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五首说课教案
2024年2唐诗五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年2唐诗五首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及特点,感受唐诗的韵味和魅力。
2.通过分析五首经典唐诗,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激发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五首唐诗的作者、背景及主题。
2.诗歌的形象、情感、意境、技巧等方面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典故、意象、修辞手法的理解。
2.诗歌的情感把握和审美鉴赏。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唐诗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对唐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利用多媒体展示唐代著名诗人的画像和诗歌作品,激发学生兴趣。
第二环节:诗歌讲解与欣赏1.《登鹳雀楼》a.介绍作者王之涣,让学生了解其生平和创作背景。
b.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抱负和志向。
c.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
2.《静夜思》a.介绍作者李白,让学生了解其诗歌特点及创作背景。
b.分析诗歌的情感、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c.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等。
3.《登高》a.介绍作者杜甫,让学生了解其诗歌风格及创作背景。
b.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c.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
4.《春晓》a.介绍作者孟浩然,让学生了解其诗歌特点及创作背景。
b.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闲适与恬淡。
c.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等。
5.《宿建德江》a.介绍作者张继,让学生了解其诗歌特点及创作背景。
b.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孤独与感慨。
c.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
第三环节:课堂讨论与互动1.让学生谈谈对五首诗歌的喜好及原因。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指导。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古代诗歌五首》(1)学习任务单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从诗题、诗文、诗人等多角度学习诗歌,理解诗中情感,体会诗歌意境。
3. 拓展阅读登台咏怀诗歌,迁移诗歌阅读方法。
【课前预习任务】
诵读诗歌。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幽州台的由来。
【课上学习任务】
1.反复诵读《登幽州台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会阅读诗歌题目,结合注释和诗歌写作背景以及陈子昂生平等资料,知人
论世,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表达的感情。
3.代入自己的真切感受阅读诗歌,画面还原,探索诗人内心,体会诗歌意境。
4.学以致用,拓展阅读登台咏怀诗《登金陵凤凰台》。
【课后作业】
1.整理听课笔记,小结诗歌阅读方法。
2.请描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所展现的画面,并谈谈你对这两句
诗的理解。
【课后作业参考答案】
1.略。
2.答案示例:
画面:当我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理解:天地之“悠悠”与人之茕茕“独”影,互为映照,诗人把个人的存在置于广漠的宇宙空间下来表现,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表达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意思对即可)。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精选6篇)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精选6篇)《古代诗歌五首》篇1第一板块:说教材《古代诗歌五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
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
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
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习阶段,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
1、铺垫认知的台阶――疏通文意。
上网或查书检索五首诗歌的含义,了解作者的身世、诗歌创作的背景,查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激发探究的欲望――标出每首诗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的拼音,探究乐府诗、律诗、词、曲在表现形式上的规律。
3、关注以往的经验――回忆、检索自己以前曾经读过的有关乡愁、初春、夏夜的古今诗文,想想是否与本课有什么联系。
4、形成初步的语感――大声朗读诗歌,感觉一下重音和节奏怎样处理更有表现力,作出标记。
第二板块:说教法(一)说教法1、方法导学,授人一渔。
对五首古诗采用分着教,合着比。
通过学习本课的五首诗歌,学会赏析品评古代诗歌的方法。
2、贴近文本,以读贯串。
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直接、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在本课要教会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美读”课文:吟读,读出韵味;译读,读出意境;背读,积累语句;品读,品评意趣;说读,拓展诗意。
(1)体会诗情――吟读《观沧海》,体会诗人豪放的情怀,品味诗情美。
(2)想像画面――译读《次北固山下》,对重点语句展开画面想像,想像画面美。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精选5篇(一)教案:古代诗歌五首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学习五首古代诗歌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3. 通过朗读、分析和讨论,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1. 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审美价值。
2. 掌握五首古代诗歌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1. 教材《古代诗歌五首》2. 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导入课堂气氛,介绍古代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2. 引导学生讨论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形式。
正文(40分钟):1.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取一首诗歌进行朗读。
2. 讨论分析:让学生根据所选诗歌,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指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声调、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
3. 背景介绍: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五首古代诗歌的背景、作者以及主要内容。
4. 整体理解:让学生阅读整篇诗歌,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主旨,分析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5. 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展开诗歌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强化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古代诗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和意义?课后作业:1.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欣赏和分析。
2. 思考并书写对古代诗歌的认识和感悟。
