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运用的方法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ffadfa5192e45361166f560.png)
五、分析关系法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 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
• 【材料】一位大学生, 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
在校花销吃紧,写信 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
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 要钱。信只有三个
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 三字信中,除了“钱”连 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
字——“爸:钱。儿” 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
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
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
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
美丽的珍珠。”
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 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 艰辛密不可分。
•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 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 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 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 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 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 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 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 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 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 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
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
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
块石头。
•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
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
高考语文材料作文审题 立意方法汇总
高考作文技巧(优秀9篇)
![高考作文技巧(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c71652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9.png)
高考作文技巧(优秀9篇)高考作文技巧篇一招法二:概括热点,提炼主题对于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没有必要再做详细叙述,取而代之的应是对事件本身的高度概括,进而提炼出主题或结论。
如高考大纲卷的优秀作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片段:顺手的小事,彰显的不只是一种向善的习惯,更是道德社会的脊梁。
被“彭宇案”“许云鹤案”吓怕了的十八位路人,竟忍心看着可怜的小悦悦遭受两次车轮碾轧之苦却不敢只是顺手地将她拉到一边。
冰冷的雨滴拍打的不仅是小悦悦摔倒下的那块土地,更是十几亿国人冷漠的心。
还好,还好有人愿意伸手,还好有善良的拾荒阿婆陈贤妹愿意拉小悦悦一把。
她这一拉,不仅是将小悦悦拉出濒临死亡的边缘,更是将我们这些旁观者拉出道德滑坡的冷漠世界。
一个拾荒者,有的却是超越众人的至善至美。
她的善,不是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却足以使冷漠的灵魂为之震颤;她的美,不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却足以让每个人都为她的魅力所折服。
【解析】考生由材料中修船工顺手补洞的善举,写到拾荒阿婆陈贤妹、十八位路人,因为这一事件影响极大,所以作者并未描述事件细节,而是高度概括,将重点放在了议论上面。
高考作文技巧篇二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压缩,注意始终要试图设置出一些关键性词汇,让这些词汇导引你的写作思路。
这些关键词可以来自你的概括,更可以来自材料本身。
平时写作特别爱偏题的同学,就可以在原文中找出这样的一些关键词句,保证自己万无一失。
切记:高考作文放佛是一场舞蹈,但是“带着镣铐跳舞”,因此一定不能再原有材料过度推断。
换句话说,就是无论如何不能从材料中的两个意思你自己往下推出一个新的意思来。
比如,第一条材料,丛飞很愿意帮助别人;有些人很却忘恩负义;你写以上这两条其中任意一条都可以,也可以把两条放在一切写做对比突出帮助别人的意义;但就是不能讲这两条放置在一起再往下推到出“人与人不一样”这样的题目来,这就是看似与材料有关,但却是过度推断了。
迅速画出本题可以在材料中找出的可写条目并逐个列出,这是第一步:1、丛飞是帮助别人的典型、华农大小李也是帮助别人的典型。
高考遇到任务驱动型作文:7种方法+7篇范文
![高考遇到任务驱动型作文:7种方法+7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5f8bf7fe4733687e21aafc.png)
【实例品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
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 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 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 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 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 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 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
