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戏曲音乐发展之路

合集下载

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浅谈中华戏曲音乐的发展创新之路

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浅谈中华戏曲音乐的发展创新之路

中 国戏 曲 音乐 的 概 念
素综 合 的戏 剧 艺 术 。戏 曲 音 乐 包括 声 乐 部 分 的唱 腔 、 韵 白和 器 乐 部 分 的伴 奏 、 开场 及 过 场 音 乐 。 中 国戏 曲音 乐 是 以 民族 风 格 、 群 体 风格 、 地 方 风 格 为 特征 的 , 其 发 展 历 史悠 久 。 民歌 、 百戏音乐 、 唐 代
中 国 的 戏 曲 音 乐 是 在 中 国文 化 环 境 、 人 文 环境 及 民族 音 乐 的
大环 境 中发展 起 来 的 。它 的 内涵 及 外 延 、 风格 与 韵 味 , 集 中体 现 了 才 的学 校 和 专业 应 该 还不 够 。 一方 面 , 音乐 在 戏 曲 中 的地 位被 重 视 另一 方 面 , 还 应 在 音乐 人 才上 投 人 大力 量 。 中国 民族 音 乐相 当高 的水 准 。 在 我 国各 门类 音乐 中皆 可窥 之 一斑 。 还 是 比较 新 的 观念 ; 中国戏 曲是 世界 上 比较独 特 又 不可 缺 失 的艺 术 现 象 ,尤 其 是 戏 曲 音 乐形 成 了与世 界 特 别是 欧 洲 音 乐迥 然 不 同 的形 式 及 格 调 。 戏 曲 音 乐 的传 承 必 须 有 新 的创 造 和 突破 。 发 展 应 该 在 传 统 的

研究 : 戏 曲教 育 单 位 、 剧 团 等 文 艺 团 体 对 戏 曲音 乐 与 表 演 在 结 合
形 式 上 也 在 进 行 开 拓 和创 新 :戏 曲 音 乐 的文 化 现 状 是 值 得 兴 奋 就 在世界表演体系中 . 中 国的 戏 曲 是 重要 的组 成 部 分 之 一 。 中 的 。如 果 戏 曲音 乐 在 发 展 中更 关 注 培 养 观 众 并 进 行 大 力 推 广 , 国戏 曲是 包 含 文学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杂 技 以及 表 演 艺 术 各 种 因 会 更 好 的使 其 在 现 今 社会 主义 的建 设 中发 挥 其 应 有 的 文 化力 量 。

民间歌舞萌发·成熟剧种哺育·都市文化熏陶——近现代以来中国淮剧艺术的发生发展之路

民间歌舞萌发·成熟剧种哺育·都市文化熏陶——近现代以来中国淮剧艺术的发生发展之路
化 史研 究 , 影视艺术评论, 戏 剧 戏 曲学 。
口 朱 恒 夫 民 间 歌 舞 萌 发 ・ 成 熟 剧 种 哺 育・ 都 市 文 化 熏 陶 — — 近 现 代 以 来 中 国 淮 剧 艺 术 的 发 生 发 展 之 路 l 4 2
HUNDRED S CH 00LS I N AR I
个 新 的剧 种 , 如 由昆 曲 、 高腔 、 胡琴 、 弹戏 、 灯 调五种
蜉 蝣 》, 引发 了许 多剧 种 编演 “ 都市 剧 ” 的浪 潮 。
义 。 由它 的发生 发展 , 可 以 了解 一个 剧种 从 萌发 、 成
声 腔组成 的川剧 ; 有 的 由 木偶 、 皮 影 戏 转 换 成 由人来
剧 种 中具 有 典 型 意 义 。 它根 基 于 该 地 区发 达 的 民 间 歌 舞 , 因接 受 了成 熟 剧 种 微 剧 的 艺 术 营
养 而迅 速 成 长 。 它 至 今 仍 有 旺 盛 的 生 命 力 , 乃是 它的 部分 班社 来到上 海之 后 , 受 到 大 都 市 文
化的哺育, 与 时俱进 , 然后 又 引导 着整个 淮剧 的前进 方 向。 它 的发展 道 路 , 能 给 今 日戏 曲 振
地戏 、 福 建 的打城 戏 等 ; 还 有 的 就 是 由 当 地 的 艺 术 因
子 受着 外来 艺术 的影 响 , 经 过 漫 长 时 间 的 孕 育 而 问世
溺 水夭 折 时 , 须做 平 安 会 , 等 等 。 香 火 会 有 内 坛 与 外 坛 之 分 。一 般 说 来 , 做一 两 天的会 , 只有 内 坛 , 做 两 天
裔 亲剧种 , 如 长江 三 角 洲 地 区 的 滩 簧 系 列 剧 种 — — 锡
编 演 的 《金 龙 与 蜉 蝣 》; 江 苏 省 淮 剧 团于 上 个 世 纪 八 九 十 年 代 编 演 的 《打 碗 记 》、 《 奇 婚 记 》、 《 太 阳 花 》; 泰

当代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困局简论与思考

当代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困局简论与思考

当代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困局简论与思考作者:王文照来源:《艺术评鉴》2020年第19期摘要: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祭祀,经过百年发展衍化逐渐自成一门,跻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列,发展至今却面临愈加严重的失语境地。

戏曲内部与外部均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而梳理戏曲艺术发展困局有助于探索戏曲发展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戏曲困局人才培养继承创新票务市场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9-0034-03中国戏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远绵厚,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歌舞祭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衍化,逐渐自成一门,并跻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列。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戏曲吸收了文学、舞蹈、武术、杂技、音乐等多种因素,在迎合观众喜好的同时,依旧保持着戏曲的本质特征,又因与中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联系紧密而在文艺舞台上实现了文学、戏曲双生并茂的态势,如著名剧作家关汉卿创作的经典悲剧《窦娥冤》在文学史上声名远播,在戏曲中亦久演不衰。

现今常见于舞台的大小剧种,有许多诞生、兴盛于近代,如京剧、越剧、评剧等,它们在新旧更替的历史巨变中有更为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而吸纳来自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也拥有了更多走出国门与世界文艺交流学习的机会。

