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客家婚俗的特色及传承
客家婚俗[精选5篇]
客家婚俗[精选5篇]第一篇:客家婚俗客家婚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客家人男的到20岁,女的到16岁左右,做父母的就会开始操心他们的婚事了,当时客家人结婚有哪些程序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第一步:说媒,一般是男方委托媒人、媒婆、或者自己的亲朋好友到女方的家里面“说亲”,挑选合适的对象最重要的是门当户对,两者的身份、学识、以及地位都不能相差太多,如果媒人把两家的家长都说动了心,那么就直接进入第二步叫做“看妹子”,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见面”,如果男女双方都觉的对方还可以,彼此都情投意合,那么就进入我们的第三步“写庚帖”。
怎么写呢?首先要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果男女双方的八字合的来,没有相冲相克,那么就把他们的“生辰八字”写在一张红色的单子上,然后放在祖宗的香案上,如果三天之内没有发生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基本定了下来,定下婚事了,就进入第四步叫做“编红单”,又叫做“讲财礼”。
比如小庄我今天结婚,那么我就会和我父母和媒人一起到女方家,把我要给女方的财物列出一个单子,这个送给丈母娘家多少东西是可以讨价还价的。
定下多少财礼以后丈母娘会请我们吃午饭或者晚饭,在我要走的时候,也就是临出门的时候,丈母娘会送我一袋我们这边的特产花生,这袋花生可是大有作用的,大家猜猜看它有什么用?就是我拿了这袋花生以后,我要把这袋花生分给所有我认识的没有结婚的妙龄少女,意思就是小庄现在已经名花有主了,请各位姐姐不要打我主意了。
那我知道在座的各位贵宾都是日理万机的,大家平时都很忙,但到了周末也要休息放松一下,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江苏卫视现在一档非常火的综艺节目,叫做“非诚勿扰”,这个节目现在已经是全国综艺节目收视第一名了,第二名是“快乐大本营”,第三名是天天向上。
刚开始播“非诚勿扰”的时候,我很爱看,经常上网看好几期,现在不太爱看了,因为这个节目作秀的成分太多了,而且折射出了一些社会问题让人无法接受,比如里面的一些女嘉宾要求男嘉宾有车有房。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客家风俗文化礼仪客家民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客家地区的风俗文化礼仪丰富多样,反映了客家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将从婚俗、丧葬、节日等方面介绍客家风俗文化礼仪。
首先是客家婚俗。
客家人认为婚姻是家族延续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因此婚礼往往是非常盛大的。
在婚礼当天,新郎要骑着白马去接新娘,这被视为祈求美满姻缘的象征。
新郎接到新娘之后,伴随着锣鼓喧天的鞭炮声,阖家欢乐地前往新郎家。
在抵达新郎家后,双方亲友都要进行热情的互动,以表达美好祝福。
婚宴上,客家人还有自己独特的上新娘仪式,新娘要坐在红色布上,由家中长者领导,然后由新郎跪拜向新娘行礼,并敬酒,以示尊重和感恩。
其次是客家丧葬。
客家人对待丧葬非常重视,讲究礼仪和风俗。
客家家庭在有人去世时,会举行盖棺仪式和告别仪式。
盖棺仪式是指把逝者的遗体放入棺材,在家人和亲友的陪同下,将棺材盖好。
告别仪式则是在丧家设席,亲友来吊唁的场合。
客家人认为,告别仪式是对逝者的最后一次安慰和告别,因此要烧纸、燃香,举行祭祀仪式,以帮助逝者在天堂找到归宿。
丧家礼仪非常注重,亲友必须穿上孝服,依照客家民间传统的规矩来安葬逝者,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心情。
此外,客家节日也是客家风俗文化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人民热爱传统节日,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和仪式。
例如,“赶坟节”是祭祖的一种传统节日,每年清明节前的一天,家人会一起前往祖坟扫墓,祭扫祖先,烧纸燃香,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平安。
这是客家人对祖先的崇敬和纪念的方式,也是一种家族凝聚力的表现。
另外,农历七月的“鬼节”也是客家人盛行的节日。
他们相信在这个月里,鬼魂会出来游荡,为了不惊扰到鬼魂,人们会在门口点上纸灯笼,烧纸钱,以示对鬼魂的尊重。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客家人是一个重视传统风俗的族群,结婚也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仪式。
以下是关于客家人结婚的风俗礼仪,详细阐述了婚礼前、婚礼当天以及婚后的一系列仪式。
婚礼前的准备工作:客家人结婚前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婚庆公司,他们负责筹备整个婚礼过程中的各项事务,包括场地布置、婚车、音响等等。
其次,要选定婚期,客家人非常重视这个日期的选择,通常会在农历的黄道吉日结婚,以求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
最后,要进行亲事。
一般情况下,客家人的婚姻都是父母之间进行商议,然后再由媒人牵线搭桥。
有时,也会进行一些婚前聘礼的交换,以示双方的诚意。
婚礼当日的仪式:客家人结婚的仪式通常分为三个环节:迎亲、拜堂和敬茶。
首先是迎亲环节,新郎会带领一群亲朋好友去新娘家迎接新娘的到来。
迎亲队伍会在新郎家门口等待,一般会有鞭炮和锣鼓相迎,喜气洋洋。
随后,新娘父母会在门口摆放七碗饭,象征着祝福新人七世同堂。
然后,新娘会跨过七座门槛进入新郎家,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
接着是拜堂环节,新郎新娘会在家中设立一个专门的神坛,摆放神位和合家欢的照片,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新人会一一拜神,然后向双方父母行礼。
在此过程中,还会进行三拜九叩的仪式,分别向天地、先父先母和对方父母行三拜九叩,以示对祖先和双方家庭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最后一个环节是敬茶,新人会分别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双方家庭的感谢和尊敬之意。
在敬茶过程中,双方父母会给新人传授一些婚姻和家庭的道理和经验,希望他们能够幸福和睦。
婚后的习俗:客家人结婚之后还有一些特殊的习俗。
首先,新郎新娘会回到新娘家中拜访,称之为“回门”,象征着女儿嫁出去了,但并未忘记自己的亲人。
其次,婚后的第三天要进行新娘的“闹洞房”仪式,亲朋好友会躲在门口,等待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突然闯入,戏弄新人,并为他们布置一些小惊喜,以此增加新人的情趣和幸福感。
最后,新郎新娘还要进行一些其他的习俗,如重阳节给双方父母送礼、新父母中午给新人准备丰盛的饭菜等等。
客家传统礼仪
客家传统礼仪
