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名利场》中贝基的女性主义思想

合集下载

显性压迫和隐形压迫——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名利场》中蓓基·夏泼的反抗精神

显性压迫和隐形压迫——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名利场》中蓓基·夏泼的反抗精神

显性压迫和隐形压迫——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名利场》中蓓基夏泼的反抗精神曹丽红【摘要】威廉·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塑造了非常丰满的人物形象——蓓基·夏泼。

关于蓓基·夏泼,学界众说纷纭,大都认为她浮华虚荣,心肠狠毒,一心追求名利、财富和权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但周旋于名利场上的蓓基一直在反抗维多利亚时代的显性压迫和隐性压迫,即上流社会的阶级压迫和男权社会的性别压迫。

本文将以女性主义理论为指导,分析蓓基·夏泼在这两种压迫下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

通过分析研究,人们会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对小说中人物的态度,更清晰地认清人性,更深入地思考当今社会现状。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2页(P85-86)【关键词】女性主义;阶级压迫;性别压迫;反抗精神【作者】曹丽红【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561.074一、引言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1863)是英国批评现实主义文学家,其代表作《名利场》(Vanity Fair)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给读者展现了19世纪虚伪势利的维多利亚时代和金钱至上的主流价值观。

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蓓基·夏泼则完全诠释了这一点,她是小说中最具光彩的角色,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极具典范的女性形象。

许多学者认为她是一个女野心家、阴谋家,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维多利亚时代的阶级分化严重、阶级流动性强,对于下层社会人民而言,上流社会的阶级压迫就是显性压迫;同时,男性处于社会的中心,女性处于被支配的地位而不自知,对于出身下层社会的女性而言,男性社会的性别压迫就是隐形压迫。

出身卑微的蓓基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对待两种压迫的反抗精神无不体现她的女性魅力。

二、女性主义的起源与发展1929年,女权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在《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ne’s Own)中指责男性将女性视为次等公民,并强调女性应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外国文学——解读《名利场》女主人公蓓基

外国文学——解读《名利场》女主人公蓓基

外国文学——解读《名利场》女主人公蓓基解读《名利场》女主人公蓓基·夏泼概述: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是英国著名作家,其代表作《名利场》描写了19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并塑造了非常丰满的人物形象——蓓基·夏泼。

蓓基出身于贫穷的画师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在平克顿女子学校受尽歧视。

离校后她凭着美貌和机智,不择手段地猎取金钱,通过投机和冒险,力图挤进上流社会。

几经坎坷,几度荣辱,在英国社会的名利场中,她最终还是默默无闻地度日。

接下来,我结合蓓基的生活环境和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来具体分析一下蓓基这一人物。

一、因为卑微,所以勇往直前蓓基出身低微,母亲是歌女,父亲是嗜酒如命的潦倒画匠。

蓓基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她自强自立甚至很小就能应付各类讨债者。

蓓基到平克顿女校半工半读,她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不光在音乐方面颇有造诣,并且在极短时间内就修完了当时被认为上流社会女必须掌握的一系列课程。

如此聪明过人的蓓基因为下层人们出身竟然没有得到平克顿女士的赏识和同学的尊敬。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社会,蓓基深谙其中的道理。

所以她立志要不惜一切代价进入上流社会享受荣华富贵,改变自己卑微的命运。

离开平克顿女校进入社会后,蓓基迫切地需要通过嫁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尽管未能如愿嫁给乔斯,蓓基还是一直未放弃她嫁个好丈夫的愿望。

因为这是她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方法。

在克劳来爵士家当家庭女教师期间,蓓基的聪明乖巧俘获了极有可能继承富婆姑姑遗产的罗登·克劳莱的心,并秘密结婚。

但是罗登的继承权被剥夺,向往荣华富贵生活的蓓基还要继续前进,为自己的目标,她始终走在路上。

二、因为梦想,所以坚定不移蓓基无疑坚强理智成熟女性的典范,甚至兼有一种大智慧。

在战争来临,丈夫即将征战沙场时,已经怀孕的她含泪对丈夫说道:“去吧,我不会怪你的,国家需要你!”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深明大义,坚强无比的蓓基。

而艾米利亚却只会发疯般的在街上寻找自己的丈夫乔治,希望他能留下来,因为没有他她就没法活下去。

《名利场》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名利场》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名利场》中的女性形象及其社会意义[摘要]《名利场》是英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代表作,小说以两位女主人公贝基和爱米丽亚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为故事主线,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十九世纪初期英国上流社会的全景式画面,无情地揭露和辛辣地批判了当时整个社会腐朽堕落的现实。