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 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教书育人也应有“新招”
(标题简洁、响亮) 梁祝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 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 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 了红包。此举一出,师生认可,又在社会上引 发了争议,还有家长认为这样会使教育变味。 我认为,焦老师是个敢于创新的老师。在如此 沉闷的教育背景下,教书育人也的确应该有新 招,才能激活教育的正能量。(引述+态度+观 点)
【点评】
这篇习作很适合于刚开始写作 任务型作文的同学,当你不知从何 说起时,先依事设问,列好提纲, 然后在行文中,分层进行论述,也 能完成一篇不错的考场作文。
三、紧扣中心,夹叙夹议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有的同学是束手无策, 甚至连800字的文章都难于完成,为此,特介绍“紧扣 中心,夹叙夹议”的方法,让多数同学能够在考场上 完成基本任务,拿到基本分。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
要怎样才能深入呢?最基本的办法就是 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 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 “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 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 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 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 理”的要求。
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
![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46d465a45177232f60a27f.png)
材料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法材料作文的写作一般要有这样六个步骤:一、引述材料引述材料即用简洁、概括性强的语言总述所给的材料。
引材料,要抓取材料中为文所用、凸现主旨的关键词句,开篇入题,而不是照抄照搬原材料,或滥引瞎引。
正确的做法是为“文”而引,并且要引得自然,要恰到好处。
下面是一道材料作文题目:一位同学读书时偶然发现了前人这样一句名言“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
”他很欣赏这句话,便把它讲给他的好朋友。
而他的朋友却不以为然,随口说道:“涉浅水者尚有鱼虾可食,涉深水者喂蛟龙也。
”两个人于是争论起来。
请你针对以上两个人的争论,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谈谈你的看法。
下面以我所教班级学生的作文为例,谈谈看法。
这位同学的作文题目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开头是这样写的:材料中前一位同学所欣赏的“涉深水者得蛟龙,涉浅水者得鱼虾”这句名言,似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同宗同义。
对此,我也深表同感。
凡是畏首畏尾、畏惧不前,不敢越雷池半步,怎么能够成功?凡是没有“涉深水”的勇气、“入虎穴”的精神,怎么会有“得蛟龙”、“得虎子”的喜悦呢?这里开篇引入的文字,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开宗明义。
这是为文而引,引得恰到好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评议材料评议材料就是紧扣所引的材料进行分析评价,推敲材料的深层含义,挖掘材料的底蕴,为观点的提出作准备。
上面同学的作文开头,从“对此”到“怎么会有‘得蛟龙’、‘得虎子’的喜悦呢?”都是“议”的文字,“评”的范例。
击中肯綮,入木三分。
三、亮出观点亮出观点就是在对材料引述、议论、评析的基础上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个观点,是作者对材料中揭示出的事理或哲理总的看法。
作者或赞成,或反对;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或贬;或抑或扬,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毫不含糊。
下面再看一看这位同学是如何亮出观点的:由此看来,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人,非得具备“涉深水”和“入虎穴”的素质不可。
这位同学的观点是在开篇三言两语地对材料进行分析评价之后得出的,既紧扣了材料,又点了题目,亮出了观点,更为全文张了本,起到了一石三鸟的功效。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8fba75a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76.png)
高考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高考作文写作的技巧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
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
写好结尾和过渡段。
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
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
“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
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
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
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
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
要贯彻一种构思。
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
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
今年实行网上评卷,更应慎重。
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
结构方面不能修改。
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
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
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风头、猪肚、豹尾。
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
