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地名

合集下载

老北京地名的传说

老北京地名的传说
纷前 来 赏花 。 慢 地 , 慢 这花 草繁 茂 的地 方就 有 了 “ 花深 处” 个名 字 百 这
时光 荏 苒 , 美 丽 的名 字 一直 流传 下 来 , 这 变成 了这里 一 条 胡 同 的名 字。 公主 坟 : 葬的 是格 格
北京有个著名 的地方叫公主坟 , 从 电视连续剧《 自 还珠格格> 热播
此 而得 。

大 栅 栏 : 旁安 过 铁栅 栏 街 该 街 东 起 前 门 大街 , 抵 煤 市 街 , 西 全长 近 3 0米 , 道狭 窄 。 0 街 旧时 曾 有“ 华市井何处有 , 栅栏 内去转游” 繁 大 的美 誉 。 大栅 栏 街原 称 廊 房 四 条 , 今 已有 近 5 0年 的历 史 。 明永 乐 十 八 年 ( 元 1 2 距 0 公 4 0年 ) 都 北 京 迁
兴 门 外 , 兴 路 和 西 三环 路 交界 处 的街 心 花 园 , 过 去 曾 葬有 清 仁 宗 复 因
嘉庆 皇 帝 的两 位 公 主( 族称 为格格 ) 得名 公 主 坟 , 位 公 主 分别 葬 满 而 两
东 西 两 边 , 边 葬 的 是 庄 敬 和 硕 公 主 , 嘉 庆 第 三 女 , 裕 皇贵 妃 所 东 为 乃
很多年轻人喜欢 的一首歌《 北京一夜》 歌里提到的“ , 百花深处”其实 ,
是 北 京真 实 存在 的一 条胡 同 。
百花 深 处 为西 城 区什 刹 海街 道 辖域 。 东 起护 国寺 东巷 , 西至 新 街
口南大街 , 北侧与新太平胡同相连 , 南侧与护国寺西巷相通。 据传 明万
历 年 间 , 对 年 轻 的 夫妇 在 新街 口 以南 的小 巷里 买地 种 菜 , 在 园 中 一 并 栽 各种 花 草 , 有 牡丹 夏 有荷 , 来 菊黄 冬梅 香 , 春 秋 引得 城 中文人 墨 客 纷

北京地名由来

北京地名由来

北京地名由来北京地名由来丰富多样,很多地名背后都有独特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北京地名的由来:1. 故宫:原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故宫的地名来源于古代天文学家的观测结果,认为紫微星垣位于中天,是天帝的居所。

因此,皇帝的居所被称为皇宫,意为天帝的宫殿。

2. 天安门:位于故宫南侧,原名承天门,意为承受天命之门。

清朝时期,这里是皇帝宣布重大决策和举行庆典活动的地方。

3. 长安街:位于北京市中心,原名长治街,意为长久太平的街道。

长安街是北京最长、最宽的街道,被誉为“神州第一街”。

4. 建国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原名光熙门,意为光辉照耀的城门。

民国时期,这里设立了警察署,更名为建国门,意为新中国成立的象征。

5. 朝阳区:原名赤骥区,源于元朝时期的一个典故。

当时,一位名叫赤骥的官员在此地建立了一座别墅,后来成为皇帝的行宫。

清朝时期,这里设立了赤骥县,民国时期改为赤骥区。

6. 西单: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原名喜鹊胡同。

据说,这里曾有一棵喜鹊栖息的树,因此得名。

后来,这里发展成了繁华的商业区,更名为西单。

7.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原名中海子。

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家园林,以湖为中心,湖中有琼华岛,岛上建有白塔、五龙亭等建筑。

北海公园的地名来源于古代对海洋的向往,寓意皇权至上。

8.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原名清漪园,为清朝皇家园林。

颐和园的地名取自《诗经》中的“颐养千年”,寓意皇帝长寿、国家安宁。

9.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郊,原名圆明园,为清朝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地名取自佛教教义,意为圆满、光明。

10. 东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原名东四牌楼。

这里是明清两代四牌楼之一,分别为东、南、西、北四牌楼。

民国时期,取消牌楼,更名为东四。

以上仅为北京地名由来的部分例子,实际上,北京地名由来丰富多样,反映了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

很多地名背后都有独特的历史故事,成为了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老地名改成新地名的案例

北京老地名改成新地名的案例

北京老地名改成新地名的案例
您知道吗?就说那“坟”字结尾的老地名改新名的事儿吧。

像公主坟,以前一听就感觉阴森森的,毕竟是个坟地的名字。

现在啊,它周边可繁华了,虽然还叫公主坟,但是这个名字已经从单纯的坟地标识,变成了一个充满现代都市气息区域的代表。

这地方交通枢纽地位可重要了,商场也多,人来人往的,谁还会一提到就只想到坟地呢?
还有那八王坟,也是个老地名。

以前可能大家提起就是和古代的王爷墓葬联系起来。

现在这一片呢,高楼大厦林立,各种公司企业、商场、居民区都有。

虽然名字还保留着“八王坟”,但意义完全不一样了,感觉就像是从古老的历史中走出来,融入到现代都市生活里的一个地方。

再说说大栅栏儿,这名字其实是保留下来了,不过以前这名字很多人可能都读不准,什么“大炸蓝儿”之类的错误读法可不少。

现在呢,它可是北京有名的传统文化商业区。

这名字不仅没改,还越叫越响亮,全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奔着这个充满京味儿的名字来感受老北京的风情呢。

