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协议PPT

合集下载

《OSI层次模型》课件

《OSI层次模型》课件

总结与展望
OSI层次模型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内部机制。未来,随着网 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将出现新的通信协议和模型。
各层的功能和协议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
信号传输、数据编码 错误检测、流量控制 路由、分组转发 可靠性、错误恢复 与TCP/IP的关系
OSI层次模型是一种理论标准,而TCP/IP协议是实际应用中使用的通信协议。 TCP/IP协议栈可以与OSI层次模型相对应,但并不完全一致。
《OSI层次模型》PPT课件
了解OSI层次模型的原理和应用是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本课件将介绍OSI 层次模型的七个层次、功能、协议以及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
OSI层次模型简介
OSI层次模型是一种网络通信协议的理论框架,旨在标准化计算机网络中的通 信过程。它将网络通信划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OSI层次模型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
1
网络故障排除
通过逐层分析和诊断,快速定位和解决网络故障。
2
协议开发与测试
按照每个层次的要求,开发和测试通信协议。
3
网络安全
通过在不同层次实施安全机制,保护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OSI层次模型的优缺点
1 优点
2 缺点
标准化网络通信过程,促进互操作性和协 作。
过于复杂,实际应用中可能被简化或绕过。
OSI层次模型的七层结构
物理层
负责传输比特流,处理物理连接和电信号。
数据链路层
将比特流组织成数据帧,并提供错误检测和 纠正。
网络层
负责数据包的路由选择和转发。
传输层
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
会话层

IEEE-802.11及802.15.4协议分析PPT课件

IEEE-802.11及802.15.4协议分析PPT课件

邻的多个信道产生重叠,若在同一个空间建立多个BSS/IBSS时,要让它们
所用的信道不会互相重叠而产生干扰。在同一个空间最多只能使用1、6、
11这三个信道,若选用其他信道,最多只能有2个互不干扰的信道。
.
9
IEEE802.11
同一空间多信道的使用增加了带宽
Blue = 11Mb/s (channel 1)
.
11
IEEE802.11
BSS(基本服务集)
IBSS BSS
Ad Hoc 网(无线自组网) Infrastructured 网(基础设施网)
IBSS (Independent BSS,独立基本 有AP(Access Point, 接入点), 服务集),无AP,站点间直接通信). 无线站点通信首先要经过AP 12
802.11b+,物理层补充PBCC(2.4GHz,11Mbit/s,2002)
802.11c,关于802.11网络和普通以太网之间的互通协议(2000)
802.11d,关于国际间漫游的规范(2000)
802.11e,对服务等级QoS的支持(2004)
802.11f,基站的互联性(2003)
WLAN 协议 ---- IEEE 802.11
在实际使用上,通常会将WLAN和现有的有线局域网结合, 不但增加原本网络的使用弹性,也可扩大无线网络的使用范围, 目前最热门的 WLAN 技术就是 IEEE的802.11及其相关标准。
IEEE 802.11(1997.6), 1或2Mbps, 工作在2.4GHz频段或使用红外(IR)
IEEE802.11
IEEE802.11是最初制定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主 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 的无线接入,业务主要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 到2Mbps。由于802.11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都不能满足 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小组又相继推出了802.11b和 802.11a两个新标准。三者之间技术上的主要差别在于 MAC子层和物理层,随后又推出了802.11g和802.11n标 准。

