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作文讲评课教案:寻及材料的应用技巧

合集下载

2015届高考作文讲评课教案:寻及材料的应用技巧

2015届高考作文讲评课教案:寻及材料的应用技巧

2015届高考作文讲评课教案:寻及材料的应用技巧第一篇:2015届高考作文讲评课教案:寻及材料的应用技巧2015届高考作文讲评课教案:寻及材料的应用技巧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构思作文的意识能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精心打造开头的意识指导学生写出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精心打造开头的意识指导学生写出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构思作文的意识能力教学方法:训练讲授引导拓宽思维高考动向:写作第一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课堂写作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构思作文的意识能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引导学生养成精心打造开头的意识指导学生写出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教学过程:1、布置作文:寻,就是“寻找” “探求”。

寻幽探胜,饱览美丽的风景;寻根究底,探求科学的奥秘。

异乡寻梦,故园寻根。

寻求发展的机会,寻求人间真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以“寻”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要求:时间为一小时,重点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书写,二是开头,三是立意是否深刻。

第二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提高学生分析作文的能力教学内容:学生集体评作文教学过程:1、学生分组:小组成员集体评价事先下发的作文,提出有点和缺点。

2、由小组成员共同商量确定本组最优秀的作文,并写出简评。

3、共同交流:将本组的优秀作文拿到班中进行集体交流。

第三课时总课时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写出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今天我们来讲评以下我们写得作文:寻。

二、存在问题:书写混乱,语言匮乏,思路狭窄,文章大多立意不深。

三、思路指引:这是一则材料加命题的作文,材料其实就是对题目的限制所以研读材料是必要的。

材料其实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寻找的对象,即寻找什么;二是寻找的意义,即丰富完善这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也应一次为写作的侧重点。

另外寻可以是一个动词,我们可以这样写:1、寻的主体:在具体的行文中,我们可以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寻找某物,某种精神的经历,以及从中得到的启发,这是主体就是自己;也可以写某一历史人物寻找人生目标、理想的经历,以及对他们的意义,这是主体就是某一历史人物。

(全)作文讲评教案

(全)作文讲评教案

(全)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作文讲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2. 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选取学生优秀作文进行展示和讲评。

2. 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3. 针对不同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次作文的主题和要求,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写作过程。

2. 作文展示:挑选几篇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3. 作文讲评:对展示的作文进行详细讲评,分析其优点和不足。

4. 问题分析: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指导。

5. 方法讲解:给出解决作文问题的具体方法和建议。

6. 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发表见解,互相学习、交流。

7.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作文讲评的要点,布置课后写作任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同伴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高彼此的写作水平。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根据作文讲评的内容,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

2. 选取一篇优秀作文,进行深入学习,分析其写作技巧。

3. 积累作文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作文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写作技巧和方法。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作文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 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七、教学资源1. 作文素材库: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2. 优秀作文集:收集历年优秀作文,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3. 写作指导书籍:推荐相关写作指导书籍,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写作参考和灵感来源。

高考作文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教案

高考作文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教案

高考作文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教案教案标题:高考作文材料的积累与运用教学目标:1. 了解高考作文的要求和评分标准;2. 掌握积累高考作文材料的方法和技巧;3. 学会有效地运用作文材料,提升作文的质量。

教学内容:1. 高考作文要求和评分标准的介绍;2. 积累高考作文材料的方法和技巧;3. 运用作文材料的技巧和策略。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介绍高考作文的重要性和难点;2. 提问学生对高考作文的理解和困惑。

二、讲解高考作文要求和评分标准(15分钟)1. 介绍高考作文的题目类型和要求;2. 分析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三、积累高考作文材料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1. 引导学生积累各类作文材料的重要性;2. 分享积累材料的途径,如阅读、观察、思考等;3. 提供一些实用的积累方法和技巧,如写作笔记、整理分类等。

四、运用作文材料的技巧和策略(20分钟)1. 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运用积累的作文材料;2. 分析运用作文材料的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3. 给予学生一些实例和练习,让他们尝试运用作文材料。

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和重点;2. 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作文材料;3. 要求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运用作文材料来提升作文的质量。

