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校教育用地空间布局模式与用地结构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高校教育用地空间布局模式与用地结构分析

宋洋;贾艳杰;张娜;刘利东

【摘要】为了进一步掌握天津市高校教育用地的现状和供需矛盾,分析天津市高校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选取天津市29所普通高等学校(含10所独立学院)的用地布局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基于天津市高校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结合高校类型、空间区位和天津市高教区划分等,对天津市高校教育用地的结构进行多样性和均衡性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29所高校的用地空间布局可以归纳为中心-环状型、线性、网格型和组团型共4种主要用地布局模式.用地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平均值分别为1.52和0.90,最大值出现在天津大学(1.69和1),最小值则出现在天津音乐学院(1.28和0.76).不同类型、不同区位和不同建设时期的高校用地结构信息熵差别较大,相应的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和均衡度也差别较大.由此可知,高校的类型、建设时期、区位以及规模和资金状况是导致天津市高校教育用地布局和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期刊名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7)002

【总页数】9页(P57-65)

【关键词】高校教育用地;空间布局模式;用地结构;天津市;信息熵

【作者】宋洋;贾艳杰;张娜;刘利东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天津3003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63;F301.24

自教育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向大规模及综合化方向加速发展[1].

随着各地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条件逐渐改善,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大批高校陆续进行新建、扩建和迁建,教育用地扩张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用地需求新的增长点,高校建设也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2-3].国内外学者基于城市土地利用规

划理论、土地经济学理论、区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4-5]等对高校教育用地开

展了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校园的内部规划与设计[6-8]、高校发展规划和文

脉传承[9-10]、高校老校区的利用与更新[11-12]、大学城的历史演变与发展[13-14]、高校教育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15-16]、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1-3,

17-18]以及高校与城市周边的融合互动发展[19-20]等方面.李淑杰等[2]在剖析高

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内涵的基础上,以吉林大学6个校区为样本及评价单元,构

建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研究.

杨琳琳等[21]基于对国内外大学用地布局的对比以及用地结构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的测算,建议我国现代高校校园建设的主要布局模式可采用圈层型综合功能组团模式,同时总结出导致国内外高校用地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郭子成等[10]以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园规划为案例,对高校文化要素及其空间组织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高校文脉传承的相关分析,对校园文化传承的文脉空间组织模式进行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做好校园规划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可行的发展引导模式.

作为不同功能用地空间分布状况及数量关系的度量,用地空间布局和用地结构已成为研究高校教育用地土地利用模式的重要内容[21].目前,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

以整个城市的高校教育用地状况为案例展开的空间布局和用地结构对比分析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天津市29所普通高等学校,通过比较其用地空间布局的特征

和模式,同时基于对天津市高校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的测算,结合高校类型、空间区位和天津市高教区划分等,对天津市高校教育用地的结构进行多样性及均衡性对比分析,以期准确掌握天津市高校教育用地现状、供需矛盾和现存用地问题等,为高校教育用地的集约利用提供参考,同时为高校教育用地规划与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1.1 研究区域概况

作为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天津市是国际港口城市、环渤海经济中心和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改革开放近40年间,天津高等教育经历了改革、发展和创新等一系列巨变.

根据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公布的教育事业统计信息,截止2015年底,天津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5所,其中本科院校29所(含独立学院10所),高职高专学校26所.目前,天津市共建成第一高教区、第二高教区、第三高教区、海河教育园区、大港大学城以及团泊健康产业园高教区共6个规模较大的大学城[1],29所本科院校(共38个校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1.2 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取天津市29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含10所独立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校园区域的用地功能及建筑单体用途,将高校教育用地划分为教学与科研实验用地、学生与教职工生活用地、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体育活动用地、景观与生态用地和其他用地功能分区共6类,各分区的具体含义如表1所示.

本研究基础数据调查采用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充分利用遥感技术手段,通过Google Map和Baidu Map等获取天津市29所高等院校遥感影像作为调查的基础信息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现有资料,全面掌握各校区土地利用现状信息.

空间布局主要是剖析研究各功能分区的地理区位、组合关系和分布特点,是人文地

理学和城市规划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22],作为影响校园空间环境特征的决定因素,高校教育用地的空间布局结构是指校园空间的组织模式[23].在规划和建设的

过程中,高校校园用地功能的分异带动了用地形态的分异,从而形成高校校园空间布局形态,并通过用地形态的发展表现高校空间结构的演变,其本质是各功能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与组合规律.

文献[23]将校园发展规划类型归类为线性型、网格型、中心型和分子型4种发展规划,本研究在总结天津市29所高校用地空间布局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中心-环

状型、线性、网格型和组团型4种最基本模式,各模式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24].

2.1 中心-环状型空间布局模式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均具有内聚性较强的校园中心区,而其他建筑元素则围绕中心区布局,本研究将其概括为中心-环状型空间布局模式.分析可知,此类空间布局模式中,诸多地物及环境要素围绕校园核心呈环状或放射状布置,具有中心明确、环境统一、紧凑合理、条理性强的布局特点,此类布局以体育场中心式布局、绿地广场中心型布局和建筑中心式布局3种模式最为典型.

2.2 线性空间布局模式

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校园整体呈“L”型布局,是较为典型的线性空间

布局模式,其校园以篮球场、集中绿化用地、炎培园、桃李园和勉园共同组成中心轴线,两侧分布其他建筑单体以形成不同功能分区,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和南开大学滨海学院与其类似.在此空间布局模式中,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沿特定的线

性地物扩展,且可以形成完整的景观环境.常见的线性地物有绿化带、广场、校园

主干道及河流水体等.

2.3 网格型空间布局模式

以天津城建大学、天津农学院和天津音乐学院等为代表的部分高校老校区和以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