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文中考文言文虚词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文虚词专项复习 课件(共66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文言文虚词专项复习   课件(共66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作连词 二、表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
①敏而好学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作连词 三、表转折关系
(译为“但是”;表转折时,前后一般会出现否定词)
①人不知而不愠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③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作连词 四、表承接关系
(表示动作的先后顺序)
①扁鹊见蔡桓而旋走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介词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作“把”。

eg: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介词
③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eg: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介词
④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译作“按照”或不译。
eg:以貌取人 余船以次俱进。
介词
⑤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 译作“在”“从”。
eg: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 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连词
“以”作为连词时,除“转折”外, 其他的作用与“而”作连词时相同。
回顾一下,“而”作连词时表示的逻辑关系
而作连词意思多, 五六七八真不少。 并列递进和转折, 承接因果和目的。 假设修饰别忘记, 偶尔通假译作你。
eg:险以远,则至者少。
樊哙侧其盾以撞。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属予作文以记之。 木欣欣以向荣
“修饰”实则为状语, 与“承接”的区别:看两个动作是否先后发生。
记忆口诀
“以”作介词“把、拿、用”, “因为”“按照”“在”和“从”。 用作连词如同“而”, 除了“转折”余照搬。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归纳ppt课件

初中常见文言虚词归纳ppt课件
❖ 例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示手段或 凭借。)
❖ 1 .介词
9、为wèi
❖ (1)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
❖ 1.代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其qí
❖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 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 臣。
❖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 中的小主语(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 “它”,不能加“的”。例①:秦王恐其破璧。(“其破璧”作宾语。) 例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闻道”作主语。)例③:此皆言其可 目者也。(“其可目”作宾语。)
乎。——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 4、 表示祈使或命令语气。相当于“啊”、“呀”: 勉速行乎!无重而罪!——
《左传》 ❖ 5、 表示推测语气: 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左传》 愿见之乎。——《三
国志·诸葛亮传》 ❖ 6、 表示呼唤人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 ❖ 7、 表示商榷语气: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 宰予。——《韩非
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
《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 (二)用作疑问副词。 ❖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

中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ppt课件(79页)

中考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整理ppt课件(79页)
〔1〕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 雇佣。
〔2〕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 动词,去、往。
〔3〕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 快。
〔4〕假设:代词,你,指陈胜。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 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出师表》
➢ 〔10〕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苏教〕 ➢ 〔11〕许:答应,许诺。 ➢ 〔12〕驱驰:指奔波效力。夙夜:日日夜夜。夙,清晨。 ➢ 〔13〕效:实现。 ➢ 〔14〕不毛:不长草木,此指不长草木的荒凉地区。毛,
(长)草苗。 〔15〕奖率:激励率领,奖励统帅。 〔16〕庶:希望。竭:竭尽。 ➢ 〔17〕驽〔nú〕钝:比喻自己的低劣的才干。钝,刀刃不 锋利,指头脑不灵活,做事迟钝。
《陋室铭》
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
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爱莲说》
染:沾染〔污秽〕。 濯:洗涤。 涟:微波。 妖:美丽而不庄重。 直:挺直。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出师表》
➢ 〔18〕攘(rǎng)除:排除,根除。 ➢ 〔19〕奸凶:奸邪凶恶的敌人,此指曹魏政权。 ➢ 〔20〕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21〕斟酌:商讨,合计。 ➢ 〔22〕损益:增减,兴办。
《邹忌讽齐王纳谏》
➢ 〔1〕昳〔yì〕丽:光彩美丽。 ➢ 〔2〕朝服衣冠:早晨穿衣服、戴帽子。 ➢ 〔3〕朝:早晨。 ➢ 〔4〕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 〔5〕窥(kuī〕镜:照镜子。 ➢ 〔6〕孰:谁。 ➢ 〔7〕孰与:与…比谁更…,表示对比。 ➢ 〔8〕君美甚:您美极了。 ➢ 〔9〕及:赶得上,比得上。 ➢ 〔10〕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 〔11〕复:又。

中考复习文言虚词复习PPT优秀课件下载(18张)

中考复习文言虚词复习PPT优秀课件下载(18张)


