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合集下载

联结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

联结学习理论联结理论的哲学思想来自洛克的经验论——“所有的知识都从经验和环境中获得。

”联结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

在教育界,桑代克、巴甫洛夫、斯金纳的观点影响较大。

一、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学习的联结—试误说是指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L.Thorndike,1874—1949)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

他自称其学习理论为“联结主义”,把学习看作是通过尝试错误而建立联结的过程。

桑代克生前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他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于1896年开始从事动物心理实验,1898年完成并随后发表了《动物的智慧》。

在桑代克的大量动物实验中,其中以猫解决疑难笼的实验最为成功。

在这个实验中,被试是猫,实验仪器是他精心设计的迷笼。

实验过程是将一只饿猫关入迷笼,笼外放有一片鱼,笼外的鱼片对猫产生极大的诱惑力。

饿猫想要吃到鱼片,就必须学会开门闩。

最初,猫在笼里乱咬、乱抓、乱摇,分辨不出打开笼的门闩。

后来偶然碰到门闩,笼门启开,猫出笼吃到了鱼。

实验者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

过一天,再将饿猫关进笼中继续做类似实验。

猫仍需经过乱抓乱跳,最后才能打开笼门吃到食物,不过所花的时间少了。

如果连续实验多次,所需的时间就会逐渐减少。

最后,猫一进笼就会立即开门闩。

这表明猫已分辨出门闩(S)这个刺激以及开门(R)这个反应,并在S和R之间建立了巩固的联结。

刺激情境(如迷笼的门)是原因,反应(如打开笼门)是结果。

情境与反应之间是一种直接的因果关系。

(一)桑代克的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根据动物实验,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情境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学习的过程和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明确提出“学习即联结,心即人的联结系统”。

为了说明桑代克的这种见解,首先要明确他所说“联结”、“情境与“反应”的含义。

桑代克认为,“联结’也就是“连结、“联合”、“链锁”、“关系”或“倾向”的意思。

丰要是强调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合。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解析(10)一、桑代克——试误说猫迷笼实验:饥饿的盲目的尝试--错误、学会了开门猫愚蠢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的倾向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3、动物的学习就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就是有意识的。

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就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养成的。

桑代克提出,试误过程主要受效果律、练习律、与准备律的支配,并把它们称为“学习的公律”。

效果律:某种问题与反应的最初联接给予奖励—联接增强,反之减弱(1930年保留奖励律)练习律:某种问题与反应形成联接后,经常使用,联接增强,反之减弱(有目的有奖励的练习增强联接提高成绩)准备律:对某种情景问题准备做出恰当反应、形成联接时:准予—满意;反之不满意。

个体不准备做出反应强迫做出联接反应---不满意;不要求----满意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铃声---狗---肉----唾液条件反射:铃声----狗---唾液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内容1、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条件反射就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

一方面,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与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她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就是刺激泛化。

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与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

所谓刺激分化,指的就是通过选择性强化与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与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三、华生---行为习惯说(肢体、言语的习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内容(刺激——反应说)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重点就是行为的塑造、控制与改变,及行为的学习华生认为,“习惯的养成与刺激与反应的条件化,两者没有什么不同,”并主张用条件反射法来解释习惯的养成问题。

教育心理学的各种理论

教育心理学的各种理论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刺激——反应联结基本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2.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论俄国没有食物,只有铃声产生的唾液是条件刺激看到食物就产生唾液是无条件反应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与分化(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基本规律:强化(+-)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负强化)消退惩罚4.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模式——信息流控制结构(期望执行控制)5.1-4属于联结学习理论6.7-10属于认知学习理论7.苛勒——完形、顿悟说德国基本内容: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成完形8.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美国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学习观——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过程包括获得转化评价教学观——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9.奥苏泊尔——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美国学习方式分类: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学习材料与原有知识结构分类:机械学习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他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10.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学习期待2.奥苏泊尔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认知内驱力(要求理解掌握事物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人学业的成就“三好学生”)附属内驱力(获得教师、家长的赞扬)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在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成为学习的主要动机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诱因3.学习动机的种类:社会意义:低级动机(个人、利己主义)高尚动机(利他主义)与学习活动的关系: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兴趣、爱好、求知欲)远景的间接性动机(个人前途,父母期望)动力来源:内部动机(个体需要引起)外部动机(由外部诱因引起)4.学习动机理论强化理论:外部强化自我强化需要层次理论:美国马斯洛五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列)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创造的需要(最高级的需要)成就动机理论:代表人:阿特金森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的动机成败归因理论:美国维纳三维度六因素6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3维度:稳定性可控性内在性自我效能感理论:美国班杜拉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构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对教学的启示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对教学的启示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对教学的启示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啊!想想看,我们小时候学习骑自行车的时候,那种一头栽到地上的感觉,真的是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这种试错的过程其实是我们学习的重要部分。

