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
加入WTO与中国汽车的发展对策
也能够 有突破 。
营权 , 其 能够 以 兼并 收购 联 合 等形 式 进行 资产 使
重组和 扩 张 , 增强 规模 竞争力 。
2 尽 快 实现 强强联 合 , . 彤成 合 力 采抵 御 洋 车
的步 伐 . 中国 汽车工 业 在 技 术 、 品 质量 等方 面 与 国 产
关 联度 至关 重要 。十 多年前 有关 部 门对 汽车 产业
2 加入 wr . o后对 中国汽车产 业的 负面影响 。 () 1 1 、 国、 国 、 太 利等国 的十几 家 汽车跨 3本 美 德 意
国公 司 , 垄 断 优 势 、 将 内部 化 优 势 、 区位优 势 发 挥 到极 致 。汽车 的生 产能 力已超 过 7 1 辆 . 00万 3 至少
系列依据 和模 型选择 了 l 2个重 点产 业 ,十五 ” “ 末
期( 0 年) 2 5 在工业增加值 比重排序 中, 0 汽车产业 列第 三 位。 () 以降低 生产汽车 的投入 品价 格 。 2可
中国每 年进 口的汽车 零 部 件达 几十 亿 美元 , 把生 产所需 的钢 材 、 化工 材料都 考 虑在 内 , 口额 还要 进 大。 () 3 贸易 自由化有 利于 出 口贸易 的发 展 , 汽车 产 业 的出 口量 目前 偏 少 。 () 进 私 人 汽车 市场 4促
加入WTO前后我国汽车制造和服装部门有效保护水平分析
2农 产 品平 均关税 由加入 W' 时 的 2 .%削 减到 . I D 59
入品 i 在产出品 j 中所 占的 比例 , 即投入 产 出系 数。根据 19 年 的投入产 出表 , 照 ( ) 得到 19 97 按 1式 97年 、0 0年和 20 推算 出的 20 08年汽车制造和服装 部门的有效保护率 。 表 1 WT O中国承诺 的算术平均关税税 率
工业 品 的平 均 关 税 要 从 加 入 WT O时 的 1 . % 降 至 61 92 汽车 、 .%, 电子及通讯产 品、 家具、 烟草等产 品的关税削 减幅度也要在 7 %以上 ; 5 同时 , 针对 汽车 、 品油 、 肥 、 成 化 橡胶和部分机 电产 品的非关 税管理 措施 也在 20 00—20 05
加入 WT O前 后我国关于有效保护传统的关税保护理
论是建立 在产品的生产过程 且完全 发生在一 个 国家内 的
假设前提之上 的 , 这样衡 量各种 保护措 施 , 以用名义 关 可
明显下降。 以轿车为例 , 车有效保 护率 下降 4 .% , 整 7 5 车 身和底盘等主要部件分别下降 7 .%和 8 .%。但 还应 86 17 该看到 , 尽管关税有效保护 率 出现大幅度 下降 , 但汽 车产 品中利 润率最高 的轿车 到 20 06年仍然 达 到 8 %, 有很 0 具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 4 . 22 6 2 49 70 2 . 18 3 . l . 6 . 4 . 4 9 3 4 7 46 3
三 、 车 制造 业 有 效 保 护 率 变 化 的主 要 结 论 汽
我国在 20 年 加入 WT 02 O后 , 由于关 税减 让 义务 , 就 整体而言关 税税 率 出现 大幅 下调 , 因此 导致 有 效保 护率
加入WTO以后关税降低对国内相关行业影响分析
国 际 经 贸
的行业损害预警检测报告显示 . 入世 以来我国轿车行业 的总体运
加 T 后 入W O以
行基本处于绿灯区. 口车并没有对国产车造成严重打击。相反 , 进 进 口车 的 国 内市 场 份 额 有 逐 渐 下 降 的趋 势 。
以 来 ,我 国 工业 .农业 ,服 务业 呈 现 加 速发 展 的 势 头 。但 是 具体
还是 看重 眼 前利 益 . 上 了整车 组 装 和部分 组装 的道路 。 三大 汽车 走
到某个行业而言 .随着关税不断降低 .一些长期受保护 的技术密 集团的支柱性产品几乎都是国外汽车品牌 , 而我国除拥有红旗等少 集 型 和 资 本 密 集 型 幼 稚 产 业 如 汽 车 ,化 学 等 行业 受 到 了 较 大 ; 数 品牌外 . 中 几乎 没 有什 么 民族产 品 如何 创造 真正 的 民族 品牌是 我 击 因 为这 些 行业 起 步 较 晚 . 生产 没 有达 到 一 定 规 模 而成 本 较 高 , 国汽 车业 必须 面 对 的严峻 问题 。
同 时技 术 水 平 与 国外 相 比存 在 较 大 差 距 。本 文 选 择入 世 以后 受 关
二 .政 策 与 措 施
面 对 关税 降 低 以后 国 内汽 车 行业 暴 露 出来 的问 题 . 结合 日本 ,
税 影响 比较 显 著的 汽 车 业和 农 业 进 行分 析 ,剖 析 关税 降 低 给 国 内
多方 协 商 决 定 ,这 就 彤成 了一 定 的 强制 性 和 外 在 压 力,势 -, z ̄ 国 f
2 效益 水 平 低 , 场 范 围狭 窄 。 市 目前 Βιβλιοθήκη 国汽 车 行 业经 济 效 益两
我 内尚 不成 熟 需要 保 护 的 产 业 造成 。本 文就 中 国入世 以后 关税 极 分化 现 象 极 为 突 出 在 出 口方面 , 国汽 车 出 口对 象 主 要集 中在 中击 非 洲 , 洲 . 其 以东 南 亚 为主 , 场 过 于 狭 窄 . 亚 尤 市 必须 努 力扩 大 对 外 变化 对 国 内制 造 业 与 彳业 的 影响 做 出 分析 、并探 讨 适 应 W O 境 己 T环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汽车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加入WTO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竞争方面。
加入WTO后,我国汽车市场逐渐开放,进口汽车的竞争加剧。
国外知名汽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给国内汽车厂商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国内汽车产品面临着品牌认可度低、技术水平不高以及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
其次,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还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
国外汽车科技先进,生产工艺成熟,对国内汽车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内汽车企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技术研发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针对这些影响,我国汽车工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对国内汽车厂商和进口汽车实行同样的法规、标准和监管要求,保障市场公平竞争。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从而保护国内企业的利益。
其次,加大对汽车工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减免汽车企业的税收,加大对汽车研发机构的支持,提供创新资金和科技人才。
政府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促进汽车产业链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此外,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汽车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水平,培养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
同时,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联合研发项目,吸引国际先进科技和人才。
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推动我国汽车工业从"大而不强"向"大而强"发展。
