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赏析

合集下载

与朱元思书理解赏析

与朱元思书理解赏析

与朱元思书理解赏析嘿,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

你们说,这作者吴均是不是特牛?他写的这文章啊,就像一幅超级美的画一下子展现在咱们眼前。

一开始,他说“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我的天,我一读到这,就好像自己站在那,啥风啊烟啊都没了,天和山的颜色都融到一块儿去了,这画面美不美?可能你们会想,这有啥特别的呀?但我觉得,就是这简单几个字,把那种宁静、干净的感觉一下子就给整出来了。

再往后看,“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哇塞,这感觉多自由啊!就像咱们放假了,随便到处跑,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多爽!也许你们放假出去玩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话说得可真够大胆的!他就这么肯定这山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难道就没有别的地方能比?我觉得吧,可能是他当时看到那景色,太激动了,一下子就这么说了。

说到这水,“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水得多清啊!清得能看到水底的鱼和石头,就像一块大玻璃似的。

你们想想,要是能在这样的水里游泳,那得多棒!还有那山,“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这山简直就像在比赛,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牛!我就在想,它们是不是也想出名,想让大家都注意到它们?“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这声音,多热闹啊!泉水叮叮咚咚,鸟儿叽叽喳喳,蝉叫个不停,猿猴也扯着嗓子喊。

难道它们是在开音乐会?这文章写得这么好,吴均是不是有啥秘诀?也许就是他用心去感受了,把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都实实在在地写下来了。

咱们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学学他?不过,我有时候也在想,要是我去了那地方,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不?可能够呛,我估计就只会说“哇,真美!”哈哈,你们是不是也觉得我没文化?反正啊,这《与朱元思书》真的是太棒了!咱们多读几遍,说不定也能写出美美的文章来呢!你们说是不是?。

《与朱元思书》课文赏析

《与朱元思书》课文赏析

《与朱元思书》课文赏析
本文是吴均向朱元思述说富春江及其沿岸山川之美的一封信,寥寥百余字,把富阳至桐庐的一段富春江的山光水色,描画得生动逼真,读后令人向往。

因此,这篇文章历来被当作山水佳作来观赏。

文章从行船游江的实感动身,着力描画了富春江的山山水水,含蓄地否定了世俗官场,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

本文写景逼真传奇,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首段用“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八个字勾勒出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水之美,真是一幅天高气爽、色彩清丽的图画。

紧接着,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高度概括其整体特点。

下文分别就“奇山”“异水”进行具体描画,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水皆缥碧”四句是从静的角度写“水”,“急湍甚箭”二句是从动的角度写“水”。

然后写“奇山”,采纳拟人手法,通过“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等语句,化静为动,突出了奇峰与天争高的壮观。

而“泉水激石”六句从音响的角度为“奇山异水”锦上添花。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两句既是抒发感叹,也是从侧面颂扬山水之美。

全文层次清晰,历历如画。

本文是骈体文,多用对偶句,四言为多,间有六言,句式整齐而有变化。

文中用字既千锤百炼,又生动晓畅,如用“奇”“异”总括富春江山水特色,用“箭”“奔”比喻江水迅急汹涌,用“竞”“争”形容山峰相互依恃,争相向上崛起的形状,可谓字字传神。

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及赏析《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抒发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希望大家喜欢。

与朱元思书原文欣赏: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原文翻译: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

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原文赏析: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人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段写“异水”。

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出了其晶莹清澈的静态美:这水仿佛透明似的,可以一眼见底,连那倏来忽去的游鱼,水底累累的细石,都可以一览无余。

《与朱元思书》赏析

《与朱元思书》赏析

《与朱元思书》赏析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jiā)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xuān)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yīng)嘤成韵。

蝉(chán)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横柯(kē)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1.《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82版)卷七。

本文为作者写给朱元思讲述行旅所见的信。

吴均(469—520),字叔庠。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

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其作品收集在《全梁文》《艺文类聚》里。

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风和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此句中的富阳与桐庐都在杭州境内,富阳在富春江下游,桐庐在富阳的西南中游。

如按上文“从流飘荡”。

则应为“从桐庐至富阳”,可能为作者笔误。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7.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

缥:青白色。

碧:淡绿色。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2.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3.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古诗与朱元思书翻译赏析

古诗与朱元思书翻译赏析

古诗与朱元思书翻译赏析文言文《与朱元思书》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前言】《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字玉山,生平不详)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的规劝。

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1书:信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3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4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5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6自:从。

7至:到。

8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9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10皆:全,都。

11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

12游鱼细石: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

13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4急湍(tuān):急流的水。

急,迅速,又快又猛。

湍,水势急速。

15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胜过,超过。

为了字数整齐,中间的“于”字省略了。

16若:好像。

17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18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