教学资源:1. 高考作文题目和评分标准的相关资料;2. 作文材料积累的示例和练习题;3. 学生笔记和教师反馈表。

教学评估:1. 学生对高考作文要求和评分标准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积累作文材料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3. 学生在练习中运用作文材料的能力和效果。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作文材料的分享和交流;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3. 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作文材料库。

备注:教案中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适当调整。

此外,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或精简教学内容。

高考复习 作文讲评公开课教学设计

高考复习 作文讲评公开课教学设计
《成全却不迁就》——刘颖莹
《莫让迁就成为一种伤害》——房惠园
《把握好迁就的度》——游雅婷
《成全也是一种美德》——刘海城
(二)、最精彩的开头段
一少年流浪到寺庙想吃东西,大师派弟子快速送食物;时间长了,少年饿了直接找弟子要食物,大师则派弟子延迟给食物,弟子疑惑不解。大师却说:“成全是帮他,动作要快;迁就是害他,所以要慢。”成全是帮助,使之达到目的;迁就即是将就,无原则的忍让。所以材料中大师的做法是成全其所想,不迁就其所要。正如古语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真心帮助他人,却不一味的迁就他。——刘颖莹
《作文讲评》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题
作文讲评
教学类型
复习
授课时间
授课老师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作文讲评,回顾旧专题知识,巩固强化写作方法。
2、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3、论证方法的恰当运用模式及论证方法的恰当运用。
教学难点
论证方法的恰当运用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仪器
3、总体评价这次作文
本次作文优点:
(1)、能抓住关键词拟写标题。
(2)、扣题意识比较强。
(3)、会引材料。
(4)、举例恰当。
(5)、大部分同学能写完作文。
美中不足:
个别同学作文脱离材料的内容与含义;只叙不议,不会运用论证方法;作文写不完;拟题不当;书写涂改潦草。
4、展示同学的佳作
( 一 )、最美标题
一少年流浪到寺庙,每到用餐时,他就惆怅地盯着菩萨,像在祈盼什么,大师见他可怜,便催促弟子快些给他送去食物。渐渐地,少年与弟子们熟络起来,再到饿了时便直接找弟子要食物,弟子匆忙地去找大师,可大师总想出各种理由推迟片刻后才让弟子备好食物,还吩咐慢些给他送去。 如此这般次数多了,弟子疑惑不解地问大师:“为何您以前急着要给少年送食,如今却总在延迟呢?大师微微一笑说:“以前他是想吃东西,我们给他送去食物,那是在成全;而如今他是要东西吃,我们再给他送去,则成了迁就。成全是帮他,所以要快;迁就是害他,所以要慢。”

高中作文材料讲评教案模板

高中作文材料讲评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材料讲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作文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点:1. 作文材料讲评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作文的修改和完善。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作文材料讲评。

2. 如何让学生在讲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作文材料讲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讲评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的作用。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是如何进行作文材料讲评的?二、作文材料讲评的方法和技巧1. 教师讲解作文材料讲评的基本步骤:a. 仔细阅读作文材料,了解文章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的情况。

b. 分析作文的优点和不足,找出问题所在。

c. 针对问题提出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改进作文。

2. 教师举例说明作文材料讲评的方法和技巧,如:a. 从内容、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进行评价。

b. 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中心思想、论据、论点等。

c. 运用对比、类比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文。

三、学生作文讲评1. 教师挑选一篇优秀作文,让学生进行讲评,其他学生认真聆听。

2. 讲评者从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

3. 教师对讲评者的评价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

四、学生互评1.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交换作文进行讲评。

2. 每位同学都参与讲评,提出修改建议。

3. 教师巡视指导,确保讲评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总结1. 教师总结作文材料讲评的要点,强调讲评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

2. 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多进行作文材料讲评。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作文材料讲评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讲评能力。

2. 学生在讲评过程中,学会了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作文材料讲评的指导,提高讲评质量。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巧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巧

2015年高考作文素材应用技巧一、素材加工素材加工是普遍用得上的写作技能,在写作中,照搬素材的情况是很少的,通常都要根据写作内容的需要或是表达的需要,将作者已掌握的材料进行加工,使之由原始的素材变成文章中经过加工的题材。

而在行文过程中,对素材的加工一般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围绕题目和中心,二是要恰当地表达作者的感情。

