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十大原理及其解析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有效分配有限资源的学问。
经济学十大原理是指由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N. 格里高利·曼昆提出的十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十个原理。
第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则:这个原理表示,在面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们需要做出权衡取舍,因为资源的使用是有成本的。
人们需要衡量自己的需求和资源的供应,做出合理的选择。
第二、机会成本的原理:机会成本是指人们为了做出某种选择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
在人们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到这个原理,因为任何决策都会有机会成本。
第三、边际分析的原理:边际分析是指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额外的(边际的)收益与成本。
只有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才能说这个决策是合理的。
第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的原理:人们对激励做出反应是因为他们追求自己的利益。
激励可以是正向的,比如奖励,也可以是负向的,比如惩罚。
第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的原理:贸易可以使参与贸易的各方都受益。
因为每个人的资源和技能都有所不同,通过贸易可以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第六、市场通常是有序的原理:在自由市场经济中,通过买卖行为,市场能够协调供求关系,实现资源分配的有效性。
第七、政府的存在是必要的原理:尽管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也起到了引导和调节市场的作用。
政府需要在市场失灵时介入,确保公平和正义。
第八、收入增长导致需求增长的原理:人们的收入增加,会导致其需求增加。
这是因为人们的收入决定了他们的消费能力。
第九、价格上涨会减少需求的原理: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减少。
当价格超过人们的支付能力时,人们愿意购买的数量会减少。
第十、市场中资源的配置效率原理:市场能够将资源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保证资源的配置达到效率最大化。
以上就是经济学十大原理的介绍。
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行为和资源分配的规律,对于理解和研究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
经济学十大原理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格里高利·曼昆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这些原理包括:
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稀缺性意味着人们必须在不同的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取舍,比如时间、金钱、资源等。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在做决策时会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即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资源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的决策和行为受到激励的影响,他们会根据激励做出相应的反应。
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贸易可以使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优势,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市场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的分配,提高经济效率。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政府可以通过干预市场来纠正市场失灵,提高社会福利。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率:生产率决定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影响生活水平。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过多发行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在短期内,增加就业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可能导致失业率上升。
这些原理是经济学的基础,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其解析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其解析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则经济学的第一个基本原理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则。
这意味着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在做决策时必须面对不同的选择,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例如,一个人在购买一件商品时,必须考虑到支付该商品所需的货币与他们可能在其他商品上的支出之间的权衡取舍。
2. 政府的干预会引起行为反应的原则政府在经济中的干预常常会引起人们行为的改变。
这一原则是指人们对政府决策及其对经济奖励和惩罚的影响做出反应。
例如,当政府提高商品的税率时,消费者往往会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企业则可能转向生产其他商品。
3. 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原则这个原则强调了资源的有限性。
在经济中,每个获得的资源都有机会成本。
这意味着为了取得某种东西,其他东西必然被放弃。
所以,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免费的。
例如,如果政府提供免费的教育,那么这些教育将需要通过税收等方式从其他方面支付。
4. 激励的原则经济学认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激励可以是奖励或惩罚,能够影响人们的行为。
例如,当企业提供奖金作为员工绩效的激励时,员工可能会更加努力工作以达到目标。
5. 贸易能够使每个人受益的原则贸易可以使每个人都受益,这体现了互惠互利的原则。
通过贸易,人们可以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同时提供其他人所需的东西。
这种互补性和比较优势的原则被视为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福利的关键。
6. 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的原则市场经济是一种以供需关系为基础的经济组织形式。
市场的参与者通过供给和需求的交互来决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激励创新,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形式。
7. 政府有时可以干预市场的原则尽管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资源的分配,但有时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实施法规和规范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例如垄断行为或外部性问题。
政府还可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
8.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的生产力的原则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
经济学的10大原理
经济学的10大原理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理这一原理指出,人们在做决策时需要面临资源有限的情况,因此他们不得不在不同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2.机会成本的概念机会成本是指由于做出其中一种选择而放弃的最高价值的替代选择。
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决策者不仅要考虑一种选择的直接成本,还要考虑放弃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