桑代克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反复尝试和错误,最终找到正确的方法。

这就像是做饭,刚开始你总是会放错调料,炒菜的时候也可能烧糊了。

可是,经过几次“失败”,你就能掌握诀窍,做出美味的菜肴。

说到教学,桑代克的理念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启示。

老师们要鼓励学生多尝试,多犯错。

你看,有些老师总是希望学生完美无瑕,结果把孩子们的创造力给扼杀了。

失败也是宝贵的经验,像打游戏一样,过不了关就再来一次,慢慢摸索,最终才能通关。

想象一下,如果每次失败都能让孩子们觉得没关系,那他们在学习上就会更加放开手脚,愿意去探索。

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最好给学生一些反馈。

桑代克提到,连接强度越大,学习效果越好。

所以啊,及时的反馈就像是在他们的“学习道路”上铺设了一条光明的前路。

当学生们做对了什么,老师不妨大声夸奖一下,像在鼓励他们打怪升级,让他们觉得自己真棒!即使出错了,也要告诉他们“没关系,下次再来”,这样他们才不会气馁,反而会更有动力去尝试。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鼓励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游戏。

比如,进行一个“问题大挑战”,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想出解决方案,哪怕是错的也无所谓,重要的是过程。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桑代克的理论告诉我们,理解和应用才是关键。

比如说,学数学时,光是记公式是不够的,得多做题,多进行实际操作。

就像我们学游泳,光在岸上看别人游是没用的,必须跳入水中,体验那种自由的感觉。

通过不断的尝试和错误,学生们能更深入地理解所学内容。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的方式。

让我们放下对完美的追求,拥抱过程中的各种可能。

就像生活一样,谁不是在不断的尝试中摸索前行呢?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将会被无限激发。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以及尝试-错误说的区别

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以及尝试-错误说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刺激与反应建立联结的过程
异同点: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中是主动接受刺激与反应建立联结,实验中猫无意中发现了食物,但下次又不知道在哪里,通过不断的反复尝试错误吃到食物。

强调学习是渐进盲目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是主动接受刺激与反应建立联结,实验中老鼠无意间发现食物,发现后是知道位置的,发现老鼠加强拨动踏板的行为才会获得更多的食物。

强调强化是增强学习的手段。

巴普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是被动接受刺激与反应建立联结的过程。

实验中将食物放在狗的面前,狗就会分泌唾液,下次将食物放在狗的面前并且摇铃铛,狗会分泌唾液,再下次开始不见食物在狗面前摇铃铛,狗会分泌唾液,如果等来了食物,就建立了联系,如果等不来食物,则下次只摇铃铛不见食物,狗不会分泌唾液。

