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②反 应生成最高价含氧酸③单质呈钝态④ 不发生反反应 符合上述情况的单质 是: (BD ) A.Cu Si Zn Au B.Ag P Al Pt C.Fe C Pb Hg D.Cu S Fe Au
2.铁与稀硝酸的反应:
1.硝酸过量: Fe+4HNO3==Fe(NO3)3+NO+2H2O ① 2.铁过量 3Fe+8HNO3==3Fe(NO3)2+2NO+4H2O ② *过量的铁粉和部分Fe3+发生反应: Fe+2Fe3+==3Fe2+ ③ **如何考虑一定量的铁与稀硝酸完全反应时所 消耗的硝酸的量?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 硝酸的性质 课件(共21张PPT)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 硝酸的性质 课件(共21张PPT)
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浓硝酸呢?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观察与归纳: (1)HNO3是 无色、易 挥,发
有 刺气激味性的液体. (2)能与水任意比互溶.
常用浓硝酸质量分数为69%。
硝酸保存在棕色瓶里
思考与讨论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保教、存材不1稳?00定棕页性色::瓶工、业低硝温酸、呈避黄光色保存。
(2)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3)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练习] 浓硝酸与Ag的反应: 稀硝酸与Ag的反应:
Ag + 2HNO3 ( 浓) = AgNO3+NO2↑+H2O
3Ag+4HNO3 ( 稀) = 3AgNO3+NO↑+2H2O
②与非金属反应:
浓HNO3加热后可以与碳反应:
4HNO3(浓)+ C = CO2 + 4NO2 + 2H2O
三、硝酸的用途
氮 肥
硝化纤维塑 料




硝酸 盐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是治疗 心绞痛的特效药、 常用药。
硝酸纤维
含氮量高的硝酸纤维 可用来制造无烟火药。
含氮量低的硝酸纤维 可用来制造被称为早 期的塑料之王—赛璐 珞。到现在乒乓球仍 在用它做材料。
空气 NH3
热交换器
NO、O2、N2等
工业制备硝酸的流程 H2O
4H见什N光么O3易样或光△分的照解物4的质N物需O2质用↑+:棕O色2↑瓶+2保H存2O? 如浓HNO3 、氯水、AgNO3 等溶。液变黄:因为浓硝酸分解产生 NO2溶于硝酸所致。 (HNO3浓度越高,越易分解)
观察与思考: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2.3 硝酸的性质 学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2.3  硝酸的性质 学案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学习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了解硝酸的用途。

3.了解工业制硝酸的原理。

学习重点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会分析硝酸的强氧化性,会写硝酸与不活泼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习探究一、硝酸1.硝酸的物理性质2.硝酸的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①硝酸是强酸,其电离方程式为。

②具有酸的通性:能使发生颜色变化,能与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发生反应。

(2)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意纯硝酸为无色液体,由于HNO3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其中,浓硝酸一般呈黄色;向浓硝酸中通入O2,可以消除其黄色。

(3)强氧化性注意(1)HNO3的还原产物:稀HNO3→NO,浓HNO3→NO2。

(2)HNO3→硝酸盐,表现HNO3的酸性;HNO3中N元素:化合价降低,表现其氧化性,像HNO3在与金属反应时,酸根部分得电子被还原生成低价非金属化合物而不生成H2,这种酸称为氧化性酸,常见氧化性酸:浓、稀HNO3、浓H2SO4。

(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除Pt、Au之外,硝酸几乎能与所有金属反应,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

(4)常温下,Fe、Al遇浓硝酸钝化是氧化还原反应,并非不反应。

3.硝酸的保存方法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里,放置在阴凉处,但是试剂瓶不能使用橡胶塞。

4.硝酸的用途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1.常见反应分析(1)浓硝酸与Cu的反应若Cu过量,反应开始时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成稀硝酸,其还原产物将为NO,最终应得到NO2与NO的混合气体,可利用守恒关系求解有关Cu、HNO3和混合气体的量,硝酸与其他金属(过量)反应的情况与此类似。