板书设计:古代诗歌五首作者背景内容(根据具体五首诗歌进行板书)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精选5篇(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胡适的生平及其写作风格。
2.理解短文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分析短文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1.分析短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2.学习理解短文中的隐含意义。
3.分析短文中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分析短文中的主题和情节。
《唐诗五首》教案5篇
《唐诗五首》优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唐诗为教学内容,选取《登鹳雀楼》、《静夜思》、《春晓》、《咏柳》、《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五首经典唐诗作为教学篇章。
具体内容包括:1. 《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了解诗句的意境和背景。
2. 《静夜思》:作者李白,掌握诗句的韵律美和表达的情感。
3. 《春晓》:作者孟浩然,分析诗句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咏柳》:作者贺知章,解读诗句的寓意和表现手法。
5.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理解诗句的寓意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韵律和意境。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分析诗歌意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唐诗的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意境和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述等方式,引入唐诗主题。
a. 展示《登鹳雀楼》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画面,引发兴趣。
b. 讲述《静夜思》背后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情感。
2. 新课导入:详细解读五首唐诗的内容、韵律和意境。
a. 逐句解读诗句,分析韵律和意象。
b. 讲解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例题讲解:针对五首唐诗,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
a. 选取《春晓》中的名句,分析其修辞手法。
b. 对比《咏柳》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探讨诗句的寓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诗句默写、翻译和解读。
六、板书设计1. 《唐诗五首》2. 内容:五首唐诗的、作者、重点诗句及解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默写五首唐诗。
b. 任选一首唐诗,分析其意境和修辞手法。
2. 答案:a. 默写答案略。
b. 《咏柳》:通过描绘嫩柳、绿丝等形象,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教案
《古代诗歌五首》教课课件《古代诗歌五首》【教课目标】1、理解作品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作品的表现技巧。
2、推断、品尝诗词的语言,感觉诗歌语言的凝练、形象。
【教课重点】诗词的内容、思想感情。
【教课难点】语言的品尝。
【教课课时】一课时。
(40分钟)【教课过程】一、导入(1分钟)同学们,古典诗词是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边有“长河夕阳圆”的壮美,也有“禅房花木深”优美;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安闲见南山”的安闲;更有曹孟德的“日月之行,若出此中,星汉绚烂,若出其里。
”的广博胸怀。
每一首诗都给我们不相同的美的享受。
今日,让我们走进古诗词,复习15课《古代诗歌五首》,再次共同感觉那份独到的美,提升同学们感悟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这几篇诗歌,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述出一幅幅图景。
如何去复习呢?二、以《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为例指导赏读古诗词第一关、读背诗歌、掌握感情:(5分钟)古诗词是用来吟唱的,所以,我们在掌握诗歌感情的前提下,要读出抑扬顿挫的语气语调来,读出感情,读出意味来,并熟读成诵。
读得好,背得熟:全班自由大声的朗读、背诵:⑴指定2名学生背《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⑵组织议论。
(感情基调、从节奏、轻重、语调等表现)如重申:日月/之行,若出/此中;星汉/绚烂,若出/其里。
⑶齐背两首,检查(出示投影)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③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
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⑷总结:学习语文,我们要背诵大批精良的古诗词,不断积累。
这两首,忧如浩荡的文化长廊中的一两块秦砖汉瓦,装饰了同学们的梦,使我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第二关:诗译内容、感知境地:(8分钟)(诗言志。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01
总结词:巩固记忆
02
详细描述:学生需要将五首古代 诗歌熟练背诵,并在规定时间内 默写出来,以巩固对诗歌的记忆 。
2. 诗歌鉴赏练习
总结词
提高鉴赏能力
详细描述
学生需要完成一些诗歌鉴赏练习 ,如分析诗歌的主题、意境、修 辞手法等,以提高对古代诗歌的 鉴赏能力。
3. 创作一首短诗
总结词
培养创造力
详细描述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分享彼 此的见解和体会。
归纳小结
总结要点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强调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思 想意义。
布置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题或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激励评价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和热爱 。
06
课后作业
1. 背诵并默写五首古代诗歌
0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01
02
03
适用范围
讲授法适用于诗歌背景、 作者介绍、字词解释等基 础知识的传授。
优点
讲授法能够快速、系统地 传递知识,有利于学生全 面理解诗歌的背景和基础 知识。
注意事项
避免过于枯燥,可结合实 例、故事等方式,增强学 生的兴趣和理解。
讨论法
适用范围
讨论法适用于对诗歌主题 、意境、艺术手法等的深 入探讨。
总结词
教学目标明确性
详细描述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符合 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科要求, 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 。
总结词
教学目标达成度
详细描述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能够 通过教学评估和反馈来检验学 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师的教学效
果。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古代诗歌五首》。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古代诗歌五首》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这五首诗歌分别是《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
这些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各异,涵盖了山水田园、边塞征战、人生感慨等多个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通过学习这五首诗歌,可以让学生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学情分析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诗歌阅读基础和理解能力,但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对于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情感,以及诗歌的艺术手法,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死记硬背、机械理解的情况,缺乏对诗歌的深入感悟和个性化的体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的世界。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五首诗歌。
