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二零一三年编制目录1.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32.管路维修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43.防突预测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4.防尘隔爆设施维护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5.防尘洒水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6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2、未参加班前会可能造成身心状态未得到确认,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每个上岗人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3、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入井及易出现意外事故;预防措施:注意休息,严禁酒后入井。
4、入井、作业时未穿戴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不能得到保护,易造成人身伤害;预防措施: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接受井口验身检查。
5、入井不带人员定位卡,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失踪;预防措施:入井必须带人员定位卡6、不按规定乘猴车,拥挤打闹可能造成人员坠井、碰伤等事故,预防措施:执行集体排队入井。
按顺序集体排队入井.7、井下行走精神不集中可能造成滑倒摔伤或顶板掉矸伤人;预防措施:行走精力集中,走规定的行走路线。
随时观察顶情况,注意片帮漏顶伤人。
8、集中行走时不注意携带的工具可能造成利刃工具伤人;预防措施:随身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各岗危险点及措施

各岗危险点及措施岗位危险点及措施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以及必要的防范措施。
不同岗位的危险点和措施千差万别,下面我们来简单介绍几种常见岗位的危险点和措施。
1.生产车间岗位:危险点:生产车间内存在机械设备,电气线路以及化学品等多种危险因素,操作人员可能会被机械伤害、电击或者化学品灼伤等。
措施:操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戴上必要的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护目镜、手套等。
严禁私自操作或者未经许可接近危险设备或者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2.高空作业岗位:危险点:高空作业岗位存在坠落、滑倒、摔伤等危险因素,操作人员可能会从高处坠落造成严重伤害。
措施:操作人员应首先确保安全,佩戴合适的安全带和其他防护设备。
严禁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高空作业。
注意观察工作场所的安全度,如有不稳定或危险的物体应及时处理或上报。
3.导电设备维修岗位:危险点:导电设备维修岗位存在电击的危险,操作人员可能会因接触高压电流而受伤。
措施: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电气知识以及安全操作技能,并确保维修工具和设备符合安全标准。
在维修工作之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确保设备已经充分放电。
操作人员应佩戴绝缘手套和绝缘鞋,避免直接接触电源和导电部位。
4.化学实验室岗位:危险点:化学实验室内存在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操作人员可能会因吸入有毒气体、误食或者溅溶液等而中毒或者受伤。
措施: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设备,包括实验服、护目镜、面罩、手套等,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
实验室内应有足够的通风设备,及时排除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
禁止在实验室内吃东西或饮水,以防止误食化学品。
5.矿井工作岗位:危险点:矿井工作岗位存在坍塌、有毒气体、爆炸等多种危险因素,操作人员可能会被埋压、中毒或者遭受爆炸伤害。
措施: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完善的防护设备,包括安全帽、防尘口罩、防护鞋、防护服等。
工作前必须检查矿区是否有有毒气体泄漏,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岗位责任区域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岗位责任区域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各种安全风险威胁日益增加,为了保障工作岗位的安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需要对岗位责任区域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岗位责任区域的安全风险1.火灾风险:在某些工作区域中,存在着火灾发生的风险。
可能的引发原因包括电器故障、明火使用不当、易燃物品存放不当等。
2.路面安全风险:对于一些需要在外出巡视或巡逻的岗位,工作人员可能面临着路面交通事故的风险。
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道路状况、路况、车辆安全等。
3.偷窃盗窃风险:在一些需要直接与客户进行接触的岗位上,员工可能遭遇偷窃或盗窃行为。
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工作区域监控不足等。
4.过度劳累风险:一些岗位可能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地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加班工作,这可能导致身体和精神的过度劳累,存在健康安全风险。
5.不当操作风险:一些操作需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指南,如果岗位工作人员不熟悉或忽视这些规程,可能导致人身安全和设备损坏等风险。
6.自然灾害风险:一些工作区域可能位于地震、洪水或风暴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员工需面临相对较高的灾害风险。
三、防范措施1.火灾风险防范:-建立和维护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灭火器、报警器等。
-定期进行火灾演练,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反应能力。
-加强电器使用和管理的规范,定期检查和维修电器设备。
-加强易燃物品的分类存储和储存规范。
2.路面安全风险防范:-为需要外出巡视或巡逻的员工提供交通工具,并确保车辆安全。
-在需要巡逻的区域建立监控系统,以提前发现潜在的危险。
-加强员工的交通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3.偷窃盗窃风险防范:-在工作区域安装监控设施,以监控客户和员工的行为。
-对员工进行背景调查,筛选出可靠的员工。