(2)稀硝酸与铁的反应(1)原子守恒:n(HNO3)=n(NO-3)+n(还原产物中氮原子)(2)电子守恒:硝酸与金属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N原子得到的电子数等于金属原子失去的电子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 硝酸的性质 教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3 硝酸的性质 教学案设计

课题:§4-2-3硝酸的性质(化学1苏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2.掌握硝酸的重要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教学方法:将教学活动前置,对学生预习中的共性问题通过小组实验,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观察、比较、推理、归纳的能力。

预习提纲(仔细阅读教材100至103页上的内容,完成以下填空)2. 硝酸的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色、挥发、刺激性气味的。

3. 硝酸的化学性质3.1.不稳定性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分解,该化学方程式为。

硝酸越浓,越容易分解。

浓硝酸久置呈黄色,是由于。

为了防止硝酸见光分解,一般将它保存在 _______试剂瓶中,放置在处。

3.3.强氧化性3.3.1.能与除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3.3.2.与非金属的反应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与 等非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 与热的浓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3.3.Fe 、Al ,冷浓HNO 3发生_____________。

预习中存在的疑惑(至少写出一点):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交流展示:小组交流课前预习收获与疑惑,并积极展示。

过渡:同学们在预习中看书和查资料只是纸上谈兵,下面我们在课上“指”上谈兵,通过动手实验,仔细观察,理性分析,加深对硝酸的认识。

【互动释疑】 活动体验11.用试管(配有橡胶塞)取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通过对比,你看到了什么?解释你看到的上述现象。

活动体验22.1.将教材P100《观察与思考》中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现同时将铜丝插入浓、稀硝酸,观察现象。

讨论分析:分析铜和浓、稀硝酸的反应;浓硝酸和稀硝酸哪个氧化性(得电子的能力)更强?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2.铜和稀硝酸的反应中,试管液面上的空气对生成的NO 有干扰,如何改进?参见教材P103《练习与实践》第3题第(3)问。

你还可以提出何种改进方案?2.3.两根铁钉同时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观察现象?对比分析。

高中化学 4.2.3 硝酸的性质 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4.2.3 硝酸的性质 导学案2 苏教版必修1

4.2.3 硝酸的性质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2.知道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交流展示] 简要回答课本102页“练习与实践”第一题。

[自主学习]一、硝酸的用途:制、、、等。

二、硝酸的物理性质。

硝酸是色、有气味的液体,溶于水,低沸点(83℃),挥发。

常用硝酸密度为 1.503g/cm3,质量分数为,15.6mol/L。

★三、硝酸化学性质1. 硝酸具有酸的通性:强酸 HNO3 = H+ + NO3-2. 硝酸的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思考:硝酸应如何保存?★★3.硝酸的强氧化性(1)与金属反应[实验探究1]浓硝酸与铜反应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2]稀硝酸与铜反应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拓展视野] 常温下,浓硝酸使铁、铝发生“钝化”。

Fe+HNO3(浓) →致密的氧化膜(钝化) Al+HNO3(浓) →致密的氧化膜(钝化)[归纳] 浓硝酸能与除和等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一般不生成氢气。

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一般生成 ,与稀HNO3反应一般生成。

(2)与某些非金属反应与C 反应:(化学方程式)四、硝酸的工业制法:试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2)一氧化氮进一步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3)用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

[巩固练习]A级1.打开盛有下列试剂瓶,有白雾现象的是()A.浓硫酸 B.浓硝酸 C.稀硝酸 D.浓盐酸A级2.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HNO3与浓HCl按3∶1的体积比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离子,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常温下,向浓HN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A级3.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H 2S+2HNO3S↓+2NO2↑十2H2OB.CuO+2HNO 3Cu(NO3)2十H2OC.4HNO34NO2↑十O2↑十2H2OD.3Cu+8HNO 33Cu(NO3)2+2NO↑十4H2OA级4.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A.铜和浓硝酸反应B.铜和稀硝酸反应 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B级5.14g铜银合金跟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LO2(标况)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A.1.6g B.3.2g C.6.4g D.9.6gB级6.将1.92g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A.1mol B.0.05mol C.1.05mol D.0.11mol。