因此,实验中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强调后天学习是在特定条件下建立联结,也就是说学习是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的情况下获得。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03
尝试错误说的理论依据
动物实验与观察
1 2 3
动物行为研究
桑代克通过观察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行为,发现 动物通过不断尝试和错误来适应环境,逐渐形成 有效的行为模式。
迷笼实验
桑代克设计了一系列迷笼实验,观察动物如何通 过不断尝试和失败来寻找逃脱的方法,从而证明 尝试错误学习的存在。
刺激与反应
桑代克认为动物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会不断地 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逐渐形成对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系。
01
忽视认知过程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主要关注行为和 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忽视了认知过程 在学习中的作用,这使得该理论在解 释一些复杂的学习现象时显得力不从 心。
02
缺乏对情感和社会因 素的考虑
该理论没有考虑到情感和社会因素在 学习中的作用,而这些因素对于学习 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03
对错误概念的局Biblioteka 性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情感 和社会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以 及如何将这些因素纳入学习理论 中,以更全面地理解学习的过程。
拓展应用领域
尝试错误说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 限于教育领域,也可以拓展到其 他领域,如心理学、管理学、市 场营销等,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 解和应用该理论。
THANKS
感谢观看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 引言 •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概述 • 尝试错误说的理论依据 • 尝试错误说的应用与实践 • 对尝试错误说的评价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认为,动物和人类解决问题是通过不断尝试和错误的方式 来完成的。
学习的本质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本质是在不断尝试和错误的过程中形成刺激与反 应之间的联结。

第二节 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知识讲解

第二节   桑代克“试误说”学习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知识讲解
第二节 桑代克“试误说”学习 理论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桑代克:
人物简介: 爱德华·李·桑代克(1874.08.31—1949.08.09)1899年 开始,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心理 学教师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创 始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 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 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率和效果率等。 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 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
桑代克试误论的学习理论:
饿猫逃出“问题箱”(经典实验):
桑代克用木条钉成的箱子里,有一 能打开门的脚踏板。当门开启后,猫 即可逃出箱子,并能得到箱子外的 奖赏—鱼。实验开始时,饿猫进入 箱子中,只有无目的你乱咬、乱撞 后来偶尔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 门逃出箱子,得到了食物。接着第 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 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 中即能打开箱门。实验表明,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 慢地,逐渐地和连续不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 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多次的试误, 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No Image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桑代克后来对此律进行了修改,认为从效果看, 赏与罚的作用并不同,赏比罚更加有力。
附律(学习原则): 1.多重反复律 2.定势律 3.选择性反复律 4.同化律 5.联想性转换律
“试误说”对数学学习的影响
学生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尝试-错误”的过 程,这一过程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根据他的练习 律,数学中的练习环节不可缺少,这点也正好符合 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学生在学习前,要让学 生做好充分准备。
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学习规律:

桑代克“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桑代克“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请认真阅读课程文本,想一想,借鉴这种理论怎样避免某些教师加大学生作业负担?答:桑代克据此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有机体形成“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联结。

同时,他还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

根据这一理论,人们称他的关于学习的论述为“试误说”。

桑代克总结了三条学习定律:(1)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一切反应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所共同决定的。

因此学习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一种活动。

学习者必须要有某种需要,体现为兴趣和欲望。

此外良好的心理准备还应包括对该情境起反应所必不可少的素养和能力准备。

准备律强调学习开始前预备定势的作用。

(2)练习律。

桑代克认为,练习次数的多寡,影响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稳固程度。

要把练习和练习的结果反馈联结起来,才能进步。

练习律强调联结的应用。

(3)效果律。

桑代克认为,哪一种行为会被“记住”,会与刺激建立起联系,取决于这种行为产生的效果。

凡导致满意结果的行为被加强,而带来烦恼的行为则会被削弱或淘汰。

桑代克发现的尝试错误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或途径。

当然,人类的尝试错误绝非盲目的,通常是有目的的。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或经验大胆尝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消极等待或盲目地对待疑难问题。

根据以上的定律,我们在教学中一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增加趣味作业;二要根据练习律强调联结的应用。

三要经常鼓励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己的成就感。

桑代克的试误说范文

桑代克的试误说范文

桑代克的试误说(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的试误说首先,桑代克的试误说是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理论章节的一个重点内容,无论是作为客观题的单选多选还是作为案例分析题的答案要点都是可出题的点,因此大家在备考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能够理解,才能真正的灵活运用在案例分析中。

2017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一般学习理论之桑代克的试误说

2017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一般学习理论之桑代克的试误说

2017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一般学习理论之桑代克的试误说一般学习理论之桑代克的试误说桑代克是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而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即形成行为习惯或条件反射的过程,行为的塑造依靠强化即可完成,得不到强化或受到惩罚的行为则会消退。

