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和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需要直观、具体的经验支持。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比较和分类,但在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和分析结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为五个单元:《动物大家族》《物体的运动》《常见的力》《简单电路》《岩石与矿物》。
教材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等领域,注重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目标1. 科学知识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认识动物的多样性。
理解物体运动的方式和速度,知道常见的运动形式。
认识常见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简单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
认识常见的岩石和矿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用途。
2. 科学探究能够提出有关动物、物体运动、力、电路和岩石矿物的科学问题,并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探究。
学会运用比较、分类、推理等思维方法,分析和处理科学数据和信息。
能够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控制实验变量,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能够用科学语言、图表等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究结果。
3. 科学态度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愿意参与科学活动。
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具有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在动物研究、交通运输、力的应用、电力发展、矿产开发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物体运动的方式和测量。
常见力的特点和作用。
简单电路的组成和连接。
岩石和矿物的特征和鉴别。
2. 难点动物的进化和适应环境。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分析江苏教育出版编写的小学《科学》教材是一套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的、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的、与世界小学科学教育相接轨的、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新型教科书.教材全面、忠实地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基本落实丁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教材能够用先进的课程理论、小学科学教育理论作为教材的编写指导,使新教材较充分地体现了国内外最新课程理论以及科学教育最新研究成果方面,体现了既有鲜明的中国科学文化特色,又能够紧密追踪国际科学教育理论前沿.一、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的主要特色1、教材的编写模式不同于原教材“知识点+验证性实验”的模式,而是将知识、探究能力、情感与态度三条课程要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注意到激发并呵扩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热情,尽可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容的选择上,采用了单元式的结构框架,一个学期一个大的背景--即科学方法的训练,一个单元一个内容,形成了单元之间既然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结构.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现有机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问题,促进思考与探究,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对事物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课程单元的构建上,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统合各相关领域的知识,打破了传统教材以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作为框架的常规.如《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以我们周围的空气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空气,从空气占据空间、空气会流动、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几方面引发学生对空气的探究和关注,并以空气也是生命之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关爱生命、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和责任心。
教科书所涉及的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背景,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产生对科学的亲近感.2、在活动的设计上,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将探究作为逻辑主线之一螺旋上升式地贯穿全部教材并采用显性和隐性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先实践后提炼、先操作后内化,体现了国际上先进的少年儿童科学教育理念--强化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的重要性,弱化掌握学科知识在学习和评价中的地位.努力使学生通过亲历过程的方法理解科学知识,理解并掌握科学方法,体验形成态度价值观的核心因素--情感.渗透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以说教的方式,而是首先以创设适合儿童特点的问题情境的呈现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3、在呈现方式上,采用了亲切可掬、优美亮丽的文字和画面,用了大量的图片代替了生硬的语言,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版式设计充分体现儿童的审美情趣,努力展现了与国际接轨的、面向现代化的、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教材风采.教材语言简练,表达方式多样,图文并茂,充满意趣,使学生有兴趣学,也一定能从中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与方法。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教学软件:提供各种教学软件如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科学知识 教育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如课件、教案、习题等方便教师备课和 学生自学
教师教学资源
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实验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教学工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 教学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 教学案例:精选的科学实验案例、科学探究案例等
教学方法实施
探究式教学:引 导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科学思维和 创新能力
合作学习:通过 小组合作培养学 生的团队协作能 力和沟通能力
实验教学:通过 实验操作培养学 生的动手能力和 实践能力
问题解决教学: 通过解决实际问 题培养学生的问 题解决能力和创 新能力
教学方法评价
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价建议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等 注重评价的及时性和反馈性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注重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教师培训建议
加强教师对科学教材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能力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效果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教材结构