3.边际量的重要性边际量是指增加或减少一种行为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边际量的概念告诉我们,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应该考虑到额外的收益和成本,而不仅仅是总收益和总成本。
4.贸易能够使每个人都受益这一原理指出,通过贸易,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地区或国家之间交换商品和服务,从而产生互利的效果,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5.市场能够有效分配资源市场是一种自由的机制,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和数量,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市场的参与者通过追求自身利益来最大化社会福利。
6.政府在市场中的作用尽管市场有自我调节的机制,但政府在市场中也有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规则和法律来保护市场的竞争和公平,以及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7.经济周期和波动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复苏和衰退等阶段,这些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货币供应、投资水平和政府政策等。
8.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权衡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一种权衡关系,即菲利普斯曲线。
这个曲线描述了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低通货膨胀率往往和高失业率相对应。
9.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经济增长是指国家或地区产出总值的增长。
经济增长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关键,它可以通过技术变革、资本积累和劳动力提高等因素实现。
10.政策的边际效应政策的边际效应是指政策改变对经济行为和结果的额外影响。
政策制定者在做出决策时应该考虑到政策的边际效应,以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总结起来,经济学的10大原理涵盖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机会成本、边际量、贸易、市场分配、政府作用、经济周期、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和政策边际效应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经济学十大原理是由经济学家尼格尔·巴尔卡姆与史坦利·佩恩惠特提出的一系列基本经济原理。
这些原理对于理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原则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逐一对这十大原理进行解析。
第一大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情况。
这一原理指出,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必须做出选择,权衡取舍不同的利益和需求。
比如,个人在购买商品时需要在价格、质量和需求之间做出选择,政府在分配资源时需要在福利和效率之间做出平衡。
第二大原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一个决策的机会费用,即为了得到某个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选择在家自学,那么他放弃了在学校学习的机会成本就是学校教育的机会。
第三大原理:理性人在边际上决策。
这意味着人们在做决策时会考虑边际的收益和边际成本。
理性的决策者会对每一单位的权衡进行考虑,只有在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才会做出决策。
第四大原理:激励问题。
这一原理指出,人们对激励会做出反应。
如果一个行为能够得到奖励或者避免惩罚,那么人们更有可能去进行这个行为。
激励问题在经济学中十分重要,因为它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第五大原理:市场起到协调供求的作用。
市场是供求双方交换的地方,通过价格的变化,市场可以调节供求关系,最终实现供求的平衡。
市场机制使得资源能够有效配置,从而达到效率和福利最大化。
第六大原理:政府的存在是有原因的。
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是保护公共利益,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
政府制定法律和监管制度,维护经济的正常运行,并且在经济危机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第七大原理:贸易可以让每个人受益。
贸易可以充分利用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使得产品和服务能够流动到最低成本的地方。
通过贸易,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更高的福利。
第八大原理:市场通常是有效率的。
市场竞争可以激发创新和效率提升,从而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竞争可以防止垄断的形成,保证消费者的权益。
第九大原理:政府干预有时可以提高效率。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解释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解释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面临交易关系原句可理解为“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
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当一个社会的支出更多的运用在保卫海岸线上免受外国入侵的时候(大炮),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
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入水平之间的权衡取舍。
认识到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做出什么决策。
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了他们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
当做出任何一项决策,例如,是否上大学时,决策者应该认识到伴随着每一种可能的选择而来的机会成本。
实际上,决策者通常是知道这一点的。
那些到了上大学的年龄的运动员如果退学,转而从事职业运动就能赚几百万美元,他们深深认识到,他们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极高。
他们往往如此决定:不值得花费这种成本来获得上大学的利益,这一点也不奇怪。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
经济学家用边际变动)这个术语来描述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边际变动是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的调整。
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将会做出更好的决策。
而且,只有一种行动的边际利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由于人们通过比较成本与利益做出决策,所以,当成本或利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
这就是说,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然而,政策有时也会有事先并不明显的影响。
在分析任何一种政策时,我们不仅应该考虑直接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通过激励发生的间接影响。
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也许你在新闻中听到过,在世界经济中日本人是美国人的竞争对手。
实际上,两国之间的贸易可以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经济学十大原理是由经济学家尤诺姆斯基提出的,用于解释经济活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以及个体和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
下面我将分别解析这些原理。
1. 人们面临抉择的原则这一原理指出,资源有限而需求是无限的。
