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隧道及处理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1. 前言隧道岩溶工程是一项高风险的施工工程,需要进行专项的施工方案制定和实施。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本文将从岩溶特征分析、施工前期准备、隧道开挖、支护加固、围岩处理以及材料选择等方面详细阐述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2. 岩溶特征分析岩溶是指地下水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天然溶洞、溶洞古地貌、地下河道、地下水系等地质现象。
在隧道建设中,岩溶的特征直接影响着隧道的安全性和质量。
因此,在施工前期必须进行充分的岩溶特征分析。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1 岩石组成和环境岩石的成分和结构特征是岩溶形成和演化的首要条件。
在岩溶区域通常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如石灰岩、白垩纪、砂岩等。
这些岩石所形成的地层特征、稳定性、力学性质等存在差异,所以在施工前期应当详细了解隧道所通过的岩系、岩层的分布、厚度、物理力学性质等,以针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地质问题制定相应方案。
2.2 地下水情况地下水流动是岩溶区域地质演化的重要因素。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地下水会对隧道稳定性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施工前期应当详细了解地质调查数据,了解地下水位、水流速度、水压等水文地质信息,以制定相应地下水处理措施。
2.3 质量评估岩溶隧道施工的质量评估,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在进行隧道开挖和支护加固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评估标准,将岩溶地质特征与地质灾害和安全问题结合起来,以有效地评估施工质量。
3. 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前期准备是确保隧道岩溶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在此阶段,需要进行开展现场调查、科学论证和综合评估,以各方面提出可行、安全、经济、优化的技术方案。
3.1 安全评估和管理进行隧道建设过程中,岩溶地质条件可能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测的情况。
因此,在进行隧道建设时,安全评估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定期安全评估,及时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整改,确保施工安全。
3.2 设备选型在隧道建设的前期准备阶段,应根据建设区域的地质特征和环境调查所得信息,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技术。
岩溶隧道的处治技术现状
充 物松 散 、厚度 较 大 ,可 选 用钢 筋 混 凝 土 拱支 顶 加 固 。③ 挖 孔 桩支 顶 加 固 。对 于深 度 较 大 的 溶 洞 ,可 采 用 桩 基 础 加 固 ,通 过 人 工 挖 孔 ,实 现 成 桩 ,桩 底面 嵌入 基 岩 内 ,桩顶 钢筋 伸 入钢 筋 混凝 土底 板 内 ,与底 板 联成 一 体 ,形成 稳定 的受 力体 。④ 支承 柱嵌补 加 固 。根 据 溶洞 形态 不 同,采用 支 承柱 ,嵌 补加 固溶 洞顶 板 ,回填 空 隙并注 浆加 固溶 洞基 底 。 2 )采 用跨 越 式 通过 溶 洞 方案 。如果 溶 洞较 大 ,采 用 封堵 、加 固、 支 承等 方 式处 理 时 ,费用 较 高 ;溶洞 较 小时 又 不宜 回填 堵 塞 ,工作 面 小 ,不 易操 作 :若 溶洞 填 充松 软 时不 易建 造 基础 , 可采用 布 设 结构 物直 接跨 越通 过溶 洞的 办法 处理 。① 边 墙梁 及行 车梁 跨越 。施 工方 法采 用先 拱后墙 法 , 使 边 墙 梁 在 拱 圈 保 护下 安 全 旖 工 。道床 行 车 部 位 采 用钢 筋 混 凝 土 预应 力 梁 。② 支墩 、悬 臂梁 承托 纵梁 跨越 。采 用钢 筋混 凝土 板梁做 底 板,承 托边 墙 ,托 梁 分 别 支承 于支 墩 和 悬 臂 横梁 上 ,悬 臂 横 梁采 用 锚 杆 锚 固 于基 岩 内。③ 边墙 拱跨 越 。将 边 墙拱脚 设 在边墙 底 部 ,拱顶 定位在 衬砌 拱 圈的拱
在 隧道 通过 岩溶 区 的施 工完 毕后 ,应 对 重 点洞段 进行 监控 量测 。及 时 的 监控 量测 ,可 以直 接为 设 计和 施工 决 策服 务 。这 样可 以及 时 的 了解这 些 措 施 的可靠 性 ,又 可 检测 到某 些 地方 的 隐患 ,所 以在施 工过 程 中 以及 工 程
隧道溶洞处置方案
隧道溶洞处置方案1. 背景在城市基础建设中,隧道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隧道中的溶洞问题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地质灾害问题,一旦发生溶洞事故,将严重危及隧道的安全运行。
为了应对隧道中的溶洞问题,必须制定合理的处置方案,以保障隧道的安全运行和通行。
2. 隧道溶洞特征隧道溶洞是很常见的隧道地质灾害,它是指在隧道施工或运行过程中,岩溶地质中的洞穴或裂缝被扩大或者坍塌,形成一个或多个进洞或断面洞穴,导致隧道结构破坏和失稳的一种灾害现象。
隧道溶洞通常呈现以下特征:•洞穴较大,通常超过5米;•洞穴的位置难以控制,可能存在在隧道顶部、侧面或底面;•洞穴的形态复杂,可能为单个洞穴或者交叉分支状;•洞穴所处地质环境较复杂,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规律。
3. 处置方案针对隧道中的溶洞问题,下面给出几种常见的处置方案:方案1:堵洞处理法堵洞处理法是指将隧道中的溶洞进行封堵。
常见的堵洞材料有钢筋混凝土、钢板桩、预制板、喷浆等,具体可根据洞体大小、位置、形态和壁岩地质条件而定。
方案2:加固处理法加固处理是指采用加固材料对隧道墙体进行加固修补,用以承受溶洞区域的荷载。
常见的加固材料有钢筋混凝土、钢材、钢板桩、预制板等。
方案3:隔离处理法隔离处理是指在隧道中的溶洞位置,设置隔离带或屏障以保证行车和施工的安全。
隔离带常采用深基坑或混凝土墙体,屏障则常采用钢板等材料。
方案4:拆除处理法拆除处理是指将隧道中的溶洞区域进行拆除,重新修建。
这种方案一般适用于洞体较小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拆除会影响隧道工程的进展,所以需谨慎考虑。
4. 测量监测针对隧道中的溶洞情况,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对于保障隧道安全至关重要。
而正确的监测数据是有效预防和控制隧道灾害的基础和前提。
常见的监测方法有:•长时通分布式光纤测温•弹性波速检测•声波检测•激光扫描测量5. 总结隧道中的溶洞问题是个非常不容忽视的地质灾害问题,也是隧道工程运行安全的头等大事。
合理科学开展隧道溶洞的处置方案以及积极有效的监测预警工作,全面保障隧道的正常安全通行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隧道岩溶地层处理方案
