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思想史 (明)

合集下载

民国时期的财政研究及对当前财政改革的启示_刘京

民国时期的财政研究及对当前财政改革的启示_刘京

经济学不同分支 学科的 细分 可以发 现, 财政 学著述 中以 日文 译 本的财政 学著作 在整个 财政学 译著中 仍然占主 要部分, 租 税理
本为多, 而经济学 原理和 货币 银行方 面则 以西文 译本 为多。 以 论和市政研究著作则主要译自美国。
下依据北京图书馆编 5民国时期总书目 1911) 19496对民国时期
刍议 6 (吴贯因编著, 内务部编 译处, 1918), 5中 国之预 算与财 务 (贾德怀编, 商 务印书馆, 1941)。
行政及监督 6 (吴贯因著, 建华 书局, 1932), 5中 国预算 制度与 财 政实况 6 (杨汝梅著, 中国计政 学会, 1934), 5五 权宪法 的预算 制 度 6 (王延超著, 博文书局, 1944), 5国地 财政划分问 题 6 (李权 时 著, 世界书局, 1929), 5中国财政收支系统论 6 (马大英著, 中国 财 政学会丛书, 1944) 。
要地位, 关于财政 制 度的 研究 专著 有 5中 国财 政 制度 与财 政 实 著作 5民国财政 史 6 (贾 士毅 著, 商务 印书 馆, 1917 ), 5民 国续 财
况 6 (杨汝梅 著, 中华书 局, 1935 ), 5公 库制析 述 6 (秦 汉平 著, 公 政史 6(贾士 毅著, 商务 印书 馆, 1932) , 5中 国财政 史 6 (胡 钧著 ,
比较财政学 财政政策论
2
1
1
0
2
2
0
0
析, 按照学科分类, 财政学、经济原理、货币 学位列前 三。已有 的
对民国时 期总书目 的整理发现 (见表 1), 这一时期 中国的
研究表明, /五四 0以后, 由于自 西方留学 返国 的经济 学家 增多, 财政学 体系 已经 比较 完善, 财 政学 著 作包 含财 政学、比 较财 政

中国财政思想史 共261页

中国财政思想史 共261页

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3
2019 大连
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
• 第二节 《禹贡》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三、赋役有常:在正常情况下,贡、赋的种 类、时间、数量固定,不随意变更。
四、职掌分定:主管官员分工有序,不乱指 派。
16.07.2019
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4
2019 大连
16.07.2019
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7
2019 大连
前言
• 原财政部长项怀诚在山东大学的讲话说: “大家知道,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在推行 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时候,都要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 训,从战国时代的商鞅变法,到汉武帝时代的桑弘羊 改制;从北宋时代的王安石变法,到明代万历年间的 张居正改制------这其中既有政治问题,又有经济问 题,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而所有这一 切,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素养才能加 以批判地继承。”
• 均平负担不是指繁重程度,重不等于均平,轻也不等于均 平;
• 为什么均平? • 这里所说的均平负担,不是原文,而是后人分析出来的 ; • 也考虑到统治力量的牢固与否。
16.07.2019
东北财经大学 财税学院 孙文学
22
2019 大连
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一章 先秦财政思想
• 均平负担示意表
服制
甸 服 (五 百 里)
4、语言难理解 。
• 正确的方法
– 运用马克思列宁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历史上的具体政治经济背景, 对各个时期的财政思想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
– “知古而不泥古”、“观往而鉴今”。

中国财税思想史与中国财税文化

中国财税思想史与中国财税文化

中国财税思想史与中国财税文化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齐海鹏如果把中国财税文化看做是精神成果的范畴,则中国财税思想史无疑是中国财税文化的一部分,而搞好中国财税思想史的研究和教学,则无疑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国财税文化。

从这种认识出发,笔者试图说明中国财税思想史在财税文化中的地位,并试图对中国财税思想史中有特色的财税文化作一梳理,并进而对加强中国财政思想史研究与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一、中国财税思想史与财税文化的关系由国谈中国财税思想史与财税文化的关系,主要是探讨中国财税思想史在财税文财税化中居于何种地位。

对此,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两点:文1匕价(一)中国财税思想史是中国财税文化的重要组威部分值研究虽然对“文化”的理解多种多样,但一般认为“文化”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又被划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等多个层面,其中心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

