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政治经济学部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政经思考题(期末终极版)
政经思考题导论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2)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也叫经济关系。
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答: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其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因为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包含了鲜明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探索,认识和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坚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鲜明立场,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内在统一。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2)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3)揭示经济运动的普遍规律。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马政经研究生产关系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即经济规律。
所谓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任何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具有客观性。
这是因为:第一,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所以人们处理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时: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
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类型。
经济规律依其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普遍经济规律;第二,共有经济规律;第三,特有经济规律。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答:①历史背景。
A.产业革命用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生产,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方式。
(2)消费也决定着生产。
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对象:首先,生产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
这里讲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在服务领域提供服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以流通为对象的重商主义,也不同于仅仅以农业部门为对象的重农主义,更不同于当时以分配为出发点的经济思想。
政治经济学对象以生产为出发点,反映这样的事实:物质资料的生产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但对生产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不能脱离生产的自然属性,原因是反映自然属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的社会属性。
显然,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不是研究生产的技术方面,而是研究生产的社会方面。
其次,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以生产为对象但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
任何生产都是连续不断地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最后,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社会生产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也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的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研究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任务是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
3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其各自内容及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政治经济学教材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教材思考题参考答案(导论-第八章)导论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学堂在线)(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人类社会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要发生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属性。
(2)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分为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生产关系受生产力决定,同时又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决定,同时又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第一章商品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抽象劳动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生产任何一种商品,都必须耗费一定量的人类劳动。
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进行量上比较的可能性。
商品的交换本质上是等量抽象劳动相交换。
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内,看不见摸不着,只有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在交换价值上才能得到独立的体现。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
由于生产资料归不同的生产者所有,商品所有者都是独立的进行生产并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生产商品的劳动完全是他们私人的行为。
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存在矛盾,具体表现是:(1)私人劳动有时不能在事实上转化为社会劳动。
政经思考题(期末终极版)
政经思考题导论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即研究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2)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政治经济学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力,即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
(3)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也叫经济关系。
在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答: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其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同时因为它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包含了鲜明的批判性和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坚持以科学的态度探索,认识和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坚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鲜明立场,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的内在统一。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2)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3)揭示经济运动的普遍规律。
(4)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马政经研究生产关系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即经济规律。
所谓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任何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具有客观性。
这是因为:第一,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客观的.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所以人们处理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时:人们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
人们可以认识并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5)经济规律的类型。
经济规律依其产生和发生作用的经济条件不同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普遍经济规律;第二,共有经济规律;第三,特有经济规律。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答:①历史背景。
A.产业革命用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生产,奠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物质基础。
政治经济学Ⅱ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106
第一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1.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的形成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自具有什么特征?各个阶段之间具有的关系?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系统论述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的三个互相衔接的发展阶段: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第二(高级)阶段。
每个阶段具有的经济特征是:在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和斗争;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1)实行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资料公有制;(2)社会生产由国家统一地、有计划地组织;(3)商品货币关系已经不再存在;(4)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以劳动为尺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第二阶段:(1)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剥削;(2)消费品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个阶段是互相衔接、经常变化和改革的。
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取得政治上的统治以后,将经历一个由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过渡时期完成之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人类社会就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社会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人类社会就进入成熟的共产主义阶段,这是共产主义第二阶段。
2.为什么中国要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在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部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即从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们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落后的不发达状态,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1)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长期发展,才能逐步过度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生产力落后等因素的影响,这个过渡期将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2)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决定我国必然经历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原因。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
导论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②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③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答:(1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
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1、经济规律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这里讲的经济条件包括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市场条件等等。
2、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无论人们对它认识或不认识,它都会按照自己的要求发挥作用。
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1、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2、人们可以研究各种经济条件下经济规律的作用,结合现存的经济条件,选择和利用经济规律对自己有利的实现形式。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思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联系这一观点说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B.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C.用暴力手段掠夺殖民地财富D.用暴力手段掠夺本国人民财富2.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
”这句话表明A.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共有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3.在古代的物物交换中,一只羊能换两袋米。
这两种有用性完全不同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B.有不同的使用价值C.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应理解为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5.马克思说:“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转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