也就是说,对选定的生活现象素材,以及阅读中获得的书面材料,要删除与题目无关的部分,并注入自己的感情倾向。

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加工前的素材:记得有一次,在亲戚家吃饭,我觉得糖醋鱼烧得挺好吃的,就随口说了一句:“糖醋鱼挺好吃的,以后要是天天吃就好了。

”妈妈听了,很兴奋地对我说:“你要是喜欢,每次回家我都给你做。

”第二天,我回学校后,把这件事差不多忘了。

过了几个星期后,我回家吃饭,妈妈特地从菜市场买回两条鱼,忙着烧糖醋鱼,即使累得满头大汗也不亦乐乎。

下面是经过加工后的情景:去年春节,我在姥姥家吃饭。

糖醋鱼就摆在我的面前,那种滋味诱惑着我,不知不觉间,我把糖醋鱼消灭光了!等意识到这一点时,我的脸红得像关公一样。

母亲打破了尴尬的沉默:“姥姥的手艺实在太高超,你看……”说得姥姥心花怒放。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悄悄地对我说:“你要是喜欢,每天回家我都给你做。

”从此以后,鱼市场中天天穿梭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几乎无一天例外。

有一次,风雨交加,狂风怒吼,母亲又患了感冒,我想今天我的糖醋鱼肯定泡汤了。

晚上回到家中,刚到家门口,门缝中就飘来了那熟悉的、诱人的香味。

我真的不想进去,我怕我的眼泪不争气!我真的不想进去,因为我的内疚与自私!我真的不想进去,因为母亲那带着体温的糖醋鱼……以上素材的加工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艺术真实上下功夫,为买鱼、烧鱼设置场景。

二是在细节描写上下了功夫,不但有符合生活真实的对话,而且有人物的心理活动。

这样一来,母爱就表现得更加具体真实也更加强烈了。

在对素材引用表达中,为了更好地支持论点,我们还要对素材从语言上精心加工,使看似平淡的素材,熠熠生辉。

议论文运用素材的技巧(教案)

议论文运用素材的技巧(教案)

议论文中素材的运用(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积累素材的重要性,养成积累、梳理素材的好习惯。

2.学会多角度运用素材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高考作文的材料哪里找?①从各科教材中。

②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

③从平时的阅读中找。

历史典故、名人逸事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得。

④从语言复习资料中找: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材料等。

⑤除此之外,网络、电视,甚至手机短信等都是写作材料的来源之处。

我们不是缺乏写作材料,我们缺乏的是发现材料的眼力。

二、素材分类1.哲理故事:指一些寓含了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如龟兔赛跑、坐井观天、和尚挑水等2.历史典型:指我们熟知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如霸王别姬、苏武牧羊、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文天祥、陆游、谭嗣同、鲁迅、毛泽东、爱迪生、贝多芬、梵高等3.现实典型:指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件如2010感动中国人物、“西单女孩”走上春晚舞台、“路灯下写作业女孩”感动山城、“绿色”“低碳”等等三、怎么运用有限的素材?(1)用富有文采的语言运用素材巧妙地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对素材进行阐释。

语言一旦亮起来,文章一定会异常耀眼,与众不同。

思考:下面议论文片断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1、一位考生在阐述“适合自身才是王道”这一主题时,列举了史蒂芬•霍金、巴尔扎克、司马迁三个人。

他写道:“一部《时间简史》诠释了史蒂芬•霍金这位呕心沥血的科学家的整个生命历程,一部《人间喜剧》演绎了巴尔扎克这位孤独而热烈老人的全部心声,一部《史记》升华了司马迁这位受宫刑老人的尊严,他们都因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而成功。

”(2009考生优秀作文《适合自身才是道》)排比列举。

用排比句的形式列举一组素材,让这些事实“胜于雄辩”。

一篇文章里若能安排一两处排比句,不但会加强语势,突出内容,加重感情,而且会更有力度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一位考生在阐述“拥有豪迈慷慨的双翼去飞翔”主题时这样写:“豪迈慷慨的人生态度让人生充实、快乐。

但凡有名留世者,无不是拥有豪迈慷慨人生态度。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1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1教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高三全册语文教学案

2015年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技巧1(学案)
审题与立意是考场作文的重要环节。