高中化学 4.2.3《硝酸的性质》教案 苏教必修1

高中化学 4.2.3《硝酸的性质》教案 苏教必修1

《硝酸的性质》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课前准备:具支试管、分液漏斗、铜片、浓硝酸、稀硝酸、集气瓶(2个)、水槽、铁架台(带铁铗)、水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授:盐酸、硫酸、硝酸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大强酸。

它们除了都具有酸的通性外,均各有自身特殊的性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硝酸的性质。

(二)新授内容:【展示】一瓶棕色试剂瓶装的浓硝酸(用试管取适量样品,便于观察)。

引导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观察,再阅读课本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归纳硝酸的物理性质。

【投影归纳】一.硝酸的物理性质:纯硝酸是色、易、有气味的液体,密度为1.5027g/cm3,沸点是83℃,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

【设疑】从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引出硝酸的不稳定性,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它们共同的特性是什么?【板书】二.硝酸的化学性质:【板书】 1. 不稳定性:【展示】一瓶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显黄色。

原因分析且与工业盐酸黄色比较。

【师】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

我们看到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硝酸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硝酸中的缘故。

【板书】 4HNO3△4NO2↑+ O2↑+2H2O【学生】分析上述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问题】硝酸应该如何保存呢?【学生】盛放在瓶里,且放在的地方。

【问题】前面我们刚学过浓硫酸的性质,知道浓硫酸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同学们回忆一下,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常温使等金属钝化;加热时能和等不活泼的金属反应,能和等非金属反应;和等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设问】硝酸能不能和铜反应呢?【实验探究1】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且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生成气体的颜色,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等。

【实验探究2】在上述装置中,从分液漏斗向试管内加5毫升水,稀释硝酸,继续收集产生的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实验2【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断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苏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硝酸的性质

苏教版高一化学教案-硝酸的性质

第2單元課時3硝酸的性質教學設計一、學習目標1.瞭解硝酸的物理性質和重要用途;2.掌握硝酸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3.知道工業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應原理;4.通過觀察濃、稀硝酸與銅反應的實驗,培養觀察能力、分析和比較能力;5.介紹波爾巧藏諾貝爾金質獎章的故事,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硝酸的特性——不穩定性和氧化性;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應原理。

三、設計思路由氮元素存在變價引入硝酸內容的教學,接著介紹硝酸的重要用途,引導學生將理論與生產實際聯繫起來,激發他們學習理論知識的積極性。

硝酸性質的教學按照人們認識新事物的一般過程展開,首先通過簡單的觀察來認識硝酸的物理性質,在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HNO3的特性——不穩定性和強氧化性。

在對稀HNO3與銅的反應進行探究的時候,對教材中的實驗進行了一定的改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最後,向學生簡單介紹硝酸的工業制法,再一次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整理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係,深化本課以及本單元的內容。

四、教學過程[引入]試分析下列轉變關係中氮元素的化合價變化。

NH 3→NO→NO 2→HNO 3[過渡] 氮元素處於最高價態的硝酸是硝酸型酸雨的有害成分之一,但它在工農業生產中的用途也是非常廣泛的。

[板書介紹] 一、硝酸的用途:制氮肥、塑膠、炸藥、硝酸鹽等。

(ppt 3)[過渡] 為了更加科學合理地利用硝酸,我們需要進一步認識它的有關性質。

認識一種物質,人們通常從表面入手,不斷深入其內部的本質。

那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下硝酸的“表層”性質。

[觀察與思考] 打開一瓶濃硝酸的瓶蓋,聞其氣味,觀察其揮發現象。

[板書小結]二、硝酸的物理性質。

(ppt 4) 硝酸是無色、有刺激氣味的液體,易溶于水,低沸點(83℃),易揮發。

常用硝酸密度為 1.503g/cm3, 濃度為69%,15.6mol/L 。

[過渡] 在學習了“表層”性質的基礎上,下面我們來深入研究硝酸的“深層”性質。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件专题四:第2单元4.2.3 硝酸的性质(共20张ppt