”这里所说的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是指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6.某厂生产一部笔记本电脑售价5000元,但此类笔记本电脑的大多数厂家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加C.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加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7.当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之后,货币就产生了。
政治经济学原理第一章课后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P5)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一方面,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成熟,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了政治舞台,并开展了强大的工人运动。
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揭示了它的运动规律。
在继承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
4)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开放中,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获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展,而且还在继续发展之中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体上说,是研究特定社会制度中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经济规律。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P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与资本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既相统一,又有差异。
(1)其统一面在于,二者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利益关系,揭示经济运动规(2)其差异面在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重在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内在矛盾、阶级对抗性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与灭亡的客观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则重在研究怎样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经济利益。
4、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具有阶级性(P8)这是因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而经济利益关系在存在阶级关系的社会中,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
5、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P9)(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又是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学说。
政治经济学(马经)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问题与思考名词解释交换价值: 能用来同别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属性。
即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时在数量上的比例。
价值:决定商品交换比例。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属于历史范畴。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属于自然范畴。
具体劳动: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永恒属性,属于永恒范畴。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属于社会属性,历史范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生产某种商品的效率或能力。
(两种表示法)价值形式:商品交换时,将价值和价值量通过交换价值而间接或相对表现出来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出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
价格标准:货币单位及其等分纸币:代替金属货币进行流通,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货币流通规律:(流通手段时)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支付手段时)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代售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的价格总额-互相抵消的价格总额)/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1.如何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如何?答: 问题一: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属于自然范畴。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属于历史范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考题第一篇问题一:物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区别答:①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便是物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物品的自然属性。
有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性质决定。
②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的。
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价值的本质是体现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
问题二: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之间的关系答:①商品的二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劳动二重性包括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②具体劳动也叫有用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反应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方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③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半人类劳动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问题三: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但是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还要提高各自的生产率。
答:①商品的价值量不是有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个别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就体现为更多的社会价值。
在市场竞争中就具有更大的价格优势。
问题四:用等价形式交换具有哪些优势答:①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②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③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形式。
问题五:怎样解释“金银天然非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答:1.金银天然非货币。
①在人类产生前,金银就是自然界中存在两种金属,并不是货币。
(无人类当然无货币);②人类产生后,也并不是所有金银都是货币,只有那些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才是货币(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金银首饰不是了);③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产品经济时期(共产主义),按需分配,货币消失,但金银作为客观实在仍然存在。
马政经试题答案及解析
马政经试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
A. 阶级斗争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C. 社会主义革命D. 商品经济答案:B解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作机制,包括商品、货币、资本的概念,以及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实现过程。
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矛盾和运行规律。
2.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 价值和价格C. 劳动和资本D. 供给和需求答案:A解析: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而交换价值则是指商品在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量。
这两个属性是商品经济中不可或缺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商品的基本特性。
3. 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的条件是()。
A. 劳动者拥有自由B. 劳动者拥有生产资料C. 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D. 劳动者接受教育答案:C解析: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的条件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为了生存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这种出卖是建立在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当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他们才能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从而使得劳动力成为一种商品。
4. 剩余价值的来源是()。
A. 资本家的投资B. 工人的劳动C. 市场的供求关系D. 政府的政策答案:B解析:剩余价值的来源是工人的劳动。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创造了相当于其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还创造了超过这一价值的剩余价值,这部分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构成了资本家的利润。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
A. 生产过剩B. 消费不足C. 资本积累D. 阶级矛盾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阶级矛盾。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一种表现。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不断扩大再生产规模,而工人阶级的购买力却受到限制,导致商品无法全部实现其价值,从而引发经济危机。
政治经济学课后复习思考题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答:(1)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总的来说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总的来说都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时,重在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的规律性;主义制度所取代的规律性;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时,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时,而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时,重在说明如何巩固、重在说明如何巩固、重在说明如何巩固、发展和完善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 学习政治经济学有什么意义?答:概括为以下几点:(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从而阐明两个从而阐明两个阶级对立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和最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主义制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从而科学的阐明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历史进程,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运动,展现出共产主义必然在全世界实现的远景。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性;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抓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途径;还提出了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措施以及对外经济关系的准则。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思虑题答案重点导论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办的?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评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的基础上,在同俗气政治经济学的斗争中创办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是说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互换、分派及花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露人类历史发展的经济运动规律。
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互相联系中实现的。
第一章一、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两者的关系如何?商品的使用价值即物件的实用性或它能够知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价值即凝固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详细劳动它也称实用劳动,是人们在详细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的详细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无差其余人类劳动。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详细劳动创建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所以说,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二、为何说详细劳动不是物质财产的唯一源泉?详细劳动它也称实用劳动,是人们在详细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详细劳动是人类社会生计和发展的永远性条件。
但详细劳动不是物质财产的独一源泉。
