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审计差异调整的具体方法(一)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调整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调整审计是指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专业独立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其真实性和合规性的过程。
然而,在进行审计时,审计师可能会发现一些错误、疏漏或不合规的情况,这就需要进行审计调整。
审计调整是指在审计过程中,为了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可靠和合规,对错误进行修正,以获取准确的财务数据和信息。
一、审计调整的目的与作用审计调整是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必然环节,它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通过审计调整,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二、审计调整的步骤与方法1. 发现审计调整的依据审计调整的依据通常是根据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查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错报、漏报、疏漏、重大误差等。
审计师需要在审计过程中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确保发现所有存在的问题,并记录下来作为审计调整的依据。
2. 评估审计调整的影响审计师需要根据发现的问题进行评估,确定这些问题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
一些问题可能是次要的错误和疏漏,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影响较小,可以通过调整修正。
而另一些问题可能是重大的错误和违规行为,需要进行严重的审计调整,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誉。
3. 制定审计调整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审计师需要制定具体的审计调整措施。
这包括修正财务报表、调整相关项目和账目、更正错报的金额等。
审计师要严格按照相关的会计准则和规定进行调整,确保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4. 完成审计调整记录在进行审计调整时,审计师需要完善相关的审计文档和记录,包括调整的原因、调整时间、调整金额等。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审计师进行审计工作的证据,也有助于监督和审计公正性的评估。
三、审计调整的注意事项1. 保持独立性和审计公正性审计师在进行审计调整时,必须保持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原则,不受任何利益方的影响。
审计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循专业准则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公正性。
审计差异调整
21、[1999年证券期货考题]ABC会计师事务所的A和B注册会计师对公开发行A股的XYZ 股份有限公司19×3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XYZ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审计的19×3年度的部分会计资料如下:项目金额(万元)19×3年度主营业务收入12000019×3年度主营业务成本10000019×3年度利润总额1800019×3年度净利润1206019×3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9000019×3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3600019×3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44000其中:股本(每股面值1元)20000资本公积4000盈余公积3600未分配利润16400A和B注册会计师经审计发现以下五个事项:(1)19×3年12月1日,XYZ股份有限公司经批准,将短期闲置的10000万元资金通过银行委托贷款,月利率0.8%,XYZ股份有限公司作了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委托贷款”科目10000万元、贷记“银行存款”科目10000万元的会计处理,但对19×4年1月5日收到的19×3年12月份的银行委托贷款利息收入尚未作会计处理。
(2)XYZ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平均年限法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漏计19×3年7月办公大楼折旧。
该办公大楼原值12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
(3)19×3年11月30日,XYZ股份有限公司清查盘点原材料,发现短缺15万元,作了借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15万元、贷记“原材料”科目15万元的会计处理。
19×3年12月,查清短缺原因,其中属于非常损失部分为14万元、属于一般经营损失部分为1万元,公司作了借记“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科目15万元、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15万元的会计处理。
(4)XYZ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坏账准备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列。
项目11审计差异调整
任务二 进行审计差异调整
一、审计差异调整步骤
(二)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沟通,取得同意调整的书面文件
审计项目组在最终确定了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错误
后,应以书面方式及时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沟通,征求被审 计单位对需要调整财务报表事项的意见。
若被审计单位予以采纳,应取得被审计单位同意调整的书面
1.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 16万元。报表各项目的可容忍错报 不超过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60%。
2.有关账户层次重要性水平如表11-1、11-2所示。
师生教学做 3.审计工作底稿显示的各种错报及应调整分录如下:
( 1)在营业收入审计中,发现天贸公司 2014 年12 月31 日销售给黄 河机电公司的普通车床、刻模铣床,属于提前确认收入563 000 元,同时结转成本316 000元。 审计人员应要求天贸公司做如下调整分录: 借: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563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95 710 贷:应收账款——黄河机电公司 658 710 借:存货——库存商品 贷: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316 000 316 000
师生教学做
3.审计工作底稿显示的各种错报及应调整分录如下: ( 2)在应收账款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东方公司虚构对黄山机电公 司的普通车床销货款,虚增应收账款253 000元和主营业务收入 216 239.32元,同时虚转成本120 000元。 审计人员应要求天贸公司做如下调整分录: 借: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216 239.3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6 760.68 贷:应收账款——黄河机电公司 253 000.00
