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称考试复习小学语文案例分析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复习资料要点(案例分析、答辩题、作文范文等)
新课程小学语文案例分析试题及参考答案案例分析题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
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
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
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
答:该位教师在教学中贯彻落实了新课标中转变学习方式的思想。
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既强调合作学习,又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习者的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合作中的倾听、分享、交流、互助与反思,扩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网络,改善了师生的双向信息和情感沟通,从而在教学中构建了立体动态的沟通途径。
使合作者之间不仅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形成合力,促进彼此的发展。
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孤军奋战''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设计很巧妙。
2、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在大熊猫的故乡》的教学片段:师:作为有志于大熊猫保护的我们,能不能为“大熊猫栖息地申遗”做一些我们能做的事情呢?比如设计申遗主题词或策划一个保护大熊猫的宣传广告。
屏幕出示:用一两句话来表达申遗美好愿望或设计一则保护大熊猫的公益广告。
师:有困难吗?老师举个例子。
比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主题就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再比如,中央电视台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是这样的:“如果人类再不节约用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这项任务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现在开始。
(几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反馈。
)生:我写了三条:第一条:保护大熊猫,别让大熊猫成为灭绝动物。
(完整版)教师职称考试复习(小学语文案例分析)(1).doc
案例分析1、以下是一位教教学《汪》的思路:第一步:歌《汪》。
第二步:学生看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行自主学。
( 1)凭想象分表演多种的情境;(2)喜画画的同学画一幅的画;( 3)喜音的小朋友到前点适合表的曲,并配朗。
第四步:两首的。
第五步:学生收,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你合述个教学程。
答:首先要肯定的是位教在教学中充分体了新的教学理念,他了开放而有活力的文程,极倡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行学。
不足的是:①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教学媒体的。
如在学生完歌《汪》后即学生看文情景的投影,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句,欣歌所表达的意境,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
②自主学一,学生根据自己的趣分以表演、画画、配朗等形式学《汪》。
看上去是形式多,气氛活,行了学科之的整合,上只是使堂得而已,歌的学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失了文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素养。
2、以下是一位教教学《喝水》全文的片段::你得是一只怎的?生:它很明,自己想法喝到水了。
生:,他想的法挺巧妙。
生:很勤快,渴了的候到找水喝。
生:不生,小石子多呀!生:不太会筋,挺愚蠢的。
不会唱歌,叫声很人⋯⋯(教每种答案都点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后四种意大力)你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点?存在什么?加述。
答:点:上述片断中,教重起学生生活的回,引学生近文本,并以任的方式,在教、文本、学生之建立了意的梁。
生文本的作用是极的,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自内心的,整个学活是学生反复接触文言,与文本,与教和同学,了多元的程。
缺点:片断中教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就予表,甚至是大力,容易引起了学生的解。
新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改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作用。
但我明确,里追求的并不是背文本和社会价的个性。
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生矛盾冲突,作教及引作用,使学生得“正确的价” 向。
教师职称考试复习(小学语文案例分析)
教师职称考试复习(小学语文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题1、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研究。
(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答: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他为了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
不足的是:①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
如在学生读完诗歌《赠汪伦》后即让学生看课文情景的投影,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欣赏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实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②自主研究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研究《赠汪伦》。
看上去是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进行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实质上只是使课堂变得热闹而已,对诗歌的研究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丧失了语文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处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答:优点:上述片断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建立了意义对话的桥梁。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题
小学语文案例分析题第一篇:小学语文案例分析题小学语文案例分析题一位教师在执教《落花生》一课,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目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
课堂上学生参与积极,情绪高涨,“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尴尬。
请谈谈你对以上教学片段的看法。
答:(1)辩论这种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3)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4)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
第二篇:小学科学案例分析题小学科学案例分析题篇一: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案例分析题及参考答案案例分析1、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
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
”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
”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我在一本科普读物上看到的。
”老师接着又问另一位学生,他回答,“最近一期杂志上说是16颗。