例如1930年梅兰芳携剧团访美,以《晴雯撕扇》《青石山》《汾河湾》《麻姑献寿》等经典剧目震撼纽约,开启了京剧走向世界的帷幕,梅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文学博士荣誉学位,世界亦惊叹于中国戏曲艺术的严肃与精致。

近一百年来,诞生了一些新剧种,也有部分剧种日渐消亡,至今我国戏曲剧种共计348个,传统剧目数不胜数,其中京剧被尊为“国粹”,有“国剧”之美誉,而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剧种也荣列五大戏曲剧种之列,各地小戏繁花如锦,民众基础广泛而深厚。

戏曲因其娱乐性、游艺性、非生产性在历史上往往沦为上层统治者娱乐戏耍的玩物。

新中國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艺术事业,戏曲从业者终于摆脱了供人娱乐取笑的低级地位,成为了为人民服务的表演艺术家。

湘剧的传承发展之路

湘剧的传承发展之路

创新不足
缺乏创新意识
部分湘剧从业者过于守旧,缺乏创新 意识和能力,难以创作出符合时代精 神和观众审美需求的优秀作品。
创新实践不足
尽管有一些湘剧从业者尝试进行创新 实践,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支持和资源 ,这些创新往往难以持续和推广,难 以对湘剧的传承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 。
05
湘剧的发展策略与措施
XX
加强人才培养
师徒传承
师徒制度
师徒传承是湘剧传承中另一种重要的方式。通过拜师学艺,学习者可以在师傅的 指导下系统地学习湘剧的表演技艺和艺术理论。师徒之间形成紧密的师生关系, 共同致力于湘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现代教育体系的融入
随着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师徒传承也逐渐与现代戏曲教育相结合。一些专业的 戏曲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采用师徒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为湘剧的传承培 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06
湘剧的未来展望
XX
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数字化保存
01
通过高清录像、音频录制等方式,将湘剧经典剧目进行数字化
保存,建立湘剧数字化档案库。
数字化传播
02
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推广湘剧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和欣
赏湘剧。
数字化教学
03
利用数字技术,开发湘剧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促进湘剧艺术
的传承和教学。
国际交流与合作
03
湘剧的发展现状
XX
剧团与演员
01
02
03
剧团数量减少
随着文化市场的多元化, 湘剧剧团数量逐渐减少, 部分剧团面临生存困境。
演员老龄化
湘剧演员队伍老龄化严重 ,年轻演员的培养和传承 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演技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演员队伍的老龄化和 断层,湘剧演技水平参差 不齐,部分演员缺乏专业 训练和演出经验。

传统戏曲的创新与传承——中国戏曲发展现状与前途展望

传统戏曲的创新与传承——中国戏曲发展现状与前途展望

传统戏曲的创新与传承——中国戏曲发展现状与前途展望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在中国文化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多元化,中国戏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一、传统戏曲的创新与发展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传统戏曲涵盖了多种表演形式,如京剧、豫剧、越剧、粤剧等,每种剧种都有其独具特色的表演方式和风格。

传统戏曲的创新与发展是中国戏曲界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积极应对时代变革的必要条件。

1. 新表演形式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变化,观众对于戏曲表演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传统的戏曲形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观众的需求,因此创新也成为了戏曲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些新型表演形式的出现,如电视舞台剧、戏曲小剧场、微电影等,为戏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其中,电视舞台剧是一种将舞台剧表演方式与电视剧形式结合的新型表演形式。

它将传统戏曲剧目、舞美、配乐、服装等元素与电视剧拍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表演形式。

这种形式更加适合现代观众的口味,也更容易传播和接受。

2. 艺术语言的革新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需要有精湛的表演技艺,还需要有优秀的艺术语言,才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

但是,传统的戏曲艺术语言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失去了传播和接受的市场。

因此,创新戏曲艺术语言,不失传统特色,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已经成为了戏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年来,京剧故事以及戏曲剧目在内容上逐渐融入了当代生活元素,如网络时代、社交媒体、新闻事件等。

另外,一些新的表演技巧也被引入到传统戏曲表演中,如音乐、乐器演奏、身体语言等。

这些都为戏曲语言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切入点。

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戏曲发展需要一种平衡,既要传承传统,又要创新与发展。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就成为了戏曲发展的关键之一。

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充分注入现代审美元素,从内容上、形式上、艺术语言上寻求突破,将传统戏曲与现代文化相互渗透,是中国戏曲发展的未来方向。

当代中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方略

当代中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方略
会 没有 自 2 0世 纪 8 年 代 开 始 的 工 业 化 亦 即 城 市 化 0
到底 如 何 做 , 能 使 戏 曲得 到 传 承 与 健 康 地 发 才
展 ? 笔 者 用 了 两 年 多 时 间 对 近 3 多 年 来 戏 曲 的 剧 0
本 、 演 、 演 、 乐 、 美 、 团管 理 以 及 市 场 营 销 作 导 表 音 舞 剧 了较为 全面 的研究 , 生 了一些可 能还 不够 成熟 的看 产 法 , 公 布 出来 , 供 同仁 与关 心 戏 曲命 运 的各 界 人 现 以
占 人 口 大 多 数 的 是 市 民 而 不 是 农 民 , 果 戏 曲 再 不 以 如
用 中西 方 文 化 中 的 优 秀 的 内 容 。 由此 可 见 , 这 个 较 在 为 自由 、 明 的 时 代 , 观 上 存 在 着 若 干 个 文 化 信 奉 开 客
不 同的人 群 。如若 我们 采取 排他性 的态度 , 么只允 要
响 , 难 触 及 其 灵 魂 , 然 , 响 的 程 度 比 起 足 不 出 户 很 当 影
目前 戏 曲 界 有 两 种 尖 锐 对 立 的 观 点 : 种 是 要 原 一 封 不 动 的保 持 戏 曲 传 统 的 艺 术 特 征 , 牡 丹 亭 》、 《 《玉 簪 记 》、 长 生 殿 》等 经 典 剧 目不 能 删 改 ; 派 、 派 、 《 梅 程
花 齐 放 , 传 统 剧 目 、 统 的 表 现 方 式 来 满 足 今 日依 用 传
是 , 们 提 出 了 一 句 响 亮 的 口号 : 戏 曲 都 市 化 ”。 他 “
客 观 地 说 , 两 种 意 见 都 有 局 限 性 。 保 守 派 不 了 这
解 戏 曲 自诞 生 之 后 起 , 在 不 断 地 变 化 : 杂 剧 不 同 就 元