隧道岩溶地层处理方案引言隧道的建设和维护常常面临岩溶地层带来的困扰。
岩溶地层由于地下水的侵蚀作用,形成了许多洞穴和溶蚀缝隙,这给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威胁。
因此,针对岩溶地层的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隧道岩溶地层的处理方案,并详细阐述其设计原理和操作方法。
设计原理隧道岩溶地层的处理方案的设计原则如下:1.强化地基:通过加固地基,增强地下岩溶地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2.封闭洞穴:通过填充洞穴和修复溶蚀缝隙,减少岩溶地层对隧道的侵蚀和破坏。
3.排水处理:合理排水,减少地下水对隧道的侵蚀,保证隧道的排水畅通。
4.监测预警:对隧道岩溶地层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预警,以防止事故发生。
操作方法1. 强化地基强化地基是处理岩溶地层的关键步骤之一。
具体操作如下:1.清除表层土壤和杂物,确保地基面暴露。
2.采用事先设计好的加固材料,如格栅、格室、喷锚等,对地基进行加固。
3.加固材料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情况、地下水位和工程需求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加固效果。
2. 封闭洞穴封闭洞穴是处理岩溶地层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具体操作如下:1.先对洞穴进行勘察,了解洞穴的大小、形状和分布情况。
2.对洞穴进行修复,采用填充材料填充洞穴,如混凝土、砂浆等。
3.对溶蚀缝隙进行修复,采用喷浆、喷砂等方法填充缝隙。
4.对大型洞穴或困难修复的洞穴,可以考虑采用地锚等特殊技术进行处理。
3. 排水处理排水处理是处理岩溶地层的必要措施。
具体操作如下:1.施工前进行地下水位的测量和分析,确定合理的排水方案。
2.采用井点和排水管道,将地下水引导至隧道外部。
3.定期检查排水设施的畅通情况,及时对堵塞、损坏等问题进行处理。
4. 监测预警监测预警是处理岩溶地层的重要手段。
具体操作如下:1.部署地下岩溶地层监测设备,如应力计、位移计、渗流计等。
2.实时监测地下岩溶地层的变化情况,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3.根据监测数据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营。
隧道岩溶处置方案
隧道岩溶处置方案摘要隧道岩溶是隧道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现象,其具有高风险性和难度性,如果没有有效的治理措施,会严重威胁隧道的安全。
本文就隧道岩溶的特性及其治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具有实际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处置方案,希望能够为隧道建设和岩溶治理提供参考。
隧道岩溶特性分析岩溶是一种由水的侵蚀和溶解作用形成的地质现象,其具有裂隙密集、孔洞发育、岩层脆弱、破碎易发等特点。
在隧道建设中,岩溶是常见的地质问题之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高不稳定性。
由于岩溶岩体性质的不规则性和脆弱性,它易于产生裂缝并发生塌方、滑坡等情况,给隧道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空洞和断层发展。
岩溶岩体中存在着许多空洞和断层,其易于演化并扩大规模,给隧道的建设和安全运营带来不利影响。
3.地下水问题。
岩溶中地下水流动迅速,这可能引起隧道地下水涌流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处置措施针对隧道岩溶的特性,必须选择合适的治理方案进行处理,以保证隧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常用的治理方法包括:1.岩体修整。
即对岩溶岩体进行强大的支护和固结处理,降低开挖岩体的内外荷载,如桥墩式路基、锚杆、钢支撑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岩层不稳定的高风险地区。
2.岩体加固。
即对岩溶岩体进行强度上提处理,如混凝土填充、灌浆封闭、地锚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空洞和裂隙形成的地区。
3.地下水治理。
即对隧道周边地下水的流动进行控制,如隔水帷幕、涵洞抽水、土工格栅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岩溶水文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
4.地质灾害预防。
即对岩溶区域进行周密的预警和防范措施,如流量预测、降水预报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下。
处置方案针对上述岩溶治理方法的特点和实际应用效果,结合实际情况,建议采用如下的处置方案:1.对岩体修整。
在深度较浅(海拔高度小于300米)的隧道中采用此方法进行治理。
2.对岩体加固。
在岩层高度较小,裂隙明显的隧道中采用此方法进行治理。
3.地下水治理。
在地下水流量较大,涌水问题突出时,采用此方法进行治理。
岩溶隧洞常见灾害及处理措施
成了较成熟的结构设计计算理论与工程实 践体 系 , 但在 隧道的防
水治理方面认识则相对落后。在 以往隧道无 论设计还是施 工 , 对
岩溶水的处理多是“ 以排 为主 , 排堵 结合 ” 遇水 多以暗 沟、 道 、 , 竹
涵洞 、 泄水洞 、 明渠 、 渗沟 、 桥或增加辅 助导坑 等截流 排除地下 拱 岩溶 问题对 隧道施 工而 言 , 纳起 来是溶 洞洞 穴、 溶水 以 归 岩 水 。但对地下水采取以排为主的防水原则 , 造成地 面和地下水大 及岩溶堆 积物的危 害 , 应按其性质及其 与隧道 的关 系采取相应 的
工程 措 施 。
量漏失 , 可使 隧道 地 区大量 农 田干 旱 , 地下 水漏 失 , 造成 森林 枯
2 岩 溶 洞穴处 置措 施
死, 严重影响当地 的 自然环境 。据统 计 , 某些 山岭隧道排水 , 导致
居 民、 畜饮水 紧张。水 的流通将给 隧道结构带来极 大的侵蚀作 牲 隧道遭遇 到发 展和 衰亡 阶段 的岩溶 中的 大型溶 洞、 暗河时 , 用 , 响隧道 的使用寿命 。岩溶堆积物 因地下水 的流动而坍塌下 影 应对 溶洞逐个 处理 , 必寻找 标准 的设 计。设计 的通用 原则是 : 沉改变洞穴周边 的应力分布形态 , 不 影响隧道 的稳定。隧道 中地下 隧道 的衬 砌结 构有 足 够安 全性 、 保证 在 可预 见期 内洞 穴 的稳 定 水 的流失 , 使隧道顶 部地 面塌陷 , 造成隧道 结构 的不稳定 。因此 性、 原有水流通道不被 阻断 、 方案较为经济适用 。 可 以采用 以“ ” 通 为主 , 排、 引、 堵相结 合的综合处理 措施。“ ” 通 是
下沉 , 改变洞穴周 边的应力分布形态 , 响隧道 的稳 定 ;) 影 4 隧道 中
【专业知识】在隧道施工中遇到溶洞的处理措施是什么
【专业知识】在隧道施工中遇到溶洞的处理措施是什么问:在隧道施工中遇到溶洞的处理措施是什么?答案:当隧道施工遇到岩溶危害时,可按岩溶对隧道的不同影响情况及施工条件,采取引流、跨越、加固、清除、注浆等不同措施或综合治理。
(1)隧道通过岩溶区,应查明溶洞分布范围和类型,岩层的完整稳定程度、填充物和地下水情况,据以确定施工方法。