狭义文化则专注于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指心态文化,它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毛泽东在阐述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曾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①。

这一表述应当是指狭义的文化。

由此引申开来,我们也可以把中国财税文化定义为广义的财税文化和狭义的财税文化。

广义的财税文化应当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家财税分配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4页。

第二部分财税思想篇一财富的总和,同样可以包括财税物态文化、财税制度文化、财税行为文化和财税心态文化等多个层面。

狭义的财税文化,则是指国家财税分配活动过程中,财税实践和财税意识活动所创造的精神成果,主要是指财税心态文化,包括财税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代表人物,等等。

财政思想史

财政思想史

当代西方财政思想对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西方财政学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待财政问题,对我国是具有重要借鉴作用的:1.西方财政学从微观角度分析财政问题,是隐含着这么一种涵义的,即此时的政府参与社会资源配置,其地位如同企业和个人一样,都是身份相等的市场活动主体,即企业和个人是处于市场有效运行领域的活动主体,而政府则是处于市场失效领域的活动主体,它们进行的都是同等的资源配置活动。

这样,它们之间除了依法正常交往如照章征税纳税之外,只能是互相尊重,互不侵犯和干预,而不能是国家凌驾于企业和个人之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干预它们的市场正常活动。

2.财政活动除了作用于宏观经济的内容之外,仅就其本身对于社会资源的配置来看,则应视为是一种微观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界定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否则的话,将财政活动等同于宏观调控,而财政干预企业市场活动也就等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活动,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又是必要的,其结果实际上是为政府和财政随心所欲地干预企业的微观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这些年来,人们在财政经济工作中总会情不自禁地干预和插手企业的正常市场活动,其理论根源就在于此。

这点,在防止政府和财政随意干预企业问题上,是可资借鉴的。

3.在财政仅是一种宏观经济行为的思想指导下,我国迄今为止在税收和财政支出的具体分析上,即如何按效率原则来取得和配置归政府支配的资源方面,其研究是相当薄弱的。

这也是我国现实财政工作缺乏效率和严重浪费的关键原因之一。

这与西方财政学所进行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微观经济分析,是形成鲜明对比的。

为此,借鉴西方财政学的微观分析方法去研究我国的财政问题,也是我国财政研究亟须开展和加强的领域。

供给学派的财政思想对于当今中国有何借鉴意义。

(完整word版)西方财税思想史

(完整word版)西方财税思想史

1。

斯图亚特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1767)、《关于苏格兰阿格郡利息问题的思考》(1769)、《货币原理》(1772)。

斯图亚特的财税思想集中体现在《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的第四篇《信用与公债》以及第五篇《租税及其适当用途》中。

2.威廉·配第的著作:《赋税论》(1662)3.亚当·斯密的著作:《道德情操论》(1759)、《国富论》(1776)。

被誉为“财政学之父”。

4。

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5.弗朗斯瓦·魁奈的著作:《租地农场论》(1756)、《赋税论》6.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1841)7。

马歇尔的著作:《经济学原理》(1890)8。

皮古的著作:《福利经济学》(1920),他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9.萨缪尔森的著作:《经济学》(1948)10.理性预期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卢卡斯、罗伯特·巴罗11.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阿瑟·拉弗12。

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著作:《经济学》1993)13.公共选择学派代表人物:布坎南14.罗纳德·科斯的著作:《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15。

道格拉斯·诺思的著作:《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16.马斯格雷夫的著作:《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理论和实践》17。

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曼、霍布斯、斯图亚特;尤斯蒂、宋能菲尔斯18.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造成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但该经济主体却不能获得相应的报酬或承担相应的损失。

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措施:凡是边际私人成本超过边际社会成本的东西,予以补助金,凡是边际社会成本超过边际私人成本课以捐税。

即通过征税和补贴引导私人的资源配置活动符合社会利益。

(庇古)19。

萨缪尔森对政府职能的看法:认为除了亚当·斯密所说的三大职能外,还有稳定、效率和分配职能。

中外政治思想史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一直到近代,始终重视如何( D ),管理国家的问题直到19世纪末期才引起思想家们的突出的关注。

A.国之道 B.为政、从政的方法C.君臣关系、君民关系 D.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的问题2.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 )。