《网络协议实践教程(第2版)》课件第2章 物理层协议

《网络协议实践教程(第2版)》课件第2章  物理层协议
插孔用于DCE方面,插针用于DTE方面 RS-232C连接器任一针上的信号可为下列任
一状态:
标记(Mark) / 空(Space) 开(ON) / 关(OFF) 逻辑0 / 逻辑1
网络协议实践教程(第2版)
Page 10
第2章 物理层协议
RS-232-C机械特性
网络协议实践教程(第2版)
Page 11
第2章 物理层协议
3.RS-232-C功能特性
功能特性规定了连接器各针的定义、与哪些 电路连接、有何功能等。
信号分为两类: 一类是DTE和DCE交换的信息:TxD和 RxD; 另一类是为了正确无误地传输上述信息而 设计的联络信号。
网络协议实践教程(第2版)
Page 12
第2章 物理层协议
网络协议实践教程(第2版)
Page 20
第2章 物理层协议
(3)在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物理连接。
主机A置RTS(请求发送)为ON,通知本地
DCE向远端请求发送数据。
本地DCE检测到主机A的RTS信号后:
➢ 向远端DCE发送载波(CD) ➢ 通过延迟电路控制CTS(允许发送)的接通 ➢ 远端的DCE检测到载波后,置DCD(收到载波)
②允许发送(CTS):DCE → DTE
CTS=1时,表示本地DCE响应DTE向DCE发
出的RTS信号,且本地DCE准备向远程DCE
发送数据。
③数据准备就绪(DSR):DCE→DTE
DSR=1时,表示DCE准备就绪,可以与远程
DCE建立通道。
网络协议实践教程(第2版)
Page 14
第2章 物理层协议
目前,实际网络中比较广泛使用的物理层协 议有: EIA-RS-232 EIA RS-449 CCITT建议的CCITT V.24和X.21协议

物理层协议

物理层协议
逻辑“1”电平,用+5V ~ +15V表示逻 辑“0”电平。当连接电缆长度不超过 15m
时,允许数据传输速率不超过20kbps。
EIA RS-232 / V.24

功能特性:与CCITT的V.24建议书一致。 它规定了什么电路应当连接到25 根引脚中的哪一根以及该引脚的 作用
规程特性:与CCITT的V.24建议书一致。
2.9 物理层协议举例
物理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 它直接面向传输介质,负责在传输介质之 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 的物理连接.
物理层协议基本特性
机械特性:规定了物理连接所采用的连接
器的形状、大小、各个接线引脚的数量、排 列情况等。
电气特性:规定了DTE和DCE接口连接导线
端设备,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发送、 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如PC机。 DCE (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 是数据电路端接设备,它在 DTE 和传输线路 之间提供信号变换和编码的功能,并且负责建 立、保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如modem。
两个 DTE 通过 DCE进行通信的例子
EIA RS 232 / V.24 标准接口
EIA-RS 232 / V.24 数据传输流程
EIA RS-449 / V.35 接口标准
EIA RS-232接口标准有两大弱点,连接电缆最大长度
不能超过15m,数据传输率最高只有20kb/s (但当连接电 缆长度较短时,数据传输速率可适当提高);由于以上两 大弱点,促使人们制订性能更好的接口标准。
新的RS-449 标准由 以下3 个标准组成。即:
RS-449 (37引脚插头座,规定接口的机械/功能/过 程特性,RS-449相当于CCITT的V.35) RS-423-A (规定非平衡传输时的电气特性,可达 300kb/s@10m) RS-422-A (规定平衡传输时的电气特性,可达 2Mb/s@60m 或 10Mb/s@10m)

网络基本知识—OSI七层模型ppt课件

网络基本知识—OSI七层模型ppt课件

to WAN
AA
Frame Relay
2.2.2.2 1.1.1.1 Data Fram relay 2.2.2.2 1.1.1.1 Data
2.2.2.2 1.1.1.1 Data
BB
to
Ethernet 2.2.2.2 1.1.1.1 Data
LAN
2.2.2.2
.
2.2.2.2 1.1.1.1 Data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传输层网络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osi参考模型tcpip2021精选ppt56tcpip协议栈的封装过程用户数据用户数应用数据tcp首应用数据tcp首以太网首部应用数据tcp首以太网首部tcp段ip数据报142020以太网帧461500字节应用程tcpip以太网驱动程序2021精选ppt57tcpip协议数据封装方式telnet23ftp2021smtp25tftp69segmentippacketsframesbits2021精选ppt58tcpip协议栈httptelnetftptftppingetctcpudparprarpipigmpicmpethernet8023ppphdlcfretc接口和线缆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提供应用程序网络接口建立端到端连接寻址和路由选择物理介质访问二进制数据流传输物理层2021精选ppt59传输层协议概述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入层tcpudp2021精选ppt60tcpudp报文格式16243116位源端口16位目的端口32位序列号32位确认号首部长度保留6位16位窗口大小16位tcp校验和16位紧急指针选项数据16243116位源端口16位目的端口16位udp校验和数据udp报文格式tcp报文格式16位udp长度2021精选ppt61端口号传输层协议用端口号来标识和区分各种上层应用程序

