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患者转出医师交接流程

合集下载

ICU转入转出制度

ICU转入转出制度

ICU转入转出制度1目的规范ICU患者的转入转出流程,加强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2范围适用于ICU患者转入、转出管理。

3要求3.1ICU患者收治的组织管理3.1.1ICU患者的收治原则3.1.1.1对患者进行评估,按相应评分标准君顶,并做好记录;符合ICU转入指征,ICU医生必须收治。

3.1.1.2特殊情况由医务部决定。

3.2转入ICU标准(见附则)3.3ICU转入程序3.3.1外院转入ICU程序3.3.1.1由本院转运组接诊转运患者3.3.1.1.1凡转运组接到外院有转入ICU指征的患者,经转运患者或监护人同意后,应首先与ICU联系确定有床后启动转运程序;3.3.1.1.2到达要求转运单位后,转运患者前,医生需与患者家属谈话,交待转入ICU治疗的相关事宜,并与入院处联系床位,同时通知ICU治疗的相关事宜与家属进行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件,随后再由患者家属随转运组医生到急诊办理入院相关手续。

3.3.1.2由外院直接转运来院患者3.3.1.2.1凡外院转运患者到达院区后,直接送入急诊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就地抢救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评估,符合ICU转入标准,按照《入院制度》执行,通知ICU做好接收准备。

3..3.1.2.2急诊科医生写好患者在急诊科抢救,,治疗记录,与患者及家属谈话和签字,完善入院手续后按照《危重患者转运制度》要求将患者安全送到ICU,并与ICU工作人员做好交接,在转入转出登记本做好登记并签字确认。

3.3.2院内转入ICU程序3.3.2.1各病区患者有转入ICU指征时(各专业标准与ICU标准对接),专科医生请ICU医生会诊,ICU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认有符合转入ICU标准,专科医生与ICU医生共同与患者及家属就转入ICU 治疗的相关事宜(包括转入的益处,拒绝转入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可选择的其他方式,转入ICU所需费用等)进行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上要有专科医生和ICU医生共同签名。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具体如下:一、收治范围及标准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 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心肺复苏后需脑复苏的患者,溺水,电击伤复苏后患者,意外事故和严重创伤,各种类型中毒,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及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严重酸碱内环境失衡等。

5、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苏,如心血管手术后,需行呼吸循环支持者,高龄半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监护等。

6、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晚期癌症姑息状态和不能从ICU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等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二、转出标准1、血流动力学值稳定者。

2、脱离呼吸器。

3、病情稳定已不需使用特殊生理监护仪器。

4、合并症已稳定控制者。

5、已脱离危险期不需加护医疗者。

6、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

三、转入流程1、各个专科具备转入指征,需要ICU医师会诊的患者,由专科电话联系ICU值班护士,ICU值班护士通知ICU医师急会诊,要求10min内到现场;2、由ICU会诊医师根据ICU收治标准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转ICU,若与会诊科室医生存在意见分歧,由ICU负责人协调;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立即转运的,由ICU医生提供进一步治疗意见,并协助对患者的治疗,直至病情稳定,可以转运。

3、若决定转ICU,ICU会诊医师需要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ICU费用情况,并通知ICU值班护士,告知需要准备的用物。

4、ICU值班护士负责准备床单位及用物。

5、转出科室值班护士负责结账,并将患者的信息、病历转至ICU。

6、转出科室医生及护士负责转运途中的安全,需要ICU医师协助的,可与ICU会诊医师协商。

(完整)ICU患者转入转出和流程

(完整)ICU患者转入转出和流程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结合《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及本医院特点,特制定本标准,具体如下:一:收治标准a)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b)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c)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d)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和不能从ICU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二:ICU收治入室对象:原则上为各种危重的急性的可逆性疾病。

主要包括:1.急性循环衰竭;恶性心律失常。

2.慢性呼吸功能不全急性发作;3.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4.溺水、电击伤复苏后的病人;5.重大手术后需要监测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者;6.各种因素所致的急性呼吸衰竭;ARDS病人。