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7、要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写作之如何运用论据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写作之如何运用论据](https://img.taocdn.com/s3/m/5ffec65b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5.png)
论据是议论文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事实论据和事理论据。
事实论据指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事实,它包括举事例和列数据两个方面。
例如,有一篇发表在报纸上谈教育重要性的文章,为了论证“发展经济,教育先行”的观点,列举了日本战后发展教育事业的一系列确凿的数据,有力地证实了观点的正确性。
理论论据包括经典性著作中的理论,名人名言,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路线、政策,科学上的公理、原理、定义、法则、定律、格言、俗语、成语、谚语,以及尽人所知并为人所工人的最普遍的道理等。
选用作论据的理论必须是经过时间检验证明是正确的而且至今仍有生命力的。
经典著作中的理论,如是原文摘引,应避免断章取义;如是原意概括,应该符合原文的基本内容。
在掌握丰富的论据的同时,还要善于选择论据,就是能够选择那些真实典型,确凿可靠,能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使论点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的论据。
一句话,就是选择那些最能符合论点需要、为论点服务的论据。
一、要善于选择论据1.吻合性原则即要注意各个材料之间的侧重点,正确把握材料的中心,努力做到与观点的一致。
每一个材料可以用来论证的观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角度。
我们在选择论据时,要把握好材料的中心,弄清它的含义所在。
特别是有很多材料,看起来能够用来论证同一观点,可细细体会,发现它们侧重点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其实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必须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辨析,区别不同材料所蕴含的要旨的细微差异。
例如下面三个材料:①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
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
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③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高考作文:议论文素材的有效运用“四法”——联想、概括、逻辑、过渡
![高考作文:议论文素材的有效运用“四法”——联想、概括、逻辑、过渡](https://img.taocdn.com/s3/m/feeac43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6.png)
高考作文:议论文素材的有效运用“四法”——联想、概括、逻辑、过渡【编者按】写议论文时,对于素材,倘若仅靠死记硬背而不懂得运用,最后只能是事倍功半。
古今中外的素材浩如烟海,我们要注重对素材的整理与转换,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以无招胜有招。
我们考试时,常常有这样一个感受:考前自己看过的几则素材、几篇范文,考试时我们大多会用到;考试结束后,我们就会为自己“猜中”作文题而兴奋不已。
其实,这就是联想的结果。
不同的考生在考前阅读不同的素材,考试时却能将其运用到同一个题目的写作中;而有的考生可以将同一则素材运用到不同题目的写作中。
可见,对素材进行有效联想、多角度分析,是运用素材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然,要想写好议论文,还需要我们平时多阅读,多概括,讲逻辑,重过渡,以提升文章的思想内涵。
01善于联想杨绛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
”想象或联想对于作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联想时,选取的事例要经典,尽量不要写我的邻居、我的同学、我的朋友等常见的生活事例,也不需要进行细节描写。
分析素材时,更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不要自说自话。
对熟悉的素材,不仅可以从正面论证,还可以进行反面论证,多问几个“为什么”,学会说“但是”,多方面、多层次地对素材分析论证。
比如《乡土中国》中有一句话:“一个老农看见蚂蚁在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
”这句话好像无关紧要,但如果我们善于联想,就能写出一个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的议论文片段——老农看见蚂蚁搬家了,会忙着去田里开沟,因为他熟悉蚂蚁搬家的意义,这也是大自然给人的启示。
“一叶落知天下秋”,大雁南飞,预示秋天已过,冬天即将来临;蜻蜓低飞,预示着雨即将来临。
我们要“像山那样思考”,才能明晓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不同的联想可以写出不同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写成以下片段——“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带露折花,材料新鲜
![高考作文如何做到:带露折花,材料新鲜](https://img.taocdn.com/s3/m/5f9dffb1c77da26925c5b06c.png)
作文如何做到:带露折花,材料新鲜写作教学0226 0905作文如何做到:带露折花,材料新鲜内容是文章价值的决定因素,材料是内容的基本载体。
写话题作文必须在选择材料上独具慧眼,学会带露折花创新材料的本领,用精美的材料打造光彩照人的华章。
1.带露折花。
即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具有浓厚生活气息和时代感的新鲜材料。
如2005年高考满分作文《豹子飞奔》:刘翔像平原上疯狂的豹子,开始狂奔,一步,两步,三步,右腿向上抬到最高点,啪!用力下压,左脚用上全部的力量向下蹬地,右脚稳健地落在地上,第一个栏轻松过了……主持人嘴里喊着刘翔,刘翔快到终点……无数的观众沸腾了,无数的闪光灯沸腾了,无数的解说员沸腾了,孙海平……刘翔的飞翔是那么完美。
这是一个成功的速度,这是新时代需要的速度。
豹子在加速!中国在飞奔!热烈的场面将人们带入沸腾的奥运季节,刘翔的名字唤起中国人走向世界的热情,新鲜的时代气息、积极向上的精神为文章增添了不少亮色。
2.学海采珠。
即在古今外的文、史、哲文献中选取闪耀着真理之光的名人、名言、名事。
如《真诚的花朵》中写道:“有这样一朵真诚的花,它真诚于爱情:这朵花里充盈着孟姜女的眼泪,雷峰塔下的呻吟,遥遥天河间无尽的思念,草长莺飞中梁祝的化蝶双双;这朵真诚的花,凝聚了王维的‘红豆生南国’,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李清照的‘寻寻觅觅’,陆游的‘几年离索’。