最后,培育自主品牌,提高国内汽车产品的竞争力。
通过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和产品质量提升,推动国内汽车产品技术的突破和创新,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同时,加强国内品牌的国际化进程,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总之,加入WTO对我国汽车工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
入世后外资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摘要加入WTO后,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三销售大国和世界第四制造大国,中国汽车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得外资接二连三登场.WTO后外资进入汽车行业的多个领域,逐步完成在中国的战略布局。
外资的纷纷进入,促进了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了很多好处,但同时也给汽车的外部环境及产业安全方面带来了负面影响。
中国的汽车工业正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分析外资进入中国汽车业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辅以例子与数据进行说明,试找出适合自己汽车发展的道路。
为此,本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外资进入中国汽车业现状,第二部分分析了外资进入中国汽车业带来的积极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外资进入中国汽车业带来的消极影响,最后本文第四部分制定了一些方针政策来应对外资进入中国汽车业带来的冲击。
[关键词] 外资汽车业利益代价AbstractAfter joining WTO, the Chinese market opens market more and more,China already on jumping to become world the third sale big country and world the fourth manufacturing big country, Chinese huge development space of the Automotive market makes the foreign capital enter continuously. After WTO, foreign capital enter every field of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y gradually finish their stratagem in china. The foreign capital gets into in succession, promoting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but also brought negative influence on automotive exterior environment and the industry safe.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China faces a difficult situation .This text gets the analytical of foreign capital into the china automotive industry, gains or losses that the car industry brings, using some example and figures. The first part analyze the situation that foreign capital into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second part is the good effect in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third part is explains bad effect in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Finally is give some advise which is suit for Chines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the future.【Key Words】foreign capital Automotive industry Benefits cost目录1外资进入中国汽车的现状 (4)1.1入世后汽车业外资总量概况 (4)1.2外资进入的方式 (6)1.3外资进入中国汽车业的领域 (6)2外资进入汽车业的积极影响 (7)2.1加大了汽车工业的投资力度 (7)2.2带来管理运作经验及企业文化 (7)2.3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并扩大出口量 (8)2.4促进汽车产品技术水平提高,产品和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9)2.5提高市场竞争力 (10)2.6促进汽车产业规模的实现 (11)2.7有效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11)3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业的消极影响 (12)3.1中国汽车业难以获得核心技术 (12)3.2加剧我国汽车业的竞争 (13)3.3外资集中度过高,控制高技术领域 (13)3.4面临产业安全问题 (14)3.5加大垄断风险 (15)4利用外资对策 (15)4.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16)4.2提高本国的产业集中度 (16)4.3改善国内市场环境 (17)4.4改善汽车政策环境: (17)4.5合理利用外资,维护产业安全 (17)参考文献 (19)致谢 (20)入世后外资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资进入中国越来越多,模式也开始多元化。
走入WTO的中国汽车产业
以此壮大中国 自己的汽车产业。
让我 们看 下 市 场 潜 力最 大 的 家
用轿车 . 从价格角度分 析 , 五 匈中国 的 汽 车 进 口关 税 将 从 IO 下 降 到 O%
2% , 5 但进 口汽 车 2 % 的 关税 只 是 平 均 5 数, 并不 是 所 有 的车 型都 是这 个 水 平 。 对 于 中国 国 内有 生产 水 平的 、 争 激 烈 竞 的 家 用轿 车 的进 口关 税 一 定 会 高 于 这
生 产 难 得 的 发 展 良机 。而对 于 现 在 国外
汽车专业人才数 量是 日本 的两倍、 韩国
的三 倍 。 如 果加 上大 、 中专 院 校 以及科 研 院 所 的 汽 车专 业人 才 . l 是 与中 国 习将
能允许这样的产业轰然倒塌 , 即使已经
人 世 , 贸 组织 还 是 尊 重 、允 许 政 府 对 世 部分 产 业 逛 行 一定 的 调 节 与控 制 。 然 虽 不 能 单靠 政 燕 但政府 的支奇 助 来 支 撑 一 个产 业 , 定 会 对 行 业 的发 展 有
修、 保养进 口车的价格就很高。 当年 日
本 汽 车 以其 价 格 优 势 和 质 量 优 势 登 陆
大型汽车 造厂 , 乎都在 中国投资办 几
厂 , 些 现 象从 这 个侧 面 表 明他 的 战
面已有 多年 的经验 . 由于我们的劳动 力 价格相 对低 廉 , 所以劳动密集型车辆 的
我 里信 中国 的汽 车工 业会抓住 八 世 的良好契机 , 进资金、 技术的同时 .