当人们做出决策时,他们需要权衡不同的选择,考虑利益和成本,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2. 成本与效益的权衡原则人们在做决策时,通常会考虑行动带来的效益和付出的成本。
他们会选择能带来最大效益而成本较低的选项。
3. 激励的重要性激励是人们做出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
人们通过激励来影响和调整他们的行为。
正面激励如奖励和利润,负面激励如罚款和惩罚。
4. 市场的作用机制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通过供需关系决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
自由市场通常能够提供更高效的资源配置。
5. 市场失灵的可能性尽管市场是有效率的,但有时候市场可能出现失灵,如垄断、外部性和公共物品问题。
政府的干预可以纠正市场失灵的问题。
6. 政府干预的原因政府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管和调节作用。
它可以改善市场失灵的情况,提供公共物品,保护消费者权益等。
7. 贸易的优势贸易基于比较优势原理。
不同国家或个体可以通过互相交换各自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实现资源和利益的最大化。
8. 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对于经济活动非常重要。
不完全信息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因此透明度和信息的流通对市场的良性发展非常关键。
9. 经济增长的关键经济增长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重视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等因素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
10. 税收和效益分析政府征税是实现公共物品和服务的重要手段。
然而,税收会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需要进行成本和效益的分析。
总结起来,经济学十大原理提供了我们理解经济活动的基本框架。
它们解释了人们面临决策时的权衡、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角色,以及贸易、信息和经济增长等重要的经济问题。
了解这些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的本质,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其解析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其解析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如何相互交易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较多货币时,物价上涨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trade off)“权衡取舍”这个词对于初次接触经济学的人来说,感觉怪怪的,可是要知道,“t rade off”的翻译前几年很多人都还将其译为“交替关系”,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先生甚至专门纂文探讨这个词的译法。
不过这两年“权衡取舍”的说法已经大行其道了。
其实,就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可别小看这一句话。
比如说我们自己,大家都必须决定如何配置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时间(相信没有不同意见吧?那我就说下去啦)。
你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数学;某个人也可以修个双学位什么的,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
不管是谁,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他或她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
不仅如此,对于他或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可用于睡眠、运动、赚钱还有~~~~~~~还有你为了听讲座也许就不得不翘课;为了不中断手头的实验就必须到下午两点多去家园和小强一起吃饭;为了给女朋友买一张周华健演唱会的票就不得不晚上不睡觉,白天顶着太阳和人吵架,还要冒着照片被贴到十大上的危险;为了学英语,大夏天的不回家,呆在没有空调的寝室受罪;……还有我们父母的每一分钱都可以考虑是给现在吃喝拉撒睡呢,还是给将来退休或我们未来继续接受教育储蓄起来呢……总之,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to be or not to be”,而是“to be which”。
十大经济原理
十大经济原理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
人们经常面临各种经济问题,如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如何做出最优决策等等。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原理和概念,经济学家们总结出了十大经济原理。
这些经济原理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的基础理论。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十大经济原理。
第一原理: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1.人们面临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欲望。
2.在做出决策时,人们需要在各种选择之间权衡利弊,并作出最优的选择。
第二原理: 成本的概念1.成本不仅仅是指货币上的支出,还包括其他资源的利用和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是指人们为了选择某种活动而放弃的其他最有价值的机会。
机会成本的重要性1.人们在做出决策时必须考虑机会成本。
2.忽视机会成本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失去最优的选择。
第三原理: 边际分析1.边际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行为所带来的效果。
2.边际分析帮助人们判断是否继续增加或减少某种行为以达到最优。
边际效益递减原理1.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指的是随着某种行为重复增加,其边际效益逐渐减少。
2.边际效益递减原理说明了何时应该停止增加某种行为。
第四原理: 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1.人们倾向于对能够获得更多奖励的行为作出积极反应。
2.激励是人们决策的重要因素,可以改变人们的行为。
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1.正向激励是指奖励人们积极行为的激励。
2.负向激励是指惩罚人们消极行为的激励。
激励对经济行为的影响1.适当的激励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创新。
2.不恰当的激励可能导致不良的经济行为和资源浪费。
第五原理: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1.贸易可以让不同的个体在比较优势下进行合作和交换。
2.贸易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增长。
第六原理: 市场通常是高效的资源分配机制1.市场是通过供求关系来决定价格和分配资源。
2.市场机制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确保消费者满意。
市场失灵1.尽管市场通常是高效的,但有时市场机制也会失灵。
2.市场失灵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市场的失效。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是由经济学家尤金·弗里德曼提出的,它们描述了经济行为的基本规律和原理。
下面是其中的十大原理:
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资源是稀缺的,人们必须在各种选择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当人们做出决策时,他们会考虑成本和效益。
2. 机会成本是所有决策的关键:机会成本是指放弃某种选择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比较各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并选择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的选项。
3.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人们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数量的效果。
边际量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数量时所带来的额外收益或成本。