教材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课时 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如“物质与能量”、“生命与环境”等 每个课时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和活动建议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强调实践操作和探究学习
教学目标
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科学1—6年级教学内容一览表

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科学1—6年级教学
内容一览表
一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物体、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2. 科学实验:观察和记录
3. 科学探究:观察、提问和探究
二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认识季节变化
2. 科学实验:设计简单实验
3. 科学探究: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探究
三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认识动植物的基本特征
2. 科学实验:观察、实验和记录数据
3.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思考和解答问题
四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一些科学原理和技术应用
2. 科学实验: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和数据分析
3.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实施方案并解决问题
五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生物链、研究天体运行规律
2. 科学实验:设计复杂实验、进行观察和数据收集
3.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制定实验方案和分析结果
六年级
1. 科学常识:认识物质结构、了解能源转化
2. 科学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实验
3.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进行实践和分析结果
以上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科学1—6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览表。
根据年级的不同,教学内容逐步加深和扩展,让学生对科学有更全
面和深入的了解。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

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了新鲜感和兴趣。
然而,他们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通过直观、生动、有趣的方式来进行。
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二、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包括《走进科学》《用感官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创造》四个单元。
教材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线索,以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为框架,将科学知识、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材注重通过观察、实验、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材也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认识周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5.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2. 难点让学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科学概念。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保持耐心和细心的态度。
五、教学措施1. 采用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游戏、实验、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课《身体的变化》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变化,包括生长和变老两个方面。
2. 能够简单描述人体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2. PPT或黑板、粉笔3. 实物或图片:婴儿照片、成人照片、老年人照片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婴儿照片、成人照片和老年人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人会变化?我们从小变大有哪些变化?2. 导出教师简单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引导他们从自己的经验来总结“人体的变化”。
3. 学习a. 通过呈现教材中的图示和文字,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长和变老两个过程,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个过程是渐进的。
b.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我们是如何从小变大的?以及为什么人会变老?c.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思考并回答这些问题。
d.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整理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4. 拓展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例如身高的增加可以触碰到更高的东西,年龄的增长可以参加更复杂的活动等。
5. 总结通过讨论和展示,总结出人体的变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从小变大是因为身体不断生长,而变老是因为身体的机能逐渐退化。
6. 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找出自己身体变化的例子,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小组合作的结果,考察他们对人体变化的了解程度。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检查他们是否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身体的变化。
参考教案适用于小学一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苏教版。
教案设计的主题是“身体的变化”,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的生长和变老两个过程,并能描述人体的变化过程。
教案采用了导入、导出、学习、拓展、总结和作业等教学步骤,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促使他们积极参与。
同时,教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加深他们对人体变化的理解。
三年级科学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苏教版
三年级科学苏教版是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科学教材。
该教材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
三年级科学苏教版的教材内容包括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天气与季节、物体的性质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教材结构合理,内容丰富,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材设计了丰富的实验活动和生活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三年级科学苏教版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中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进行推理和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总结来说,三年级科学苏教版是一套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培养的科学教材,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科学苏教版是六年级下册的教材,该教材内容涵盖了多个科学领域,如生物学、物理学、地理学等。