客家传统礼仪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客家社区中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客家传统礼仪包括婚礼、葬礼、祭祀等多个方面。
婚礼方面,客家人讲究“三送三迎”,即新郎家要送三次嫁妆给新娘家,新娘家也要迎三次婚礼。
而在迎亲过程中,还有“门拜”,即新娘要在新郎家门口跪地行礼,表示尊重和恭顺。
葬礼方面,客家人重视祭祀仪式,认为只有通过仪式才能让逝者得到安息。
在葬礼仪式中,还有“醮仪”,即请道士为逝者超度,以保佑其灵魂得到安宁。
祭祀方面,客家人传承了许多祖先的传统仪式,如“拜祖先”、“祭三牲”等。
在祭祀仪式中,还有严格的礼仪规范和注意事项,以示敬意和尊重。
客家传统礼仪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客家人尊重传统、弘扬文化的表现。
通过传承和弘扬客家传统礼仪,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客家文化,也可以让客家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 1 -。
客家婚礼习俗
关于赣南客家婚嫁习俗的论文摘要:客家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在我们赣南地区分散着许多客家人,他们现存的风俗习惯许多有别于我们其他群体,但也存在相似之处。
除了一年中重要的民俗外,还包括民间文艺,像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歌谣等。
我对于赣南客家人的婚嫁习俗甚是好奇。
这篇论文是我在参加了南康一个朋友的婚礼后选定的题材,是我觉得最为好的内容。
关键字:合八字;过聘;哭嫁;送嫁;拜堂---闹房;回门;送满月正文:(一):一、婚前习俗:1、合八字。
“合八字”也可以说成是“传庚”,在现代则称之为“相亲”。
男方托媒人到女方家说媒求婚,女方若有意联姻,即将自己的生辰八字交媒人带给男方,男方请“先生”将双方的八字“推算”一番后(俗称“合八字”),看是否“相克”,这个过程即为传庚。
进入新时代后,这个“合八字”的仪式已经极少见了。
这第一道程序就已经吸引我了,对于接下来的也甚是好奇。
我的朋友他们是通过交往后才决定结婚,但却也走了这样一道程序,想必这是必须要履行的规矩了!而,在我们老家没有这个规定,也没有与之相似的习俗。
2、过聘即订婚。
相亲允婚之后,本来是存在一段“男女双方有一段‘思考期’”的,而我朋友他俩因为是交往走到一起的,就直接省去了中间一段。
女方选定一个日子,携着一群亲属到男方住处“看屋场(采家风)”。
届时,男方百般殷勤,用美酒佳肴将女方带来的亲属灌醉之后,便在宴席上与他们讨价还价,议定恩恤金、礼金、鱼肉、米酒的数量与嫁妆的项目,并敲定行嫁娶亲的日子。
如若不能近期嫁娶,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男方必须携带礼品到女方家“捎节”——慰敬女方的长辈。
过礼是迎亲的第一步,也就是履行订婚手续,先由媒人把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交换请算命先生推算一下,看双方生辰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合婚姻就要重新考虑,通过换帖合八字后媒人选个日子带男方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男方要向女方送一笔重礼,礼金多少、给姑娘一些什么订婚礼物一般都由媒人事先协商好. 按照传统的做法嫁娶的主动一方,其父母应选择迎娶良辰吉日准备迎娶,古代择日一般请星象学者或算命先生择日后来有通书和日历参照进行择日发请柬,由嫁娶者父母亲自送达亲友手中。
客家传统婚礼音声研究--基于江西南康的田野调查
客家传统婚礼音声研究--基于江西南康的田野调查幸莹洁;练月圆【摘要】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之一,也是最热烈、喜庆的,赣南客家人深受中国传统儒家礼乐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婚礼的举办。
传统的赣南客家婚礼非常隆重且仪式繁多,每一个仪式环节中的所有“音声”甚至于每个细节无不体现着客家人深刻的思想内涵、文化精神、人文意义。
以田野考察为基础,以音声研究为切入点,对南康十八塘乡下埠村客家传统婚礼个案进行深描,阐释该仪式的文化功能、象征意义,揭示该族群的心理内涵及精神实质。
【期刊名称】《歌海》【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5页(P123-126,131)【关键词】客家婚礼;仪式;音声;文化功能;象征【作者】幸莹洁;练月圆【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婚礼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客家人来自中原,深受古代传统儒家思想影响,非常重视人生“冠婚丧祭”等每一个重要的礼仪,因此客家婚礼非常隆重且仪式繁多,每一个仪式无不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文化精神、人文意义。
广义的赣南客家传统婚俗指的是包括相亲、定亲、迎娶三个程序在内的全过程,狭义的婚礼仅指包括迎亲、出亲、接亲等在内的迎娶仪式,该仪式始终在音声境域(soundscape)的覆盖中展现,属于婚礼的最核心的部分。
本文所称婚礼是狭义概念,将深描婚礼仪式过程,重点分析仪式过程中的音声①由曹本冶先生提出,“音声”指一切仪式行为中听得到或听不到的音声,其中包括一般意义上的“音乐”。
,阐释蕴含其中的文化内涵。
本文研究的区域属江西南康辖区,南康古称“南野”、“南埜”,晋太康元年改名“南康”,属江西省赣州市管辖,位于赣州市西部,1995年撤县设市,2013年撤市设区。
南康世居民族为汉族和畲族,汉族为主体,畲族所占人口比例小,且在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被汉族同化了。
南康属于纯客家县,不仅有唐朝以来的老客家人,也有明末清初从闽西、粤东回迁的新客家人。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
客家人的风俗有哪些
客家人的风俗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结婚习俗:客家人注重婚姻的家族传承,通常会进行严肃
的婚姻仪式。
女方嫁入男方家庭后,通常需要进行"上新
房",由长辈主持仪式,祈求新婚夫妇幸福美满。
2.祭祀仪式:客家人信奉神佛,常常会进行家庭祭祀或庙会
祭祀活动,如除夕守岁、拜财神、祭祖等。
他们认为祭祀
能够祈求神明保佑家庭平安、丰衣足食。
3.客家茶文化:客家人热爱饮茶,将茶叶制作成压制的茶砖,
以便携带和保存。
茶艺在客家文化中已有悠久的历史,并
有独特的品饮习惯和传统茶具。
4.客家建筑:客家人的传统建筑是土楼,这是一种独特的建
筑形式,通常由土和石材料构成。
土楼外形宏伟壮观,是
客家文化的象征。
5.客家菜:客家人以农耕为主,他们的饮食习惯偏向简朴,
注重营养和口感。
客家菜以烧煮和腌涮为主,在烹饪方法
和调味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些只是客家人的一部分传统风俗,并且因地域和地方习俗的差异,客家人的风俗也会有所不同。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与仪式