审题,侧重对作文试题的审视,它包括对材料的主旨,试题文体、字数、立意、标题等方面要求的认知;立意,则是在把握材料基本思想、核心词句的基础上,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看法等。

因此,二者虽然有区别,但联系还是相当密切的,有时甚至是同步进行的,很难分开。

下面结合2014年高考实例,谈谈不同类型的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一.话题式材料作文——从话题入手确立主题。

作文材料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称为话题式材料作文。

这类材料作文,“话题”是核心,材料可以围绕话题摆出一些现象,或者对话题进行解说、阐述,或者是对话题的引出做铺垫等。

从写作的角度看,材料是次要的,考生应该抓住话题,谈自己对话题的看法,由此确定文章的主题。

例1:(2014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也许将来有这么一天,我们发明了一种智慧芯片,有了它,任何人都能古今中外无一不知,天文地理无所不晓。

比如说,你在心里默念一声“物理”,人类有史以来有关物理的一切公式、定律便纷纷浮现出来,比老师讲的还多,比书本印的还全。

你逛秦淮河时,脱口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旁边卖雪糕的老大娘就接茬说“飞入寻常百姓家”,还慈祥地告诉你,这首诗的作者是刘禹锡,这时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女孩枪着说,诗名《乌衣巷》,出自《全唐诗》365卷4117页……这将是怎样的情形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角度:
我的立意:。

2015年高考作文导写素材运用指导

2015年高考作文导写素材运用指导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高考作文导写素材运用指导》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1)漫画材料作文“狼外婆”素材运用指导(2)“不插电”素材运用指导(3)材料作文“人最害怕的是自己”素材运用指导(4)材料作文“鲜花与阳光”素材运用指导(5)材料作文“雨后清浊”素材运用指导“不插电”素材运用指导热点素材不插电生活不插电,就是“Unplugged”,直译为“拔掉电源插头”。

“不插电”生活又称“离”生活,起源于“离发电”的供电模式。

不插电生活的特点就是,不依靠公共供电电能来驱动生活用品,断绝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不使用高科技电器,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这是对高科技的抗拒,也是对沉溺其中人群的拯救。

目前,“不插电”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环保主义者的追捧。

身处科技资讯发达的当代社会,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忙碌的插电生活,电视经常开着,手机始终开着,电脑就更不会关掉;任何食物都可以丢进微波炉加热,任何衣物都可以扔进洗衣机,几乎已经不会拿笔写字了……有时候,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精神却越来越空虚。

越来越发达的科技在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热点解读运用方案:结构方案:本素材从结构方面看,适合作为主体论证部分,作为热点素材成为主要论据之一,也可以用在结尾作为点睛之笔。

语言方案:语言方面,可将相关热词“不插电生活”引入文中,可以增加文章的时代气息。

剪裁方案:可以根据主题的需要剪辑素材,用具体的细节来作为论据材料。

剧情方案:若是写议论性的散文,可以作为正面的论证材料,扣住主题展开论证。

创新立意:“创意”是本素材的常规立意。

细读本素材,可以从细节里总结出不少新的立意:1.从“断绝现有的通讯工具联系,不使用高科技电器,回归简单质朴、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可以立意“简单朴素”或“低碳环保”。

2.从她“身处科技资讯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忙碌的插电生活”可以立意为“忙”或“快与慢”。

2015届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集体备课教案

2015届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集体备课教案

2015届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东方中学语文组谢芳一、选题原因: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关键,“意”犹如一军之帅,是灵魂,立意如何决定着文章的质量。

高考作文,可谓是成也立意,败也立意,加之学生审题立意能力低状况,集中进行审题立意训练。

二、教学目标:(1)探索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2)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四、教学课时:4课时(为方便起见,我们把材料分为“独立型材料”和“关系型材料”。

第一课时,集中针对“独立型材料”进行审题立意训练。

)第一课时一、直面高考,认识材料作文1、当前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了高考试题作文的拟制原则是直接触及社会现实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关注政治、关注自然、关注文化、关注民生、关注人文精神、关注伦理道德、关注自身成长。

纵观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我们会清晰地发现: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这集中表现在“理想”“道德”“情感”“意志”“法纪”五大主题上。

这五大主题虽不一定直接以热点问题作为作文题目,但往往都会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反映出来。

例如2012年北京卷的作文题:(见学生学案)根据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20多公里。