文章将通过五个部分展开分析:第一部分对贝基的形象进行分析,从她的生活环境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入手来剖析她的性格,进而对贝基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第二部分对爱米丽亚的形象进行分析,从她性格的养成引出其价值观,向读者展示一位知书达理却又被当时社会束缚不敢反抗的贵族小姐形象;第三部分对贝基和爱米丽亚两位女性形象进行对比,通过分析二者对待孩子、困难、命运的态度,肯定二人在面对生活中种种困难时不低头、不认输、不轻易妥协的精神;第四部分解释贝基和爱米丽亚不同命运的原因,从社会背景、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方面分析,为贝基和爱米丽亚不同的结局进行了合理的阐释;第五部分是在前文对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和对比的基础上探究小说的社会意义,即小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两位女主人公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描述和分析,不仅对十九世纪初期男权至上的英国社会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也对萨克雷所宣扬的女性主义表达了赞同。

萨克雷这部小说中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学习和反思。

[关键词]《名利场》;女性形象;女性主义;社会意义《名利场》是在以男权主义为主导、女性作为附属品存在的维多利亚时代背景下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在那个时期,无条件服从男性被视为女性的美德,男性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意愿强加在女性身上,并以此来巩固父权社会中男性至高无上的地位,维护男性的权威。

小说里的两位女主人公性格和命运截然不同。

爱米丽亚是出身资产阶级的富家女,她单纯善良、性格温柔,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女性的典型代表;而贝基出身贫寒、聪明干练,她物质、自私,为了踏入社会上层而不择手段,但贝基所表现的敢于反抗的精神则被认为是女性意识的觉醒。

《名利场》中蓓基的女性主义形象

《名利场》中蓓基的女性主义形象

《名利场》中蓓基的女性主义形象摘要: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是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于1847年出版了他的杰作《名利场》。

在《名利场》中,萨克雷抨击了崇尚维多利亚时代婚姻和家庭美德的社会。

本文着重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小说主人公蓓基追求独立、平等的女性主义形象,希望给予相关研究领域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名利场》;蓓基;女性主义《名利场》[1]是英国十九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

故事主角蓓基是个坚强勇敢、富有智慧的姑娘,她不甘自身贫寒的家境,企图不惜任何手段摆脱困境跻身上流社会。

萨克雷在小说中对女性人物性格和追求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绘,展现了女性对命运、对爱情的价值观。

萨克雷写小说力求客观真实,既不遮掩善良人物的缺点,也不遗漏狡猾俗人章节,为读者呈现了真实的人物形象。

一、《名利场》中蓓基不同时期女性主义形象的塑造在《名利场》中,人们普遍认为女性是软弱的,顺从的,服从的。

蓓基是一位独立、聪明、有野心的女性,她不断追求、反抗,想要尽一切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并过上理想的生活。

(一)孩童时期的挑战蓓基的父亲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艺术家,经常酗酒,母亲则是歌舞剧的伴舞者。

作为父亲和丈夫,他从来没有给女儿和妻子提供一个温暖的家庭,甚至一个庇护所,她从父亲那里得到的是不断地殴打和负债的生活[2]。

母亲死后,蓓基的父亲把她留给了平克顿小姐,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这对蓓基来说是一场灾难,因为从此她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儿。

由于童年的悲惨经历,蓓基练就了其他同龄孩子所不具备的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

作为女儿,面对各种麻烦棘手的杂事,蓓基选择勇敢面对,代替父亲承担家庭责任,成为意志坚强的女性,而不是弱者的代表。

孩童时期,她颠覆了传统观念中女孩从属、无能的形象。

(二)学生时期的挑战童年是孩子们最无忧无虑的时期,而蓓基却经历了悲惨、不体面的童年。

因为她卑微的家庭出身,除了善良的阿米莉亚,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

《名利场》中女主人公蓓基形象分析

《名利场》中女主人公蓓基形象分析

摘要蓓基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的成名作《名利场》中塑造的一个出身贫贱、受尽歧视,梦想摆脱困境,苦心经营,不择手段踏入上层社会的女性形象,本文通过对蓓基形象的分析展示了当时英国社会女性的处境。

关键词:《名利场》蓓基形象《名利场》是英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创作的一部“没有男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作品发表于1847-1848年,以19世纪初叶热闹的英国上流社会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当时英国上流社会追名逐利、冷酷虚假、唯利是图、趋炎附势的黑暗面和道德危机。