客家人结婚的风俗与仪式说媒过去客家男女青年,十六岁以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
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
看妹子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写庚帖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
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
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贴(俗名婚单),各置于香案之上,如三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贴送还女家)。
编红单也称“开红婚帖”,或叫讲财礼。
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
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
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
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
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
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
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看家方即女方到男方去看家庭,时间有的在“大扎”前,有的在“大扎”后,女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送日子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送菜和抬嫁妆新娘过门前一、二天,男家要请宗亲将红单规定的聘礼和鱼、肉、禽、面条等物,由十多人送到女家,回来时就把妆奁、家俱等带回男家。
迎亲也叫接亲或过门。
婚期前一天,男家要去十多人到女家接亲,有鼓手乐队,有放鞭炮的,有抬花轿的,有烧香的(要到女方的祠堂、庙宇、社公烧香),一个挑担的,一头挑带路鸡(一公一母),另一头是酒和松明,一个女的要带上新娘穿的衣服,还有扛木箧的二人,要扛去鱼、肉、酒、糕饼、香烟、鞭炮、蜡烛等物,媒人也要去,新郎有的去,有的不去,如新郎同去,新郎也要做轿,放鞭炮的是男方的全权代表,随带红包一、二十个。
客家结婚活动完整流程
客家结婚活动完整流程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支,而其独特的结婚活动也是备受关注的。
在客家人的传统婚礼中,有一整套严格的流程和仪式。
下面将为您介绍客家结婚活动的完整流程。
1. 提亲:在客家文化中,男方家庭要派代表前往女方家庭提亲。
代表团通常由父亲、兄弟或其他亲戚组成,携带礼品前往女方家中。
男方代表会向女方家庭表达他们子女的意愿,并与女方家人商讨婚事。
2. 定亲:如果女方家庭同意,双方会在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定亲仪式。
这时,男方代表会将聘礼交给女方家庭,显示出男方的诚意。
女方家人则会准备回礼,一般是一些物品和嫁妆。
3. 纳彩:纳彩是客家婚礼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在这一天,男方家庭会派人送彩礼给女方家庭。
彩礼通常包括一些金银饰品、布料、糖果等。
4. 婚礼筹备:在结婚前几天,双方家庭都会进行婚礼的筹备工作。
这包括准备婚车、布置婚礼场地、购买婚床等。
双方家庭亲友也会相互之间联络,商议婚礼的细节和安排。
5. 婚礼仪式:客家结婚仪式通常会在清晨举行。
婚礼开始时,新郎穿着古装,新娘穿着旗袍。
婚礼现场会有烟花、鞭炮和锣鼓声,喜庆气氛洋溢。
仪式包括拜堂、交换婚戒、敬茶、行拜礼等环节。
6. 婚宴:在婚礼仪式之后,双方家庭会举办婚宴,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分享喜悦。
客家婚宴以丰盛和美味的食物为特色,如客家酸菜鸡、卤味、客家糕点等。
婚宴期间,还会进行一些传统的娱乐活动,如唱客家山歌、跳客家舞等。
7. 送新娘:在婚宴结束后,新娘会被男方家庭的亲友送到新房。
送新娘的队伍通常由新郎的亲友组成,他们会高举花轿,伴随着锣鼓和礼炮声,将新娘送入新房。
8. 敬茶:新娘进入新房后,会向新郎家族的长辈敬茶。
新娘将为长辈们倒茶,并行拜礼以表示敬意和孝心。
以上便是客家结婚活动的完整流程。
这些传统的仪式和流程体现了客家人对婚姻和家庭的重视,也展示了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客家人结婚风俗礼节1(一)提亲客家传统聘娶婚姻之始,首为提亲。
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合。
提亲为六礼中“纳采”的一种变化形式。
《仪礼?士昏礼》中记曰:“昏(婚)礼下达,纳采用雁。
”就是说,秦汉以前的提亲一般是以提活雁作为礼物的。
这是取其顺乎阴阳往来之义。
到了秦汉以后,送礼又采用糕羊、合欢、嘉禾、胶漆等物,到了后来竟发展到了30余种,这些礼品一般都象征着夫妇牢固和睦。
惠州传统婚仪中的提亲携礼多是活鸡或花布妆奁类用物。
这种鸡,民间称“带路鸡”,寓意吉祥。
在提亲中,媒人受男家之托,凭三寸不烂之舌通女家。
因客家以前作媒人的多为女性,故客家习惯称之为媒人婆。
媒人在中国古已有之,《诗经》中就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诗句。
客家传统婚仪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职业的和非职业的两种,职业媒人婆以做媒为生,唯利是图,所以不惜摇唇鼓舌,讲假话,讲瞎话,夸大对方家庭对个人的优越条件,隐瞒对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
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给人一种“哄神骗鬼、谋人钱财”的丑恶形象。
(二)过大礼婚前诸礼最为隆重和至为重要的莫过于亲迎前夕的“过大礼”了。
在传统聘娶婚姻中,两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礼、嫁妆在这一天要履行。
此日男家将预先备好的各种聘礼装满食格、盒箩,贴红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荡荡地送往女家。
男方在“过大礼”中送全猪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谣里有“行猪过大礼”的唱词。
饼食也是必备之物,客家的定俗是备“大饼”,大饼的种类达十几种,依各家的条件和讲究铺张的程度备一种至数种大饼不等,不过,十数种饼全部备齐的并不鲜见。
除此外,必备的还有烧猪肉、鸡、鹅、鸭、鱼、发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礼品时,立即将原先预定的嫁妆送往男家。
客家传统婚俗中常备的嫁妆,主要为生活用品,比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帐之类,还有诸如衣柜、梳妆台、皮箱、八仙台等家具。
现在嫁妆中除主要的床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还见有缝纫机、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等。