它强调改变学习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塑造个体的行为。

而在行为主义中高频考点之一就是桑代克的试误说,要熟练掌握桑代克的理论,就需要全方位把握,包括实验、理论、教育意义以及对其理论的评价。

现就桑代克的试误说具体说明: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猫开笼取食实验桑代克将饿猫关在笼中,笼外放了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面的鱼,但是想要打开笼门,饿猫必须一气完成三个分离的动作,当饿猫看见笼外的鱼时,在反复的蹦跳时不小心打开了笼子的门,后来桑代克又多次重复试验,发现每一次饿猫打开笼门的时间都有所减少。

桑代克认为饿猫是屡次尝试错误而打开的笼门,因此得出了试误说,并得出了练习曲线和三条规律。

二、桑代克的试误说1、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试误)而形成的,因此他把自己的观点又称为试误说。

2、桑代克用曲线图来表现学习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做出动作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这叫做学习曲线。

3、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及其教育意义(1)准备率。

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映(包括生理和心里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的掌握学习的内容。

准备率指导教师帮助学生获得准备状态,不能搞突然袭击。

(2)练习率。

桑代克认为在实践中正确的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的增强这种联结,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

练习率指导教师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作。

(3)效果率。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效果率指导教师对希望保留的行为给予奖励以维持联结,奖励不仅限于物质上。

桑代克——尝试错误理论的几条学习定律及其应用

桑代克——尝试错误理论的几条学习定律及其应用
,
必 须 适当 运 用

否则会适得
,
其反 致

,
但 神经 联 系 并来 减 弱

有 时甚 至 产 生 更 强 的联 结
罚站



怀恨在心


冤 冤相报

的 现 象产 生
,
现实教 学 中出 现 的罚 扫地

留学 生

主 要 学 生 下 跪 等 惩 罚 行 为 都 是 错误 的
应 坚决 杜绝
类 比 反应
,
有 些 心 理 学 家 也 称 其为
选择的学 习
,




管 现 代 学 习 理 论 并 不 把 这 种 学 习 当作 学 习 的 主 要 形 式
代 克 依 据 尝 试 与错 误 学 习 观
但 它 对 教 学 仍有 一 定 的借 鉴 作 用
。 、

通 过 动 物 实 验 而 提 出 了 著 名 的 学 习 三 定律 及 其 附律
, ,
题 海 战术

效 果 扩展原理 为
,
而 且 增强 受 奖 反 应 前 后 的 联 结
,
前 面 的效 果律 指 出
应 多 用奖赏
,
若 反应 是烦 恼 的 奖赏

则 反 应 者 会 力 求 避 免 此反 应

结合教 学
,
要求 我 们 应
,
十 分 注 意 奖 赏 和 惩 罚 的运 用
包 括鼓 励
,
表扬

联 想性转移原理 告诉我们
, ,
只 要 在 条 件作 用 学 习 期 间 总 情境 保 持 相 对 地

桑代克尝试错误理论应用

桑代克尝试错误理论应用

基本观点:尝试一一错误说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桑代克于十九世纪来、二十世纪初提出的关于人类学习的理论学说。

桑代克是从联想心理学的”观念联结”观出发, 以系列的动物学习实验为基础, 依据亚里土多德的联想三定律, 提出以“尝试—错误”为中心的系列学习定律和原理。

何谓尝试一错误说桑代认为, 当动物或人类面对新的情境, 自己不知道如何去应付时, 便会运用日常所采取的各种方法, 运用已有的经验去不断尝试, 众多的尝试行为中有些是正确的, 有些是无用的或错误的, 经过多次尝试, 反复练习, 逐渐淘汰错误的或无用的行为, 保留有效正确的行为, 最后达到学习成功。