A.城邦 B.帝国 C.部落 D.村社3.古希腊城邦最显著的特征是( B )。

A.中央集权 B.小国寡民 C.政治中心 D.分权而立4 .在古希腊城邦中,享有政治权利的是( D )。

A.奴隶 B.自由人 C.妇女 D.自由公民5.( C )是希腊政治思想萌芽的代表。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荷马史诗》 D.《法律篇》6.( A )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民权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A.西塞罗B.苏格拉底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7.奥古斯丁的传世作( B )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A.《世人之城》(或称《地上之城》)B.《上帝之城》C.《政治学》D.《理想国》8.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 A ),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A.神学政治观 B.人文主义 C.权利政治观 D.自由主义9.西欧中世纪社会突出的特征是( C )。

A.村社自治 B.公民平等 C.人的等级身份和公开的不平等 D.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10.( D )是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A.自然政治观 B.共和制 C.民族国家和个人精神 D.教会与国家的关系11.但丁的文学名著《神曲》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开山之作,他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 B )。

A.《神学大全》B.《论世界帝国》C.《和平的保卫者》D.《君主论》12.(A )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与理论指南,同时,它也是文艺复兴运动中最伟大的贡献。

财政思想史

财政思想史

1.世卿世禄制:即西周时期,天子通过宗法关系以及分封制、等级制,实行严密的政治统治。

所分封的土地、人民、奴隶,都是世代承袭的一种制度。

2.量入为出:这一思想是指国家在已经取得的收入的基础上,逐一安排支出,根据收入的数量来确定支出的规模。

这是“三代”时期就有的财政思想。

3.封土建国:即分封诸侯,根据爵位的高低给予不同的土地分封以作为其俸禄待遇的区别,建立诸侯国。

这是“三代”时期实行的一项制度。

4.政在养民:所谓“政在养民”,是说制定政策特别是财税政策时,要多考虑老百姓的承受能力。

这是“三代”时期提出的。

5.分等征税:是指政府为了落实均平征收的政策,根据不同的植物,运输距离的远近,规定不同的税率,实行分等征税。

这是“三代”(周朝)时期实行的一项政策。

6.赋役有常:这是三代时期所实行的一种赋役制度,是指要正常情况下,贡、赋、役的种类、时间、数量相对固定,不随意变更。

7.赋役并重:是指赋与役都与天子的生存息息相关,所以,统治者既重视赋税,也重视徭役。

因为赋和役不仅是天子(国家)赖以生存的经济源泉,而且是控制诸侯的重要手段。

8.民有经产: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管仲提出来的民富思想,即国家稳定需要让老百姓有稳定的财产(即经产),只有“民有经产”才能使民富国也富。

9.均地分力:所谓“均地”是指根据不同的土质,地理状况,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折合,以做“均”的目的,而“分力”是指对获得均地的人所取得的收入,国家再按一定的比例分得一部分。