网络的OSI七层结构PPT课件

网络的OSI七层结构PPT课件

“第三层交换机”。

网络层的功能包括:建立和拆除网络连接、路径选择和中继、网络连
接多路复用、分段和组块、服务选择和流量控制。
第6页/共14页
(4)传输层
• 传输层解决的是数据在网络之间的传输质量问题,它属于 较高层次。传输层用于提高网络层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端到 端的数据传输,如常说的QoS就是这一层的主要服务。这一层 主要涉及的是网络传输协议,它提供的是一套网络数据传输标 准,如TCP协议。
• 表示层的功能主要有:数据语法转换、语法表示、表示连 接管理、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
第11页/共14页
(7)应用层
• 这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解决的也是最高层次,即程 序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它直接面对用户的具体应用。应用层包 含用户应用程序执行通信任务所需要的协议和功能,如电子邮 件和文件传输等,在这一层中TCP/IP协议中的FTP、SMTP、 POP等协议得到了充分应用。
拨号设备也是。工作在这个层次上的交换机俗称“第二层交换机”。
第4页/共14页
(2)数据链路层

具体讲,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数据链路连接的建立与释放、构成
数据链路数据单元、数据链路连接的分裂、定界与同步、顺序和流量控制
和差错的检测和恢复等方面。
第5页/共14页
(3)网络层

网络层属于OSI中的较高层次了,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决的是
• 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映像传输地址到网络地址、多路复用 与分割、传输连接的建立与释放、分段与重新组装、组块与分 块。
第7页/共14页
(4)传输层

根据传输层所提供服务的主要性质,传输层服务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A类:网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错率和可接受的故障通知率(网络

802.15.4协议规范(物理层)

802.15.4协议规范(物理层)

802.15.4协议规范(物理层)IEEE802.15.4-2003协议规范规定了一个MAC层和两个PHY层。

802.15.4的主要协议框架如图所示。

这边只介绍物理层。

802.15.4协议架构1.协议概述在LR WPAN(无线个人区域网)中,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设备,一种是完整功能设备(FFD),一种是简化功能设备(RFD)。

FFD可以同时和多个RFD或FFD进行通信,所以常作为协调器,而RFD只能和一个FFD进行通信。

一个网络中至少有一个FFD作为PAN 主协调器。

LR WPAN网络中根据不同需要有两种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和对等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结构由一个叫做PAN主协调器的中央控制器和多个从设备组成,主协调器必须是一个具有完整功能的设备,从设备可以是FFD也可以是RFD。

在对等拓扑结构中,每一个设备都可以与在无线通信范围内的其他任何设备进行通信,任何一个设备都可以定义为PAN 主协调器。

无论是星型拓扑还是对等拓扑网络结构。

每一个独立的PAN都以一个标识符以确保唯一性。

在设备发起连接时,可采用64位的长地址,只有在连接成功时,系统分配了PAN的标识符后,才能采用16位的短地址码进行连接。

在LR WPAN中,允许有选择性的使用超帧结构,超帧的格式由主协调器来定义,它分为16个大小相等的时隙,其中第一个时隙为PAN的信标帧。

任何从设备如果想在两个信标之间的竞争接入期间(CAP)进行通信,则需要使用具有时隙和免冲突载波检测多路接入(CSMA CA)机制同其他设备进行竞争通信。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采用PAN主协调器的超帧中的一部分来完成这些特殊要求。