地方性戏曲音乐当下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地方性戏曲音乐当下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地方性戏曲音乐当下发展的问题与建议提要: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戏曲文化是当之无愧的艺术瑰宝。

但是近些年,地方戏曲文化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

对这一现象的产生我们应直面戏曲音乐在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站在时代发展的制高点,去反思或检讨现如今社会对以地方戏曲音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本文着眼于此,对地方戏曲音乐文化在当下的发展找出问题并试解之!关键词:戏曲音乐;衰落;展望一、戏曲文音乐化衰落原因分析首先,戏曲音乐文化本身就是农业文明的产物。

这种表演形式适合农业社会慢节奏的生活状态,并且能够迎合当时人们的感情需要亦或说娱乐需要。

在相对封闭的农业社会,戏曲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存在于我国的历史之中。

他们的发展、传承与各个地区的人们生活习惯、方言话语、文化背景等息息相关。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原有的生活模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加之,地方性戏曲音乐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一种区域性的音乐文化,有着其独特的地方性,很难将其作为一种大众的文化向外推广。

地方音乐戏曲文化基于此种地域性发展和自身发展的这两种矛盾,造成了戏曲音乐在当今社会面临着困境与不景气的发展趋向。

其次,科技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传播效能的快速性和真实性得到很大的提高,许多喜欢戏曲音乐的观众直接可以足不出户的在家里欣赏。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地方性戏曲音乐在现实生活中的演出则是受到了严重打击。

面临的这种问题衍生出一系列的二级问题:没有市场的戏曲音乐演出,直接导致戏曲音乐演员的收入低下,由此而引起的演员生活得不到保障;大众传媒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量的适合现当今人们娱乐倾向的节目接踵而至,而地方戏曲音乐的传统韵味浓厚,不能适应时代特色,戏曲音乐在这样的条件下失去了生长的沃土。

再次,现当今在戏曲音乐受众人群少,尤其是70、80、90甚至说00后的这一批人群,其本身对戏曲音乐的接触就很少,尤其是90和00后的人群,他们没有过去的那种生活环境,他们所见到的、所体验到的基本都是新潮的文化内容。

秦腔在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中的发展

秦腔在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中的发展

秦腔在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中的发展作者:石萌来源:《牡丹》2017年第36期秦腔作为西北地区广为流传的戏种,其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可以说是西北地区戏曲中的奇葩,因此保护、继承和发展秦腔音乐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21世纪特殊音乐环境里,对传统音乐研究方法的探索是历史赋予音乐工作者的新任务。

当前,国家正积极倡导和建设“一带一路”。

因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丝绸之路的文化背景,然后阐述了秦腔在絲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最后分析了新时代下秦腔发展的新机遇。

一、丝绸之路文化背景丝绸之路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壮景,也是人类精神文化交流的奇迹,丝绸之路对文化的传递来说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古丝绸之路在漫长辽阔的时空中,留下了丰富的成果,这是今天应该珍惜的精神遗产和文化资源。

“一带一路”的倡导和建设,是全球化时代人类新的宏伟蓝图和伟大实践,其重要意义将日益显见。

不管是历史上的丝绸之路还是今天的“一带一路”,跨地域、跨国家、跨民族、跨宗教的文化交流都是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而文化的表达,需要借助各种艺术方式,这是历史经验,也是现实担当。

造成唐代艺术文化空前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一点却是人们所认同的,那就是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巨大促进作用。

二、秦腔在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一)秦腔的发展历程在丝绸之路的起点,秦腔一直被人传唱。

我国历史文化丰富,保存至今的戏曲有很多,秦腔就是其中之一。

秦腔音乐是中国梆子戏家族的鼻祖。

它融合了陕甘的地域风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并逐渐壮大起来。

(二)秦腔音乐的特点秦腔唱腔一般分为彩腔和板路,其一般包括生、旦、净、末、丑五大角色,表演自成一体。

生一般由年轻的演员来演,用“小鲜肉”来展现生角的特质;旦就是花旦、老旦和小旦;净就像《水浒传》里的花和尚鲁智深那样,光头角色;末是最后出场的角色;丑一般有小丑等,丑角一般起烘托全场气氛的作用,为观众带来巨大的笑点。

所以,丑角的化妆要求较高,人们看起来就想笑,这也是秦腔表演的一大卖点。

简论黄梅戏伴奏音乐的发展

简论黄梅戏伴奏音乐的发展

简论黄梅戏伴奏音乐的发展刘梦【摘要】黄梅戏的唱腔发展离不开伴奏乐器的改革创新,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伴奏乐器和伴奏形式,造就了不同音乐功能和效果.通过对黄梅戏音乐的历史梳理,分析每个时期伴奏音乐的特点,比较各种伴奏方式的利弊,论述伴奏音乐在黄梅戏艺术传承中无可取代的推动作用.【期刊名称】《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2)005【总页数】4页(P125-128)【关键词】黄梅戏;伴奏音乐;器乐;发展;创新【作者】刘梦【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安庆 2461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632.11戏曲艺术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集音乐、美术、舞蹈、杂技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其中,音乐是戏曲的灵魂所在,是剧情展现与情感渲染的最直接途径。

戏曲音乐所包含的声乐与器乐(声乐唱腔与器乐伴奏)两个部分相互交融、互相依托,尤其是近年来伴奏乐器的不断创新、改革,为戏曲声腔乃至戏曲音乐的发展演变带来种种影响和可能。

反之,戏曲音乐的变化发展与器乐伴奏及伴奏乐器的更新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认真梳理器乐伴奏的发展历程,从中吸取有利于戏曲音乐发展的经验,促进音乐与表演的共同繁荣。

1 黄梅戏伴奏音乐的历史演变黄梅戏由一个田间地头的民间小戏发展为影响深远、广受群众喜爱的重要剧种之一,这与黄梅戏音乐的创新和改革是分不开的,经过不断的尝试、吸收、借鉴,伴奏乐器和形式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样化,层层推动唱腔的改进与革新。