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件专题四:第2单元4.2.3 硝酸的性质(共20张ppt
注意:a、硝酸与金属反应不产生H2 b、常温下,浓硝酸使Fe、Al钝化
(2) 与非金属(如C、S、P等)反应 4HNO3(浓) + C == CO2↑+ 4NO2↑+ 2H2O
医药、硝酸盐
塑料
化工原料
化肥
硝酸的用途
炸药
2017.1.4下午,合肥市南二 环与合作化路交口西北侧一处大院 内突然升起大股黄烟,因黄烟带有 强烈刺鼻味,院内人员纷纷跑出。 接到报警后,辖区公安、消防、安 监、环保等多部门紧急到场处置。 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第一时间赶 如果你是消防人员, 到现场。据了解,泄漏的气体是浓 你会如何处理? 硝酸,有强烈的腐蚀性。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7日星期五下午11时35分7秒23:35:0721.8.27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下午11时35分21.8.2723:35August 27, 2021

稀硝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HNO3+ NaOH = NaNO3 + 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2HNO3+ CuO = Cu(NO3)2 + H2O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1.8.2721.8.27Friday, August 27, 2021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导学案1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4.2.3硝酸的性质导学案1苏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硝酸的性质 ( 第一课时 )【学海导航】1、认识硝酸的物理性质。

2、掌握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特别是硝酸的重要特征—-- 不稳固性和强氧化性。

3、掌握工业上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响原理,并认识主要生产过程【知识准备】1. 物理性质:纯硝酸是色、易挥发、气味的体,能跟水以随意比率互溶,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发烟硝酸”的质量分数为。

2. 化学性质:硝酸除拥有强酸的通性 ( 电离方程式为)外还有以下的特征:(1)不稳固性:察看浓硝酸的颜色,展望可能是什么原由,用实考证明你的结论。

反响方程式:拓展:由此可知硝酸怎样保留?。

(2)强氧化性:演示实验:浓、稀硝酸分别与Cu 反响,察看实验现象。

①与金属反响(写出浓、稀硝酸分别与Ag、 Cu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浓硝酸稀硝酸CuAg* 可用稀硝酸清洗沾附在仪器内壁上的银。

反响规律: a. 浓、稀 HNO能氧化除 Au、 Pt 之外的所有金属。

3b. 可用通式表示: M + HNO M(NO)n +复原产物 + H O3 3 2c. 氧化性:浓 HNO3>稀 HNO3。

(稀 HNO3使石蕊试液变红后不退色)与非金属反响:写出浓硝酸与 C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与其余复原剂的反响:写出离子方程式:稀硝酸分别与2- 2+SO3 、 Fe 反响:硝酸的制法硝酸的工业制法: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

设施,为提升原料利用率,采纳的举措是,硝酸厂的尾气主假如,尾气办理的方法是。

【稳固练习】( )1 、以下溶液:① BaCl2溶液、②溴水、③3AgNO溶液、④浓硝酸、⑤氯水、⑥稀硫酸,能够用无色玻璃滴瓶长久寄存的是A.①②B.①⑥C.③④D.⑤⑥( ) 2、以下化学反响中,硝酸只表现了氧化性的是A. 3Cu+8HNO( 稀) = 3Cu(NO) 2+2NO↑ +4H2O B.CuO+2 HNO3(稀)=Cu(NO3)2+H2OC. C+4HNO( 浓 ) = CO+4 NO ↑+2H O D . 3Ag+4 HNO ( 稀 ) = 3 Ag NO +NO↑ +2H O3 2 2 2 3 3 2 ( ) 3、右图装置可用于A.加热 NaHCO3制 CO2B.用 Cu 和稀 HNO3反响制 NOC.用 NH4Cl 与浓 NaOH溶液反响制 NH3 水D.用 NaCl 与浓 H2SO4反响制 HCl( )4、用以下三种门路来制取相等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酸反响②铜跟稀硝酸反响;③铜先跟氧气反响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响。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学案:4.2.3 硝酸的性质(课堂学习设计)