客家人结婚风俗
客家人结婚风俗(实用版)目录一、客家婚俗简介二、客家婚俗的具体流程1.说亲2.送定3.报日4.安床5.迎娶6.拜堂7.洞房三、客家婚俗的特点正文一、客家婚俗简介客家文化习俗传承千年、自成一家。
客家婚俗是客家文化习俗中较有特色的一种习俗。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客家人结婚的习俗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二、客家婚俗的具体流程1.说亲男孩长大成人后,父母会请人来为他做媒,在附近寻找合适的未婚女子。
媒人会向女方父母说明男方的家庭情况、男子年龄、品貌等。
如果女方父母同意,便进一步相亲,称之为“探人家”。
2.送定说亲合适后,女方会提出条件,如聘金、猪、酒、鸡、鱼等。
男方则提出要嫁妆若干。
媒人在男女双方间调和讲定。
农村往往用书面形式,称写婚约或写合婚字。
写字时要由男方备办盛宴。
3.报日送定以后,男方会择吉日结婚,并告知女方。
女方会根据吉日准备嫁妆和婚礼相关事宜。
4.安床在结婚前一天,男方会安排人将新床安放好,并摆放各种吉祥物品,如红枣、桂圆、花生等,寓意着新人早生贵子。
5.迎娶结婚当天,男方会带领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迎娶新娘。
新娘穿上婚纱,戴上首饰,由姐姐或妹妹陪伴,一起前往男方家。
6.拜堂新娘到达男方家后,需要进行拜堂仪式。
新人在祖先牌位前拜三拜,表示对祖先的尊敬。
然后,新人在媒人的引导下,拜见男方家长,并接受他们的祝福。
7.洞房拜堂仪式结束后,新人进入洞房。
洞房内布置得非常喜庆,有着各种吉祥的图案和物品。
新人在洞房内喝交杯酒、吃红枣、桂圆等,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
三、客家婚俗的特点客家婚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旧时男女青年终身大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加上算命先生来决定。
2.门第条件限制:过去的客家婚俗,受到门第条件的限制,因此,先结婚后恋爱者居多,同床异梦者也不少。
3.独特的婚礼仪式:如送定、报日、安床等,都体现了客家婚俗的独特性。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仪
客家人结婚风俗礼仪
结婚是一个新的家庭伦理形式,从古代开始,结婚礼仪就一直有着严
格的规定,至今有一些遵循着古老的礼仪,而客家人的结婚礼仪还有一些
特别的习俗,被客家人称为“酌破”,有客家人也有广东省其他民族的客
属宗族的结婚仪式。
一、客家人的结婚礼仪
1、比武:当男方和女方一边完成了婚宴之礼之时,比武一般是由男
方主办,以过礼的形式助兴,男方从亲戚朋友中挑选几个代表来进行比武,旨在表示男方婚礼的豪华盛大。
2、“请盐”:这是客家结婚的一个传统习俗,是由男方邀请几位要
亲的朋友和亲戚组成的“请盐团”,他们一般会在夜晚前往女方家中,向
女方家人请求接纳,同时邀请女方出门,由男方准备的礼品代表女方的价
值成为礼物。
3、礼仪酒:男方家人和亲戚朋友会到女方家,向女方家人献上礼仪酒,表示对女方的尊敬和感谢,这是客家人结婚习俗最为重要的仪式之一,男方家人准备的礼品和礼物都要放在礼仪酒上,表达他们对女方的尊重。
4、吃饭:客家人的婚礼还有一个特别的特色就是特别注重客家菜,
客家人认为客家菜可以开胃,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而且这也是客家人结
婚必备的活动,由亲戚朋友统一准备客家菜,常见的有客家粥、客家面、
榆树腊肉等。
二、广东省民间的结婚礼仪。
客家婚嫁岁时习俗
客家婚嫁岁时习俗客家的传统风俗,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
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的风俗,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有现象,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尽管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
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客家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婚嫁习俗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而且历代都保存中原的传统文化,所以他们的婚姻礼俗深受古时风尚习气的影响。
也就是说,客家人的婚姻观念,仍以传统的“传宗接代”为主要目的。
而且客家人属性成规,男婚女嫁定要“明媒正娶”,才不为乡闾讥笑。
同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客家社会对于男女的观念,虽然也不免有重男轻女这种成见的存在,但是比起其他民系来,可以说男女之关系还是比较平等的,由客家女子在家中与男子同样劳作,可见一斑。
因此,女子在娘家的时候,与兄弟一视同仁,到了出嫁时,父母多隆重其礼,而夫家也务须依照传统的礼节,毕恭毕敬,循规蹈矩,才能娶得好媳妇。
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
其后,随着社会的变迁,虽有更改,但大致上还是参照旧制来办理。
客家的祝寿,分为两种。
一种是娘家为女婿做生日,有两次:一次是新婚后的头一次生日,叫做“新生日”;另一次则是在女婿31岁时,俗称“做三十一”。
岳父母都要馈送衣料等礼物,婿家则治酒席宴请岳父母及亲友。
另一种则是60岁开始的祝寿,尔后每过10年就庆祝一番,叫做“做大生日”。
喜庆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一般都要宴请、欢叙一番。
客家人结婚风俗
客家人结婚风俗引言结婚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结婚风俗。
客家人作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民族群体,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
本文将介绍客家人结婚的风俗习惯,包括婚前准备、婚礼仪式和婚后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一、婚前准备1. 订婚仪式在客家人的传统观念中,婚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婚姻不仅关乎两个人的幸福,也涉及到两个家族的联姻。
因此,订婚仪式是客家人结婚的第一步。
通常,男方的家人会前往女方的家中,由男方的长辈代表向女方的长辈提亲,表示男方对女方的真诚爱意。
如果女方家庭同意,双方家长会商定具体的婚期。
2. 婚前准备工作在确定婚期后,双方家庭会开始进行婚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准备婚礼所需的物品、安排宴席、选购婚纱、婚车等。
客家人婚礼注重细节和热闹,因此准备工作通常会提前数月进行。
二、婚礼仪式1. 迎亲仪式在婚礼当天,新郎一般会带领一队迎亲队伍前往新娘家。
迎亲队伍通常由新郎的亲友组成,会手持花束和礼品,高唱欢快的歌曲,以示喜庆。