-建立和维护安全门禁系统,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进入工作区域。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防范意识培训。
4.过度劳累风险防范:-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避免过度劳累。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前言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劳动就业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在工作和生产中,存在不少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给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如何认识和控制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防范措施是重要的任务。
本文主要介绍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关注和重视,避免出现工作事故,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1.机械危险:机械危险是指由各种旋转、移动和摩擦的机械元件,如切割机、打磨机、钻孔机等产生的危害。
机械危险可能会导致机械撞击、切割、挤压、穿刺等伤害。
2.化学危险:化学危险是指人工制造的化学物质或天然环境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对工作人员造成的危害。
例如,接触化学品、吸入有毒气体等。
3.物理危险:物理危险是指由能量产生的一些危害,如噪声、震动、电击、辐射、高温和低温等。
这些危险可能会导致眼、耳、鼻、喉、口、肺部和皮肤等部位的损伤。
4.生物危险:生物危险是指一些生物体,如细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对人体造成的威胁。
例如,传染病、动物咬伤等。
5.心理危险:心理危险是指由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情感压力和社会心理压力等产生的危害。
例如,长时间的紧张工作、工作时间过长、工作任务重等。
工作岗位存在的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和降低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企业应该制定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全员安全意识教育培训,使员工意识到本职工作存在的危险性,并学会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
2. 强化人员培训和考核企业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员工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
并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检查员工是否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3. 保障安全设施的完善企业要对生产车间、办公室等场所进行全面、科学的安全评估,安装、检修和维护各项安全设施。
如安全门、安全防护网、防火设施等。
各岗位工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危险因素提醒及防范措施

各岗位工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危险因素提醒及防范措施1.机械操作工机械操作工负责机械设备的操作,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机械设备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预见的故障;-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噪音、振动、辐射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操作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
为确保机械操作工的安全,需遵守以下规程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用机械设备前,必须参加相应的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安全和可靠;-在操作过程中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控制操作时间,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习惯,避免疾病传播。
2.高处作业工高处作业工主要负责高空作业,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高处作业可能导致坠落伤害;-高处作业的脚手架和设备不稳定;-高处作业需要注意天气状况,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为确保高处作业工的安全,需遵守以下规程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参加高处作业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在高处作业前,需检查脚手架和设备的安全性,并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高处作业时,要注意天气状况,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在高处作业中,要保持专注和注意力,避免操作失误;-遵守高处作业的规范和标准,严禁随意违规行为。
3.焊工焊工负责焊接工作,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焊接操作时可能产生的火花和热辐射;-焊接操作时可能产生的飞溅金属和有害气体。
为确保焊工的安全,需遵守以下规程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参加焊接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在焊接操作时,需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护目镜和防护手套等;-在焊接作业中,要保持通风良好的工作环境,避免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影响;-焊接设备使用完毕后,要彻底切断电源,防止意外触电。
4.化学实验员化学实验员负责实验室内的化学实验工作,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和危险因素:-化学品可能对人体产生刺激和腐蚀;-实验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火灾和爆炸;-实验室内的毒气泄漏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2、未参加班前会可能造成身心状态未得到确认,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每个上岗人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3、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入井及易出现意外事故;预防措施:注意休息,严禁酒后入井。
