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和模型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和模型设计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扩大市场份额为目的的信贷计划管理阶段;以实现质量效益为目的的信贷过渡完善阶段;适应国际银行发展趋势的信贷市场运作阶段。与之相对应的贷款定价也经历了利率管制时期的统一定价,利率转轨时期的区间浮动定价,利率市场化时期的自主定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正处于由统一定价向自主定价的过渡时期,因此,如何实现这一跨越,构建适合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贷款定价理论及意义

(一)贷款定价理论

贷款定价就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资金成本、盈利目标,考虑贷款风险和期限,结合借贷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综合确定的贷款利率。而贷款利率则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利率形式,是银行让渡资金使用权所收取的相应报酬,产生于借贷活动,来源于借款者的利润(收入)。影响贷款利率的因素主要有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期限、贷款数额、借贷市场竞争程度(或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等。其中,贷款利率与资金成本、贷款风险是正相关函数,即资金成本上升,贷款风险大,则贷款利率要高;贷款利率与贷款额度一般是负相关函数,额度大的贷款利率一般要低于额度小的贷款利率;同时,贷款利率受借贷市场资金供求影响(见图1)。当借贷市场借贷资金供给大于借贷资金需求(借贷资金供给曲线右移),则借贷市场均衡利率将下降;反之,则上升。

从微观分析,商业银行贷款的价格一般由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余额和隐含价格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贷款利率是贷款价格的主体。贷款利率(P)又由资金成本(C1)、风险成本(C2)、交易成本(贷款费用C3)、机会成本(无风险利率C4)、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R1)、借款人拟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R2)、贷款的供求状况等多因素决定。分析各因素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如下贷款定价与决策模型:贷款利率(P)在满足四个不等式的条件下,根据贷款的供求状况,最终通过谈判决定。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满足了以上条件,承担的信用风险和经营费用才能得到充分的补偿,预期的盈利目标才能得到保障。

(二)贷款定价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

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不仅有利于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而且对推进我国金融改革深化,建立、完善金融企业自主经营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能够充分反映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水平、客户综合贡献、营运成本和资本预期回报等。商业银行为保持贷款定价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必须注重成本管理、市场研究、风险规避及客户贡献度测量等,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配置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商业银行拥有完全贷款定价权后,可以根据贷款定价与风险配比的原则,对风险高的融资提高贷款定价水平,解决目前银行“惜贷”,而部分中小企业缺少资金支

持的矛盾。另外,通过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的发展后劲。

其次,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信贷市场和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应既考虑到银行经营所承担的风险、资金成本和资本的预期回报等,又兼顾到客户的承受能力和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及价格波动等因素,从而增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灵活性和贷款定价的竞争力,增加对贷款客户的吸引力,支持商业银行贷款营销,最终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利率风险对经营效益的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净利差收入)的影响日益显著。这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发展史已经给我们启示:如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许多破产倒闭的银行主要是受利率风险影响,经营大幅亏损。而这一时期,正是美国放松利率管制,推行了利率市场化。由于利率的放开,一些商业银行缺少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潜在的利率风险显性化,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效益。因此说,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对利率风险的识别、监测和管理,提高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能力。二、贷款定价的现状及难点

目前,我国在利率管理上仍处于有管制的浮动利率体系阶段,没有实现完成市场化的自由利率体系。在贷款定价上,各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的一定浮动空间内,根据市场利率、资金供

给和贷款风险水平等因素,自行决定贷款价格。由于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上仍受央行的监督和相对“管制”,贷款定价与贷款风险、银行追求预期利润、机会成本等存在不完全对称,甚至出现扭曲,影响了银行追求效益最大化和经营风险的规避,同时也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贷款定价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难点一: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先后开放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国债市场利率和大额外币存、贷款利率等,但在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上仍实行有管制的浮动利率体系。这样使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上只能在央行规定的浮动区间内掌握。即使是低风险的优质客户贷款,贷款利率也不能低于央行规定的利率下限,同时也不能对高风险的贷款收取额外的风险溢价利率。因此,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和构建贷款定价体系的积极性。

难点二:贷款定价体系的建立。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体系仍是利率管制阶段的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优化配置和风险匹配的要求。而符合利率市场化,能够根据资金成本、借贷市场资金供求和贷款风险确定贷款价格的定价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

难点三:贷款风险成本的测度。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的测度主要依靠对贷款客户的信用评级,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及贷款方式等测度贷款风险度,准确性相对不高;同时,由于社会信息流没有达到充分通畅,缺少权威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历史数据积累少等因素,使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风险成本的测度上难度大、准确度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