北京地名知识大全

北京地名知识大全

北京地名知识大全
很抱歉,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无法一一列举所有的北京地名。

但是,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北京的著名地名,以及一些历史和文化背景信息。

1.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2. 天安门广场:位于故宫的南端,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中心广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

3.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郊,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胜之一。

4. 长城:位于北京市北部,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线,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5. 鸟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内,是2008年北京
奥运会主体育场,也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6. 水立方: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
游泳馆。

7. 北海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四大名胜之一。

8. 鼓楼: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代的建筑,现为北京市重要的
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以上仅是一些著名的北京地名,还有很多其他值得一提的地方,如圆明园、天坛、雍和宫等。

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

北京 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北京 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北京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北京历史地名保护名录包括《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第一批)》和《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第二批)》。

在第一批保护名录中,包括砖塔胡同、史家胡同、杨梅竹斜街、百花深处等598处街巷胡同地名。

其中,位于中轴线上的包括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前门大街(正阳门)、天桥南大街、永定门内大街5处;另有87处
中轴线沿线传统地名入选保护名录。

此外,长安街轴线上的东长安街、西长安街、建国门内大街、复兴门内大街、复兴门外大街及沿线39处传统地名
也入选保护名单。

首批传统地名保护名录中最早的砖塔胡同、史家胡同自元代形成以来,地名传承七百余年,见证了历史风云变幻,被誉为“北京胡同之根”。

门楼胡同、月牙胡同、演乐胡同等,明代《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就有收录。

如需更多关于北京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的信息,建议查阅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或咨询当地文保部门。

北京地名大全

北京地名大全

北京地名大全北京,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

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北京有着丰富的地名文化,这些地名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反映了北京的发展和变迁。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北京的地名,带您一起了解这座古老城市的风土人情。

1. 故宫。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之一。

故宫的地名源自于其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封建帝王的居所,也是政治、文化、宗教等活动的中心。

2. 天安门。

天安门,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中轴线上,是中国古代皇城的正门,也是现代中国的国家象征之一。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是中国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天安门的地名来源于其作为古代皇城的正门,也是中国古代皇帝举行重大仪式和活动的地方。

3.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颐和园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占地约290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也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

颐和园的地名源自于其建筑风格和园林景观,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和艺术的精华。

4. 雍和宫。

雍和宫,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中国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活动中心之一。

雍和宫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占地约6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也是中国佛教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之一。

雍和宫的地名源自于其建筑风格和宗教活动,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和佛教文化的特色。

5. 鼓楼。

鼓楼,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古代的宫廷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质结构鼓楼之一。

鼓楼建于元代,占地约2.7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质结构鼓楼,也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之一。

鼓楼的地名源自于其作为古代宫廷建筑和文化活动的中心,体现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和文化的特色。

老北京“什刹海”有何来历

老北京“什刹海”有何来历

老北京“什刹海”有何来历一部反映北京都市现代家庭生活的电视剧《什刹海》,目前正在热播。

剧中描述的故事,就发生在北京“什刹海”胡同里,由此也让“什刹海”这一老地名成了“亮点”。

“什刹海”在北京城的哪里,为啥叫“什刹海”,都有啥来历和说法?其实,作为千年古都,老北京地名里的故事,都是一串一串的,“什刹海”也不例外。

“什刹海”位于北京城中心的西城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

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

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

老北京叫“海”的地方不少,除了“什刹海”,还有中南海、北海、后海、西海、前海、南海子等等。

因为北京在元朝时就是都城。

城里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花园的意思。

北京西苑三海----北海、中海、南海,亦称太液池,曾是皇家园林。

“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也称积水潭。

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

(什刹海风光----本文作者摄)“什刹海”还曾被写成“十刹海”,传说早年这地方四周原有十座寺庙(古刹)因此得名。

另有一个传说,说是明朝时北京城有个活财神叫沈万三,虽然被人称为活财神,但他自己却穿着很破旧,把钱财都埋在地下了。

燕王朱棣当了皇帝要在北京建都,可国库空虚缺钱。

于是有个宦官就对朱棣说沈万三有钱。

朱棣就把沈万三召来,问他哪里藏了银子。

他百般抵赖不说,于是朱棣命人予以杖责。

挨打后,沈万三答应上缴银子。

于是朝廷就派人跟着他去挖。

果然在现在的“什刹海”一带挖出十窖银子。

后来,挖银子时的十个坑积满了水,人们就管那里叫“十窖海”,叫着叫着叫顺口了,就叫成“什刹海”。

清代起,“什刹海”已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

“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建筑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等。