(2)隧道穿过岩溶区,如岩层比较完整、稳定,溶洞已停止发育,有比较坚实的填充,且地下水量小,可采用探孔或物探等方法,探明地质情况。
如有变化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溶洞尚在发育或穿越暗河水囊等岩溶区时,则必须探明地下水量大小、水流方向等,先要解决施工中的排水问题,一般可采用平行导坑的施工方案,以超前钻探方法,向前掘进。
当出现大量涌水、流石流泥、崩坍落石等情况时,平导可作为泄水通道,正洞堵塞时也可利用平导在前方开辟掘进工作面,不致正洞停工。
(3)岩溶地段隧道常用处理溶洞的方法,有引、堵、越、绕四种。
①引排水:遇到暗河或溶洞有水流时,宜排不宜堵。
应在查明水源流向及其与隧道位置的关系后,用暗管、涵洞、小桥等设施渲泄水流或开凿泄水洞将水排除洞外,或开凿泄水洞,将水排出洞外。
当岩溶水流的位置在隧道顶部或高于隧道顶部时,应在适当距离外,开凿引水斜洞(或引水槽)将水位降低到隧底标高以下,再行引排。
当隧道设有平行导坑时,可将水引入平行导坑排出。
②堵填:对已停止发育、跨径较小,无水的溶洞,可根据其与隧道相交的位置及其充填情况,采用混凝土、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予以回填封闭;根据地质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加深边墙基础。
当隧道拱顶部有空溶洞时,可视溶洞的岩石破碎程度在溶洞顶部采用锚杆或锚喷网加固,必要时可考虑注浆加固并加设隧道护拱及拱顶回填进行处理。
③跨越:当隧道一侧遇到狭长而较深的溶洞,可加深该侧的边墙基础通过。
隧道底部遇有较大溶洞并有流水时,可在隧道底部以下砌筑圬工支墙,支承隧道结构,并在支墙内套设涵管引排溶洞水。
岩溶隧道塌腔体处理施工工法(2)
岩溶隧道塌腔体处理施工工法岩溶隧道塌腔体处理施工工法一、前言岩溶隧道是一种在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常见的隧道类型。
然而,由于岩溶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常常会出现塌腔现象,给隧道施工和运营带来很大的风险。
因此,研究和探索岩溶隧道塌腔体处理施工工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工法特点岩溶隧道塌腔体处理施工工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针对岩溶地质条件特殊,地下水丰富的情况,工法采用了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地应对岩溶隧道塌腔体处理的问题。
2. 工法采用了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根据不同的岩溶地质条件和塌腔体类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施工。
3. 工法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强。
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工况,可以对工法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三、适应范围岩溶隧道塌腔体处理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型岩溶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特别是那些地下水丰富、塌腔体多发的地区。
无论是公路隧道、铁路隧道还是水利隧道,工法都能够有效地处理塌腔体问题,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工艺原理岩溶隧道塌腔体处理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基于对隧道岩溶地质条件的深入研究和分析,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对塌腔体进行修复和加固,恢复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通过对隧道周围地质的全面调查与分析,科学判断出塌腔体的形成原因和空间分布,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塌腔体处理方法。
2. 通过现场勘探以及地质雷达等高精度仪器的使用,准确探测塌腔体的位置及大小,为后续的施工工艺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3. 根据不同类型的塌腔体,采取适当的施工措施,包括注浆、喷射混凝土、锚杆加固等方法,恢复隧道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岩溶隧道塌腔体处理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评估和设计阶段:通过现场勘探和数据分析,评估塌腔体的规模和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和设计方案。
2. 准备工作阶段:包括设备和材料的准备,工地搭建,以及施工团队的组织和培训等。
岩溶区隧道施工控制措施
岩溶区隧道施工控制措施前言:伴随着国内高速公路突飞猛进的发展,隧道工程不断增多,地质情况是决定隧道工程成败的关键,而岩溶发育不良地质对工程造成的危害尤为极大,所以,隧道工程溶洞处治彰显重要。
本文结合广乐高速中山顶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溶洞处理,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希对岩溶隧道施工有一定借鉴作用。
一、工程概况中山顶隧道地处广东省英德市,设计为分离式双向六车道,左线1203米,右线1145米,洞内人字坡排水。
隧址区岩溶极强发育,地表多出可见岩溶漏斗及落水洞,隧道中部为大型天然岩溶洼地,受隧道右侧f3逆断层影响,岩体破碎,或呈挤压破碎状,均为地表水灌注地下提供了条件。
根据地面调绘、物探和钻探成果,综合判断中山顶隧道地质复杂,突水突泥安全风险高,为岩溶i级风险隧道。
二、施工前预控措施针对中山顶隧道复杂的地质情况,在设计地质勘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地调查,对隧道地质情况有了初步的判断,但以此作为制定施工方案的依据远远不够,且需提前制定各项应急措施,本隧道施工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预报和预控。
1、加强超前地质预报为进一步对围岩有更详尽的掌握,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超前地质预报:①加强地质雷达及tgp超前地质预报为确保超前地质预报尽可能与实际围岩吻合,采用tgp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结合地质雷达短距离预报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围岩进行探测,其中tgp全隧道覆盖,短距离雷达预报主要针对设计预测岩溶发育段落,并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适当增加。