借:存货——库存商品 贷: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120 000.00 120 000.00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调整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调整一、引言审计调整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发现关于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错误或不适当的会计处理时,通过纠正错误、调整会计数据和财务报表,以确保准确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本文将从审计师进行审计调整的基本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展开论述。
二、审计调整的基本步骤1. 识别调整事项:审计师首先需要仔细审阅财务报表和相关会计记录,并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内部控制人员等进行沟通,确定可能存在的错误或不适当的会计处理事项。
2. 收集证据:审计师需要收集相关的证据来验证对调整事项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包括内部或外部文件、记录、凭证等,以及进行相关的调查和询问。
3. 评估调整事项的影响:审计师需要判断调整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并在审计工作纪录中进行详细说明和记录。
4. 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审计师需要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和内部控制人员沟通,就调整事项进行讨论和解释,并征得他们对调整事项的同意或反馈。
5. 作出调整:根据审计师的审计调整判断和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结果,进行会计数据和财务报表的调整,确保其准确性和合规性。
三、审计调整的方法1. 计量基础变更:在审计调整过程中,审计师可能需要根据相关会计准则的变化或财务报表编制要求的变更,对被审计单位的计量基础进行调整,以确保财务报表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重新分类和重分类:审计师可能会发现被审计单位在财务报表中对某些交易或项目的分类不准确或不当,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分类或重分类,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3. 纠正错误:审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误或错误会计处理时,需要纠正这些错误,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更新披露:审计师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披露进行更新或补充,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充分披露和信息透明度。
四、审计调整的注意事项1. 审慎判断:审计师在进行审计调整时,需要充分审慎地判断调整事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并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调整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调整审计调整是指审计师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过程中,发现错误或不准确之处,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修正和调整的操作。
审计调整的目的是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提高用户对报表的信任度。
本文将介绍审计师在进行审计调整时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审计调整的步骤1. 收集证据:审计师首先需要收集与财务报表相关的证据。
这些证据可能来自于企业内部的会计记录、财务报表、合同文件以及其他相关凭证。
审计师需要仔细审查这些证据,了解企业的会计制度和报表编制规范。
2. 发现错误和不准确之处:审计师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需要比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实际情况,以发现任何可能存在的错误和不准确之处。
这些错误可能包括会计记录的错误、计算错误、旧账未处理、账务分类错误等。
3. 分析原因和后果:审计师在发现错误和不准确之后,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和可能的后果。
审计师可以与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错误出现的原因,并评估这些错误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和重要性。
4. 制定调整方案:根据对错误和不准确之处的分析,审计师需要制定相应的调整方案。
这些调整方案可能包括更正错误、重新分类账务、计算调整数额等。
审计师需要确保调整后的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
5. 核实调整:一旦制定好调整方案,审计师需要核实调整的准确性。
这包括确认调整数额的计算无误、相关账务的正确性等。
审计师也需要核实企业是否已经在财务报表中正确地反映了这些调整。
6. 形成审计意见:最后,审计师需要根据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调整结果,形成相应的审计意见。
审计意见通常包括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调整后的财务状况和业绩等的评价和描述。
二、审计调整的注意事项1. 独立性和保密性:审计师在进行审计调整时,需要保持独立性和保密性。
审计师不应受到任何内外部的压力和干扰,确保对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客观和真实。
审计师也要保护客户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
2. 合规性和规范性:审计师在进行审计调整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
财务报表审计差异的分类及调整
财务报表审计差异的分类及调整【摘要】审计差异指的是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表达和披露的差错,对审计师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有重要影响。
本文对审计差异的分类方法、如何调整,及其对审计报告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性探讨。
【关键词】审计差异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审计差异是审计人员表达审计意见所必须考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在完成外勤审计工作,发表审计意见之前,审计师应将审计差异进行汇总,然后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确定需要调整的审计差异,并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以便审计差异控制在报表层次的重要性以下,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因此,对错报进行界定,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判定,进而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是降低审计风险、正确发表审计意见的先决条件。