老北京地名是怎么来的

老北京地名是怎么来的

老北京地名是怎么来的老北京地名是怎么来的老北京以“马”命名的地方很多,仅收入各区县地名志的就有200多个,像马甸、亮马河等含有“马”字的地名,人们大多耳熟能详。

这些“马地名”都是怎么来的?有哪些趣闻和掌故?亮马河—牧马晒马之地亮马河位于东直门外,历史上水源充足,牧草丰盛,其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其一,明永乐年间朝廷曾将御马苑设在这里,临近的河流称为牧马河,又因马匹在皇家使用前要清洗和晾晒干净,所以又将此河称为“晾马河”,后谐音为“亮马河”。

另一种说法是早年间来自东北的客商马队多经过此地,马队在进城之前都要在这条河边歇息片刻,一来可以给马喂些草料,二来可以给马洗个澡,冲掉一路征尘。

马洗好后,便将马拴在河边的大柳树上,等把马身上的水渍晾干了再进城,以图吉利,于是这条河被称为“晾马河”,后谐音为“亮马河”。

马甸—马匹交易之地马甸位于德胜门外,元代在大都城内。

明初京城北城墙南移后,将此地划到城外。

从明成化年间开始,朝廷在此与来自蒙古的马贩子进行马的交易,逐渐成为马的集散地。

清康熙年间这一带形成村落,但居住的人并不多,因多从事马匹交易,俗称“马店”。

乾隆年间,蒙古王公贡纳的马匹赶至此地,以供掌管皇宫内所用之马的上驷院官员挑选,挑选后剩余的马匹就地变卖。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马的交易移至德胜门外关厢,这里兴起了贩羊,但名称依然叫“马店”。

民国以后改称为“马甸”,延续至今。

马神庙—供奉马王之地马神庙位于海淀区阜成路北侧。

明清时往返京城与西山的马队、驼队多经过这里。

为保佑骡马、骆驼等大牲畜平安旺盛,遂兴建了一座马神庙。

马神即传说中的马王,是大牲畜的保护神。

该庙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正殿供有泥塑的马神一尊,三目四臂,面目狰狞。

马神两侧为泥塑的水神和草神,庙前有牌楼及山门。

清末,马神庙部分建筑被毁,但仍有牌楼和残墙。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在其旧址上建立了私立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马神庙中心小学。

而今马神庙早已消失,只有地名尚存,多条公交线路设有马神庙站。

北京十六区历史上曾经叫什么名字?哪个更好听?

北京十六区历史上曾经叫什么名字?哪个更好听?