②加强超前加深炮孔探测在上台阶掌子面开挖过程中,每循环开挖前,在上台阶核心土与拱顶之间设置一个、上台阶两拱脚附近设置两个,一共设置三个超前加深炮孔,安排经验丰富的开挖工人、采用5m钻杆水平钻进(每循环开挖进尺控制在2米以内),并做好钻进记录,在钻进速度急剧变化或发生异常时及时将情况反映到施工技术人员或技术主管处,根据反馈信息情况及时制定相应对策③超前钻孔预探tgp预测地质若出现异常,采用地质雷达进一步验证,地质雷达反馈出现不良地质,则可采用超前钻(30米)进一步更直观验证和揭露前方不良地质。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
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隧道岩溶工程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面临着一系列技术难题和安全风险。
因此,为保障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
二、地质勘察与风险评估在开展隧道岩溶施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工作。
主要包括岩溶岩层性质、地下水情况、断层分布等方面的调查,以及岩溶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的评估。
三、隧道岩溶支护设计根据地质勘察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隧道岩溶工程支护设计方案。
包括采用的支护形式、支护结构、材料选用等内容,保证隧道在施工和后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施工工艺与方法1.预处理工作:清理地表植被、拆除旧建筑物,清除岩屑等杂物,为后续施工创造条件。
2.切割爆破:根据岩层性质和地质条件,采用合适的爆破方法进行切割。
3.岩体处理:对岩溶洞室进行整体清理、处理,防止塌方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4.支护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钢构支护、喷锚混凝土支护等方式进行支护工程。
5.整体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定期对隧道岩溶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五、安全管理与应急预案1.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隧道岩溶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现场安全监管。
2.应急预案:制定隧道岩溶施工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六、质量监督与验收标准1.质量监督:设置专门监理单位进行隧道岩溶施工质量监督,保证施工质量达标。
2.验收标准: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隧道岩溶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七、总结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支护设计、施工工艺等方面因素,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与质量监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工程质量可控。
以上为隧道岩溶专项施工方案的摘要内容,详细的实施方案将根据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进行进一步细化与完善。
岩溶隧道安全施工技术与管理
岩溶隧道施工安 全技术
施工前安全准备
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 配备齐全的安全设施和装备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施工过程安全控制
施工前安全评估: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 施工安全措施:制定并实施安全施工方案,包括安全防护、紧急救援等方面的措施。 施工过程监控: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问题。 人员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施工方法不当,未 能及时采取有效的 支护措施,导致隧 道坍塌。
缺乏应急预案和安 全管理制度,导致 事故发生后救援不 及时、处理不当。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淡薄,未严格遵守 安全操作规程。
事故预防与应对措施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设备,确保安全运行;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应对措施:及时报告事故,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事故扩大;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现场救援。
施工后安全检测与评估
检测内容:隧 道结构、支护、
排水等系统
评估方法:数 值模拟、现场 监测、专家评
审等
评估标准:符 合相关规范和
安全要求
检测与评估周 期:定期进行, 确保隧道安全
运行
岩溶隧道施工安 全管理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 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度
案例分析:对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针对不同事故类型,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改进建议:加强设备维护和更新,提高设备安全性;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员工培训和演练,提 高应急处置能力。岩溶隧道施工安 全技术创新与来自 展新型安全施工技术与装备
隧道岩溶水防治与溶洞处理
岩溶水防治与溶洞处理本隧道在进行开挖时,施工中随洞身掘进情况采用地震反射波探测法(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分段对掌子面前方的岩溶发育状况进行探测预报,对可能出现岩溶的地段,利用超前探测钻孔进行验证,根据探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并时刻作好突水、突泥等紧急情况的处治准备。
1、岩溶水防治的施工排水措施主要有:①有水地段喷射砼时应采取以下措施:当涌水不多时,用开缝或中空锚杆导水处理后再喷射;当范围大时,设树枝状排水导管后再喷射;当涌水严重时设排水孔边排水边喷射。
②当洞内有大面积涌水时采用钻孔将水集中汇流引入排水沟,并在相应位置衬砌时设置排水设施。
③当涌水或地下水位较高时用井点降水法,抽水机抽水到两侧水沟排出。
④排水的同时用围幙预注浆方法堵水。
对于超前探水孔中总流量小于10m3/h,但个别孔流量大于2m3/h,采用局部超前预注浆堵水;对于超前探孔中2/3孔出水且总水量大于10m3/h的情况,进行全断面注浆。
(1)全断面帏幕注浆堵水a、在预注浆前,应认真分析设计提供的详勘成果,以超前物探及超前钻孔,探明地下水,溶洞的发育情况。
超前钻孔应在预测突水处以前5~20m。
b、注浆范围为隧道开挖线以外4.5m,每循环注浆长度为25m,全断面开挖长20米,留5米。