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学案:4.2.3 硝酸的性质(课堂学习设计)

第3课时 硝酸的性质学习目标定位:1.通过研究实际问题,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了解其用途。

2.会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分析硝酸的特征。

3.知道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基本原理。

知识点一 硝酸的性质【活动设计】12.15 mol·L -1的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1)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与浓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与稀HN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实验中的金属铜换成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

(1)实验现象:加入浓硝酸的试管中,铁片________。

加入稀硝酸的试管中,有______产生,在试管口上方,______气体变成了______,溶液变为________。

硝酸的性质 学案 苏教版

硝酸的性质 学案 苏教版

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硝酸的物理性质,了解硝酸的不稳定性,认识硝酸是一种氧化性的酸。

2.能描述工业生产硝酸的流程和化学原理,能写出相应的化学原理。

【课前预习】一、硝酸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一种____色、________水、具有________气味的____体,工业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常因____________而略显黄色。

2.化学性质(1)具有强酸的通性: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稳定性:______________易分解,化学方程式:(3)强氧化性①与金属的反应浓HNO3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HNO3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与非金属反应浓HNO3与木炭加热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________钝化。

④王水是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混合物,体积比为______,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铂等溶解。

二、工业制硝酸【同步导练】() 1.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下,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的是A.Au B.CuC.Fe D.Al() 2.向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该是A.变浅B.加深C.不变D.变棕黄色() 3.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也无明显现象。

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A.Fe2(SO4)3B.Na2CO3C.KNO3D.FeSO4() 4.将制取NH3装置的导管口对准下述液滴(不接触液滴)时,可产生白烟的是A.浓硝酸B.浓H2SO4C.稀HCl D.稀硫酸() 5.铁或铝遇冷、浓硝酸钝化,这是由于浓硝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强腐蚀性D.挥发性( ) 6.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B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D .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 7.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 .只有NO 2B .只有NOC .NO 2和NOD .NO 2和H 2( )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氧化铜跟硝酸反应:Cu 2++O 2-+2H +===Cu 2++H 2O B .碳酸镁跟硝酸反应:CO 2-3+2H +===CO 2↑+H 2O C .铜跟稀硝酸反应:Cu +4H ++NO -3===Cu 2++NO ↑+2H 2O D .铁跟浓硝酸共热:Fe +6H ++3NO -3=====△Fe 3++3NO 2↑+3H 2O ( ) 9.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反应速率:两者相同B .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C .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D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10.Cu 粉放入稀H 2SO 4中,加热无现象,当加入一种盐后,Cu 粉质量减少,溶液变蓝,同时有气体生成,此盐是A .氯化物B .硫酸盐C .硝酸盐D .碳酸盐( ) 11.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H +、Fe 2+、Cl -、NO -3B .NH +4、SO 2-4、Na +、NO -3 C .Cu 2+、Fe 3+、NO -3、Cl - D .H +、Na +、NO -3、SO 2-4 12.某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简图如下图所示:(1)该生态系统的豆科植物不施氮肥,仍能表现良好的长势,其原因是__________(2)写出工业固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3《硝酸的性质》教案(苏教版必修1)

4.2.3《硝酸的性质》教案(苏教版必修1)

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目标聚焦】1.了解硝酸的工业制法。

2.掌握硝酸的性质和用途。

重点:硝酸的化学性质。

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学海导航】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色、易挥发、气味的体,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为69%“发烟硝酸”的质量分数为。

2.化学性质硝酸除具有强酸的通性(电离方程式为)外还有如下的特性:(1)不稳定性:观察浓硝酸的颜色,预测可能是什么原因,用实验证明你的结论。

反应方程式:由此可知硝酸如何保存?。

(2)强氧化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反应规律:a.浓、稀HNO3能氧化除Au、Pt以外的所有金属。

b.可用通式表示:M+HNO3 M(NO3)n+还原产物+ H2Oc.氧化性:浓HNO3>稀HNO3。

(稀HNO3使石蕊试液变红后不褪色)与非金属反应写出浓硝酸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其他还原剂的反应写出稀硝酸分别与SO32-、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硝酸的工业制法原理:(写出化学方程式),,。