一、审计差异的界定(一)审计差异的内涵审计差异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审计差异指的是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而不是错账。
审计差异不同于会计错账,尽管二者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关系。
在多数情况下,会计错账会导致财务报表错报,但有时会计错账却并不会影响财务报表的正确表达,如将应收a公司的应收账款错记为b公司的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本身并不会产生影响。
有时即使没有出现错账,财务报表也可能会出现错报,如没有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重分类为流动负债。
因此,站在审计师的角度,不能把不影响财务报表错账混同于审计差异。
例如,某一笔分录多计了营业收入,而另一笔分录又少计了相同金额的营业收入,考虑到二者之间的抵消关系,该两项差错不能视为审计差异。
也就是说,差错是基于财务报表而言的,而不是基于账务处理的,因为审计师的责任是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二)审计差异的分类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师需要评价未更正的错报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并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
错报的性质不同,调整的要求和调整方法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对审计差异进行适当的分类。
1.已经识别的错报与推断的错报审计差异按照可调整性分为已经识别的错报和推断的错报。
谈谈审计差异调整的具体方法
遇到经济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谈谈审计差异调整的具体方法审计差异是审计人员表达审计意见所必须考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如何就审计差异进行调整,是审计实务中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审计差异的含义及分类所谓审计差异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有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不一致的事项。
审计人员在完成按业务循环进行的内部控制测试、会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和特殊项目的审计后,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审计差异,审计项目经理应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予以初步确定并汇总,并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使经审计的会计报表所载信息能够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这一对审计差异内容的“初步确定并汇总”直至形成“经审计的会计报表”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得以完成的。
编表并不复杂,关键是要看审计差异应不应该调整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审计差异内容按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分为核算误差和重分类误差。
核算误差是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会计核算而引起的误差(即账户记录有错误),用审计重要性原则来衡量每一项核算误差,又可把这些核算误差区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即未调整不符事项),不建议调整的可能不调整,但不是一定不调;重分类误差是因企业未按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编制会计报表而引起的误差(即账户正确,但报表不正确),例如,企业在应付账款项目反映的预付账款、在应收账款项目反映的预收账款等,重分类误差不管大小都要调整。
因此,我们这里将重点讨论核算误差的调整。
二、审计差异调整的具体方法对审计中发现的核算误差,如何运用审计重要性原则来划分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与未调整的不符事项,是正确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的关键。
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性,换言之,注册会计师在划分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与未调整不符事项时,应当考虑核算误差的金额和性质两个因素:第一次调整:情况一:对于单笔核算误差超过所涉及会计报表。
审计差异
审计差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一致,叫审计差异。
在注册会计师考试里面,审计差异就是指错报。
汇总审计差异步骤:(一)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1.审计差异内容按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分为核算错误和重分类错误。
(1)核算错误是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会计核算而引起的错误,用审计重要性原则来衡量每一项核算错误,又可把这些核算错误区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即未调整不符事项);(2)重分类错误是因企业未按企业会计准则列报财务报表而引起的错误。
2.无论是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重分类错误还是未调整不符事项,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通常都是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反映的。
通常需要将这些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重分类错误以及未调整不符事项分别汇总至“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与“未更正错报汇总表”。
3.注册会计师确定了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错误后,应以书面方式及时征求被审计单位对需要调整财务报表事项的意见。
若被审计单位予以采纳,应取得被审计单位同意调整的书面确认;若被审计单位不予采纳,应分析原因,并根据未调整不符事项的性质和重要程度,确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
(二)编制试算平衡表试算平衡表是注册会计师在被审计单位提供未审财务报表的基础上,考虑调整分录、重分类分录等内容以确定已审数与报表披露数的表式。
需要说明以下几点1.试算平衡表中的“期末未审数”和“审计前金额”列,应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未审计财务报表填列。
2. 试算平衡表中的“账项调整”和“调整金额”列,应根据经被审计单位同意的“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填列。
3. 试算平衡表中的“重分类调整”列,应根据经被审计单位同意的“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填列。