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立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点评:北京高考作文题采用叙事性材料,比“抽象”、“概括”的材料更贴近社会,贴近人生,贴近考生。

材料中的老计的工作心态与现代人喧嚣浮躁的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受清贫寂寞,忠于本职工作,这不就是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所追寻的吗?考生如果从这个立意上进行考虑,会比较保险。

2015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考场作文怎样选取“材料”

2015届高考作文一轮复习指导课件 考场作文怎样选取“材料”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著名的水利工 程学家潘家铮这样回答外国记者的提问:“那些反对三峡过程的人对三 峡工程的贡献最大。”反对者的存在,可让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做事 更周全;可激发你接受挑战的勇气,迸发出生命的潜能。这不是简单的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 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淼无垠;苍莽的森林 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 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江河 湖海。
(6)自于联想,由此及彼 【例文】
人与路(江苏考生)
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 不禁暗暗自得。
演,随处可见;韩信干脆赖在胯下讨生活,何其悲哉!想我堂堂五千年历 史,都不够后来人习作用例了。 走上了返古的老路,故事新编也到了尽头。一眼望去尽是学子们迷茫 的眼神。不明白,真不明白!同一条路,前人走过创造了辉煌,而今再走
然神伤、潸然泪下。
什刹海畔,有储安平“一万分的失神,一万分的慌张”;昆明湖边, 有金岳霖的谈笑风生;荷塘月色下,有朱自清的抒怀。我走过窄窄的小 巷,穿过长长的胡同,穿过深深的庭院,处处都是文化的气息,处处都
(5)来自社会,新闻热点 【例文】
忧与爱(江苏考生)
记得那段日子,从网上看到南京梧桐树被砍的图片。曾经枝干挺拔、 满树碧绿的梧桐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躺在冰凉的马路上。满
【例文2】
北京的符号(北京考生)
积淀了千年的文化底蕴,不约而同地,多少文人风尘仆仆地朝你赶 来了,古都北京,文人扎根在这儿,你宽广的胸襟温暖了他们,你深情 的水土养育了他们,你慈爱的双手抚慰了他们。他们的诗歌中、散文中、

2015年全国卷作文讲评

2015年全国卷作文讲评
• 1、整个材料围绕什么话题展开?
风采人物
• 2、材料主要是关于:大李、老王和小
刘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 采?
• 谁是风采人物
• 第一步:整体阅读,找作文材料的中心 话题(写作范围); • 第二步:找角度;(不同对象、肯定与 否定 、分析原因、解决办法) • 第三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确定立 意,并筛选出适合自己的作文立意。
2015全国卷2作文讲评

话题导引型材料作文的解读方法
——“三读 ”
初读:找中心话题 再读:找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 选人。 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 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 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 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 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 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 品位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 愁”。 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 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 与选择。




材料性质: 社会生活类(关注社会和生活) 材料内容(关键词): 风采人物评选 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团 队,学术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绝活,变普通 为完美, “大国工匠”;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 捉美景,赢得赞叹;更具风采,
第一步:整体阅读,找作文材料的中心 话题(写作范围);
考试出现的问题-----离题
• 一、偏题跑题现象较少,全面审题能力有 缺陷。 • 1、照片中的美 • 2、回忆家乡的美 • 3、摄影之美 • 没有从“小刘”的角度入手,而是写考生 自己
考试出现的问题-----离题
• 一、不明确写作对象 此次应从“大李、老王、小刘”三人选 出更具风采的人 而不是“你”,也不是其他名人。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应用教案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应用教案

高中语文作文素材应用教案
引言:激发学生兴趣
开始一堂作文课之前,教师需要通过引导性的提问或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例如,可以展示一则新闻、一个历史故事或者一个生动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作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一环节:素材积累
理论学习
向学生介绍作文素材的类型,包括文字材料、生活实例、历史典故等,并解释每种素材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每组收集一定数量的作文素材,可以是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新闻报道等,并进行分类整理。

第二环节:素材分析
案例解析
教师选取一篇优秀作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巧妙运用素材来支撑论点的。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看到素材与主题之间的关联。

互动探讨
让学生尝试从自己收集的素材中挑选出适合某一主题的素材,并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议,提高分析能力。