北京十六区历史上曾经叫什么名字?哪个更好听?按照现在的建制,北京有16个区。

大多数区的名字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欲知详情,且看下文。

•东城区秦代为蓟县。

汉代直到隋唐,一直也是叫蓟县。

杜甫诗云: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辽代为蓟北县,后来改为析津县。

金代为大兴县。

元明清也称为大兴县。

现在的东城区为清代大兴县2010年,崇文区和东城区合并,合称东城区。

个人感觉崇文区更有文化内涵,东城区则更为简明。

•西城区汉代属阴乡县。

三国属广阳县。

唐代为幽都县,广平县。

五代为玉河县。

辽代之后为宛平县,元明清未变。

现在的西城区,清代为宛平县2010年,宣武区和西城区合并,称西城区。

宣武的名字是不是更好听?•朝阳区朝阳区历史上的归属比较复杂,大多数时间是分属几个县。

明代时,分属大兴县、宛平县、通州。

清代则属大兴县、通州。

建国后曾称东郊区,1958年改为朝阳区。

朝阳区的名字,看起来是本区历史上最好听的了。

•丰台区明代,今右安门以东的南苑乡属大兴县,西部王佐乡北部及大灰厂一带属房山县,王庄怪村以南属良乡县。

清代沿袭明代的建制。

1952年,撤销宛平县,成立丰台区。

宛平更婉转,丰台更英武。

俩名字都不错。

•石景山区历史上石景山属宛平县。

1952年,撤销宛平县,成立石景山区、丰台区等。

石景山本来是山的名字。

石景山位于石景山区西部,永定河东岸,被称为“燕都第一仙山”。

元代称石径山,明代称石经山、石景山。

石景山选取名胜作为区的名字,创意不错。

•海淀区古时候,海淀镇是一片浅湖区,当地人称之为“海淀”。

在湖边逐渐形成居民聚落,亦以“海淀”命名。

“海淀”在历史文献中亦称为“海甸”、“海店”,史料记载最早见于元初王恽所撰《中堂事记》,曾称为“海甸”。

蒙古人习惯于称呼湖为海,如后海,北海,南海子皆是如此。

明清时期,现在的海淀分属于昌平州和宛平县。

海淀现在是文教集中的区,集四海英才,积淀与此,不愧是海淀。

•顺义区汉代为狐奴县,后来改为安乐县。

北京地名的来历

北京地名的来历

北京地名的来历北京的由来1、天桥2、大栅栏3、东四、西四4、大北窑5、亮马河6、呼家楼7、黄庄8、保福寺9、五棵松10、公主坟11、六里桥12、八里庄13、王府井14、象来街(长椿街)15、护国寺16、八王坟17、五大镇石18、北京的福禄财寿吉19、八达岭20、神路街21、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22、“花椒地”——“花家地”——“画家地”23、北京胡同名24、北京动物地名25、以“营”为名的地名26、铁狮子坟27、北京的大西天和小西天28、明光村29、索家坟30、西土城路31、蓟门32、积水潭32、学院路与学院南路33、冰窖口胡同34、新街口北大街、新街口外大街与新街口豁口35、杏坛路36、小西门37、北京地名中的“居”38、北京地名中的“店”39、北京地名中的“百家姓”40、《论语》与北京地名41、北京地名的数字掌故42、北京街巷名称的由来43、北京的蔬菜地名44、京城地名的民俗情结45、北京地名中的“龙”46、被皇帝篡改過的北京地名47、北京城周边的“窑”北京的由来历朝历代都将北京视为重镇加以治理和保护,并不断改变着它的名称。

有人统计过,北京城的各种名称达六十多个。

就大家熟悉和史书中常见的说,北京地区上古时称幽陵,夏朝时称冀州,周朝时称蓟,春秋战国时是燕国的都城,故称燕京。

秦置广阳、渔阳,西汉设幽州,东汉为广阳、蓟县,北魏称燕都,隋改涿郡,京杭大运河的北端就从这里开始。

唐改称范阳,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是从范阳起兵的。

唐以后又一度称幽州。

辽建都在上京,把这里作为陪都称幽都,也称南京,因此地在上京之南。

金朝建都于此,称中都,并对其进行了扩建。

这是北京八百余年建都史的开始。

元朝时称大都,这时的北京城已是一个相当繁华的大都市了。

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曾对大都做过详细描述。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也由此开始。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将首都定在南京。

后朱棣从他侄儿手中夺得政权后,将首都迁到这里,故称北京。

明朝时,还一度称北京为京师。

老北京地名民谣

老北京地名民谣

老北京地名民谣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四方人才荟萃,各族人民共居,具备较高的文化层次,这是它产生的社会基础。

北京街巷密集,地名繁多,古迹遍布,名胜众多。

为方便人们的记忆和出行,也为大量的流动人口熟悉北京及办事问路方便,地名谣则应运而生,这是其产生的客观条件。

它为人们提供了一幅极好的导游图,因此,除了它的文学价值和民俗价值外,还有着很强的实用价值。

让我们先看:《平则门,拉大弓》这一首歌谣:平则门(阜成门),拉大弓,过去就是朝天宫。

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

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

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

帝王庙,绕葫芦,过去就是四牌楼。

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这首歌谣从阜成门起步,向东走,一直写到西四牌楼。

这条大道正是现在西城区古文化大街的西段。

歌谣中不是简单的、干巴巴的罗列地名,而是对沿途景点作了极概括而且很生动的介绍,让人们在熟悉地域的同时,也增加了对该地名胜古迹及史地民俗的了解,了解了就更容易记忆。

这首歌谣源于明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

所述建筑大都建于明代或明代以前。

“平则门,拉大弓。

”是指明代平则门内迤北有东弓匠营和西弓匠营,即现在的东弓匠胡同和西弓匠胡同,是专做弓箭的作坊。

所以说:“拉大弓。

”朝天宫为明代著名道观,明天启六年(1626年)毁于火灾。

现在宫门头条至五条,宫门口等地名仍存。

当年宫门附近有一茶馆名叫“天禄轩”,一些专写对联、匾额的抄书匠在此候客,故曰“朝天宫,写大字”。

白塔寺为辽代修建的著名**庙,来此朝塔的**,都要给白塔敬献哈达,传说最长的哈达是长达百尺的红绫子,敬献的哈达都挂在白塔上,所以说“白塔寺,挂红袍”。

马市桥位于现在中华路与阜内大街的交汇处,当年桥下是一条明沟(即大明濠),上有一石拱桥,因在马市附近,故称马市桥。

因年久失修,漏洞裂缝,遍布桥上,行人须跳着迈步,故有“马市桥,跳三跳”之说。

这条沟于1929年用拆皇城的城砖将它改为暗沟了,该桥也拆除修成平路。

北京地名的故事

北京地名的故事

北京地名的故事
北京地名的故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 大北窑:此地有陶窑,出产大量砖瓦,是建设北京城的必需品。