有些心理学家也称其为“选择的学习”。

主要特征:尝试教学理论有鲜明的特征,归纳成两句话:"先试后导"、"行练后讲"。

先教后学-→先试后导先讲后练-→先练后讲虽只是前后顺序调换一下,可这是教育思想的巨大变化,是传统教学(灌输式教学的特征——先教后学,先讲后练)向现代教学的转变。

前者强调教师为主宰,后者强调学生为主体。

实例:近现代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生自学,学习要从问题开始。

蔡元培认为,"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竟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陶行知极力反对注入教学法,提倡让学生自己学。

他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先生要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学生负学习的责任。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他重视试验,主张通过尝试去发明创造,"试验就是用科学的方法来探新的生路",并特别强调"不能不说是十分有把握但深愿试他一试。

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

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的学习理论

1.2学习一般过程


学习的过程实质是关于学习的一般机制 问题,即经验结构是通过什么途径建立 起来的。 中国古代关于学习活动模式的思考
中国古代关于学习活动模式的思考



荀子:闻-见-知-行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 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行之,明也。 闻之而不见,虽博必缪;见之而不知, 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2、技能的学习 通过学习而形成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有心智 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心智技能是指内在的心 智活动方式纳入各种学习策略、解题思路等。 操作技能是指外在的操作活动方式,如各种体 育运动技能。技能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复杂, 它不仅包括认识问题,还包括实际执行问题, 不仅世道做什么、怎么做,同时还要能够实际 作出动作。技能的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 做的问题。


武英被公认为“与时俱进”的老太太。她上学 时因为迷上《女篮五号》而加入篮球队并夺走 了5号球衣;上世纪80年代她跟着《followme》 学英语,见到外国美眉就敢夸“beauty”;快 60岁时,她迷上拉丁舞;到了世纪末,她成 了京城健身房里最早的会员之一;如今,40 多岁的女儿买衣服时依旧听从她的意见,因为 “她看中的颜色款式,两年后,准流行”。 武英自编的一段rap:“白发\灰发\弥漫的 \烟雾,追着\HIPHOP\来疯狂、我要\我 要\begogo。激情的\旋律\是\燃烧的\ 晚霞,舞步的\轨迹\是\生命交响曲的\五 线谱,新时代\的节奏,70岁\老太太\步 履轻灵\如少女,我酷\我酷\我酷毙毙……”
“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


1944年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 提出了“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 念”。 一个人出生以后就在不断地学习,不断 地获得新的发展,不断满足生产和生活 对新知识的需要,也就是学会在社会上 生存,学会成为一个社会人。

桑代克试误说基本观点

桑代克试误说基本观点

桑代克试误说基本观点
桑代克试误说基本观点
——一种新的复杂思维观
一、桑代克试误说简介
桑代克试误说(T. S. Kuhn)是一个20世纪西方学界成功介入科学史研究的新思想之一。

他在1960年的一部著名的论文《结构变化论》中曲线拐折地探讨了发展科学前瞻性的关键原则。

桑代克在书中提出的观点,显然弥补了科学变革思想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不足,直接影响到科学史国外多学科研究,成为学术界的重大转折点。

二、桑代克试误说主要观点
1、关于科学进步的两种观点
桑代克把现有科学史思想分成两种:一个是“渐进论”,一个是“跳跃论”。

渐进论认为科学是以一种缓慢而持续的、逐步的的方式发展的,可以把它的发展细化为一个“正在发展的本质”,也就是说,科学发展的历史是一种正直的进步;跳跃论则认为科学就像一种突变的过程,它的发展往往出现跨越和突变,它的历史呈现一种非正常的变化过程。

2、桑代克说的复杂科学变革模型
鉴于科学史的复杂性,及其深入分析、解释和预测科学变革过程中发现的复杂关系,桑代克提出了一种复杂的科学变革模型。

他认为,当科学家对一个问题发展出某种理论或模型后,随着不断研究和实践,他们可能会有新的理解和智慧,以及新的发现,当这些新发现与旧的理论不吻合时,会形成不适应的历史问题,从而引发一定的大的变化。

三、桑代克论文的现实意义
明确了科学的特性和发展规律,这对注重科学思维及知识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桑代克的理论明确指出,科学发展从没有从一个定义确定的状态到另一个状态,而是复杂多样的过程,由一系列不断的突变,反复的变革和进化,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创新,科学发展得以连续和完整普及。

