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和模型设计

合集下载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

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

客 户 提 供 所 有 服 务 的 总 成 本,为 该 客 户 提供所有服务中除贷款利息以外的其他 收入 $ - 贷款额 这种定价模式是一种 “客户导向型” 模式,不仅仅就一项贷款本身来确定其 价格,而是从银行与客户的全部往来关 系中寻找最优贷款价格。 ./0 模式是一 种较复杂的贷款定价模式,适合中小企 业信贷 “频率高” 、 “ 金额小” 的特点, 在国 外银行界通常用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贷 款,对于大型企业特别是信用等级较高 的企业, 一般不使用这种方法。 二、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我国商业银 行贷款定价模型设计 为了适应利率市场化的需要,国内 商业银行应该完善现有的贷款定价体 系。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方法必须能够 充分反映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水平、 营 运成本、资本预期回报和客户综合贡献 度等。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在借鉴国外 商业银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 为贷款基本价格,再根据银行与客户整 体关系以及其它一些因素对其进行调 整” 的贷款定价模型。 (一) 确定贷款基本价格 贷款基本价格 (贷款平均收益率 ) 违 约风险补偿率 )期限风险补偿率
表( 违约风险补偿率估算 违约风险补偿率
( 总 第 !"% 期 ) !"" # 年 第 $ 期
格进行调整。中间业务可以给银行带来 大量的手续费收入,业务量的多少可以 直接影响银行的的间接收益。 因此, 以贷 款带动中间业务的开展,是银行增加收 益的有效办法。贷款利率应该根据中间 业务量的大小适当浮动,业务量大的给 。 予一定的优惠幅度 (如表 & )
"二 $价格领导模式
也称基准利率加点模 式! 是 西 方 商 业银行业广泛采用的一种定价模式。具 体 操 作 程 序 是* 首 先 选 择 某 种 基 准 利 率 风险程度的客户确定不同水平的风险溢 价, 最后以基准利率加上 (或 乘 以 ) 风险 溢价就可以确定该笔贷款的实际利率。 即:贷款利率 (基准利率 ) 风险溢价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和应用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和应用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和应用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是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贷款时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利用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等手段来确定贷款的利率和费用,以使贷款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既能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又能保证银行的利润水平。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成本加利润法
成本加利润法是最常见的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在考虑资金成本和银行自身风险的情况下,加上一定的利润以确定贷款利率。

具体来讲,商业银行会考虑自身的资金成本、操作成本、担保费用等因素,将其合计后加上一定的利润率,形成最终折合利率。

通常来讲,这种方法的利率较为稳定,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银行和客户也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

2.风险加成法
风险加成法主要是为了在考虑贷款风险的情况下,确定相应的贷款利率。

商业银行会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担保条件、信用等级等因素来测算贷款风险和可能的损失,并将风险加成率融入到贷款利率中。

这种定价方法通常适用于风险较高的贷款,比如信用不良客户贷款、创业贷款等。

3.市场利率法
市场利率法指的是基于市场利率的波动情况,将贷款利率与其相对应的市场利率进行比较和检验,以确定最终的贷款利率水平。

当市场利率上涨时,商业银行通常也会将贷款利率上调,以保持其盈利水平。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市场利率法也逐渐成为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主要方式之一。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核心都是要在保证贷款风险控制和资金利润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合适的融资方案,同时也要保证自身的稳健运营和盈利水平。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1.引言
本章节将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银行业务和盈利能力的影响。

2.贷款定价策略概述
2.1 确定定价目标
2.2 考虑市场和竞争环境
2.3 考虑风险因素
2.4 根据客户信用评级确定利率区间
2.5 考虑经济环境和利率走势
3.定价要素分析
3.1 成本考虑
3.1.1 资金成本
3.1.2 运营成本
3.2 风险溢价
3.2.1 资产质量考虑
3.2.2 担保品价值评估
3.3 盈利目标
4.影响定价的内外部因素
4.1 宏观经济因素
4.2 政策和法规
4.3 企业自身因素
4.4 市场竞争因素
4.5 利率变动因素
4.6 经济周期因素
5.定价策略的执行与调整
5.1 定价模型的建立和评估
5.2 定价方案的实施
5.3 监测和评估
5.4 调整和优化
6.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案例分析 6.1 案例一:小微企业贷款定价 6.2 案例二:个人住房贷款定价
6.3 案例三:大型企业综合授信定价
7.结论
本章节总结分析了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的重要性、要素和影响因素,并提供了一些案例分析。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1.表格: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
2.图表: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走势对比图
3.统计数据: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调整情况
法律名词及注释:
1.利率:一定时间内所支付或决定支付的利息。

2.风险溢价:为了弥补投资或借贷过程中可能面对的风险而要求的额外回报。

3.担保品:借贷交易中提供给贷方作为还款保障的资产或财产。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原则和模型研究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原则和模型研究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原则和模型研究[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原则探讨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建立。

在对银行贷款常用三个模型进行了浅析之后,确立了一种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定价模型。

标签: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原则贷款定价模型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方法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利率管制,利率必须严格执行中央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

虽然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可以在法定利率的基础上实行有限度的幅度,但是中央银行严格规定幅度范围。

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我国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贷款定价的经验与能力,贷款定价方法比较死板、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贷款定价法方是:在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基础上,各银行再根据每一笔贷款的具体情况,确定浮动水平,以基准利率加或乘浮动比例作为贷款价格。