这是春秋时期齐国所实施一项政策。

10.官山海:即由国家管理盐、铁,实行盐铁专卖,将盐铁之利从商人手中夺回到国家手中,这样既可以避免百姓受到商人盘剥,又可以使国家得利,从而减少对百姓征税。

这是中国专卖制度的滥觞。

最早在春秋时期的齐国推出实施。

11.节用以礼:是指按照“礼”的准则,规范士以上的大小官吏和有知识的人;以法律武器,约束普通百姓。

这是由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来的。

12.平政爱民:“平政”就是要采取一系列符合“礼”的规范,不超越“法”的界限,实行公平的政策和措施,治理好官吏与百姓。

财政思想史

财政思想史

三.历史意义
孙中山在深人的学习和考察了当时被认为是先 进的西方经济之后,发现了一些西方经济的缺陷。 他接受西方资本主义,但不是一味被动地接收。他 在深人了解中国国情和西方经济思想之后,提出了 适合中国的经济思想。 孙中山的财政思想尽管均未超越资本主义范畴, 但的确是代表了那个时代的一种精神。他没有较系 统的财政论述,作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也不必 要有系统的财政理论的论述,但他所提到一些财政 观点,均具重要的理论价值。
①该照价值征税, 贵地纳税多,而贱地则应少纳 税。因为贵地多在富饶的地方, 为富人所有,而贱地多在穷乡 僻壤,为穷人所有。同时他设 想地价税负担应相当于地价的 百分之一 。
② 照价征税
③ 照价收买
孙中山提出增价归公的思想,主 张渐进实现平均地权,并设想以 土地增值税作为制度依托来解决 中国近代的土地问题。增价归公 被孙中山用于实现地方自治,设 想“地价之增益,皆为地方政府 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 事业,及应育幼,养老、济贫、 救灾、卫生等各种公共之需要”。
4.吸引外资, 充实财政力 量
孙中山认为,中国要充分利用一战后列强进行 恢复生产,形成工业生产力与金融资本过剩的情 况 这次机会,实行开放主义。对于中国应该兴办的事 业,没有资本,就借用外国资本,没有人才,借用 外国人才,本国所用方法不对,就用外国方法。他 认为中国应借用外国已形成的资本来发展本国经济, 而不是等有了自己的资本再去发展实业。这样才能 事半功倍。但是同时他也提出,利用外资外债的一 个重要前提是不伤害国家主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主,不能任由他国摆布。另一个重要前提是所借外 债必须是用于发展经济,不能用于生产有害的事, 也不能拿来挥霍。
①节制私 人资本
孙中山认为,要改良社会事业 就应增加政府财政收人,而当 时的实际情况是资本家收人高, 却只享受权利,不尽义务。国 家的财源主要来自于平民大众, 这样极不公平。所以他认为应 该实行累进税率,向资本家们 征收累进税和遗产税,这样可 以使国家的财政收人直接来自 于资本家。

西方财政思想史考试大纲

西方财政思想史考试大纲

西方财政思想史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本课程属于限选课,主要为财政学专业学习了必须专业课之后或同时开设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其专业知识面,夯实其专业基础。

其评价标准是高校本科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时应能达到的水平,以保证学生在运用理论知识时能融会贯通。

因此考试时为闭卷考试,考题也有一定难度。

考试对象一般为财政学专业二年级学生,但也有少数的外专业其他年级的选这门课的学生。

二、考试的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本学科的几个重点学派代表人物的财政思想。

具体包括:古典学派,庸俗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纯经济学派、供给学派、福利经济学派、货币学派、公共选择学派、制度学派等九个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的财政思想。

详见本纲第二部分。

三、评价目标西方财政思想史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观点和政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应能: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学派代表人物的财政思想。

2、正确理解和掌握有关的范畴和论断。

3、用某些理论比较和分析有关的实际经济问题和政策。

4、结合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国际、国内经济生活现象和问题,来评价有关理论问题的现实意义5、准确、恰当地使用本课程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乎逻辑地表达。

四、(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全校统一规定考试时间和地点。

(二)答题时间两个小时(三)考试题型及其比例名词解释15分判断改错3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25分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第一章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第一节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经济理论一、产生:古典经济学派在法国的表现形式活跃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70年代。

二、基本经济思想:土地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只有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纯产品”即农产品扣除生产费用后的余额,只有农业才是社会唯一的生产部门。

其税收理论奠基于经济思想上,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布阿吉尔贝尔和魁奈。

第二节重农学派的财政思想一、布阿吉尔贝尔1、极力主张振兴农业经济,减轻农民税收负担,对重商主义关于金银货币即财富的观点及所推行的财政税收政策,进行激烈抨击和批判。

大学_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大学_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如何理解唐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特点?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各项制度都达到成熟阶段。

相应的,政治思想进入综合、深化阶段,走向成熟。

表现在:(1)儒学复兴。

经王通和贞观统治集团的努力,儒学由衰落走向复兴,重获主导地位。

(2)当朝君主、大臣如李世民、韩愈等积极探讨为君之道,治国之术,使其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3)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做了总结。

柳宗元作《封建论》一文,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高度,论证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性和郡县制的优越性,结束了汉魏以来在这个问题上的长期争论。

他的观点“代表着郡县制的最高成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2.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熙宁变法”的主将,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1)财政思想这是王安石改革思想的主要方面。

王安石为理财正名,提出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作为增加政府收入、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途径,并重视节约开支。