设备,为提高原料利用率,采用的措施是,硝酸厂的尾气主要是,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同步闯关】1、下列溶液:①BaCl2溶液、②溴水、③AgNO3溶液、④浓硝酸、⑤氯水、⑥稀硫酸,可以用无色玻璃滴瓶长期存放的是()A.①②B.①⑥C.③④D.⑤⑥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Cu + HNO3 B.C + HNO3C.CuO + HNO3D.FeO + HNO33.有一无色气体, 不溶于水, 也不溶于碱溶液, 但在常温下能被空气氧化, 该气体是()(A)H2S (B)CO (C)NO (D)NH34.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硫酸B.氯水C.硝酸锌D.氯化铜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铝片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 +2OH —=AlO 2—+H 2↑B. Cl 2通入冷水中Cl 2+H 2O =Cl--+ClO--+2H +C.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 +2NO 3—+8H +=3Cu 2++2NO ↑+4H2OD. 小苏打溶液跟烧碱反应HCO 3—+OH -=CO 32-+H 2O6..把aL 含硫酸铵、硝酸铵的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b mol 烧碱刚好把NH +4转化为NH 3,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消耗c mol BaCl 2。

硝酸的性质 教学案 (苏教版)

硝酸的性质 教学案 (苏教版)

光照或△ §2—3 硝酸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3、知道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4、通过观察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5、介绍波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及难点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和氧化性;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教学过程片段1 硝酸的性质[播放] 新闻图片[展示] 观察浓硝酸。

[板书] 1、硝酸的物理性质:[讲述] ⑴ 纯HNO 3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低(83℃),能与水任意比混溶。

[讲述] ⑵ 浓HNO 3是一种无色液体,质量分数约为69%,密度1.42g ·cm–3 ,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6mol ·L –1。

市售的工业硝酸常因溶有NO 2而略显黄色。

[介绍] ⑶ 发烟硝酸:质量分数≥98%的硝酸会在空气产生大量的白雾,故称为发烟硝酸。

[板书] 2、化学性质[板书] ⑴ 强酸性[回忆] 初中我们接触过硝酸,知道它是一元强酸,所以在一些反应中它体现其强酸性。

例如硝酸跟氧化钙反应、硝酸跟碳酸钙反应、硝酸跟氢氧化钙反应等。

[问题导学] 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这是为什么?[实验探究] 加热褪色后的溶液,颜色没有恢复,反而变黄。

[设问] 为什么浓硝酸略显黄色?[板书] ⑵ 不稳定性:4HNO 3 ======= 4NO 2↑+ O 2↑+ 2H 2O[讲述] 硝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就会发生分解。

硝酸的浓度越大,越容易分解。

反应生成的NO 2溶于浓硝酸中而使浓硝酸略显黄色。

因此,硝酸应用棕色瓶细口试剂瓶盛装,并放置于阴冷处。

[应用] 久置的硝酸常呈黄色,我们可以通过向其中通入空气(或氧气)除去,反应原理:4NO 2 + O 2 + 2H 2O === 4HNO 3[设问] 当然,我们也初步认识到硝酸的强氧化性,它与活泼金属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江苏省高中化学 专题四 2.3 硝酸的性质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高中化学 专题四 2.3 硝酸的性质同步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1

江苏省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专题四 2.3 硝酸的性质同步导学案苏教版必修1一:学习目标备注1.掌握硝酸的重要特性-----不稳定性和氧化性。

2.利用铜与硝酸反应中尾气处理等问题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二:课前预习一、硝酸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酸的通性:①②③④3.硝酸的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造______、染料、塑料、_______等。

三:课堂研讨1. 硝酸的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3) 硝酸的强氧化性:①常温下使铁、铝钝化。