4、入井、作业时未穿戴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不能得到保护,易造成人身伤害;预防措施: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接受井口验身检查。
5、入井不带人员定位卡,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失踪;预防措施:入井必须带人员定位卡6、不按规定乘猴车,拥挤打闹可能造成人员坠井、碰伤等事故,预防措施:执行集体排队入井。
按顺序集体排队入井.7、井下行走精神不集中可能造成滑倒摔伤或顶板掉矸伤人;预防措施:行走精力集中,走规定的行走路线。
随时观察顶情况,注意片帮漏顶伤人。
8、集中行走时不注意携带的工具可能造成利刃工具伤人;预防措施:随身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9、运输巷道行走时不注意行驶车辆可能造成过往车辆撞伤;预防措施:大巷行走注意避让通过车辆,斜巷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做到自保、联保、互保。
10、违章乘坐输送机和跨越输送机不走过桥可能造成设备拉伤;预防措施:严禁乘坐输送机,跨越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必须从行人过桥通过。
11、通过风门时拥挤可能造成风门挤伤、车罐撞伤;预防措施:开门前安全确认,过一道风门关一道,关严。
12、空顶作业可能造成漏顶片帮伤人;预防措施:作业前检查作业地点的顶板,执行好敲帮问顶制度。
13、找顶、找帮时站位不当,退路不畅通可能造成矸石砸伤;预防措施:找顶前,找好退路,选择安全站位。
找掉时两人配合作业,一人找顶,一人观察,由外向里,先顶后帮。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二零一三年编制目录1. ------------------------------------------------------------------------------------------------------------------- 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32. ------------------------------------------------------------------------------------------------------------------- 管路维修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43. ------------------------------------------------------------------------------------------------------------------- 防突预测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54. ------------------------------------------------------------------------------------------------------------------- 防尘隔爆设施维护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55. ------------------------------------------------------------------------------------------------------------------- 防尘洒水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6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岗位危险源和防范措施

岗位危险源和防范措施1. 引言岗位危险源和防范措施是指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以及为减少和预防这些危险因素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对于任何一份工作,了解和识别岗位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岗位危险源,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岗位危险源岗位危险源可以是任何可能导致员工伤害或疾病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岗位危险源:2.1 物理危险物理危险指与工作环境中的物理特性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高温或低温: 在极端温度环境下工作可能导致中暑或冻伤。
要防范这种危险,应提供适当的防寒或防热装备,并确保工作环境的温度适宜。
•噪音: 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可能导致听力损伤。
员工应佩戴适当的耳塞或耳罩,以保护听力。
•辐射: 暴露在电离辐射(如X射线)或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下可能导致辐射疾病或癌症。
应采取严格的辐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服和使用防护设备。
2.2 化学危险化学危险指与工作环境中的化学物质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有毒物质: 暴露在有毒化学物质的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毒。
在处理有毒化学物质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穿戴防护服和佩戴防护眼镜。
•腐蚀性物质: 暴露在腐蚀性物质中可能导致皮肤损伤。
需要处理腐蚀性物质时应佩戴手套和穿戴防护衣物。
•致癌物质: 某些化学物质被认为是致癌的。
在接触可能含有致癌物质的工作环境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和穿戴防护衣物。
2.3 生物危险生物危险指与工作环境中的生物因素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病原体: 员工在医疗机构、实验室或动物园等环境中可能接触到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或真菌。
在接触可能含有病原体的工作环境时,应采取适当的生物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和穿戴防护衣物。
•过敏原: 员工有可能对某些物质过敏,如花粉、动物皮毛或食物。
应提供对过敏员工友好的工作环境,如禁止带有强烈气味的物品进入工作区域。
3. 防范措施为了减少和预防岗位危险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提供培训: 为员工提供岗位危险源和防范措施的相关培训,以增加他们对危险因素的认识和知识。