19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与朱元思书赏析

与朱元思书赏析

与朱元思书赏析
朱元思的《书赏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独到的见解,吸引了许多读者。

本文试图对其进行简要的赏析。

整篇文章抒发了朱元思对书法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在文章开头,他对书法进行了简要的定义,并强调了书法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他认为,书法不仅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艺术创作,通过笔墨的流淌和布局的安排,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接下来,朱元思论述了书法的审美特征。

他认为,一篇优秀的书法作品应具备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特点。

形神兼备,意味着书法作品既要具有良好的形态结构,又要表现出独特的精神气质。

气韵生动则要求书法作品要有生机与灵动,流露出作者独特的艺术风格。

朱元思还探讨了书法与个性的关系。

他认为,书法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艺术表达方式,每个人的书法风格都应该独具特色。

他强调了在学习书法时要注重个性的培养,不要过分追求模仿他人,而是要通过学习多种书法风格,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最后,朱元思以自己的书法实践为例,展示了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他谦逊地表示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但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一定能够在书法的道路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综上所述,朱元思的《书赏析》是一篇对书法进行深入探讨和赏析的文章,他以自己的独特理解和个人经验,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精彩的书法艺术图景。

这篇文章不仅对书法的艺术性进行了阐述,还关注了书法与个性的关系,对于爱好书法的读者,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与朱元思书佳句赏析

与朱元思书佳句赏析

与朱元思书佳句赏析1. 与朱元思书赏析《与朱元思书》是梁朝的吴均写的⼀篇写景⼩品⽂。

“书”即书信,这篇短⽂是他写给朋友朱元思的⼀封信。

这封书信⼏乎通篇都是写景,写了富春江上秋天美丽的景⾊,也许作者写这封信的⽬的就是要把观赏到的独特景⾊告诉朋友。

下⾯让我们跟随作者⼀同来领略富春江上的美景吧。

“风烟俱净,天⼭共⾊”开头⼋个字点出了秋季的晴爽天⽓,从⼤处落笔,勾勒出⼴阔辽远的境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则表现了作者轻松愉快、舒畅惬意的⼼情。

开头的这四句话是概括地描写,为全篇的开头。

以下就要写具体的景物了。

“⾃富阳⾄桐庐,⼀百许⾥,奇⼭异⽔,天下独绝。

”富阳、桐庐两个地名就点出了富春江。

这条江⽔,从富阳上溯到建德⼀段,叫做富春江。

⽂中描写的就是从富阳到桐庐这⼀百多⾥之间的富春江上的风景。

作者赞美它是“奇⼭异⽔,天下独绝”。

那么这⾥的⼭怎样“奇”,⽔怎样“异”呢?再看下⽂的具体描绘。

先看作者眼中的“异⽔”:“⽔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直视⽆碍”。

是说富春江的⽔清明澄澈,从⽔⾯⼀直可以看到⽔底。

⽔底下游来游去的⼩鱼和砂砾,都能⼀览⽆余,历历在⽬。

这四句写出江⽔的平缓流动时的情景,遇到急流,情况就变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作者笔锋⼀转,写出了另⼀种景象,运⽤形象的⽐喻说富春江的⽔流得⽐射出的箭还要快,迅猛的浪头就像飞奔的骏马⼀般,⽓势格外雄壮。

⽂章先写江⽔的⽂静,后写江⽔的飞动,这样对⽐鲜明,突出地表现了富春江⽔的变幻多姿。

上⽂我们领略了“异⽔”,那么“奇⼭”⼜是怎样的呢?作者⼜写道:“夹岸⾼⼭,皆⽣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直指,千百成峰。

”富春江的两岸都是⾼⼭,把江⽔夹在了中间,所以作者⾸先点出这⼭的特点。

适值秋天,有的树⽊落了叶⼦,有的树叶变了颜⾊,⼭林中呈现出⼀⽚寒冷萧瑟的景象,此之为“寒树”。

“负势竞上”是说两岸的⼭峰都依仗着各⾃的险要地势,互相争着向⾼处长去。

“互相轩邈”,“轩邈”是⾼远的意思,说⼭峰⼀个⽐⼀个⾼,⼀层⽐⼀层远。

《与朱元思书》美点赏析

《与朱元思书》美点赏析

《与朱元思书》美点赏析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与其说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还不如看作一篇景色优美的游记散文。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文中描摹了优美的山水,并且课文的结构十分鲜明,句式非常工整。

以下我们就以这三点来具体分析一下课文的艺术特色。

一、奇异的山水体现景色美。

课文写的是富春江的水和两岸的山。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了它们的特点。

写水时抓住“清”这一特点从静态的角度来写,结合具体的事物来表现;而写“急”这一特点时则从动态的画面来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映了江水的变化,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从而突出了水的异。

写山时作者先通过视觉的角度、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巧妙地把群山的静态美转化为动态美,不仅赋予山以生命活力,而且突出了山的高度。