在实践中,商业银行在确定贷款价格的具体操作是:根据中央银行的有关规定,按一笔贷款的具体风险指标等贷款利率浮动参与指标,分别对企业历次贷款确定利率水平,对利率浮动参考指标设定几个档次的浮动系数,并根据指标重要性设定不同的权重,由浮动系数和指标权重确定贷款利率浮动水平。

即:利率浮动水平=∑(浮动系数×权重)100%=∑[(风险指标对应的浮动系数×权重)+(其他指标对应的浮动系数×权重)]×100%由此可得出,贷款利率的公式为:贷款利率=基准利率×(1+利率浮动水平)或贷款利率=基准利率+利率浮动水平。

其中,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公布的当期不同档次贷款利率。

各种指标具体如下:1.风险指标的设置(1)项目风险指标设置①资本金比率:资本金与项目投资总额之比。

这一指标反映项目资本充足率。

②还款期限:根据项目综合还款能力确定和还款期限,这一指标反映信贷资产的到期风险,期限越长,风险越大。

③贷款担保方式,包括保证、定金、抵押和留置等。

(2)企业风险指标①信用等级:由商业银行认可的评级机构或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评定的信用的等级。

②资产负债比率: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

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型(试行)

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型(试行)

XX市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型(试行)XX银[XX] 78号附件2为有效落实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机制工作,建立科学的风险定价方法,结合本行实际,提岀如下小企业贷款风险定价模型(试行):一、影响小企业贷款风险定价的主要因素在目前存贷款利率尚未市场化的条件下,为准确对每一笔贷款进行风险定价,至少需要综合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风险因素、综合回报、客户忠诚度和银行间竞争程度。

(一)风险因素目前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三种,其中信用风险是最主要也是较容易测定的一种风险。

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首要主要应考虑借款人的综合信用评级情况(即第一还款来源情况),其次再是借款人所提供的贷款担保方式(即第二还款来源情况)。

对于客户违约的风险可由综合信用评级得到体现。

贷款担保方式主要可分为质押、抵押、保证三类。

对于本行的中小企业信用贷款的担保方式按保证类进行风险评价。

在确定贷款利率时,对于信用风险高的,应在允许的浮动区间内相应提高上浮幅度;信用风险较低的,可以适当考虑调低贷款利率。

(二)综合回报向客户发放贷款后,如果能带动本行其它相关业务的发展,则表明这个客户能给本行带来综合回报。

对综合回报主要应考虑借款人能给本行带来低成本的负债业务量、在本行的结算业务量和结售汇业务量等中间业务。

不过,能带动的综合回报往往千差万别。

在确定贷款利率时,对于带动的综合回报多的,可给予适度的优惠;反之,则应考虑提高贷款利率。

(三)客户忠诚度客户对银行的忠诚意味着本行是客户办理业务的首选银行,对本行的业务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对本行的效益贡献也就会越大。

客户忠诚度的大小,在理论上可采用多种指标来衡量,例如:客户资金归还率、客户在本行的业务量在其总业务的占比等。

为便于实际操作和测算,以该客户连续在本行办理业务年限长短为依据进行评估。

(四)银行间竞争程度银行间竞争程度在这里特指银行间对目标客户的争夺程度。

当目标客户面临着多家银行的争夺,特别是竞相采用价格战时,在除了保证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时,必要时也得采用有的放矢的价格战。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和应用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和应用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方法和应用
在商业银行贷款的定价中,常见的方法包括资产负债表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风险加权平均成本等。

其中,资产负债表法主要是以贷款成本为基础,通过对贷款资产负债表的资金成本和利润进行分析,来决定贷款定价的方法。

其次,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一种基于资金成本和风险溢价的定价模型,在商业银行贷款中应用广泛。

该模型认为,每个投资项目都有自己的风险溢价,该风险溢价是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和预期收益率的函数,并且可以用市场上同类资产的波动率来估算。

因此,在设定贷款利率时,银行可以将资金成本和风险溢价加总作为考虑因素,从而对贷款定价进行科学的衡量和决策。

最后,风险加权平均成本是一种包含了风险因素的定价方法。

在贷款定价时,银行按照不同客户的风险水平分配信贷资本,并计算出企业的资本成本。

银行还需考虑利润、经营费用和预期信用损失率等因素,然后综合计算出定价的利率。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科学的贷款定价不仅有助于提升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还能提高其贷款业务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银行需要结合贷款市场的供求关系、利率水平和客户需求等因素,灵活运用不同的定价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定价效果。

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构建

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构建

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构建一、模型构建领导价格模式下的贷款定价模型属于市场导向型的贷款定价模型,它以货币市场利率或银行给予优质客户的优惠利率或中央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等被市场普遍接受的利率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加上根据特定客户风险而确定的风险乘数或风险加数。

客户的风险水准越大,其风险乘数或加数就越大,贷款利率就越高,反之贷款利率就越低。

领导价格贷款定价模型兼顾了市场形势和贷款客户的违约风险,依据该模型制定的利率既能反映市场情况使贷款利率具有竞争力,又能覆盖贷款业务的风险。

下面首先从贷款基准利率、贷款风险溢价和贷款期望利润率的确定3个方面讨论传统领导价格贷款定价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贷款持续期中基准利率、贷款客户信用等级及客户贡献等因素的持续变化考虑进来,构建一个商业银行动态贷款定价模型。

1.传统领导价格贷款定价模型讨论根据领导价格贷款定价模型,有:贷款利率=基准利率+风险溢价+期望利润率其中,又有:风险溢价=预期损失率(ELr)+非预期损失率(ULr)=违约概率(DP)×违约损失率(LGD)+资本要求(K)×资本回报率(E)(1)贷款基准利率的确定领导价格贷款定价模型的关键步骤之一是确定基准利率,现有研究主要以商业银行给予优质客户的优惠利率、中央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同业拆借利率等市场利率作为领导价格贷款定价模型中的基准利率。