煤矿职工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煤矿职⼯作业场所⼯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职⼯作业场所⼯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职⼯安全⽣产的权利和义务:㈠、职⼯安全⽣产的权利有:(1)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2)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产⼯作提出建议;(3)有权对本单位安全⽣产⼯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4)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5)发现直接危及⼈⾝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6)因⽣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员,除依法享有⼯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㈡、职⼯安全⽣产的义务有:(1)遵守安全⽣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义务;(2)服从管理的义务;(3)正确佩戴和使⽤劳动防护⽤品的义务;(4)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的义务;(5)接受安全⽣产培训教育的义务;⼆、职⼯安全技术防范措施㈠安全须知1.加强法制观念、牢固村⽴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产规章制度。
2.所有职⼯、实习参加劳动和变换⼯种⼈员,未经安全培训教育或考核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作。
3.要害岗位⼯种必须熟知本岗位的操作规程,每年⾄少接受⼀次安全技术培训。
4.变配电房、空压机房、提升机房、危爆物品房等要害部门,⾮岗位⼈员未经批准严禁⼊内。
5.各种保护装置、信号、监测仪表、警戒标记等不准随意拆除和⾮法占⽤。
6.危爆物品必须妥善存放,严格管理,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严禁吸烟和明⽕作业。
7.各种消防器材和⼯具要按规范设置齐全,不准乱动,有关岗位⼯作⼈员应会使⽤消防⽤具。
8.⼯作前必须按规定穿戴齐全劳保⽤品,携带保护⽤具,严禁酒后上岗。
9.⼯作中要集中精⼒,坚守岗位,不准擅⾃脱岗、串岗、离岗;不准做与⼯作⽆关的事。
10.凡运转设备不准跨越、传递物件和接触危险部位;对正常的通风装置、安全防护设施,严禁擅⾃拆除。
11.严格执⾏交接班制度和值班制,建⽴和健全⽣产岗位责任制。
岗位危险源及防范措施

岗位危险源及防范措施岗位危险源指的是工作环境中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事故发生的因素,既包括物理因素,也包括化学、生物和心理因素等。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每个岗位都应该对其危险源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岗位危险源及对应的防范措施。
1.高处作业危险源:高处作业常常伴随着坠落的风险,如悬挂式脚手架、屋顶维修等。
对于这种危险源,可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在高处悬挂防护网或设置安全围栏,以防止人员从高处坠落。
-为高处作业人员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带、头盔等。
-确保高处作业人员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资格验证,了解高处安全技术和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和维修高处作业的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2.机械设备危险源:很多岗位都需要与各种机械设备进行操作和接触,其中包括起重机、搅拌机、铣床等。
机械设备可能存在切割、压迫等危险因素,因此对机械设备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为机械设备安装防护装置,如安全护罩、防护网等,以防止人员接触到危险部位。
-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为接触机械设备的员工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授正确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化学物质危险源:很多工作环境中都存在接触到化学物质的风险,如实验室、生产车间等。
化学物质可以对人体产生毒性、腐蚀性等伤害,因此需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对有毒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和储存,确保其安全使用。
-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同时,提供洗眼器和洗手设施,以便事故发生后及时清洗。
-建立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和相应的培训,确保员工能够快速、正确地应对事故。
4.心理压力危险源:长期高强度工作可能导致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压力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减少工作的压力因素。
-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实际上,每个岗位的危险源和防范措施都是具体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制定。
岗位主要危险源及防护措施

岗位主要危险源及防护措施
1. 高处作业:主要危险源包括高空坠落、坠物打击等。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帽、安装防护栏杆、使用安全绳索等。
2. 机械设备操作:主要危险源包括机械设备故障、机器运转时的伤害等。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操作设备、定期检修设备等。
3. 车辆驾驶:主要危险源包括交通事故、不稳定的驾驶环境等。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带、遵守交通规则、提高驾驶技能等。
4. 化学品接触:主要危险源包括化学品溅出、吸入有害气体等。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眼镜、戴防护口罩、定期进行化学品安全培训等。
5. 电气作业:主要危险源包括电击、电弧闪over等。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等。
6. 火灾和爆炸危险:主要危险源包括火源、易燃物质等。
防护措施包括早期发现火源、使用防火设施、定期进行防火演练等。
7. 热危险:主要危险源包括高温、高湿度等。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适合的工作服装、定期休息、增加通风设施等。
8. 物体打击:主要危险源包括坠物、车辆碰撞等。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安全帽、使用防护栏杆、定期检查设备等。
9. 噪音和振动:主要危险源包括噪音损伤听力、长时间振动带来的伤害等。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耳塞、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和振动环境中等。
10. 手工操作:主要危险源包括手部切割、磨损、粘合等。