(2)立法与变法思想王安石认为:法包括法律、政府政策、指导思想、政府规章等。

法之善恶关系天下之治乱,立善法是致治的关键;鼓吹法令制度的改易更革,并以之为政治上最急迫的任务;法令制度变革的指导思想是法先王,而且必须是法先王之意;制定法令制度要从现实出发。

(3)人才思想王安石批评国家人才现状,极论人才对改革求治的重要性;提出独特的人才标准和人才的教育培养、选拔、任用措施。

王安石变法的基本特征:王安石勇于进取,又非常务实,提出较全面的政治改革思想,并全力实施,使北宋时期的改革思潮和实践达到顶峰。

在他执政期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影响巨大,对增强宋的国力、巩固统治起了一定的作用。

由于他的改革思想和实践是为了巩固君主统治,因此,只能缓和社会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宋朝积贫积弱的问题。

《中国财政思想史》课件

《中国财政思想史》课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财政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财政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 后世财政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财政思想的代表人物:曹操、诸葛亮等都是这一时期财政思想的代表 人物。
隋唐时期财政思想
隋朝财政思想:以均田制为基础,实行租调制,重视农业生产和赋税征收。
唐朝财政思想:以土地赋税为核心,实行租庸调制,重视财政收入和支出平衡。
• * 重视农业,提倡节俭,主张藏富于民 • * 实行盐铁官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 * 推行均输法,平衡各地财政收入 • * 实行市易法,促进商品流通,增加财政收入
● 明清时期财政思想: * 主张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 * 实行一条鞭法,简化税收制度,减轻百姓负担 * 推行海禁 政策,限制海外贸易,保护国内经济 *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促进农业发展,抑制商业过度发展
晚清时期财政思想 影响
民国时期财政思想
背景: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内忧外患,财政问题突出 代表人物:梁启超、孙中山等 主张:主张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行财政改革,加强国家财政管理
影响:对中国近代财政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财政制度的现代化进程
抗日战争时期财政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 财政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 财政政策
汉朝财政思想: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秦汉时期财政思想的特点:以农为本, 重农抑商,重视国家财政与民间财政 的协调发展
秦汉时期财政思想的影响:为后世 财政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中 国古代财政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财政思想
背景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财政思想受到重视。
魏晋南北朝时期财政思想的主要内容: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主张减轻百姓负担, 实行轻徭薄赋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 财政制度

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01章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思想

中国财政思想史略第01章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思想
中国财政思想史略
第一章 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思想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制度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第二节 财政支出制度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第三节 财政管理制度所体现的财政思想
第一节 财政收入制度所 体现的财政思想
一、三代时期财政思想的形成 二、贡赋均平、分等征税、国宅无征思想 三、赋役有常与赋役并重思想 四、运用税赋手段奖勤罚赖的思想 五、租、赋合一,多税并存,税收普遍思想
• 建立在这种关系上的财政制度的特点是地方分权制。
• 尽管有两级财政体制的形式,即中央财政与地方财 政,但中央与地方之间并无紧密的联系,除了地方 应进的贡、赋,中央按情况给予地方一定的补助外, 在具体制度上还是互不统属的。所以这里所说的分 级财政与后世的分级财政不是一回事。
二、以食货为首的财政政策思想二、贡赋均平、分等征税、 国宅无征思想
1. 在制定贡、赋政策时,要根据地理远近、 土质好坏、交通是否便利等条件划分田的 等级和赋的等级,按等征收贡纳,同时规 定贡与赋的比例。
2. 任土作贡与贡土所宜也是贡、纳公平的表 现。
3. 设立专门机构平衡协调税赋。 4. 分等征税与国宅无征。
三、赋役有常与赋役并重思想
• 《尚书·周书·洪范》篇,介绍了当时治理国 家的大政方针——农用八政。在农用八政中, 食放在第一位,货放在第二位。
• 《洪范八政》是从国家的角度论述“食”与 “货”政策的,其目的就是促进农业生产和 商品流通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保证财 政支出。于是,食货就成为后世国家财政的 代名词,并逐渐演变成国家财政的概念。
• 三代时期的统治者对保持环境,维护生态 平衡是十分重视的。这固然是当时人们抵 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不得不靠天 吃饭的体现,但同时也是人们尊重、爱护 自然的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表现,是保证 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原始形态。