理解诗歌的大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壮志豪情和对人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体会诗人的思想境界。
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如对仗、夸张、比喻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精选2024)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精选2024)教案:《古代诗歌五首》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五单元中的《古代诗歌五首》,包括《春晓》、《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绝句》和《悯农》五首诗歌。
这些诗歌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佳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五首古代诗歌。
2. 能够理解五首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五首古代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难点:体会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五首诗歌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意境。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 诗歌解析(15分钟)针对每首诗歌,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然后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大意。
3. 诗歌鉴赏(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从意境、情感、修辞等方面分析五首诗歌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课本后的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黑板上写明五首诗歌的题目和作者,旁边标注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五首古代诗歌。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五首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请学生分析五首诗歌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和鉴赏五首古代诗歌,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后,学生应继续朗读和背诵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其他古代诗歌,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教案:《古代诗歌五首》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五首古代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代诗歌五首》,具体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雨寄北》、《枫桥夜泊》和《赋得古原草送别》五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
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的第三章《唐宋诗歌》第五节《山水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五首古代诗歌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及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五首诗歌的艺术特色及表现手法。
2. 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五首诗歌,学会欣赏古代诗歌的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五首诗歌的风景插图,引导学生进入古代诗歌的世界,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五首诗歌的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及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
a. 《登鹳雀楼》:王之涣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壮阔的河山,表达了奋发向前的精神。
b. 《望庐山瀑布》:李白以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
c. 《夜雨寄北》:李商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雨中的相思之情。
d. 《枫桥夜泊》:张继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江南水乡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e.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以饱满的情感描绘了草原的辽阔,表达了离别之情。
3. 例题讲解:针对五首诗歌,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背诵五首诗歌,并进行默写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提问解答。
六、板书设计1. 《古代诗歌五首》2. 内容:五首诗歌的、作者、诗句及重点词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背诵五首诗歌,并默写其中一首。
b. 分析五首诗歌的艺术特色,选择一首进行赏析。
c.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山水诗的理解。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古代诗歌,了解更多的诗歌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的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代诗歌五首》,具体包括《登鹳雀楼》、《相思》、《静夜思》、《春晓》和《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五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
教学内容涉及每首诗歌的全文解读、背景分析、意境把握及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五首古代诗歌,体会古代诗歌的韵律美。
2. 分析五首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五首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提炼出核心意境,理解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诗歌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古代诗歌的情境。
2. 新课导入:介绍五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意境。
3. 诗歌解读:逐句解读五首诗歌,分析诗歌的韵律、意境和艺术特色。
4. 例题讲解:以《登鹳雀楼》为例,讲解如何从诗歌中提炼核心意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其他四首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8.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提醒学生课后复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2. 板书内容:登鹳雀楼:王之涣,韵律美,意境高远相思:王维,含蓄深情,意境优美静夜思:李白,孤独寂寞,意境宁静春晓:孟浩然,生机勃勃,意境清新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别之情,意境悲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并写出分析报告。
从五首诗歌中挑选一首,为其创作一幅插画。