作品以女主人蓓基曲折复杂的人生经历为主线,成功地塑造出一位出身贫贱、受尽歧视,梦想摆脱困境,苦心经营,不择手段踏入上层社会的女性形象。

作为一个人生经历复杂多变、情感生活曲折动荡的人物,蓓基勇敢坚强、聪明伶俐、八面玲珑、她不仅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积极的进取精神,而且还能巧妙运用名利场中的规则,勇敢反抗阶级社会和男权社会的压迫,以特殊的方式主宰社会,但对名利和地位的疯狂追逐也使她抛弃了良心、荣誉和尊严,最终落得孤独终老的结局。

蓓基是作品中最具魅力、最具光彩的人物形象,她身上既闪烁着独特的人性活力和性格魅力,同时也折射出资本主义社会冷酷无情、唯利是图、惟势是趋的丑恶本质。

一确定目标,积极进取蓓基幼年丧母,父亲是一个嗜酒如命的穷画师,在蓓基十七岁时因酒癫症而亡。

早年丧母,少年丧父的悲惨经历不仅使蓓基从小游离于社会不同文化群体间,而且还使她学会了和各种各样人打交道的本领。

为了生存,她必须承受周遭的白眼和生活坎坷,“贫穷的生活使她养成阴沉沉的脾气”,强烈的生存欲望使她不择手段、费尽心机地要求社会的接纳:为了生存,她必须磨练坚韧、机警、狡诈、精明的性格;为了生存,她梦想摆脱困境进入上层社会,努力将自己的生命力表现出来。

父亲死后,无依无靠的蓓基寄宿在一个半似修道院半似监狱的女子学校,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尽管她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家的天赋和母亲的表演艺术,尽管她能说一口纯正的法语,具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却由于出身贫穷卑微而饱受富家小姐和女校长的歧视和怠慢。

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名利场》英语论文

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名利场》英语论文

XXXX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编号:论文(设计)题目: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名利场》学院: XXX学院专业:英语教育班级: XXXX级英语教育X班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XXXX 指导教师: XX 职称 XX1、论文(设计)研究目标及主要任务本论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入手,去解读萨克雷的代表作《名利场》,其中主要以小说的女主人公蓓基·夏泼作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她对独立、平等、自由的追求,探究女性主义思想给女性带来的积极改变,从而鼓励现代女性自强、自立、自尊。

2、论文(设计)的主要内容本论文内容主要包括:著名小说《名利场》的基本情节介绍,对女性主义理论的简单概括,历来对此问题的相关研究说明,《名利场》女主人公蓓基·夏泼对独立、平等、自由这些女性主义核心思想的追求的具体表现,以及这种积极向上的女性主义思想给广大女性带来的重要启示。

3、论文(设计)的基础条件及研究路线通过对英国文学史的学习,我了解到了萨克雷这位著名作家以及他的成名作《名利场》,后来又观看了由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

我对这部“没有英雄的小说”以及里面特立独行的女主人公蓓基·夏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我查阅了相关文献,发现大家对这部经典小说的赏析多从女性主义及男权社会角度入手,因此本人决定以此作为自己的论文研究方向,借助女性主义核心思想的关键词独立、平等、自由来分析蓓基·夏泼的积极一面,并启示当代女性应该如何追寻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

4、主要参考文献Thackeray, W.M. Vanity Fair.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8.王贵云,2009,谈《名利场》中蓓基·夏普的积极一面。

学院派批评,2009年第4期,第76-77页。

西蒙娜·德·波伏娃,1998,《第二性》,陶铁柱译。

中国书籍出版社。

从双性同体视角分析《名利场》中贝基的人物形象

从双性同体视角分析《名利场》中贝基的人物形象

从双性同体视角分析《名利场》中贝基的人物形象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1811-1863)被认为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之一。

他不仅是伟大的小说家,还是辛辣的讽刺作家,幽默大师和道德家。

萨克雷一生创作出许多作品,其中《名利场》一直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

作品通过刻画两位女性人物贝基·夏泼和爱米丽亚·塞得利,反映出男权和物欲控制的维多利亚社会环境下两种截然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命运。

透过这两个女人的悲欢离合,萨克雷猛烈地抨击了提倡维多利亚婚姻家庭观的腐朽、虚伪的社会。

《名利场》自问世至今一直是文学界研究的核心议题。

文学评论家从众多角度分析小说《名利场》,比如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多重性主题、人物刻画描写、人物分析以及心理学角度和女性主义角度。

但是,很少有人从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的角度分析《名利场》。

本文以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为支撑,分析贝基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萨克雷将女性人物贝基·夏泼刻画成了具有“双性同体”性格特点的人物形象。

“双性同体”作为一个古老的概念,由弗吉尼亚·伍尔夫于20世纪20年代引入到文学领域。

根据伍尔夫提出的“双性同体”理论,她认为伟大的头脑是雌雄同体的,同时具有男女两性的性格特征。

伍尔夫认为双性同体是两性关系的理想状态,男女双方各自兼具对方气质,相互依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男女双方的和谐发展。