7.麻醉意外;8.重型复合性创伤;9.各种类型中毒病人;10.各种类型休克;11.重度妊娠中毒症、羊水栓塞;妊高症。

12.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者;13.败血症(Sepsis)14.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严重失衡者;15。

急性神经系统损伤三:转出标准a)血流动力学值稳定者.b)脱离呼吸器。

c) 病情稳定已不需使用特殊生理监护仪器。

d)合并症已稳定控制者。

e)已脱离危险期不需加护医疗者。

f)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

四:转入流程1)原住院病人,若符合收入ICU治疗,由病人所在病区管床医生提出, ICU医师会诊后确认需转入ICU病区时方可转入.2)急诊科或门诊就诊的危重病人,先由相关科室的值班医师会诊,并收治相关临床科室(不包括ICU病区),若病人符合收入ICU,由病人所在病区管床医生提出,ICU医师会诊后确认需转入ICU病区时方可转入。

3)需行急诊手术的病人,先由手术科室收入本科室住院,尽快完成术前各项准备工作,手术后视其病情状态,经ICU医师会诊与病人所在科室手术医师沟通后视情决定是否收入ICU病区。

ICU与普通病房之间的患者转接制度

ICU与普通病房之间的患者转接制度

3.临床上需要较少监护的患者。 4.晚期重症患者,对 ICU 的强化治疗无效,并且无有 效的治疗措施能改变其预后者。 5.需要较低程度监护的患者(例如:无并发症的糖尿 病尿酮症,轻度的药物中毒或轻度的心力衰竭)。 附:ICU 与普通病房之间的患者转接流程
经管医生下转出医嘱之间的患者转接制度
一、患者需转入 ICU 时,应由原科室医师提出申请,经 ICU 医生会诊确认,与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转入。 患者病情稳定,需转出 ICU 时,ICU 医生告知患者家属,ICU 护士通知相关科室准备病床单元,医护人员护送患者转出至 科室。各科室应紧密合作,转入、转出、准备充分及时,做 好交接事宜。
二、ICU 患者住院标准: 1.第一类患者优先:危重疾病,临床表现不稳定,需 要加强监护和治疗。 2.第二类患者优先:住院时无危重疾病的临床表现, 但是需要加强监护,治疗方面无特殊。 3.第三类患者优先:临床状况为稳定疾病,表现为健 康状态,但临床上不稳定,一定条件可转为危重疾病,如急 性发病则康复的可能性减少,这类患者能从 ICU 的监护中获 得益处。 4.第四类患者:符合常规 ICU 的住院标准。 三、ICU 患者出院(转出)标准: 1.不需要加强监护治疗的患者。 2.老年患者如伴有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器官功能衰竭, 并且对初期 72 小时的治疗反应明显效果者。
作好各种治疗护理并记录 ↓
带患者的病历及连续所用药物(及各种管道) ↓
护送患者到转入病房 ↓
妥善安置患者 ↓
与病房护士面对面交接患者全身情况 ↓
交接完毕,双方在转接交接本上签名

医院ICU患者转出制度

医院ICU患者转出制度

医院ICU患者转出制度
1患者的转出,遵循病情及双方科室共同协商决定,并有责任告知家属。

2.ICU患者应经ICU上级医师查房和允许转出后,与接收科室负责医师共同商定后方可转出。

3.患者转入ICU的原因基本去除,相应接收科室能继续完成治疗时,可考虑转出。

4.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要求或接收科室要求将患者转出时,如病情不允许,须详细告知病情及风险,其仍坚持的可考虑转出,应请患者或其家属在病历中签字确认。