一个注浆完成后留6m不开挖作为下一个注浆段的止浆岩盘。
c、注浆孔自掌子面沿开挖方向,以隧道中轴线为中心呈伞状布置。
浆液扩散半径为2m,孔底间距不大于3m,全断面开孔直径不小于φ90㎜,终孔直径不小于φ65㎜;局部注浆开孔直径不小于φ108㎜,终孔直径不小于φ90㎜;径向注浆开孔直径不小于φ90㎜,终孔直径不小于φ65㎜,长度4米,环向间距1.8米,纵向3米。
d、注浆材料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浆液浓度应据地质及水文条件进行调整。
初拟为:C:S(体积比)=1:(0.6~1.0),水泥浆水灰比0.8:1~1:1,水玻璃模数2.6~2.8,水玻璃浓度40Be′。
隧道中溶洞的处理方案
隧道中溶洞处理方案:溶洞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溶性岩层经过化学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而形成地下溶蚀现象。
岩溶对隧道影响关键表现为是结构物部分及全部悬空,降低隧道使用可靠度;季节性岩溶洞穴涌水,给隧道施工和体系带来不安全和不稳定原因;塌方冒顶是指隧道施工中,山体上部岩层自然塌落现象。
是隧道开挖施工后,原先平衡山体压力遭到破坏而造成。
所以,制订合理、科学、有效溶洞、塌方处理方案对隧道顺利穿越岩溶地段很关键。
依据隧道施工溶洞、塌方处理情况,介绍相关处理方案。
一、处理方案选择标准。
(1)安全性。
确保施工安全和运行安全,围岩累计变形量小于10cm,衬砌完工后隧道不渗不漏。
(2)可操作性强。
要充足考虑现场机械装备情况和操作人员技能水平,并尽可能降低施工难度。
(3)灵活性好。
依据断面形状和尺寸,因地制宜地选择施工方案,而不局限于一个固定模式,一旦一个方案不能实时或实时效果差时,能很好地转换为替换方案。
(4)含有可连续性。
需兼顾溶洞段前后施工方案不一样,能顺利地进行施工工艺、工序转换。
(5)经济性强。
即在确保安全、质量并不破坏环境条件下投入最节省。
(6)处理施工方案科学。
首先保留并加固坍塌体,预防坍方扩大,然后施做套拱和超前大管棚,确保正洞开挖施工安全;管棚施做完成后挖除坍塌体,进入隧道正常开挖、支护工序,并对隧道基底进行注浆加固处理;溶洞段经过后,进行拱部坍腔回填处理。
二、处理方案1、拱部以上(上导洞)空溶洞,采取泵送C25混凝土护拱,护拱厚度2米,以加强护拱,上空腔部分做排水处理(设置多根Φ100mm双壁波纹管,波纹管长度依据现场溶洞位置确定)。
2、掌子面锥形空腔处理:空腔临空面处理采取厚10cm喷射C20混凝土封闭,腔内采取泵送C25混凝土回填,厚度2m,环向拱脚至拱腰采取Φ50×4小导管(长度4.5m),1.5m×1.5m梅花形部署,并注水泥浆(水泥浆按实际施工工程量确定)进行加固,空腔口采取工字钢纵向部署形成拱架,长度3m,间距20cm,其它采取吹沙回填密实,空腔做排水处理(设多根Φ116mm双壁波纹管,波纹管长度依据现场溶洞位置确定);3、洞顶原地表塌陷,形成大锥型坑洞,塌陷区在山谷冲沟,危及隧道安全。
187-教学案例-隧道岩溶处置技术案例
14. 隧道岩溶处置技术案例龙麟宫隧道揭示的岩溶危害主要是干溶腔,部分受地面补给水的影响成过水通道,表现形式主要是垂直发育的溶管、溶槽,水平发育的古暗河通道等大型空腔,充填性溶腔等。
施工中根据溶腔的不同形态以及与隧道位置的相互关系,分别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
一、溶管溶槽的处理溶管溶槽的发育规模一般较小,多数为空管,部分受地面补给水的影响,,雨天有少量水通过。
掘进施工时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初支紧跟,并且用工字钢架加强支护。
对其处理措施主要是封堵及填充,对水的处理主要是引、排。
此类典型如龙麟宫隧道出口DK231 +326处溶腔,处理措施如图27所示。
图27 DK231 +326溶腔立面二、水平发育横贯隧道的溶腔此类溶腔在隧道掘进前应先详细勘测,对其影响范围及稳定性进行分析,采取先加固后掘进的方法施工。
加固措施一般采取在边墙外砌挡墙进行支顶并封堵,然后再从工作面开始掘进。
掘进时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初支紧跟,并用工字钢加强支护,如果围岩稳定性差,应超前支护。
溶腔的处理措施除支顶封堵外,还应预留泄水通道。
龙麟宫隧道出口DK231+ 627~487处的溶腔为此类典型,其处理措施如图28所示。
三、充填性溶腔的处理位于拱部及边墙的充填性溶腔,掘进时要超前支护、预加固,同时短进尺、弱爆破、初支紧跟、钢架加强支护。
如果充填物较少,可清除后按空溶腔处理。
位于隧底的充填性溶腔要先探测其范围及充填物的类型,根据探测结果可分别选择用硬质岩渣换填,或者用钢管桩并注浆加固提高承载力,然后再做钢筋混凝土板梁跨越通过。
龙麟宫隧道出口DK232 + 075~DK232+140段充填性溶腔的处理如图29所示。
图28 DK231+ 627~487处横断面图29 隧道底部填充性溶腔的处理措施四、巨大型空溶腔的处理龙麟宫隧道出口揭示了2处巨大型干溶腔,这2处溶腔形态复杂,围岩稳定性差,从揭示到处理都是非常困难的。
1号大溶腔位于DK232+467处,该溶腔支洞发育,构造复杂,,整体呈倒漏斗型,顶部已漏天。
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
岩溶地段隧道处理措施摘要:在岩溶地质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涌水以及大小不同的溶洞影响工程施工问题,本文结合江西省万载至宜春高速公路XX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岩溶地质情况,重点探讨了隧道岩溶段断层破碎带、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偏压、突泥涌水等常见问题采取的处理措施,简单介绍了规模较大溶洞及跨越溶洞区采取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岩溶地质、隧道、处理措施岩溶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溶性岩层经过化学作用和机械破坏作用形成的地下溶蚀现象,不同的岩溶发育成不同的溶洞、裂隙等。
岩溶地段隧道不良地质要素有断层地段、软弱围岩、突泥涌水、冲沟、溶洞及采空区等几个方面。
当隧道穿过可溶性岩层时,有的围岩破碎,容易发生坍塌。
有的溶洞位于隧道底部,充填物松软且深,使隧道基底难于处理。
有时遇到填满饱含水份的充填物溶槽,当隧道掘进至其边缘时,含水充填物不断涌入坑道,难以遏止,甚至使地表开裂下沉,形成“天窗”,隧道的初期支护压力剧增。
有时遇到大的水囊或暗河,岩溶水或泥砂夹水大量涌入隧道.有的溶洞、暗河迂回交错、分支错综复杂、范围宽广,处理十分困难。
正确处理岩溶地质对隧道的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1。
超前地质预报当地质纵断面图上标明前方有断裂破碎带时,采用TGP或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用地震反射波法度前方150m范围内围岩情况进行预测。
通过超前预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报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及其围岩结构的完整性与含水的可能性,为正确选择开挖断面、支护设计参数和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并为预防隧道涌水、突泥、突气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事故及时提供信息,使工程单位提前做好施工准备,保证施工安全,同时还可节约大量资金。