这部分称为保护时隙(GTS)。

多个保护时隙构成一个免竞争时期(CFP),但最多可分配7个GTS。

因为有足够的CAP空间保证为其他网络设备和其他希望加入网络的新设备提供竞争接入的机会。

有无GTS的超帧结构分别如下所示。

timetime无GTS 的超帧有GTS 的超帧1.1数据传输LR WPAN 中,主要有3种数据传输模式:从设备向主协调器发送数据;主协调器向从设备发送数据;从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OSI参考模型ppt课件

OSI参考模型ppt课件
2024/3/7
常用网络设备工作在OSI哪一层
▪ 1、网卡——工作在物理层
▪ 2、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
▪ 3、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三层交换机——工作在网络层
▪ 4、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关系
▪ 为了更准确地表示出当前讨论的是哪一层的数据,
OSI给每一个对等层数据起一个统一的名字为— —协议数据单元,即PDU(Protocol Data Unit)。
将要传送的数据用特定的协议头打包,来传送数 据。有时候,我们也可能在数据尾部加上报文, 这时候,也称为封装。
▪ OSI 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对数据进行封装,以保
证数据能够正确无误的到达目的地,被终端主机 理解,执行。
应用层头
数据
表示层头
数据
会话层头
数据
TCP头
数据
IP头
数据
帧头
数据
11001110001110
物理层
• 定义各种媒体及接口标准 • 提供透明的二进制比特的发送和接收 • 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数据单位:比特 典型规范代表:EIA/TIA RS-232、EIA/TIA RS-449、V.35、 RJ-45 设备:网卡、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
•在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提供物理寻址 •生成帧 •流量控制
TCP/IP 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
▪ TCP/IP协议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得以完善的
事实上的国际标准。所以TCP/IP模型由于其协议 而被广泛认可。虽然使用OSI模型作为指导原则, 但是网络通常建立在TCP/IP模型的基础上。
▪ 从TCP/IP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中可知,OSI

03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PPT课件

03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PPT课件
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 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拆除提供机 械性的、电气性的、功能性的和规程性的手段。
21
• 物理层的3个基本功能 – 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拆除 – 数据传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理层管理
• 物理层模型 —— DTE/DCE 模型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 DCE(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数据通信设备 详见课本P72 图3-8
4
学习内容: 3.1.1 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3.1.2 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及其分析 3.1.3 OSI 参考模型概述 3.1.4 对OSI参考模型的评价
5
3.1.1 网络协议与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1. 网络协议
• 计算机网络中相互通信的对等实体之间交换数 据或通信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标准,称为网 络协议。
• 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
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6
2. 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 = { 层 + 协议 + 接口 }
特点:
▪ 每层向上层提供服务。 ▪ 网络体系结构与具体的物理实现无关。 ▪ 每层协议是透明的,高层屏蔽低层的细节问题。 ▪ 任意两个实端系统之间的通信,可分解为网络各层 对等实体之间的分层通信。 ▪ 虚通信:对等层之间 ▪ 实通信:物理层之间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费。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ISOOSI网络参考模型ppt课件

ISOOSI网络参考模型ppt课件

信息传输顺序__、_信息格式__和__信息内
容__等的约定或规则。
(2)三要素:
语义:_信息的内容,讲什么__。
语法:_信息的随机结构形式或格式,怎么
讲_。
பைடு நூலகம்
时序:__事件的执行顺序。何时讲___。
.
2
2)网络层次式结构 分层式网络结构,可以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 独立的功能,从而将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
分解成若干容易处理的小问题。 (1)特点: ①物理层上进行_实体_通信,其余各层对等实 体间进行的都是_虚__通信。 ②对等层的虚通信必须遵循__该层的协议__。 ③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_服务_,并向上层提 供_服务__。 ④定义了一种抽象的结构. ,非具体实现的描述3 。
(2)作用: ①各层之间相互_独立___。 ②灵活性_好__。 ③容易__标准化___。 ④各层可以选择最合适的_实现技术___。 3)网络体系结构: __层和协议的集合___。
osi七层参考模式层次主要功能传输单位举例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服务实现物理上互联系统间的信息传输该层定义了通信设备与传输线接口硬件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的特在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实现透明的可靠的数据传输
ISO/OSI网络参考模型
.
1
1)网络协议
(1)定义:计算机网络实体之间进行通信
时所采用的一种通信语言,这是一组有关_
层次
主要功能
传输单位 举例
物理层 为数据链路层提供_服务__,实 负责传输线现_物理上互联系统间的信息传 上的位流信输__,该层定义了通信设备与 号同步 传输线接口硬件的_机械__、_
电气_、_功能_和_过程__的特
性。
比特
集线 器, 中继 器