5.因基础疾病的不可逆或植物状态导致的不能撤机、或存在血管活性药依赖的患者,以及其它非医疗原因在ICU住院的患者,也应转出ICU o。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图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图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具体如下:一、收治围及标准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 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心肺复后需脑复的患者,溺水,电击伤复后患者,意外事故和严重创伤,各种类型中毒,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及各种代性疾病危象,严重酸碱环境失衡等。

5、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如心血管手术后,需行呼吸循环支持者,高龄半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监护等。

6、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晚期癌症姑息状态和不能从ICU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等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围。

二、转出标准1、血流动力学值稳定者。

2、脱离呼吸器。

3、病情稳定已不需使用特殊生理监护仪器。

4、合并症已稳定控制者。

5、已脱离危险期不需加护医疗者。

6、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

三、转入流程1、各个专科具备转入指征,需要ICU医师会诊的患者,由专科联系ICU值班护士,ICU值班护士通知ICU医师急会诊,要求10min到现场;2、由ICU会诊医师根据ICU收治标准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转ICU,若与会诊科室医生存在意见分歧,由ICU负责人协调;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立即转运的,由ICU医生提供进一步治疗意见,并协助对患者的治疗,直至病情稳定,可以转运。

3、若决定转ICU,ICU会诊医师需要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ICU费用情况,并通知ICU值班护士,告知需要准备的用物。

4、ICU值班护士负责准备床单位及用物。

5、转出科室值班护士负责结账,并将患者的信息、病历转至ICU。

6、转出科室医生及护士负责转运途中的安全,需要ICU 医师协助的,可与ICU会诊医师协商。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关键科室之间转科(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转科)时必须有医师、护士陪送,同时必须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及登记,转出科医护人员必须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并写转入记录。

关键科室之间转科(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转科)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做好交接程序与记录。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以备核查。

附:急诊科与病房交接流程急诊科患者病情稳定或确诊↓急诊科电话通知相关科室↓简单介绍病情↓病房护士通知医生并做好迎接准备,必要时备抢救物品↓急诊科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护理记录↓选派医生护士护送患者至病房↓严格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1、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备好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

3、急诊护士或医生(病情危重者必须有医生陪同)护送患者到手术室。

4、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内容、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

5、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手术室,以备核查。

附: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流程紧急手术患者↓急诊科电话通知手术室↓简单介绍病情↓同时手术室做好抢救和手术准备↓急诊护士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术前准备和护理记录↓选派医生护士护送患者入手术室↓严格交接并记录↓进行手术病房与产房交接登记制度1、严格实施腕带识别制度,对神志不清、危重和无自主能力的病人使用“腕带”识别。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

一、患者转入程序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

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体位。

患者转入及转出护士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住院号、转出科室等有关信息。

主班护士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责任护士或治疗班护士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

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清况,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

特殊问题做好交接,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二、患者转出程序主班护士遵医嘱确认转科患者,通知责任护士联系转往科室事宜。

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病历按要求整理,并书写护理记录单。

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

危重患者转运时,应根据病情,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用药,由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转出。

患者转运途中突然发生意外,以就地抢救为原则,进行心肺复苏。

护士应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交接患者液体、引流、皮肤、用药等情况并将病历及用药、CT片等与转入病房护士交接无误后,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程序(一)术前接患者:手术室护士工作人员必须和病房的护士查对交接后才可以接走患者,交接事宜如下:1. 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手腕带标示是否准确清楚,过敏史、血型等。

2. 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皮肤准备,是否插好胃、尿管,术中带药,有无手术标识等)。

3. 患者假牙、身上的首饰是否取下。

4. 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带手术室的物品,核对无误之后签名接走病人。

(二)术后接病人:1. 病房或重症医学科(ICU)、麻醉恢复室准备:责任护士准备床单位,相关用物(如心电监护仪,氧气,负压吸引、两个输液架,必要时根据手术或者病人情况备用物,如年老体弱大手术后需卧床时间较长等患者备防压疮充气垫,甲状腺手术的床头备气切包、无菌手套等)2. 患者交接:由麻醉师和手术室或麻醉恢复室护士将病人送回病房,与责任护士共同查看患者腕带及病历,核对患者如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患者转科交接流程