由于建设的需要,大量工匠涌入北京,使得北京的窑逐渐增多,并集中在南城一代。

2. 南礼士路:20世纪的前四十年,北京城通往门头沟等郊区的交通非常不便。

于是在阜成门附近租驴前往,成了当时普通家庭的最佳选择。

在阜成门附近出现了一条“驴市路”,专供行人租驴西去。

直到解放后,在调整地名时,由于此处已不再租驴,且“驴市路”不够文雅,就将此路改称礼士路,而此路的南段,就成了南礼士路。

3. 灯市口: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也叫元宵节,民间称为灯节。

4. 苹果园:相传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太监比较得宠,揽到了很多私房钱,他于是在京西买了一大块地,种植各种瓜果。

5. 灵境胡同:朱棣皇帝有一次患病,入睡后梦见两位道士前来授药,过了几天病还真的就好了。

皇帝甚为感激,于是下令为其建宫祀,并赐名为灵济宫,民国后,灵济宫所在的地方改名为读“灵济胡同”,谐音为灵境胡同。

6. 奶子房:此地原为奶妈聚居之地,专为皇室奶孩子。

这些地名都有着独特的来历和故事,展现了北京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

从老北京地名儿变迁看地名文化的演变特点

从老北京地名儿变迁看地名文化的演变特点

从老北京地名儿变迁看地名文化的演变特点作者:刘阳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2年第10期[摘要]地名是社会管理的产物,也是民俗文化的载体,既包含着鲜活的民俗民风,又体现着丰富的时代气息。

地名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其产生发展有着独特的运动轨迹。

本文从老北京地名儿的变迁着眼,展现了北京地名文化的前世今生,揭示了地名文化演变发展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文明与落后、富足与贫穷、前进与倒退、人性与政治的碰撞冲击和包容共生。

[关键词]老北京地名儿;地名文化;演变对地名文化的研究源远流长,它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

地名绝不仅仅是指一个地理空间或行政区域的称谓和命名,而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种文化传承,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传递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老北京地名儿的采用与变迁过程中,始终伴随官方意志和民俗文化的角力、冲突与融合。

官方意志在管治和规划某一区域时无处不发挥着其主导命名的权力,这同该区域历代沿袭下来的民俗传统重叠在一起,两者或相融或冲突,更加丰富了地名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地名文化研究的空间,使老北京地名儿从一个个枯燥、干瘪、死板的称谓、字符和代号,衍生成了一幕幕鲜活、丰满、灵动的历史活剧,穿越时空,挥舞手臂,向我们走来。

从老北京地名儿看地名文化的传承性北京正式成为全国的首都是从元大都开始的。

元大都的都城平面为南北长的长方形形状,四周辟门11座。

至明朝,北京城共有城门20座,即“里九外七皇城四”,在元大都11门的基础上减去光熙门、肃清门,并将崇仁门、义和门改名为东直门和西直门,此后直至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北京九门名称即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沿袭至今。

嘉靖三十二年,北京外城郭修建,新增城门:东便门、西便门、广宁门、广聚门、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

1962年,开通和平门。

最新北京古今地名变化

最新北京古今地名变化

北京古今地名变化蓟: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克商以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

另说周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

秦灭燕之后,设置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

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

”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

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名,其国都称为“燕都”。

以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其为北京的别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出版过一种北京文史的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

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

作为北京的代名词来用的有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等。

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为燕京。

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

后来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有变动,而燕京这个名称却广泛使用。

近百年来,“燕京”是北京最常用的一个别称,甚至一些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命名也多用这两个字。

春明: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为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春明”。

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盖其意即此。

京城: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时至今日也是人们称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词。

南京: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

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

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老北京胡同列表

老北京胡同列表

老北京胡同列表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漫步其中,到处都是名胜古迹,细细品味又似北京的百科全书,不少胡同中的一块砖、一片瓦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从史籍中看,光是“胡同”一词的写法从元朝到清朝就有:衖通、火弄、火疃、火巷、火衖、胡洞、衙衕、衚衕、忽洞、湖洞等十多种。