2. 答案:分析报告:要求学生结合诗歌的意境、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插画: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展现诗歌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五首古代诗歌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古代诗歌的魅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及时进行辅导。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五首古代诗歌:
1.《登鹳雀楼》——王之涣
2.《望庐山瀑布》——李白
3.《夜泊牛渚怀古》——杜甫
4.《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5.《乌衣巷》——王之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化传承意识及思维品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五首》,使学生能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古代诗歌是一种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抒情性的文学形式,它通过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表现手法,传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它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登鹳雀楼》这首诗。这个案例展示了古代诗歌如何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壮丽景色,以及如何抒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诗歌朗诵活动使得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也观察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不充分,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打算在下次课堂上尝试采用更多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古代诗歌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对古代诗歌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同学们对古代诗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古代诗歌五首》,大家开始尝试去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他们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自己对美景的感受。但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够牢固,对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通过更多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诗五首》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诗五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诗五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诗五首》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能够初步解读古代诗歌,理解诗歌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诗五首》的课文和注释,熟悉教学内容。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3.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音频等教学资源。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用图片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出《诗五首》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和好奇。
2.学习《诗五首》教师先讲授《诗五首》的基本形式和特点,包括诗歌的格律、韵律等方面。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欣赏《诗五首》中的每一篇诗歌,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古代诗歌的美感和内涵。
3.诗歌的赏析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篇诗歌进行深入解读和赏析,从作者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让学生领略到诗歌的深刻内涵和文化历史价值。
4.课堂互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交流、发表意见和讨论,加深学生对《诗五首》中的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5.结合现实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思考和发挥诗歌所启示出的人生哲理和人道关怀,让学生探讨如何将古代诗歌的精神和人文情怀融入现代社会和生活中。
6.教师点评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鼓励学生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可以从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学生是否掌握了古代诗歌的基本形式和修辞手法。
2.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3.学生在阅读、分析、欣赏和赏析《诗五首》中的诗歌时,是否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课堂互动的效果和学生的表现情况。
5.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小结通过《诗五首》的教学,学生对古代诗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学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2024年《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案设计教案设计:《古代诗歌五首》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2.通过对五首古代诗歌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引导学生体会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2.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3.五首古代诗歌的学习与鉴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五首古代诗歌的学习与鉴赏。
2.教学难点:古代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2.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美。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已学的古代诗歌,引导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讲授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1)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韵律、平仄、对仗、意象等。
(2)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等。
3.学习五首古代诗歌(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3)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总结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5.作业布置(1)背诵五首古代诗歌。
(2)写一篇关于古代诗歌的鉴赏文章,不少于800字。
六、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和情感体验。
2.成果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4.同伴评价:组织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文学素养提升。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五首古代诗歌”部分。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
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古代诗歌五首》,包括《观书有感》、《春日》、《绝句》、《山居秋暝》、《枫桥夜泊》五首诗歌。