4.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是促使人们做出某种行为的动力。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以追求个人利益或实现目标。
5.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贸易可以使不同地区和个人之间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互利互赢的局面。
6. 市场通常是有效的:市场经济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调节资源分配,达到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7. 政府可提供公共产品和处理市场失灵:政府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提供公共产品,以及在市场失灵时采取干预措施,以维护经
济的稳定。
8. 政府政策可能导致预期的结果与实际结果不同:政府的政策可能会出现意外的结果,因为社会和经济系统的复杂性。
9. 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物品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因为人们会寻求替代品或减少消费。
10. 经济增长的长期结果是通货膨胀:长期来看,经济增长可能导致货币供应增加,进而导致通货膨胀。
这些原理提供了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基本框架,可以帮助人们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论述经济学十大原理
论述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是由经济学家尤金·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提出的,这些原理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论述这十大原理:1.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原理,这个原理指出,由于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在满足各种需求时需要做出选择和取舍。
例如,一个国家在决定投资于教育还是医疗时就需要权衡不同的利益。
2. 机会成本的原理,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可行选择的成本。
这个原理强调了我们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到放弃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例如,选择上班而放弃休假的机会成本是失去了休闲和休息的机会。
3. 边际分析的原理,边际分析是指在决策中考虑每一单位增量的收益和成本。
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在决策时会考虑到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而不是整体效益和成本。
例如,一家企业在决定是否生产更多产品时,会考虑到每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
4. 贸易的原理,贸易的原理指出,通过贸易可以使各国都受益。
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规模,从而带来更多的选择和福利。
5. 市场的原理,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机制,通过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数量。
市场的原理强调了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市场价格能够反映商品或服务的价值,以及资源的稀缺性。
市场的自由和竞争有助于提高效率和创新。
6. 政府干预的原理,政府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干预可以纠正市场失灵和提供公共产品。
政府的干预应该基于经济学原理,遵循效率和公平的原则。
7. 市场失灵的原理,市场并不是完美的,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例如外部性(外部成本或效益无法内部化)、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等。
经济学家研究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以提出政策建议。
8. 收入分配的原理,收入分配是指社会上收入如何在不同个体之间分配。
经济学关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不平等问题,并研究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措施。
9. 激励的原理,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受到激励的影响。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释了大部分经济现象背后的秘密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释了大部分经济现象背后的秘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1、关于决策1.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解释: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我们通常不得不放弃某个东西。
举个例子:我们为了赚钱而放弃在赚钱的这些时间,这些钱相当于你喜爱的东西,而时间相当于你放弃的东西,当然时间你也可以做其他,但总来说就是你舍去的相对你原本应该有的东西。
1.2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与原理一一样,只是这里精确定义了某个东西成本,我们把它称为机会成本。
解释:我们为了取得学士学位,我们会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然后毕业获得学位,你获得知识,也许更好的格局,人脉等等。
相对的我们放弃的是学习的时间和这段时间你工作赚的钱。
举个例子: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为什么中途辍学?因为他们觉得时间这个机会成本远远大于他们上学获得的价值,因此他们权衡后创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1.3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解释:理性人指的是系统和有目的尽可能实现其目标的人。
理性人通常考虑的是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而进行决策!(自变量增加一单位【边际成本】,因变量所增加的量就是边际量【边际收益】当成本等于收益时利润最大)举个例子:假如假设你正在考虑用手机给一个朋友打电话,你确定与朋友通话十分钟带给你的收益估计为7美元,你手机的服务费是每个月40美元固定费用加上每分钟0.5美元的通话费用。
你每个月打电话100分钟,因此你每个月费用为90美元。
这样情况下,你是否该打电话?答案为:边际成本为增加的费用10*0.5=5美元<边际收益为:7美元,你应该打电话!1.4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解释:激励指引起某人做出某种行为的东西。
我们几乎所有动机都能用激励来解释。
举个例子:安全带的法律影响汽车安全和事故发生几率!直接影响显而易见,人们发生事故存活率提高了。
但是,这项法律提供的激励改变了人们开车的速度和谨慎程度,由于原本谨慎行驶的司机精神高度集中,这是他们最直观的成本,有了安全带后谨慎程度得到降低,而导致事故率却提高了。
简述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
简述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研究经济行为和资源分配的规律。
在经济学中,有着一些基本的原理,这些原理是研究经济现象的基础。
本文将简述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人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他们的欲望是无穷的。
因此,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不得不面临取舍。
在经济学中,这种人们选择最好的相关行动的方式被称为“机会成本”。
原理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当人们做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好的其他选择的成本。
例如,一个人将一小时的时间用于打扫房间,那么他放弃的可能是享受阅读的时间。
原理三:边际分析原理边际分析原理认为,人们在决策时应该考虑每个额外单位的收益与成本。
当人们进行边际分析时,他们需要比较额外单位的利益和成本,以确定他们是否要继续进行。
原理四:激励原理激励原理认为,人们会因为激励而改变行为。
人们往往会根据利益和成本来做出决策,并受到奖励和惩罚的影响。