在本篇文章中,将以科学苏教版为主题,重点讨论该教材对六年级学生的教学意义和启发。
第一部分:科学苏教版的背景介绍科学苏教版是由苏教版公司出版的教材,主要针对六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而设计。
该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和动画图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与传统教材相比,科学苏教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第二部分:科学苏教版的教学特点1.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科学苏教版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采用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2. 实践性教学的重视科学苏教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探究。
这种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现象,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跨学科的知识涵盖科学苏教版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入到科学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学生不仅仅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理特点,还涉及到生物、物理等相关知识。
4.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科学苏教版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和实验,不仅能够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够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部分:科学苏教版的教学意义和启发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科学苏教版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通过实践与实践活动,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苏教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观察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对科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分析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教材的整体结构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在整体结构上呈现出清晰的脉络和合理的布局。
教材通常以单元为组织形式,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多个领域。
例如,在“生命世界”这一单元中,教材从植物、动物的生命特征入手,逐步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这种由浅入深、逐步递进的编排方式,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有助于他们系统地构建科学知识体系。
二、教材的内容特点1、贴近生活实际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选取了大量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教学素材。
比如,在讲解“物体的运动”时,以常见的交通工具、体育活动中的运动形式为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注重探究活动苏教版教材强调通过探究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实验、观察、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溶解”这一课题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溶解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从而得出溶解的相关概念和规律。
3、体现科学方法教材在内容编排中注重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如观察、比较、分类、推理等。
通过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科学方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4、涵盖前沿知识虽然是小学教材,但也适当引入了一些科学前沿的知识和成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比如,在介绍宇宙科学时,提及了最新的天文观测技术和发现。
三、教材的呈现方式1、图文并茂教材中配有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图表和示意图,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科学概念。
同时,精美的插图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语言简洁明了教材的文字表述简洁易懂,符合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认知特点。
小学苏教版科学新课标

小学苏教版科学新课标# 小学苏教版科学新课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苏教版科学新课标,即江苏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为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苏教版科学新课标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教育理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一、教育理念苏教版科学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倡导“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方式,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新课标认为,科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二、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科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以及技术与工程等领域,具体包括:1. 物质科学: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物质循环等。
2. 生命科学: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等。
3. 地球与宇宙科学:地球的结构、气象现象、宇宙的奥秘等。
4. 技术与工程:简单的技术原理、工程设计和制作等。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自主探究科学问题。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
4. 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评价方式苏教版科学新课标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实验报告、科学作品等。
3. 自我评价与互评: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
六、课程实施建议1. 教师培训: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苏教版小学科学目录

苏教版小学科学目录小学科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孩子们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重要学科。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和实践活动。