进 国 的先 进 管 理 模 式 、 设 计 思 维 等 , 丰 富和 提 高 自 己 设 计 、 以 生产 、 制 造 能 7 , 造 中国 自己 的汽 车 工 业 。 ]铸
加入WTO对广西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目前 全世界汽车 年产 量超过 50 00 万辆 , 主要 汽车生产国是 : 美国 、 日本 、 德国、 法国 、 西班牙 、 加拿大 、 巴西 、 英 国、 韩国、 意太利和中国。
20 0 0年我 国汽车产量 2 6 0 万辆 , 其 中轿车 6 . 0 5万辆 . 货车 7 . 6 4万辆 ,客
工 业 总产 值 6 .6亿 元 ,销 售 收 入 72
6 4亿元 , 2l 实现利税总额 66 亿元 。 .5
据 国家机槭工业局 对汽车工业 4 9
家综台 单位统计排序 ,9 8年广西汽车 19 总产值 ( 现行价 ) 增长率排第八位、 产品 销售收人增长率 排第十位 、 利税总额增 长率 排第几位 、 利润增长率排第五位。 五菱牌 微型汽车 是国 内同类产 品 中率 先开发成 功并通过 国家鉴定 的产 品 .自 19 9 6年以来连续几年产销量 占 全国第 一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生产 的中吨位柴 油载货汽车 ,自上 世纪 9 0 年代 以来 畅销全 国. 中吨位 载货车生产
维普资讯
入 世 对 策
 ̄ aet n. E f ^ 7 出 X — h
厥 拉 置
【 编者按 】 加入 WT 将 会或 快或慢 、 多或 少地 影响 到我们 的各 个行 业 , O, 或 甚至我 们 的生 活。 自 治 区经 贸委对 外 经 济协调 处选择 加入 WT O对广 西影 响或 冲击较 天的行 业进行 了研 究分 析 ,提 出应 对措 施。本刊 从 本期起 将 陆续刊登 , 敬请 读者 关注 。
固定资产原值 2 . 6 6亿元 ,2 0 00年完成
在美 国、 加拿 大、 欧洲和非昔销售卡车 , I I
加入WTO对我国整车企业的影响分析
外 , 口轿 车还要 支付 商 检费 用 、 进 运输 费用 、 金融 费用 以及选装 价格 、 经销 商费用 和诸 如 许 可证转 购等其他 费用 。 以进 口一 辆 排 气 量 为 2 2升 、 , 到岸 价 约 为
( ) 二 关税 和 非 关 税政 策调 整 的 内 容 及 其影
港 口和两 个 陆地 口岸 为整 车进 口口岸 , 其他 口岸
不得设 立 进 口整 车专 营码 头或进 口车 保 税仓 库 。 我 国政府对 整 车 进 口实 施 进 口配 额 和许 可证 管 理, 对关 键总 成 、 部件 实 施产 品 登 记和 行 业 认 可 管理 。据 统 计 , 额 目录 的 汽 车产 品共有 8 配 5个 税 目, 占国家 机电产 品配 额产 品 目录 总 税 目的 约 6 %。另外 , 0 所有 进 口车辆必 须经 由国家 海关总
二年 降 到 6 . %。非 关 税 政 策 方 面 , 加 入 17 从
示。
期结 束时 降 到 2 % , 5 零部 件 平 均 关 税 税 率 降 到 l %; O 分年度 的 降税 方 案 为 : . 排 气 量 以 下 3O升 的轿 车第 一 年降 到 6 . %, 二年 降到 5 .% ; 35 第 19 3O升排 气量 以上的轿 车第 一 年降 到 7 .%。 . 75 第
纳 消费税和 增值 税 根据 车辆 档 次 ( 气量 ) 排 不 同, 汇总 以后的综 合 税 率 约 12 ~14 1%’ 3 %不等 。 也就 是说 , 口汽 车 在 支付 了 主要 的 税 收后 , 进 其
价格 水平基 本达 到其 到岸价 的 2 1 2 3倍 。另 .- ,
署批准, 有 国家进 出 口商 品检 验局 的< 可 持 许 证) 才能申领机动车牌照。( 国汽车工业产业 , 我 政策 ) 明确 禁 止企 业以半 散件 ( K ) 全散件 SD 、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挑战以及对策
油经济性等方 面制定 了严格 的技 术标准 和法规 , 并以本国的
交通 法规 、 场特点 等等 为由 , 市 经常不 断地修 改各种产 品标 准、 要求 , 使进 口车在本 国市场上难 以立足。
o
仍保 持较高 的关 税水平 , 并采取根据本 国市 场特 点区别对待 的办法 . 车轴距 征收不 同的关税 . 按 保护了本 国的主力车 型。 韩 国政 府在 16 9 2年颁 布的《 汽车工业保护法》 对进 口汽车 中, 课 以 2 0 的进 口关税 。 国虽 在 16 5% 韩 9 7年加 入 G T , 其 A r但
一 Tm■t■汽 ●王●■糟
20 0 1年 1 1月 1 日在 多 哈 会 议 2 上, 中国结束 了 l 5年艰苦谈 判历 程 , 成 为世界贸易组织 的正式成员 之一 。 根据
冰
19 9 9年 1 月份 中美鉴定 的双边协定 , 国汽车市 场将逐 步 1 我 对外开放。 根据我国政府承诺 , 2 0 于 0 6年之前 , 整车进 口关税 由 目前 的 8 % 一10 0 0 %降至 2 % , 5 零部件 进 口关税 由 目前的 1 %降 至 1% ; 7 0 汽车进 口配额在 20 0 5年 前逐 步取 消 。 入 加 W1 ' O对我 国汽车 工业将 产生 巨大的影响 和冲击 。 汽车 工业 但 内各个行业部 门受到 的冲击不尽相同 : ( 轿车行 业。 一) 标志一个 国家汽 车工业实力的是轿车 。 我 国 目前轿 车的生 产水平 与先进 国家相 比差距较 大 . 特别是 中 高档轿车的生产 能力 、 经营规模 、 技术水平 和产 品价格与国外 相差悬殊。 加入 W' I ' , O后 国外汽车 巨头将携资金 、 技术 、 规模 、 价格的优势长驱直人 国内市场。 关税 降低和进 口配额取消后 , 进 口轿车与国产 车的价格竞争将更趋 白热化 , 可以预见 , 我国 的轿车行业将面 临严峻携战。 { ) 二 客车、 卡车行业 客车 、 卡车属于“ 生产经营性资产” , 实用性较强 , 国产车易被接受 。 同时 , 因资金 、 技术 投入低 . 产 品附加 值较低 , 国外汽车厂 商不愿更 深地介入 这块领域 。 此 外, 我国卡车的生产历史最长 . 发展水平相对较 高, 口关税 进
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对策
前言汽车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组装产业,又是高度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它集中着许多科学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