目录1 新街口地区2 福绥境地区3 丰盛地区4 二龙路地区5 厂桥地区6 西长安街地区7 新街口8 护国寺9 西四北(鸣玉坊)10 西四11 东单12 米市大街13 朝内南小街14 东四15 安定门16 交道口地区17 景山地区18 东华门19 北新桥地区20 东四21 朝阳门22 建国门地区23 大栅栏地区24 什刹海25 北锣鼓巷26 南锣鼓巷27 前门28 崇文门地区29 崇文区体育馆路地区30 天坛地区31 东花市地区32 龙潭地区33 白纸坊地区34 牛街地区35 龙潭地区36 白纸坊地区37 牛街地区38 广内陆区39 陶然亭地区40 椿树地区41 其他新街口地区1. 大丰胡同:旧称观音庵胡同、观音庵,已经是居民小区2. 马相胡同:旧称马香胡同3. 长青胡同:旧称松树庵4. 双寺胡同:旧称双寺胡同(北药王庙并入)5. 水车胡同6. 水章胡同:旧称水罐胡同7. 玉芙胡同:旧称玉佛寺(蔡家大门并入)8. 甘露胡同:旧称甘水桥胡同、甘水桥9. 东光胡同:旧称轿子胡同10. 东明胡同:旧称观音寺胡同11. 四环胡同:旧称草场大坑12. 永泰胡同:旧称永泰寺13. 西井胡同:旧称井儿胡同14. 西章胡同:旧称三官庙15. 西绦胡同:旧称西绦儿胡同(北城根、北药王胡同并入)16. 西魏胡同:旧称西位胡同17. 有果胡同:旧称油炸鬼湖同(小三条并入)18. 光泽胡同:旧称火药局、大火药局(小火药局并入)19. 后坑胡同:旧称后坑20. 后章胡同:旧称后张公园、张公园21. 羊房胡同:旧称羊房胡同22. 阳泉胡同:旧称羊圈23. 红园胡同:旧称官菜园、菜园六条(骆驼胡同并入)24. 寿屏胡同:旧称烧饼胡同25. 苇坑胡同:旧称苇坑26. 孝友胡同:旧称药酒葫芦胡同27. 邱家胡同:旧称邱家胡同28. 辛勤胡同:旧称抄手胡同29. 罗儿胡同30. 朋奖胡同:旧称彭家楼胡同31. 鸦儿胡同:旧称鸭儿胡同、广化寺街(侯位胡同并入)32. 前章胡同:旧称前张公园、张公园33. 铁炉胡同:旧称铁香炉34. 高井胡同35. 棠花胡同:旧称糖房胡同(糖房大院并入)36. 景尔胡同:旧称井儿胡同37. 黑塔胡同:旧称黑塔寺38. 阔带胡同:旧称口袋胡同39. 铸钟胡同:旧称铸钟厂40. 槐树胡同41. 新开胡同:旧称南新开路(酱房大院并入)42. 滨海胡同:旧称段家胡同43. 碧峰胡同:旧称碧峰寺(新开路并入)44. 潜学胡同:旧称前桌子胡同45. 八步口胡同:旧称八步口46. 小石桥胡同:旧称小石桥47. 小半截胡同:旧称小半截胡同48. 小黑虎胡同:旧称小黑虎胡同49. 小铜井胡同:旧称小铜井50. 大石桥胡同:旧称大石桥51. 大半截胡同:旧称半截胡同52. 大黑虎胡同:旧称黑虎胡同53. 大铜井胡同:旧称大铜井54. 五根檩胡同:旧称五根檩胡同55. 中教场胡同:旧称中街(洋溢滋、长图治、剃头栅并入)56. 东桃园胡同:旧称后桃园57. 东轿杆胡同:旧称东轿杆58. 东教场胡同:旧称东教场,有一个四合院保留比较完整。

北京老城区地名趣谈

北京老城区地名趣谈

北京老城区地名趣谈作者:王祖远来源:《上海企业》2013年第11期北京的斜街因为北京城地处平原,其街道规画不受地形、河道的影响,又受封建思想以北为尊影响,所以街道绝大部分都是正南北或正东西向,绝少斜向。

不像天津受海河影响,纵向街道基本与海河平行(如和平路,山东路,河北路等),而横向街道则多与海河垂直(如滨江道、鞍山道、多伦道等)。

在北京,凡不是正东西向正南北向的街道称为“斜街”,如前门外的李铁拐斜街、杨梅竹斜街,在内城的如鼓楼前至银锭桥的烟袋斜街。

但也有个别例外,如从德胜门向东南行至鼓楼前的街道也是斜向,但是不叫某某斜街。

前清遗留的不雅地名改为今名有些前清遗留的地名极为难听,有的甚至叫不出口。

在民国后,用其谐音改为可叫出口的名称,如西城区的“受璧胡同”,原名为“臭X胡同”,实在难听,难以叫出口,取其谐音改为今名,较为文雅。

还有如“狗尾巴胡同”改为“高伟伯胡同”,又如“被窝胡同”改为“北魏胡同”。

上小学时,有个同学是从北魏胡同小学转来的,我们取笑他,说他是“被窝儿(小字音)胡同”来的。

比较文雅的地名新街口之南、护国寺之北的“百花深处”,这名字够文雅的,从地名上就能让人想像出那个地方一定是“庭院深深、花繁叶茂、美不胜收的地方”,但其实只是个长不過二百米的普通居民小巷,没什么庭院深深的显赫人家,也没什么如花似锦的园林。

另一个地名是“文津街”,在北海南门西边、国务院北门外的马路,是国家图书馆所在地,这倒是个名副其实的“文津雅渡”。

阜成门内的“福绥境胡同”简称“福绥境”,福是幸福,绥是平安的是意思,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多次被评为和谐、团结、安定的先进的居委会,住在这样幸福、平安的环境里,该有多么好。

以抗战时牺牲的名将命名的地名在北京内城与西四南北大街平行的、最长的街道原名是“沟沿”,南段称南沟沿,北段称北沟沿。

这条街原来是内城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明渠,在清末民初改为排水暗管,上面填塞修成马路,街道宽阔,但是路两边店铺稀少,车流人流很少,街道冷清。