到达新娘家后,新郎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关门关”、“猜灯谜”等环节,才能进入新娘的房间。
2. 婚礼仪式客家人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拜堂和敬茶两个环节。
拜堂是新郎和新娘双方家长见证下的重要仪式,代表着双方家庭的联姻。
在拜堂仪式中,双方父母会为新人敬献茶水,并给予祝福。
敬茶仪式则是新人向双方长辈敬茶,以表达对长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3. 宴席婚礼当天,新人和双方家庭会举办盛大的宴席,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分享喜悦。
客家人的婚宴通常以客家菜为主,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盛的菜肴而闻名。
宴席上,亲友们会为新人祝福,并表演歌舞等节目,为婚礼增添欢乐气氛。
三、婚后习俗1. 返娘家在客家人的传统观念中,女儿是娘家的财富,因此在结婚后,新娘通常会返回娘家探亲。
这一习俗被称为“返娘家”。
返娘家的时间通常是在结婚后的一周内,期间新娘会带上一些礼品,向父母和亲友们表示敬意和感谢。
2. 安床仪式新婚夫妻在入洞房后,会进行安床仪式。
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有哪些
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有哪些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过大门:在结婚当天,新郎要带领着一群好友过大门,但不能直接进入新娘家,需要先进行一番“闹门”的娱乐活动,如回答问题、挑战游戏等,以展示新郎和他的好友的智慧和勇气。
2. 安床:新婚夫妇在婚礼后新房的床上摆放玫瑰花瓣、叠放被褥等,象征着美满幸福的未来生活。
3. 请亲:新婚夫妇在结婚后的几天内,要亲自拜访双方父母亲戚,向他们表示谢意和尊敬,并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
4. 七拜礼:在婚礼仪式上,新郎和新娘进行七次拜访,分别是天地、父母、夫妻、兄弟姐妹、亲戚、好友、子女,拜访的顺序和文化内涵有细微差异。
5. 敬茶:婚宴上,新娘要敬茶给新郎和双方父母,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6. 走门礼:新娘在出嫁后要走过“门槛”,以示告别娘家,同时也表示归顺新家。
7. 求婚媒人:在客家人传统的婚礼仪式中,有一名媒人扮演重要角色,负责撮合男女双方。
求婚时,男方要做一份求婚信给媒人,由媒人转交给女方,表示真挚的爱意。
8. 婚车队伍:在结婚当天,新娘要坐着花车从娘家出发,由婚车队伍陪同到新郎家,以示新娘进入新家的喜庆。
这些习俗礼仪展示了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尊重,也体现了婚姻的庄重和祝福。
每个环节都有着深刻的意义和象征,使整个结婚过程更加隆重和有仪式感。
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丰富多样,仪式庄重且富有意义,不仅彰显了客家文化的传承,也向新人传达着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和祝福。
以下将深入探讨客家人结婚习俗礼仪的相关内容。
首先是“过大门”仪式。
这是客家人婚礼中的重要环节,标志着新郎进入新娘家庭的开端。
在进入新娘家之前,新郎要经历一番娱乐活动,包括回答问题、挑战游戏等,其目的是考验新郎和他的好友的智慧和勇气。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增加了婚礼的趣味性,也让新娘家庭能够更好地认识新郎和他的朋友,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其次是“安床”仪式。
在结婚后的第一晚,新婚夫妇要一同进入新房,摆放玫瑰花瓣、叠放被褥等,以象征美满幸福的未来生活。
客家民俗文化知识
客家民俗文化知识客家民俗文化知识涵盖广泛,包括传统节日、婚礼、祭祀、饮食、服饰、艺术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客家民俗文化知识的介绍:1.传统节日:客家人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独特的习俗和活动,如春节期间有贴春联、包饺子、舞龙舞狮等习俗,清明节期间有扫墓、烧纸钱等习俗,端午节期间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
2.婚礼:客家人的婚礼习俗独具特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婚礼时的“拜堂”,新郎新娘会在堂上跪拜祖先,以示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尊重。
此外,客家人还有“送嫁”的习俗,即新娘出嫁时,娘家人会选派几位有威望的长辈护送新娘到夫家,以示对新娘的关爱和尊重。
3.祭祀:客家人重视祭祀祖先,认为祭祀可以保佑全家平安、顺利。
在祭祀活动中,客家人会准备丰盛的祭品,如鸡、鸭、鱼、肉等,并烧香、上烛、敬酒等。
此外,客家人还会在祭祀活动中进行“做公德动作”,如放鞭炮、舞龙舞狮等,以示对祖先的敬意。
4.饮食:客家人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客家酿豆腐”。
这道菜是用豆腐和肉馅为主料,加入葱花、姜末等调料制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此外,客家人还喜欢吃糯米饭,糯米饭是客家人的主食之一,因其口感软糯、清香可口而备受喜爱。
5.服饰:客家人的服饰文化也有独特之处。
传统的客家妇女服饰以宽松为主,色彩较为单一,多穿蓝色或黑色的衣服。
而传统的客家男子服饰则较为简单,多穿白色或蓝色的衣服。
此外,客家人还喜欢在衣服上绣上各种图案和花纹,以示吉祥和美观。
6.艺术:客家人的艺术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客家山歌”。
山歌是客家人用方言演唱的一种民歌,具有独特的韵律和曲调,被誉为“客家文化的瑰宝”。
此外,客家人还有剪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
以上是关于客家民俗文化知识的一些介绍,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客家文化。
江西客家人“抢打轿”文化特征分析
江西客家人“抢打轿”文化特征分析江西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省份,其中客家人是江西省的重要民族之一、客家人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分支,有着独特的文化特征。
在江西省的客家地区,客家人有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即“抢打轿”。
“抢打轿”是指客家地区的婚礼中,新郎出门接新娘时,亲朋好友会争先恐后地上前抢着扛轿子,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和喜庆之情。
这一习俗在江西省的客家地区非常普遍,体现了客家人的团结、勤劳、热情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首先,抢打轿体现了客家人的团结精神。