而发现新事物,也是更深入的理解和科学进步的重要基础。

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学的启示

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学的启示

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学的启示
桑代克的试误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先入为主和固有的思维惯性,可能会出现学生将一些本不相关的信息或概念混淆在一起的情况。

此时,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纠正这种错误,以便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从桑代克的试误说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 重视思维方法: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习惯,针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2. 重视学生的反馈: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困惑,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3. 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建立正确的知识体系,避免出现将不相关的知识混淆在一起的情况。

总之,桑代克的试误说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让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of Effect)。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 。 体学习的效果。 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着 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 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到厌 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桑代克在20世纪 世纪30年代进一步考察了这条定 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桑代克在 世纪 年代进一步考察了这条定 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 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正了效果 更强调奖赏,而不大强调惩罚。 总之, 律,更强调奖赏,而不大强调惩罚。 总之,桑代克强调刺激与反应形成 的一切联结都以应用和满足而增强,以失用和烦恼而减弱。 的一切联结都以应用和满足而增强,以失用和烦恼而减弱。因此教育必须遵 循这两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循这两条主要的学习定律。教师应当了解有效的学习必须建立在儿童对学习 有强烈的兴趣和喜悦上。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先将作业中的乐趣讲给学生听, 有强烈的兴趣和喜悦上。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先将作业中的乐趣讲给学生听, 或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儿童的准备;要仔细地规定和严格地控制反应的顺序, 或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儿童的准备;要仔细地规定和严格地控制反应的顺序, 通过不断的练习,最终形成所需的习惯; 通过不断的练习,最终形成所需的习惯;要注意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疲劳 和厌倦;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可使学生感到十分困难, 和厌倦;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可使学生感到十分困难,因而导致 气馁
(1)准备律 )准备律(Law
(2)练习律 )练习律(Law of Exercise)。这个定律分为两个次律:①应用律 。这个定律分为两个次律: 应用律——一 一 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变强; 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 个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变强;②失用律 一个已形成的 可变联结,若久不应用,就会变弱。 可变联结,若久不应用,就会变弱。 练习律的实质就是强化刺激与反应 的感应结。反应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与这个情境发生的联结越牢固。反之, 的感应结。反应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与这个情境发生的联结越牢固。反之, 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这种联结就趋于减弱。后来,桑代克修改了这条定律, 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这种联结就趋于减弱。后来,桑代克修改了这条定律, 指出单纯的重复练习,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以奖赏取得的效果更大些。 指出单纯的重复练习,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以奖赏取得的效果更大些。

简述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学的启示

简述桑代克的试误说对教学的启示

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是一种试误的过程,通过不断尝试错误来逐渐消除错误,最终达到学习目标。

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应该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学习应该从简单的任务开始,任务难度应该逐渐增加,并在学生掌握了一个技能或知识之后,及时给予反馈和奖励。

试误说对教学有以下启示:
1. 设定明确的目标和目的: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目的,以便学生了解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2. 循序渐进:学习应该从简单的任务开始,并逐渐增加难度,以便学生逐渐适应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

3. 给予反馈和奖励:在学生掌握了一个技能或知识之后,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和奖励,以便学生感到自豪和满足,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

4. 鼓励尝试和探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新的方法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学习。

5. 强调实践和应用:学习应该注重实践和应用,以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尝试和练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这一知识点属于四大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相关知识点,在教资考试中学科目二中是考频较高的知识点,主要考查形式以单选、辨析为主。

中公为大家梳理了该知识点的考查方式,以便大家识记备考。

一、考点梳理( 一)对理论名称的考查以单选的形式考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桑代克这一人物及其提出的理论名称——“尝试错误说”的对应。

( 二)对相应实验的考查以单选的形式考查桑代克提出尝试错误说的实验背景,桑代克是基于他的“猫开笼取食实验”提出的该理论。

可以简单记为“桑代克的猫”。

( 三)对桑代克学习观的考查以单选的形式考查桑代克的学习观——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