患者转科交接流程

患者转科交接流程
1、若患者因病情变化需要转科时,必须请示上级医师,并征得同意。

2、转科前必须请即将转入科室的医生进行会诊,明确是否符合转科条件。

3、转科当日必须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将风险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同时告知即将转入科室的医生,患者的病情和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4、转入科室医护人员应根据转科科室医生的提示做好充分的救治准备。

同时准备好病床及必需物品。

5、实施转科时,由护士(或医生)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后,携带病历、未用液体,护送患者进入病房。

危重患者做好床头交接班。

6、保证转运工具完好,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酌情备带相应急救物品及药品。

7、患者转入后,护士应主动迎接并妥善安置患者。

8、转出科、转入科双方必须认真评估患者,根据患者身份标识制度对患者进行交接时的身份识别,并做好转科交接记录,做到六交清:生命体征交清、治疗交清、病历资料交清、身上各种导管交清、使用各种仪器交清、皮肤情况交清。

转出科室护士填写好转科交接记录单(一式两份),两个科室医护双方签字后,由双方科室护士保存,年限3年。

ICU转入转出流程

ICU转入转出流程

ICU收治病人流程1、接收收治病人通知时,要询问是否需要呼吸机以及其他特殊的抢救设备、病人的年龄、体重、性别、诊断和病情、入室所需的时间。

2、接到收治病人的通知后,护士立即做好床单位的准备工作,包括铺床、吸氧设备、负压吸引装置、呼吸机的管道连接,灭菌水、吸痰管、监护电极片、约束带以及其他抢救设备,打开监护仪,通知当班医生调试呼吸机。

3、病人入室后,先大致检查一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一般状况,然后共同协作将病人平稳移到监护床上,然后:3.1接呼吸机,固定气管插管,观察呼吸机的工作状态和指标,观察胸部起伏情况并听诊两肺的呼吸音是否存在和对称3.2连接心电监护电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情况3.3连接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脉搏波形和氧合情况3.4连接无创血压监测袖带或有创监测换能装置,无创血压先测一个基础值,然后设定监测的间隔时间;有创血压先观察动脉回血情况是否通畅,然后冲净管路中的血液,进行压力测定的调零与校正,观察动脉压力的波形与数值。

3.5交接静脉输液的种类、药物的浓度和剂量、输注的速度、总量,入室前的液体出入量及抢救用药情况。

3.6交接各种引流管道,并记录引流管的位置和引流量。

3.7与专科医生了解入室前的治疗(或手术中)的情况,并熟悉下一步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专科情况。

3.8检查皮肤是否有压痕和褥疮,然后必要的用约束带固定。

3.9责任护士和当班医生一起和病人家属交接病人的随身物品,并自我介绍和介绍ICU病房的管理制度,以取得家属的配合。

3.10医生根据病情确定监护级别和治疗方案并上报上级医师。

生命体征垂危的病人,应以抢救生命为第一线,不能墨守成规。

4、病人交接后,立即采取血标本送检,要求化验室迅速作出临检、生化、血气分析等各种数据的报告。

5、根据病情做一些特殊的仪器检查,如X线、床旁B超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6、医生和护士对病人入室的情况在病历和特护记录单上要详细记录,并在24小时内做出ACAPHE Ⅱ评分。