以下是苏教版小学科学的大致目录: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第 1 课小小科学家第 2 课小小工程师第 3 课上好科学课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第 4 课认识感官第 5 课感官总动员第 6 课借助工具观察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第 7 课做个小侦探第 8 课暗箱里的秘密第四单元动物与植物第 9 课认识动物第 10 课认识植物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第 1 课石头第 2 课玩泥巴第 3 课沙子与黏土第二单元水第 4 课水是什么样的第 5 课玩转小水轮第 6 课盐和糖哪儿去了第三单元空气第 7 课找空气第 8 课这里面有空气吗第 9 课空气是什么样的第四单元动物与植物第 10 课形形色色的动物第 11 课多姿多彩的植物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关心天气第 1 课今天天气怎么样第 2 课天气的影响第 3 课四季的天气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第 4 课晒太阳第 5 课看月亮第 6 课数星星第三单元用力以后第 7 课推和拉第 8 课形状改变了第 9 课动起来与停下来第四单元奇妙的光第 10 课明亮与黑暗第 11 课透明与不透明第 12 课影子的秘密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第 1 课认识常见材料第 2 课各种各样的杯子第 3 课神奇的新材料第二单元玩磁铁第 4 课磁铁的吸力第 5 课磁铁的两极第 6 课自制指南针第三单元土壤与生命第 7 课栽小葱第 8 课养蚂蚁第 9 课寻访土壤中的小动物第四单元打开工具箱第 10 课认识工具第 11 课拧螺丝第 12 课做个小温室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 1 课空气占据空间吗第 2 课空气有质量吗第 3 课热空气和冷空气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第 4 课土壤的成分第 5 课土壤的类型第 6 课肥沃的土壤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第 7 课认识固体第 8 课认识液体第 9 课固体的混合与分离第 10 课把液体倒进水里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资源第 11 课河流与湖泊第 12 课地下水第 13 课海洋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第 1 课种子发芽了第 2 课幼苗长大了第 3 课植物开花了第 4 课植物结果了第二单元植物与环境第 5 课不同环境里的植物第 6 课沙漠中的植物第 7 课水里的植物第 8 课石头上的植物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第 9 课声音的产生第 10 课声音的传播第 11 课不同的声音第四单元身边的材料第 12 课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第 13 课纸第 14 课金属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第 1 课给动物分类第 2 课鱼类第 3 课鸟类第 4 课哺乳类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第 5 课运动与位置第 6 课不同的运动第 7 课运动的快慢第三单元常见的力第 8 课力与运动第 9 课弹力第 11 课浮力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第 12 课点亮小灯泡第 13 课导体和绝缘体第 14 课电路暗箱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第 1 课骨骼第 2 课关节第 3 课肌肉第 4 课骨骼、肌肉的保健第二单元养蚕第 5 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第 6 课蚕的生长变化第 7 课蚕的生命周期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第 9 课弹力第 10 课摩擦力第 11 课浮力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第 12 课力在哪里第 13 课重力第 14 课摩擦力的秘密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第 1 课光源第 2 课光的传播第 3 课光的反射第 4 课七色光第二单元热传递第 5 课热传导第 6 课热对流第三单元地表的变迁第 8 课地球的表面第 9 课火山和地震第 10 课地球的内部第 11 课地表的变化第四单元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第 12 课水滴的旅行第 13 课水的分布第 14 课节约用水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第 1 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第 2 课微小的生命体第 3 课发霉与防霉第二单元仿生第 4 课生物的启示第 6 课蛋壳与薄壳结构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第 7 课昼夜交替第 8 课谁先迎来黎明第 9 课四季循环第四单元简单机械第 10 课撬重物的窍门第 11 课拧螺丝的学问第 12 课升旗的方法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 1 课蜡烛的变化第 2 课铁钉生锈第 3 课制作汽水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第 4 课生物的遗传第三单元化石的奥秘第 6 课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第 7 课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第四单元探索宇宙第 8 课太阳系大家族第 9 课观察星空第 10 课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能量第 1 课什么是能量第 2 课各种各样的能量第 3 课能量的转换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 4 课多种多样的动物第 5 课多种多样的植物第 6 课古代生物的多样性第 7 课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第三单元宇宙第 8 课探索宇宙第 9 课浩瀚的宇宙第 10 课建构宇宙模型第四单元科技发展造福人类第 11 课科技发展历程第 12 课科技改变世界第 13 课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目录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通过逐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套课件

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叶绿体在阳光的作用下,把经由气孔进入叶子内部的二氧化碳和由根 部吸收的水转变成为葡萄糖,这个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变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它维持 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03
动物的世界
动物的种类与特征
天文现象与探索
天文现象和探索是学习天文学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天文现象是指发生在宇宙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如日食 、月食、流星雨和彗星等。这些现象的发生有一定的 规律和特点,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现象,可以深入了 解天体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同时,探索宇宙也是天文 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望远镜、卫星和其他观测手 段,可以深入了解宇宙的结构和演化历程,为人类认 识自然和探索未知世界提供重要的帮助。
防御行为
动物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护自己,如刺猬蜷 缩成团、毒蛇警告敌人。
繁殖行为
动物通过交配、产卵等方式繁殖后代,如 鸟类筑巢产卵、哺乳动物哺乳幼崽。
动物的生存环境
陆地环境
陆地动物生活在各种地形和环境中,如森 林、草原、沙漠等。
淡水环境
淡水环境包括湖泊、河流等,生活着鱼类 、两栖动物等。
海洋环境
海洋环境广阔深邃,生活着各种鱼类、哺 乳动物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全 套课件
汇报人:
202X-12-24
CONTENTS
• 引言 • 植物的生长 • 动物的世界 • 地球与宇宙 • 实践与实验 • 复习与巩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内容概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 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 形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科学素养。
2024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认识固体》教案

2024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认识固体》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材,第三章《物体的形态》,第一课时《认识固体》。
详细内容包括:固体概念、固体的特点、固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如何观察和描述固体;了解固体与液体、气体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固体的基本概念,了解固体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比较和分类固体物品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概念、特点、观察和描述方法。