可以结合桑代克的理论名称“试误说”的字面意思进行记忆。

( 四)对三大学习定律内容的考查(核心考点)1.准备律。

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实验中所用的“猫”是“饿猫”,因此此时的猫对于踩踏板开笼吃到鱼这一学习活动是有一定的生理上的预备性反应的,基于此,桑代克提出了准备律。

同时,这一规律也告诉教育者们不能对学习者进行突发性的教学与测验,要给予学习者生理和心理的准备时间。

2.练习律。

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

实验中的猫随着尝试、练习的次数增加,开笼取食所需时间不断缩短,说明不断练习使得它对开笼这一行为掌握的更加熟练,基于此,桑代克提出了练习律。

这一规律告诉我们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

3.效果律。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实验中,猫开笼后能够吃到外面的鱼,这对猫来说是在它学习后获得的一种积极的反馈意见,使得它会不断地再次尝试开笼行为,基于此,桑代克提出了效果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反应形成的一切联结都以应用和满足而增强,以失用和烦恼而减弱。因 此教育必须遵循这两条主要的学习定律。教师应当了解有效的学习必须建 立在儿童对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和喜悦上。有鉴于此,教师应当先将作业中 的乐趣讲给学生听,或以自己的热情激起儿童的准备;要仔细地规定和严 格地控制反应的顺序,通过不断的练习,最终形成所需的习惯;要注意学 生在练习过程中是否疲劳和厌倦;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可使学 生感到十分困难,因而导致气馁
的感应结。反应在情境中用得越多,它与这个情境发生的联结越牢固。反 之,长期不用这个反应,这种联结就趋于减弱。后来,桑代克修改了这条 定律,指出单纯的重复练习,不如对这个反应的结果给以奖赏取得的效果 更大些。
• (3)效果律(Law of Effect)。这个定律强调个体对反应结果的感受将决定个 体学习的效果。即如果个体对某种情境所起的反应形成可变联结之后伴随 着一种满足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增强;反之,如果伴随的是一种使人感 到厌烦的状况,这种联结就会减弱。桑代克在20世纪30年代进一步考察了 这条定律,发现,感到满足比感到厌烦能产生更强的学习动机,因此他修 正了效果律,更强调奖赏,而不大强调惩罚。 总之,桑代克强调刺激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教育心理学第三章知识点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理论的实验是猫走‘迷 笼”实验。
• 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入特制的迷龙中,把食物放在笼子外面,使得 猫可望而不可及即。在猫刚开始在笼子里面时,总是乱撞乱叫, 想试图挤出迷笼,在一系列盲目的冲撞之后,偶然间触动了开关, 笼门自动打开,于是猫得到了食物。再一次把猫放入笼子,猫仍 然表现很多的冲撞行为,多次重复之后,盲目次数相对减少,从 笼子逃出的时间越来越短。最后,猫一进笼子就去触动那个开关, 出来获得食物。
• 因此,桑代克认为,迷笼里的猫虽然最初是盲目乱撞,但经过反 复尝试后,能够逐渐学会打开笼门,即在“迷笼”情境和触动开 关的动作之间建立了联结。
桑代克的迷笼实验

•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并不具有推理演绎的思维,并不具有任
何观念的作用。动物的学习方式是试误式的,即动物是通过反复 尝试错误而获得经验
反应是由个人的内部状况和外部情境所共同决定的。因此学习不是消极地接受
知识,而是一种活动。学习者必须要有某种需要,体现为兴趣和欲望。此外良
好的心理准备还应包括对该情境起反应所必不可少的素养和能力准备。
• (2)练习律(Law of Exercise)。这个定律分为两个次律:①应用律——一个 已形成的可变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变强;②失用律——一个已形成的可 变联结,若久不应用,就会变弱。 练习律的实质就是强化刺激与反应
在实验的基础上,桑代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
• 学习律

(1)准备律(Law of Readiness)。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当一个传导单位
准备好传导时,传导而不受任何干扰,就会引起满意之感;②当一个传导单位
准备好传导时,不得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③当一个传导单位未准备传导时,
强行传导就会引起烦恼之感。 准备律是反应者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一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