我国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开展,我国也已经成为汽车产销量大国。
我国汽车产业的开展与外资的进入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我国参加WTO以后,政府不断放宽对外资进入方式的限制,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也呈现出不断加速的趋势,对中国汽车产业的调整和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也已经进入了一个与国际体制接轨的历史新阶段,世界汽车巨头纷纷加大在华投资力度,雄厚的资金以及先进的技术将我国汽车产业引入了可持续开展的快车道。
然而,在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性。
另外,我国在利用外资开展我国汽车工业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此,我们应该正确分析和理解外资进入对我国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并积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来保护和促进我国民族汽车产业的健康开展。
1外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的开展过程及现状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汽车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与国际水平相差很多,零部件技术力量薄弱,轿车生产技术几乎是空白,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涌入我国汽车产业,促进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开展。
1.1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我国汽车产业的背景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又称国际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人们普遍认为外商直接投资是一种优质的外资,对东道国经济开展很有帮助,提倡外商直接投资多多益善。
自上个世纪的最后10年,国际汽车产业发生了两个极为显著的变化,一是汽车产业的全球化,二是巨型跨国汽车企业之间的重组与联合。
世贸分析:加入WTO对中国民族汽车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65 ・
…
—
-
t t ・
忡
l
{ { l -… l 1
哺
…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5期
表 2 政 策 条 款 比 较 表 项 目 W TO 有 关 汽 车 的 主 要 条 款 现 有 汽 车 的 主 要 条 款
货 物 贸
收 稿 日 期 :2 0 — 4 0 0 2 0— 3
一
、
引 言
二 、 TO 对 我 国 汽 车 工 业 的 影 响 W
中 国 人 世 对 汽 车 工 业 的 冲 击 , 为 直 观 和 最 明 显 的 就 是 降 低 关 税 、 消 配 额 。关 税 方 面 , 取 我
国 一 直 以 高 关 税 保 护 我 国 的 汽 车 工 业 。 中 国 汽 车 进 口 关 税 曾 经 高 达 2 0 ,目 前 也 有 8 左 3 0 右 , 进 口车 的 售 价 中 , 三 分 之 一 是 关 税 。 在 近
易
1 国 内 税 和 其 他 费 用 在 汽 车 销 售 、 买 、 输 、 配 或 使 1 对 进 口汽 车 有 数 量 限 制 , 征 收 1 的 消 费 . 购 运 分 . 并 O 用诸 环节 对 国 内产 品和进 口产 品一视 同仁 ; 税 ,5 的 车辆 购置 费 ; 1 2 取 消 进 口数 量 限 制 , 近 3年 实 际 平 均 进 口 量 作 为 过 2 整 车 进 口 平 均 关 税 为 5 , 中 , 车 、 型 . 以 . 5 其 轿 轻 渡 期 , 第 一 年 发 放 的 配 额 量 为 基 础 , 增 长 1 , 以 年 5 直 车 整 车 进 口 征 收 8 一 1 0 的 进 口 关 税 , O O 至 20 0 5年 取 消 配 额 , 车 贸 易 量 的 进 口基 数 是 6 汽 O亿 零 部 件 进 口平 均 关 税 为 3 。 5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何去何从
s 年代以后,中国的汽车产品以 引进为主,技术来源已 0 呈多元 化 趋 势 ,在 生产规 模 和 产 品档次 上 已有 发展 和 提 高。 中国汽车产业最初的设想是, 走引进产品技术 , 消化 吸收、 国产化和 自主开发的路子。 但实践证明, 这条路并 非一帆风顺 ,而且面I 陆诸多问题和困难。 几年 以前 , 上海 桑塔 纳轿 车 国产化 搞得 红红 火 火 , 在 国内市场上批量最大 , 效益最好 , 但是它真正意义上的换
代 产品仍 要继 续 引进 。 且上 海大 众后 来选 定 了帕萨特 , 况 但 产销 滞后 一步 , 虽然技 术 的 进消化 取得 了一 定进 展 , I
此、 产品成本才具有竞争力, 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 场 上站 稳脚跟 。 中 国累计 产量最 大 的上海大 众汽 车公 司 而 的桑塔纳轿车如夸也不过 16 2 万辆 。 拓展新型汽车市场对 汽车产业举足轻重: 对市场前景的战略预铡, 当今世界高
许 多工作还 要 从头 来干 , 因为 这种状 况 已使我们 陷人 了进 退维 备 的困境 :要 么继续 搞完 N 系列国 产化 , 么放弃 , 要 但即 使完 成 国产化 , 产品亦 已落 后 , 且还 要面临 下 一个 而
挥下开车一样胆战心惊 。 几年前 , 韩国三星集团硬是孤注一掷 , 冒险一搏挤人 暴满为患的世界汽车市场 , 该公司先后投人近百亿美元 , 接连开发了好几种新车型, 初人市场后赢得 了消费者的赞 赏 和 青睐 , 汽车 销售 量也 持续 上升 。 岂料 亚洲 金 融风 暴 但 的肆虐和猛烈冲击 , 使三星公司遭受重倒 ,从 l9 年虎 98 以来 , 三星公司面临世界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 , 汽车销售 跌人低谷 , 由此一蹶不振。19 年 9 三星集团汽车公 9 9 月, 司宣布面临破产, 活生生的事实摆在我们眼前, 中国加人 WT O后的汽车业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 著名汽车厂商的产品开发广泛采