”这位老师听了,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你们真了不起!课本上有些知识范围确实陈旧过时了,老师好落后了。
木星的卫星究竟有多少颗,课后我们再研究、核实,好吗?”(说明:答题的老师们可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学得的理念及独特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感想。
以下提供的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答题思路: 1.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可加以肯定: 1 A、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唯教材”的新理念,让学生知道知识的更新。
B、能尊重学生,老师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互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C、能对学生进行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对这一教学片断还可提出以下建议: A、可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学;B、可借此机会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师招考的教育案例分析(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为例,分析了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差异化教学策略,旨在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启示。
二、案例描述1. 教学内容本次案例的教学内容为《草船借箭》一课。
该课文讲述了诸葛亮借助草船向曹操借箭的故事,展现了我国古代军事家的智慧。
教师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 教学对象本班学生共有50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25人。
学生的学习成绩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存在困难,阅读理解能力较弱;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有较深的理解。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吗?”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进而引出课题。
(2)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查阅字典,理解词义。
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阅读课文,并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3)合作探究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各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1)诸葛亮为什么要借箭?2)诸葛亮借箭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诸葛亮是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
(4)展示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
三、案例分析1. 差异化教学策略(1)分层教学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一般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弱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
(2)个性化辅导针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弱的学生,教师采用个性化辅导的方式,耐心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完整版)教师招聘语文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很多招考原题)
教师招聘语文事例剖析试题及答案(一)念书笔录1、以下是一位教师教课《赠汪伦》的思路: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其余情境;(2)喜爱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其余画;(3)喜爱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合适表现赠其余乐曲,并配乐朗诵。
第四步:读两首赠其余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论这个教课过程。
答:第一要必定的是这位教师在教课中充足表现了新课标的教课理念,他为了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踊跃倡议学生以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不足的是:①没有合理地使用教课媒体,以致于在教课中没法发挥教课媒体的优势。
如在学生读完诗歌《赠汪伦》后即让学生看课文情形的投影,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赏识诗歌所表达的境界,本质上是教课媒体代替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裕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想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②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分别以表演、画画、配朗等形式学《汪》。
看上去是形式多,氛围活,行了学科之的整合,上不过使堂得而已,歌的学理解并无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舍本逐末,失了文味,不利于培育学生的文修养。
2、以下是一位教教课《喝水》全文的片段::你得是一只怎的?生:它很明,自己想法喝到水了。
生:,他想的法挺奇妙。
生:很勤劳,渴了的候到找水喝。
生:不生,小石子多呀!生:不太会筋,挺愚笨的。
生:不会唱歌,喊声很人⋯⋯(教每种答案都点必定或浅笑表示,特后四种意鼎力)你个片段的教课中有哪些点?存在什么?加述。
答:点:上述片断中,教重起学生生活的回,引学生近文本,并以任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成立了意义对话的桥梁。
师生对文本的作用是踊跃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达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学生频频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和同学对话,实现了多元对话的过程。
中小学一级教师职称考试复习(小学语文案例分析)
在教师职称考试复习(小学语文案例分析)2009-08-19 12:15:54| 分类:教师阅读 | 标签:无 |字号大中小订阅案例分析题1、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答: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他为了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不足的是:①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
如在学生读完诗歌《赠汪伦》后即让学生看课文情景的投影,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欣赏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实质上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②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学习《赠汪伦》。
看上去是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进行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实质上只是使课堂变得热闹而已,对诗歌的学习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丧失了语文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答:优点:上述片断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建立了意义对话的桥梁。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四
河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四教学片段3:举一反三法略读第四段师引读:第三段从整体上写桂林山水之美。