4.在编制完试算平衡表后,应注意核对相应的勾稽关系。
审计意见是指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对于鉴证对象是否符合鉴证标准而发表的意见。
对于财务报表审计而言,则是对财务报表是否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编制,以及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的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意见。
项目11审计差异调整
任务一 了解审计差异调整
一、审计差异与审计差异调整 1.审计差异 在完成按业务循环进行的测试与财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程序 的审计后,对审计项目组成员在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 会计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不一致,即审计差异。 2.审计差异调整 审计差异调整是指审计人员通过调整和纠正在审计过程中发 现的错误和舞弊事项,使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得以真 实、正确地反映,是审计结束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任务二 进行审计差异调整
一、审计差异调整步骤
(二)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沟通,取得同意调整的书面文件
审计项目组在最终确定了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 错误后,应以书面方式及时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沟通, 征求被审计单位对需要调整财务报表事项的意见。
若被审计单位予以采纳,应取得被审计单位同意调整的 书面确认;若被审计单位不予采纳,应分析原因,同时 将此项审计差异和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汇总到未更正 错报汇总表中,并根据未调整不符事项的重要程度,确 定是否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反映,以及如何反映。
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而引起的错误。 例如,企业在应收账款项目反映预收账款,在应付账款项
目反映预付账款。
任务一 了解审计差异调整
三、审计差异的调整原则
(一)核算错误调整
1.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
(1)对于单笔核算错误超过所涉及财务报表项目层次重要性水平的, 应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对于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审计人员 需要在工作底稿上记录,并且要求被审计单位调整报表相关的项目。 例如,冲减管理部门固定资产多提折旧4万元,相关调整分录如下:
(2)对于单笔核算错误低于所涉及财务报表项目层次重要性水平,但性 质重要的,如涉及舞弊和违法行为的错误、影响收益趋势等的核算错 误,应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例如,被审计单位财务人员个人家 庭购买一台计算机8 000元,但是通过抬头写成被审计单位名称的方 式在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账上报销,会计账户将其列支为“固定资产”。 相关调整分录如下:
审计差异与审计调整分录的归类分析,财政范文.doc
审计差异与审计调整分录的归类分析,财政-【摘要】审计差异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内容。
注册会计师对于工作中发现的审计差异往往需要通过编制审计调整分录进行调整。
目前我国对审计差异的认定和调整缺乏统一规范,影响会计报表的审计质量。
文章以审计目标为切入点,按照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认定对审计差异进行了系统分类,根据分类结果论述了不同差异类型的审计调整方法,并分析了在编制调整分录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以期通过论述使审计差异调整方法在理论上更加完善,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切实可行。
【关键词】审计; 审计差异; 调整分录; 注册会计师中图分类号:F24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3-0103-04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与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内容被称为审计差异。
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审计差异,一般需要通过编制审计调整分录进行调整。
审计调整分录是由注册会计师编制的用于记录其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和漏报情况的审计工作记录,是审计证据的重要组成内容。
对于如何编制审计调整分录,审计学教材有解释说明的很少。
审计理论工对审计差异的内容和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方法与编制技巧做过多方面的分析探讨。
但是,笔者通过对大量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对于审计差异和审计调整分录的研究还都比较零散,对于审计差异到底有哪些类型,不同的审计差异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有什么规律可循,目前为止审计理论界尚未有人去做系统的归类分析。
审计实务中对于审计差异的调整,注册会计师也都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习惯自行编制调整分录,对审计差异的认定与调整缺乏统一的规范,影响会计报表审计的规范性和审计质量。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的归类分析,以阐明审计差异调整的理论依据并使审计差异调整的实际操作有规律可循。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调整
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调整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可能会遇到需要进行审计调整的情况。
审计调整是指在审核财务报表的过程中,根据一些特殊情况和准则要求,对已经完成的审计工作进行必要的更改和调整。
本文将探讨审计师如何进行审计调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审计调整的定义和意义审计调整是指审计师在审核企业财务报表时,根据发现的问题和准则要求对已完成的审计工作进行更正和调整的过程。
审计调整的目的是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提高审计报告的可靠性。
二、审计调整的原因及常见情况1. 错误和遗漏:企业会计人员可能因疏忽或误解会计准则,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存在错误和遗漏。
审计师在审核过程中发现这些错误和遗漏后,需要对相关科目进行调整,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2. 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可能因业务发展或会计准则变化需要调整会计政策。
审计师在审核过程中需确认企业是否按照准则要求进行会计政策的变更,并对相关科目进行调整。
3. 会计估计变更: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会涉及大量的会计估计,如坏账准备、存货减值等。