本文旨在以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为切入点,分析《名利场》中贝基具有的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达到对贝基人物形象分析的客观性、全面性。

本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

引言简要介绍作者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和其作品《名利场》以及对《名利场》这部作品的研究现状,双性同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论文各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和第二章是论文的重点章节,探讨《名利场》中蕴含的“双性同体”思想。

第一章从女性魅力和女性温柔方面讨论贝基·夏泼自身的女性气质。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名利场》解读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名利场》解读

032《名家名作》·评论[摘 要] 《名利场》讲述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女孩阿米莉亚和丽贝卡的命运。

将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与《名利场》文本分析相结合,从丽贝卡和阿米莉亚的出生背景以及她们对婚姻和家庭的态度中发现女性价值,其中得出的女性主义启示将有助于当代女性学会掌控自己的命运。

[关 键 词] 萨克雷;《名利场》;女性主义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名利场》解读闫紫怡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之一。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杰出的小说,其中《名利场》(1848)被认为是极具代表性的一部,这部小说讽刺了19世纪英国上层中产阶级的腐败行为和生活。

《名利场》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并且永久地奠定了萨克雷在英国文坛的声誉。

《名利场》以19世纪的英国为背景,讲述了两个不同阶层的女性角色——丽贝卡和阿米莉亚的命运。

本文通过将两位女性进行对比,总结出丽贝卡和阿米莉亚身上女性主义的体现。

一、女性主义观点女性主义是一种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男女平等的信仰,起源于19世纪的西方国家。

在传统的男女关系中,男性处于家庭或社会的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处于男性的绝对控制之下,男性被视为衡量女性生存价值的唯一标准。

女性主义可以分为三股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它关注妇女的选举权。

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它呼吁妇女解放。

第三次浪潮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这是对第二波女性主义失败的延续和回应。

在妇女的不懈努力下,她们在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大大提高,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选择。

二、丽贝卡——父权社会中的“女冒险者”成长环境在塑造人的性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丽贝卡和阿米莉亚的生活背景使她们对婚姻、家庭和生活中的种种挫折持不同的态度。

丽贝卡是父权社会的“女冒险家”,她敢于与不平等的社会作斗争,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一)敢于挑战阶级压迫因为丽贝卡出身贫寒,在学校时,校长平克顿小姐看不起她。

最新 萨克雷《名利场》中的女性形象略谈-精品

最新 萨克雷《名利场》中的女性形象略谈-精品

萨克雷《名利场》中的女性形象略谈摘要:《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的杰出作品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

作品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展现得淋漓尽致,并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贝基、艾米丽娅等女性人物形象。

本文将从简要介绍《名利场》的故事梗概入手,从不同角度简要探析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关键词:《名利场》贝基艾米丽娅女性形象一、《名利场》的故事梗概《名利场》是英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大师萨克雷的代表作,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贝基在社会上受到歧视、于是利用种种计谋在名利场中摸爬的故事。

这个人物并不邪恶,也不善良,但非常富有人情味,完全是时代的产物。

萨克雷在作品中运用深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勾勒来刻画人物,辛辣地讽刺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名利场”中的各种丑恶现象。

主人公贝基聪明漂亮,但出身于贫穷的画师家庭,从小父母双亡,在平克顿女子学校受尽歧视。

她尝过贫穷的滋味,一心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摆脱困境。

离校后,她凭着美貌和机智,不择手段地猎取金钱,通过投机和冒险,力图挤进上流社会。

几经坎坷,几度荣辱,她最终还是在英国社会的名利场中默默无闻地度日。

作为陪衬的人物是她的同窗女友——一个富商的女儿艾米丽娅。

她懦弱温柔,驯顺地随命运拨弄。

贝基从贫贱进入富裕的道路很不平稳,富家女艾米丽娅的运途亦多坎坷,两人此起彼落的遭遇构成一个引人关怀又动人的故事。

二、《名利场》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一)阴险虚伪与真善美并存的贝基·夏普贝基是这部小说的主角,虽然她美丽大方、聪明机智,但却狡猾奸诈、邪恶自私、虚伪放荡、诡计多端,想尽一切手段攀附上流社会的高枝。

在大多数读者眼中,贝基堪称是当时英国社会势利小人的典型代表。

但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这一人物身上仍具有较强的两面性。

1.阴险虚伪的女冒险家在小说中,贝基·夏普的父亲是一个酒鬼图画教师,母亲则是穷舞蹈演员,她可谓出身贫寒,但贫寒的身世并未阻碍贝基对获取财富与高贵地位的追求。

《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解读

《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解读

《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解读一、本文概述《名利场》是19世纪英国作家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的代表作,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和鲜明的人物刻画而著称。