1
汝其勿悲
其:表示推测语气, 有时也可表示希望、劝告等
2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也:表示停顿,舒缓语 气 3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兮:主要用在楚辞中,相当于“啊” 也是用来舒缓语气的
句末语气词 也、矣、焉、耳、乎、与(欤)、
邪(耶)、哉、夫
例句
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矣 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释义
表肯定语气。 “就是” 表事情完成、结 束 “了” 表示强调
焉 虽鸡狗不得宁焉。
耳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表示范围“只不 过”
疑问语气词
例句
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释义
“吗、呢”
与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吗、呢” 欤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耶 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吗、呢” 邪
感叹语气词
“彼”有时也是人称代词 例:彼与彼年相若也 译:他跟他年纪差不多
三疑问代词
谁、孰、何、曷、胡、奚、焉、安、恶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吾与徐公孰美 豫州今欲何至
孰:哪一个,哪一样 孰与:与……比,哪一个…… 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曷,何:什么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胡:什么,为什么
四不定代词
或、莫
不定代词 例句 不定代词释义

(表肯定)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 有的人、有的 泰山,或轻于鸿毛 又入水击蛟,蛟或浮 有时 或没

(表否定)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 没有谁 震失色。
五特殊代词
者、所
特殊代词 例句 特殊代词释 义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的人 虽欲言,无可进者 ……的事

用叶者,取叶初张足时

中考文言文常见虚词整理课件

中考文言文常见虚词整理课件
文言文虚词讲解
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和虚 化而来的,许多词既可作虚词用也可 作实词用。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鸿门宴》
介词
动词
“替”、给” “作出”、“制定”
明辨词义和用法
虚词大多是多义的,要根据 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代词
副词
代上文的“君子” 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
通晓古今
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 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 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哪些词相当。
A、少数沿用下来 如:学不可以已 B、有的完全消失
如: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 C、有的用法产生了细微的变化
如: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 D、有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用在句中,不译
常见文言虚词——也
四、表感 叹语气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常见文言虚词——也
五、表祈 使语气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常见文言虚词——虽
一、连词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译作“虽然”
常见文言虚词——虽
一、连词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2.译作“即使”
常见文言虚词——乎
连词
表并列:“和、 又”可不译
表承接:“就、 表转折:“但 然后”,或不译 是、却、然而”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夺而杀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常见文言虚词——而
连词
表递进:“并 且” “而且”
表修饰:可译为 表因果:“因 “地”“着”, 而” 可不译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二)ppt课件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指导(二)ppt课件
(《陈涉世家》) 。
完整版ppt课件
19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副词,才) 2.乃大惊 (副词,竟然) 3.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副词,才) 4.乃重修岳阳楼(副词,于是) 5.陈涉乃立为王 (副词,于是,就)
完整版ppt课件
20
十、复习“若”
完整版ppt课件
32
4.“然”还可译为“对 的”“正确的”。如:
①吴广以为然
②不以为然
完整版ppt课件
33
十四、复习“乎”
1.“乎”用作语气助词 。可 表示各种语气。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示 疑问语气 )
②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者乎(表示感叹语气)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表示反问 语气)
完整版ppt课件
2
七、复习“而”
(一)“而”用作连词,主要有 以下五种情况:
1.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 “也”等,也可不译。如: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③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完整版ppt课件
3
2.表示承接关系,译作“然 后”“就” 。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③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④水落而石出 ⑤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①敏而好学。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完整版ppt课件
6
5.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 “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③熙熙而乐 ④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⑤朝而往,暮而归
完整版ppt课件
7
(二)用作副词。常依附在表 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意,一 般不译。如: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初中文言文虚词》课件(共25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初中文言文虚词》课件(共25张PPT)++

1、介词,译为“用、凭、靠、把、因为、按照、拿……
“以刀劈狼首”
(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靠)
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
“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把)
“贫者自南海还,以(之)告富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策之不以其道”策:驱策
(按照 )
2、连词,译为“来、以致”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1、代词,可代人、事、物,译为“它、他、她(们)
“桓侯故使人问之” (他,代扁鹊)
“操蛇之神闻之”
(它,代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执策而临(面对)之” (它,代指千里马)
2、助词,译为 “的”
之 3、助词,不译
(的)——“予之尝心求”古仁人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其 而以然
——文言虚词复习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的词,有 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那些实词或者短 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文言虚词是指文言文中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 拟声词,在句中起辅助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只是帮助把意 思表达的更准确、具体、完整。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 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 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得很频繁,而且它的 解释也相当灵活。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以、于、而、则 、者、也、焉、乃、为、乎、哉、虽、然、故等。
1、转折 :译为“可是,但是,却”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但是)
表并列
而 表承接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重点虚词课件(共76张PPT)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重点虚词课件(共76张PPT)