如果企业在会计估计方面存在错误或者变更了估计方法,审计师需要对相关科目进行调整。
4. 对冲会计:对冲会计是一种对冲风险的会计处理方法,若企业采用了对冲会计,审计师需对对冲工具的会计处理进行验证,对冲关联科目进行调整。
5. 重大事项的披露:如果企业存在没有按照准则要求披露的重大事项,审计师需提出相应的调整,确保财务报表披露全面准确。
三、审计调整方法1. 确定调整范围: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准则要求,确定需要进行调整的范围和科目。
2. 收集证据:审计师需要收集与需要调整的科目相关的证据,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银行对账单等。
3. 计算调整金额:根据准则要求和审计师的专业判断,计算需要调整的金额或比例。
4. 编制调整分录:根据计算得出的调整金额,审计师需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并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以备审计报告编制时使用。
财务报表审计差异的产生及调整原则
财务报表审计差异的产生及调整原则所谓财务报表审计差异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错报。
财务报表中存在错报是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并有碍于会计基本目标的实现。
产生错报的责任在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和治理层。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是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但“在任何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要求管理层就已识别的错报调整财务报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重要性》)。
可以说,识别错报和调整错报贯穿于报表审计的始终,分析产生错报的原因、途径及调整错报的原则有利于注册会计师做好报表审计工作。
一、财务报表审计差异的产生1.产生财务报表审计差异的原因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
然而,编制财务报表工作出现错误难以避免,舞弊行为时有发生,于是便产生了财务报表审计差异。
错误是指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非故意行为,主要包括:为编制财务报表而收集和处理数据时发生失误;由于疏忽和误解有关事实而作出不恰当的会计估计;在运用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包括披露)相关的会计政策时发生失误。
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以下两类故意错报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导致的错报;侵占资产导致的错报。
舞弊导致的错报与错误导致的错报相比,前者更加隐蔽,审计风险更大。
舞弊涉及的人员在被审计单位中的职位越高,则舞弊导致的错报可能表明存在更具广泛影响的问题。
注册会计师应当以职业怀疑态度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并且充分考虑由于舞弊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以降低审计风险。
2.产生财务报表审计差异的途径无论是何种原因导致的错报,其途径不外乎通过违背认定而实现。
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由各类交易和事项认定、期末账户余额认定和列报认定等各层次信息汇集加工而成。
审计调整简要论述(doc 9页)
审计调整简要论述(doc 9页)审计调整(一)审计调整对审计中发现的被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有关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CPA应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予以初步确定和汇总,并建议被审单位进行调整。
实务中,审计差异调整事项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通常都是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反映,且汇总为审计差异调整表一并反映。
审计差异调整表是CPA编制试算平衡表和代编经审计的会计报表的重要基础,审计调整分录与企业日常的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没有什么差别,将需要调整的会计事项视同该事项刚刚发生,按照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即可。
(二)会计调整审计调整对于被审单位而言,属于会计调整,不仅强调调整结果,而且关注调整的过程,一般需作跨年度调整。
如果不涉及损益的事项,其处理方法相对简单,就是错的更正方法;但如果涉及到损益类事项的调整。
就是会计调整。
问题:审计调整分录与会计调整分录有什么区别?(审计调表,会计调账)解答:审计调整分录和会计处理分录,是从注册会计师角度和被审计单位两个角度进行业务处理的体现,二者有着本质的差异。
对于两者的区别,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来把握:(1)编制主体审计调整分录由注册会计师编制;而会计账务处理分录由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人员编制,二者编制的主体不同。
(2)责任划分注册会计师承担的是审计责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承担会计责任,审计责任不可替代、减轻和免除会计责任。
由此注册会计师行使的是审计职能,不可代行管理层的管理职能;而编制会计分录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会计责任,因此注册会计师所编制的审计调整分录不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而只能作为注册会计师调整会计报表的依据。
(3)记录对象审计调整分录记录的对象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错报,所调整的对象直接针对存在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也就是错报所造成的最后结果。
审计调整分录与会计制度规定的账务处理程序没有多大联系(不针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
会计分录则是针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按照相关会计法规规定材料”,因为在会计报表项目中,原材料在“存货”项目中体现。
0 补充-审计流程+审计差异调整
例:被审计单位有偿出售机床一台,账面原值10万元, 已提折旧4万元,作价收款5万元。未审计前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营业外收入 50000
『错还是对?』
9
上述处理不符合规定要求。正确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
50000
40000
营业外支出 10000 贷:固定资产 100000
审计学
专题1:框架体系 专题2:审计流程 专题3:审计差异调整
业务承接
起码的质量要求
独立审计 的灵魂
专题一、框架体系
审计业务 审计目标 计划审计工作 执行审计程序
鉴证 审阅业务
服务 其他鉴证
审计准则 总体策略 具体计划 审计重要性
独立性
管理层认定
风险导向审计 的直接体现
职业 道德 规范
审计风险
风险评估程序 审计证据 审计差异调整 完成审计工作 审计工作底稿 发表审计意见 审计报告
(三)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 ——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核算误差)
七、编制试算平衡表
18
内容讲解到此结束!