在这部小说中,贝基·夏普这一角色尤为引人注目,她以独特的魅力和坚韧的精神,展现了女性在名利场中如何生存与抗争。

本文旨在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贝基·夏普这一角色,探讨她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如何争取自身的权益,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萨克雷如何通过这一角色对当时社会的女性地位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本文首先对《名利场》这部作品进行简要介绍,概括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以便读者对故事背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随后,将重点聚焦于贝基·夏普这一角色,分析她的性格特征、行为动机以及她在名利场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

通过深入剖析贝基·夏普的内心世界和她与周围男性角色的互动关系,本文将揭示出萨克雷如何通过这一角色对女性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在接下来的部分,本文将结合女性主义理论,对贝基·夏普在名利场中的生存策略进行解读。

一方面,贝基·夏普以其聪明才智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争取到了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她也面临着种种性别歧视和社会压迫,这使得她的生活充满了艰难和挑战。

通过对贝基·夏普的深入分析,本文将揭示出萨克雷对女性主义的重要见解,以及他对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益的关切。

本文将对《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解读进行总结,并指出萨克雷通过这一角色所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和价值观。

本文也将对女性主义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影响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名利场》中贝基·夏普这一角色的视角。

二、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特征在《名利场》这部作品中,贝基·夏普这一角色以其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成为了文学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形象。

她身上所展现的女性主义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女权”,而是一种更为复杂和多元的体现。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蓓基_夏普_重读_名利场_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蓓基_夏普_重读_名利场_

乎没有公开向父权制挑战,这也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 的。露西·伊利格瑞认为,女性只有通过接受父权社会赋予 她们的角色才能够“将自己的隶属地位转化为肯定因素并最 终消解这种隶属身份”[4]。置身维多利亚时代社会氛围中,蓓 基必须首先顺从男权社会,作出牺牲,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 的东西。
二、挑战传统婚姻模式
蓓基非常清楚她所处的社会根本上是达尔文主义在操 作:首先,父权制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其次,适者生存,优胜 劣汰;再次,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明显的鸿沟[5]。在这种情况 下,蓓基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作为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如何在 一个冷漠的世界中求得生存。她越来越意识到,要想摆脱这 样的社会地位,必须接受父权制的原则,在夹缝中求得生存。
——重读 《名利场》
贾巍巍
(山东英才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 要]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杰出代表作 《名利场》 长期以来一直颇受学界关注。小说女主人公蓓基表现出
的冒险和反叛精神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是对传统意义上女性角色消极定位的挑战。在此试图从蓓
基挑战父权制权威,父权制下的婚姻模式,家庭模式以及对父权制下母亲形象的颠覆四个方;维多利亚时代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贾巍巍 (1983-),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名利场》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 这部小说进行了诠释。许多评论家认为,萨克雷通过蓓基这 个形象批判了虚伪势力的上流社会和金钱至上的维多利亚 主流价值观。与此相反,也有学者认为,蓓基的形象实质上 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双性视角。19 世纪女权主义初露端倪,许 多妇女不甘受制于男权社会的压迫之下,她们勇敢地站起来 反抗男权,争取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与男性享有平等 权利,并通过各种方式对男性中心社会进行公开挑战。蓓基 便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一位勇敢的反传统女性。她聪明 幽默,精明会算计,坚强勇敢,有情趣,洞察力强。作为一个 没有任何社会背景的下层女子,她不断追求,一心改变命运, 与男权社会压迫相抗争,体现出对传统女性被动懦弱形象的 挑战和颠覆。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名利场》中贝基的女性主义思想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名利场》中贝基的女性主义思想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A Feminism Analysis of Becky's Characters in Vanity Fair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年级(班):110801学号: 110801104姓名:杨冲指导教师:张莎莎2014年11月 25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填写并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

3.开题报告字数应在1500字以上,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外文文献至少3篇),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参考文献”应按附件中《参考文献“注释格式”》的要求书写。

4.年、月、日的日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例:“2005年11月26日”。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文献1. 西蒙.德.波伏娃,1998,《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贾巍巍.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蓓基·夏普重读《名利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一卷第6期 193-194页3. 曾燕波.《名利场》中主要女性主义形象的解读.云梦学刊. 2006年1月第27卷第一期,第149-151页4.(英)威·梅·萨克雷(W.M.Thackeray).Vanity Fair.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2).5.郭兰,浅析知识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年4 月第3 卷第2 期第69-71页6.陈梅霞.《名利场》中译本女性意识的再现.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第33卷第6期7.赵丽梅,关于女性与自我价值的思考.科技资讯,2006年第15期第174页8.方钰,存在主义的女性主义哲学的归宿一略论波伏娃《第二性》的当代意义,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6月第23卷第2期第36-41页10.刘风山.萨克雷与蓓姬.夏泼的道德清白一重读《名利场》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7月第18卷第四期11. 尹旦萍,女性自己的声音-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主义思想.妇女研究论丛。