难点:固体与液体、气体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固体物品(如石头、木头、橡皮泥等)、实验器材(如放大镜、天平、尺子等)。
学具:固体观察记录表、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固体物品,引发学生对固体现象的兴趣。
2. 讲解固体概念、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固体物品。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观察、描述、比较不同固体物品,填写观察记录表。
4.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固体特点进行分类,展示固体与液体、气体的区别。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固体分类练习。
7. 课后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固体2. 主要内容:固体概念固体特点固体观察与描述方法固体与液体、气体的区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种你生活中见过的固体,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请简述固体与液体、气体的区别。
2. 答案:(1)例:铅笔、橡皮、书本。
特点: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压缩。
(2)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压缩;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易压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固体的概念、特点掌握程度,观察、描述方法是否熟练。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固体物品,进行观察、描述、分类,提高学生对固体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4. 课后作业的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

苏教版小学科学课标教材介绍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以下简称苏教版《科学》)是新世纪的第一套科学启蒙教材,这套教材的主要编写成员是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核心组成员,他们在深透理解《标准》的基础上,充分突现了科学启蒙教育的特点,以学生的认知活动为原序设计了教材内容的主线,力求使科学课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精神世界。
仔细阅读品味,教材中折射出这样几条的科学教育理念:一、体现“大教材观”以往我们是这样的教材观:教材提供的是经过专家反复推敲、反复研究、精选出来的典型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材的内容神圣不可更改。
很明显,这种教材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源的观念已不适应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了。
苏教版《科学》教材体现的是这样一种全新的教材观:科学教材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更不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全部内容。
学生手中的课本只是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网”中一个有着特定意义的“结”,利用这个“结”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负责人郝京华教授这样论述苏教版教材:“我们的《科学》教材是一种大教材,不仅仅是一本学生用书。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工具包,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学生的科学活动记录手册、配套的工具箱和相关的光盘录像等一系列供学生和老师使用学习资料。
”为此,教材组在编写教材的同时,还编写了学生《科学活动记录手册》、组织开发了相应配套的工具箱和光盘资料,以利于教师操作教材,并在教材中鼓励教师利用教材、开发教材、生成新的教材。
《科学》教材主编之一路培琦老师也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在使用我们教材的时候要做到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们的教材是什么,教材就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思路。
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要想办法达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
”(路培琦老师语)因此,《科学》教材注重让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以努力体现科学教材的本真意义:教材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一个资源,一种凭借,是开放的科学教育的起点。
2024年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二篇)

2024年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材从知识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科学三大领域,各领域的知识或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或以独立单元的形式呈现。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涉及的核心概念有____个,教师要抓住好学生的兴奋点进行教学。
第二单元《冷和热》,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这个单元探究的问题比较多,且探究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让孩子先学会订计划,学会与他人合作,讲究操作的严密性。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包含的核心概念有声音于物体的振动,声音能穿过许多物质,耳朵听声的机理,声音的音色、音强和音调,乐音和噪音等,教学注重活动性和趣味性。
第四单元《吃的学问》,教学时要从价值观上入手,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要让孩子们意识到吃得合理、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是专门的探究技能练习单元。
二、学情分析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
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具体措施、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班里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2024年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二)教学计划科目:科学年级:小学四年级版本:新苏教版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与科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常识,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1. 介绍科学是小学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它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探索精神和实际动手能力。
苏教版是一套适用于小学教育的教材体系,它为小学五年级科学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2. 五年级科学课程概述五年级科学课程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科学实验探究在五年级科学课程中,学生将积极进行各种科学实验,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科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2) 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是五年级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地球上的各种生态环境,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学习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培养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 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物质的组成和变化也是五年级科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物质的常见变化过程,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通过学习物质的组成和变化,学生能够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