19
4
一、何谓审计差异?
注册会计师可能发现被审计单位某些业务的会计
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规定,致使账户或 财务报表上一些项目反映的金额与经过审定的金额不 一致,这就是审计差异。
5
二、何谓审计调整?
注册会计师归纳审计差异,根据重要性原则予以
初步确定并汇总,编制调整会计分录和重分类分录,
10
调整规则:
把上述两笔会计分录对比,其中两者一致的科目不必出现在调 整分录;正确分录中有的、而原分录中没有的科目,应按相同 方向出现在调整分录上;原分录上有的、而正确分录中没有的 科目,则按相反方向出现在调整分录上。
审计调整方法
审计调整方法第一篇:审计调整方法审计调整方法注册会计师在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审计后,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对相关的核算误差和重分类误差进行调整,注册会计师把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财务报表当作未结账对待,编制“账项调整分录汇总表”或“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通常称之为“调表”,所以调整的时候使用报表的项目名,如“存货”),被审计单位除了调整财务报表之外,还应调整下期的相关会计账簿记录。
这就会涉及到会计账项的调整,即会计调整(通常称之为“调账”)。
【例题1】20×8年2月12日CPA实施函证发现,被审计单位在2007年12月20日记录的向某单位收取的应收销货款500万元并不存在。
(假设调整不考虑相关税金和成本)这是虚构的一笔销售业务,可以先把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列出来,然后反向借贷冲抵。
被审计单位所列分录:借:应收账款5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审计调整分录:借:营业收入500贷:应收账款500会计调整分录: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00贷:应收账款500一、审计调整在审计测试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一些错误的会计处理或有些业务未作处理,也有可能是在会计账目处理上恰当,但在编制报表时未进行恰当的分类。
对于这些问题,注册会计师一般应要求被审计单位编制调整分录或重分类分录,对相关报表项目进行调整,以使财务报表恰当地反映其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
(一)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审计调整的对象直接针对存在错报的财务报表项目,也就是对错报所造成的最后结果进行调整。
需要编制调整分录的误差一般包括错报和漏报二类,下面分别针对这两类误差介绍其调整分录编制的思路。
1.对错报的调整。
编制错报的调整分录一般有以下3种方法:(1)正误对照分析法先检查企业原账面记录(错误分录),然后自己做出正确的分录,再将错误和正确的分录均记录在草稿上,最后比较这两个分录,分析哪些项目多计或少计而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
审计调整怎么做
审计调整怎么做审计调整是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要或重大审计差异进行的调整。
审计差异调整事项在审计工作底稿中通常都是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反映,且汇总为审计差异调整表一并反映。
审计差异调整表是注册会计师编制试算平衡表和代编经审计的会计报表的重要基础。
调整分录思路:(1)调表不调账;(2)使用报表项目;不能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3)调整方法:将被审计单位错误的分录与正确的分录对比,形成调整分录。
错误分录中有的项目,正确分录不应有——反向冲回;错误分录中没有的项目,正确分录中应有——补记;错误分录和正确分录均有的项目,金额错——调差额;错误分录和正确分录均有的项目,金额正确—不调;提示:审计调整分录是注册会计师对审计差异进行的调整,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主要是针对被审计单位的错报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因此调整分录中都要使用报表项目,不应该使用会计科目,审计调整是调表不调账的。
会计上的调整分录一般是发现之前的记账错误而直接在账务记录中更正过来。
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其实很简单,只要将原错误的分录冲掉,再重新编制一个正确的分录即可,注意要使用相应的报表项目。
注意事项第一、如何不会出现审计调整的思路混乱,就掌握两个字“差异”。
1、寻找错误的会计分录和会计事项,第一,熟练掌握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知道基础的会计账务处理。
只有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才能进行改正。
2、在正确和错误之间会产生一个“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我们要进行的审计调整,依据的是审计准则。
3、调整的方法就是上面讲到的。
第二、注意两个时间的要求。
1、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所以调整的是期初、期末的报表。
简单来讲,就是资产负债表里面的那些有金额的数字,我们要合理保证是正确的。
2、利润表是时期数,体现的是发生额,所以重点是从全年的角度去思考报表项目,关注:分类、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这些基本的审计目标要求。
第三、关于连续编制的情况1、掌握一个基本的逻辑关系:期初 --> 本期发生 --> 期末,也就是我们思考问题,要从时间的连贯性上来考虑。
强化跟踪审计进度偏差的分析与调整
强化跟踪审计进度偏差的分析与调整审计是管理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和改进业务流程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在进行审计过程中,审计进度偏差常常出现,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困扰。
本文将针对强化跟踪审计进度偏差的分析与调整进行探讨,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应对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审计进度偏差分析审计进度偏差是指实际审计进展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异,可能出现提前或延迟的情况。
