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复习注意事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阅读复习注意事项
阅读理解考察的内容一般包括:提取文章信息,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的思想以及对文章关键人物的评价等。
我个人认为,要在阅读上有所突破,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读懂文章后再动笔。
什么叫“读懂文章”,我给了学生这样一些界定:读完文章后,(1)要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景还是写物?(2)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某种情感还是说明某个道理?(3)能概括出文章的内容。(4)能用几个词语说说主人公的品质或心情。(5)文章的题目是想表达什么?是主人公,还是主要内容,还是中心。题眼很重要,不能放过。
想回答这五个问题,对很多学生来说文章不读上三遍是不可能一下子弄清楚的。当然这也不是说只有读了三遍才能做题,有的阅读题目相信只要看一遍学生就会做了。对于那么难题,不易搞懂的题目那就只能反复地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在答题的时候,准确率会高很多。
在做阅读题目的时候,每种类型的题目都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比如(一)提取文章信息的方法。这类题目一般都能从原文找到答案,只不过有一些需要在原文上稍加提炼。(二)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和句子的含义有以下方法:1、借助工具书。2、弄懂关键字。3、联系上下文。(三)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方法有:1段意合并法。2、课题扩充法。3、句子摘录法。4、要素罗列法。(四)理解文章中心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白)
1、写人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
2、写事情的文章,主要表达的目的是情理。
3、写景的文章多半是表达自己的情感,对祖国,对家乡……的爱或者怀念。
4、寓言、童话多半是说明一个道理,一定藏在文中,自己要好好领悟。
5、诗歌阅读多半抒情,看看作者是向谁抒情,根据不同的对象抒发什么样的情感。
(五)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说明文的考核一般都是考核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这样的阅读题答案其实就那么几个,只要我们给他们做一个梳理,孩子掌握起来应该不困难。
还有很多的题型,很多方法,一下子还真讲不完,只要大家去百度一下,相信很多方法都会呈现在你的眼前。不管是什么题型,其实只要学生读懂了文章,都难不倒他们。那是不是我们只要把方法读给学生听,或让学生背起来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在让学生知道的同时,还得让他们操作、运用,最终得以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让学生及时训练。
一定要把当堂练习安排进复习课,做到讲练结合。
其次,对各类型题目讲与练的时间要做科学安排。比如“理解重点词句”的复习,上完这堂课学生就全会了吗?还要不要继续进行巩固呢?我认为是要的。相信大家都给学生订有一些卷子或练习本,我们可以把阅读题中有关“理解重点词句”的题目找出来,做专项训练,改变以往以张为数量单位的布置作业的形式。这样的强化练习更有利于学生对方法的巩固,能力得以提升。这好比是学开车的人刚通过考试,虽然他已拿到了驾照,但是他还没有真正算得上是会开车的人。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练习,他才能对汽车操纵自如、得心应手,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驾驶员。我想学生做题目也是这样的。
阅读教学几点非常好的建议。分别是
1.加强学习和研究《语文课程标准》《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建议》,要吃透精神,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理念,用以指导教学实践。
2.既要重视文章内容的理解,更要在理解文章内容过程中重视语言的习得、积累和运用。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学好教材中的文章,充分抓好这个“一”的教学,达到“反三”之功效。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拓展阅读视野,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有益读物,加强名篇、精彩语段的背诵。基础扎实了,语文能力才能不断提高。
3.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实践告诉我们,靠强行灌输、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无益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可怕的是,如果这样做,会挫伤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假如他不喜欢了,你要想他学好那真是困难了。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是我们的追求。只有在教学中结合学法指导,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方法,才能使学生获得迁移运用的能力。阅读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在课堂,辅以学生主动的课外阅读,内外结合,相得益彰,而不能依靠在应试训练中获得。
4、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磨刀不误砍柴工”,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提供机会,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反思,逐步养成深入细致的阅读习惯,形成从文章中快速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看来学生阅读水平要在短时间内有很大的突破是困难的。关键还很得靠我们在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掌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