接着写了山峰中的泉水、百鸟、鸣蝉、山猿,从听觉上感受到了一首山林交响曲,使得整个山林变成了美妙的音乐世界,使人心旷神怡。

最后补写的山峰上的丛树枝繁叶茂、长势葱茏,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又照应前文的“寒”字。

这里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山的“奇”。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比喻的修辞结合丰富的想象给我们描摹了一幅优美的富春江山水图。

二、总分的结构体现层次美。

作者在文章开头部分首先用“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两句点明了自己游览的去向和路程,接着突出了课文的文眼——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另外从“奇”和“绝”二字上我们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作者用了十分精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富阳至桐庐一带山水的总体特点,从结构上看属于总写。

从文眼中我们可以看出富春江上吸引作者的是异水和奇山,于是在概括了山水总的特点之后,作者分两段来具体向我们描绘美丽的景色。

第二段作者抓住江水“清”“急”的特点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描写。

第三段先从视觉和听觉连方面的感受来写两岸的高山,然后是作者由此产生的联想,抒发的心志,最后补写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

文章虽短,但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从全文来看,属于总分的结构;从段落来看,属于并列的结构。

《与朱元思书》赏析

《与朱元思书》赏析

与朱元思书吴均一、感知文体书---书信,一种文体。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讲究对仗和声律,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书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二、文章的3个自然段分别写什么?这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顺序)?1、富春江的景色: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总2、描写异水 ▏3、描写奇山 分三、赏析1、文中哪一句话最能概括课文所写景色的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本文所写景色的总体特征,全文都围绕着“奇”和“异”这两个字在做文章。

2、第一段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赏析第一段)先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远景着笔,作静态描写;其次“从流漂荡,任意东西”不仅写出了江流宛转,随山形而变,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景的悠然自得之感,是动态描写;最后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概括了一百余里游览途中所见之美,领起全篇。

3、文章是如何抓住“异”和“奇”两字来写水和山的?4、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这样写好在哪里?以动写静,使静止的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5、“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6、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寓情于景,进行议论性的抒情。

这种感受是一种设想,以有雄心壮志的游者也要产生隐居思想来衬托山水景物的魅力,表现出作者1对大自然的热爱,透露出作者2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以及3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中心) 给予 信水色—— 山势—— 山声—— 山色—— 水态—— 缥碧 静(清) 动(急) 高山寒树轩邈成峰水激 鸟鸣 蝉转 猿叫 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 比喻、夸张 (秀丽、高峻) (幽静) (林茂荫浓) 夸张、侧面描写 比拟 以动写静 对偶 以声衬静 异水 奇山。

吴均《与朱元思书》文言文译文及鉴赏

吴均《与朱元思书》文言文译文及鉴赏

吴均《与朱元思书》文言文译文及鉴赏《与朱元思书》是由吴均所创作的,作者抓住此山此水特征,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充满生命力的山水图,让读者充分享受到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之美”。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译文风停,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急流的水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的啼叫不绝。

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与朱元思书》注释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赏析及翻译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赏析及翻译

吴均《与朱元思书》原文赏析及翻译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净尽,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流荡漾,任凭船儿东西漂泊。

从富阳县到桐庐县(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

(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高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冷冷的清响;好鸟儿相向和鸣,唱出和谐而动听的声音。

(树上的)蝉儿一声接一声不断地叫,(山中的)猿猴也一声一声不住地啼。

那些怀着对名利的渴望极力高攀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心;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象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赏析【《与朱元思书》赏析(丁长河)】梁陈之际的吴均以写景小品文在当时文坛上独树一帜。

《梁书》本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之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代表作。

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可是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非通常事务的叙述,亦无客套的絮语,而是奇山异水的描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开篇别开生面,新辟奇境,节奏明快,如陡板走丸,精彩夺人。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文章赏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文章赏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与朱元思书》文章赏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课内拓展:《与施从事书》
故鄣zhānɡ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

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

秋露为霜,春罗被径。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信足荡累颐yí物,悟衷散赏。

翻译:
故鄣县往东三十里,有座青山,悬崖陡峭,连接云霄,山峰直插银河;绿色的屏障千重百叠,清清的河水千回万转。

归来的鸟,比翼竞飞;喝水的猿猴,手臂相接,探头水面。

秋露变为霜,春草覆盖着小路。

“风雨突来时有如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

”我深信这些景物可使人消除疲劳,怡养性情,使人心胸开阔,得到慰藉。

注释
[施从事]:不详。

从事,宋以前对幕僚的称呼。

[故鄣]:古县名,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北。

[干天]:直插云霄。

[汉]:指银河。

[企水]:口渴思饮。

[罗]:一种地衣类植物。

“风雨”二句:出自《诗·郑风·风雨》。

指山中风雨交加,天色昏暗,鸡鸣不止。

[荡累]:消除忧虑。

[颐物]:留连物态以怡养性情。

[悟衷]:开扩心胸。

[散赏]:散心,欣赏。

古诗词鉴赏 《与朱元思书》

古诗词鉴赏  《与朱元思书》

古诗词鉴赏《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南北朝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风停,烟雾都消散尽净,高爽的晴空和山峰是一样的颜色。