1.1 打击乐伴奏时期在黄梅戏发展的初期,即解放之前,受生产条件和审美水平的限制,除简朴的唱腔之外,演出时仅仅使用鼓、云板、大锣、小锣、铙钹等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伴奏,由于演出时一般固定为三人伴奏、七人演唱,这种特殊的演出形式又被称为“三打七唱”[1]。

“三打”这种伴奏形式是早期黄梅戏发展不成熟条件下的产物。

1.2 管弦乐伴奏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受京剧、徽剧等成熟戏曲剧种的影响,经过不断的摸索、尝试,通过对黄梅戏唱腔音域和特点的把握,最终确立了以胡琴类乐器高胡为主奏乐器[2]。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

中国歌剧的发展历

二、1949——1966,中国歌剧的发 展繁荣。
• 1、大量优秀作品出现。 • 中国歌剧演唱研究 杨曙光 金永哲: • 沿着《白毛女》的艺术经验,建国后,创 作了《土贵与李香香》、《刘胡兰》、 《小二黑结婚》等歌剧。它们注重了中国 语言的特点,并吸收了戏曲念白的长处, 写出了民族特色的宣叙调。这个时期的歌 剧创作特点和演唱主要致力于学习传统戏 曲来创作和演唱新歌剧。
• “文革”前中国歌剧的发展历程 吕海霞: 秧 歌剧对中国歌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 表现革命斗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方面为中 国歌剧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 为歌剧《白毛女》的创作提供了直接的经 验。
• 6、新歌剧——中国歌剧史第一个高潮《白毛女》 • 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研究 刘菲贺敏张竹岩: • 1915年,中国歌剧的第一个里程碑《自毛女》诞 生。《自毛女》的创作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模式, 广泛的吸收中国多种戏曲的音乐素材,比如甩腔、 悲腔的运用,戏曲板腔体的运用,更细腻的刻画 了人物的心理,大大的丰富了音乐织体,促进矛 盾的激发,使音乐更具表现力。《自毛女》诞生 对中国歌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中国歌剧的道 路开创了新局而,使中国民族歌剧进入了一个崭 新的阶段。
• 浅览中国歌剧发展 陈颖薇:第一部新秧歌 剧《兄妹开荒》可算是里程碑,其它的还 有《夫妻识字》等。后来这些秧歌剧在内 容和艺术形式都有新的发展,结构变得复 杂,音乐和表演形式的多样表现剧中任务 的感情与故事的情节。而且秧歌剧在探索 中与工农想结合,表现革命斗争与现实生 活相结合力一而提供了经验。
• 20世纪中国歌剧漫谈 查汪宏,徐承跃: • 大型歌剧《白毛女》,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生活,标志 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白毛女》在我国 歌剧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它标志着中国歌剧终于 寻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关学品 格。使人看到了中国歌剧崭新的发展道路。歌剧《白毛女》 的作曲家们在民间音调基础上吸收西方歌剧音乐性格化和 戏剧化的创作经验,运用人物主调贯穿发展的手法使音乐 形象的塑造获得成功。在音乐体裁上运用了和声、复调等 多声部音乐手法,在乐队形式方而,以西洋乐器为主并加 入民族乐器。

浅谈山西戏曲音乐的发展之路

浅谈山西戏曲音乐的发展之路

浅谈山西戏曲音乐的发展之路山西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西戏曲音乐历史悠久、流派较多、风格独特。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山西戏曲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被誉为“北戏之魁”。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两个方面来探讨山西戏曲音乐的发展之路。

一、历史背景汉代山西地区的永济、汾阳、吕梁等地都有戏曲演出,但在唐代后期才形成正规的戏曲剧种。

五代时期,晋阳专门设有“府戏”,是山西地区最早的戏曲专业剧场。

到了明清时期,山西戏曲逐渐形成了燕剧、晋剧、评剧等传统流派,其中以“晋剧”为代表,被认为是山西戏曲的代表性剧种。

晋剧源于明末清初的“道场戏”和“天地会戏”,经过多年的演变和改良,形成了现在的戏曲艺术形态。

山西戏曲音乐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二、发展历程1.元代元朝时期,山西戏曲风靡全国,呈现出繁荣发展的状态。

元代山西的大量戏曲脚本,对后来的戏曲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元朝时期出现了以西夏著名女演员范贞为主打角色的《蝴蝶梦》,这是山西戏曲中第一部传世至今的戏曲作品。

同时,元代山西出现了李时中、花李和等著名戏曲剧作家和编曲家,他们的作品为山西戏曲音乐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2.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山西戏曲音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历经数百年的积淀和发展,成为山西地区的戏曲艺术代表。

明清时期的山西戏曲音乐悠扬婉转、篇章结构严谨、节奏抑扬顿挫,有丰富的音乐变化,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

明清时期山西地区流传下来的晋剧、吕剧、燕剧等艺术流派,均具有独特的音乐特色和风格,其中以晋剧最为出名。

3.现代时期20世纪初,山西戏曲音乐开始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纷纷加入了乐队演奏和器乐演奏等元素,也开始引入电影和电视等媒介,对戏曲音乐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山西戏曲音乐也在演员和作曲家的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例如音乐创新、剧目创作、演出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总之,山西戏曲音乐历经漫长发展,已成为中国戏曲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鲜明的风格,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我国戏曲音乐的发展之路

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我国戏曲音乐的发展之路

引言“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这个具有独特性的概念是著名戏曲理论家张庚先生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戏曲、曲艺》之中提出的[1]。

将传统戏曲音乐现代化也是由张庚先生首次提出,自此“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的现代化成为我国戏曲音乐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命题[2]。

中国戏曲发源自中华民族音乐,不论是中国戏曲音乐的色彩、内容、外延,还是它的风格、形式、内涵无不集中地展示了中华民族音乐的最优水平,而且戏曲音乐无一不是在中国所有类型音乐里的集大成者[3]。

中国戏曲和世界上的各类音乐相比有着十分鲜明的特色与风格,与古典音乐繁荣的欧洲相比,更是如此。

我国戏曲音乐能够充分地展示戏剧当中打造的人物形象,促进整个戏剧矛盾的产生与发展,戏曲与戏剧紧密相扣,为整个戏剧的表演效劳[4]。

一、戏曲音乐发展历程戏曲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关于戏曲起源的问题,学术界却持有以下三个观点:首先,是王国维“俳优”歌舞之说中,提到了戏剧的起源,然而不能将其理解为是戏曲的起源[5]。