第三环节:素材应用
指导练习
给出几个不同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如何根据不同题目选择合适的素材,并教授一些素材融合的技巧,如过渡句的运用、素材的剪裁等。

创作实践
让学生现场写一篇短文,要求必须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素材。

通过实践,让学生体会素材在作文中的运用。

第四环节:作品分享与反馈
作品展示
选择几篇学生的作品进行朗读分享,让其他学生学习借鉴。

点评改进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素材运用的亮点和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不断改进。

结语:总结提升
在课程的教师应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强调素材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将丰富的素材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1:材料选择与运用(教师版)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1:材料选择与运用(教师版)

高中作文系列教案1:材料选择与运用【训练目标】1、了解材料选择的方法。

2、掌握材料运用的技巧。

3、会恰当灵活的选用材料【学法指导】一、用心积累素材,汇成一条充实而有丰富内涵的江河。

必修1 ——必修5二、精心选择素材,展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个性的世界。

(一)考场作文素材选择与运用存在的问题:1.无材料——以讲道理代替引材料;2.材料陈旧——以常识性的“纸材料”为主,缺乏鲜活、有力度的“金材料”;3.材料单调——所采用的均为同一角度、同一层面、相同色彩的材料,缺乏变化。

(二)选材的基本原则(选材要严,开掘要深)1.围绕和突出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选材的依据。

材料是为中心服务,是中心的依托,因此所选的材料能充分的为中心服务。

2.真实而又典型“真实”有两层含义:一是确有其人其事,真实准确;二是反映出某种事物的本质。

所谓“典型”就是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问题、最能突出人物思想品质和鲜明反映事物精神面貌的材料。

3.新颖而又生动所谓新颖,就是指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

它包括材料角度要新鲜、内容要新鲜。

例如:使材料新颖、典型的方法同类移植造林法:同类移植,是指将他人或其他地方发生的事,绑到另外的人或一定场合上。

如〈我和我的老师〉。

这个题目,我们设定:你围绕要写的中心,只有一件事和要写的这位老师有关,而另两则材料是“我”现实生活中与别的老师经历的事,可以将后两件事移植到本文我和老师身上,这样,内容会丰富,中心会更突出。

三、灵活运用素材,铸成一篇感人而又撞击心灵的华章。

(一)、深入挖掘,实现立意的激情飞越。

选用材料并不是越多越好,兵不在多而在精。

我们不妨对有限的材料做由表及里地挖掘,把它的内在意义充分开发出来,以一当十。

挖掘材料的过程是我们对事物由浅入深、由模糊到清晰的认识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深化文章主题思想的过程。

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在这里,我只想讲一个突然想起的小故事……小学那会儿,“三好”生由同学们选。

高考作文满分技巧点拨教案:(6)选材用材的技巧

高考作文满分技巧点拨教案:(6)选材用材的技巧

作文技巧点拨(六)选材用材的技巧要义解读考试大纲明确规定高考作文要“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而恰当地选材用材是作文思想健康的重要保证。

选材用材是为作文选择所需材料,并构思如何运用,直接关系到作文的品位和等次,属于构思范畴。

一般说来材料要选择运用健康的、熟悉的、新鲜的、独特的、典型的材料,当然也可从新的角度来选择运用旧材料。

技巧点拨选材用材注意以下几点1.不涉禁区,积极健康“文以载道”,文章要表达思想。

思想健康的文章才能给人积极的影响。

考试作文的思想内容必须与社会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认同。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明确要求“思想健康”,某种程度上说,作文只要思想不健康就是不合格。

那些不健康的内容绝不能写,不能越雷池一步,选材绝不能涉禁区。

2.避生就熟,得心应手中学生不可能是“百科全书”似的人,什么都懂。

人们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兴趣爱好等方面千差万别,知识积累自然就不完全相同。

选材时要有“自知之明”,避开自己陌生的材料,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亲耳所闻的、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深切感悟的、了然于心的……),这样才能得心应手。

如果不懂装懂,欲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只能是费力不讨好;如果出现错误,则更是画虎类犬,弄巧成拙。

3.弃故纳新,与时俱进“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时代的进步一日千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选材应当与时俱进,作文才具有时代感。