浅析《名利场》中萨克雷的女权主义

浅析《名利场》中萨克雷的女权主义

浅析《名利场》中萨克雷的女权主义作者:凌丽蒋依伶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8期摘要:在《名利场》中,女人人公蓓基被称为“女冒险家”,是萨克雷极力勾画的女性反叛角色。

蓓基勇于反抗,满怀抱负,敢于冒险,善于自立,懂得处世,坚定不移,这些都是萨克雷对女权主义的诠释。

本文着重分析蓓基的人物形象特点来阐释萨克雷的女权主义。

关键词:《名利场》;蓓基;萨克雷;女权主义1引言《名利场》是由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所著,这部小说涵盖了各个阶层的人民,因此也被称为“没有主角的小说”。

“名利场”一词来源于班杨的《天路历程》,萨克雷讲述了一场追逐名利的盛宴。

萨克雷的女权主义体现在高度颂扬蓓基对生活和婚姻的冒险和反抗态度。

在维多丽亚时代,妇女处于弱势地位,依附于男性和家庭。

而蓓基就如一枝独秀,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

她追求独立,自我解放,敢于冒险,她的反抗唤醒了女性的意识,宣扬了女权主义,极大地促进了妇女解放。

2 蓓基的反抗与野心在《名利场》中,萨克雷赋予了蓓基美貌、自信以及野心,但是却给了她低微的背景。

蓓基是一名来自社会底层的孤儿,母亲生前是法国歌女,父亲是落魄的画家。

然而她不向命运低头,为了追求社会地位,财富以及声誉,她不顾传统的世俗偏见和道德观念,跻身于追逐名利的潮流。

蓓基深知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道理,通过不断反抗与挣扎来改变命运。

没有父母的疼爱,蓓基在平克顿学校度过了对性格形成至关重要的青春期。

学校刻板的规矩与教条法规使蓓基产生了反感,她渴望摆脱刻板的牢笼,追求自由的生活,因此她不放弃任何充实自己的机会。

这个学校唯一能使她充实的就是对知识的探求。

蓓基第一次表现出反抗精神是她拒绝免费教授平克顿学校低年级学生音乐课程。

她认为辛勤的劳动应该给与同等的报酬,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社会等级分明,来自底层的劳动妇女通常受到不平等的对待。

萨克雷对这一细节的描写表明了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对蓓基的反抗精神给与支持。

萨克雷_名利场_的人物形象分析.

萨克雷_名利场_的人物形象分析.

萨克雷_名利场_的人物形象分析.借鉴与比较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3No.10萨克雷《名利场》的人物形象分析孙晓清黎楠摘要《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小说家萨克雷的著名代表作。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笔下的主要人物形象生动、鲜活。

通过对蓓基·夏普和爱米丽亚·亚赛得利等人物形象的刻画,成功揭示了《名利场》这部小说的主题思想。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结合作者对两位女主人公所持的态度,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名利场》人物形象女性主义分析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名利场》取材于19世纪初英国的上流社会,是一部成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故事以刻画蓓基·夏普和爱米丽·亚赛得利这两名性格迥异的人物不同命运为主线,将英亚国上流社会的腐朽堕落、道德危机等展现在世人眼前,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至上等观念。

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被生动、成功地刻画,对作品的成功起到了较为关键的作用。

一蓓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男权社会,社会期望女性操持家务,她们的义务就是照顾好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在这样一种观念下,女性被赋予顺从、被动、牺牲自我等标签。

尽管这样的观念对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来讲不一定那么绝对,但这或多或少影响了她们在社会中的角色。

蓓基·夏普出生卑微,但她并不甘于做一名时代为她限定的角色,相反,她极力爬上上流社会并期望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

萨克雷通过蓓基这一角色来表达他心中理想的女性形象,他曾说过:“我喜欢小说中的蓓基。

有时候我感觉自己在某些领主、作家、方面和她有些相似。

我见过社会上包括公爵、演员、画家等各种人的生活。

总的来讲,我最喜欢画家和波他们更加自然、随性。

”由此证明,他和小说人物西米亚人。

蓓基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曾经的生活经历使萨克雷对女性较为关注,并对他的女性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对女性有着同情之心。

假如读者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去解读他在文中的艺术手法和文本,也不难发现这种感情。