加入WTO对我国汽车业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 周静
作者机构: 中共河南省直工委党校
出版物刊名: 学习论坛
摘要:一、加入WTO将使我国汽车业面临严峻挑战 1999年 11月 15日,中美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协议,中国入世已是指日可待。
汽车是中美贸易谈判的焦点之一,轿车是其中的关键。
中国的汽车工业尤其是轿车工业刚刚起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早就对中国的汽车市场垂涎三尺。
对我们的汽车工业而言,“狼来了”喊了13年,终究还要直面国际竞争。
客观地讲,中国汽车工业状况不容乐观,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晚,规模优势尚未形成。
我国建成“一汽”生产红旗牌轿车至今40年,离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甚至有的观点认为差距会越来越大。
1998年,国内最大的汽车厂年产量为26万辆,全国汽车产量为162万辆,还不及国外一个中等汽车公司的规模。
1998年世界销售量排名第十的法国雷诺公司的销售量为169万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公司的全球销售量为877万辆,福特公司的全球销量为682万辆,丰田公司为455万辆。
但是,我国整车厂数量却居世界首位,达110多家。
其中年产量不足100 辆的有21家,年产10000辆以上的只有16家,使有限的资源分散利用,迟迟形不成规模优势。
2.生产设备落...。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产业何去何从
毋
车 谨
到的影响或冲 f 】 要认真研究对策 。回顾 中国汽车 发展
史 ,早在 2 世纪 五六 十年 代.中国汽车最 初的产品和 O 生产线是从苏联 引进的 ,到后来 中国 自上 开发的 一 些 产品主要是轻型车和越 野车 。 O 2 世纪 8 年代以后 ,中 O 国的汽车产品以 f 进为主 , 技术来源已呈多元化趋势 , 在生产规模和产品档次 }已有发展和提高 。中国汽车 : 产业最初的设想是 、走引进产品技 术 、消化 吸收 、国 产化和 自主开发的路子 ,但实践证 明 ,这 条路并非一 帆风顺 ,而 且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 几年以前 , 上海 桑塔纳轿 车国产化搞 得红红 火火 , 在 国内市场 批 量最大 ,效 益最好 ,但是 它真正意 义 上的换代产品仍要继续引进 ,况且上海大 众后 来选择 了帕萨特 ,但产销滞后 一步 ,虽然技 术的 引进消化取 得 了一定进展 , 但企业归根本的是 , 产品要有销路 . 产 销一条龙 ,有产无好销 .企业 只能面临 困境 .而且主 发动机生产线 一 开工不足 ,难以收 回投资:许多零 部件配套厂 困产品秕量小 ,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发展
生 产 平 台 轻 松 的搭 住 中 国 并 成 熟 的汽 车市 场 } : l 5Fra bibliotek维普资讯
车界 M OI AF Uo tR 论U 云
激烈竞争 ,销 售跌 八低谷 ,由此 蹶 振 ,19 99年 9 月 ,三星集 汽 车公 宣布面临破产 活生生的事寅 摆在我们 日前 、中国加八 WT O后的汽车业何去何从 值得深思 。 纵观世界 发逃 家.著名汽车J 商的产品开发广 泛采用平台战 略 、如德国火众汽 车公 司采用 4个平台 覆盖所有的 车 ,而一个平台 至少要有 10 0 万辆的规 模产量 .同 ̄'k 吐界 多个地 区的市场 ,这其中有适 .L i 应 I 应各个不 同国家和地 区的成 l 个品种 、规格和款 千 式等的变化 如令中陶国内汽车市场 _悃 阿 略见雏形 , 在完垒没有海 外 市场的情况下 、中国汽车的 自主开发 和 创新很难 现有资金、技 术、人才和 国情大环境的 : 条件下 ,架构起 一 个具 有 一 定竞 争 的生产平 台 而 在我 国加入 WT O后 ,更 多的跨 国公 将 会把 它们的
加入WTO十年看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弱, 如果不 加大投 入 , 理顺 相关体 制机 制 , 则仍 有可 能丧 失 跨 越式发 展 的机会 。此外 , 国 自主品牌 汽 车企业 拓展 国 我
际汽车市场 , 也将 是一个较 为漫长 的过程 。
( ) 关 配 套 设 施 跟 不 上 成 为 制 约 汽 车发 展 的 新 课 题 二 相
仅有 4 自主品牌生 产轿 车 , 场 占有率 仅为 1. 而到 个 市 6 %, 6
2 1 年 , 国生产 自主品牌轿 车 的企业 已达 到 1 个 , 00 我 4 自主
品牌乘用 车销售 67 万辆 , 2. 3 占乘用 车销售 市场 的 4 %, 5 轿 车销量 99 万辆 ,其 中 自主品牌轿车销量 23 万辆 , 4. 3 9. 3 占 轿车 市场的 3 . 0 %,较排 名第 2 的 日系轿车高 出 8 9 位 个百
宝马 、 奥迪 的最重要 市场 。 00 , 2 1 年 菲亚特集 团与广 汽合 资 兴建乘用 车项 目; 姆勒 继于北 汽福 田在商 用车 领域进 行 戴 深化合作 , 总投资超 过 6 亿元 。随着市场 的持续火热及 合 O 资合作 的不断深 化 , 国内市场 在各大集 团的战 略地位进 一
月一 汽 中心 主任李 骏 当选 为 国际 汽车 工程 学会 联 合会 主
席, 这是 中 国工程 师 首次 当选 国际汽 车组 织 主席 , 是 中 也 国汽车业 的历史性 突破 。2 1 年 8 2日, 时一年 的吉 00 月 历
利 收购沃尔 沃正 式 画上句号 , 表 中国汽车 企业 在 国际化 代 的道路上迈 出重 要一 步 , 中国汽车 工业 的地位 进一步 提 使 升。 02 , 2 1 年 世界汽 车工 程大会将在 中国举行 , 届时这一 高 级 别国 际技术会 议 的成功举 办 , 将使 中 国汽 车工 业 的国际 地 位升到一个新 的高度 。
WTO裁定将对中国汽车业带来什么
c DK组 装堂 皇 而入 , 中国 豪华 汽车 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产技术更将被外资垄断 , 国产高档车前