最全面LTE物理层总结ppt课件

最全面LTE物理层总结ppt课件

8 | UMTS_Trans_Intro | Oct 2007
第8页 共81页
物理层相关参数
CP的长度是由所要求的系统容量、信道相关时间和FFT复杂度(限制OFDM符号周期) 共同决定的。
常规小区的单播系统采用 CP 4.6875us和66.67 us的符号,在一个子帧的7个符号中,前6个符 号的CP均为4.6875us,最后一个符号的CP为5. 208us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
eNodeB 错误指示
UE
上行控制
信道状态 信息等
传输块
HARQ
ACK/NACK ACK/NACK
HARQ信息
HARQ信息
HARQ
信道 PUCCH, 用于传输
调制方式
信道解码 解调 IDFT
编码
调制方式
数据调制
上行控制
信息。同 一UE端不 能同时在 PUSCH和
天线方式映射
PUCCH format Modulation Scheme
1
N/A
Number of Bits per Subframe
N/A
1a
BPSK
1
1b
QPSK
2
2
QPSK
20
2a
QPSK+BPSK
21
2b
QPSK+BPSK
22
Contents
Scheduling Request Information ACK/NACK ACK/NACK CQI CQI+ACK/NACK CQI+ACK/NACK
preambleInitialReceivedTargetPower ={dBm-120, dBm-118, dBm-116, dBm-114, dBm-112,dBm-110, dBm-108, dBm-106, dBm-104, dBm-102,dBm-100, dBm-98, dBm-96, dBm-94,dBm-92, dBm-90} 随机接入前导发送与接收随机接入响应的相关配置 (1) 随机接入前导最大发送次数: preambleTransMax= {n3, n4, n5, n6, n7, n8, n10, n20, n50,n100, n200, spare5, spare spare3,spare2, 22 | UMTS_Trans_Intro | Oct 2007 spare1},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课件PPT

OSI参考模型与TCPIP模型-课件PPT
“开放”这个词表示: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 系统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OSI标 准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连接。
计算机网络的分层模型
一个功能完善的计算机网络需要制定一套复杂的协议 集合,对于这种协议集合,最好的组织方式是层次结构模 型。这样分层的好处在于:每一层都实现相对的独立功能, 因而可以将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容易 处理的更小一些的问题。
4
3
加上网络层首部,成为 IP 数据包(或分组)
3
2
2
1
1
物理传输媒体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计算机 1
计算机 2
AP1
AP2
7
7
6
6
5
5
4
4
3
IP 数据包再传送到数据链路层
3
2 加上链路层首部和尾部,成为数据链路层帧
2
1
1
物理传输媒体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计算机 1
计算机 2
对等通信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APDU
PPDU SPDU Segment(段) Packet(包) Frame(帧) Bit(比特)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HostA
HostB
• 每一层都使用自己的协议 • 每一层都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与对等层通信
数据链 路层
物理层
物理介质
路由器
路由器
通信子网
物理介质
逻辑通信:位于不同主机和网络设备中同层通信实体间的对话,对话遵循某一特定协议, 且每层协议各不相同; 传输层及以上层不同主机通信实体间的逻辑通信是直接点对点的 通信,下3层中主机与路由器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通信也是直接通信,且同 层通信 协议不尽相同。