防护措施包括佩戴防护手套、使用切割工具时注意安全、保持工作区域整洁等。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各种工作岗位都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要预防措施来保护员工的身体和健康。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工作岗位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1. 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特别是在建筑和房屋维修等行业。
在高空作业期间,工人可能会滑倒、摔倒或掉落,因此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充分培训工人,使其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设备,例如安全带和安全鞋等。
- 安装高质量护栏并围裹工作区域,避免员工意外掉落。
- 定期检查工作平台和梯子的安全性,确保其能够承受重量和保持稳定。
2. 化学危险品某些工作场所或者生产线可能会涉及化学危险品,例如甲醛、硫酸等。
这些危险品可能会引起伤害和长期健康问题,例如呼吸困难和中毒。
为了保护员工,必须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对化学危险品进行正确的标识,并将其保存在有锁的柜子中。
- 安装通风系统,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合格标准。
- 为进行涉及化学危险品的工作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例如防护眼镜,呼吸面罩等。
- 定期培训工人如何识别和应对化学危险品,并与急救人员建立联系。
3. 机械和动力工具在制造业和机械维修等行业,操作机器和动力工具时可能会发生伤害,例如切伤、夹伤和电击等。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对所有机器和动力工具进行正常维护和保养。
- 培训工人如何正确使用机器和动力工具,并为他们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例如手套和护目镜。
- 使用机器时采取安全措施,例如隔离区域和安全开关等。
- 定期检查机器的安全性,例如紧固螺丝和装置。
4. 粉尘和噪音许多工作场所会产生粉尘和噪音环境,例如建筑工地和工厂车间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引起呼吸问题和听力损害。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和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在所有尘埃和噪音发生的区域张贴标志。
- 安装适当的通风系统和耳塞等个人防护设备。
- 定期清洁和维护工作场所,确保有限的粉尘和噪音。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情况1:钻床.机床.立车.镗床.危险因素:绞伤.飞溅防范措施:不允许戴手套.戴围巾.穿拖鞋.必须穿工作服.戴眼镜。
应急措施:出现绞伤事故,马上停机组织人员施救,送往最近的医院治疗。
2:锯床:防止锯伤,防止截断物品砸伤。
3:电焊机:危险因素:电击,烫伤,粉尘防范措施: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防止职业伤害。
应急措施:发生电击马上断电急救,烫伤必备的烫伤膏和职业卫生健康体检。
4:吊车:危险因素:高处坠落防范措施:吊索具的选择,吊点的选择,都是造成起重伤害的重要原因,按照十不吊的准则操作,持证上岗,拒绝违章操作。
应急措施:发生事故马上组织人员施救。
5:叉车:危险因素:超载,制动,观察防范措施:不允许超载,叉车的制动系统必须灵活可靠,司机的观察力必须明朗,不允许马虎大意,要观察周围人和物的位置以免造成伤害。
应急措施:造成人员伤害马上到就近的医院医治。
6:气瓶:危险因素:倾倒,爆炸防范措施:焊机使用的二氧气瓶和混合气瓶必须和焊机固定防止倾倒,氧气瓶和丙烷瓶两者之间的安全距离是10米。
应急措施:发生爆炸马上组织人员抢救,送医院治疗。
7:割炬:危险因素:火灾,烫伤防范措施:要穿戴好劳保用品,在操作时首先要观察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和烧伤。
应急措施:烫伤膏和灭火器。
严重者送往医院治疗。
8:压力机和压弯机:危险因素:压飞,压断防范措施:工作时要对周围设置警示牌和警示带,以免误入危险区域。
应急措施:发生事故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施救。
9:电气:危险因素:电击,烧伤防范措施:一定要有专人管理,任何带电设备在维修过程中,一定要先断电,断电以后还要用试电笔量一量,终端还要有人看守,确保工作中的安全。
应急措施:发生电击马上断电,如不能断电就找一绝缘物体把人和带电物体分开,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分带电物体和人,发生事故马上急救和送医院救治。
10:钳工,涂漆工,安装车:危险因素:高处坠落防范措施:安装车的护栏铁链要齐全可靠,防止高处坠落,安装过程中超过2.5米以上要系好安全带,防止滑跌,和佩戴好各种劳动保护用品,防止职业伤害。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物理因素主要包括:1.噪声:长时间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对听力会造成损伤。
防范措施包括戴耳塞或耳罩、对噪音源进行隔离、控制噪声源的声压级等。
2.高温和低温:高温环境会引发中暑、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低温环境会引发冻伤、低体温等问题。
防范措施包括提供适当的工作服装、安排适宜的工作时间、提供休息空间等。
3.振动:长时间接触震动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血管疾病。
防范措施包括选择适当的工作设备、减少震动源、提供合适的座椅等。
化学因素主要包括:1.有毒气体和蒸气:接触有毒气体和蒸气可能对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防范措施包括加强通风设备、合理储存和使用化学物品、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
2.有毒物质:接触有毒物质可能导致吸入、皮肤和食物中毒,甚至可能引发癌症。
防范措施包括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危险废物处理等。
生物因素主要包括:1.传染病:在特定职业中,接触到病毒、细菌、真菌等可能传染病原体。
防范措施包括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加强卫生措施、进行必要的健康监测等。
2.人为动物咬伤:一些职业需要与动物接触,咬伤会引发狂犬病等。
防范措施包括做好个人防护和隔离措施、加强动物健康监测等。
针对以上危险因素,企业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加强培训:对员工进行相关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并掌握相关危险因素和防范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
2.定期检查:及时对工作环境、设施和工具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预防潜在的危险。
3.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岗位的具体需求,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耳塞、口罩、手套等,确保员工的安全。