在客家地区,人们将抢打轿看作是一种荣誉,因此亲友们都希望能够争先恐后地去扛轿子,以显示自己对新人的祝福和关心。
这种团结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了亲友之间的关系上,还体现在了整个客家社区的文化氛围中。
无论是家庭、村落还是族会,都非常重视团结和互助,通过抢打轿这一仪式,客家人一起分享了喜悦,增强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和凝聚力。
其次,抢打轿体现了客家人的勤劳精神。
客家地区地理特殊,山地较多,交通不便。
因此,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勤劳、节约、朴实的生活方式。
抢打轿这一传统习俗,需要人们用肩膀扛起轿子,需要徒步走过一段距离。
这需要参与者有较强的体力和耐力,同时也是对客家人勤劳精神的一种体现。
在客家人看来,抢打轿是对勤劳劳动的一种回报和报答。
此外,抢打轿还体现了客家人的热情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抢打轿的过程中,人们会高呼着吉祥的口号,欢快地唱着歌曲,热闹非凡。
尽管扛轿是一项辛苦折腾的活动,但客家人并不觉得疲惫和厌倦,反而会忘记一切痛苦,全情投入其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客家人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也给客家地区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总之,抢打轿是江西客家人的一项独特的文化现象。
它体现了客家人的团结、勤劳、热情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一传统习俗不仅是对新人的祝福和关爱,也是客家社区互助和凝聚的一种表现。
通过“抢打轿”这一习俗,客家人传承和弘扬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也为江西省的多元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南康的风俗作文
南康的风俗作文在江西的南部,有一个叫南康的地方,这里的风俗就像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人情味儿。
说起南康的风俗,那不得不提每年春节期间的舞龙灯。
这可是一项热闹非凡、让人热血沸腾的活动。
一进入腊月,各个村子就开始为舞龙灯做准备了。
村里的能工巧匠们聚在一起,精心制作龙灯。
龙头往往是最关键的部分,要用竹篾、铁丝、彩纸等材料,一点点地扎出形状,再描绘上鲜艳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
龙眼一定要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龙牙要锋利尖锐,展现出龙的威严;龙须则要飘逸灵动,随风舞动时仿佛有生命一般。
龙身是由一节节的灯板组成,每节灯板上都装着灯泡。
到了晚上,这些灯泡亮起,整条龙就像是在夜空中翱翔的祥龙,璀璨夺目。
大年初一的晚上,舞龙灯的队伍就出发了。
敲锣打鼓的声音响彻整个村子,引得男女老少纷纷走出家门。
舞龙的小伙子们个个精神抖擞,穿着统一的服装,步伐整齐有力。
龙头在前面引领,龙身随着节奏蜿蜒起伏。
只见那龙头时而高高昂起,时而俯冲而下,嘴里还会喷出一团团火焰,引得观众们阵阵惊呼。
我记得有一年,我跟着人群一起去看舞龙灯。
那天天气特别冷,还刮着风,可是大家的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我站在人群中,使劲儿地踮起脚尖,想要看得更清楚一些。
当龙灯经过我面前的时候,我被那壮观的景象震撼到了。
龙身上的灯光映照在人们的脸上,每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兴奋和喜悦的光芒。
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这种风俗带来的凝聚力和欢乐氛围。
除了舞龙灯,南康还有一个独特的风俗就是“打黄元米果”。
每到农历腊月,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打黄元米果。
这可是个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
打黄元米果的第一步是要准备好材料,主要是糯米和黄栀子。
把糯米浸泡在水里一段时间,然后捞出来蒸熟。
黄栀子则要用水煮出黄色的汁液,用来给米果上色。
接着,把蒸熟的糯米和黄栀子水倒入石臼中,几个壮劳力就开始用大木槌轮流捶打。
这捶打的过程可有讲究,力度要适中,节奏要均匀,否则打出来的米果口感就不好。
南康客家婚俗的特色及传承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且各具特色,众民族的不同文化形式使得我国的文化特点显得更加地丰富和多样。
而其中较为常见的婚嫁习俗,是发源于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夏代,臻于周代。
客家作为汉民族一支重要民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由数次南迁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交往、互动、融合而成的群体。
赣南地区由于具备重要的地域条件和军事特点,是中原汉民南迁较早的聚集区与扩散地,是最早形成客家文化的地域之一,其中南康则是客家民系的摇篮。
他们定居赣南后,除了保持自己的中原传统文化外,还吸收了大量异族文化,与之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独具客家风情的文化形态。
婚俗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客家人生五大习俗中最为重要的礼俗,其形式多样、仪式复杂、功能丰富,体现了浓郁的客家特色。
客家人的婚嫁习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特点,并将这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进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族;客家;婚俗;传承目录摘要 (I)一、前言 (1)二、客家人的定义 (1)三、南康客家婚俗的特色及其历史意义 (2)(一)议婚 (2)(二)订婚 (2)(三)完婚 (3)(四)完婚阶段的特色 (4)四、南康婚俗的传承情况 (5)五、继承客家婚俗的方案 (5)总结 (7)参考文献 (7)一、前言当前时代,婚俗在众人眼中无非是洁白的婚纱和帅气的媳妇,或者是当下流行的汉代婚礼,又抑或是神圣的教堂、庄严的神父等各种充满西方色彩的婚庆仪式的画面。
而当这样的婚俗变为常态时,那些传统的婚嫁风俗就显得愈发的遥远与珍贵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现今只有生活在乡镇的普通百姓,依旧还是保留了许多旧时的婚嫁风俗,尤其是赣南这片充满着浓郁的客家风土气息的土地,时常能从老一辈的人那儿听闻关于婚嫁的那些事儿,偶尔有幸也可以亲临旧时的婚嫁现场。
婚俗是赣南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体现形式,也是当地人民较为重视的活动,颇有历史特色[1]。