OSI参考模型一课件

OSI参考模型一课件

2、网络层
网络层含中有四个重要的协议:互连网协议IP、互连网控 制报文协议ICMP、地址转换协议ARP和反向地址转换协 议RARP。
1、互连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从IP互 连网协议的功能,可以知道IP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 接报文分组传送服务。若路由器或主机故障使网络阻塞, 就需要通知发送主机采取相应措施。为了使互连网能报告 差错,或提供有关意外情况的信息,在IP层加入了一类特 殊用途的报文机制,即互连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国际组织
在制定计算机网络标准方面,起着很大作用的两大国际组 织是: 国际电报与电话咨询委员会 (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Telegraph and Telephone,CCITT ); 国际标准化组织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
FDDI、ATM和令牌环网。
➢ 第2层:互联网络层(internet)
互联网络层的目的是运送数据包,将数据从任何在相连的网络上送到目 的地,而不在乎走的是哪个路径或网络。管理这层的特定协议称为互联网
。 络协议(IP)。最佳的路径选定和数据包交换都发生在这层
➢ 第3层:传输层(Transport)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使用者应用程序间的一个接口
OSI参考模型七层协同工作
发送方数据的封装过程
接收方数据的拆除过程
物理地址与逻辑地址的区别
物理地址:网络设备的真实的物理地址。网络的技术和标 准不同,地 址编码也不同,以太网物理地址用48位的二进 制编码,转化为十六进制为12位。例如:00-10-5A-63AA-98。物理地址也叫MAC地址。对于跨网络的数据传输, 物理地址不能提供逻辑的标示手段。