②与金属反应(除Pt、Au以外):Cu与浓HNO3反应:Cu与稀HNO3反应:③与非金属反应:C与浓HNO3反应:二、硝酸的工业制备(1)氨的催化氧化:(2)NO氧化成NO2:(3)NO2的吸收:三、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1.遵循的原则(1)原子守恒原则:反应物和生成物各元素及其原子个数不变。

(2)电子守恒原则: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

(3)电荷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等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

例题: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1. H 2S+ SO2 S↓+ H202. KOH(浓)+ Cl2KCl+ KClO3+ H2O3. KMnO 4+ HCl(浓) KCl+ MnCl2+ Cl2↑+ H2O课堂小结:学后反思课堂检测——硝酸的性质姓名:1.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 A.使石蕊试液变红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2.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②Fe2O3,③Cu(NO3)2,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 )A.只有①或② B.只有②或④C.只有①或②或③ D.上述物质中任意一种3.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酸反应,②铜跟稀硝酸反应,③铜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稀硝酸反应。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2.3 硝酸的性质 学案3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4.2.3 硝酸的性质 学案3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第3课时硝酸的性质学习目标1.了解硝酸的酸性。

2.了解稀硝酸、浓硝酸的氧化性。

3.了解硝酸的重要用途。

学习重点硝酸的酸性和重要用途。

学习难点稀硝酸、浓硝酸的氧化性。

学习探究一、硝酸1.硝酸是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但与金属反应不产生。

2.强氧化性(1)与金属的反应浓HNO3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HNO3与Cu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钝化。

(3)王水是和的混合物,体积比为,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铂等溶解。

【实验探究】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3.不稳定性浓硝酸在受热或光照条件下易分解,反应方程式:,生成的又溶于HNO3,使HNO3常显色。

二、硝酸的强氧化性1.本质HNO3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HNO3中+5价氮元素具有较强的得电子能力。

2.表现(1)浓硝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2)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生成H2,与具有还原性的碱[如Fe(OH)2]、碱性氧化物(如FeO)、盐(如Na2SO3)反应时,HNO3不仅表现酸的通性,还能将其氧化;在这些反应中,浓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2,稀硝酸一般被还原为NO。

(3)浓硝酸与Cu反应时,若Cu过量,反应开始时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但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变稀,其还原产物为NO,最终应得到NO2与NO的混合气体。

3.规律(1)温度越高,硝酸浓度越大,其氧化性越强。

(2)与硝酸反应时,元素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三、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1.四个守恒(1)得失电子守恒: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n(NO2)+3n(NO)。

(2)氮原子守恒:n(HNO3)总=n(HNO3)余+xn[M(NO3)x]+n(NO2)+n(NO)。

(3)电荷守恒:反应后溶液中c(NO-3)=c(H+)+x·c(M x+)。

(4)若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恰好使M x+沉淀完全,此时溶质为NaNO3,则存在n(Na+)=n(NO-3)=n(HNO3)总-n(NO)-n(N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硝酸的性质》
教学重点:硝酸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教学难点:硝酸的强氧化性
课前准备:具支试管、分液漏斗、铜片、浓硝酸、稀硝酸、集气瓶(2个)、水槽、铁架台(带铁铗)、水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授:盐酸、硫酸、硝酸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大强酸。

它们除了都具有酸的通性外,均各有自身特殊的性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硝酸的性质。

(二)新授内容:
【展示】一瓶棕色试剂瓶装的浓硝酸(用试管取适量样品,便于观察)。

引导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观察,再阅读课本物理性质的有关内容,归纳硝酸的物理性质。

【投影归纳】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色、易、有气味的液体,密度为1.5027g/cm3,沸点是83℃,常用浓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

【设疑】从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引出硝酸的不稳定性,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物质也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它们共同的特性是什么?
【板书】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板书】 1. 不稳定性:
【展示】一瓶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显黄色。

原因分析且与工业盐酸黄色比较。

【师】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均易分解,而且越浓越易分解。

我们看到装在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变黄色,就是因为硝酸分解产生的NO2又溶于硝酸中的缘故。