九年级:⑫士卒多为.用者 ⑬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⑭撰长书以为.贽 ⑮为.天下唱 ⑯自以为.不如 ⑰愚以为.营中之事
用法和意义
归类 (填 序号)
用法和意义
归类(填 序号)
1.介词,译为“对”“向” ⑥⑮
④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第第三三人人称称代代词词,,它它的的
常见用法及意义归类: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对下面句子中“其”的用
法和意义进行归类。
七年级:①仁在其.中矣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恐前后受其.敌
④其.一犬坐于前 ⑤其.人舍然大喜
⑥及其.家穿井
八年级:⑦其.此之谓乎
助助词词,,用用于于主主语语和和谓谓语语之之间间,,取取消消句句子子独独立立性性
常见用法及意义归类: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对下面句子中“之”的用
法和意义进行归类。 七年级: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③何陋之.有 八年级:⑤春冬之.时 ⑦汝之.不惠 ⑨处处志之. ⑩闻之.,欣然规往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④无丝竹之.乱耳 ⑥丈夫之.冠也 ⑧已而之.细柳军 ⑪其此之.谓乎 ⑫马之.千里者
第2组 其 为 则 乃
1.其
温馨提示:“其”的用法及意义在八下《马说》中比较典型,建议复习时
重点识记。 ①其.真无马邪 ②其.真不知马也
副副词词,,加加强强诘诘问问语语气气 副副词词,,表表感感叹叹语语气气,,““其其实实””
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安求其.能千里也 第第三三人人称称代代词词,,它它
法和意义进行归类。 七年级:①可以.为师矣 ③非志无以.成学 ⑤以.我酌油知之
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④以.刀劈狼首 ⑥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八年级:⑦以.顺为正者 ⑨以.其境过清 ⑪策之不以.其道 ⑬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九年级:⑮属予作文以.记之 ⑰无从致书以.观

《文言文复习—文言虚词》优质PPT

《文言文复习—文言虚词》优质PPT

《文言文 复习— 文言虚 词》优 质PPT
《文言文 复习— 文言虚 词》优 质PPT
• ③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 “呢”、“了”。 何辞为?《鸿门宴》 何故怀瑾握 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何故深思高举,自 令放为?《楚辞·渔父》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逍遥游》
《文言文 复习— 文言虚 词》优 质PPT
《文言文 复习— 文言虚 词》优 质PPT
• ②介词
• a.表示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等。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贫女》 为君翻
作《琵琶行》庖丁为文慧君解牛 旦日飨士卒,为
击破沛公军
• b.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为”等。 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天下熙熙,
• “为”字所引进的主动者也可以省略。 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
• B.“为……为……”连词“为”分别用于复句的两个 分句,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公之忏罪,为自忏邪,为他忏邪? 君子思淑女而 展转反侧,为先天乎,为后天乎?
《文言文 复习— 文言虚 词》优 质PPT
返回
《文言文 复习— 文言虚 词》优 质PPT
(4)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宣公 二年》)
《文言文 复习— 文言虚 词》优 质PPT
《文言文 复习— 文言虚 词》优 质PPT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兴”,意为“兴起”,为不及物动词。) (6)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犹绝者家焉。 (《愚溪诗序》)(“家”应为名词活用为 动词,意为“安家”,为不及物动词。 )
你曾对我说 相逢是首歌 分别是明天的路 思念是生命的火
相逢是首歌 歌手是你和我 心儿是永远的琴弦 坚定也执着 ……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课件(共25张PPT)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课件(共25张PPT)
(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它高旷辽远而看不到边际呢?)
而 1.表示并列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并且) 2.表示转折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是) 3.表示修饰 面山而居(不译) 4.表示顺承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前后两个动作顺次发生)
1.介词 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
对客挥毫,俄倾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当着客人的面挥笔就写,一会儿就完 成了,因此张溥在当时很有名气。
爱好 热水
过了一会
起名
像这样反复六七次才停止
他右手握笔的地方,指掌上长了老茧。 文中写他握笔的地方长了老茧,所以他是一个 坚持不懈,有毅力的人。
评讲练习
《粟粥荠菜》、《张良拾履》
宋范仲淹少与友人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盛之,经 宿遂凝,刀割为四块。
D 加热
用一个器皿盛装,过了一夜就凝结成块,用刀分割成四块。 答:学习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刻苦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 张良曾经闲暇时悠闲散步在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 到张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坠落到桥下, 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回头看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 他,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
张良曾经闲暇时悠闲散步在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布衣裳,走到张良 跟前,故意把他的鞋坠落到桥下,回头看张良对他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 来!”
(2)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然后走了,没有别的话留下,也没有再见到。第二天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 兵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结构助词(宾语+之+动词) 提宾标志,无实义,译时应省去。
例: 何陋之有?(倒装句,提宾标志)
三、用作动词
动词(主语+之+宾语) 可译为:去、往。
例:①(陈涉)辍耕之垄上( 去,往 )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去,往 )
3、结构助词(主语+之+谓语)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可不译。
①不知太守之乐其乐(无义 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无丝竹之乱耳。(主谓之间,取独)
③吾妻之美我者(无义,取消句子独立性)
(主语)之(谓语)
4、音节助词。 (1)时间词+之,无实义,可不译。
①怅恨久之(无义,凑音节)
(2)不及物动词+之,无实义,可不译。 例句: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
“其”1.用作人称代词,代第三人称
(1)译为“他/她” “他们/”“它/它们/
百姓多闻其贤(他,代指扶苏)
(2) “他/她的、他们的、它们的”。
1)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 2)下视其辙(齐军的) 3)公问其故(战胜的) 4)卜者知其意(代词,他们的) 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
2.“其”用作指示代词,译为 “ 那 ” 、 “那个”、“那些”、“这”、“这种” 等。如:
“的”;作动词“去、往”;作助词可不 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无义,取消独立 性 )
2.属予作文以记之 ( 代“这件事” )
3.公将鼓之( 无义,音节助词 )
4.辍耕之垄上 ( 去,往

