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声现象(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知识梳理及训练—声现象(含解析)一、声音的产生1.声源:物理学中,把正在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应用了转换法、比较法和归纳法。
二、声音的传播1.介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波: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我们把这种波叫做声波。
4.声速(1)声速: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计算公式:v=s/t(2)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①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关系为:v固>v液>v气。
②声速大小与介质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回声(1)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2)人耳能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时,人耳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原声和回声。
当声速为340m/s时,障碍物距人耳至少为17m。
(3)回声的应用①加强原声: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会觉得声音更响亮。
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
②回声测距: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发出到碰到障碍物反射回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s =12v 声t ,其中t 为从发声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v 声为声音的传播速度。
6.在探究真空不能传声时,应用了实验推理法。
【例题1】如图所示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航天员在太空活动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A .太空中声音传播速度太慢B .太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C .太空中航天员声带不会振动D .太空中没有阻碍,声音响度太大【答案】B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太空中处于真空状态,没有传声介质,声音无法传播,故航天员在太空活动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
中考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中考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声现象是中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它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人耳的听觉等方面。
以下是中考声现象知识点的归纳: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会使周围的介质(如空气、水或固体)也产生振动,这种振动的传播形式就是声波。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才能传播,真空中无法传播声音。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
人耳的听觉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到20,000Hz之间。
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这两种声波人耳都无法听到。
声音的特性声音有三个基本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性决定。
声波的分类根据声波的传播特性,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
在空气中,声波主要表现为纵波。
回声与声速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通过测量回声的时间差,可以计算出声速。
声波的利用声波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如超声波清洗、声纳探测、医学上的B 超检查等。
噪声的控制噪声是指不悦耳的声音,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负面影响。
控制噪声的方法包括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以及在人耳处减弱。
声现象在中考中的应用中考中,声现象的题目可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等。
考生需要掌握声现象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验操作。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中考声现象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声现象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其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练习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希望每位考生都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总结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当时空气15℃)。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声现象)如下:一、声现象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二、相关学习音调音调(pitch)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速度。
物体振动快就产生“高音”,振动慢就产生“低音”。
物体每秒钟的振动速率,叫做声音的“频率”。
所以物体振动快,频率大,音调高;物体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
较小的乐器产生的振动较快,较大的乐器产生的振动较慢。
如双簧管的发音比它同类的大管要高。
同样的道理,小提琴的发音比大提琴高;按指的发音比空弦音高;小男孩的嗓音比成年男子的嗓音高等等。
制约音高的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如振动体的质量和张力。
总的说,较细的小提琴弦比较粗的振动快,发音也高;一根弦的发音会随着弦轴拧紧而音升高。
响度响度(loudness)指声音的大小,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第二轮复习分类专题—声现象(提升篇)含解析
【中考物理】2023届北京市第二轮复习分类专题—声现象(提升篇) 考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2019北京,6,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考点2 乐音和噪声2.(2022北京,3,2分)琴和瑟是我国传统的两种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发声的琴弦,没有振动B.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琴和瑟发出的声音音调相同时,它们的响度一定相同D.人们依据音色的不同,能区分出琴和瑟的声音3.(2020北京,7,2分)古诗《春夜洛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速度基础练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2022朝阳二模,4)关于声的知识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D.教室里不大声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2.(2022海淀一模,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校园内植树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正在发声的音叉,其叉臂在振动C.声音的响度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D.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到声音3.(2021大兴一模,5)关于声现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根据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分辨出是什么乐器B.声音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改变声源振动的幅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D.射击运动员戴上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4.(2021丰台一模,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发出的音色不同B.敲击鼓面发声,是因为鼓面正在振动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面对面交谈是因为真空可以传声5.(2021房山二模,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鼓面,鼓面发声的音调会不同6.(2020海淀二模,7)如图所示,在扬声器的纸盆上撒些纸屑,当扬声器播放声音时,原来静止在纸盆上的纸屑会跳动起来,而且声音越大,纸屑跳动得越剧烈。