其次,是许地山与郑振峰两人持印度影响说,认为中国戏曲的前身是印度的梵剧,这一猜测,源于温州宋代港口地区所产生的一种南戏,这些说法都没有证据[6]。

最后是孙楷第的傀儡说,对于这一说法,仍然没有最确切的证据[7]。

历史上认为,中国戏曲的雏形始于唐代。

唐代流行大曲,是由旋律和节奏组成的乐曲,大曲的结构类似于由散板、慢板转向快板的变奏形式,后来逐渐配上故事来进行歌唱。

另一种歌舞“转踏”,以一诗、一词、一尾声的形式,为后来的南北合套以及组织曲牌奠定了基础[8]。

“参军戏”是通过参军与苍鹘的相互问答以及即兴表演,产生滑稽的效果,与相声有些类似。

唐代的参军戏与歌舞戏便是中国戏曲的雏形。

中国戏曲艺术形式正式确立于北宋,北宋时期商业城市中已经出现各种演出场所,即“瓦舍”和“勾栏”,将各种各样的艺术融合贯通[9]。

此外,由于具有固定的表演场地,职业艺人也逐渐出现。

杂剧和院本也在参军戏和古优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10]。

谈淮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谈淮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谈淮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摘要】淮剧艺术自古以来一直承载着深厚的传统和独特的特色。

创新是淮剧艺术不断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对淮剧艺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与现代舞台技术的结合,淮剧艺术在舞台表现上有了更多可能性。

作品的创新表现形式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青年演员也在淮剧艺术中开展着创新探索。

文化市场的变革为淮剧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未来,淮剧艺术在创新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而创新也将一直是淮剧艺术永恒的主题。

淮剧艺术将继续传承和创新,展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淮剧艺术、传统、特色、创新、现代社会、舞台技术、作品、表现形式、青年演员、文化市场、变革、前景、永恒主题。

1. 引言1.1 淮剧艺术的传统与特色淮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中国江苏省淮安市一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淮剧以其悠扬的曲调、细腻的表演和精美的服饰而闻名于世。

淮剧的传统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曲调独特:淮剧的曲调多为悠扬流畅,旋律优美动人。

戏曲音乐是淮剧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承载着情感的传达和故事的表达。

2. 表演技艺精湛:淮剧表演极富韵味,演员们的唱念做打(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底)功底深厚,能够将角色的情感细腻地表现出来,让观众感同身受。

3. 精美服饰:淮剧的服饰造型精美,颜色鲜艳,体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底蕴。

演员们穿着华丽的戏装,搭配精致的头饰,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4. 情感表达真挚:淮剧的演员们擅长表达角色的情感,无论是悲伤、喜悦还是愤怒,他们能够真切地演绎出来,让观众产生共鸣。

淮剧的传统与特色使其在中国戏曲传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淮剧的传统,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发展,是淮剧艺术发展中亟待探讨的问题。

1.2 创新是淮剧艺术发展的动力淮剧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源远流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韵味。

在传承淮剧艺术的传统与特色的基础上,创新成为推动淮剧艺术发展的动力。

浅谈中国戏剧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谈中国戏剧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戏剧在新时代的发展之路中国是戏剧大国,作为国粹的梅兰芳的京剧体系和布莱希特的柏林剧团与斯坦尼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大剧院并称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而另一种剧种昆曲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然而,中国并没有形成世界性的戏剧中心,而且在当下的社会中,中国的戏剧已经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低谷。

这个低谷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作为戏剧接受主体的观众对于戏剧本身的拒绝接受,另一个则是作为戏剧管理者和戏剧文学家们对于戏剧与市场和戏剧文学创作的不切实际。

如今,步入低谷的中国戏剧已无法与繁荣发展的西方戏剧相媲美。

世界齐名的两大戏剧中心——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然成为西方戏剧的王国,而且也成为了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

时至今日,它们作为戏剧中心和娱乐中心,不仅将西方戏剧的影响日益扩大,而且在美英两国的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令人瞩目的作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种发展势头和成就是现在的中国戏剧无法企及的。

那么,中国戏剧为什么会出现今天这种状况呢?与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相比,它有哪些不足之处?首先,我认为二者的发展路线存在差异。

非源于大多数观众的欣赏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本身就注定是一种“大雅”的艺术审美形式,这种“大雅”本身不会存在着太多的接受者。

经过漫长的发展,中国的戏剧一直保留着当时的唱腔、表演形式与剧本模式,这种保留一方面是国粹的传承,一方面却很容易走向拟古守旧的误区。

而纽约百老汇则不同,它走的是大众化路线,经常会组织人员对各地的观众进行市场调研,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口味和与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因素谋求和谐。

伦敦西区的魅力和优势也在于它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观众提供了多样的选择,以集体的优势吸引庞大的观众群,产生连锁效益,因为不同口味的观众在西区都能找到自己中意的节目。

所以,中国戏剧要有所发展,应该“让戏剧走向大众视野”,戏剧是演给人看的,戏曲的创作演出时刻应当为观众而存在,失去了观众,戏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戏曲创作必须考虑观众的需求,自觉地受观众的制约。

地方民间曲艺音乐发展现状及促进

地方民间曲艺音乐发展现状及促进

地方民间曲艺音乐发展现状及促进现下国家对于传统艺术和文化传承较为重视,由于各种原因,民间曲艺音乐在历史发展洪流中处于劣势,远不及民歌和传统手工艺容易继承,所以地方民间曲艺音乐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对于地方民间曲艺音乐的继承较之其他文化的学习和传播之外,更加重视对曲艺音乐的理解和反映,而作为地方曲艺核心的民间曲艺音乐,应该顺着历史潮流不断改革发展,促成其更好的发展。

一、地方民间曲艺音乐发展的现状(一)地方民间曲艺音乐发展的历史地方民间曲艺音乐树立于传统中国音乐发展史的长河中,音乐种类多样,涉及范围也较为广阔,它与其他音乐艺术一样承载着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是我们不可抛弃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地方民间曲艺音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来源广泛,是一个较好地体现中国民族音乐的高水准的音乐形式,将我国音乐艺术精髓集为一体。