第三章 诸子百家的财政思想

第三章 诸子百家的财政思想
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三章 诸子百家的财政思想 29
• 他主张“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税”, 反对“重田野之税以夺食,重关市之 征以难其事”。坚持什一税的传统, 赞成“相地而衰征,理道之远近而致 贡”的观点。 • (四)重农抑商思想 • 荀子肯定农业是财富生产的来源, 认为“工商众则国贫”,“省工商之 数”可以使国富。所以,必须在一定 程度上抑制工商业的从业人数。
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三章 诸子百家的财政思想 20
• (二)租税思想
• 孟子的财政思想大多与租税问题 有关。 1。施“仁政”,即“春省耕而补 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 2。近乎单一的农业税政策 3。主张“耕者助而不税”。 4。主张“什一而税”。
第三章财政思想史
第三章 诸子百家的财政思想
12
• 一是重视理财 • 在儒家经典中,《周易》重视理
财的观点是非常特出的,在《系辞》 中宣称“崇高莫大乎富贵”。关于义 与利的关系,《易传》认为“利者, 义之所和也”,而“利物是以和义”。 这是以财利的各得其宜作为“义”的 基本内涵,因此,它也把“利”归入 君子的“四德”之一。主张“能以美 利利天下”。
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三章 诸子百家的财政思想 34

面对当时的实际,墨家提 出了尚贤、尚同、节用、节葬、 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 爱、非攻这样的十种主张。尚 贤是要求作到“官无常贵,民 无终贱”。
中国财政思想史
第三章 诸子百家的财政思想
35
• 二、墨子的财政思想 • (一)墨子的义利观 • 墨子反对儒家“君子讳言财利” 的观点,认为利和义是相通的,即 “义”是以“利”为归依的观点。 • (二)国家聚财观点 • 墨子认为国家必须重视对财富的 聚敛,他的观点是“官府实而财不 散”,甚至认为“官府实而万民富”, 把充实仓廩府庫视为重要的财政措施, 与儒家的“财散则民聚,财聚则民散” 的观点相左。

财政思想史 (明)共20页文档

财政思想史 (明)共20页文档
• 兴农安民思想
• 宽赋役、与民休息、藏富于民的 思想
• “通商惠工”思想
• 节俭思想
“仁政”思想
施仁政就要给百姓带来实惠,进 而实现民丰物阜。所讲的实惠, 就是要百姓富裕起来,要减省徭 役。
要讲究务实,注重实效。 就是写 史、做文章也要讲究务实真实, 而不能失实和富华。
“生财、裕国、阜民” 的理 财思想
经济
政治
农具制作和生产技术都有新的发展 土地兼并日趋激烈,土地急剧集中
经济作物品种增多,产量也相应提高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官
出现了较大的手工业作坊产生了新型 宦专权,官僚结党营私
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边患不断,北有蒙古瓦刺、鞑鞳,
南部沿海倭寇侵扰,东北女真族的
威胁
明朝经济政治概论·后期
自存者,国家给以衣粮或收养 恤民之患,即灾害到来之前有所准备,灾害出现之后要进行救助 除民之害,就是去掉危害百姓生活的祸患 择民之长,即建立基层行政组织,建立各级官吏的选择、奖惩制度 分民之牧,即划分州、道,建立州牧、方伯制度 询民之瘼,即派遣官吏巡行天下,“下乡慰问”
对理财的理论认识
强调理财的重要性 对理民之财与理国之财的区分 不能以聚敛为借口反对理财,讳言财利 认为理民之财不是改变贫富不均的现状 对于理国之财要做到节用、先做预算,量入为出和去掉
“自今如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 车丝布之类,皆免税。”
下令免除贵州百姓历年欠税
“通商惠工”思想
认为四民存在,各安其分,各有 其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不能禁抑。
主张对商贾的经营活动给予宽仁 轻税,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严 加管禁,防止非法经营
节俭思想
朱元璋深知:“自古王者之兴, 未有不由于勤俭。其败亡,未有 不由于奢侈。前代得失,可为明 鉴。后世昏庸之主,纵欲败度, 不知警戒,卒濒于危亡。此深可 慨叹。”所以,他“身先节俭, 以训于下”。