第二章声现象-2022年中考物理考前回归教材备考(复习思维导图必备知识手册)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1)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成为声源。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但是不能说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
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在继续向外传播并存在。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马上消失。
(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声波的传播也伴随着能量的传播。
注意:有声音一定有声源在振动,有声源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回声:声波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我们听到的回声,就是声波反射形成的。
人耳能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3.声波(1)声波:音叉的振动使它附近的空气时而变密、时而变疏,周围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状态,并且不断地向远方扩展,这就叫声波。
(2)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约为1500m/s;在钢铁中更快,速度可达5200m/s.(3)影响声速的因素:1)介质的种类,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2)温度,同种介质,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4.人耳如何听到声音(1)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发声体发出声音→介质传声→耳朵听声。
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被阻断,都将听不到声音。
人耳听觉障碍如果是传导障碍,一般可用骨传导来帮助听到声音。
如果是神经性耳聋,不易治愈。
(2)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物理学中把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通过骨传导来听声音。
初中物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中考重点知识点归纳一、声现象。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例如,敲响的音叉放入水中会溅起水花,说明音叉在振动发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 声音的特性。
-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例如,女高音歌唱家的音调比男低音歌唱家的音调高。
- 响度: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如用力敲鼓,鼓面振幅大,响度大。
-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不同的乐器或人说话的声音。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如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在道路两旁植树)、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
二、光现象。
1. 光的直线传播。
-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 = 3×10^8m/s。
2. 光的反射。
-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的反射面光滑,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仍然平行;漫反射的反射面粗糙,平行光入射后反射光向四面八方传播。
3. 平面镜成像。
-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 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4. 光的折射。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声现象
改变 方法
日常 描述
改变发声体的 松紧、长短、
粗细等 “飙高音” “尖叫声” “瓮声瓮气”
改变发声体的振幅、 与发声体的距离及分
散程度
改变发声体的材 料、结构等
“大点声”“震耳欲 聋”“引吭高歌” “声音洪亮”
“闻其声知其人” “悦耳动听”
⇨ 3.(人教八上 P34 图 2.2-3 改编)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 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发声的物体 是是否否在在振动;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有关,音 叉产生声音的响度(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 度越大.
考点2:声音的特性
特性
音调
响度
音色
概念 声音的□12 高高低低 声音的□13 强强弱弱 声音的□14 品品质质
发声体振动的 发声体的 □17 振振幅幅,
决定 □15 频频率率, □16 □18 振振幅幅越大,响度越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
因素 频频率率越高,音 大;还与距发声体的 构
调越高
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
命题点 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2018·安徽 13 题 3 分)如图所示,8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 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 7、1·”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D.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4.(2020·安徽 2 题 2 分)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表 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 音调越高.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经典)
中考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V固>V液>V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
.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音调、音色。
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5.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则音调越高。
6.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响度越大。
7.人们常常利用音色来判别声源。
8.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9. 人耳感受到声音(可听声)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
10.超声波的应用:声呐、 B超、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超声波测速等。
11.人们常利用次声波来:预报台风等自然灾害、监测核爆炸。
12.声音的利用:传递能量、传递信息。
第二章物态变化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3.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分度值是0.1℃。
4.物态变化:5.晶体的熔化条件:(1)晶体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6.晶体凝固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7.汽化的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蒸发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蒸发过程中吸热,有致冷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①液体的温度高低。
②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③液面上方空气流速。
(2)沸腾: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液体的沸点;(2)继续吸热。
8.沸点与气压: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9.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第三章光现象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的直线叫光线,(模型法,用磁感线描述磁场也是模型法)。
3.光速: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为3×108m/s。
中考物理复习 声现象
13.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B ) A.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B.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C.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 D.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员发令枪冒烟的瞬间开始计时。若计时员操作失误,听到枪声
才开始计时,那么他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实际跑的时间长些还
是短些?相差多少?(空气中声速为340m/s)
解:
t s 100m 0.294s. v 340m / s
他记录的时间比运动员实际跑的时间短些,相差 0.294s。
4. 人对着山崖喊话,如果人到山崖距离为255米, 问多长时间后可听到回声?