中国戏曲是世界上将地方艺术做到极致发挥的一种艺术现象,曲艺音乐更是可以兼顾中西,将各方音乐发挥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曲艺音乐艺术。

地方曲艺艺术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其正因为不同特点形成而发展,将地方曲艺艺术发展的熠熠生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我国除京戏以外,将其它剧种统称为“地方戏”)。

所以地方曲艺音乐的特点就是将地方性、民族性、传统性融为一体。

在宋代,地方曲艺音乐艺术得到空前发展,是我国地方曲艺音乐发展最为鼎盛的一个时期,而这种音乐形式也遍布了国家整个阶层,不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不论是富饶城市还是偏僻乡村,这种音乐都广为流传,收到了国家各个阶层人的喜爱。

在宋代,地方民间曲艺音乐发展到了一个鼎盛的阶段,形式一再创新,自此中国民间地方曲艺音乐走向成熟的阶段。

到了元代,地方音乐最为活跃,最为繁荣的地方成了元代京城,就是如今的河南省开封市。

中部偏北地区发展较早,历史悠久,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国家政权都是处于我国最重要的中心位置,承载着为我国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助力的重要作用。

论当代中国歌剧的沉浮与发展

论当代中国歌剧的沉浮与发展

1 . 社会 、 市场对 中国歌 剧 的冲击
( 1 )流行 音乐 对歌 剧 的冲击 1 9 7 9 年 当改 革 开 放 的大 门开 启 后 ,大 量 的港 台流 行 音 乐 如
洪 水 般传 到大 陆 内地 并 且迅 速 的 占有 了相 当一 部分 的 音乐 文化 市
场 ,年轻 人受 此 影 响开始 推 崇这 些 歌 曲 。作为 高雅 艺 术 的歌剧 逐 当代 中国歌 剧史 上 的三 次高潮 随着 西 洋音 乐 包括 歌 剧传 入 中国 ,五 四运 动 后 , 中国音 乐 家 渐 受 到大 家 的冷 落 ,从 而 造 成 歌 剧 这 门传 统音 乐艺 术 的一 蹶 不
众。 “ 话剧 加 唱 ”的 创作 手 法对 当时一 切 处于 摸 索阶 段 的 中国歌 剧来 说 ,无 疑是 迈 出了关 键性 的一 步 。 2 .《 江姐 》— — 高潮 再起 继 《 白毛 女 》之 后 的十 余年 创作 实 践 中 ,歌 剧 《 江姐 》的产 生是 中国歌 剧 史上 的 又一 个 高潮 ,出现 了家家 传 唱 ‘ 红梅 赞 ’”
该 剧源 于晋 察 冀边 区 白毛仙 姑 的 民间传 说 。为 了使此 剧 具有 对 比的是 歌剧 艺 术离 我们 普 通 大众 越来 越远 。中 国歌 剧到 了需要 独特 的民族 特 色 ,作 者在 创 作 中将 中 国北 方 民歌 、戏 曲音 乐 与 西 论 证 存在 还 是死 亡 的时候 。歌剧 在 中 国的 发展 ,面 临 着一 种难 以 1 世 纪 ,这种局 面才 稍有 改变 。 洋歌 剧 音乐 的作 曲技 法高 度 融合 在 一起 。 曲作 者 用河 北 民歌 《 小 言说 的困境 。直 到进 入2 白菜 》 的音 乐 素材 塑 造喜 儿 的音 乐 形象 ,运 用 各 种变 体手 法 使其 ( 2 )中 国人 的审美 习惯 对歌 剧 的阻碍 发展 变 化 ,将 喜儿 天 真 、坚 韧 、不 屈 的性 格淋 漓 尽致 地 呈献 给观 西方 的歌 剧 是 当代 中 国歌剧 的 范模 和源 水 , 向其 借鉴 学 习是 毫 无 疑 问的 。但 一直 以来 ,多数 中国 百姓对 美 声唱 法 有着 较深 的 误 解 。他 们 眼 中的 “ 美 声 ”是 让人 听 了为之 生 畏 的 ,是不 美 的 , 再加 上美 声歌 曲多 以西 方语 言 为主 , 多数 人听 不懂 ,使得 他们 对 这 种 艺术 敬而 远 之 。 因此 ,中 国的 歌剧 创 作需 要完 成 这种 心理 的 转 换 过程 ,即用 歌剧 这种 舶 来 形式 ,按 照 中 国人 的审 美 习性和 当

论中国歌剧发展的复兴之路论中国歌剧之发展

论中国歌剧发展的复兴之路论中国歌剧之发展

论中国歌剧发展的复兴之路摘要:中国歌剧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萌芽和发展起来的。

在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歌剧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其艺术魅力影响和感动了几代人。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文艺形式不断涌现,人们开始选择多元化的精神生活,歌剧也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甚至一步步跌入低谷。

进入21世纪后中国歌剧应该如何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歌剧民族歌剧多元化复兴引言歌剧是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结合的综合艺术,是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

歌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大型艺术体裁,具有巨大的审美魅力,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歌剧也是衡量一个国家音乐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歌剧从20世纪初诞生以来,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发展之路,同欧洲歌剧艺术发展已有400多年的历程相比,中国的歌剧事业还很年轻。

中国歌剧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萌芽探索期,四十年代的诞生时期,五、六十年代的繁荣时期,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歌剧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歌剧不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也经历了许多曲折与坎坷,甚至跌入了让发展的低谷。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歌剧正面临种种困惑,怎样去把握发展机遇和迎接挑战,让中国歌剧重新走向繁荣,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我们应该沿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轨迹,认真反思和总结,去探寻中国歌剧发展的复兴之路。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一)中国歌剧的萌芽和探索时期(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在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我国文化界掀起了一场探求新思想、新知识的热潮。

各种文化事业的兴办,各式各样新的文化学术社团的建立以及各种报刊和出版物的大量发行,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风气,这种新的社会风气对新文艺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黎锦晖(1891—1967)的儿童歌舞剧,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这种儿童歌舞剧往往采用童话或者神话做题材编成剧本,有故事情节、有人物,以歌唱为主(用音乐贯穿全剧),并有表演和舞蹈,还有小型乐队伴奏。