4.建立安全制度:制定和贯彻相关安全政策和程序,明确各岗位责任和安全标准,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监管和管理。
5.加强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海报、宣传册等方式,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醒他们时刻保持警惕并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
6.定期健康检查:安排定期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预防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问题,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完整版

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集控运行专业一、人身原因①危险因素: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违章作业,如攀、坐不安全位置,直接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在机械运转时进行加油、检修、清扫工作等;技术水平、身体状况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上岗工作;对习惯性违章操作不以为然,对隐患的存在抱有侥幸心理;安全管理中不按制度办事,以人情、义气代替规章,原则;对报警声、故障指示灯麻痹大意,忽视、误解安全信号;员工因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培训而导致安全意识不强,无法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不正确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甚至放弃不用;要害部位值班人员未委派他人职守就擅自离岗。
②防范措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坚持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大唐国际十条安全禁令》等安全规定。
坚持并遵守“三不伤害”保证书:“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每天坚持学习安全规定,开会先说安全的事情,考试坚持考安全方面的规定,把安全的事放在心上。
每项现场作业,都要制定并严格执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和控制措施。
不经师傅允许,严禁独自进入生产现场。
绝不一个人到现场巡检、学习查看系统,保证至少2人才到生产现场。
服从师傅的安排和所布置的安全预防和控制措施。
不经师傅同意,没有师傅监护,严禁擅自操作设备。
工作时精神状态良好,如身体不适时、情绪波动时不到生产现场,或从工作岗位上撤离;保证工作前不饮酒,休息充足,状态良好;对技术水平及能力不足的只学习、问问题,不操作。
保证不做自以为是的操作。
离开工作地点时,要向师傅说明原因,并报平安。
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正确佩戴安全帽,不论生产区还是在生活区,只要戴就要正确佩戴。
在生产现场要提前看好安全通道,遇到异常时,要不慌不忙,有序撤出。
遇到地上有水时,不能跳跃,要像正常走路一样踩着水过,以防滑跌。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140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2、未参加班前会可能造成身心状态未得到确认,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每个上岗人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3、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入井及易出现意外事故;预防措施:注意休息,严禁酒后入井。
4、入井、作业时未穿戴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不能得到保护,易造成人身伤害;预防措施: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接受井口验身检查。
5、入井不带人员定位卡,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失踪;预防措施:入井必须带人员定位卡6、不按规定乘猴车,拥挤打闹可能造成人员坠井、碰伤等事故,预防措施:执行集体排队入井。
按顺序集体排队入井.7、井下行走精神不集中可能造成滑倒摔伤或顶板掉矸伤人;预防措施:行走精力集中,走规定的行走路线。
随时观察顶情况,注意片帮漏顶伤人。
8、集中行走时不注意携带的工具可能造成利刃工具伤人;预防措施:随身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岗位的安全责任和存在的风险

岗位安全责任与风险防范措施一、遵守安全规程每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员工应当严格遵守。
在工作中,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程序进行操作,禁止违规操作或擅自更改操作流程,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二、识别安全隐患员工应具备基本的安全隐患识别能力,在工作中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
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排除,防止事故的发生。
三、正确使用设备员工应当熟悉工作场所内的设备操作,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同时,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报告事故与异常在工作中,如发现事故或异常情况,员工应立即报告给上级领导和安全管理部门。
在报告时,应客观真实地描述事故或异常情况,不得隐瞒或虚假报告。
五、参与安全培训员工应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培训,增强对安全风险的防范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六、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员工有责任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工作场所的整洁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员工应定期清理工作区域,确保工作场所整洁有序。
七、预防职业病与中毒对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和中毒的工作岗位,员工应了解相关的预防措施。
在工作中,应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遵守职业卫生操作规程,预防职业病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如发生类似事故,应及时就医并向上级报告。
八、应对紧急情况员工应熟悉工作场所的紧急疏散和救援程序。