医院ICU与普通病房之间的患者转接制度

医院ICU与普通病房之间的患者转接制度

医院ICU与普通病房之间的患者转接制度
1、患者需要转出时,由医生向家属交代转运途中风险。

2、根据转科医嘱,进行患者评估及各项护理准备,并通知接收科室的主班护士,预约床位。

3、检查患者各护理文书的记录情况,保证记录内容完整。

4、检查患者的个人卫生如患者面部、手足、会阴、皮肤等处的清洁及皮肤完整性。

5、检查各种管道的清洁通畅,并妥善固定。

保证各管道名称、置管日期及责任人的记录清楚齐全。

伤口敷料干燥清洁。

6、检查静脉穿刺部位,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所有药物标识清楚。

7、备妥病历文书,各种检查胶片、有关药品和患者的生活用品及检验化验单等准备移交。

8、根据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安排医生和护士陪同。

9、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护送患者到相应科室。

转科途中,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妥善固定各种管道。

10、护送医务人员与接收科室医务人员双方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及手腕带,向接收科室介绍患者情况:诊断、主要治疗、皮肤及各种管道情况等。

11、妥善安置患者,认真与该科护士进行床旁交接班,由交接双方填写“icu患者转出交接记录单”。

1。

ICU患者转出医师交接流程

ICU患者转出医师交接流程

ICU患者转出医师交接流程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一种专门服务于危重病患者的重症监护病房。

由于 ICU 患者的病情严重复杂,因此在患者需要转出 ICU 时,必须进行详细的医师交接过程,以确保患者的连续护理和安全。

下面是ICU 患者转出医师交接的流程,具体如下:1.确定转出患者的状态:在患者转出之前,原主治医师需要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状态,确认是否适合转出ICU。

这包括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稳定性、呼吸机依赖情况、是否需要特殊设备支持等。

2.安排转出时间和方式:一旦确认患者适合转出ICU,就需要与接收科室的医生协商,确定转出时间和方式。

根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是通过直接转院、转到其他科室(如普通病房)或者转到步行护理等方式。

3.预备转出文档:在转出之前,原主治医师需要准备转出所需的相关文档。

这包括但不限于护理记录、生命体征监测图、重要检查结果、途径和药物使用记录等。

这些文档将作为交接的依据,确保接受科室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

4.进行交接会议:在转出之前,主治医生、接收科室医生、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应当参加交接会议。

交接会议的目的在于共享患者相关信息、交流病情、澄清疑点并解答问题。

在会议中,原主治医师应当详细介绍患者的病史、入住ICU原因、现状、治疗过程和目标、转出后需继续关注的问题等。

5.详细记录交接信息:在交接会议结束后,原主治医师应当将交接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这些记录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概况、接受治疗及相关细节、转出前后注意事项和警戒信号等。

这些信息应当保存在医院系统中,并提供给接受科室的相关医生和护士。

6.确认转出手续完成:在完成交接会议和记录之后,原主治医师应当确保所有转出手续的完成。

这包括但不限于通知护士长和病房管理员、交接相关医嘱和药物、完成必要的签字和程序等。

7.转出患者监护:在患者正式转出ICU之前,原主治医师和接受科室医生应当共同监护患者,确保患者在转出过程中的稳定和安全。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之欧阳法创编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之欧阳法创编

ICU患者转入转出标准和流程根据《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标准,具体如下:一、收治范围及标准1、急性、可逆、已经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不全,经过ICU的严密监护和加强治疗短期内可能得到康复的患者。

2、存在各种高危因素,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经过ICU严密的监护和随时有效治疗可能减少死亡风险的患者。

3、在慢性器官功能不全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且危及生命,经ICU的严密监护和治疗可能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患者。

4、心肺复苏后需脑复苏的患者,溺水,电击伤复苏后患者,意外事故和严重创伤,各种类型中毒,多系统器官衰竭,昏迷及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严重酸碱内环境失衡等。

5、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苏,如心血管手术后,需行呼吸循环支持者,高龄半有并发症患者术后监护等。

6、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终末状态、不可逆性疾病、晚期癌症姑息状态和不能从ICU监护治疗中获得益处等的患者,一般不是ICU的收治范围。