山水一体,交相辉映,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受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想想,山水相映有何之美?(学生默读课文)师:这么美的山,这么美的水,令多少文人心驰神往。
怪不得伟大的诗人贺敬之看到这奇妙的景色,由衷发出感慨,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能读出什么来?你还知道什么?生:山水相映真是太美啦!师:最后这句古诗是什么含义?生:(回答略)师:这句诗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对全文的总结,与第一段的内容相呼应。
师:这堂课,我们一起荡舟漓江,欣赏了桂林的山水。
让我们齐读课文,再次回味桂林的美景。
(生读)【点评】本段的教学,老师能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抓信景物描写方法,同时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既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更有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感受语言的美。
然后体会作者的情感,再次领略桂林山水的奇丽,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意境,领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
突出强调以人为本的课堂氛围,只有学生乐学,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简要评析】《桂林山水》是一篇经典的写景佳作,本堂课老师重在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来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
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
朗读一旦进入充满情感的表达状态,它就会不断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智慧水平、想象能力,形成积极的创造精神,从而促进学生语感能力发展,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好语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更多教师招聘详细信息关注:河南招教网:。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四(含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案例分析题四(含答案)
读出课文的“对比”(人教版实验教材五年级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在“同上一册书”活动中,有教师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一)抓住课题重点词语对比
1.读读课题,说说你的发现。
2.找出课文中所有含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句子,读一读。
3.说说你发现的课题的秘密。
请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做出评价。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这篇课文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比”,教师从课题重点词语对比开始,读出了课文的第一处对比,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从课题出发切入全文的阅读,并从课题引出“对比”,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教师读出了教学的切入点。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
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案例1]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
”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
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
”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
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参考答案]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
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2]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
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案例3]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参考答案]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
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4]“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之案例分析题讲解
【案例1】小学语文第三册《美丽的丹顶鹅》中第二自然段:“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的翅膀边儿却是黑的。
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丹顶鹤的底稿,请你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的内容,给它填上合适的颜色。
完成后,各小组内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丹顶鹤,大家评一评,把你们这组认为最美的画推荐出来,贴到黑板上,让同学们—起与你欣赏。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运用了“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在这里,为了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意,采用画一画的形式,使学生对丹顶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刺激了他们的感官。
【案例2】语文《雨点》的教学片断,通过分析找出其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
师: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池塘里。
你们看,池塘里的水很平静,一动不动。
书上用了哪个词语?生:睡觉。
师:小雨点落进了池塘里,它闭上了眼睛,舒舒服服地躺在池塘里睡觉。
小雨点会想到什么呀?生:……师:小雨点睡得多香多甜哪,我们千万别打扰它。
谁能读好这个词?生练读“睡觉”。
师:读好了词,你能读好第一句话吗?生练读。
师小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看看图,读读词,已经读懂了第一句话,请小朋友用这样的方法自己来读第二句,看看能不能读懂。
这一片断的教学,主要运用了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
谈话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片断中,师生通过谈话法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感受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的轻柔。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教师考试网。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
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题汇总参考答案]这位老师的做法非常好,他尊重了学生的意见,给予了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同时,这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答案]黄山虽然没有被列入中国的五岳之列,但它仍然是中国的著名名山之一。
这是因为五岳是指中国古代的五个著名山峰,而黄山在当时并不是著名的山峰,直到唐代才逐渐被人们所知。
因此,黄山虽然不在五岳之列,但它仍然是中国山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文化价值。
一位教师在教授《黄山小记》这一课程时,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黄山不在五岳之列?教师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让学生在课后自己去探究和查询相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
这种家庭作业的布置方式体现了新课程的探索性研究理念。
一年级的教师在教授《要下雨了》这一课程后,设计了两项有趣的作业供学生选择完成。