5.公将驰之 ( 他们,代“齐军”)
6.环而攻之而不胜 ( 它,代“城” )
7.专诸之刺王僚 ( 无义,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
于字可译为对、向、在、从、到、由于; 也可翻作与、同、跟;形容词后表比较
(1)告之于帝 ( 向 )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在 ) (3)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从 ) (4)贤于材人远矣 ( 比 ) (5)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与 ) (6)胡不见我于王 ( 向 ) (7)达于汉阴 ( 到 ) (8)万钟于我何加焉 ( 对 ) (9)舜发于畎亩之中( 从 ) (1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由于 )
8.何陋之有 ( 无义,提宾标志 )
9.怅恨久之( 无义,音节助词 )
10.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无义,取消独立性 )
1、下列句中黑体的“之”与“前人之述备矣”中的“之”意
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学而时习之
B、学者之大忌
C、择善而从之
D、是以谓之“文”也
用作介词
1、引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一、用作介词
1、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 把、按照”
① 用:祭以尉首
②把: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 全石以为底 必以分人(把)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把 )
③按照: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1)何以战(凭借)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以天下之所顺
例; ①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对于)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对)
2、相当于“与”,也译为:“跟、同”
例: ①曹操比于袁绍(与) 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跟)
3、引出原因,译为“由于”“因为”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由于)
4、引出处所、时间、范围,可译为 “在、到、从”
例: 1(在) 不求闻达于诸侯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能谤讥于市朝 忘身于外者 (在)
2(到)皆朝于齐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
3(从)舜发于畎亩之中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 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皆以美于徐公。(比、胜过)
6、介词,译为“向” 假借于藏书之家
7、表被动,译为“被”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中考常见文言虚词复习
之、于、其、以、为、然
一、用作代词
1、用作一般代词(动词+之)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
们)、“它”(它们)“这件事பைடு நூலகம்。
例: ①二世杀之( 他,代指扶苏 )
②悉以咨之( 他们 ) 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这件事 ) ④故以怪之( 这件事 ) ⑤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这种思想 )
6、策之不以其道
( 按照 )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认为 )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例: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②以其境过清 ③扶苏以数谏故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
二、用作连词
1、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以光先帝遗德(来) 杀之以应陈涉
2、表结果,译为“以致”
例: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
3、 相当于“而”
例:计日以还(相当于“而”) 卷石底以出(而 )
(2)其可怪也欤?《师说》
(岂不是可怪的吗—反问语气)
解释句中“其”的意义和用法: 1.百姓多闻其贤(代词,代扶苏 ) 2.殚其地之出( 代词,他们的 ) 3.安求其能千里也 ( 代词,它 )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代它的 ) 5.专其利三世也 (代词,这种 ) 6.其如土石何(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②复前行,欲穷其林 ③专其利三世也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其”
3、“其”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 疑问、猜度、反问、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 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 怕”“难道”等,或不译。
(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 可译为“恐怕”)《 马说》
2、用作指示代词(之+名词) 可以译为“这”
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这)
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 (定语+之+中心语) 定语的标志,译为“的” 。
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助词,的)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助词,的)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忠之属也(的)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无义)
三、动词
作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例: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
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凭
作连词 ;来、以致、而 作动词:以为、认为
1、扶苏以数谏故
( 因为 )
2、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靠 )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把 )
4、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致 )
5、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 “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