二、转出标准1、血流动力学值稳定者。

2、脱离呼吸器。

3、病情稳定已不需使用特殊生理监护仪器。

4、合并症已稳定控制者。

5、已脱离危险期不需加护医疗者。

6、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

三、转入流程1、各个专科具备转入指征,需要ICU医师会诊的患者,由专科电话联系ICU值班护士,ICU值班护士通知ICU医师急会诊,要求10min内到现场;2、由ICU会诊医师根据ICU收治标准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转ICU,若与会诊科室医生存在意见分歧,由ICU 负责人协调;患者病情危重,不宜立即转运的,由ICU医生提供进一步治疗意见,并协助对患者的治疗,直至病情稳定,可以转运。

3、若决定转ICU,ICU会诊医师需要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及ICU费用情况,并通知ICU值班护士,告知需要准备的用物。

4、ICU值班护士负责准备床单位及用物。

5、转出科室值班护士负责结账,并将患者的信息、病历转至ICU。

6、转出科室医生及护士负责转运途中的安全,需要ICU医师协助的,可与ICU会诊医师协商。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欢迎下载)作者:------------------------------------------日期:------------------------------------------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

一、患者转入程序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

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体位。

患者转入及转出护士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住院号、转出科室等有关信息。

主班护士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责任护士或治疗班护士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

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清况,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

特殊问题做好交接,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二、患者转出程序主班护士遵医嘱确认转科患者,通知责任护士联系转往科室事宜。

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病历按要求整理,并书写护理记录单。

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

危重患者转运时,应根据病情,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用药,由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转出。

患者转运途中突然发生意外,以就地抢救为原则,进行心肺复苏。

护士应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交接患者液体、引流、皮肤、用药等情况并将病历及用药、CT片等与转入病房护士交接无误后,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程序(一)术前接患者:手术室护士工作人员必须和病房的护士查对交接后才可以接走患者,交接事宜如下:1. 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手腕带标示是否准确清楚,过敏史、血型等。

2. 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皮肤准备,是否插好胃、尿管,术中带药,有无手术标识等)。

3. 患者假牙、身上的首饰是否取下。

ICU转入转出制度

ICU转入转出制度

ICU转入转出制度1目的规范ICU患者的转入转出流程,加强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2范围适用于ICU患者转入、转出管理。

3要求3.1ICU患者收治的组织管理3.1.1ICU患者的收治原则3.1.1.1对患者进行评估,按相应评分标准君顶,并做好记录;符合ICU转入指征,ICU医生必须收治。

3.1.1.2特殊情况由医务部决定。

3.2转入ICU标准(见附则)3.3ICU转入程序3.3.1外院转入ICU程序3.3.1.1由本院转运组接诊转运患者3.3.1.1.1凡转运组接到外院有转入ICU指征的患者,经转运患者或监护人同意后,应首先与ICU联系确定有床后启动转运程序;3.3.1.1.2到达要求转运单位后,转运患者前,医生需与患者家属谈话,交待转入ICU治疗的相关事宜,并与入院处联系床位,同时通知ICU治疗的相关事宜与家属进行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相关医疗文件,随后再由患者家属随转运组医生到急诊办理入院相关手续。

3.3.1.2由外院直接转运来院患者3.3.1.2.1凡外院转运患者到达院区后,直接送入急诊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就地抢救治疗,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评估,符合ICU转入标准,按照《入院制度》执行,通知ICU 做好接收准备。

3..3.1.2.2急诊科医生写好患者在急诊科抢救,,治疗记录,与患者及家属谈话和签字,完善入院手续后按照《危重患者转运制度》要求将患者安全送到ICU,并与ICU工作人员做好交接,在转入转出登记本做好登记并签字确认。

3.3.2院内转入ICU程序3.3.2.1各病区患者有转入ICU指征时(各专业标准与ICU标准对接),专科医生请ICU医生会诊,ICU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确认有符合转入ICU标准,专科医生与ICU 医生共同与患者及家属就转入ICU治疗的相关事宜(包括转入的益处,拒绝转入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可选择的其他方式,转入ICU所需费用等)进行谈话,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上要有专科医生和ICU医生共同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