从《名利场》解读女性主义的两难境地

从《名利场》解读女性主义的两难境地

从《名利场》解读女性主义的两难境地作者:贾巍巍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03期摘要:《名利场》自问世以来备受关注,许多评论家认为,萨克雷通过蓓基这个形象批判了虚伪的上流社会和金钱至上的维多利亚主流价值观。

也有学者认为,蓓基的形象实质上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双性视角,是女权运动发端之作。

本文主要透过蓓基·夏普形象,从女性特质的困境和经济窘境两部分来阐述女性主义的两难境地。

关键词:女性主义;父权制;女性气质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05-02为了生存,女人必须遵从占统治地位的父权意识形态。

为了能够完整和独立的生活,蓓基·夏普必须平衡父权社会和个人的反抗意志。

然而,对她来说,完全平衡是不可能实现的。

她这样的“妖魔”注定要面临困境,遭受挫折,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经济上。

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必须考虑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在当代社会背景中,女性在不失去真实自我的前提下,如何能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自由。

一、女性特质的困境父权制不仅是社会体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结构。

社会上,父权制通过家庭和社会建立男性占主导地位和女性居从属地位的制度。

在意识形态上,它无形地潜入个体的精神层面,建立父权制意识。

父权制使女性的审美理想内部化,使她们自觉成为孝顺的女儿、温顺的妻子和崇高的母亲,或者“家中的天使”。

父权制给女性的内涵下定义,并对健康女性的标准作出限制(Chester. 68)。

要成为父权社会里的所谓“健康女性”,女人要学会,而且必须学会被动、柔顺、依附、在面对困境时容易崩溃等等(Valentine. 15)。

这样的女性特质容易使女性陷入一个危险的两难境地:即使她的行为符合“家中的天使”的健康女性标准,如果参照评判男性健康的标准来看,她显然是不合格的;但如果她拒绝做这种意义上的健康的女性,就会被视为精神不健全的,甚至被认为是一个怪物(Valentine. 37)。

《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解读的开题报告

《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解读的开题报告

《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解读的开题报告
题目:《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解读
研究背景:
作为一位女性主义者,贝基·夏普是英国文学界一位重要的女性作家,她在其代表作《名利场》中呈现了其对于男权社会的批判和女性解放的呼吁。

《名利场》是一部以社交圈为背景,讲述了伦敦社交界中一群人的故事,通过讲述主人公贝基·夏普在这个社交场合中的表现,展现出了其秉持的女性主义思想。

研究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解读:
1. 研究贝基对女性地位的看法。

通过分析小说中女性地位的描写,探讨贝基对女性的认知和对女性身份的认同。

2. 研究贝基对男权的质疑。

通过分析贝基参加社交圈的表现和与男性的互动,揭示了贝基对男权社会的质疑和反击。

3. 探究贝基对女性自主的追求。

通过分析贝基与人物奥斯汀等人的关系,探讨贝基追求女性自主的过程和其重要性。

4. 探讨贝基的女性主义价值观及其实现手段。

通过分析小说中贝基的表现和她对其他女性的启示,揭示出贝基的女性主义价值观以及她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研究意义:
本文将对女性主义理论在小说《名利场》中的运用进行探究,从而深入挖掘女性主义思想体系的内涵和普及,对于推进女性解放事业,弘扬女性主义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名利场》中贝基

《名利场》中贝基

《名利场》中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摘要:《名利场》的作者为英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威廉·梅克皮斯·萨克雷。

这部作品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作用到文学创作领域的结果,小说塑造了贝基·夏普这样一个充满女性意识,野心勃勃,渴望成功的人物形象。

本文将以西蒙娜·德·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依据,以女性主义的核心思想为中心,带大家从积极的角度对《名利场》中的贝基·夏普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名利场》贝基·夏普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学术批评是西方妇女运动的高潮。

19世纪60年代前后,西方出现了妇女解放运动,在就业、教育、福利、政治、文化等领域对现有制度提出质疑,并试图对女性的本质和文化构成的讨论提出质疑。

它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寻找并批判了根深蒂固的男权中心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来源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

首先,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发生了重大变化和转折,这在理论思想和方法上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第二,女性主义批评继承了一些先驱者的想象创造。

西蒙娜·德·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一个女人并不是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因为没有生理、心理或经济的命运来决定一个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因为人类文化在男性和性之间创造了所谓的女人。

”这种“妇女形成”的观点在观念和方法上对世界各地的妇女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以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理论分析《名利场》中女主人公贝基·夏普的女性主义。

1.贝基·夏普的独立性在《名利场》中,作者描绘了两个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女人,她们的性格也截然相反,她们的经历是整个故事的线索。