原理五:贸易会使每个参与者受益贸易可以使参与者根据自身的优势产生互惠互利的关系。
通过贸易,不同的人可以专注于他们擅长的领域,并通过交换产品和服务实现双方的利益。
原理六:市场机制是经济分配的一种有效方式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机制,通过供求关系的平衡来决定价格和数量。
市场机制可以自动调节资源分配,使资源分配效率最大化。
原理七:收益递减原理当某种资源逐渐增加时,每个额外单位的收益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随着资源的增加,初始情况下它们被用于最合适的用途,之后只能被用于较低效的目标。
原理八:市场失灵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市场失灵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例如存在垄断、外部性等。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能需要介入来修复市场失灵。
原理九:政府干预可能会改善市场效率有时,政府的干预可以改善市场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法规、实施税收和奖励制度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从而实现资源分配的效率。
原理十:经济循环会引起波动经济循环是指经济活动周期性的波动。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认识和理解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选择的一门学科。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和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原理,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现象。
其中,经济学十大原理被公认为是理解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关键。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问题这一原理指出,由于资源有限,人们在作出决策时必须在不同的选择中进行权衡取舍。
也就是说,当我们决定追求某种利益时,必然需要放弃其他一些利益。
这个原理表明了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即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做出理性的选择。
原理二: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在做出决策时,人们通常会考虑到所付出的成本与所得到的收益。
成本不仅仅是指货币上的支出,还包括时间、精力和机会成本等。
此原理强调了一种常见的现象:当一个企业或个人在决策时,他们会比较不同选择之间的成本与收益,并选择那些收益大于成本的行动。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这一原理表明,理性的人在做决策时,会考虑到边际量的变化。
边际量指的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或微小的量)所带来的变化。
理性人会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并在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做出决策。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是人们行动的动力,可以通过激励来影响人们的决策行为。
当一个行为带来的收益增加时,人们往往会更倾向于采取这种行为。
相反,当一个行为带来的成本增加时,人们则会更有可能避免这种行为。
经济学家利用这个原理来研究如何通过激励机制来调整人们的行为。
原理五:贸易能够改善各方福利贸易的基本原理是互利互惠,参与贸易的各方通过交换商品和服务,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此原则提醒我们贸易的重要性:开放的贸易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原理六:市场调节资源的分配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通过价格的变动和供求关系的调整,市场可以引导资源流向效益最大化的方向。
这一原理指出,当政府干预减少时,市场能够更好地分配资源。
原理七:政府政策的影响政府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影响经济的运行。
简述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简述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
在经济学家中,曼昆是享有盛誉的经济学家之一。
他在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经济学的十大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经济行为和现象。
下面将简要介绍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是经济学理论的基础。
人们在面对有限资源时,需要进行权衡和取舍。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我们不得不做出抉择,牺牲一个目标以追求另一个目标。
原理二: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的是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
当我们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放弃其他可能的选择所付出的代价。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量是指在某一活动中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数量。
理性人会在做决策时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即额外产生的成本和收益。
原理四: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即人们倾向于在面临奖励时增加其行为,在面临惩罚时减少其行为。
激励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因素,能够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受益贸易的出现使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通过贸易,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交换来获得其他需要的物品或服务。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佳方式在许多情况下,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有效和最有效的方式。
市场通过供求关系自动调节价格和数量,达到资源的高效分配。
原理七:政府的干预有时可能改善市场结果尽管市场通常是最佳组织经济活动的方式,但有时政府干预是必要的。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和监管等手段来纠正市场失灵,保护公共利益。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其生产力生产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生产力的提高可以带来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
原理九: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减少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会减少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
价格和需求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这是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社会常常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为了降低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一段时间内的高失业率;为了降低失业率,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解与应用
经济学十大原理的理解与应用经济学十大原理是由《经济学原理》一书的作者格里高利·曼昆提出的。
这十大原理涵盖了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活动和现象。
本文将围绕经济学十大原理展开讨论,并就这些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展开分析。
第一原理: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是指在面对有限的资源时,个体需要在不同的选择之间作出权衡取舍。