因为商业银行给予优质客户的优惠利率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利率水平、与长期优质客户和大客户的关系等因素,而且优惠利率往往是优质大客户对众多商业银行进行招标或多头询价的结果,单一的商业银行难以确定具有市场性的优惠利率,加之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仍不成熟,同业拆借利率等市场利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市场真实的资金供求,因此将商业银行给予优质客户的优惠利率或同业拆借利率等市场利率作为贷款定价的基准利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近年来中央银行加快了贷款基准利率调整的频率,以期更好地反映市场资金的需求,其确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在代表市场基准利率方面有很大的改善,因此,本文将中央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作为领导价格贷款定价模型中的基准利率。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1. 引言在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中,定价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商业银行能够确保贷款的风险可控、利润可观,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借款人。

本文就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2. 贷款定价原则2.1 风险定价原则商业银行在进行贷款定价时,需要考虑贷款的风险程度。

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担保方式等因素确定贷款的风险等级,从而对贷款进行风险定价。

2.2 成本定价原则商业银行贷款的成本包括利率、手续费、风险费用等。

成本定价原则要求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成本情况合理确定贷款的利率和费用,以保证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2.3 市场竞争定价原则商业银行在定价时,还需要考虑市场的竞争状况。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会根据竞争对手的定价情况进行调整,以保持市场份额和业务规模。

3. 贷款定价策略3.1 差别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的不同风险等级制定不同的贷款利率和费用。

借款人信用等级越高,贷款利率和费用越低;借款人信用等级越低,贷款利率和费用越高。

3.2 产品定价策略商业银行在贷款产品的定价中,会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需求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比如,对于风险较大的产品,贷款利率和费用会相对较高;而对于风险较小的产品,贷款利率和费用会相对较低。

3.3 客户定价策略商业银行会根据借款人的客户类型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比如,对于大型企业客户,商业银行可能会给予一定的优惠利率和费用;而对于个人客户,商业银行可能会采取较为保守的定价策略。

4. 法律名词及注释4.1 贷款利率法律名词及注释:贷款利率是商业银行对贷款收取的利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率法》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调整与约定。

4.2 风险费用法律名词及注释:风险费用是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的补偿,根据借款人的风险等级和担保方式等因素进行调整与约定。

5. 结束语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的合理与科学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型(试行)

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型(试行)
β的具体取值应由综合评价得分S决定。
(二)综合评价得分——S
综合评价得分S是指对上述四大影响因素评价得分的和。(详见表1)
综合评价得分S采用千分制,由风险评估得分R、综合回报得分B、客户忠诚度得分L和银行间竞争程度得分C四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S=R+B+L+C。
综合评价得分S越高表明客户对本行的重要程度和贡献程度越大,本行在贷款定价时当然应酌情考虑给予相应的优惠,因此决定着综合变动因子β数值大小的选取。
(三)贷款定价模型
本行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型以基准利率加点法为基础,并适当考虑了客户盈利性分析模型中的客户回报因素,定价模型为:
1、假定i0表示本行确定的贷款基础利率(有别于央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i表示名义贷款利率(表示与实际贷款利率相对照),则:
i=(1+β)i0------------------(公式1)
xx市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型(试行)
xx银[xx] 78号附件2
为有效落实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机制工作,建立科学的风险定价方法,结合本行实际,提出如下小企业贷款风险定价模型(试行):
一、影响小企业贷款风险定价的主要因素
在目前存贷款利率尚未市场化的条件下,为准确对每一笔贷款进行风险定价,至少需要综合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风险因素、综合回报、客户忠诚度和银行间竞争程度。
(2)当300≤S≤1000时,β=[(1000-S)/400]×0.3,为确保在(300,1000)区间内均匀地遍取所有可能的值,根据本行对客户的定位和选择,公式中分母取值400、分子中系数取正值0.3,是为了说明当S取值600时,β的取值正好为0.3,表示处于600分临界点的客户应按上浮30%来定价,此利率客户既能按受又可以弥补本行的风险溢价损失,而当S高于或低于600分临界点时,β值由于受到系数0.3的制约而不至于产生较大波动,比较符合实际。

贷款定价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贷款定价商业银行贷款定价

贷款定价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贷款定价: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商业银行是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主要业务之一就是发放贷款。

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贷款时,需要对贷款进行定价,以确保自身获得合理的收益,同时也要使得客户能够接受贷款的利率。

本文将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概念、定价的因素、利率浮动方式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贷款定价的概念贷款定价是指商业银行为发放贷款而确定的利率水平。

贷款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利润,同时也会影响到借款人的还款负担和借贷行为。

贷款定价是商业银行的一项核心业务,定价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

二、贷款定价的因素1. 客户风险评估: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需要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等。

风险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贷款利率的设定,风险越高,利率越高。

2. 贷款期限:贷款期限是商业银行定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贷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这是因为长期贷款所承担的风险更大,利息率要相应提高。

3. 基准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制定贷款利率时,通常会参考基准利率水平,如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调整。

4. 贷款金额和贷款用途: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对于贷款金额和贷款用途也会进行考量。

一般而言,贷款金额较大、用途较为风险的贷款,利率会相对较高。

三、贷款利率的浮动方式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定价时,通常会采取浮动利率的方式。