启示作文之张居正财政改革思想及现代启示

启示作文之张居正财政改革思想及现代启示

张居正财政改革思想及现代启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万历年间,张居正为挽救日渐积弱的明王朝,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给当时的明王朝带来了转机。

虽然由于一系列原因,其改革并未持续很长时间就人亡政息了。

但其财政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主要对其财政改革思想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借鉴其改革思想来分析现今推行的房产税改革问题。

财政收支清丈土地均瑶均赋一条鞭法房产税张居正的财政改革思想张居正的财政改革思想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调节财政支出,强调节俭。

二是增加财政收入,制止或避免官僚地主们对财政税收的侵蚀。

其具体财政改革措施分析如下:(1)节俭支出面对明王朝日益严重的财政亏空,张居正鼓吹“治国之道,节用为先”,认为节俭支出是缓和财政危机的有效方式。

基本方针是:“总计内外用度,一切无益之费,可省者省之;无功之赏,可罢之。

务使岁入之数,常多余所出”。

主要裁减项目有皇室开支、修建殿宇、官僚赏赐等方面。

通过减少支出确实减轻了财政亏空,但对习惯奢华生活的皇室及官僚阶层来说,无疑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2)严格征课制度要增加财政收入,在不新增税种情况下,就要实行严格的征课制度,减少逃税避税的情况,张居正把完成租税征收任务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标准,严格考核。

在处理租税逋欠问题上,坚持把贫民下户与势豪大户区别对待,减轻贫民下户负担,将重点放在势豪大户身上,并认为势豪大户规避纳税的行径是财政收入匮乏的病源所在。

(3)土地清丈与均瑶均赋由于隐匿田亩,拒不缴税现象严重,造成赋税难征,租税大量逋欠,张居正故下决心清丈土地。

通过对隐匿田亩的检括,既可以均平赋役而减轻贫民下户负担,又能不必加赋而增加税收收入。

土地清丈的强有力推行,查出了大量隐占逃税土地,既缓和了赋役不均的矛盾,也延缓了当时的财政困境。

这一措施确实能从根本上解决隐匿逃税问题,但这极大触犯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

(4)一条鞭法通过土地清丈措施的推行,田亩均瑶均赋的思想逐渐流行,为后来推行的“一条鞭法”改革措施创造了有利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经济政治概论〃后期
经济


政治



军备废弛、民穷财竭 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生产力的发 展 土地兼并空前严重
地主与农民矛盾激化 国家加强了对工商业者的掠夺,宦 官充当矿监、税监,巧立税目,横 征暴敛,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有手工业工人、工商业主参加的反 矿监、税监的斗争
明朝各时期财政思想代表人物
明朝经济政治概论〃中期
经济


政治


农具制作和生产技术都有新的发展 经济作物品种增多,产量也相应提高 出现了较大的手工业作坊产生了新型 的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土地兼并日趋激烈,土地急剧集中 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官 宦专权,官僚结党营私 边患不断,北有蒙古瓦刺、鞑鞳, 南部沿海倭寇侵扰,东北女真族的 威胁



所谓立政养民就是要求天子修生养德,实行符合百姓利益的善政,保证 百姓正常生活 蕃民之生,就是使百姓繁养生息 制民之产,就是给百姓一定的产业,保证百姓正常生活 重民之事,就是重视农业生产 宽民之力,就是减轻百姓的徭役负担 愍民之穷,即对鳏、寡、孤、独、废、疾者,人之穷无亲属依倚、不能 自存者,国家给以衣粮或收养 恤民之患,即灾害到来之前有所准备,灾害出现之后要进行救助 除民之害,就是去掉危害百姓生活的祸患 择民之长,即建立基层行政组织,建立各级官吏的选择、奖惩制度 分民之牧,即划分州、道,建立州牧、方伯制度 询民之瘼,即派遣官吏巡行天下,“下乡慰问”
他的理财强调在征收正常赋税的 前提下,如何避免苛敛百姓,保 证国家需要的前提下使百姓富裕, 只有民富国才能富。
兴农安民思想