因为物质产品的生产是自然物质和劳动两种因素的联合,所以,详细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三、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需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而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四、为何说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个人劳动是指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生产者如何进行生产,由他们自己决定,这就使生产商品的劳动拥有个人性,属于个人劳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思考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思考题答案1. 什么是政治经济学?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超越?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超越。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超越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以剩余价值论为基础的。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的本质,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矛盾做出了深刻的分析。
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往往隐藏了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分配过程,对剩余价值进行了模糊化处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是基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特定阶段进行的,它把资本主义看作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将经济现象与历史、政治和社会条件相结合,进行全面的分析。
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市场经济的运行和价格机制,忽视了经济现象与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关联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经济学的目的和方法有明确的界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本质,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
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往往把经济学的目标局限于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源的配置。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对剩余价值进行深刻分析、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明确的目的和方法界定等特点,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批判和超越,丰富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什么?简要解释其内涵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剩余价值论。
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容。
它是指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其生活必需品的价值的部分,即剩余价值。
政治经济学原理(参考答案)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概述一、1.经济:有四层含义,一是指经济活动,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或消费等活动;二是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三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经济基础;四是指节约。
2.生产力:指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
3.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关系。
4.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
二、1.答: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中的基础理论学科,在经济学科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2.答: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经济,具体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资资料的生产。
3.答:政治经济学是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政治经济学不仅研究社会基本经济制度,也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为学习和掌握各门经济学提供了基本原理。
不学政治经济学,没有大局观,较难学好应用经济学和部门经济学。
第二章商品一、1.自然经济:也叫自给自足经济,是指为满足生产者家庭或经济单位的直接消费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3.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4.价值:即凝结在一切商品身上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二、1.答: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二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物质利益主体所有,即私有制的产生,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2.答: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既是统一的,又是互相矛盾的。
其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任何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其矛盾性主要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对于生产者和购买者来讲,只能实现其中一种属性,不能同时两者兼而有之。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考题.
8、联系股份制的特点和作用说明发展股份制对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意义。
9、实践证明,要保证社会经济的协调运行,必 须把计划和市场这两种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对 此,请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说明,并结合我国的 实际,论述如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 观调控体系。
10、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思考题
1、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 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为什么企业还要千方百计提高劳动 生产率?请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加以说明。 2、恩格斯说:“只有通过竞争的波动从而通过商品价格的 波动,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才能得到贯彻。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决定商品价值这一点才能成为实现。”这段话说明了 什么道理? 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工人的劳动时间缩短了, 劳动强度减轻了,收入提高了,人们由此看到的现象是 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减轻了。请结合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原理对此现象加生产价格理论不仅 解决了价值规律与等量资本取得等量报酬在形式上的矛 盾,而且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个阶级之间的经济对 立性质? 5、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房地产价格 上涨的现象,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地上涨幅度较大;与 此相反,一些偏远地区房地产价格不仅不涨,反而有所 下降。请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对此现象加以分 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1.你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教材P10-11)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
一方面应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每个环节中人与人之间所结成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包括各个环节中人与人关系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作用,所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与消费关系一系列关系的总和。
2.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教材P13、28)答:所谓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所谓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一般包括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两部分。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经济制度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体制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生产关系具体运行的层次。
第二,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济体制则具有相对的易变性和多样性。
两者又是有联系的。
第一,二者都要受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都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第二,经济体制的具体形式会影响经济制度作用的发挥。
3.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教材P15-16)答: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
但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前无能为力、无所作为。
正因为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
1.商品的价值就是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错)(教材P35)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劳动,前者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后者创造出商品的价值。
(错)(教材P36-37)有一定目的,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特定的实用价值的不同质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
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被称为抽象劳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和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社会生产方式2、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A、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B、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结合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得结合D、是关系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生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B、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C、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D、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5、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6、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方式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与价值C、价值与交换价值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2、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3、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C、质和量上都有差别D、质和量上都无差别4、价值的本质是:A、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B、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C、两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关系D、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6、商品二因素决定于:A、商品的内在属性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都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C、使用价值都是由来自自然物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8、价值的源泉是: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劳动和土地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B、复杂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B、是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折算为尺度的D、以上都不是1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于:A、商品二因素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决定价格C、竞争决定价格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3、货币的本质是:A、媒介商品交换B、是资本的最初表现C、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D、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1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A、想象的货币B、实实在在的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纸币15、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
政治经济学(第五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汇总
《政治经济学》第五版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1.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你是怎样理解的?马克思与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是经济学领域划时代的科学变革,代表作就是《资本论》。