浮动利率是指根据一定的参照物,如国家政策利率或市场利率,进行加点或降点,以确定贷款的实际利率。

常见的浮动利率方式有以下几种:1. 基准利率加点: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上加点,以确定贷款利率。

加点幅度一般根据借款人的风险程度而定。

2. 市场利率浮动:商业银行将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动调整贷款利率。

市场利率通常以央行公开的利率为参照。

3. 个别定价:对于特定的客户或特定的贷款项目,商业银行可能会进行个别定价,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利率水平。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策略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策略

2、财务状况不透明:很多小微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甚至没有正规的财 务报表,这使得银行难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增加了贷款风险。
3、抵押物不足:由于小微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小,往往缺乏足够的抵押物来担 保贷款,这也加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 策略
为了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贷款效益,商业银行应该采取以下针对小微企业贷款 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3、做好贷后管理:对于已经发放的贷款,商业银行应该密切企业的经营状况 和财务状况,及时掌握企业的还款情况。一旦发现企业出现违约风险,应该及 时采取措施,如提前收回贷款、追加抵押物等。
4、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商业银行可以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从经营收入中 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风险准备金,用于弥补因小微企业违约而产生的损失。
一、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概述
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是指小微企业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偿还银行贷款,导致 银行面临经济损失的风险。小微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
1、企业经营不稳定:由于小微企业的经营规模较小,容易受到市场环境、政 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经营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其还款能力。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机制的研究对于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改进定价方法、加强风险评估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措施,可以优化商 业银行的贷款定价机制,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商业 银行的金融服务能力,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内容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由于小 微企业的规模小、财务状况不稳定等因素,商业银行对其贷款的信用风险相对 较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信用风险管理,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贷款效益, 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问题。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几类模型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几类模型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几类模型提要随着中国本轮经济周期通胀的出现和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步骤的进程,央行在最近几年里不断提高银行信贷基准利率,并不断放开利率浮动范围。

本文分析央行最近几次信贷利率的调整情况,并提出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调整以后的商业银行定价模型。

一、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基准利率的调整及利率浮动范围的逐步放开本轮经济景气周期,以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出口的快速增长,进而带动资本生产产业的扩张,石化、钢铁、有色金属、能源、交通、机械等行业都出现了快速扩张,在资本生产行业出现了明显的通胀。

为此,中央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这样的宏观环境下国家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不断提高银行信贷利率水平。

从央行公布的银行信贷基准利率来看,其最近几次调整主要为2004年10月29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调整和2005年3月17日对个人房贷利率的调整。

在这些调整中主要有三方面的变化:(一)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二)调整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将现行的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回归到同期贷款利率水平,实行下限管理。

对风险相对较小的居民自住性购房,商业银行可实行下限利率;对风险较大的住房贷款,商业银行可向上浮动利率,以便更好地覆盖资产风险。

(三)在调整银行信贷利率的同时,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也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二、基准利率调整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几类模型长期以来,由于贷款利率处于管制状态,我国的商业银行没有动机度量客户风险状况。

这导致了银行从业者不按风险定价,一直处于按国家规定的存贷款利率吃利差为生的状态。

直到2003年银监会成立并正式全面实行贷款风险分类制度,商业银行才正式开始积累客户风险数据,尝试建立客户违约率统计模型,并逐步建立自己的定价模型。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和模型设计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和模型设计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和模型设计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扩大市场份额为目的的信贷计划管理阶段;以实现质量效益为目的的信贷过渡完善阶段;适应国际银行发展趋势的信贷市场运作阶段。

与之相对应的贷款定价也经历了利率管制时期的统一定价,利率转轨时期的区间浮动定价,利率市场化时期的自主定价。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正处于由统一定价向自主定价的过渡时期,因此,如何实现这一跨越,构建适合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贷款定价理论及意义(一)贷款定价理论贷款定价就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资金成本、盈利目标,考虑贷款风险和期限,结合借贷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综合确定的贷款利率。

而贷款利率则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利率形式,是银行让渡资金使用权所收取的相应报酬,产生于借贷活动,来源于借款者的利润(收入)。

影响贷款利率的因素主要有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期限、贷款数额、借贷市场竞争程度(或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等。

其中,贷款利率与资金成本、贷款风险是正相关函数,即资金成本上升,贷款风险大,则贷款利率要高;贷款利率与贷款额度一般是负相关函数,额度大的贷款利率一般要低于额度小的贷款利率;同时,贷款利率受借贷市场资金供求影响(见图1)。

当借贷市场借贷资金供给大于借贷资金需求(借贷资金供给曲线右移),则借贷市场均衡利率将下降;反之,则上升。

从微观分析,商业银行贷款的价格一般由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余额和隐含价格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贷款利率是贷款价格的主体。

贷款利率(P)又由资金成本(C1)、风险成本(C2)、交易成本(贷款费用C3)、机会成本(无风险利率C4)、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R1)、借款人拟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R2)、贷款的供求状况等多因素决定。

分析各因素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如下贷款定价与决策模型:贷款利率(P)在满足四个不等式的条件下,根据贷款的供求状况,最终通过谈判决定。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满足了以上条件,承担的信用风险和经营费用才能得到充分的补偿,预期的盈利目标才能得到保障。

贷款定价模型_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_[共6页]

贷款定价模型_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_[共6页]

133第五章 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 也是贷款价格的主要内容。

银行贷款利率一般有一个基本水平,它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有关的法令规章、资金供求状况和同业竞争状况。