所以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对于安全科学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避免事故损失、节约投资等意义重大,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若围岩相当破碎时,采用超前探孔探明前面是否存在溶洞、冲沟等;然后结合超前地质预报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华蓥山隧道东口岩溶分析及溶洞处理
华蓥山隧道东口岩溶分析及溶洞处理华蓥山位于四川巴中市,是一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华蓥山隧道东口是进入华蓥山的主要通道之一,该区域的岩溶地貌和溶洞具有较大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本文将对华蓥山隧道东口的岩溶分析及溶洞处理进行探讨。
岩溶地貌是在含有大量石灰岩的地区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类型。
华蓥山隧道东口所处的区域正是石灰岩发育较为丰富的地方,因此有较多的岩溶地貌特征。
在进行岩溶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研究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
石灰岩的岩层结构、断层分布等将会对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通过对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岩溶地貌形成的基本机制和发展规律。
其次,需要对该地区的溶洞特征进行详细的调查。
溶洞是岩溶地貌中的一种重要形态,其内部结构、地下水循环系统等也需要被充分了解。
通过对溶洞的调查,可以揭示出地下水流动的路径和溶蚀作用的过程,为溶洞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需要进行水文地质分析。
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形成、循环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学科,在岩溶地貌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研究地下水文地质,可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水质状况以及与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关系,为溶洞的处理提供指导意见。
针对华蓥山隧道东口区域的溶洞处理,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溶洞进行调查和勘察,了解溶洞的内部结构、岩溶现象的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勘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范,确保人员的安全。
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方案的制定。
对于已经存在的溶洞,可以考虑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固化和加固,防止其继续扩大和发展。
对于刚刚形成或者正在发育的溶洞,可以考虑采取封堵或者避免建筑物建设在该区域,以降低溶洞对周边环境和建筑物的影响。
最后,需要加强对溶洞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溶洞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加强科普宣传,提高人们对岩溶地貌和溶洞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总之,华蓥山隧道东口的岩溶分析及溶洞处理是保护该地区自然景观和地质遗迹的重要工作。
隧道岩溶的防治措施
隧道岩溶的防治措施1. 背景介绍隧道岩溶是指在岩石中形成的裂隙、洞穴和管道,由于水的作用导致岩石溶解和溜滑面的形成。
隧道岩溶在隧道工程中被认为是一个严重的地质问题,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和隧道的安全风险。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隧道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2. 隧道岩溶防治的重要性隧道岩溶引起的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管涌和地下水突涌等,这些灾害给隧道工程和地下设施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采取有效的隧道岩溶防治措施可以降低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提高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隧道岩溶防治措施3.1 岩体加固隧道岩溶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砂岩或灰岩等易溶岩层,岩石的强度较弱。
为了增强岩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岩体加固措施:•硬化剂注射:通过向易溶岩层注入硬化剂,增加岩层的强度,从而减少溶蚀和溜滑面的形成。
•排水排气:隧道开挖过程中,注入大量的饱和溶液会导致岩层溶解,形成岩溶空洞。
通过排水和排气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岩溶空洞的形成。
•预应力锚杆:在易溶岩层上方进行预应力锚杆的布置,增强岩体的抗拉性能,减少岩层的开裂和分层。
•网壳加固:在易溶岩层表面铺设网壳,并进行锚固处理,增加浸泡条件下岩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3.2 交通运输措施对于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隧道,采取适当的交通运输措施可以减少灾害的扩大和损失:•限制通行:对受到地质灾害影响的隧道进行限制通行,减少车流量和人员流动,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建立警示标志:在隧道入口设置警示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地质灾害风险,减少驾驶员的驾驶风险和不必要的道路危险。
•定期巡查和维护:对地质灾害受影响的隧道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3.3 隧道工程设计措施在设计隧道工程时,应该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和岩溶地质条件,采取适当的设计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地质勘察和分析:在隧道工程设计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地质情况和岩溶地质条件,为隧道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质数据。