审计进度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预期不准确:审计计划制定时,未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难点,导致进度计划与实际工作存在差异。
2. 资源不足:审计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如果资源配备不足,就容易导致工作进度的滞后。
3. 沟通不畅:审计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的协作,如果沟通不畅或信息传递有误,就会导致进度的偏差。
4. 无效管理:审计过程中的管理不到位,如任务分配不当、进度监控力度不够等,都有可能引起进度偏差。
二、调整审计进度偏差的方法针对审计进度偏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调整:1. 重新评估计划:审计进度偏差发生后,首先要重新评估审计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原计划进行修订,以更符合实际情况。
2. 资源调配:根据审计进度偏差的具体原因,可以适当增加或调整审计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以保证工作进展顺利。
3. 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共享。
同时,可以通过定期的会议或沟通平台,了解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计划。
4. 加强管理:做好审计过程的细致管理,包括任务分配、进度监控、风险识别等。
通过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和执行标准,确保审计工作按计划进行。
5. 风险管理:审计工作中难免会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管理者需要及时发现和应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管理,以尽量减少进度偏差的发生。
三、案例分析为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上述调整方法,下面将结合一个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某公司的审计部门在进行年度财务审计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审计进度出现了偏差。
审计差异处理
❖ 以下举例说明审计差异调整表的编制方法。
审计差异处理
❖ 例:蓝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对ABC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后发现 下列需调整的事项:
审计实务
审计差异处理
❖ 1.审计差异概念:
❖ 对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各项目审计完毕之后,可 ❖ 能发现某些项目报表数与审计确认数之间存在着 ❖ 一定的差额,即审计差异。
❖ 2.审计差异分类: ❖ 审计差异按是否需要调整帐户记录可分为核算差
异和重分类差异。
❖ 核算差异:是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 会计核算而引起的差异;
❖
这主要看其差异的重要性程度:
❖ (1)对重要的审计差异应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并作调整处理;
❖ (2)对不重要的审计差异可不作调整处理。
审计差异处理
❖ 3-2:审计实务中对审计差异的调整一般按下列两个步骤来进行。
❖
第一步: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
❖
第二步:编制试算平衡表
审计差异处理
❖ 一、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
❖
贷:管理费用1,000,000
❖ 6、借:应付福利费170,000
❖Leabharlann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
审计差异处理
❖ 7、借:主营业务收入5,000,000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850,000 ❖ 贷:应收帐款5,850,000 ❖ 8、借:库存商品3,000,000 ❖ 贷:主营业务成本3,000,000 ❖ 9、借:预付帐款1,500,000 ❖ 贷:应付帐款1,500,000 ❖ 10、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478,500 ❖ 贷:所得税费用478,500 ❖ 11、借:未分配利润971,500 ❖ 贷:本年利润971,500 ❖ 12、借:盈余公积145,725 ❖ 贷:未分配利润145,725
审计师行业工作中的准则差异与审计程序调整
审计师行业工作中的准则差异与审计程序调整在审计师行业工作中,准则差异是一个常见而重要的问题。
由于各国或地区的法律、监管机构以及商业环境的不同,审计准则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这些准则差异可能导致审计程序的调整,以确保审计师能够准确、有效地履行其职责。
本文将探讨审计师行业工作中的准则差异与审计程序调整所涉及的重要方面。
1. 国际准则与国家准则的差异在全球范围内,审计师需要同时遵守国际准则和国家准则。
国际准则由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IAASB)制定,旨在建立全球审计业务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然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机构可能会制定自己的审计准则,以适应当地的法律和商业环境。
这些准则之间的差异可能包括报告要求、审计程序和披露要求等方面。
2. 差异的影响与挑战准则差异可能对审计师带来一些影响与挑战。
首先,审计师需要了解并熟悉适用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审计准则,以确保其工作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
其次,准则差异可能导致审计程序的调整,以确保符合适用准则的要求。
例如,在某些国家,可能要求在审计程序中特定的测试和程序,而在其他国家可能有所不同。