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

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

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地啼叫不绝。

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

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注释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风烟俱净:烟雾都消散尽净。

风烟,指烟雾。

俱,全,都。

净,消散尽净。

共色:一样的颜色。

共,一样。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顺,随。

任意东西:情境任凭船按照自己的意愿,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东西,方向,在此做动词,向东漂流,向西漂流。

自:从。

至:到。

许: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

独,只。

绝,绝妙。

皆:全,都。

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淡青色。

《与朱元思书》的情感

《与朱元思书》的情感

《与朱元思书》的情感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山水小品,
是吴均写给好友朱元思的信中的一个片段,被视为骈文中写景的精品。

全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富春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的热爱之情。

作者在描述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如比喻、夸张、对偶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同时,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赞美之情。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通过对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朱元思书》赏析
襄樊市第三十五中学聂卫平
齐梁之际文风浮艳,多以典故词藻取胜,吴均的诗文却以清新刚健、以景传情之长而自成一格,对当时文坛及后世影响极大。

其代表作《与朱元思书》娴熟运用多种技法,描绘一幅充满诗情画意、清新淡雅的水墨山水画,脍炙人口,令人悠然神往。

一、多用修辞,生动传神
文章第二段先用夸张手法写江水清丽秀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极力表现水之澄澈明净;游鱼戏水,逗人游兴;细石垒垒,怪形异状,鱼石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给人以清丽秀美之感。

又用比喻手法写江水奔放壮美。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把“急湍”比作离弦之箭,把“猛浪”比作飞奔之马,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江水如万马奔腾的气势,让人仿佛联想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激烈战斗场景,让人心惊魄动、壮怀激烈、心潮澎湃,给人以奔放壮美之感。

第二段用拟人手法将富春江两岸峻峭秀美的山岳描写得出神入化。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一个“夹”字生动写出山之高峻,一个“竞”字又更写出山之神,让人仿佛看到山峦相互攀比,争相比谁高。

这两个字以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把群山写得生机盎然、活跃飞动,仿佛让人联想到“欲
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气概。

二、动静互见,虚实相生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写山音动静互见、摇曳多姿,从泉响鸟鸣、蝉转猿啼表现了声音的实感,错落有致,汇成一曲悦耳动听的山林交响乐,这里以声音的动感来衬托山林的幽静,这是以动写静、寓视于听的手法。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写光线随枝条的时而疏朗,时而茂密而发出明暗的变化,这是由于人在舟上,舟随水行,这是以树之静写舟之动、寓动于静的手法。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是虚写,而前面对山水的描绘则是实写。

实写,一方面给以具体感受,又为虚写提供基础;虚写进一步突出实写,两者共同表现“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一带的美景。

同时文章还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具体描写“奇山”时,作者写山之高峻连绵是眼前的实景,而“争高直指,负势竞上”只是作者由山之形而产生的想象,这具体的描写给人无限的遐想。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又让人仿佛看到一位隐士流连于山水的形象,此处虚写山水而实写世人。

这简约的十八个字实中带有想象,虚中含有形象,真可谓虚实相生、相映成趣。

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文章写“异水”先对江水作正面描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写出江水澄澈,举目所见都是如此,接着用“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来侧面烘托江水空明澄澈,鱼仿佛“皆若空游无所依”,穿棱戏水,似与“游者相乐”,静的细石历历在目,如此渲染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生动传神地描绘出满江碧水空明澄澈特征,展现江水秀丽的静态之美。

写“奇山”时,正面描写山势奇特,“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这几句层层推进,描绘出山峦起、气势磅礴而且极富生机。

而“寒树”则是以侧面烘托两岸群山之挺拔高峻。

写山音之奇,从听觉角度描写泉水叮咚,鸟儿和鸣、蝉猿啼叫此起彼伏、参差错落、空谷传响、袅袅不尽,同时这又是从侧面烘托群山连绵不绝,参天耸立,直插云霄的特点。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人置身这奇山异水之中,必然会陶然欲醉、留连忘返,思想必须会得到净化、一洗尘世杂念,宁愿归隐山林,这正好从侧面烘托山水神奇的魅力,突出了富春江“天下独绝”的景物特征。

吴均用娴熟的笔法,将笔下的富春江一带山水写得生机勃勃,富有空灵之性,成为千古绝唱。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都是同样的颜色。

(我的小船)随着江流漂漂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

(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

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蝉儿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