这朵真诚的花哟,凄美、哀婉。
有这样一方真诚的土,它真诚于人民:这一方土里,孕育出岳飞的精忠报国,戚继光的横扫倭寇,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一方土里,培养出周恩来的鞠躬尽瘁,孔繁森的不辞劳苦,任长霞的一心为公。
这一方真诚土啊,深厚、凝重。
”文章旁征博引,撷华掇英:从孟姜女的相思泪到梁祝的化蝶双飞;从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到李清照的“寻寻觅觅”;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从周恩来的鞠躬尽瘁到任长霞的一心为公;其视野之广阔、材料之丰赡、信息之密集、语言之精美确实令人叹服。
高考作文如何展开论述
![高考作文如何展开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dd0af8e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c.png)
高考作文如何展开论述在高考作文中,展开论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详细阐述观点,还能体现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展开论述的方法。
一、提供背景信息在开始展开论述之前,首先需要提供一些背景信息,让读者对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背景信息可以是历史背景、现状描述、相关数据等。
通过提供背景信息,我们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使其对我们的观点保持关注。
二、列举事实例证在展开论述时,事实例证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通过列举具体的事例或案例,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示我们的观点。
事例可以是真实的、历史上的、个人经历的,或者是从书籍、杂志、报纸等媒体中获取的。
无论哪一种,都需要具备可信度和可靠性。
三、运用引用名言引用名言是展开论述的另一种方法。
一句经典的名言可以让我们的论述更有说服力,也能够很好地引导读者思考。
引用名言可以是名人的观点、学者的研究成果、文学作品中的片段等。
无论是哪一种名言,都需要和我们的观点相符合,并通过恰当的方法进行引用。
四、进行比较对照在展开论述时,进行比较对照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与其他类似事物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阐明我们的观点,并从多个角度切入。
比较对照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如时间轴上的比较、地域范围的比较、对立观点的对比等。
通过比较对照,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展示我们的论述。
五、提出解决方案在展开论述的过程中,提出解决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提出解决方案,我们可以表现出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解决方案可以是具体可行的方法,也可以是一些建议或改进意见。
无论是哪一种,都需要与我们的观点紧密相连,并且有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六、总结观点在展开论述的最后,我们需要对之前的论述进行一个总结。
通过总结观点,我们可以再次强调我们的立场,并向读者清晰地传达我们的思想。
总结观点应简明扼要,突出主题,结合我们的前述论点,形成一个完整的论述结构。
同时,总结观点也要提供一个引导,使读者对于我们的观点有更深入的理解。
高考常考材料作文的类型
![高考常考材料作文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bef25698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e.png)
高考常考材料作文的类型(一)叙事类材料作文这类材料包括新闻、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此类材料往往通过把握所记叙的人、事表现出的主旨来立意。
常用提炼中心法。
由果溯因法【典例】1.阅读下面的文字,依据要求立意。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觉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惊奇,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酬劳。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船主感谢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无望极了,觉得他们确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确定立意。
我来审题立意:【典例1】【思维导引】这则材料讲解并描述了漆工漆船时顺手补好漏洞,救了船主的儿子,赢得了船主真诚的感谢的故事。
材料中出现了两个核心人物——船主和漆船工,联系二者的事务是补洞和感谢。
可从两个人物的角度分别立意,还可从联系整体的角度立意。
【立意参考】(1)从漆船工角度立意①乐为小善。
从小事做起是一种习惯和品质。
材料中的漆船工在船主要求刷漆的状况下,顺手将船底的小洞也给补了,而且他认为“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相对于给整个船刷漆的工作,补船底的那个小洞的确是件小事,而且是不在他工作范围之内的小事,但对于驾船者来说却是关乎生命的大事。
生活中,很多人不情愿去做那些只需举手之劳的小事,如捡起脚下的垃圾,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等。
②小细微环节折射大素养。
小善源自大德。
从漆船工在刷油漆的过程中顺手修补漏洞的细微环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们常说“细微环节确定成败”,在这个材料中,细微环节关乎船主的孩子们的生命。
重视细微环节,做好细微环节,才能真正彰显个人品质。
可从今切入写“于微小处见精神”“细微环节的力气”等。
2024年高考语文热点素材:议论文经典论证方法+实用写作技巧
![2024年高考语文热点素材:议论文经典论证方法+实用写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33e426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e5.png)
热点素材:议论文经典论证方法议论文专题:论证方法论证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它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如果说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那么论证则用来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本篇针对常见的四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引证法、假言因果法、正反对比论证法)举例指导。