贷款利率的确定应以收取的利息足以弥补支出并取得合理利润为依据。

银行所支付的费用包括资金成本、提供贷款的费用、今后可能发生的损失等。

(二)贷款承诺费贷款承诺费是银行对已承诺贷给顾客而顾客又没有使用的那部分资金收取的费用,也即银行已经与客户签订了贷款意向协议,并为此做好了资金准备,但客户并没有实际从银行贷出这笔资金,承诺费就是对这笔已做出承诺但没有贷出的款项所收取的费用。

银行收取贷款承诺费的理由是:为了满足承诺贷款的要求,银行必须保持一定的流动性资产,这就意味着银行得放弃其他高收益的贷款或投资,这将使银行产生利益损失。

为了弥补这种损失,就需要借款人提供一定的费用。

(三)补偿余额补偿余额是应银行要求,借款人保持在银行的一定数量的活期存款和低利率定期存款,它通常作为银行同意贷款的一个条件而写进贷款协议中。

要求补偿余额的理由是:顾客是资金的使用者,也是资金的提供者,而且只有作为资金的提供者,才能成为资金的使用者。

存款是银行业务的基础,是贷款的必要条件,银行发放贷款应该成为现在和将来获得存款的手段。

从另一方面讲,补偿余额也是银行变相提高贷款利率的一种方式,因此,它成为贷款价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隐含价格隐含价格是指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内容。

银行在决定给客户贷款后,为了保证能偿还贷款,常常在贷款协议中加上一些附加性条款。

附加条款不会直接给银行带来效益,但可以防止借款人经营状况的重大变化给银行利益造成损失,因此,它也可以视为贷款价格的一部分。

三、贷款定价模型不同的贷款定价模型所侧重的因素不相同,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着重从成本因素考虑,包括银行的资金成本(与市场的基准利率、负债期限及结构等相关)、操作成本以及其贷款部门须承担的银行管理成本(包括资金损失因素等),另一类侧重从风险角度考虑,主要是从信用风险角度确定贷款价格。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1、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企业及个人融资需求的关键角色。

在商业银行的运营过程中,贷款是重要的业务之一。

为了确保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并同时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有效的贷款定价策略。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2、定价策略分类2.1 基准定价策略2.1.1 固定利率定价策略2.1.2 浮动利率定价策略2.2 差异化定价策略2.2.1 客户信用等级定价策略2.2.2 贷款类型定价策略2.3 灵活定价策略2.3.1 贷款期限定价策略2.3.2 市场竞争定价策略3、定价因素3.1 资金成本与准备金要求3.2 贷款风险和信用评级3.3 贷款类型和期限3.4 市场需求与竞争4、定价模型4.1 定价模型的概念和作用4.2 定价模型的构建要素4.2.1 变量选择4.2.2 变量权重确定4.2.3 模型优化与验证5、定价策略实施5.1 贷款利率调整与公告机制5.2 贷款审批流程的定价策略考量5.3 与客户的定价策略协商与沟通6、定价策略评价与调整6.1 定价策略效果评估指标6.2 定价策略调整的频率与方法附件:附件一、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公告样本附件二、贷款定价模型计算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利率:指贷款利率,即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的利率。

2、贷款期限:指贷款的还款期限,即借款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3、客户信用等级: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等因素,通过信用评级来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等级。

4、资金成本:商业银行为了满足贷款需求而需要追加的资金成本。

5、市场竞争:指商业银行在市场上与其他竞争对手争夺客户和市场份额的情况。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一、引言在当今商业银行的竞争环境中,贷款定价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银行的盈利能力、竞争优势以及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进行分析,包括市场分析、风险评估、成本核算以及客户价值等方面。

二、市场分析1.行业背景阐述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市场竞争程度以及市场需求等情况。

2.市场定位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在贷款市场中的定位,包括目标客户群体、产品定位等。

3.竞争对手分析分析当前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其贷款产品特点、定价策略以及市场份额等。

4.客户需求分析对目标客户群体的需求进行分析,包括不同客户类型的需求差异等。

三、风险评估1.信用风险评估分析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和还款能力,评估其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

2.担保风险评估对担保品的价值、可变现能力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

3.操作风险评估评估贷款操作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操作风险,如操作错误、流程延误等。

四、成本核算1.资金成本核算对商业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核算,包括存款利率、借款利率等。

2.风险成本核算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损失进行成本核算,如坏账成本、担保费用等。

3.运营成本核算分析贷款业务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员成本、系统成本等。

五、定价策略制定1.定价目标确定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目标,如盈利最大化、市场份额提升等。

2.定价依据确定商业银行定价的依据,如市场需求、成本核算等。

3.定价策略制定相应的贷款定价策略,包括差异化定价、动态定价以及灵活定价等。

4.定价模型建立建立贷款定价的模型,进行定价计算和优化。

六、客户价值分析1.客户分析对不同类型客户的特点进行分析,如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等。

2.客户价值评估根据客户的贡献度、潜力等指标,评估其价值和贷款定价的合理性。

七、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市场数据报告、风险评估报告、成本核算表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商业银行:指根据法律规定,以经营各种商业性银行业务为主,在一定区域内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下限加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型

下限加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型

一、一般理论的内涵分析(一)金融制度对贷款利率定价的性质决定我国商业性银行的贷款利率定价思路是:贷款利率市场化采取通过逐步扩大浮动幅度,再过渡到实行贷款利率下限管理,直至最后完全放开由市场决定的方式。

定价的基本原则是:利率市场化不等于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

它包括两层含义:中央银行决定基准利率,商业性银行机构存贷款等利率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中央银行决定基准利率的方式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即通过市场手段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来实现。