北京地名故事

北京地名故事

北京地名故事《北京地名故事:那一抹老北京的韵味》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充满了无数独特且充满魅力的地名。

这些地名就像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记载着老北京的故事和记忆。

说起来,有些地名那真是特别有意思。

就拿“中关村”来说吧,从前咱可不知道它会变得这么有名。

以前它还叫“中官村”呢,听说因为这地儿以前是太监们的聚居地。

嘿,谁能想到如今成了高科技的聚集地啊,真是时代在变,地名的命运也在变呀!还有那“南锣鼓巷”,听着就有一种热闹的感觉。

以前总是熙熙攘攘的,游客们在那挤得呀,真是水泄不通。

每次去那,都感觉像是掉进了人海里。

那些老胡同、四合院,仿佛在诉说着老北京人的生活百态。

在那里,你能深切地感受到北京的那种烟火气。

要说到接地气的地名,那就得提“菜市口”。

光听这名字就知道以前肯定是个卖菜的地儿。

不过呀,这里在历史上可还有个特别的用处,那就是行刑的地方。

想象一下,过去在这儿发生了多少故事,真让人感慨万千呐。

想起小时候,家附近有个叫“珠市口”的地儿。

大人们总说去珠市口买点啥啥啥,那时候就觉得这名字挺好玩的。

后来才明白,原来这儿以前确实是卖珠宝的地方。

北京的这些地名,不仅仅是一个个符号,更是这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的载体。

它们就像一个个老朋友,陪伴着我们成长。

每当听到这些熟悉的地名,心里就会涌起一股亲切和温暖的感觉。

透过这些地名,我们能看到北京的发展与变迁。

从古老的胡同到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从传统的商业区到国际化的大都市,北京在不断地发展着、进步着。

而那些地名,就像是这座城市的根,深深地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见证着一代又一代北京人的生活。

在北京的街头巷尾走走,听听那些充满韵味的地名,仿佛能穿越时光,回到过去,感受老北京的独特魅力。

它们是这座城市的瑰宝,让我们这些生活在北京的人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也让那些来自远方的人对北京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所以呀,以后咱可得好好保护这些地名,让它们继续传承下去,讲述着北京的故事。

儿童歌谣:老北京地名

儿童歌谣:老北京地名

儿童歌谣:老北京地名(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儿童歌谣:老北京地名【平则门】【马市桥】【四眼井】随着城市的变迁,一些老北京地名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只能在童谣想念他们的曾经的身影。

北京话里的几个老地名

北京话里的几个老地名

北京话里的几个老地名今儿个微博上聊到北京话怎么念“大栅栏”…想起了之前听前辈、朋友们也聊过的,在网上也见人提起过的,北京话里那么几个还算老绷的地名,现在也很少有人那么念了…我今呢就随便聊一聊,念错了呢,您诸位多批评~(说这春云板我应该唱啊,怎么念呢?那位说了:因为你念呐!不是…)民国间大栅栏还是先说这个“大栅栏”,那么大家都要知道的,这个“栅”字不读“乍”,古音读“所晏切,音訕”,也就是读为“shan”。

在现在的粤语中,还这么读,栅、删、珊都是一个音…那么大栅栏也就是“大珊栏儿”,读快了,就变成了“大石烂儿”…大家多看看北京话的电影电视剧,里边都要有的…于荣光扮演的这位爷叫“白话”…“白话蛋”也…说起这个“白话”的白,北京话里有很多地不读白,读“博”。

这是南边的读法,当然南边的二声不咬那么死,这个白是个入声字…你比如说北京有个全真派的大道观,当年长春真人丘处机修行的的地方,白云观,我们现在有时候也念“博云观”…您要多听京戏,就容易染上这口…旧时,白、伯、柏、百等字全是同音,都读“bo”。

新街口往南有个胡同叫“四根柏胡同”,那还有个小学叫“四根柏小学”,logo 很可爱,也很讲理…一根不多,一根不少…这个地方,老人儿都知道的,不念“四根摆”,念“四根博”…我们从乾隆十五年的京城全图就可以看到,虽然这条胡同的名字部分受损,还是可以认出“…伯胡同”这三个字…这是清中叶以来的读法无疑…右部残损的部分即是…这个胡同西,有个大觉胡同。

这个胡同名不读“大绝”,读“大叫”,对,睡觉的觉。

这胡同明代叫大桥胡同,清代叫“大轿胡同”,清末民初,改为“觉”字。

可见,觉读为“jiao”延续了很长时间,老北京读“不觉着”为“不搅照”,是为旁证…(清太祖努尔哈赤他爷爷觉昌安,明朝翻译为“叫场”…这是明末清初一致的读法…)大轿胡同从这再往西去,官园那边有个大玉胡同,这条胡同得名于那边的玉皇阁(下图)。