学生们在完成作业后,反馈非常积极,甚至要求教师再布置新的作业。
这种现象体现了新课程对作业意义和价值的重新认识,强调作业的愉悦性、自主性、实践性和科学性。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时,常常使用填空、问答等题型,而不是单纯的选择和判断题。
这是因为再认和重现的记忆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能重现。
因此,仅靠判断和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需要通过问答、填空等题型来检测。
三位教师在面对学生的课堂提问时,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丙的处理方式最好,他尊重、信任学生,耐心点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冷言冷语、讽刺挖苦。
这体现了新课程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问题:你认为这种激励方式的效果如何?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激励方式?参考答案]:这种激励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因为得到奖励而改变行为。
此外,如果只是单纯地给予奖励,可能会让学生过于关注奖励本身,而忽略了研究的过程和目标。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四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四(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1.以下是浙教版第十二册《古诗两首》的教学目标设计:(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六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六(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精选六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次妙趣横生的作文教学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各家去过端午节,不知哪位同学愿意请我?生:(面露喜色,大声喊)老师到我家!我愿意请您!师:大家都愿意请我,我很高兴。
教师职称考试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答案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试题参考答案四、观点论述题(提供的要点仅供参考)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回答(一):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
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回答(二):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虽然探究性学习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学习而言,带领学生走上了新的旅程.,而老师往往没有准确把握,出现脱离文本架空式舍本逐末的问题,也会出现“信手拈来”过于随意,学生交流中各自为阵的局面。
“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进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并非只是让学生学会“研究”,而是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与传统学习方式的区别就在于:它首先把学生视为“完整”的人,把“探究性”、“创造性”等视为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视为完整个性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就是要通过优化的教育环境发掘、激励这种天性,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开放足够的空间。
“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热点,沟通不同学科领域,进行探究性学习”。
我想,语文教学重在品味感悟,不在科学实验,看问题是要一分为二。
2、“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抄写、默写。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答:(一)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二)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帮助识字、帮助说好普通话、•帮助阅读、•查字典《语文课程标准》:“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语文教师资格证案例分析题(完整版)
语文教师资格证案例分析题(完整版)语文教师资格证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你正在教一个五年级的班级,他们正在学习《红楼梦》这部经典文学作品。
你注意到一个名叫李华的学生对这部作品的兴趣特别浓厚,他经常主动举手提问或者分享自己的想法。
但是,最近他似乎失去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上课不再积极参与,甚至开始拖欠作业。
请你根据这个情境,回答以下问题:1.描述李华失去对这门课程的兴趣的原因可能是什么?2.作为教师,你会如何帮助李华恢复对这门课程的兴趣?3.如果你认为李华需要额外的辅导,你会如何安排?请根据以上情境和问题,撰写一篇小论文,字数不超过1500字。
语文老师做案例分析好的,我将扮演语文老师跟你对话。
在接下来的聊天过程中,我将代入这个角色跟你聊天。
如果你想退出角色扮演,可以直接让我退出,退出后我将停止扮演角色。
请讲一下你想聊的案例分析的内容吧。
语文老师师生互动案例以下是一个语文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案例: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自然的文章。
请你们在文中找出几个关键词,然后告诉我它们的意思和用法。
学生1:好的,老师。
文章中提到了“山川”这个词。
它的意思是“山和河流”,是自然风景的描述。
老师:很好,那你能告诉我“山川”在文章中的作用吗?学生1:我认为“山川”在文章中起到了描绘自然美景的作用,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和伟大。
老师:对的,这就是“山川”的用法。
它是一个描绘自然景色的形容词,也可以用来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请继续找下一个关键词。
学生2:我找到了“绿树成荫”这个词。
它的意思是“树木郁郁葱葱,形成一片绿色”。
老师:非常好,那“绿树成荫”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2:我觉得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表现出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生命力。
同时,它也强调了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和砍伐所造成的后果。
老师:确实,“绿树成荫”是一个很形象的词语,它表达了自然的生机和美丽,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的破坏。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学习什么呢?学生3:老师,我想学习“瀑布”这个词。
福建教师招考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业知识案例分析+讲义
• 2、是否反映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正确 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第三学段)
教材 教案
课程 标准
教学设计
选择、填空
语文案例分析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文本解读与教案设计 案例分析
总分
分值 6--8分 4--6分 30分 20分 60--64分
语文案例分析
语文案例分析
语文案教例分学析片段评析
课堂实录评析
• (201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 为”,简要评析教学实录是如何有效落实这一点的。
• (2015)"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 出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请简析本教学实录中教师的教学是如何落实 这一理念的。(至少写出四点)
语文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内容: • 教学片段(课堂实录) • 教学设计(含教学目标,导入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等)
• *分析依据 • 1. • 2. • 3.