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我国戏曲音乐的发展之路

独树一帜的戏剧文化——我国戏曲音乐的发展之路

A Unique Drama Culture——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Opera Music 作者: 刘艳敏[1]
作者机构: [1]宿州学院音乐学院,安徽合肥234000
出版物刊名: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4-96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2期
主题词: 戏剧文化;戏曲音乐;戏曲起源
摘要: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的智慧的成果,是中华民族的持续前进、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动力.它的发展经历了孕育、形成、发展、盛行时期.在漫长发展历史进程中戏曲,不断融合美术、文学、舞蹈等各种艺术的精髓,逐渐成为一项包容广泛且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艺术.本文阐述了戏曲音乐起源、戏曲音乐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戏曲音乐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戏曲音乐发展之路作者:汪人元来源:《艺术评论》 2013年第5期汪人元一、戏曲音乐的独特文化积累中国戏曲音乐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千百年来从未中断的传承与发展,使它形成了极其可贵的艺术积淀与优秀传统。

正是这种传统,赋予了戏曲最为鲜明的群体精神,从而同中国最广大的民众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脉与精神联系;又以自身极丰厚的文化价值与技术积累,成为了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最出色的代表;尤其是它还形成、并始终保持了一种与民众共生、与时代同行,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的传统与活力。

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至今在全国众多的艺术表演团体中,戏曲依然是它的主体,并具有重大影响。

我们知道,与世界上其它古老戏剧的命运轨迹不尽相同,戏曲千百年来的发展历史从未中断过,这就形成了戏曲作为流动状态的传统文化所具有的一种优秀特质:它是一种精神基因,是一种世代更迭的生长能力,也是一种艺术自身内在的潜能与活力。

近百年来的现代戏曲发展,伴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巨大变革,不断在继承与创新的交织中探索与前行,已经建立起了“传统与现代的二元结构”(龚和德语),这应该是个不争的事实。

所以,我们今天并不只是需要努力守住前人的剧目与技术遗产(尽管当前特别需要强调做好这一工作),而无需作出今天应有的新创造,更不能认为戏曲不可以、也无需提出现代化的要求。

因此,我们并不能简单化和绝对化地将戏曲定位于古典艺术,在戏曲的继承与发展之中,我赞成龚和德先生的意见,既要保存古典美,也要创造现代美,并对此充满信心。

须知今日的中国文化建设是在全球现代化潮流中的,也是处于全面开放的世界环境中的,还是肩负着不断发展与积累的使命的,因此,我们的事业必须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现代戏曲音乐的发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极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重要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受到“西化”与“政治化”的消极影响[1]。

而在当前,伴随着若干年来遭遇、且并未消退的戏曲生存的整体危机,戏曲音乐无论在继承还是创新上的问题与困难,都变得更加严重。

二、戏曲音乐文化价值认知然而戏曲音乐的文化价值至今不能为世人普遍认知,甚至不为中国音乐界所普遍认知,恰是十分严重的问题。

这同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从起步之始便是“西制格局”,并且延续至今,从而导致对戏曲音乐为代表的民族民间音乐长期不够重视是分不开的。

戏曲音乐是一份足以令我们民族倍感自豪的文化财富。

若论戏曲音乐的文化价值,我们也许可以从全国各地众多剧种那些久经锤炼的戏曲声腔,看到它们在历史的时空、民众的好恶中久经淘洗和磨砺之后所形成“质朴的经典”性质;从戏曲唱腔中独特的腔词关系,可以看到中国音乐发展中语言与音乐相互结合、渗透、影响,所形成最具代表性的成果积累与美学传统;从戏曲唱腔完备的板式形态及其功能,可以看到中国音乐把节奏变化作为乐思发展的原则,将民族音乐的变奏法充分地运用、发展(如润饰变奏、板式变奏、调性变奏、衍生变奏等)所达到的高度;从戏曲唱腔中成熟的行当划分,可以看到有别于世界各类音乐戏剧的、一种独特的音乐性格化方式;从戏曲各剧种丰富的润腔,可以看到中国民族音乐那个最富魅力的精魂所在,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巨大财富。

而这些诸多方面汇聚在一起,便构成了戏曲音乐独特的文化积累及其成就:以体现民族精神、趣味、智慧的方式,完成了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音乐戏剧化方式[2]。

这是一份足以让我们深怀敬意、也备加珍爱的文化遗产。

然而,对戏曲音乐文化价值“不自知”的现象至今十分严重,这就必然极大影响对这份遗产的保护与良性发展。

从外部说,戏曲音乐基本不在中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创作、科研的视野之内。

最为典型的事例,当属某音乐学院的中国现代音乐史教材中1950年代以来的部分就全无戏曲音乐的记述,完全无视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庞大的戏曲音乐从业队伍的客观存在,无视戏曲音乐创作与表演难以尽数的出色成就,无视戏曲音乐在全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与深刻影响。

从内部说,戏曲从业人员也未能做到对戏曲音乐的充分自知。

由于长期以来对戏曲音乐尚缺乏系统完整的研究,无法做到以充分自知的相关知识对戏曲界进行哪怕是普及性的完整教育。

而1950年代以来不断推进的戏曲专业分工,也使专业内涵的认知出现了分离:似乎对戏曲音乐的认知只是音乐工作者的事情。

编戏的不会唱戏,导戏的更可能是完全不懂音乐,唱戏的也不再会设计唱腔,这一切都愈渐成为司空见惯、乃至是合理的事实。

因此,在戏曲界的内部,对于音乐及其音乐精神在戏曲艺术中的地位与功能这样重大的问题上都很难形成共识,更看不到音乐在戏曲整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音乐在各剧种中所具有的标志性意义。

至于在具体的戏曲创作中更无法深入理解音乐与文学、导表演、舞台美术等各个方面应有的良好与深入关联,以及音乐作品的质地对剧目成败的重大影响。

所以才会出现今天一个新剧目的创作,剧本创作、研讨、加工可达一、二年之久,而定稿之后交给作曲,却仅给十天就要求完成音乐创作任务的不正常、却又常见的现象。

即使是戏曲音乐工作者自身,往往自知的水平也并不够。

比如许多作曲者本身会的戏就少,而且年纪越轻会的戏越少(很像蔡正仁所描绘昆剧演员传字辈以来对传统剧目的继承情况:传一代、少一半),因此对传统把握必定不纯熟、不透彻,更不能够体味戏曲音乐程序久经锤炼之后所蕴含的深刻意味,和形式格律中的严谨逻辑,从而比较容易将它们视为陈旧落伍,而轻易地丢弃。