SATA协议ppt课件

SATA协议ppt课件
Device to Host: 用来更新主机映射寄存器的内容。当设备执行完一个命8
DMA Setup FIS(Bidirectional)
发送方发送该帧要求对方按照帧的内容配置好DMA控制器,发送此帧是 进行DMA传输的第一步。该帧中包含了DMA操作地址、DMA传输数量和传输方 向等信息。一般接收方收到该帧之后需要发送DMA Activate FIS来激活DMA传 输(如果DMA Setup FIS帧中的Auto-Activate位被置一,则接收方不需要回复 DMA Activate FIS)。
12
CONT原语
功能:避免发送长串重复原语,减少电磁干扰。 接收方收到CONT原语之后会认为当前发送方一直发送CONT之 前的最后一个原语,直到收到另外一个原语。 设备和主机必须支持接收和处理CONT原语的功能,可以选择是 否支持发送CONT原语的功能。 CONT原语之后的数据要加扰。
13
流量控制
物理层部分电路进入休眠模式,能够在10us之内被唤醒。
Slumber模式:
与Partial模式相比可以关闭更多的电路,能够在10ms之内被唤 醒。
7
第二部分 链路层
8
链路层的功能
与对方的链路层相互协商传送帧和原语; 接收传输层传送的数据(Dword),计算数据的CRC校验值,给数据加 上帧头、帧尾和CRC校验信息; 接收对方链路层的数据信息,进行CRC校验,移除数据中的帧头、帧尾 和CRC校验信息; 帧流量控制; 向传输层报告传输状态; 8b/10b编解码; 对数据加扰、解扰;
23
第三部分 传输层
24
传输层
传输层在链路层和应用层之间,负责组帧和解帧,主机和设备通过传输 层帧的交互来完成命令交互和数据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逻辑“1”电平,用+5V ~ +15V表示逻 辑“0”电平。当连接电缆长度不超过 15m 时,允许数据传输速率不超过20kbps。8
EIA RS-232 / V.24
功能特性:与CCITT的V.24建议书一致。
它规定了什么电路应当连接到25 根引脚中的哪一根以及该引脚的 作用
规程特性:与CCITT的V.24建议书一致。
规定了DTE和DCE之间信号时序 的应答关系
9
EIA RS-232 / V.24 连接图
说明:25芯可简化后使用9芯连接器(只用图中除保护地以外的9个引脚)
10
EIA RS-232 零调制解调器
采用交叉跳接线的方法,使得连接在电缆两端 的DTE通过电缆看对方都好像是DCE一样,从而 实现将两台计算机通过RS-232口直接相连。
的电路特性,如电气连接方式、信号电平、最 大数据议基本特性
规程特性:规定了利用信号线进行二进制
比特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过程,即各信号线的动 作规则和先后顺序。
功能特性:规定了物理接口上各条信号线
的功能分配和确切定义。信号线一般可分为以 下几类:数据、控制、定时和地线。
2.9 物理层协议举例
物理层位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 它直接面向传输介质,负责在传输介质之 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传输原始比特流 的物理连接.
1
物理层协议基本特性
机械特性:规定了物理连接所采用的连接
器的形状、大小、各个接线引脚的数量、排 列情况等。
电气特性:规定了DTE和DCE接口连接导线
数字信道接口标准,15针,常用于DTE和数字调制解调器相连. X.21的电气特性类似于EIA RS-422A的平衡接口,支持最
大的DTE—DCE电缆距离是300m,传输速率可达10Mbps
19
小结
本节学习要点: 1. 了解物理层协议规定的基本特性 2. 了解什么是 DTE,什么是 DCE 3. 了解 RS-232-C/V.24 、RS-449/V.35 和
CCITT X.21的各自特点,以及零调制 解调器的作用
20
11
EIA RS 232 / V.24 标准接口
12
EIA-RS 232 / V.24 数据传输流程
13
EIA RS-449 / V.35 接口标准
EIA RS-232接口标准有两大弱点,连接电缆最大长度
不能超过15m,数据传输率最高只有20kb/s (但当连接电 缆长度较短时,数据传输速率可适当提高);由于以上两 大弱点,促使人们制订性能更好的接口标准。
端设备,是具有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发送、 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如PC机。
DCE (Data 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
是数据电路端接设备,它在 DTE 和传输线路 之间提供信号变换和编码的功能,并且负责建 立、保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如modem。
5
两个 DTE 通过 DCE进行通信的例子
3
DTE 和 DCE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数据终端设备 DCE(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数据电路端接设备
DTE通过DCE与通信传输线路相连
4
DTE 和 DCE
DTE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是数据终
新的RS-449 标准由 以下3 个标准组成。即:
➢ RS-449 (37引脚插头座,规定接口的机械/功能/过 程特性,RS-449相当于CCITT的V.35)
➢ RS-423-A (规定非平衡传输时的电气特性,可达 300kb/s@10m)
➢ RS-422-A (规定平衡传输时的电气特性,可达 2Mb/s@60m 或 10Mb/s@10m)
局域网中,物理层协议定义的是数据终端设备
(PC机)的网卡和局域网传输介质间的接口。
7
EIA RS-232 / V.24
机械特性:EIA-232使用ISO 2110插头座标准。 25根引脚分为上排13根引脚、下排12根 引脚,其编号分别为1-13和14-25, 皆从左到右(当引脚指向人时)
电气特性:采用负逻辑电平。用-15V~-5V表示
14
RS 422A
双端差分输出,差分输入,信号线传输线不和地线发生
关系。RS422 除了用作 DTE 和 DCE 之间的接口外,也 可用在多点通信的双绞线局域网中。
15
RS 423A
采用单端输出和差分输入电路
16
RS422变种RS 485(多用于工业控制)
17
几种接口标准的比较
18
CCITT X.21(ITU-T X.21)
DTEA
DCEA
网络
DCEB
DTEB
EIA-232/ V.24接口
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 EIA-232/ V.24接口
6
两种物理层协议模型
DTE 通过 DCE与通信传输线路相连
如:家用PC通过MODEM与电话线路相连, 又如:使用DDN或帧中继时,路由器为DTE,它所连 接使用的数字调制解调器 DCE 的类型叫 CSU / DSU (Channel Service Unit / Data Service Unit,信道服务单 元 / 数据服务单元 ),它将DTE/DCE接口转换为通常的 电话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