审计师需要根据准则的要求和客户的具体情况对审计程序进行相应的调整。
3. 调整审计程序的方法为了应对准则差异,审计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调整审计程序。
首先,审计师应该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并熟悉适用的准则,并与客户进行沟通,确保双方都明确了解审计的目标和要求。
其次,审计师可以参考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准则,以获取更多的参考和经验。
这有助于审计师更加全面地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并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审计师还可以与客户讨论准则差异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并共同商定适当的审计程序。
4. 准则趋同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审计准则的趋同性也在提高。
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与各国监管机构密切合作,逐步推动国家准则与国际准则的一致性。
这有助于降低准则差异带来的挑战,并提高全球审计工作的效率和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审计差异调整的具体方法(一)
审计差异是审计人员表达审计意见所必须考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如何就审计差异进行调整,是审计实务中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审计差异的含义及分类
所谓审计差异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有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不一致的事项。
审计人员在完成按业务循环进行的内部控制测试、会计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和特殊项目的审计后,对于审计中发现的审计差异,审计项目经理应根据审计重要性原则予以初步确定并汇总,并建议被审计单位进行调整,使经审计的会计报表所载信息能够真实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这一对审计差异内容的“初步确定并汇总”直至形成“经审计的会计报表”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和试算平衡表得以完成的。
编表并不复杂,关键是要看审计差异应不应该调整以及如何进行调整。
审计差异内容按是否需要调整账户记录可分为核算误差和重分类误差。
核算误差是因企业对经济业务进行了不正确的会计核算而引起的误差(即账户记录有错误),用审计重要性原则来衡量每一项核算误差,又可把这些核算误差区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和不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即未调整不符事项),不建议调整的可能不调整,但不是一定不调;重分类误差是因企业未按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编制会计报表而引起的误差(即账户正确,但报表不正确),例如,企业在应付账款项目反映的预付账款、在应收账款项目反映的预收账款等,重分类误差不管大小都要调整。
因此,我们这里将重点讨论核算误差的调整。
二、审计差异调整的具体方法
对审计中发现的核算误差,如何运用审计重要性原则来划分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与未调整的不符事项,是正确编制审计差异调整表的关键。
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性,换言之,注册会计师在划分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与未调整不符事项时,应当考虑核算误差的金额和性质两个因素:
第一次调整:情况一:对于单笔核算误差超过所涉及会计报表项目(或账项)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应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
情况二:对于单笔核算误差低于所涉及会计报表项目(或账项)层次重要性水平,但性质重要的,比如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核算误差、影响收益趋势的核算误差、股本项目等不期望出现的核算误差,应视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
第二次调整:对于单笔核算误差低于所涉及会计报表项目(或账项)层次重要性水平,并且性质不重要的,一般应视为未调整不符事项,但当若干笔同类型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数超过会计报表项目(或账项)层次重要性水平时,应从中选取几笔转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过入调整分录汇总表,使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金额降至项目层重要性水平之下。
第三次调整:所有项目错报漏报的合计数与报表层重要性水平相比较,如果超过报表层重要性水平,则应从中选取几笔转为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过入调整分录汇总表,使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金额降至报表层重要性水平之下。
第四次调整:考虑前期未调整的、继续影响本期的错报漏报金额;如果和第三次调整后的合计数超过报表层的重要性水平,继续调整,直至剩下的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金额低于报表层重要性水平。
第五次调整:考虑期后事项、或有事项的影响,调整方法同上。
具体调整过程举例说明如下:
例如:分报表项目看,假设只考虑应收账款项目,其重要性水平为30万元,报表层重要性水平300万元;那么,
第一次调整:情况一:在应收账款项目中,如果单笔核算误差超过项目层重要性水平30万
元,就要建议调整。
如:发现一笔40万元的错报,肯定要调,因为超过了项目重要性水平30万元。
情况二:如果单笔核算误差低于30万元,但性质重要,也要建议调整。
例如:发现一笔15万元的错报,是与另外一单位串通舞弊造成的,建议调整,因为其性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