在戏曲音乐专业化建设的努力中,缺乏对戏曲民间性的深刻认知,便也处理不好民间性与专业性关系,简单地把它看作是现代戏曲音乐发展中的一种替代过程,而轻易地将民间性传统中的优秀部分也完全丢弃了,同时也很难处理好对传统程序的把握与艺术个性追求之间的关系。

在具体的创作中,于继承与创新之间总是找不到准确的方向与目标,也缺乏较为成熟的技术手段,创作上远未达到自觉。

相反常见的却是为新而新,甚至以为离开了传统就是创新,包括简单而轻易地用西方歌剧音乐的理念与技术来作为戏曲音乐创新的唯一法宝,而且新剧种学老剧种、小剧种学大剧种,整个戏曲则向西方歌剧音乐学习,以此作为专业化与现代化的模板,全国各剧种音乐走同一条专业化道路,和同一条现代化道路,模糊个性、消解本体的危机非常严重。

三、戏曲音乐面对现代转换我们应当看到,世界总是发展的,也是多元的,而文化则也总是一个流动的状态。

戏曲音乐进入现代社会,已经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自身的不足,用自省的态度来克服和弥补不足,以能更加充分地张扬自身的优势,同时也更加自觉地找到戏曲音乐健康发展的道路。

比如20世纪戏曲的演出场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就是逐渐由广场走向了剧场,这对于原本在开放式戏楼、庙台演出的传统戏曲来说,现代剧场艺术的基本格局,便会提出诸多新的要求。

对于戏曲音乐而言,极其自然地追求吻合于现代剧场审美需求,从而对演员演唱处理的细致提出要求、而抑制原本可以忽略的粗糙;对打击乐的噪音及其音量更加敏感、从而加以适当的控制;当使用新型乐队时也会进一步关注新的声部平衡,以及唱、奏之间的音量调控;在不断更新的现代剧场条件下也会更加关注充分调动舞台音响技术以求得音乐与效果的浑然一体以及听觉艺术的完整设计。

但是,对于20世纪戏曲音乐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专业化的建设。

我们知道,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重大发展变革的主题便是: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撞击和专业音乐的建设发展。

在这样一个宏观背景之下,现代戏曲音乐的发展历程主要体现为由民间性向专业性的转换[3],当然,这种转换也是出于戏曲自身发展的要求。

作为民间音乐的传统戏曲音乐,历经了千百年的积累,为我们留下了大量艺术珍品,而且也积累起整套可学可用的技艺、语汇,它们的表现力很强,形式极为独特,具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分工,它便始终没有能够形成与表演分离的创造法则,更没有构成蕴涵戏曲创造规律的作曲技法的完整体系。

于是戏曲音乐的创作在历史上从来就只能依靠有才识者凭借着灵气来摸索和体悟,在低起点上操作实施,而很难具有专业音乐那种起点高、效能好、发展快等优长。

同样因为缺乏专业分工,民间音乐在艺术发展上的那种经验性积累状态,也总是垄断性强而可传性差,常常还会导致成就的中断和失传,戏曲界常见的“人走艺亡”现象正是显证。

建国以来,我们加强、加快了戏曲音乐的职业教育,但是我们却至今也根本未能完全解决全国戏曲音乐创作的专业作曲问题,也还没有能够完整地建设起高度专业化所必需的戏曲音乐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严密而全面的专业训练方式,知识传承上完备的、循序渐进的方法,以及在操作上获得较强的可行性和应有的高效率。

另外,在当前多元文化共存的环境中,我们也会感受到传统戏曲音乐与时代的某种脱节。

至于当代戏曲音乐在表现戏剧情感的深度与广度、音乐技巧发展的高度、形式完善的程度上,虽然我们已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甚至有过突破性的发展,然而,发展空间也依然还是巨大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停止前行的步伐。

我们不仅要看到自己在艺术上的不足,而且还要从工作的角度看到,我们的戏曲音乐教育、科研、创作都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存在着诸多的困难。

除了遗产严重流失以外,普遍关注不够,智力和财力投入都严重不足(甚至比不上20世纪的“戏改”时期和“文革”时期),队伍老化,知识老化,何以适应戏曲音乐的传承、发展重任?然而,需要让整个戏曲界都明白的是,如果没有戏曲音乐现代转换的大踏步前进,当代戏曲在舞台艺术的呈现、特别是社会传播上,就很难出现长足的、面貌一新的整体改观。

四、戏曲音乐的民族性与现代性在现代戏曲音乐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来追求牢牢把握戏曲音乐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这样的“双重视点”,努力培养应有的中外音乐文化的“双重乐感”,积极建构学贯中西的“双重修养”,来更好地完成戏曲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艰巨使命。

在戏曲音乐的现代发展中,同时关注并解决好民族性与现代性这两方面的问题,应该是我们工作的核心。

其实,它们也正是近百年来整个戏曲的发展、乃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化发展中两个具有普遍意味的核心问题。

如前所述,20世纪戏曲音乐现代化的进程始终处于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以及中国专业音乐建设这样两大背景之中。

因此,作为戏曲音乐现代化进程重要标志的专业性建设,始终也就是紧密地联系着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而进行的。

这就使它在对自身传统又继承、又发展,既要学习借鉴外来音乐文化、也要恪守民族音乐特性这些问题上始终紧密纠缠,体现了戏曲音乐发展中的古今关系与中西关系的某种一致性。

长期以来,贯穿于近百年来的戏曲音乐发展中,那种不间断的冲突与探索的格局,莫不反映着我们在民族性与现代性这样两个最为核心的问题上所历经的种种收获,以及尚未自觉的那种困惑。

我以为,如何把握戏曲音乐的民族性,或许特别应该从它与中国人民紧密的精神联系上去认识,要从它作为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音乐戏剧化的方式与技术的完整积累(独特的作曲技术、演唱艺术、伴奏艺术)上去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