例证法例证法就是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个别事例来论证论点。
这种方法是学生作文中最宜掌握,使用频率高,同时又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
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2.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否则容易犯文体不分的错误。
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
3.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丰富广阔,要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成辉。
同类事例掌握多时可考虑采用句式排比列举。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典型范文】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文章首句提出中心论点,全文都是为了证明这个论点)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
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用孟子的话来阐释骨气的含义,注意:如果引用文言文,要用现代汉语对其进行解释)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
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高考作文指导:几种常见论证方法及举例解说
![高考作文指导:几种常见论证方法及举例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818f706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2.png)
高考作文指导:几种常见论证方法及举例解说几种常见论证方法及举例解说议论文论证的方法。
统共七种论证方法如下:例证法、引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喻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下面重点讲解高考写作常用的四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法此法也叫事例论证法,作为常见,就是用典型的令人信服的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为啥要举出一些名人的例子呢?因为常言道“事实强于雄辩”这一句名言也就是论证的方法,让事实说话,典型事例面前,道理将不言而喻。
具体的例子,请参看下文。
2.引用论证法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用的论证方法,也是极其常用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
由于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道理,虽然不像事实一般生动,却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比事实更为深刻,所以具有更加巨大的说服力量。
3.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法,是运用比喻来论证论点的论证方法。
议论文中的设喻,同样也是讲道理,却会让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
比喻论证法的妙处,是能够化艰深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
4.比较论证法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红框和蓝框当中的是两种本质相反的事实的对比,真理在对比中显现,学习写议论文,其实可以简单到把两种实例往一块摆,摆得清楚,也就看得明白,论证就在结构之中。
(1)类比论证法。
所谓类比,就是借助类似的故事、实例以及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
而且最重要的要完成推理,如果说摆事实和讲道理,主要是借用别人的,那么类比推理的完全是自己的创造。
运用类比要注意所选取的“类体”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在类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语破的,一刀见血。
下面语段中的例子,从科学到人生,作者在论证中找到两者的一致之处,论证自然便极为清楚。
(2)对比论证法。
所谓对比,就是将正反两方面论点以及论据加以剖析对照,实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的讲解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的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38fcf2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ee.png)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的讲解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的讲解内容(通用9篇)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的讲解内容(通用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的讲解技巧1、读优秀作家的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却是立竿见影的方法。
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
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
尽可能的多读著作吧,再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技巧2、好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
特别是开头。
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吸引读者,他们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
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技巧3、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的构思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
当你听到别人谈话的只言片语所有顿悟时,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