景 更加 渺 茫 : 专 家预 言 , 有 如果 不利 裁
走 。 C K D的强 心 针 效 力 曾给 落后 世
决生效 中国豪华车市场极可能全部为
国外 品牌 垄 断 。 至 某 些 中档 车在 利 甚 益 趋动 下也 可 能 回 归 c D K。 随 着 中 国原 材 料 及 劳 动 力 成 本 的 快 速 上 升 , 当 C K D的综 合 成 本 接 近
进 口车 时 ,跨 国 公 司 还 可 能 以进 口车
界 半个世纪 的中国汽 车业 带来大步跨
最 重 要 的 影 响 ,是 将 进 一 步 降 低 中 国 自 主 品牌 汽 车 的 竞 争 力 。 自 中 国 第一 个合 资企 业北 京 吉 普
公 司诞 生 后 .中 国汽 车 工 业 就 一 直 在 C K C ( 件组 装 ) 阴影 中艰 难 地 行 来
化 本来 就 被 外 资层层 设 卡 , 昂 的 C K 高
获 取 利 益 C K D在 宽 容 环境 中又 卷 土重 来 。 许 多合 资 企 业 外 方来 说 对 靠
裁定将对中国汽车业带
进 口零 部 件 获 取 的利 润 ,已远 远 超 过 从 汽 车 合 资企 业 获得 的利 润 。近 年 一
些 合 资 企 业利 润 下降 ,就 是 大 量 利 润 在 配 套环 节 就流 失 到 外 资 口袋 中去 了 。 汽 车 零部 件 管 理 办 法 》 规 定 的 对 价 值
维普资讯
时 事 ・ 察 观
加入WTO对汽车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3
产业升级和转型
随着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加快,未来汽车企业将 更加注重品牌建设、服务体验和技术创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市场压力。
价格竞争加剧
随着进口汽车关税的逐步降低, 进口汽车价格将逐步下降,国内 汽车价格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
技术竞争加剧
加入WTO后,国外汽车企业将逐 步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国内 汽车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技术竞争压 力。
技术压力增大
技术更新加快
加入WTO后,国外汽车企业将逐步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和产品,国内汽车企业 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和创新。
加强产业链整合
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 资源,提高整体效率。
加强政策支持
优化政策环境
制定有利于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补贴等。
加强金融支持
为汽车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支持企业扩大生产和 研发。
推动人才培养
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汽车领域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
04
汽车工业的对策建议
技术壁垒
加入WTO后,国外汽车企业将利用技术优势设置壁垒,限制国内汽车企业的 发展,国内汽车企业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
成本压力增大
原材料成本上升
加入WTO后,关税逐步降低,进口汽车零部件和原材料成本将上升,国内汽车企 业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
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成本逐步上升,国内汽车企业需要 加强成本控,建立 人才培养基地,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 素质,为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
障。
05
结论与展望
加入WTO对汽车工业的影响及挑战
市场竞争加剧
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摘要]中国正式加世贸组织将近九年,中国汽车业经历了从入世前相对落后到如今快速发展的不同阶段。
本文通过回顾中国汽车业入世前的状况,分析入世对汽车业的影响和引述近年的汽车业发展的情况及存在问题,得出今后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WTO 中国汽车产业状况对策利弊措施一、入世前后中国汽车业状况之对比1.入世前我国汽车业的状况1.1政府保护强度大(1)迟到的市场化中国轿车的价格是在2001年5月才由市场决定。
中国汽车市场化起步太晚,直接阻碍了它的发展。
(2)不完全的开放我国汽车工业还比较落后,基础、人才、机制都和国外有巨大的差距。
政府采取各种保护措施,还不能完全放手让我国汽车业独立行走。
1.2还处于幼稚阶段(1)投入不足投入不足表现为研发费用不足导致自主开发能力低。
中国缺乏汽车的开发设计能力,汽车大多是整车引进或仿制。
即使有一小部分是自己设计的也是参考外国的设计。
零部件的开发技术更为令人担忧。
机械件生产通过引进技术和设备改造后还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塑胶件还需要进口:电子件虽薄弱,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
这些弱点降低了生产效率却提高了成本。
(2)竞争力弱国产轿车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都缺乏竞争力。
其主要原因是零配件生产没达到专业化和规模效应和技术落后。
而价格大大高于国际水平。
除一汽、二汽生产的中型卡车价格接近国际市场价格外,其他车种,尤其是载客车中的轿车,国内市场价格高达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l一2倍。
在规模上,汽车生产厂的数量大于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所有汽车生产的总和,但汽车生产的数鼍却不及几个汽车生产大国一家大的汽车生产厂的产品数量。