显然,这是对我国商业性银行机构贷款利率定价性质的界定。

(二)基本原则对贷款利率定价的空间规定商业性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空间,是指按照基本原则对贷款利率定价设置的上、下限范围。

商业性银行贷款利率定价的下限,是以中央银行决定的基准利率为底线,这种做法有利于防止商业银行间的恶性竞争进而影响金融稳定;商业性银行贷款利率定价上限,应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但其绝对值不会高于民间借贷利率。

因为,利率作为资金商品的价格,其需求和供给的曲线移动必然引起均衡价格的变化,当供给价格上涨到一定水平,借款人加上融资的道德成本、时间成本和抵押成本后的实际利率与民间借贷利率基本持平时,下降的需求部份必然会转向民间借贷。

(三)制度空间对贷款利率定价的差异界定金融制度决定我国贷款利率定价的性质,基本原则决定我国贷款利率定价的空间,制度空间对贷款利率定价的选择重点是差异问题,因此,贷款利率定价的差异选择实质就是制度空间的差异界定。

银行机构的差异对贷款利率定价构成影响,从而决定贷款利率定价模式比较单一;信贷政策的差异对贷款利率定价构成影响,从而决定贷款利率定价模式的多重性;商业银行因实施一级法人治理下的授权授信制度,从而决定贷款利率定价模式的单层性;征信系统的差异更对贷款利率定价构成影响,从而决定贷款利率定价模式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类似差异还有许多,明确这些差异的实际意义,在于按照制度空间的要求,使贷款利率定价的机制体系更符合我国国情,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分析一、引言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下,为了有效管理风险、实现盈利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公式和规则。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进行分析,包括如何确定贷款利率、考虑哪些因素以及如何评估贷款的风险等。

二、贷款利率的确定⒈市场因素a) 贷款市场利率:商业银行通常会参考市场利率来确定贷款利率,以确保其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b) 货币政策利率:央行的货币政策利率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也有一定影响,银行通常会根据央行的政策调整贷款利率。

⒉客户因素a) 客户信用评级:商业银行会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信用评级越高的客户通常能够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

b) 客户还款能力:商业银行会评估客户的还款能力,包括收入、负债比例等因素,还款能力强的客户通常会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

⒊银行因素a) 资金成本:商业银行需要考虑自身的资金成本,包括存款利率、债券利率等,以确保贷款利率能够覆盖成本和获得合理的利润。

b) 业务利润目标:商业银行还会考虑自身的业务利润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来确定贷款利率。

三、风险评估⒈信用风险评估a) 客户信用评级:商业银行会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评估客户的还款能力和偿还意愿。

b) 抵押品评估:商业银行在评估贷款风险时,还会考虑客户所提供的抵押品价值及其流动性。

⒉市场风险评估商业银行还需要考虑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对贷款的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因素。

四、法律合规和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在制定贷款定价策略时需要考虑法律合规和监管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商业银行法》、《银行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

五、附件本文所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市场利率变动数据、贷款申请表格样本、风险评估表格样本等。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是指规定和管理商业银行行为的法律,确保商业银行业务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⒉银行监督管理法:银行监督管理法是指监管和管理银行业的法律,确保银行业能够合规运营和有效管理风险。

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型和计算公式

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型和计算公式

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型和计算公式贷款利率是指贷款方为借款方提供资金支持所收取的费用,它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核心的利润来源之一。

对于贷款利率的定价,金融机构需要考虑利率的风险、市场利率、客户信用等因素。

本文将介绍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型和计算公式。

一、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型在贷款定价中,金融机构一般采用亏损率方法。

亏损率是衡量借款方信用风险程度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亏损率 = 违约概率 ×违约损失率其中违约概率是指借款方未能按时偿还贷款的概率,违约损失率是指在违约时借款方无法偿还的贷款本金的比例。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借款方的历史还款记录、财务状况等信息来评估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

在亏损率的基础上,金融机构需要考虑到市场利率和风险溢价。

市场利率是指当前市场上同类型贷款的利率水平,而风险溢价是指为了补偿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而加收的利率。

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和内外部因素来确定市场利率和风险溢价的大小。

综上所述,贷款利率的定价模型可以总结为:贷款利率 = 市场利率 + 风险溢价二、贷款利率的计算公式1. 市场利率的计算公式市场利率是根据市场上同类型贷款的利率水平来确定的。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市场利率:市场利率 = 基准利率 + 浮动利率其中基准利率是由国家或央行确定的基准利率,浮动利率是根据借款方的信用等级和贷款期限等因素确定的浮动利率。

2. 风险溢价的计算公式风险溢价是为了补偿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而加收的利率。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风险溢价:风险溢价 = 借款方信用评级调整系数 ×基础风险溢价其中借款方信用评级调整系数是由机构内部或外部评级机构根据借款方的信用评级确定的调整系数,基础风险溢价是金融机构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来确定的基本风险溢价。

综上所述,计算贷款利率的公式可以总结为:贷款利率 = 基准利率 + 浮动利率 + 借款方信用评级调整系数 ×基础风险溢价三、案例分析以某商业银行为例,假设该银行贷款产品的基准利率为5%,浮动利率为1%,而借款方的信用评级调整系数为0.8,基础风险溢价为3%。

商业银行内外部资金定价模型构建策略探究

商业银行内外部资金定价模型构建策略探究

商业银行内外部资金定价模型构建策略探究引言在商业银行业务中,资金的定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于银行来说,如何合理地定价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可以帮助银行赚取更多的利润。