所以,我觉得提高对传统婚嫁风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很有必要的,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份不可丢失的文化。
客家男人的婚恋观
客家男人的婚恋观
客家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存在,客家男人的婚恋观也
随之广为人知。
客家男人,通常以家庭为重,婚姻看重门当户对,注
重婚姻的稳定性和家庭的和谐,生活过得还算美满。
客家男人婚恋观的特点在于:遵循家族原则和传承家族文化,崇
尚节俭和质朴的生活方式,重视家庭责任和婚姻的稳定性。
首先,家族观念比较强。
客家男人对家族的认同和传承十分重视,对婚姻的选择和家庭的经营也都有着明确的家族利益考虑。
对于客家
传统文化的传承,客家男人非常自豪,坚信它是自己家族的根基和血脉,转而影响了他们的婚姻观念和婚姻生活。
其次,客家男人注重婚姻的稳定性。
在客家男人心中,婚姻不仅
仅是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更是双方家庭之间的亲戚关系的维系。
因此,客家男人往往会选择对自己合适的人,以确保婚姻的长久稳定。
最后,客家男人有着节俭和质朴的生活方式。
客家男人在婚姻观
上不会过分追求浪漫和逍遥自在的生活,它们更注重实际生活,并且
尽可能地保持住家庭的节俭生活方式。
这是为了家庭的经济安全和生活稳定,也是一种传承自家族文化的表现。
在客家男人的婚恋观中,最为重要的是家庭和情感。
不仅是各人选对象必须考虑两家的匹配度,还要注重婚姻的维系和家族的延续。
因此,在客家文化的熏陶下,客家男人注重婚姻的安定性,重视家庭责任和忠诚。
当婚姻出现了不顺的情况,客家男人们也会尽快解决,并在家庭中做出相应调整,以此来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且各具特色,众民族的不同文化形式使得我国的文化特点显得更加地丰富和多样。
而其中较为常见的婚嫁习俗,是发源于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夏代,臻于周代。
客家作为汉民族一支重要民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由数次南迁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交往、互动、融合而成的群体。
赣南地区由于具备重要的地域条件和军事特点,是中原汉民南迁较早的聚集区与扩散地,是最早形成客家文化的地域之一,其中南康则是客家民系的摇篮。
他们定居赣南后,除了保持自己的中原传统文化外,还吸收了大量异族文化,与之形成了自己丰富多彩、独具客家风情的文化形态。
婚俗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客家人生五大习俗中最为重要的礼俗,其形式多样、仪式复杂、功能丰富,体现了浓郁的客家特色。
客家人的婚嫁习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其特点,并将这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进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民族;客家;婚俗;传承目录摘要 (I)一、前言 (1)二、客家人的定义 (1)三、南康客家婚俗的特色及其历史意义 (1)(一)议婚 (2)(二)订婚 (2)(三)完婚 (3)(四)完婚阶段的特色 (4)四、南康婚俗的传承情况 (4)五、继承客家婚俗的方案 (5)总结 (6)参考文献 (6)一、前言当前时代,婚俗在众人眼中无非是洁白的婚纱和帅气的媳妇,或者是当下流行的汉代婚礼,又抑或是神圣的教堂、庄严的神父等各种充满西方色彩的婚庆仪式的画面。
而当这样的婚俗变为常态时,那些传统的婚嫁风俗就显得愈发的遥远与珍贵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现今只有生活在乡镇的普通百姓,依旧还是保留了许多旧时的婚嫁风俗,尤其是赣南这片充满着浓郁的客家风土气息的土地,时常能从老一辈的人那儿听闻关于婚嫁的那些事儿,偶尔有幸也可以亲临旧时的婚嫁现场。
婚俗是赣南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体现形式,也是当地人民较为重视的活动,颇有历史特色[1]。
所以,我觉得提高对传统婚嫁风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很有必要的,需要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这份不可丢失的文化。
为了加深对客家传统婚俗的了解,本文将从南康客家婚俗的特色及其历史意义,了解其传承情况,进而提出继承优秀客家文化的方案。
二、客家人的定义客家的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发展,在南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客家人族群。
客家人作为一个具有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重要群体,是广东本地的主要族群(广府、客家、潮汕、粤西高凉、四邑、海陆丰、粤北少民等)之一,也是江西和福建本地的重要族群之一,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语言-客家语。
由于客家民系并不比其他民系形成的时间晚,因为客家语本是中原雅言,只是到了南方后吸收了一些土著语言,但其主体仍是中古雅韵[2]。
据估计,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
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等19个省(市、自治区)的 180多个县(市),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
约600万人分布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约1500万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
三、南康客家婚俗的特色及其历史意义南康的婚俗特色相比于常见的婚俗较为复杂,它是由议婚、订婚、完婚三个阶段组成。
在这三个阶段都深刻地体现了南康客家独具特色的习俗风貌[3]。
(一)议婚议婚是南康客家婚俗的开始第一步,也就是双方家长、长辈或者本人根据双方的情况进行考量,然后讨论双方是否合适,这表现了南康客家人对婚姻的重视。
议婚的第一点就是说媒,一般情况是由男方作为主动方,会拜托自己的亲友或者媒婆去说媒,如果男女双方都有初步的意向,想深入的了解和发展,就会约定良辰吉日。
在这天,男方带上一些水果或者糕点、酒肉之类的小礼品在亲友或者媒人的陪同下,与女方在约定的地点见面,也就是“看妹仔”。
客家人作为对礼节很重视的民族,通常在相亲中会包一个类似见面礼的红包赠送给女方,红包内的金额都要求“六”“九”,寓意“顺”“久”,也表达了对婚姻的美好憧憬。
如果女方收下了礼品和红包,且对客人热情款待,这样的情况则是允婚。
在允婚介绍后,议婚中另一个环节即访家就随之而来了。
访家顾名思义就是对家庭的访问,也称“察家”、“旅屋场”通过这点可以较为充分的了解双方的家庭概况,观察双方家庭的邻里关系和感受邻里的相关评论,这也是表明了联姻的意愿。
家族近邻都会自发送来米酒、果品和荤盘等招待客人,以示这里的人热情好客。