26.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 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 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
27.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B ) 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知识点四,噪声及其防治
1.噪声的定义 (1)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 (2)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 产生干扰的声音. 2.噪声强弱的表示: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
原理
方式
防止噪声的产生 声源处减弱
阻断噪声传播
音,不同的乐符
语,用喇叭讲话,调节电视声 仿动物发声,分辨不同乐器的
[夺分天天练2012版]中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精品讲解1声学
·新课标
第一讲│ 针对训练
针对训练
1.[2011·广州] 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如图K1-7所 示,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D )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新课标
│ 针对训练
[解析] 控制噪声有三个途径,即在声源处防止噪声 的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防止 噪声进入耳朵。由题图知,这种下凹道路的设计相当于 道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从声音的传播过程中来减弱噪声 的,故正确选项为D。
·新课标
·新课标
│ 针对训练
[解析] 由题意知,用嘴吹管的上端,管内空气 柱振动而发出声音,故A正确;由于月球上没有空 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在月球上听不 到哨声,故B错误;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 是改变哨声的音调,故C错误;活塞不动,用更大 的力吹哨子,空气振动的幅度会更大,故哨声响度 会更大,D错误,答案为A。
·新课标
│ 针对训练
3.如图K1-6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 中不正确的是 ( C ) A.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 B.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 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D.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解析] 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响度就越大,所以C 错误。
·新课标
│ 考点梳理
频率 (2)补充说明:物体振动的快慢用________来表示, 赫兹 单位是________。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 20 Hz~20000 Hz 围,人耳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于 20 Hz __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大于________的声音叫超 20000 Hz 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
中考物理声现象考点总结3篇
中考物理声现象考点总结3篇中考物理考点总结声现象知识归纳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
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 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块。
4. 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5.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23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23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声纳、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 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中考物理声现象重难点知识梳理1.产生声音和听到声音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但由于受人的听觉、声音的响度等因素影响,有些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人们听不到;人听到声音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振动发声;(2)有介质传播声音;(3)声波能够引起人耳鼓膜振动。
重要提醒:人的听觉还受到声音的频率的限制,人耳只能听到20~20230Hz范围内的声波。
“声现象”实验三种典型研究方法1.转换法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有些声源的振动效果显著,可以直接观察,而有些声源的振动效果较弱,不易直接观察。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一些转换,对声源的微弱振动进行放大,进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比如:在发声的纸盆上放小纸屑,纸屑跳动;将敲击后的音叉放入水中,水花四溅;在桌面上放小豆粒(小玻璃球、小纸屑、一杯水),敲击桌面,观察其跳动等。
2023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声学》及练习
2023学年中考九年级物理高频考点:声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1、下列不属于超声波的应用的是()A.利用声呐测海洋的深度B.医生利用B超检查胎儿的情况C.检测地震、台风的来临D.清洗眼镜2、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入航天飞船的试验。
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3、次声波武器,是指能发射20赫兹以下的次声波的大功率武器装置。
次声波之所以会被用作军事武器,在于次声波和人体器官固有频率相近,于是会产生共振。
次声波与人体器官的共振,会导致器官变形、移位、甚至破裂,从而达到杀伤目的。
关于次声波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它不可以击伤在水中潜泳的士兵B.它可以击落太空中的卫星C.它在海水中比空气中传播快D.频率低,人耳听得到4、下列能改变物体发声音调的是()A.用力敲大鼓B.使劲拨动琴弦C.堵住笛子的气孔D.在二胡的琴弦上涂上松香5、我们生活在声的海洋里,美妙的音乐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而一些机器的轰鸣声也能使人心烦意乱。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打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 m/s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乐音都是乐器发出的B.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就越高C.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D.响度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的7、下列有关声和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是人发出声音的音调 B.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逐渐降低C.液化石油气属于一次能源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8、下列演示实验中,实验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A.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9、董卿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再次获得央视第四季收视率冠军,场外中途打开收音机的听众们判断出是董卿正在主持,听众们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11、接听电话时,我们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来分辨出对方是否是熟悉人,要求对方说话大声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__________。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系列2《声现象》(含答案)
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从而形成回声。
当回声比原声晚0.1 s 以上时,人耳才能区分原声与回声;(4)声速: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2)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对比知识点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①在声源处减弱,如摩托车安装消声器;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如公路两旁植树造林或安装隔音板;③在人耳处减弱,如戴耳塞或捂住耳朵知识点4:声的利用 声传递信息声传递能量 1. 考查热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2. 考查题型: 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3. 备考重点: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噪声的控制,声音的特性考点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例1 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振动__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__空气__传到人耳。
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相互的__。
方法点拨:1.关于振动与发声关系的理解: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能被人们看到,微小的振动需要通过转换法来体现;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能被人耳听到。
2.真空不能传声,声音传播速度的快慢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考点2:声音的特性例2 白族的唢呐、彝族的芦笙、纳西族的巴乌等管乐器都是通过空气柱__振动__发声;吹奏者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_音调__(选填“音★知识梳理★突破考点,典例呈现★备考指导 ★考纲要求: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探究) 2. 乐音的特性;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噪声的防治途径.(认识)调”“响度”或“音色”)。
听演奏的人能分辨出曲调是由不同乐器演奏的是因为各种乐器的__音色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2023年安徽中考物理总复习二轮专题课件:第1讲 声现象
6.(2014安徽2题1分)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______.