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建立合理的定价模型是否能够让银行获得更多的支持?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探索商业银行内外部资金定价模型的构建策略。

商业银行资金定价策略分析内部资金定价策略内部资金定价是指银行对自有资金的管理和运营。

内部资金定价策略分为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两种:主动管理是指银行对自己的资金进行积极的利用,积极收益。

银行可以通过优化投资组合的方式使其投资组合的效益最大化。

此外,在合理分配内部资金时,银行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降低风险,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提高整体利润。

被动管理是指银行通过持有存款等被动资金来获取收益。

被动管理的收益相对有限,但也有其稳定性的优势。

外部资金定价策略外部资金中,存款定价是银行最主要的定价手段。

根据存款的性质不同,银行可以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

主要分为存款基础定价和利差定价两种。

存款基础定价:即指利率为一定的存款定价策略。

定价基于市场资金利率水平,并且与市场利率水平具有高度关联性,即市场利率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存款基本定价。

利差定价:即指银行在存款基础定价上,按存期及其他条件等差异采用个性化的定价策略方式来进行定价,从而实现较高收益。

此策略适用于存在存户流失,需保持公司稳定运营的情况下。

购买定价:购买资产的成本,含贷款成本和其他服务对客户的成本(如担保费、手续费、咨询费等)。

商业银行定价模型构建内外部资金定价的建立是银行获得更多利润的实质。

采用合理的资金定价模型不仅能够提高银行收益,还能提高银行在大量资本资源涌入市场时的竞争优势。

内部资金定价模型构建对于内部资金来说,商业银行可以采取风险度量模型和收益度量模型两种不同的模型建立方式。

•风险度量模型:风险度量模型是通过研究现有风险管理方法进行风险承受性和风险属性的量化测评,为银行内部资金定价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和模型设计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以扩大市场份额为目的的信贷计划管理阶段;以实现质量效益为目的的信贷过渡完善阶段;适应国际银行发展趋势的信贷市场运作阶段。

与之相对应的贷款定价也经历了利率管制时期的统一定价,利率转轨时期的区间浮动定价,利率市场化时期的自主定价。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正处于由统一定价向自主定价的过渡时期,因此,如何实现这一跨越,构建适合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贷款定价理论及意义(一)贷款定价理论贷款定价就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资金成本、盈利目标,考虑贷款风险和期限,结合借贷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综合确定的贷款利率。

而贷款利率则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利率形式,是银行让渡资金使用权所收取的相应报酬,产生于借贷活动,来源于借款者的利润(收入)。

影响贷款利率的因素主要有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期限、贷款数额、借贷市场竞争程度(或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等。

其中,贷款利率与资金成本、贷款风险是正相关函数,即资金成本上升,贷款风险大,则贷款利率要高;贷款利率与贷款额度一般是负相关函数,额度大的贷款利率一般要低于额度小的贷款利率;同时,贷款利率受借贷市场资金供求影响(见图1)。

当借贷市场借贷资金供给大于借贷资金需求(借贷资金供给曲线右移),则借贷市场均衡利率将下降;反之,则上升。

从微观分析,商业银行贷款的价格一般由贷款利率、贷款承诺费、补偿余额和隐含价格四个部分组成,其中贷款利率是贷款价格的主体。

贷款利率(P)又由资金成本(C1)、风险成本(C2)、交易成本(贷款费用C3)、机会成本(无风险利率C4)、银行贷款的目标收益率(R1)、借款人拟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R2)、贷款的供求状况等多因素决定。

分析各因素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如下贷款定价与决策模型:贷款利率(P)在满足四个不等式的条件下,根据贷款的供求状况,最终通过谈判决定。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满足了以上条件,承担的信用风险和经营费用才能得到充分的补偿,预期的盈利目标才能得到保障。

(二)贷款定价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不仅有利于社会资金的优化配置,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而且对推进我国金融改革深化,建立、完善金融企业自主经营机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支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能够充分反映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水平、客户综合贡献、营运成本和资本预期回报等。

商业银行为保持贷款定价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必须注重成本管理、市场研究、风险规避及客户贡献度测量等,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配置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商业银行拥有完全贷款定价权后,可以根据贷款定价与风险配比的原则,对风险高的融资提高贷款定价水平,解决目前银行“惜贷”,而部分中小企业缺少资金支持的矛盾。

另外,通过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的发展后劲。

其次,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展信贷市场和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目标。

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应既考虑到银行经营所承担的风险、资金成本和资本的预期回报等,又兼顾到客户的承受能力和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及价格波动等因素,从而增强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灵活性和贷款定价的竞争力,增加对贷款客户的吸引力,支持商业银行贷款营销,最终有利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最大化经营目标的实现。

第三,有利于商业银行降低利率风险对经营效益的影响。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净利差收入)的影响日益显著。

这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发展史已经给我们启示:如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许多破产倒闭的银行主要是受利率风险影响,经营大幅亏损。

而这一时期,正是美国放松利率管制,推行了利率市场化。

由于利率的放开,一些商业银行缺少对利率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金融产品定价体系,使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潜在的利率风险显性化,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经营效益。

因此说,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体系,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对利率风险的识别、监测和管理,提高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能力。

二、贷款定价的现状及难点目前,我国在利率管理上仍处于有管制的浮动利率体系阶段,没有实现完成市场化的自由利率体系。

在贷款定价上,各商业银行在人民银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基础上的一定浮动空间内,根据市场利率、资金供给和贷款风险水平等因素,自行决定贷款价格。