隧道岩溶处理方案
隧道岩溶处理方案简介隧道岩溶是指在岩溶地区开挖隧道时,遇到的岩溶地质问题。
岩溶地质是指在含有溶蚀性岩石(如石灰岩、石膏等)的地区,通过溶蚀作用形成的地下溶洞、孔隙以及与之相关的地表沉陷、地面塌陷等地质现象。
在隧道工程中,由于岩溶地质条件复杂,可能会遇到地层塌陷、溶水涌出、洞室塌陷等岩溶灾害问题。
为了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和使用寿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岩溶处理方案。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隧道岩溶处理方案。
岩溶勘探与预测在隧道工程的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岩溶勘探与预测,以了解地下岩溶地质的分布特征和岩溶地质条件,为后续的岩溶处理方案提供依据。
岩溶勘探主要包括地表地质调查、地下勘探、水文地质勘查等,通过对地下岩溶地质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可以预测可能遇到的岩溶问题。
隧道支护方案隧道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地层塌陷和洞室塌陷,需要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对于岩溶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常见的支护方式包括钢支撑、喷射混凝土支护、岩体加固等。
根据岩层的情况和隧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溶洞处理方案在岩溶地区的隧道中,可能会遇到溶洞的问题。
溶洞的存在对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威胁,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常见的溶洞处理方案包括填塞法、支护加固法、封堵法等。
根据溶洞的特征和隧道的要求,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行。
溶水涌出处理方案岩溶地区普遍存在地下水溶蚀,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溶水涌出的问题。
溶水涌出会导致洞室变形、支护材料流失等问题,对隧道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针对溶水涌出问题,可以采取排水处理、注浆封堵等方法进行处理,以保证隧道的正常施工和使用。
地表塌陷处理方案岩溶地质条件下,地表塌陷是常见的岩溶灾害之一。
地表塌陷会导致地表沉陷,对周围环境和道路交通造成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常见的地表塌陷处理方案包括填充加固、地表加固、排水处理等。
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可以减少地表塌陷的发生,保证隧道的施工和使用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过广大隧道建设者的多年努力,我国在应对异常复杂 岩溶地质隧道施工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达到了世界先 进水平。采用超前探测、帷幕注浆、管棚预支护、高压富水 溶腔释能降压、迂回绕行、桥梁跨越、防灾预警、救援逃生 系统等“探”、“堵”、“排”、“迂”、“跨”、“防” 等综合施工技术手段和措施,大大增强了隧道施工过程中安 全处理大规模岩溶的能力。根据“多源协调原理”,选择一 套有效的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探明隧道开挖面前方隐伏 断层及岩溶的规模大小、准确位置、充填性与连通性等,采 取针对性地处理方案,不仅可以避免隧道塌方、突泥突水等
3、岩溶对隧道的危害主要有四种类型
1)洞穴的存在使隧道全部或部分悬空,将极大地 降低隧道的使用安全可靠度; 2)岩溶水特别是当CO3-等可溶性物质含量增高 时,水的流通将给隧道结构带来的侵蚀作用,影 响隧道的使用寿命; 3)洞穴堆积物因松软易坍塌下沉,改变洞穴周边 的应力分布形态,影响隧道的结构稳定; 4)隧道中地下水流失,使隧道顶部地面岩溶塌陷, 导致环境地质被破坏,也是造成隧道结构不稳定 的原因。
②TSP203、直流电法仪超前地质预报
每开挖100m通过TSP203和YDZ型直流电法仪对开 挖前进方向进行中长距离预报。 TSP203对平直状地质界面(断层、节理、裂隙) 的空间位置探测效果较好,准确率通常在80%左 右,探测范围在隧道轴线方向可达百米,横向探 测范围通常在40~50m。
3) ①
岩层组合特征影响。
厚而纯的碳酸盐岩,有利于形成 岩溶。 可溶性差的碳酸盐岩,不利于形 成岩溶。 碳酸盐岩夹非可溶岩。 碳酸盐岩与非可溶岩石互层。
②
③ ④
(8)构造运动的影响 ① 稳定期:侵蚀基准面(地下水位置)稳定,岩 溶发育形成水平岩溶系统。 ② 地壳上升:地下水下降,侵蚀基准面下降;侧 向岩溶弱,岩溶以垂直发育为主 。 ③ 地壳下降:地下水循环交替好,岩溶减弱。可 能造成垂直、水平向发育岩溶叠加,比较复杂。
二、超前地质预报技术
1、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实践意义
进人21世纪,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随 着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城市地铁和地下空间开 发利用,隧道施工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隧 道工程的规模和数量都有了较大增长。目前,中 国是世界上隧道最多的国家,是地质最复杂的国 家,也是今后隧道发展最快的国家。 随着隧道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也带来了新的地 质难题。由于隧道长度、埋深等各方面因素的影 响,地质条件越趋复杂,隧道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也会相应地增多,不可预料的地质灾害如突泥、 突水、塌方等成为困绕工程施工的主要难题。
3) 衰亡阶段:由于地壳抬升,洞穴逐渐脱离地下水 位进入包气带,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条件,主 要表现为崩塌现象显著,钟乳石类次生化学沉积大 量发育,洞穴空间逐步壅塞减小。
(10)岩溶区稳定程度评价
一般依据地面塌陷情况或地表形成的漏斗数目作 为评价稳定性依据。
极稳定地段:50年内未发生塌陷或漏斗。 稳定地段:20—50年内只有一塌陷或漏斗/KM²。 中等稳定地段:1-20年内只有一塌陷或漏斗 /KM²。 不稳定地段:每年1—5个坍塌或漏斗/KM²。
岩溶发育具有明显的叠加性和由分水岭至河谷明 显增强的特征。
岩溶发育受可溶岩分布、构造特征和构造线方向 控制。
(7)地质构造的影响
1)断裂;
断裂构造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断层带附近 岩石破碎,节理裂隙特别发育,极利于岩溶水的 循环及溶蚀作用的进行,岩溶常沿各种断层带发 育。 正断层带通常岩溶很发育、逆断层带岩溶一 般不发育,通常上盘比下盘发育;在节理裂隙的 交叉处或密集带,岩溶易发育。
(5)气候影响:
它直接影响参与岩溶作用的水的溶蚀能力。控制着岩溶发 育的类型、速度和规模。主要有:气温、降雨量、降水性 质、降水季节分配及蒸发量大小的变化。 大气降水和气温的演变过程,提供水源和水流运动的梯度 场等;
(6)地貌地形的影响
地貌条件是影响地下水循环交替条件的重要因素。 区域控制地表水文网的发育特点——控制岩溶发 育的总趋势。
蚀和堆积,地下洞穴高压空气的冲爆和低压空气 的吸蚀。地下水的机械潜蚀,冲蚀与堆积。地下 洞穴的重力崩塌,坍塌与堆积等。其中主要为地 表及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从工程地质上讲以地下
水对碳酸岩溶蚀作用为主。
(4)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①具可溶性岩石;
②可溶岩能提供水渗透和运移空间; ③具溶蚀能力的水; ④具良好的水循环条件(补给、排泄)。 注:运动的水流加速岩溶过程,并使碳酸盐岩岩 体产生“碳、水、钙”物质循环。
(2)预报方法与手段
建议采用TSP203探测地质构造(断层、节理、裂 隙),直流电法探测地下水,物探异常区采用 RPD-150C 钻机和 YT-28 风钻长短接合钻探进行地 质验证。
①工作面地质素描预报
地质素描在隧道施工中全段进行,根据开挖段围 岩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进行预报结果的验 证,提出是否修改预报方法及参数的意见。提出 注浆止水方案的建议。
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各种地表和地下溶蚀现象的总称。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岩溶 作用;岩溶是指由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 地质现象的总和———喀斯特现象。
注:可溶性岩石大致可分为如下三大类: ①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硅质灰岩和泥灰岩等; ②硫酸盐类岩石,如石膏、硬石膏和芒硝等; ③卤盐类岩石,如岩盐和钾盐。
要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关键是要预 防和控制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如塌方 是制约隧道快速施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而断层、岩溶是隧道开挖过程中最常见的 不良地质现象,也是引起隧道塌方的“罪 魁祸首”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由断层及 断层破碎带、岩溶陷落柱等引起的隧道塌 方占塌方总数的 90 %以上,可以说,隧道 施工中发生的地质灾害,几乎都与断层、 岩溶有关。
就地质工程而言,对于地质条件的预 测及地质灾害的预报问题一直困扰着 工程建设者,往往成为大型工程项目 的重难点问题。地质灾害常常导致隧 道建设严重受挫。即使工程规模较小, 若地质条件差,施工技术措施不当, 也会变成相当困难的工程。
地质条件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和不确定性, 由于勘察手段的局限性,使得勘察成果往 往不能满足施工方案对地质条件的需求。 为了避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 突变而形成地质灾害,加强对超前地质预 测预报的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超前地质 预报技术出现在上个世纪中后期,是工程 地质的一个分支,我国从上个世纪 70 年代 后期逐渐开始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并且 在隧道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极不稳定地段:一年内5-10个坍塌或漏斗/KM²。
2、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问题
与岩溶有关的的工程地质问题有: ① 可溶岩石强度的降低对地基稳定性影响。 ① 地表岩溶现象:溶沟、石芽、溶蚀漏斗等。 ② 地下水岩溶现象:溶洞、溶蚀裂隙、暗河等。 ③ 岩溶地区修建地下工程设施的安全稳定性。 ④ 岩溶地区地下水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⑤ 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化作用堆积物上的不均匀沉 降问题,引起建筑物地基变形破坏:如地基承载力 不足、地基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地表塌陷 等。
直流电法对地下水具有较好的探测效果,有效探 测距离一般不超过85m。
③工作面超前地质钻孔探测预报 钻探法是迄今为止地质预报最为直接、最为可靠 的方法。 在隧道施工通过岩溶、断层破碎带时,每开挖一 段(30m左右),利用RPD-150C钻机采用钢丝绳 取芯工法超前钻孔对开挖前进方向进行30~50m 的钻探。该钻机适用于各种不同地层的岩芯取样; 使用一个取样器即可完成任何地层的取样作业; 钻孔取芯比一般钻机快5-6倍;不需要撤钻杆就可 取芯,钻杆可起到防止孔壁坍塌的套管作用;可 以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钻孔取样。施工中结合超 前探测结果的异常段,增设钻孔。利用YT28钻机 进行5m长的常规钻探,对洞身前方进行全方位空 间探测,探孔成放射形布设。
隧道工程通过岩溶地质地段 安全风险控制技术
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 汪纲领
隧道工程穿越岩溶地质地段具有危害 大、预防难的特点,是目前隧道工程施工 中尚未很好解决的难题。其主要表现是: 当施工冒然揭露岩溶时,有可能产生大量 涌水涌泥或突水突泥,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轻的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如引起水土流 失、地面沉降、地表及地下水径流改道等, 甚至会引起生态环境的改变;重则可能会 引起洞毁人亡的灾难性事故,给项目带来 重大经济损失。
2) 褶皱;
褶皱轴部岩溶一般较发育,单斜岩层岩溶一 般顺层面发育。地层不对称的褶皱中,陡的一翼
较缓的一翼发育。
●各种岩层产状条件下岩溶发育特点:
产状水平或缓倾的可溶岩,其上为非可溶
岩时,岩溶一般不发育;其下为非可溶岩时,接 触面上部岩溶一般发育;陡倾的可溶岩,上覆与 下伏为非可溶岩时,上下接触带处岩溶发育。
岩溶的发育分布规律与可溶岩的分布、纯 度、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关系、地质 构造的发育分布规律、地下水动力条件 (包括溶蚀、溶解、冲刷能力、赋存运移 规律)密切相关。因此,弄清隧道穿越区 岩溶发育分布规律,探索岩溶区隧道施工 配套技术,制定施工预防措施,无疑对避 免岩溶地质用结果
①形成地下和地表的各种奇特的地貌现象;地表岩溶有: 石牙、溶沟、石林、岩溶漏斗、峰林、峰丛、溶蚀洼地、 孤峰与岩溶平原、盲谷、断头河、落水洞等。地下岩溶主 要是溶洞和地下暗河。 ②形成特殊的水文地质现象。
(3)作用机理
岩溶形成过程中溶蚀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有地
下水和地表水的溶蚀和沉淀、地表水的侵蚀、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