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你及时的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
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技巧4、专门的写作时间每天找一段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
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
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
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全职的作家,你需要写更多的小时,请你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技巧5、采用对话式的文体很多人写的很正式,但是我发现最好是写得像我们说话一样会更流畅,更通俗。
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
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
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样)。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材料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13b2cfb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60.png)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材料高考作文中的材料使用方法高考作文是考生最为重视的一项考试内容,因为作文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求学生有扎实的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而在高考作文中,如何巧妙地运用材料,往往成为考生取得高分的关键。
下面,笔者将从材料的选择、引用、解释和展开等方面谈一谈如何在高考作文中运用材料。
一、材料的选择在高考作文中,材料的质量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材料的质量包括材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权威性等方面。
如果材料不真实或不可靠,那么就会对文章的说服力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选择真实可靠的资料,避免使用道听途说或没有来源的资料。
此外,材料的选择也需要考虑文章的主题和角度。
一篇好的作文需要切入深入,而材料的选择可以帮助文章深入挖掘主题。
因此,在选择材料时,不仅要关注材料的内容,还要关注材料的角度和立场,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文章的主旨。
二、材料的引用在高考作文中,材料的引用方式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材料的引用方式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直接引用是把材料原样引用过来,间接引用是对材料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或综合。
在使用材料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引用方式。
如果材料的语言清晰、表述准确,那么可以直接引用。
但如果材料的语言冗长或表述混乱,就需要进行适当的概括或综合。
在引用材料时,还需要注意引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准确性是指要保证引用的内容与原文一致,不出现误解、曲解的情况;合理性是指要保证引用的内容与文章主题相吻合,不应为了引用而牵强附会,否则会影响文章的整体质量。
三、材料的解释在高考作文中,材料的解释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材料的解释可以更好地说明材料的用意和意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展示文章的思路和逻辑。
在解释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材料的含义。
在解释材料之前,需要先理解材料的含义和用意,以便更好地展开解释。
2.解释材料的作用。
解释材料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文章的主题和观点,因此在解释材料时,需要把握好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高考作文如何选择运用材料
![高考作文如何选择运用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871b003f2cc58bd63086bd69.png)
高考作文如何选择运用材料关于高考作文如何选择运用材料作文中有效地调动材料,我们应做好两点:一、选好材料我们要尽可能地选择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的材料:全面的,具体的,典型的,多元的,新鲜的。
比如下面这则材料: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犹太少年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演奏家,可他没有音乐天赋,练得非常痛苦。
有一天,少年去请教一位老琴师。
老琴师说:“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给我听听。
”少年拉了一首,拉得破绽百出,痛苦极了。
老琴师问:“你为什么特别喜欢拉小提琴?”少年说:“我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伟大的小提琴演奏家。
”老琴师问:“你快乐吗?”少年回答:“我非常快乐。
”老琴师说:“你非常快乐,这说明你已经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演奏家呢?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比如玫瑰,又比如郁金香,它们在阳光下开放,虽说没有任何明确的目的,这也就够了。
快乐是世间成本最低、风险也最小的成功,却给人真实的受用。
”少年心头那团狂热之火从此冷静下来,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当帕格尼尼的梦想。
这位少年是谁?他就是爱因斯坦。
他一生都喜欢小提琴,拉得十分蹩脚,却能自得其乐。
接下来,我们要把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甄别、筛选出来,这些信息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发展、经过、梗概。
里边的一些概念、名词、数据等信息也应该强调出来。
一些好词好句、名言警句有很强的说服力,也需要筛选出来。
上边的材料,我们可以筛选出以下信息:“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犹太少年”“帕格尼尼”“小提琴演奏家”“没有音乐天赋”“练得非常痛苦”“成功”“世界上有两种花,一种花能结果,一种花不能结果,不能结果的花更加美丽”“快乐是世间成本最低、风险也最小的成功”“爱因斯坦”。