在遇到火灾、地震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应按照公司规定的紧急预案进行处置,确保自身和同事的安全。
同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警,寻求外部救援。
九、保护公司财产员工有责任保护公司的财产安全。
在工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公司财物损坏、丢失或被盗。
对于发现的财物损坏或丢失情况,应及时报告给上级领导或相关管理部门。
同时,员工也应合理使用公司资源,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损耗。
通过遵守以上安全责任和风险防范措施,员工可以降低工作中发生事故的风险,确保自身和同事的安全。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2、未参加班前会可能造成身心状态未得到确认,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每个上岗人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3、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入井及易出现意外事故;预防措施:注意休息,严禁酒后入井。
4、入井、作业时未穿戴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不能得到保护,易造成人身伤害;预防措施: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接受井口验身检查。
5、入井不带人员定位卡,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失踪;预防措施:入井必须带人员定位卡
6、不按规定乘猴车,拥挤打闹可能造成人员坠井、碰伤等事故,预防措施:执行集体排队入井。
按顺序集体排队入井.
7、井下行走精神不集中可能造成滑倒摔伤或顶板掉矸伤人;预防措施:行走精力集中,走规定的行走路线。
随时观察顶情况,注意片帮漏顶伤人。
8、集中行走时不注意携带的工具可能造成利刃工具伤人;预防措施:随身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9、运输巷道行走时不注意行驶车辆可能造成过往车辆撞伤;预防措施:大巷行走注意避让通过车辆,斜巷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做到自保、联保、互保。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二零一三年编制目录1.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32.管路维修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43.防突预测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4.防尘隔爆设施维护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5.防尘洒水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62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2、未参加班前会可能造成身心状态未得到确认,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每个上岗人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3、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入井及易出现意外事故;预防措施:注意休息,严禁酒后入井。
4、入井、作业时未穿戴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不能得到保护,易造成人身伤害;预防措施: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接受井口验身检查。
5、入井不带人员定位卡,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失踪;预防措施:入井必须带人员定位卡6、不按规定乘猴车,拥挤打闹可能造成人员坠井、碰伤等事故,预防措施:执行集体排队入井。
按顺序集体排队入井.7、井下行走精神不集中可能造成滑倒摔伤或顶板掉矸伤人;预防措施:行走精力集中,走规定的行走路线。
随时观察顶情况,注意片帮漏顶伤人。
8、集中行走时不注意携带的工具可能造成利刃工具伤人;预防措施:随身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9、运输巷道行走时不注意行驶车辆可能造成过往车辆撞伤;预防措施:大巷行走注意避让通过车辆,斜巷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做到自保、联保、互保。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操作不当
身体状况不适
操作者未遵循安全规定进行高处作业,如未佩戴安全带、脚手架搭建不牢固等,容易发生意外坠落。
操作者身体状况不佳或疲劳过度时,容易失去平衡而发生坠落事故。
03
高处坠落危险因素
02
01
搬运伤害
操作者在搬运物品或设备时可能发生砸伤、扭伤等伤害。
噪声与振动
长期在噪声与振动的环境中工作,操作者可能出现听力损伤或其他健康问题。
类型
Hale Waihona Puke 定义与类型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
设备老化、故障或不良工作条件:如机械故障、电器漏电等。
工作场所环境不良:如噪音、尘土、有害气体等。
操作不当或违规:如违反安全规定、操作流程不熟悉等。
心理压力或工作环境压力过大。
危险因素的危害性
CHAPTER
02
常见的工作岗位危险因素
防护设施缺失
某些机械设备可能没有设置适当的防护装置或安全距离,使得操作者容易接触到危险部位,如传动轴、切削刀具等。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2023-10-28
目录
contents
危险因素概述常见的工作岗位危险因素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应急处理与救援措施
CHAPTER
01
危险因素概述
危险因素是指在工作场所中可能对员工造成伤害或疾病的潜在因素。
定义
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危险因素。
高处坠落的应急处理与救援措施
对于其他危险因素如热力伤害、噪声污染等,也应根据其性质和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和救援措施。
在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援时,应注意个人安全和防护,避免加重危害。
其他危险因素的应急处理与救援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及防范措施
二零一三年编制
目录
1.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3
2.管路维修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4
3.防突预测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
4.防尘隔爆设施维护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5
5.防尘洒水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6