男方则会在家里盛情款待来访的女方亲友,并对每一个来访的人员赠送红包,以讨喜庆,和表现家族的好客[4]。
如果女方对于男方的表现满意,之后就会议定返礼,比如嫁妆、礼金等等。
(二)订婚在议婚后,如果双方都非常满意,就会进入订婚阶段,也叫“定亲”。
男女双方在访家结束并表示满意后,男方将选择吉日,带上礼品和嫁妆以及未来新娘的金银首饰,新购的衣物等,在媒人的陪同下正式的登门求婚。
在女方家自然会被当做宾客对待,将气氛营造得很热烈和庄严,并在女方众亲友的面前回赠未来女婿衣物或鞋物等,这就形成了订婚仪式[5]。
定亲后男方要提前半年左右初确定迎娶日,并择吉日带上礼物送到女方家,此谓“报日子”。
女方同意的话,则按日期赶制嫁妆,准备出嫁事宜。
在这段时间里,遇有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男方要以食品和衣物等送给女方,俗称“哨节”。
如果已经完成定亲,而男方迟迟不报日子,女方可以视之前的婚俗活动皆无用,婚事生变。
(三)完婚议婚和订婚都如期圆满完成,就会进入完婚阶段,俗称“过娶”,男方叫“娶亲”、“归门”,女方叫“过门”[6]。
这是婚俗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礼数最多,最讲究的一个阶段。
在婚礼前一天或者当天,新娘要沐浴换装,设筵于堂,行告祖礼,请族中福泽之妇为新娘开容,就是用麻绳绞去脸额颈项上汗毛,又称“开面”。
男方则要一早将鱼肉三牲等送至女方家供操办婚宴用,带上一只活公鸡,沿途吹唢呐,放鞭炮发往女家。
接亲队伍到女家时,女家孩子会拦轿,要发红包才让进门,男方不仅要给新娘父母包“恩恤礼”,而且对所有跟新娘有关的亲人,以及为新媳出嫁服务的人都要包红包,如妆扮礼、沐浴礼、开桌礼、厨师礼、主事礼等等,礼数不到不发亲。
吃过“送亲酒”,即中餐,当催促发亲的唢呐声和鞭炮响过后,女方将陪嫁礼物摆放在男方抬来的扛盒里,新娘头遮红盖头,由娘舅或兄弟足踩米筛背上轿。
米筛是千里眼的象征,踩米筛是表示娘家对出嫁女儿的祝福与思念。
上轿时,女家还要陪送一只未生蛋的活母鸡与男方送来的公鸡相匹对回送男方,此曰“带路鸡”。
然后一路吹吹打打而归,所以称“归亲”。
当新娘距离男方家较近时,会出现男方专门聘请的锣鼓师进行出拉弹唱,场面热闹非凡,之后由司仪手执雄鸡,呼赞喝彩。
完毕打开堂门,迎进花轿,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踏着米筛,迎着新郎撒来的糖果五谷,走入大厅。
接着由多子女的夫妇(希望能给新娘带来好运,以后多子多福)分别扶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父母和夫妻对拜。
礼毕入洞房,新郎新娘并坐床前饮交杯酒,喝鸡腿汤。
外面大厅里则摆下盛宴招侍宾客,此谓“归亲酒”[7],即晚餐。
闹房,其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也是丰富多彩,是为了将婚俗的喜庆推入高潮,营造出亲切、快乐和热闹的氛围。
这时候众亲友会一起出一些活动的主意,并要求新郎新娘完成。
活动内容大多以难度较高或者搞笑幽默、羞涩的主意为主。
一般要闹至半夜,结束时喜放鞭炮,招待大家吃些点心,然后新郎新娘要洗漱更换新内衣。
婚后旧俗有“三朝看嫁妆,四朝回面,五朝入厨,六朝洗手,满月送藤盘”等喜庆余音,现多为第三天,新郎伴同新娘,带一壶混熬了猪肉、鸡肉和鸡蛋的汤“回门”,也称“回红”,即回娘家,午饭后又一同返回。
(四)完婚阶段的特色在完婚阶段,哭嫁、戴“四子项链”、撒小额硬币、拜堂前新娘要“坐性”这四个阶段真切地表现了南康客家的婚俗特色[8]。
第一,哭嫁[9]。
新娘在被新郎迎娶出门之时,要在亲友面前号哭,即为“哭嫁”,这是种非常特殊的哭,是怀着喜悦心情向亲友诉说离别之情的哭。
她边哭边诉,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婉转动听,若为具有唱山歌素质的新娘,还往往会触景生情,哭唱成歌。
这时旁边还有亲人“陪哭”“劝哭”,简直是场“哭艺”表演。
当地人认为,“哭嫁”是种吉祥如意的象征,不哭不体面,不热闹,不哭命不好,事业不兴旺发达。
第二,戴“四子项链”。
新娘出嫁时脖子上要挂“四子项链”即枣子、花生、桂子(桂圆)、荔枝四种果子串成的珠环,按每种果子名称取意为“早、生、贵、子”。
这代表着娘家对新人的美好祝愿。
第三,撒小额硬币。
接亲队伍快到女家时,女家唆使孩子们,选择一个路窄的地方,用板凳将路拦住不让接亲的人过。
这时,男方负责礼金的礼宾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小红包,红包的钱很少,一般每个红包一角、五角、一块不等,撒在地上,让孩子们去抢,趁孩子们抢钱时,接亲的队伍就越过障碍。
有经验的、机灵的孩子会商量好,一些人抢红包,另一些人仍拦住花轿不放,接亲的人便一次次地撒小红包。
到一定时候,花轿仍过不去,大人们觉得差不多了,便会出来干预,于是花轿顺利通过。
这不仅是为了增加喜庆,更重要的也在于考察男方是否大方。
第四,拜堂前新娘要“坐性”。
新娘到达男方后,由新郎抱到一个大簸箕中央坐着,一般要做两个小时,这就是“坐性”,“坐性”是为了磨新娘的性子,使其以后能更好的跟婆婆相处。
坐完之后才开始拜堂仪式。
以上四点,充分体现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和对于礼仪的注重。
毕竟作为一个具有自身民族特性的客家婚俗,拥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对于我国文化的组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0]。
四、南康婚俗的传承情况虽然赣南地区的南康客家风俗具有地方特色,对于当地的文化和经济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就先目前来看,南康客家风俗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赣南南康的客家风俗也渐渐地被人们遗忘。
如今南康的婚礼和饮宴逐渐的失去了客家特色和风味。
在南康客家,婚礼的举办一般是简单的婚宴酒,人们追求的是效率而不是特色。
的确,在现今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社会,效率就是生命。
但作为一名客家人,我们应该保留客家的一些特色。
在婚俗中,可以适当的减去议婚和订婚这两个阶段的一些传统习俗,因为其中确实有些内容失之繁琐,但对于完婚阶段的一些礼俗,我们还是应该继承。
原因在于:第一,风俗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另一个地方的特征,作为客家人,为了区别于汉族的其他的民系,我们有必要沿袭客家的特色风俗。
第二,客家婚俗中的很多礼节都可增加婚礼的喜庆,并寄予美好的祝愿,如哭嫁风俗和戴四子项链。
第三,现在国家提倡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客家风俗也应当得到继承与发扬。
从整体上看,赣南南康的客家风俗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展,我们也必须承认这些风俗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有些还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思想,但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把客家优秀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