二、做好剪裁做好剪裁,学会嫁接组合信息,根据不同的主题来叙述材料,这才能“裁得彩练当空舞“。
叙述材料应该讲求四化:(一)语言简洁化有道是“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效”,精当是叙述材料的基本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材料运用的方法
李艳龙
同学们所拥有的作文材料永远是有限的,但作文试题却是无限的。
我们必须以有限的作文材料,来应对无限的作文试题。
因此,积累作文材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在于选择和运用作文材料的技巧。
作文材料是死的,但同学们一定要将作文材料用活,作文材料一旦活起来,同一个作文材料,完全可以恰当地运用于不同话题、不同观点的作文。
这是因为经典材料、经典思想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他们的人生具有丰富的内涵,从他们的性格和生平中能够提炼出丰富的思想,这些从不同侧面挖掘出来的思想内涵几乎能够适用于所有的作文试题。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一座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被打开了。
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道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
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且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跟我说
‘明天见’。
”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
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种心
记得是谁曾说过,人的心像一所房子,有“扉”,有“窗”。
我不喜欢这样的比喻,因为太腐气。
我觉得,心就是一块田。
种下自卑,带来菲薄;种下仇恨,长出煎熬。
但若种下善意,种下奉献,种下好品质,种下妙文章,就会收获花发枝满的人生。
工人“你好”的问候,像温暖的种子,撒播在保安心田。
经年累月,“你好”茁壮成长,已成参天大树。
当工人身处绝境时,是“你好”的大树劲摇生命之叶,召唤来重生的灵犀之心。
种心,种下善意,收获新生。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高原上的“并蒂雪莲”——胡忠、谢晓君夫妇。
他们放弃城市的富庶,在西藏用生命提携孤儿的成长。
十二个寒暑过去了,美美的高原红早已在他们脸颊留下阳光的绚烂;十二个寒暑过去了,他们当年在心田种下的奉献与关爱,现如今早已桃李芬芳,
硕果累累。
种心,种下奉献,收获感恩。
时光的河水淘洗着历史的沙砾。
吹尽狂沙,总有一些金块璀璨夺目。
西汉苏武,不降单于,徙囚北海,卧雪啮旃。
煌煌二十载,不辱使命,持节而归。
他种下的,是一颗耿耿忠心。
三国孟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他登临碣石,吟哦“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他列阵江表,高歌“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他种下的,是一颗烈烈雄心。
西晋李密,夙遭闵凶,与祖母更相为命。
晋武诏擢,他拜表以闻,愿乞终养,以尽乌鸟私情。
他种下的,是一颗拳拳孝心。
千年以来,他们的名字如星辰在历史的天空闪闪发光,那是因为,他们早已在我们心田种下了一片神往。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是我在心田种下了徐志摩的忧郁吗?“我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又是我在心田种下了戴望舒的相思吗?“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仍是我在心田种下了海子的乌托邦吗?蓦然间,我发现,我的心田有好多诗在抽条发芽,我心灵的园圃,多么斑斓啊!感谢诗人,你们将灵感凝铸于隽秀的文字,它们滑落心田,编织着一个个彩色的梦。
种心,我执杖而耘耔,优秀的苗儿哼着曲儿,我的旅途闪着光!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而装酒的圆瓶子一般又装进方盒子里。
方圆之用,各得其妙。
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
”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人生一粟,天地方圆
赏庭前花开花落,观天边云卷云舒。
人之一生,于天地不过沧海一粟,若为人能方正,处事知变通,则人生之天地便豁然开朗,灿然如世外桃源,别有洞天。
马鞭挥舞的是他的刚直,旌节撑起的是他的忠诚,驼铃奏响的是他的一颗赤子之心。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
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
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去劝说过他,却被他严辞拒绝。
在匈奴十九年,这般铮铮傲骨,叫人如何不为之惊叹?好一个苏武,用不屈与坚守对刚正这个词做了最完美的诠释——刚直做人,成就气节;铮铮傲骨,造就伟大。
十年如一日的苦胆炼心,十年如一日的励精图治,十年如一日的
挑灯苦读,他用隐忍实现王者逆袭。
与吴一战,军队覆天,爱侣被俘,他也沦为阶下囚,这是何等耻辱啊!夜深人静时,怕也是空对皎月,胸中满怀悲愤而泪洒阶下吧!但他深深地明白变通求全,待来日东山再起的道理。
于是,在貌似俯首称臣的外表下他获得了回归故国的自由。
他以血铭志,定要雪耻前辱!当吴国被他打败之后,他涕泗横流,仰天长笑!好一个越王勾践,十载卧薪尝胆,他用隐忍变通,向我们证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三千越甲亦可吞吴。
他收纳贤才,知人善用,军帐前,盈樽独饮,举剑问天,汉邦才俊,何不尽归我耶?他沉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敞开胸怀想把天地包容。
他是那般才华横溢,那般风流潇洒。
他以道、义、治、度、谋、备、仁、明、文、武十胜于天下,但仍有人称他为奸雄。
是因为他功高震主,无视汉天子的存在?抑或是他忌才学而杀杨修?好一个曹操。
只有他自己明白,“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功与过留与后人评说,我只管把酒临风,歌以咏志!曹操将方圆之术拿捏得十分恰当,真乃一世英雄也!
方圆之间,显现心之境界,能方能圆,便可成就伟业。
上善若水德以明,天地逍遥方圆间!
点拨:这两道作文试题所列举的范文都选用了苏武被困匈奴这则材料,《种心》这篇作文选用苏武被困匈奴这则材料是为了表现“为人要善良,要友爱,要有好品质”这一作文主旨;《人生一粟,天地方圆》这篇作文选用苏武被困匈奴这则材料是为了表现“为人要有准则,不为外物所左右”这一作文主旨。
由此可见,同一则材料,完全
可以恰当地运用于主旨不同的作文之中。
同学们变通运用作文材料的关键,在于思维要活,视角要广,心无滞碍,自然左右逢源,万事万物,莫不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