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一般工种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未经培训上岗,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常识可能造成工作中发生事故;预防措施:按规定接受培训,持证上岗。
2、未参加班前会可能造成身心状态未得到确认,易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预防措施:每个上岗人员都必须参加班前会,了解情况,接受任务,熟记安全注意事项。
3、精神状态不佳或酒后入井及易出现意外事故;预防措施:注意休息,严禁酒后入井。
4、入井、作业时未穿戴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可能造成不能得到保护,易造成人身伤害;预防措施: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接受井口验身检查。
5、入井不带人员定位卡,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失踪;预防措施:入井必须带人员定位卡
6、不按规定乘猴车,拥挤打闹可能造成人员坠井、碰伤等事故,预防措施:执行集体排队入井。
按顺序集体排队入井.
7、井下行走精神不集中可能造成滑倒摔伤或顶板掉矸伤人;预防措施:行走精力集中,走规定的行走路线。
随时观察顶情况,注意片帮漏顶伤人。
8、集中行走时不注意携带的工具可能造成利刃工具伤人;预防措施:随身携带超长工具时前后人员距离不少于1m,携带利刃工具时加护套。
9、运输巷道行走时不注意行驶车辆可能造成过往车辆撞伤;预防措施:大巷行走注意避让通过车辆,斜巷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做到自保、联保、互保。
10、违章乘坐输送机和跨越输送机不走过桥可能造成设备拉伤;预防措施:严禁乘坐输送机,跨越输送机、刮板输送机必须从行人过桥通过。
11、通过风门时拥挤可能造成风门挤伤、车罐撞伤;预防措施:开门前安全确认,过一道风门关一道,关严。
12、空顶作业可能造成漏顶片帮伤人;预防措施:作业前检查作业地点的顶板,执行好敲帮问顶制度。
13、找顶、找帮时站位不当,退路不畅通可能造成矸石砸伤;预防措施:找顶前,找好退路,选择安全站位。
找掉时两人配合作业,一人找顶,一人观察,由外向里,先顶后帮。
14、找掉不使用专用长把工具,或工具长度不够可能造成矸石砸伤;预防措施:找掉时必须使用长度不小于1、8m的长柄工具。
15、扛抬、装卸物料动作不协调可能造成物料砸伤;预防措施:扛抬物料时动
作要协调一致,使用同侧肩膀,装卸物料时相互配合。
16、无措施施工、不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的,易发生伤人事故;预防措施:大型作业
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认真贯彻到每个施工人员,按措施施工。
17、不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误操作造成事故或伤人;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
18、特殊作业无专人指挥,多人作业时组织混乱,易发生伤人事故;预防措施:
特殊作业时必须由班长或设专人统一指挥、统一组织。
19、工具使用不正确,大捶、手镐、风镐等工具迸出滑脱可能造成伤人;预防
措施:使用工具时检查机具完好,站位安全,并正确使用以防滑脱伤人。
20、蹬高作业操作平台不牢靠,没有系安全带,无人监护可能造成摔伤;预防措施:登高作业时必须搭牢操作平台,站在高空作业时带保险带,并有专人监护。
21、作业地点工具、材料堆放杂乱,现场淤泥清理不及时,底板湿滑可能造成
绊倒、滑倒碰伤;预防措施:作业地点工具不得随意摆放,及时清理杂物、淤泥,有坡度时应采取防滑措施。
22、设备运行期间脱岗、睡觉,易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预防措施: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工作期间严禁脱岗、睡觉。
23、不按规定交接班和填写日志,遗留问题不及时解决可能造成损坏设备或发生其它意外;预防措施:完善各项岗位制度,严格落实。
24、不熟悉井下避灾路线可能造成发生事故时无法逃生;预防措施:所有入井人员应熟悉矿井井下巷道、采掘工作面的布置,熟悉工作区域的避灾路线。
25、擅自进入无风或微风区域可能造成窒息、有害气体中毒;预防措施:严禁进入无风或微风区域,重点区域严禁单人作业。
26、作业现场粉尘浓度超标可能造成影响职业健康;预防措施:按规定配带防尘口罩。
27、设备运转中的噪音可能造成影响职业健康;预防措施:佩带护耳器,消除噪音伤害。
管路维修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管路老化、锈蚀,可能造成管路爆裂、高压风、水伤人;防范措施:经常巡检、及时更换。
2、检修时没有关闭上级阀门,可能造成阀门或设备被误开启伤人;防范措施:停机、停液时挂好牌,提醒其它人员。
管路检修完成后,仔细检查一遍接头处U型卡安装是否规范,符合标准。
3、掐管路时不卸压,可能造成造成风水喷射出,击伤人员;防范措施:掐管路时先卸压。
4、特定、重要地点没有安装压力表或压力表失灵,可能造成不能观察压力状况、造成管路挤破或欠压;防范措施:安装压力表或及时更换、修理。
5、拆卸螺丝时,扳手没有卡牢螺栓,可能造成人员滑倒碰伤;防范措施:拆卸螺栓时,扳手卡紧,人员站稳,正向缓慢加压。
6、使用倒链作业时,没有找好吊点,可能造成吊挂不牢固、掉落砸人;防范措施:检查导链可靠性、找准吊点。
7、用导链起吊重物时捆绑不牢,可能造成重物掉落伤人;防范措施:重物吊挂牢固。
8、使用法兰盘连接管路手指插入两个法兰盘间,可能造成管子错动挤手;防范措施:严禁手指插入两个法兰盘间隙及螺丝眼。
防突预测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不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可能造成顶帮掉矸伤人;防范措施:执行好敲帮问顶制度,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掘进工作面进行预测前作业队将工作面安全防护到位;预测中密切观察巷道顶板状况,发现顶板掉渣、压力增大等有片帮、冒顶危险时,立即停止作业,人员撤出危险区,并专人处理后方可作业。
2、打眼过程中瓦斯增大,可能造成瓦斯超限作业引起爆炸;防范措施:发现煤层内有连续小煤炮声响或有大量瓦斯涌出时,严禁打眼作业。
工作面风流中瓦斯达到1%时,严禁打眼作业。
3、打眼透水、透老空,可能造成造成事故伤人;防范措施:认真学习规程,了解施工巷道的用途及水文地质情况,并熟知透水预兆,掌握打眼过程中的变化,遇透水或透老空征兆时立即停止打眼。
4、打眼时袖口、领口、衣角外漏,戴手套,可能造成衣物被缠住伤人;防范措施:打眼人员严禁戴手套操作,必须扎紧袖口裤管,扣好衣扣,围巾必须系在上衣内。
5、打眼角度不对、横向加压,可能造成断钎伤人;防范措施:钻眼设备要垂直煤壁,切忌多人顶推,施加横向力。
突出预测打钻和打超前钻孔时,施工人员应站在钻孔孔口两侧,不得站在钻孔孔口正后方及钻孔延长线上,严禁面对钻孔孔口观察钻进情况,以免发生钻孔喷孔伤人;
5、接头不牢固,可能造成高压风伤人、接头脱落伤人;防范措施:启动打眼设备前,要认真检查供压风管连接情况,U型卡插紧,供压风管路必须用U型卡扎牢固并连接在一起。
打钻作业时必须使用护身板,永久性支护要紧跟迎头,严禁空帮空顶作业。
防尘隔爆设施维护工岗位危害因素辨识及防范措施
1.高空作业不按作业规程和要求进行操作的,可能造成摔倒。
摔伤。
严格安装作业规程进行错作,登高作业时必须搭牢操作平台,站在高空作业时带保险带,并有专人监护。
2. 设施安装过程中不检查顶板情况的,不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可能造成顶帮掉矸伤
人;防范措施:执行好敲帮问顶制度,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