语文案例分析
2012招考试题 简要评析《七律·长征》教学片段(12分) 优点方面:
不足方面:
语文案例分析 课堂实录类
(二)角度具体
课பைடு நூலகம்相关理论阐释 观点材料结合 启发、经验
语文案例分析
语文案例分析
语文案例分析
• 案例分析答题: • 课标知识阐释 • 材料结合 • (1) • (2) • (3) • 今后教学中……
(Word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50篇教学案例分析
(Word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50篇教学案例分析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48篇经典教育教学案例分析一、什么是教育案例分析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通过学习者独立分析或相互讨论,来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
上海市一位青年教师曾写过一篇《走近语文教学的艺术殿堂》,其中写到在一次作文讲评课上,让一个男生上讲台朗读,结果这位略有口吃的同学遭到了哄笑。
台下的同学们紧紧注视着他,课堂里死寂一片。
沉默中,我突然从后悔自责中省悟:初为人师的我不是也有过临场时的恐惧和冷场时手足无措的尴尬吗?然而是自信战胜了这一切。
有时候,一次小小的成功能够激活一个人在的巨大的自信,可一次难忘的失败也往往可以摧毁一个人仅有的一点自信。
眼前的这一个男孩难道会陷入后一种情形吗?不,绝不能。
我终于微笑着开口了:“既然他不太习惯在众目睽睽之下说话,那索性我们大家都趴在桌上,不看,只用耳朵听吧!”我带头走到教室后,背对讲台站定,同学们也纷纷趴下头来。
终于,我的背后传来了轻巧的羞怯的声音。
那的确是篇好作文,写的是他和父亲间的故事。
因为动情的缘故,我听到他的声音渐渐响了起来,停顿也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声情并茂了,我知道他已渐渐进入了状态,涌上心头的阵阵窃喜使我禁不住悄悄回头看看他。
我竟然发现台下早已经有不少同学抬起头,默默地赞许地注视着他。
朗读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我知道这掌声不仅仅是给予这篇作文的。
(案例分析并不注重“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更注重学习者的思考与分析过程。
)二、教学案例分析与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案例是学校问题解决的源泉。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向全党提出:\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职称考试复习小学语文案例分析
在教师职称考试复习(小学语文案例分析)
-08-19 12:15:54| 分类:教师阅读| 标签:无|字号大中小订阅
案例分析题
1、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答: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她为了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不足的是:①没有合理地使用教学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
如在学生读完诗歌《赠汪伦》后即让学生看课文情景的投影,看上去是以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欣赏诗歌所表示的意境,实质上
是教学媒体替代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②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学习《赠汪伦》。
看上去是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进行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实质上只是使课堂变得热闹而已,对诗歌的学习理解并没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丧失了语文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她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
(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
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
么问题?试加评述。
答:优点:上述片断中,教师重视唤起学生生活的回忆,引领学生亲近文本,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文本、学生之间建立了意义对话的桥梁。
师生对文本的作用是积极的,获取的信息是个性化的,学生的表示是发自内心的,整个学习活动是学生重复接触课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和同学对话,实现了多元对话的过程。
缺点:片断中教师不论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是大力赞赏,容易引起了学生的误解。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
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以上片断中,后三位学生的回答明显已经偏离了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这些只是乌鸦的几个小缺点,我们应该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
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
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
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3、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早操》巩固识字的片段: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
(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
学生纷纷争抢“苹果”。
(共10个字,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座位上)
师:老师帮助你们贴到黑板上。
(要贴的位置过高)
生:“做操”贴到哪儿好呢?(还剩一个词语)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呢?
生:贴在下边好!
生:贴在题目旁边。
生:……
师:还是贴在中间好一些。
(教师把字贴在小露珠、小鸟、小蜜蜂画中间,形成环行板书)
师:请把自己摘的苹果上的字领大家读一读。
(学生依次领读词语)
你是怎样看待以上教学的?请发表你的观点。
答:以上教学片断中,教师并没有充分领会自主学习的内涵,操作上有点华而不实的感觉。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