音调
命题点3 声的利用(2016.1)
7.(2016安徽1题2分,节选自RJ八上P39内文)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收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的设备.
A.声音在土地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B.使马蹄声的音调变高了C.改变了马蹄声的音色D.提高了士兵的听力
√
10.(2022广州)(创新考法)编钟是我国瑰宝,如图,敲 处发出的声音音调比敲 处的高,比敲 处的低,则( )
第10题图
A.编钟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其质量有关B.敲 处发出的声音频率高于敲 处的C.敲 处时,钟的振幅一定比敲 处时大D.敲 处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敲 处时大
A. 发生的音叉激起水花
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C.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音调变高
D.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减小
√
命题点2 声音的特性(10年7考)
3.(2022安徽1题2分)乐队演奏时,有经验的听众仅凭音乐声也能分辨出乐器的种类.这是由于不同乐器在演奏时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音色
3.(2022安徽模拟)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各地都开展了唱红歌比赛活动,男女演唱者时而“引吭高歌”,时而“低声吟唱”,十分感人!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响度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知识点大全
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介质;3.真空不能传声.4.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
5.声音传播的速度:(1)声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声速的大小和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有关。
(2)声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又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25 ℃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6 m/s.6.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被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听到回声的时间界限是0.1秒,距离界限是17米。
知识点2: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1)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得快,频率高,发出的音调就高;物体振动得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就低.(2)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3)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4)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 Hz到20000 Hz.其中20 Hz是人类听觉的下限,20000 Hz是人类听觉的上限.(5)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音调。
(1)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2)物体振动的幅度叫振幅.(3)响度还跟听者与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小,响度越小.3.音色: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音色。
音色取决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知识点3:声音的利用1.声音能传递信息:例如B超、倒车雷达、深海声纳、次声波检测地质灾害等。
2.声音能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碎石机、清洗眼镜、雾化器等。
知识点4: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的概念: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最全
声现象知识点总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大钟余音绕梁是因为钟仍在振动。
2、声音可以以固体,液体,气体为介质传播。
固体传声效果最好。
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月球上是一片死寂。
3、声音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一般的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4、声音碰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叫做回声。
教室里说话有回声,但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5、雪疏松多孔会吸收声音,所以下雪天很安静。
礼堂和音乐厅墙壁凸凹不平,事增强声音的吸收,减弱声音的反射。
6声音又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
256HZ表示发声体一秒钟振动256次。
响度是声音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距离。
7人耳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一般的发声体较小时发出的声音音调高,发声体较大时发出声音音调低。
女生的声带细小,音调高,男生的声带宽大,音调低。
敲编钟时,大编钟音调低,小编钟音调高。
8 、0分贝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小的声音,0分贝以下还有声音只是人听不到。
减弱噪声的三途径:在声源处减弱——消声器,禁止鸣笛;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市区种树,铁道两旁的隔音板;在人耳处减弱,戴隔音耳罩。
9、声能够传递信息,比如;声呐回声定位(超声波)。
B超造像。
超声波探伤;声能够传递能量,比如;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武器。
10、天坛声学奇迹是利用生音的反射造成的。
打击乐器是被打击物体振动发声,弦乐器是弦丝振动发声,管乐器是空气柱振动发声。
11、真空罩实验说明真空不能传声,用到的研究方法是,科学推理法。
12、在雪山上不能大声呼喊,会引起雪崩,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13、小提琴演奏时,要调整琴弦的松紧,是为了调节音调。
14、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15度时340m/s。
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是,声速小于光速(3×10*8m/s)。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声现象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物理学是研究有关物质、运动、能量等最基本的科学知识,学习对自然奥秘进行探究的方法,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并领悟物理与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2、科学探究所包含的要素有:⑴发现并提出问题;⑵做出猜想和假设;⑶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⑷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⑸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和假设;⑹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⑺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交流和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
《声现象》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4、声音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
