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雷电颂》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雷电颂》(学案)
文本导读名师引领
【学习纪要】
学习目的:
1.体会作者瑰丽奇特的想象。
2.理解作者运用象征的写法。
3.品味优美的语言,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要点点拨:
这篇散文诗,想象瑰丽、奇特,以风、雷、电等自然事和一些神灵等作为象征对象,把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文体感悟】
走进作者
郭沫若(1892─1978)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
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我国革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
帜。
郭沫若,原名郭开桢,笔名沫若(取家乡沫水──大渡河,若水──雅
河),四川乐山人。在十月革命影响之下,积极投身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
动,1919年至1920年,写下了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
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与郁达夫、成仿吾组织新文学社团
创造社。1927年3月,发表著名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了蒋介石虚伪、残忍的反革命面目。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迫害,于1928年流亡日本,开始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工作,有名的著作是《甲骨文字研究》。1941年皖南事变后,他写下《裳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个历史剧。《屈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借古喻今,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人民的爱国斗志。他的长篇回忆录《洪波曲》,写出了他前期的经历和思想。1944年写了关于李自成农民起义的历史论文《甲申三百年祭》。新中国成立后,写出了不少成功作品,诗集有《新华颂》《百花齐放》等,历史剧《武则天》《蔡文姬》等。郭沫若晚年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严峻考验。1978年6月12日逝世,终年86岁。
背景资料
《屈原》写于1942年1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之际,国民党偷袭共产党新四军,致使新四军7000多人惨遭遇难,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周恩来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诗句。为此,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说他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自,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人民的愤恨。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
作品人物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
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九歌》《九章》等。
【提纲挈领】
文章主旨
这篇散文诗通过抒情主人公对风、雷、电的呼唤,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满腔义愤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内容结构
本文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
第二层:借指斥神鬼偶象来愤怒诅咒昏庸腐朽的当权者。(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
屈原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感情
受到奸佞残酷迫害者愤怒、慷慨、激昂
写作特点
1.语言节奏汹涌
构成这一大段抒情独白的因素是很多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以语言的节奏造成汹涌的气势,表现自然雄伟壮阔的气魄,展示人物心中潜在的复杂的变化着的情思,显示出感情的起伏,从而使这段独白充满了活力。
“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思念那长江,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
——这两节中“洞庭湖、长江、东海”的重复,强化了感情色彩。前一节是因狂风而起的联想,后一节以承接、重复来表达随着联想而跃进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无尽的思念。身处囹圄,而心驰于江河湖海、人民中间:舒缓的节奏,正是对祖国、对人民的绵绵情爱的映照。
2.修辞灵活多变。
课文通篇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手法,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雷,你们电”“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这些语句,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语句,无比愤怒地斥责鬼神。这样,就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方法,也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1)你认为应如何处理课文的朗读?
明确:愤怒、慷慨、激昂的感情基调。
(2)初读课文,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甲声:我认为文章用词激烈,毫不隐讳。文中用了“暗无天日”“比铁还沉重”“比铁还坚固”来形容社会的黑暗与顽固,反映出黑暗势力的强大和与黑暗进行斗争的艰巨。
乙生:我从文中读出了屈原对祖国的满腔申请。他所思念的洞庭湖、长江和东海,就是他心目中的祖国。
丙生:诗人的抒情独白,震天撼地的呼喊,达到了最强烈的抒情效果。可以说是一首激情澎湃、气势雄伟的散文诗。
2、局部突破
(1)文中的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等物象象征了什么?运用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文中的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则象征人民
群众;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没有阴谋、没有污秽、
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则类似于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孙飘流记》所描写的海
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象征手法的运用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和感染力。
(2)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说说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
甲生:我从屈原对风、雷、电的呼唤中,仿佛看见了闷热的夜空,一道道闪电正在尽情
地撕裂着寂静的天幕,沉闷的雷声在天宇间滚动,间或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炸裂声,狂风呼啸,
仿佛要卷走沉寂的夜空,带来绚丽的黎明。
乙生:我爱屈原,他是奋斗在黑夜里不屈的斗士,他的浩然正气激励着每一个热爱祖国、
热爱和平的人们。
丙生:我从屈原对洞庭湖的深情思念中,仿佛听见了湖水轻轻拍击沙滩的微响,那是诗
人在自由的天幕下合着音乐的节拍舞蹈。
积累运用拓展演练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伫.立( ) 睥睨
..( ) 咆哮.( ) 波澜.( ) 污.( ) 劈.开( ) 稽.首( ) 驰骋.( ) 虐.待( ) 犀.利( )
2、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时而伫立睥睨
..()
(2)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
..的剑呀!()
二、课内阅读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
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
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
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
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
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两个“你”具体指的对象分别是谁?
A 你.的本身就是火。()
B 你.就是我的生命。()
2.“你的本身就是火”,采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炸裂呀,我
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能否改成“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炸裂呀!”
3.这两段礼赞的对象是谁?突出了它的什么特点?
4.这两段文字选自《屈原》的第五幕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