这一原理指出了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资源稀缺。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无限获得满足所有需求的资源,因此必须在不同需求之间进行权衡。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需要在购买商品时进行选择,需要在工作和休闲之间取舍,需要在教育和就业之间取舍等等。
理解“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进行选择,合理分配我们的资源和时间。
第二原理: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东西的成本。
当人们做出选择时,放弃的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理解机会成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衡量和评估我们的选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思考我们所做出的选择对应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选择看电影可能就要放弃和朋友聚会的机会;选择某个投资项目可能就要放弃其他投资项目的机会。
理解机会成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权衡利弊,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
第三原理: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是指在做出决策时,会考虑对自己有利的方面。
边际量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效用。
理性人会在边际量的基础上对选择进行权衡。
在经济学中,人们通常会考虑到边际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在购买商品时,人们会考虑购买下一件商品是否对自己有利;在决定工作时间时,人们会考虑工作更长时间是否对自己有利。
理解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们的行为动机,从而更好地预测和解释市场行为。
第四原理: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人们对于激励作出反应是指人们受到奖励或处罚时会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
激励是影响人们行为的重要因素,理解这一原理对于理解市场和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
一、十大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N.格里高利—曼昆所著,作者通过通俗易懂的话语和生动形象的案例诠释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其中作者所提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构成了《经济学原理》的基本框架,为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曼昆所写的十大经济原理:1)人面临权衡取舍。
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5)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
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8)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
9)当政府发行了过多的货币时,物价上升。
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二、十大经济学原理分析2.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因此人们在选择资源时必须通过自己的分析进行最优选择,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权衡取舍的过程。
比如在日常的消费的过程中,当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曲线相切时,由于消费者经济实力有限,所以就需要对多种商品进行权衡取舍。
在选择过程中,消费者结合自己的喜好以及商品的价格进行选择,这是两种或者多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的主要表现。
同时机会成本也是权衡取舍的一种表现形式。
2.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人们在权衡取舍的过程中,需要对可以选择的方案的成本以及收益进行比较,最后做出选择,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机会成本。
在长期的人类经济活动中,机会成本是经常出现的,比如当我们在学习和睡觉中选择时,当选择学习而放弃睡觉时,这时候的机会成本就是选择睡觉给我们带来的效益。
2.3理性人考虑边际变量边际效用是经济学中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对于边际最简单解释就是衡量自变量的变动所引起因变量变动的关系。
比如在沙漠中一个人很口渴,当看到绿洲并且有大量的水喝时,他喝的第一口水可能是挽救了他的生命,因此第一口水给其带来的效用最大,当继续喝水时,水给他带来的效用逐渐降低,甚至出现身体不适,带来了负面效用,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释了大部分经济现象背后的秘密
经济学十大原理解释了大部分经济现象背后的秘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1、关于决策1.1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解释: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我们通常不得不放弃某个东西。
举个例子:我们为了赚钱而放弃在赚钱的这些时间,这些钱相当于你喜爱的东西,而时间相当于你放弃的东西,当然时间你也可以做其他,但总来说就是你舍去的相对你原本应该有的东西。
1.2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就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与原理一一样,只是这里精确定义了某个东西成本,我们把它称为机会成本。
解释:我们为了取得学士学位,我们会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然后毕业获得学位,你获得知识,也许更好的格局,人脉等等。
相对的我们放弃的是学习的时间和这段时间你工作赚的钱。
举个例子: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为什么中途辍学?因为他们觉得时间这个机会成本远远大于他们上学获得的价值,因此他们权衡后创业取得更大的成就。
1.3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解释:理性人指的是系统和有目的尽可能实现其目标的人。
理性人通常考虑的是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而进行决策!(自变量增加一单位【边际成本】,因变量所增加的量就是边际量【边际收益】当成本等于收益时利润最大)举个例子:假如假设你正在考虑用手机给一个朋友打电话,你确定与朋友通话十分钟带给你的收益估计为7美元,你手机的服务费是每个月40美元固定费用加上每分钟0.5美元的通话费用。
你每个月打电话100分钟,因此你每个月费用为90美元。
这样情况下,你是否该打电话?答案为:边际成本为增加的费用10*0.5=5美元<边际收益为:7美元,你应该打电话!1.4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解释:激励指引起某人做出某种行为的东西。
我们几乎所有动机都能用激励来解释。
举个例子:安全带的法律影响汽车安全和事故发生几率!直接影响显而易见,人们发生事故存活率提高了。
但是,这项法律提供的激励改变了人们开车的速度和谨慎程度,由于原本谨慎行驶的司机精神高度集中,这是他们最直观的成本,有了安全带后谨慎程度得到降低,而导致事故率却提高了。
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经济学十大原理是由尼格尔•贝特雷斯(N. Gregory Mankiw)在其著作《宏观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它们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
这十大原理涵盖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方方面面,下面将逐一进行介绍。
第一大原理:人们面对权衡取舍。
这意味着人们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到各种选择之间的利弊,并在各种可能性中做出决策。
例如,一个国家需要决定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以满足人民的需求,这就需要考虑到不同选择之间的利弊。
第二大原理: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指的是由于做出某种选择而放弃了其他可能的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每当我们做出一个决策时,我们都要忽略其他可能的选择,这就是机会成本的体现。