【板书】 4HNO3△
4NO2↑+ O2↑+2H2O
【学生】分析上述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问题】硝酸应该如何保存呢?
【学生】盛放在瓶里,且放在的地方。

【问题】前面我们刚学过浓硫酸的性质,知道浓硫酸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具有强氧化性,同学们回忆一下,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常温使等金属钝化;加热时能和等不活泼的金属反应,能和等非金属反应;和等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设问】硝酸能不能和铜反应呢?
【实验探究1】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且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

引导学生观察反应的剧烈
程度,生成气体的颜色,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等。

【实验探究2】在上述装置中,从分液漏斗向试管内加5毫升水,稀释硝酸,继续收集产生的
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1
实验2
【师】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断产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板书】 2. 强氧化性:
【板书】⑴与金属反应:
①与铜的反应:
【学生板书】 Cu+4HNO3(浓)=C u(N 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 u(N O3)2+2NO↑+4H2O
【问题】浓硝酸在反应中表现了什么作用?
【追问】作为氧化剂和作为酸使用的浓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问题讨论】从上述两个反应中可看出浓HNO3的还原物是NO2,稀HNO3的还原物却为NO,能否说明氧化性:稀HNO3强于浓HNO3呢?
【设问】常温下Fe、Al等金属遇浓HNO3会产生钝化吗?
【指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1页倒数第二段有关内容,得出结论。

【板书】②常温下使Fe、Al 等钝化
【师】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存放或装运浓硝酸。

加热条件下也能将Fe、Al氧化溶解。

【讲述】硝酸与浓硫酸一样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氧化(Au、Pt等除外)几乎所有的金属。

【小结】通过以上讨论可知,硝酸与浓硫酸一样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但是,硝酸与金属的反应有以下规律:⑴与金属反应均不产生氢气;⑵与不活泼金属反应,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二氧化氮,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一氧化氮;⑶与活泼金属反应较为复杂,中学阶段暂不讨论。

【设疑】Au和Pt既不能被浓硫酸溶解,也不能被浓硝酸溶解,那么有没有可以溶解它们的溶液呢?(王水作为了解)
【过渡】硝酸与浓硫酸一样不仅可以氧化金属,还可以氧化碳等非金属。

【板书】⑵与非金属反应:

C+4HNO3(浓)===CO2↑+4NO2↑+2H2O
【过渡】硝酸还可以与S、P等非金属单质以及一些还原性的化合物发生反应,例如:
S+6HNO3(浓)=H2SO4+6NO2↑+3 H2O
P+5HNO3(浓)=H3PO4+5NO2↑+ H2O
3FeO+10HNO3(稀)=3Fe(NO3)3+NO↑+5H2O (作为了解)
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
3H2S+2HNO3(稀)=3S+2NO↑+4H2O
【过渡】上述我们讲的都是HNO3的强氧化性,而且与金属反应时放出的气体不是H2,那么硝酸的酸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板书】 3 .酸的通性: HNO3=H++NO3-
(1)与碱性氧化物:HNO3+ CuO——
(2)与碱:HNO3+ NaOH——
(3)与某些盐: HNO3+ Na2CO3—————
【学生阅读】联系HNO3的性质,阅读硝酸用途的内容,归纳总结硝酸的用途。

【板书】三. 硝酸的用途: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来制备氮肥、染料、塑料、炸药、硝酸盐等。

【设问】硝酸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工业上是如何制备硝酸的呢?
【问题解决】课本101页,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写出方程式。

【板书】四、硝酸的工业制法:氨催化氧化法
原理;
;。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硝酸的两个重要特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强氧化性具体表现在与金属、非金属单质和一些强还原性化合物的反应,与这些物质反应具有如下的一般规律:1.与金属反应均不产生氢气。

2.与不活泼金属、碳等非金属单质、某些还原性较强的化合物反应时,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二氧化氮,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为一氧化氮。

3.常温下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4.与活泼金属的反应较为复杂,中学阶段暂不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