宽赋役、与民休息、藏富于民 的思想

兴修水利 释放奴婢,“驱丁归农” 鼓励垦荒,计民授田 行养老之政 大兴屯田,以屯养兵 发展农业生产,“勿夺其时”, 及时赈济。
朱元璋
邱濬
张居正
明朝初期财政思想
朱元璋,明朝的创立者, 1368~1398年在位。幼 名重八,又名兴宗,字 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 凤阳东)人。出身贫农, 少时在皇觉寺为僧。元 至正十二年(1352年)参 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韩 林儿称帝时任左副元帅。 1368年建都南京,国号 明,年号洪武。
• • • • •
中国财政思想史
——明朝财政思想简介
明朝经济政治概论〃初期
经济

政治



鼓励移民垦荒,发展农业生产。 大兴屯田,减轻人民负担。 发展经济作物生产,为手工业提供 了更多的原料。 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利于农业发展, 也促进了交通和商业发展 发展工商业。

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有了进一步 发展 对人民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大批奴隶得到解放
权豪势要之家占有良田万顷却不 依法纳税 豪强兼并 投靠与优免
从严考课思想

推行“一条鞭法”

严格考核吏治的“考成法”
“因地”、“宜民”的务实精神 循序渐进的改革思想 “田产税”思想 白银为税的思想 减轻百姓负担的思想

“仁政”思想 “生财、裕国、阜民” 的理财思 想 兴农安民思想 宽赋役、与民休息、藏富于民的 思想 “通商惠工”思想 节俭思想
“仁政”思想

“生财、裕国、阜民” 的理 财思想


施仁政就要给百姓带来实惠,进 而实现民丰物阜。所讲的实惠, 就是要百姓富裕起来,要减省徭 役。 要讲究务实,注重实效。 就是写 史、做文章也要讲究务实真实, 而不能失实和富华。
• • • • •
农商相资 均赋役 节用思想 从严考课思想 推行“一条鞭法”
农商相资

均赋役

商业和商人起着货物流通的作用, 农业和农民起着种植农产品的作 用,如果商品流通不畅,无法保 障农业和农民的需要,农业和农 民就要受到伤害;如果农民不全 力以赴发展农业,就会影响商业 的发展和商人利益。

继续保护封建特权 加剧了土地兼并 役重于赋与定额课征使赋役不均, 民困未除
明朝中期财政思想
• •
邱濬(1420一1495)字仲 深,广东琼山人,幼孤, • 家贫。进士,官至礼部 • 尚书、文理论认识 财政收入理论 财政支出理论 行政财务理论 节俭思想
立政养民的财政思想


朱元璋告诫中书省臣:“夫善政 在于养民,养民在于宽赋。” “自今如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 车丝布之类,皆免税。” 下令免除贵州百姓历年欠税
“通商惠工”思想

节俭思想


认为四民存在,各安其分,各有 其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不能禁抑。 主张对商贾的经营活动给予宽仁 轻税,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严 加管禁,防止非法经营
对理财的理论认识
强调理财的重要性 对理民之财与理国之财的区分 不能以聚敛为借口反对理财,讳言财利 认为理民之财不是改变贫富不均的现状 对于理国之财要做到节用、先做预算,量入为出和去掉 害财之费

财政收入理论
轻税论 增户论,认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在于增加民户 税率、税种适中论 以田为税论,主张以土地为课税对象的赋税制度 痛斥重复征税 主张征收实物,反对征收货币 反对摊逃、预借 反对官营事业 主张互市通商征税 平籴论

财政支出理论

行政财务理论

主张量入为出,实行节用,反对 官吏低俸制,主张高新养廉

主张公私财务要分开 预算论 认为国家应依古制设立计相统管 会计工作 漕运论
明朝后期财政思想
张居正(1525-1582), 字叔大,号太岳,湖广 江陵人。明代著名政治 家、改革家,历任礼部 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 士、礼部尚书兼武英殿 大学士、加柱国、太子 太傅、少傅、吏部尚书、 建极殿大学士、加太子 太师,后入阁为首辅, 居相位。
朱元璋深知:“自古王者之兴, 未有不由于勤俭。其败亡,未有 不由于奢侈。前代得失,可为明 鉴。后世昏庸之主,纵欲败度, 不知警戒,卒濒于危亡。此深可 慨叹。”所以,他“身先节俭, 以训于下”。
朱元璋思想评述
先进性

局限性

不主张讲究财利的功利主义,反对 增加赋税式的理财 从实际出发的务实主义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