列宁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现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代表作是《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根据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继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随着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还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围绕着生产的各种因素即生产力要素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会因为生产力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生产关系也会受到上层建筑的影响和反作用。
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3.什么是经济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经济规律是各种经济现象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由各种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的。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条件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经济条件的必然的联系,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只要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经济条件存在,经济规律就必然起作用。
4.为什么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客观世界的运动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是遵循唯物辩证法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彻底颠倒,是伟大的科学发现,是普遍的宇宙规律。
客观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内部的矛盾发展决定的。
唯物辩证法也是科学的基本方法,马克思第一次运用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取得了划时代的革命。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1.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它与自然经济有什么区别?它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私有制。
马哲政治经济学部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部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2、自然经济是以分散、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它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4、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6、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7、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8、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消耗。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0、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11、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2、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只能转移。
13、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能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
14、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15、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也可以表示为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6、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7、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8、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19、资本的技术构成就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部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2、自然经济是以分散、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它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4、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5、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6、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7、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8、抽象劳动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消耗。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0、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11、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2、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只能转移。
13、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能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
14、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15、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也可以表示为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6、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17、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8、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19、资本的技术构成就是由生产的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20、资本的价值构成就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
21、资本有机构成即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22、垄断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23、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先手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24、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25、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二、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1、资本的原始积资本原始积累累是资本家节俭的结果错。
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所以,资本原始积累不是资本家节俭的结果。
2、商品生产者既拥有商品的价值,又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错。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只能拥有拥有商品的最终解释权和其特殊的价值,并不能拥有使用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每个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错。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来计算的,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所谓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现有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价值规律就是商品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的规律错。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5、市场价格的波动违反价值规律错。
商品市场的价格总是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从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数上看,商品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从商品价格变动的长期看,商品价格与价值也是一致的。
因此市场价格的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
6、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生产更多的使用价值错。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尽可能地多的获取剩余价值,或者说赚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资本主义生产使用价值是手段7、资本家购买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后,通过生产,然后又把产品买出去,实现了增殖,所以剩余价值是全部资本带来的错。
劳动创造价值。
资本家购买到的生产资料,通过生产劳动后,只能实现价值形态的转移,不能实现价值增殖。
购买的劳动力才能增殖,生产中不仅生产了自己价值,而且生产了剩余价值。
8、资本有机构成的降低是带来大量工人失业的原因错。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9、资本家扩大再生产资本的来源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对。
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
在这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10、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它的价值同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一样都是一次性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错。
从价值周转方式看,流动资本的确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并随着产品的出售,一次全部收回。
然而,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和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资本在价值回收方式上存在不同。
以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物质形态上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随着使用价值的完全消耗,其价值也随之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它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由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来补偿。
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了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简述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简述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及实质垄断资本主义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
这些特征集中反映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歌垄断利润。
4、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5、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第一种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第二种是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第三种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第四种是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四、论述题1、论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
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上层建筑为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但从历史长河看,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历史的必然和基本趋势。
因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两大对立,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由生产力的解放者变成了阻碍者。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这是因为,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
其次,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长期性。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资本主义薄弱的环节首先发生,另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可能继续存在和发展。
所以世界范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知识从个别国家扩展到更多国家要一个过程。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显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还有容纳空间,也说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要长期过程。
但必须明确,不能因为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需要一个过程就否定资本主义灭亡的客观趋势,也不能因为社会主义一定代替资本主义就忘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2、论述资本积累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资本积累的实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失业是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所导致的。
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什么、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都完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完全由资本家占有并按照他们的私利来进行交换和分配。
这样,在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
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3、论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多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