这些诗歌均为唐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这五首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和主题。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古代诗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背诵五首诗歌,理解诗歌大意和主题。
难点: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体会诗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具:诗歌全文PPT、图片、音频等。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同时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呢?”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诗歌学习(15分钟)(1)学习《观书有感》(3分钟)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然后教师逐句讲解,解释生词和难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大意。
接着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学习《春日》(3分钟)同样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教师逐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主题。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如“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中的景物描写和对比手法。
(3)学习《绝句》(3分钟)让学生朗读诗歌,教师讲解诗歌大意和主题,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视听结合和动静相生的手法。
3. 课堂练习(10分钟)(1)这五首诗歌中,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2)请举例说明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 诗歌背诵(10分钟)让学生自主背诵这五首诗歌,教师进行抽查,对背诵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稿一、说教材《古代诗歌五首》是高中语文古代文学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所选的五首诗歌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既有山水田园诗,也有边塞战事诗,还有抒情咏物诗,涵盖了我国古代诗歌的多种题材和风格。
这五首诗歌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展示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通过学习这五首诗歌,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独特感悟,领略古代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哲理美。
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五首诗歌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丰富情感世界。
4.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古代诗歌往往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诗歌的主题、意境、表现手法等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在课文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既是对前面所学古代诗歌的巩固,也为后面学习其他文学作品打下基础。
主要内容:1. 《登鹳雀楼》:唐代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壮丽的河山和美好的田园风光。
2. 《凉州词》:唐代王翰创作的一首边塞战事诗,反映了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斗志。
3.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抒情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4. 《石灰吟》:明代于谦创作的一首咏物诗,以石灰为喻,赞美了忠臣的清正廉洁。
5. 《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生百态的感慨。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五首诗歌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掌握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3)学会鉴赏古代诗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分析五首诗歌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2)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对五首诗歌进行归类、总结。
《唐诗五首》教案(通用5篇
《唐诗五首》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唐诗五首》,具体包括教材第四章《春晓》、《绝句》、《望庐山瀑布》、《登高》和《静夜思》。
这些诗歌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和哲理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和意境表达。
2. 培养学生对唐诗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文化素养。
3.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诗歌的意境理解和哲理领悟。
重点: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和意境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春天的美景,进而引出《春晓》这首诗。
2. 讲解:详细讲解五首唐诗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和意境表达。
3. 例题讲解:(1)分析《春晓》的韵律美。
(2)解读《望庐山瀑布》的意境。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的意境。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五首唐诗的哲理内涵,每组选取一首进行分享。
7.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唐诗进行鉴赏,下节课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五首唐诗及作者。
2. 诗歌的基本内容、韵律特点和意境表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从五首唐诗中选择一首进行鉴赏,不少于500字。
2. 答案示例:《春晓》鉴赏: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珍惜时光、奋发向前的哲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唐诗作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推荐阅读《唐诗三百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在唐诗五首的教学中,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是关键。
2024年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教案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五首古代诗歌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登鹳雀楼》(王之涣)2.《静夜思》(李白)3.《望庐山瀑布》(李白)4.《江雪》(柳宗元)5.《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五首诗歌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诗歌的艺术特色及其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诗歌的背景、作者、基本内容等。
2.朗读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欣赏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诗歌的美丽画面,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1)介绍《登鹳雀楼》的作者王之涣,以及诗歌的背景和基本内容。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登鹳雀楼》,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分析《登鹳雀楼》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五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以及诗歌鉴赏的方法。