另外,我国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弱还集中地表现为尚未形成规模经济。
当时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汽车工业最分散的国家。
厂家多,生产批量少,专业化水平低,规模经济效益差。
因此众多企业互相之间产品不配套,形成生产和销售按地区分割。
造成低效率。
2.我国入世关于汽车业的承诺2.1降低关税中国的进口汽车关税从2002年开始,到2006年7月1日减到25%.2.2减少和消除非关税壁垒2005年取消汽车进口配额许可证及对中欧合资企业汽车生产的所有品种、类型和式样限制。
取消政府对中国汽车业的优惠政策。
允许国外非金融机构进入,从事汽车贷款业务等。
3.中国入世对汽车业的影响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业的影响同,从长远和全局来看, 利将大于弊, 从短期看, 由于我国汽车行业目前缺乏国际竞争实力, 关税的减让和非关税的保护措施的取消, 弊很可能大于利。
(一)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全面提升中国汽车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我们汽车业长期实行的是保护政策。
过渡的保护带来资源配置和低效率。
从一定程度而言, 我国汽车业整体水平之所以缺少国际竞争力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正是因为长期以来过度的贸易保护政策所致。
加入WTO为我国汽车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外在动力,企业要生存要发展, 就必然要苦练内功,挖潜改造, 这将促使我国汽车业整体实力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汽车消费, 给百姓真正带来实惠关税的降低, 不仅使得进口汽车价格下降, 同时, 也必将促使国产汽车价格下调, 这有利于百姓购买和使用汽车。
因此多品种的汽车也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选择。
3、有利于汽车管理体制的变革, 规范汽车业的行业管理WTO要求政府和管理必须合乎国际规则, 我国政府长期存在的不适宜的对汽车业的管理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这将有利于企业放开搞好生产经营。
4、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加入WTO以后, 在合理的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下, 国内价格将会受到国际价格的影响, 引人国际竞争, 不仅可以通过进口满足国内汽车需求, 而且对国内汽车价格起到制约作用, 迫使汽车业按照比较利益原则, 利用国际和国内市场, 合理配置资源, 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最终可以增加国民收人和提高社会福利, 而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结果, 有利于汽车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5、有利于增加出口, 利用外贸和引进技术过去我国汽车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经常受到歧视的贸易限制, 导致出口受阻。
WTO所遵循的互不岐视, 公平贸易, 取消关税, 保护和进口数量限制等原则, 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例外条款, 可为我国汽车产品出口创造较好的出口环境, 有利于引进高新技术, 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步伐。
(二)不利方面加入WTO以后, 随着我国国内市场的全面开发, 国际知名汽车跨国公司必将大举进入, 这意味着依靠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保护国内企业, 将会直接面对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
我国现有的海内外市场份额及国内部分品种的市场份额将会出现被进一步挤占的趋势。
主要表现在:1、降低关税和取消配额许可证的影响人世后, 汽车及零部件关税大幅度降低, 这将对各类汽车及零部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005年1月1日取消许可证和配额, 这将使得更多的国外汽车进口, 从而对国产汽车产品造成冲击。
2、开放汽车服务贸易的影响人世后, 将对外开放汽车的国内销售汽车进口和分销服务, 经营性运输公司,汽车分期付款和融资租赁等服务贸易领域, 这些领域开放后, 对服务贸易不健全的我国汽车工业将产生重大影响。
3、取消国产化政策的影响人世后, 将取消鼓励汽车产品国产化的优惠政策, 对吸引外贸发展、提高技术水平、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有一定影响。
以上由此将会导致部分国内汽车企业, 可能被挤垮, 地方财政收人将程度不同的受到影响, 对相关企业造成冲击。
4、中国汽车业的现状分析1995年汽车需求量为142万辆, 其中轿车53万辆, 轿车年产量约40万辆, 所有机动车总销量约为145万辆。
我国汽车工业虽然姗姗来迟, 规模尚小, 数量不足, 档次有待提高。
加入WTO 以来,我国民族汽车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逐渐提高、新产品开发及自主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已逐步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入世后第一年(2002年)我国轿车总体价格水平下降了10%。
其中,微型车下降幅度达30% 以上,中级车下降了约7%,中低级车下降了12%,中高级车下降了9%,只有高级车的价格基本保持不变,汽车价格的不断走低降低了人们汽车消费的门槛,具备汽车消费的群体快速增加,使一些原打算购买进口车的消费者转而购买价格低廉的国产车,国产车市场需求增加。