《名利场》的故事从这两个女人一起离开女校开始,这意味着这两个女人的人生起点是完全相同的。

性格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这一点在赛得利和贝基身上也有体现。

由于性格的不同,爱米莉亚和贝基·夏普在人生抉择上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选择。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蓓基·夏普--重读《名利场》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蓓基·夏普--重读《名利场》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蓓基夏普--重读《名利场》
贾巍巍
【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杰出代表作《名利场》长期以来一直颇受学界关注。

小说女主人公蓓基表现出的冒险和反叛精神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期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是对传统意义上女性角色消极定位的挑战。

在此试图从蓓基挑战父权制权威,父权制下的婚姻模式,家庭模式以及对父权制下母亲形象的颠覆四个方面解读蓓基体现出的女性主义。

【总页数】2页(P193-194)
【作者】贾巍巍
【作者单位】山东英才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从结构主义符号学视角解析《名利场》中蓓基·夏普的性格特点 [J], 王滢
2.显性压迫和隐形压迫r——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名利场》中蓓基·夏泼的反抗精神 [J], 曹丽红
3.萨克雷与蓓基·夏泼的道德清白——重读《名利场》 [J], 刘风山
4.萨克雷与蓓基·夏泼的道德清白——重读《名利场》 [J], 刘风山
5.显性压迫和隐形压迫——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名利场》中蓓基·夏泼的反抗精神 [J], 曹丽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蓓基_夏普_重读_名利场_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蓓基_夏普_重读_名利场_
[5] Knowles,Owen.Introduction[A]//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Vanity Fair.London: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2001:15.
[6] Beauvoir,Simone de.The Second Sex[M].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52.
第 26 卷第 1 期 2013 年 1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6 No.1 Jan.2013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蓓基·夏普
乎没有公开向父权制挑战,这也是由当时的社会环境决定 的。露西·伊利格瑞认为,女性只有通过接受父权社会赋予 她们的角色才能够“将自己的隶属地位转化为肯定因素并最 终消解这种隶属身份”[4]。置身维多利亚时代社会氛围中,蓓 基必须首先顺从男权社会,作出牺牲,才能获得自己所需要 的东西。
二、挑战传统婚姻模式
小说《名利场》在抨击提倡维多利亚婚姻家庭观的腐朽 和社会虚伪的同时,着力刻画了蓓基这个特征鲜明的人物形 象。蓓基同维多利亚文学世界中的众多女性人物一样,关注 自己的命运并试图将其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时刻挑战父 权制为女性规定的美德标准,对婚姻、爱情、家庭等问题作出 颠覆性的阐释,威胁到父权制试图维护的社会秩序。从这个 意义上说,蓓基是一个从多角度、多方位寓女性主义精神于 其一身的形象。
[关键词] 女性主义;父权制;维多利亚时代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A Feminism Analysis of Becky's Characters in V anity Fair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年级(班):110801
学号:110801104
姓名:杨冲
指导教师:张莎莎
2014年11月25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填写并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

3.开题报告字数应在1500字以上,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外文文献至少3篇),文中引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参考文献”应按附件中《参考文献“注释格式”》的要求书写。

4.年、月、日的日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例:“2005年11月26日”。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参考文献
1. 西蒙.德.波伏娃,1998,《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
2.贾巍巍.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蓓基·夏普重读《名利场》.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一卷第6期 193-194页
3. 曾燕波.《名利场》中主要女性主义形象的解读.云梦学刊. 2006年1月第27卷第一期,第149-151页
4.(英)威·梅·萨克雷(W.M.Thackeray).Vanity Fair.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2).
5.郭兰,浅析知识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障碍.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年4 月第3 卷第2 期第69-71页
6.陈梅霞.《名利场》中译本女性意识的再现.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第33卷第6期
7.赵丽梅,关于女性与自我价值的思考.科技资讯,2006年第15期第174页
8.方钰,存在主义的女性主义哲学的归宿一略论波伏娃《第二性》的当代意义,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6月第23卷第2期第36-41页
10.刘风山.萨克雷与蓓姬.夏泼的道德清白一重读《名利场》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7月第18卷第四期
11.尹旦萍,女性自己的声音-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主义思想.妇女研究论丛。

2004年5月第59期第43-46页
12.赵红英,伍尔芙的女性观和女性人物形象分析.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年7 月第20 卷第4 期第61-65页
13.Dyson,A.E.1964.Vanity Fair:An Irony against Heroes[J].Critica l Quarterly.
14.Roger W.Shay and Anna nguage Use and The Uses of Languag e15. Ferris, I. 1983. W.M. Thackeray [M] . Boston:Twayne Publish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