4.欣赏诗歌利用多媒体展示五首诗歌的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五首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6.布置作业(1)背诵五首诗歌。
(2)选取一首诗歌,写一篇鉴赏文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本教案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将决定学生能否有效地学习和欣赏古代诗歌。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教案(版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教案(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古代诗歌精选》教材的第二单元,详细内容包括《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夜泊牛渚怀古》、《江南逢李龟年》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五首古代诗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诗歌的背景知识,理解五首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重点:掌握五首诗歌的基本内容,学会鉴赏古代诗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五首诗歌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代诗歌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观察图片,猜测诗歌的主题。
(2)简要介绍诗人及诗歌背景。
2. 朗读诗歌:让学生朗读五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跟读。
(3)分组朗读,互评互鉴。
3. 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五首诗歌的内容、结构、意境和表达手法。
(1)教师讲解《登鹳雀楼》。
a. 诗歌内容:描述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
b.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
c. 意境:壮美。
d. 表达手法:对仗、夸张。
(2)学生分析其他四首诗歌。
4. 例题讲解: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讲解如何鉴赏古代诗歌。
(1)了解诗歌背景。
(2)分析诗歌内容、结构、意境和表达手法。
(3)体会诗人情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选择一首诗歌,运用所学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2. 内容:a. 诗歌b. 诗人c. 诗歌内容、结构、意境、表达手法d. 鉴赏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分析《夜泊牛渚怀古》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b. 仿写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古代诗歌。
2. 答案:a. 意境:苍凉、雄浑;表达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
《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1 一、课题:古代诗歌五首二、教学目的:1. 学习这五首诗,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 理解五首诗歌的意境;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1. 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意境。
五、课时:2课时。
六、课型:综合新授课七、教学方法:讲读-讨论八、教具:九、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1.,读准以下字的音:碣石澹澹竦峙萧瑟枯藤昏鸦天涯2.自己练习读这五首诗:〔二〕三分钟演讲〔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请一生讲一个曹操的故事。
2. 老师作简评,引出曹操的远大抱负。
〔四〕学习《观沧海》1.作家作品简介[4] [5] [6] [7]《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1、理解诗词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纯熟地背诵。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进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课前准备】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
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教学设计观沧海曹操一、导入新课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顶峰。
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如今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
假如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权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受骗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
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老师正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五首说课教案【说教材】《古代诗歌五首》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
这五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神游优美深远的诗化意境,激发审美想像、培养审美意识。
二是析美情、赏美景、聚美言。
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课前自学是学生个性化的个人学习阶段,必须保证充分的准备、思考时间,为课堂上建构新知作好材料、背景、经验方面的铺垫。
1、铺垫认知的台阶──疏通文意。
上网或查书检索五首诗歌的含义,了解作者的身世、诗歌创作的背景,解决不认识的字词。
2、激发探究的欲望──标出每首诗歌每行的最后一个字的拼音,探究乐府诗、律诗、词、曲在表现形式上的规律。
3、关注以往的经验──回忆、检索自己以前曾经读过的有关乡愁、初春、夏夜的古今诗文,想想是否与本课有什么联系。
4、形成初步的语感──大声朗读诗歌,感觉一下重音和节奏怎样处理更有表现力,作出标记。
【说教法】一、说教法1、方法导学,授人一渔。
对五首古诗采用分着教,合着比。
通过学习本课的五首诗歌,学会赏析品评古代诗歌的方法。
2、贴近文本,以读贯串。
诵读是对课文语言以及课文内容的直接、真切的感知,是进入课文情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在本课要教会学生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美读课文:吟读,读出韵味;译读,读出意境;背读,积累语句;品读,品评意趣;说读,拓展诗意。
⑴体会诗情──吟读《观沧海》,体会诗人豪放的情怀,品味诗情美。
⑵想像画面──译读《次北固山下》,对重点语句展开画面想像,想像画面美。
⑶穿插联想──说读《钱塘湖春行》,插页联系有关描写春天的古今诗文进行比较,赏析诗意美。
⑷品味意趣──评读《西江月》,评说词中物象的意趣之美。
⑸析词补白──品读《天净沙·秋思》,探究小令中修饰词的作用,补白想像空间,体会作者炼词美、语言美。
⑹积累美句──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背诵,激活学生多维的思维空间,快速背诵古诗、感悟古代诗歌的音乐美。
二、学习形式在充分的语文活动中,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展示个性,体验、感悟、参与、创造。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授乐府诗《观沧海》和律诗《次北固山下》。
一、品味诗情美──吟读《观沧海》,体会作者豪情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因此一入课即紧紧抓住作者情感的抒发点上去感悟、把握每首诗歌的基调,为深入理解诗歌内容作好铺垫。
设置小组学习活动:五首诗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诗句中看出?划出关键句。
《观沧海》──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次北固山下》──归雁洛阳边,思乡。