它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体内小石,这些都表明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声能。
5、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是响度、音调、音色,人们通常将它们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6、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频率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7、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简称为赫,符号为Hz。
例如:某人的心跳的频率是1.2Hz,其意义是:某人的心脏每秒跳动1.2次8、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9、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距声源的距离有关。
10、音调高的声音其响度不一定大,同理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
11、即使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分辨出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靠的是音色。
12、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
关于声现象的中考物理复习要点
关于声现象的中考物理复习要点1. 声的产生声的定义:声是物体振动引起空气、固体、液体介质中物质分子振动,形成机械波传播的现象。
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 Hz ~ 20000 Hz。
声的产生条件:•有振动的物体;•振动的物体与周围介质的相互作用。
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机械波的通性。
它的传播过程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声波的产生:振动物体使得周围介质分子产生机械振动,从而形成机械波。
•声波的传播:机械波沿介质传播,形成声束。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主要以介质分子的振动形式传递。
2. 声的特性声的特性:•听觉特性:声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高低。
•声强特性:声的强度决定了声音的大小强弱。
•声速特性: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所不同。
声的单位:•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声强的单位是分贝(dB);•声速的单位是米每秒(m/s)。
3. 声的反射声的反射:当声波遇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形成反射波。
声的反射规律:当入射声波以一定的角度射入物体表面时,反射声波的角度与入射角度相等,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声的反射应用:•声学设计中,通过声学相似原理,利用声的反射,改善室内音乐演奏及听觉环境;•行车安全中,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定出距离自己汽车远近的方法。
4. 声的干扰声的干扰:两个或多个声波在同一介质中相遇时,彼此作用干扰的现象称为声的干扰。
声的干涉规律:声波干涉会产生增强或者减弱,它们之间的干涉关系取决于相位差。
声的干扰应用:•noise-cancelling technology(降噪耳机);•音箱设计中,利用声波干涉原理,增大音响效果。
5. 共鸣现象共鸣现象:当声波与物体自然频率相同时,物体将受到共振,不断放大声音。
共鸣的例子:•发声方的声音通过共鸣腔(如发声器和共鸣箱)放大声音;•弦乐器中的弦就是利用共鸣放大声音的;•管乐器中的pip(短笛)、flute(长笛)通过共鸣,产生响亮的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考物理二轮复习:声现象知识点归纳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靠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靠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注:发声的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二、声音的传播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
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声速的计算公式是v=s/t;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三、回声
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
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
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 以上(教室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小房间声音变大是因为原声与回声叠加重合);
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的距离,海的深度,冰川到船的距离);
四、怎样听见声音
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
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
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过程中任何部位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出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
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
5、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因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也不同,可由此判断声源方位的现象(我们听见立体声就属于双耳效应的应用);
五、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
声源的距离有关,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小;
3、音色:声音的品质特征;与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发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六、超声波和次声波
1、人耳感受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围:20Hz~20190Hz,高于2019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2、动物的听觉范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流,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
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
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
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
声音;
3、常见噪声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
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
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为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分贝;为了保证工作
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
音不能超过50分贝;0dB指刚刚引起听觉;
5、控制噪声:(1)在声源处减弱(安消声器);(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
八、声音的利用
1、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
听声音,超声波基本沿直线传播用来回声定位制作声纳等等)
2、声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旁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
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超声波的能量大、频率高用来打结石、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