例如,当我们选择工作时,就放弃了使用同样的时间进行休闲活动的机会。
第三大原理:理性人原则。
理性人原则指的是人们在做决策时会权衡利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来做出决策。
理性人不会做出损害自身利益的决策,并会根据自身的目标来选择最佳的行动。
第四大原理:边际变动原理。
边际变动原理指的是在做决策时,人们会考虑到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
边际效益是指额外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而边际成本则是指额外增加一单位产品或服务所付出的额外成本。
理性人会在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时进行选择。
第五大原理: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受益。
贸易可以使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人们都能从中获益。
通过进行贸易,不同地区和国家可以通过专业化生产来提高效率,从而实现更大的收益。
例如,一个国家可以专门生产高效益的产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国家的产品。
第六大原理: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有效方式。
市场经济可以根据供求关系自动调节资源的配置和价格的形成。
市场经济能够发挥供求的作用,使资源分配更加高效,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第七大原理: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尽管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分配,但有些情况下政府也需要干预,以提高市场的效率。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补贴来纠正市场的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等问题。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例子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例子经济学十大原理:1、货币原理:指货币的价值取决于它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购买力,而不是它包含的金属成分。
例如:现在1元人民币仍可以买到一个馒头,但是10年前这样是不行的。
2、消费者选择原理:指消费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会尽可能的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并尽可能的获得最大的收益。
例如: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购买更多的商品。
3、供求原理:指市场上存在着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当市场供应减少时,价格就会上涨,当市场需求增加时,价格就会下降。
例如:当石油供应减少时,汽油和柴油价格会上涨。
4、市场平衡原理:指市场价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供求关系处于平衡状态时,价格也会保持稳定。
例如:番茄价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不会出现剧烈波动。
5、机会成本原理:指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可以实现的最大收益,是由他/她在这一时期内,投资的机会成本所决定的。
例如:投资者可以选择买入房产,也可以将钱存入银行,投资者必须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判断哪种投资方式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6、效率原理:指投资者不断寻求最大化自身收益,而不断改善生产和消费技术,使得市场资源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利用效果,从而达到社会总体最大化收益的效果。
例如:企业通过改进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达到最大化收益的目的。
7、竞争原理:指市场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会使价格不断降低,质量不断提高,使消费者受益。
例如:各大品牌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使汽车价格不断下降,质量不断提高。
8、公平原理:指市场上的价格应该能够反映消费者的意愿,使消费者得到公平的待遇。
例如:当消费者想买一件商品时,应该能够得到合理的价格,而不是被“掏空”。
9、投机原理:指投资者通过买入和卖出资产来获取收益,而不是资产本身的收益。
例如: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买入股票,当价格上涨时,可以卖出获得收益。
10、风险原理:指投资者在投资前应该考虑风险,以此来决定投资还是不投资,以及如何投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十大原理及其解析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如何做出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人们如何相互交易5、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6、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7、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整体经济如何运行8、一国的生产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9、当政府发行了较多货币时,物价上涨10、社会面临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经济学十大原理解析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trade off)“权衡取舍”这个词对于初次接触经济学的人来说,感觉怪怪的,可是要知道,“t rade off”的翻译前几年很多人都还将其译为“交替关系”,著名经济学家杨小凯先生甚至专门纂文探讨这个词的译法。
不过这两年“权衡取舍”的说法已经大行其道了。
其实,就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可别小看这一句话。
比如说我们自己,大家都必须决定如何配置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时间(相信没有不同意见吧?那我就说下去啦)。
你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数学;某个人也可以修个双学位什么的,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
不管是谁,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他或她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
不仅如此,对于他或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可用于睡眠、运动、赚钱还有~~~~~~~还有你为了听讲座也许就不得不翘课;为了不中断手头的实验就必须到下午两点多去家园和小强一起吃饭;为了给女朋友买一张周华健演唱会的票就不得不晚上不睡觉,白天顶着太阳和人吵架,还要冒着照片被贴到十大上的危险;为了学英语,大夏天的不回家,呆在没有空调的寝室受罪;……还有我们父母的每一分钱都可以考虑是给现在吃喝拉撒睡呢,还是给将来退休或我们未来继续接受教育储蓄起来呢……总之,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to be or not to be”,而是“to be which”。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
经济学中一个典型例子是“大炮与黄油”。
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国家免受敌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个人物品的消费(黄油)就少了。
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人水平之间的。
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成本。
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
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健康水平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人减少。
还有,红绿灯对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有用的,但是,一个字,钱!你看,胡同里头红绿灯就少多了吧?(如何抉择?超出本文范围。