(4) 种植与养殖种植与养殖是五年级科学课程的实践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种植和养殖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5) 健康与安全健康与安全是五年级科学课程的关键内容之一。
学生将学习科学的健康常识,了解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3.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特点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 知识点的扩展和延伸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不仅包含了基本的科学知识,还对知识点进行了扩展和延伸。
通过扩展和延伸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2) 实践探究的强调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
通过各种实验和探究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探究,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3) 知识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苏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将知识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有机地组织和呈现给学生。
四年级苏教版上册科学

四年级苏教版上册科学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规律的学科,它是培养孩子们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年级苏教版上册科学课程,以生活为基础,贯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科学道德等领域。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单元介绍这些课程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单元:观察世界的方法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观察世界的方法。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事物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将学习使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如用眼睛观察物体的形状和颜色,用耳朵聆听声音的大小和音调等。
通过观察活动,不仅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第二单元:天空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天空中的太阳、月亮和星星。
太阳是地球的能源之一,我们将学习太阳的特点和对地球的作用。
月亮则是地球的卫星,我们将学习月亮的形状和运动规律。
还有星星,星星有不同的形状和亮度,我们将学习星星的分类和观测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宇宙世界。
第三单元:水的性质和用途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水的性质和用途。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生活离不开水。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将观察水在不同状况下的形态变化,学习水的物理性质。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水的多种用途,如饮用水、农田灌溉等,并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将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第四单元:空气的存在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空气的存在。
空气是我们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将观察空气的性质和行为,了解空气的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有关空气污染的知识,了解环保和保护大气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们将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第五单元:动植物的生长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动植物的生长。
我们将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将学习种植植物和养育小动物的方法,培养爱护生命的意识。
同时,我们还将学习有关食物链和生态平衡的知识,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数学模型解释 )
第一课 解释设计意图分析
理解什么是解释, 理解什么是解释,什么是事实 对某一活动作出合理的解释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解释公布于众 进行交流与评议 人眼是如何看到东西的科技史
“戴口罩上课” “我的油菜生长记录” “神秘的脚印”
物体的 运动
电和磁
它们是怎样 延续后代的
无处不 在的力
呼吸和血 液循环
推理与 预测
解释与建 立模型 大脑 假设与 实验 探索宇宙 拓展与 应用 交流与 质疑
岩石与 矿物
遗传与 变异 神奇的 能量
物质在 变化 共同的 家园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科学探究序列表
三年级
认识事物 的现象 认识事物 的变化 提出问题
教学内容
白天和黑夜—— 地球和宇宙 光与色彩 —— 物质世界 电 和 磁 —— 物质世界 呼吸和血液循环——生命科学 解释与建立模型——过程技能显 性化训练单元
本册教材的过程技能: 本册教材的过程技能:
• 覆盖各项基本过程技能 • 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提出 问题 收集 分析 证据 与解释 与质疑
四年级
认识事物的 性质 认识事物 的周期变化 观察与测量 排序与分类 推理与预测
五年级
认识事物 的结构和功能 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认识事物变化 的一般规律
六年级 探 究 对 象 过 程 与 方 法
拓展与应用
认识系统 和平衡
解释与建立模型
交流与质疑 假设与实验
引导性探究 指导性探究 自主性探究
探 究 水 平
本单元的相关概念
(一)解释 (二)模型
解释: 解释:就是将科学过程中所 搜集的各种资料,加以整理、 搜集的各种资料,加以整理、 分析、研制并解释的过程。 分析、研制并解释的过程。
对问题的假设性解释 对观察结果(证据) 对观察结果(证据)的解释
模型: 模型:模型是用来显示复杂事 物或过程特征的表现手段, 物或过程特征的表现手段,如 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提出 问题 我们靠什 么运动 排序与 分类 观察与 测量
三年级 (下) 四年级 (上) 四年级 (下) 五年级 (上) 五年级 (下) 六年级 (上) 六年级 (下)
固体和 液体 我们周围的 空气
它们生活 在哪里 白天和 黑夜
神奇的 机械 显微镜下的 世界 我们长大了
养蚕
光与色彩 形状与 结构 我们的 地球 进化
苏教版小学《科学》 苏教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教材
江阴市桐岐中心小学 季荣臻 Email:tqxxjrz@
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单元主题结构表
三年级 (上)
我们都是科 学家
我眼里的 生命世界 植物的 一生 冷和热
生命之源 ——水 水 土壤与 生命 奇妙的声 音王国
它们是什 么做的 关心 天气 吃的 学问
第二课 用模型解释
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分析 教学建议
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分析
认识模型的种类 如何建立模型来进行解释 拓展活动: 拓展活动:做肘关节模型解释 肘部的动作
交流 拓展 与应用
小学科学五年级(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 解释与模型
单元概述: 单元概述:
解释与模型都是科学方法, 解释与模型都是科学方法, 是人们探索求知、 是人们探索求知、获取知识的 途径和程序。 途径和程序。所以本单元教学 的立足点可以放在如何更好地 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科学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科学方法, 从中渗透科学态度价值观的培 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