隔夜好茶不好喝,干花不如鲜花美,作文材料如果老是陈谷子旧芝麻,怎能激起人们的兴趣?“听唱新翻杨柳枝”,才会给人带来惊喜!2008年高考作文中就出现了许多具有鲜明时代色彩的事例和文章。

如,抗击南方特大雪灾的感人场面、全民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等等。

4.避同求异,独特出众有些材料人人皆知,当同学们就同一题目写作文时,许多人往往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这些材料。

用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人云亦云,千人一面,缺少新意。

因此,选材时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

2015届高三第一次作文讲评课

2015届高三第一次作文讲评课

• 附:2012年广东语文高考作文原题及审题立意解析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 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 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 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 化的交汇地带。 •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 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 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 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 活。”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 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 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广东省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等级 一等 (25~21 分) 符合题意 内容 基 础 等 级 25 分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文体要求 表达 25 分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发 展 等 级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二等 (20~16 分)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三等 (15~11 分)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四等 (10~0 分)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四等(2~0 分)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 二、写作指导

•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展示了著名作家 麦家对人生的解读,指出面对人生际遇应持的态度: 看远,看细,看透,看淡与笑看人生等等。 面对人生,有时候,我们要用望远镜,看远方,看 到前路的希望; 有时候,我们要用显微镜,用苛刻的眼光去发现自 身的不足,正确认识自己; 有时候,我们要用放大镜,把人生世事都看清楚透 彻了,会觉得人生没有过不了的坎; 有时候,我们要用太阳镜,对功名利禄,保持一种 淡然心态; 有时候,我们要用哈哈镜,面对厄运困苦,一笑而 过……

高考作文技巧与素材辅导教案

高考作文技巧与素材辅导教案

高考作文技巧与素材辅导教案一、引言高考作文是每位考生的一大挑战,它既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又要求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一篇具有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文章。

本教案旨在帮助考生掌握高考作文的技巧,并提供一些素材辅导,以期帮助考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技巧篇1. 熟悉题目要求:作文题目通常包含主题和要求,考生首先要充分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内容,明确自己的写作方向。

2. 梳理思路:在确定写作方向后,考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或提纲等方式梳理出自己的思路,确保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3. 论证扩展:考生在文章中应该能够充分展开自己的观点,运用科学的论证方法,提供充足的事实和数据作为支持。

4. 善用修辞:考生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以增强文章的表达能力和说服力。

5. 注意语言运用:作文的语言要具备准确、得体、地道的特点,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多样性。

三、素材篇1. 历史典故:适当引用一些历史典故或名人事例,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和可读性。

2. 当代热点: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如环境保护、教育改革等,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阐述。

3. 文学作品:引用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片段或摘录,可以丰富文章的内涵并增加艺术感染力。

4. 数据统计:适当运用一些数据和统计数字,可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5. 自身经历:合理运用一些自身经历的描述,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增加考生的真实感受。

四、教学案例以“如何保护环境”为题,列举一些技巧和素材,并给出一篇示范性作文。

技巧:通过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论述,提出相关问题并逐一进行论证。

素材:引用环保专家的观点、数据和案例;提取《国家地理》杂志中的一则文章片段;运用自身的观察和体验。

示范作文:如何保护环境环保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然而,环境保护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保护环境呢?首先,我认为政府在环保方面应该加大力度。

《材料作文素材运用指导》教案(集体备课稿)