汽车产业无论是产销规模、自主品牌建设、对外贸易、产业结构调整等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日益和国际接轨,汽车产品的节能、安全、环保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主流中级及以下乘用车的价格已经达到或低于国际市场,汽车出口规模大幅提高;自主品牌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已经提高到了30%左右;汽车服务体系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
这首先受益于加入WTO所推动形成的体制环境。
在这种大的体制环境下,通过政府、行业等的共同努力,以及市场环境的改善,汽车产业才得到了快速发展。
(1)产销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入世”以来,汽车产量从2001年的230万辆左右快速增长到2010年的1806万辆(图1),年均增速为24.2%,由2001年的全球第八位提高到2010年的全球第1位,并且未来将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位。
中国汽车产量在世界上的位次变化见表2.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测算,2010年汽车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34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13%,实现工业增加值9972亿元,占GDP的2.51%;汽车行业直接和直接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超过4000万人,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2%以上;汽车行业相关税收9500亿元,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3%左右;汽车产业对机械、钢铁、电子、橡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建材等众多上游产业及金融、保险、销售、修理、拆解等众多下游服务行业表现出了巨大的带动效应。
(2)技术研发能力和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高汽车行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技术引进等手段不断增强研发能力,自主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主要商用车企业均具备了较强的整车开发能力,并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主要乘用车自主品牌企业初步具备了完整的整车开发能力,并掌握了部分发动机和变速器核心技术,不少乘用车合资企业也在外方母公司支持下积极进行本地化开发;汽车行业企业重视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整体水平已基本接近国际水平,目前已经有上百款新能源车型进入《公告》,部分车型已经实现量产。
汽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明显改善,排放控制技术普遍达到了国家第IV 阶段排放标准,汽车安全技术应用水平日益提高。
(3)自主品牌建设取得重要突破一汽、东风、上汽等主要汽车集团积极实施乘用车自主品牌发展战略,2010年自主品牌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企业超过4家。
奇瑞、吉利、比亚迪等主要自主品牌轿车企业实力也不断增强,三家自主品牌企业2010年产销量均超过了40万辆,其中奇瑞产销量接近了70万辆。
详见(图2).本田、日产、通用、现代等跨国公司在华合资企业也已经或计划推出自有品牌产品。
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从2001年的15%左右提高了2010年的30.9%(图3),乘用车市场份额由2005年的42.6%提高到2010年的45.6%。
2011年以来市场增速放缓,自主品牌乘用车和轿车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自主品牌商用车继续保持绝对市场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超过95%,主要商用车企业的产销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4)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取得积极进展,行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在市场竞争和政府推动下,骨干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兼并重组,代表性事件是一汽收购天汽和川旅,长安重组江铃、兵装集团与中航集团重组汽车业务,上汽重组柳州五菱和收购南汽等多家企业,广汽重组长丰和吉奥等等。
骨干企业通过强强联手、优势互补,进行跨区域合作,提升企业集团竞争力。
通过兼并重组,主要汽车企业集团的产销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上汽集团产销超过350万辆,东风集团超过270万辆,一汽集团超过250万辆,前4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达到了62.1%。
入世10年,前4家企业集团生产集中度由57.2%提高到了63%,前8家由77.5%提高到了81.8%。
(5)汽车进口增势平稳,基本未对国内汽车产业造成冲击“入世”以来,进口汽车市场需求旺盛,但受制于政府调控,2002年、2003年汽车进口量(含成套散件,下同)虽然分别大幅增加到12.8万辆和17.2万辆,但进口汽车与国内汽车市场增长基本保持一致,进口车型主要是国内不能生产的中大排量轿车和越野车。
2005年取消配额管理以来,一系列进口车型纷纷国产,国内汽车合资企业供应能力的不断增强,进口汽车调剂余缺的作用日益凸显。
汽车进口量虽增长明显,但日趋高档化、个性化和差异化,在国内市场中占有率仍保持在3-4%左右的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