由于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上仍受央行的监督和相对“管制”,贷款定价与贷款风险、银行追求预期利润、机会成本等存在不完全对称,甚至出现扭曲,影响了银行追求效益最大化和经营风险的规避,同时也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目前,贷款定价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难点一:利率市场化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虽然加快了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先后开放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国债市场利率和大额外币存、贷款利率等,但在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管理上仍实行有管制的浮动利率体系。

这样使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上只能在央行规定的浮动区间内掌握。

即使是低风险的优质客户贷款,贷款利率也不能低于央行规定的利率下限,同时也不能对高风险的贷款收取额外的风险溢价利率。

因此,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商业银行加强贷款定价管理和构建贷款定价体系的积极性。

难点二:贷款定价体系的建立。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体系仍是利率管制阶段的模式,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优化配置和风险匹配的要求。

而符合利率市场化,能够根据资金成本、借贷市场资金供求和贷款风险确定贷款价格的定价体系仍处于探索阶段。

难点三:贷款风险成本的测度。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的测度主要依靠对贷款客户的信用评级,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及贷款方式等测度贷款风险度,准确性相对不高;同时,由于社会信息流没有达到充分通畅,缺少权威信用评级中介机构,历史数据积累少等因素,使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风险成本的测度上难度大、准确度低。

难点四:信息支持体系的完善。

目前,国内各商业银行都在通过整合原有信息数据库建立本行的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全行经营信息共享,全面掌握全行资产负债结构和资金成本等信息。

但从国内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现状看,与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仍有较大差距,对合理贷款定价的支持力度不够,如仍没有达到适时提供全行的资产负债结构、金融产品价格等经营信息,从而不能适时掌握全行资金成本和变化趋势。

三、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模型的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的市场实践与探索,已经建立起相对科学、系统的贷款定价模型和理论体系,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和借鉴。

分析西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理论,在贷款定价模型上主要:成本相加定价法、价格领导定价法、低于优惠利率定价法、成本-收益定价法和客户盈利能力分析定价法。

1.成本相加定价法(Costplus loan pricing)。

成本相加定价法在理论上相对简单,认为贷款定价由银行资金成本、营运费用、贷款风险补偿和资本预期收益四部分组成,比较适宜用于经营成本核算到部门和产品,财务管理非常健全的商业银行。

贷款利率 = 资金成本 + 银行营运费用 + 贷款违约风险补偿 + 银行预期利润收益,其中,公式中的每部分都用百分比表示。

目前,我国各商业银行都在建立、完善本行的财务核算体系,以便能够及时、准确地测量银行的资金成本和营运费用率等指标,为推行成本相加定价法创造了条件。

2.价格领导定价法(Price leadership)。

由于成本相加定价法要求银行必须非常清楚每项成本,具体操作难度大,西方商业银行又相继采取了价格领导定价法,即在优惠利率的基础上加收违约风险溢价和期限风险溢价。

贷款利率 = 优惠利率(资金成本、管理成本加上预期收益) + 非优惠利率借款人支付的违约风险溢价 + 长期借款人支付的期限风险溢价。

目前,西方商业银行以货币金融中心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优惠利率,如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

这样,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发放的短期贷款定价为:以LIBOR为基准的贷款利率 = 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 + 违约风险溢价 + 银行利润;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发放的长期贷款定价为:以LIBOR为基准的贷款利率 = 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 + 违约风险溢价 + 期限风险溢价 + 银行利润。

价格领导定价法虽然简便,但在我国推行还有难度,一是我国资金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拆借市场利率还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影响,市场敏感度低;二是价格领导定价法是浮动定价法,短期人民币贷款仍以固定利率为主,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推进和国内资金市场的规范,会逐步得到推广。

3.低于优惠利率定价法(Below-prime pricing)。

以低于优惠利率发放贷款主要是针对贷款期限短(几天、几个星期)、贷款额度大的借款人,也是西方商业银行近年来激烈竞争和金融创新的产物。

贷款利率= 从货币市场借款的利息成本(如美国的联邦基金利率 ) + 风险和利润加价。

该定价法在我国推行,其前提是国家已经实施利率市场化,国内资金市场非常规范,资金供需大;适用于金融同业和大客户借用资金额度大、期限短的贷款定价。

4.成本-收益定价法(Costbenefit loan pricing)。

成本—收益定价法主要从三方面考虑确定贷款价格:一是在贷款利率和收费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测算贷款将产生的总收入;二是估算银行交付给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贷款净额;三是用测算的总收入除以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贷款净额,测算出贷款的税前收益。

银行通过分析测算出的税前收益是否足以补偿银行的融资成本、贷款所承担的风险以及除去所有成本后的银行预期利润,判断该笔贷款定价是否合理。

该办法充分考虑了贷款投放后的净收益能否弥补因风险资产扩张而需要增补的资本金以及是否能够提高资产收益率,且该定价办法需要建立分析模型,难度较大,但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约束机制的建立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5.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法(CPA)。

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法实际是成本-收益定价法的延伸和细化。

这种贷款定价法假设银行在给贷款定价时,充分考虑到与这个客户的整体关系。

银行从整体客户关系中获得的税前净收益 = (向该客户提供贷款和其他服务产生的总收入 - 向该客户提供贷款和其他服务产生的总费用)÷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贷款净额。

在整体客户关系中,银行发放贷款而得到的收益主要包括贷款利息收入及各种中间业务收入等;为客户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雇员的薪酬、信用调查成本、存款利息、账务处理费用以及筹集资金的成本等;借款人实际使用的贷款指客户实际使用的贷款金额减去客户的存款余额(存款余额中要扣除相应的存款准备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