《材料作文素材运用指导》教案(集体备课稿)
2014年4月18日,温州大学发起“暂别手机24小时”的活动,有30名大学生参加,结果14人半小时退出,15人一两小时后放弃,最后一名也只坚持了3个小时。当问到参赛者为何坚持不了时,参赛者回答:“现在谁能离开网络啊?聊微信、刷微博、拍美食……就是没什么要做也会习惯性看看手机”。
大中城市的年轻人有“网络依赖症”,而偏远地区的青少年依然有“网吧狂热症”。破旧的电脑前挤满了稚嫩的面孔。2014年2月18日,湖南省新北县一名14岁的少年刺死前来劝自己上学的父亲,这是多么让人心寒的消息啊,同时又不得不让人深思,是什么然童真的孩子变成了冷血的杀人犯?是科技?不!是人心的抉择。
二、范文评点
1、组织学生进行点评,并给予肯定
2、教师评点:
标题清楚地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思维敏捷,善于思考,能够迅速透过所提供的材料的表象发现科技影响着人的感情。作者运用了二个事例,2014年2月18和4月18的新闻报道,印证自己对科技的认知。本文紧扣标题。文章中心突出,思路清晰,并有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语言表达流畅生动,文面整洁。
科技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新兴科技让我们上瘾,随着瘾越来越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被稀释。朋友的聚会变成了手机的聚会,以前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喝酒、玩游戏,如今大家聚在一起玩手机;以前无比融洽的家庭里,孩子常常与父母谈谈心,如今,孩子回到家便对着电脑,沟通少之又少,“与父母有代沟”成了不沟通的“理由”。
(二)教材分析:
材料是作文的核心,材料丰富,作文才能血肉丰满,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材用材是否得当,决定了文章的内容是否充实,观点是否准确深刻。因此,学习生活中,我们就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引入时代的活水,鲜活自己的思想,丰富作文的素材。
(三)学情分析:
我们在处边远山区,学生见识较差,没能很好地读一些时新书报,捕捉一些热点话题,挖掘其闪光点和亮点,平时也不注重积累一些新思想、新观念,使之融入自己的思想中,因此,平时教学要有目的的指导学生收集作文素材,并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素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考作文讲评课教案:
寻及材料的应用技巧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构思作文的意识能力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精心打造开头的意识
指导学生写出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精心打造开头的意识
指导学生写出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构思作文的意识能力
教学方法:训练 讲授 引导拓宽思维
高考动向:写作
第一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课堂写作
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构思作文的意识能力
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引导学生养成精心打造开头的意识
指导学生写出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
教学过程:
1、布置作文:
寻,就是“寻找” “探求”。寻幽探胜,饱览美丽的风景;寻根究底,探求科学的奥秘。异乡寻梦,故园寻根。寻求发展的机会,寻求人间真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寻可以是一个量词,我们可以这样思考:
寻是距离,那么这个距离是什么呢?(心灵,境界等)为什么要弥补这个距离呢?怎么样才能弥补这样的距离呢?弥补了之后又怎样呢?
四、提供给你的材料:
屈原的“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寻求楚国的未来之路;
李贺的“寻”: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寻找诗人自己的理想李清照的“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觅个人生活的出路;
3、共同交流:将本组的优秀作文拿到班中进行集体交流。
第三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写出思想深刻,有感染力的作文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来讲评以下我们写得作文:寻。
二、存在问题:
书写混乱,语言匮乏,思路狭窄,文章大多立意不深。
三、思路指引:
这是一则材料加命题的作文,材料其实就是对题目的限制所以研读材料是必要的。材料其实讲了两层意思,一是寻找的对象,即寻找什么;二是寻找的意义,即丰富完善这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也应一次为写作的侧重点。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并且一心把它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以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请以“寻”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要求:
时间为一小时,重点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书写,二是开头,三是立意是否深刻。
第二课时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提高学生分析作文的能力
教学内容:学生集体评作文
教学过程:
1、学生分组:小组成员集体评价事先下发的作文,提出有点和缺点。
2、由小组成员共同商量确定本组最优秀的作文,并写出简评。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宁静的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同一个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那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另外寻可以是一个动词,我们可以这样写:
1、寻的主体:在具体的行文中,我们可以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即自己寻找某物,某种精神的经历,以及从中得到的启发,这是主体就是自己;也可以写某一历史人物寻找人生目标、理想的经历,以及对他们的意义,这是主体就是某一历史人物。
2、寻的对象: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我们应明确寻找什么。材料提供了一些对象例如:寻找自己,我们可以谈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自己渐渐迷失了自我,一个偶然的契机,自己得到顿悟,去寻找自我,寻找自己的位置;寻找他人,属于低层次上的寻找,注意写出寻找的结果即可;同样寻找物质需求也属于低层次上的寻找;寻找精神慰藉,这是寻找”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友情、亲情、真理、奥秘等满足自己精神需求的东西。寻找不曾拥有的,寻找成了一种向往、追求、进取,为了渴望而同道合的人。
逆水行舟用力撑, 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 吾辈更应惜秒阴。
—— 董必武:《题赠〈中学生〉》
五、可借鉴的佳作: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立业,支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灵的宁静颇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