《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抒发了诗人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的喜悦之情。
《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秋天丰收的喜悦。
《天净沙·秋思》──断肠人在天涯,枯、老、昏等修饰词,表现了萧条寂寞悲凉的情绪。
重点以《观沧海》为例进行示例分析:1、插页──补充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也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写景诗篇,是作者于建安12年北征乌桓,凯旋归来时所作。
当时他经过擒吕布、降张绣,在官渡打败了主要对手袁绍,接着又诛袁谭,平高干,北征乌桓一举获胜,统一了北国,正可以南征孙刘,实现统一,完成宏业。
眼下铠甲未卸,征尘未洗,伫立峰顶,面对大海,浮想联翩,写下这篇乐府诗。
2、问题切入:全篇以观字统领,说一说作者观到的海是怎样的?沧海的寓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引导仔细观察、阅读文本,自主学习。
3、背读──强调积累,快速记忆。
分两步:⑴合作探究:题目为观沧海,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作者观到的景象有哪些?沧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汉⑵抓住关键词,突出重音,进行快速背诵。
4、译读──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结合背景译一译,并进行画面想像:作者在吟咏这首诗时的情景和情绪。
5、说读──说一说作者笔下的海是怎样的?沧海的寓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感情?作者以海自比,志在容纳。
这首诗看似写景,实则述志。
其中的日月之行四句,构思独具匠心,把大海塑造成能包容宇宙的博大宏伟的艺术形象。
表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丰富的想像力,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学生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状物是为了言志。
6、吟读──体会感情,培养语感:在理解的基础上吟读,体会诗情和语气节奏,读出气势与豪情。
二、想像画面美重点对《次北固山下》的画面进行想像,兼顾联想其他几首诗歌。
1、说读──拓展诗意,读出画面:小组合作理解诗意,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析。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激发想像,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讨论明确: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
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
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
2、译读──想像意境,译出韵味:方法引导,铺设台阶,学生读诗,老师翻译首联和颔联,提醒注意押an韵,学生试着翻译。
写在词语积累本上,颈联和尾联由学生自己试着翻译。
师译:客居他乡的游子要行的路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品评佳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品味生和入字的炼字艺术,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该句表现的哲理。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还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这一句已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情呢?两句炼字也极见功夫。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强调,并且用生和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意志和情思。
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将驱走黑暗,江春入了旧年将赶走严冬,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此句被称为千古名句。
第二课时教授《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和《天净沙·秋思》。
三、体会诗意美──联读比较赏析《钱塘湖春行》的诗歌内容1、调动积累:运用联想将原来学过的诗文来为该诗作注脚,用散文去诠释诗句。
本单元中,朱自清的《春》中的春草图、春花图跟《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几家新燕着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有异曲同工之妙。
启发学生回忆背诵,比较两种表现方式的异同,解读、理解律诗的特点,欣赏律诗的声律和声韵之美,积累诗句。
朗读品味对偶句,读出韵味。
2、插页补充: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禽鸣;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
何物最先知?虚庭草争出。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以上几首诗中,哪些地方与《钱塘湖春行》有相似意境,进行比较阅读?3、研读与赏析: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讨论明确: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
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
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
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四、品味意趣──重点欣赏辛弃疾的《西江月》的意境美插页题解:西江月是词牌名,词是一种和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也称诗余、长短句等。
这首词有个题目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省上饶县西,辛弃疾退隐上饶带湖期间,经常行经风景优美的黄沙道中。
明月、清风、惊鹊、鸣蝉、稻香、蛙声,词人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触觉到的,都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
物象丰富、意趣盎然。
这首词构画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
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1、评读,品评意趣。
寻找词中有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诗的意趣?探究后明确:⑴夜行山中忽逢阵雨,恰好忽见住过的茅店,想什么就有什么,作者真是喜出望外!⑵赏明月、拂清风、看惊鹊、闻稻香、听蛙声与蝉鸣,感觉闲适与喜悦。
⑶上片写景色其实是烘托,下片写避雨才是词人的本意所在,也是词的意趣所在。
2、吟读,读出词的韵味,划分节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五、析词补白──重点欣赏《天净沙·秋思》中炼字美1、探究想像:作者一字一景,惜墨如金,曲中出现的景有哪些?给读者的感觉是怎样的?为什么?讨论明确:小令的前三句,18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顿生色彩,都带上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全篇纯用白描勾勒出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愁苦之情。
2、阅读比较:元代词曲作家白朴的两首《天净沙》小令: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在情绪上与《天净沙·秋思》有何异同?3、改写:如果把修饰语和中心词略加改动,让诗的情绪变得清新、喜悦,如何改?4、析词补白:诗句的简洁,为读者创设了丰富的想像空间,正像绘画和书法中的飞白,让人产生无穷的联想。
请学生想像语词之间的关系,为这首小令补白,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小令体现的意境表达出来。
可以画、可以讲故事、可以配乐朗诵、可以翻写新诗或者散文。
六、让学生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七、作业1、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2、课外查找资料,将下列诗词补充完整,说说诗词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景物,并背诵下来。
⑴风吹柳花满店香⑵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⑶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