)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最大权衡取舍之一恐怕是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
经济学上的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可悲的是,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还有,如果我们的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地分配经济福利的政策。
某些这类政策,例如,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
另一些政策,例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的支持比其他人更多。
虽然这些政策对实现更大平等有好处,但它以降低效率为代价。
当政府把富人的收人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
换句话说,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也就变小。
说到效率与公平,就想起了流水线,想起了福特,想起了泰罗制…。
但是,认识到人们面临交替关系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决策。
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数学的学习(台下好像有动静……当然,还有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电子、微电子、天文、地质、环境、考古、心理、哲学、艺术、传播、外交、社会、法律、政治、管理、文学、教育、临医、药学、护理、预防……)。
社会不应该仅仅由于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
也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忽视了他们。
其实应该和后面的机会成本、边际量一起来讲更好。
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交替关系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
(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对个体来说,每时每刻都要进行权衡取舍,而作出决策的前提在于你通晓每个选择所带来的成本和收益,但问题是:你真的明白你所面临的成本么?例如,考虑是否上大学的决策。
收益是使知识丰富和一生拥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但成本是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会想到把你用于学费、书籍、住房和伙食的钱加总起来。
但这种总和并不真正地代表你上一年大学所放弃的东西。
这个答案的第一个问题是,它包括的某些东西并不是上大学的真正成本。
即使你离开了学校,你也需要吃饭睡觉。
只有在大学的住宿和伙食比其他地方贵时,贵的这一部分才是上学的成本。
实际上,大学的住宿与伙食费可能还低于你自己生活时所支付的房租与食物费用。
在这种情况下,住宿与伙食费的节省是上大学的收益。
这种成本计算的第二个问题是,它忽略了上大学最大的成本---你的时间。
当你把一年的时间用于听课、读书和写文章时,你就不能把这段时间用于工作。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为上学而放弃的工资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大单项成本。
也就是说你为了上大学所放弃的东西就是你的机会成本。
在这里,必须说明,不是所有放弃的东西都能算进机会成本里面,而是特指拒绝备择品或机会的最高价值的估价.以上的说明,看似很有道理,其实混乱之处甚多。
比如,成本的度量使用什么标准?有一点头昏,那么看一个萨缪尔森举了几十年的例子:热狗公司所有者每周投入60小时,但不领取工资。
到年未结算时公司获得了22000美元的可观利润。
但是如果这些所有者能够找到另外其它收入更高的工作,使他们所获年收达45000美元。
那么这些人所从事的热狗工作就会产生一种机会成本,它表明因他们从事了热狗工作而不得不失去的其它获利更大的机会。
对于此事,经济学家这样理解:如果用他们的实际盈利22000美元减去他们失去的45000美元的机会收益,那他们实际上是亏损的,亏损额是45000-22000=23000美元。
虽然实际上他们是盈利了。
但是上面的例子会给人以误导,那就是以为所有条件就会摆在人面前,供人挑选,剩下的就成了机会成本,其实不然。
因为实际上你没办法知道一件未发生的事情给你带来的价值。
布坎南说:“在缺乏选择的情况下,有时候讨论预计要发生但没有发生事件的价值是有意义的,但是,既然可供选择的方案并不代表一种丢失或已损失的机会,因而把这些价值定义为机会成本是无意义的.一旦选择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基本关系被承认就会得出几种含意:第一,如果选择是在不同的价值选择物中进行,一些人不一定会进行选择.这不是说,一个作出决定的人必然成为选择者.由此得出第二种含义.没有选中的选择方案的价值,即机会成本,一定是存在于参与选择的个人头脑中的价值,而不是其他.因此,成本必定完全由选择者来决定,而不能由其他人决定.第三个必然结论是,机会成本必定是主观事物.它存在于选择者头脑中,并且能由居于选择者之外的其他人去具体化或进行测量.同时,不能轻易地被转化为一种资源,商品或货币信度.第四,机会成本只是存在于作出选择决定的时刻.在此以后它立即消失.因此,这种成本从未被实现,这种被拒绝的选择物从不能被享有。
”老布的说法中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机会成本只是主观事物,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所谓所有选择成本表供你参考。
说到这,应该说明一个前提:经济学里面所有的价值,成本等概念都是用主观方面来度量的,也就是说,钱的数量并没有直接的决定影响。
假如在上面的例子中,热狗的所有者心里面认为在其它地方的高工资不如热狗的低工资,那我们就不能简单的说他们亏了。
因为别人是无从知道这些人主观的价值的。
换一个问题,跟同学争论过历史中机会成本存在么?我想是没有的,尤其是在各种文明的制度选择中更是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历史不可假设,历史已经过往,“机会成本只是存在于作出选择决定的时刻”,再说任何制度的建立都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根本没有什么明确的因果主线,哪可轻言什么成本。
这个问题太大,以后专门再述。
这又扯出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分析方法能否广泛应用,我觉得不能当万金油使。
马歇尔就说:经济学像生物学一样,它所研究的东西,其本性内部结构和外形都是经常变化着的。
药剂师的预断全部建立在这一暗设之上,即所用的试药是应有的试药,或至少其中的杂质可加以忽略。
但即便是他,在处理人的时候,离开了具体经验,也很难有多大的进展。
经过这么一番定义解释,逻辑稍微清楚了一点,但又不禁心里迷惑,这些西方人发展起来的东西,到最后竟告诉你,没有什么外在的成本标准,一切尽取于内心。
那么有什么用处呢?其实,经济学一方面用貌似严整的术语堆砌理性的楼台,另一方面却又按捺不下骨子里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于是在每个基础性的术语中都留下了后门,也正是这一点,使它可能成为一门研究使人快乐的学问,而在充满理性严肃的建构后面,总藏着一个满地乱跑的小孩,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经济学方才显得更有趣,多一点关怀。
原理三 : 理性人考虑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这条原理当初学起来感觉有趣,在于书上举出的例子,很有实际感.曼昆如此说:“例如,假设一位朋友请教你,他应该在学校上多少年学。
如果你给他用一个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生活方式与一个没有上完小学的人进行比较,他会抱怨这种比较无助于他的决策。
你的朋友很可能已经受过某种程度的教育,并要决定是否再多上一两年学。
为了作出这种决策,他需要知道,多上一年学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和所花费的额外成本。
通过比较这种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他就可以评价多上一年学是否值得。
再举一个考虑边际量如何有助于作出决策的例子,考虑一个航空公司决定对等退票的乘客收取多高的价格。
假设一架200个座位的飞机横越国内飞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10万美元。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10万美元/200,即500美元。
有人会得出结论:航空公司的票价决不应该低于500美元。
但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
假设一架飞机即将起飞时仍有10个空位。
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
航空公司应该卖给他票吗?当然应该。
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乎其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