这个玉皇阁可了不得,他的东边是“朝天宫”,这是北京道教宫观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咱们另文介绍…这是新朝天宫,老的烧了,新的当然现在也没了…回头介绍…这个“阁”在北京的地名中不少见,北极阁啦,南线阁啦,都读为“搞”…跟那个“天津有三宝,鼓楼炮台铃铛阁”一样…不信咱们有诗为证啊:药王爷妙法高,脱去了黄袍换红袍,黄袍供在了药王阁,黎民百姓,才把香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北京地名
大栅栏(大十烂儿)
说起北京地名读音特别的、最出名的,就是前门“大栅栏”念“大十烂儿”了。

要是读错,可就闹笑话了。

不过据说还真有外地朋友跟这事儿较劲的,说凭什么让人这么念?时报君反问您一句,台州的“台”为什么发一声呢?对啊,入乡随俗,就得这么念。

阜成门(fǔ成门)
如果您较真,搬本字典,一定会说,第一个字4声,第二个字2声。

话说汉语里有个“语流音变”现象,类似于英语
的连读。

人在说话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

因发音器官的制约和发音方
便的需要,音位与音位接续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比如说“选举”,应该都是3声,但读起来,“选”就会读成“悬”。

而阜成门的阜字,因为后边跟的成字是2声,所以也
就变声了。

演乐胡同(演耀yào胡同)
路牌说是le,但按字面意思,应该读作yue四声,因为这里挨着教坊(跟现在的文工团差不多,都是官办养活的音乐人才,你懂得)。

“乐”读yao是古音,比如《论语》里有一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里边的“乐”就读yao(四声)。

估计这个教坊里很多的音乐人才在当时都是“北漂”,而在清代形成的昆腔之类的都会用到一些南方腔,比如京剧的念白就是徽白。

那时,这些方言会用到许多古音,或许当时教坊里的人把“乐”字念yao(四声),大家追星,就跟着念了。

钱粮胡同(钱lòu胡同)
先说说这个地方的来历,有意思!早先是八旗子弟领低保的地方。

当然,人家那低保,可比咱们现今儿多多了,特别体现封建社会优越性。

那“低保”,不是银子,就是谷子。

所以,当时才管领饷什么的,都叫领“钱粮”。

至于读音,北京人说话有一种吃字的情况,就是某个字都快了之后就发四声。

比如派出所,读快了就是“派处所”。

那么“钱粮”就成了“钱亮”,再读快一点、再读快一点……大概
就成了“漏”的音了。

东四十条(东四、十条)
之所以选择这个是因为一件趣事。

前几天时报君的同事遇到一个问路的人,张嘴就问:“东、四十条怎么走哇?”同事马上惊了,四十条!东边儿就有四十条,那西边儿再来个四十条,好大的条哇!
笑谈归笑谈,东四十条可是一条很有历史背景的路。

沿途有“南新仓”等文物保护单位。

旁边的张自忠路上更是坐落着“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欧阳予倩故居“,并且著名的”三一八惨案“也发生在这里,至今”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门旁还矗立着”三一八惨案发生地”的纪念碑。

给孤寺(机古四儿)
说起给孤寺老北京没有不知道的。

给孤寺位于今珠市口西大街,纪晓岚故居东200米;惠中饭店的对面路北。

《京师坊巷志稿》记载:“西珠市口大街迤西为西柳树井。

北有万善给孤寺。

传云创自唐贞观年间,疑即坊巷胡同集之
万善寺也。

东偏为关帝祠,详寺观。

北小胡同曰给孤寺夹道。

”过去是停尸骨之地,被认为阴气重,所以此处一直驻兵。

清朝驻兵、日占时期驻兵,现有武警某部驻扎在此。

积水潭(积水“滩”)
北京二环内的西北隅,有一水面,名为“积水潭”,老北京在说的时候都会发一声“tān”,不过后来随着地铁,公交报站都读二声,知道这个发音讲究的就少了。

“积水潭”再往前翻叫做“鸡狮潭”。

相传曾有一块“天外飞石”(时报君揣测没准是块陨石)掉落湖中,石头上面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和威风凛凛的雄狮,因此得名“鸡狮潭”。

西苑(西苑yúan)
北京本地人管西苑、北苑、南苑的”苑“字都发二声。

这可不是发音错误,要不然天通苑为什么没人读错呢。

这是为了与“院”区分,地名的西苑、南苑、北苑,如果按标准读音,很容易被混淆为西院、南院。

在北京,没有南
园、北园一说,所以发二声也不会产生混淆。

锣鼓巷(罗锅儿巷)
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50年的历史。

”锣鼓巷“被叫做”罗锅儿巷“可不是方言叫法的问题,而是因为这条胡同两头低洼,中间隆起,像是驼背人的脊梁。

又因巷内东西两侧各有8条胡同平行相对,形似“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花枝胡同(花子胡同)
在东城区王府井大街北侧有一条胡同叫做”花枝胡同“。

听听!这名字多美,多浪漫,让人马上联想到五颜六色、美丽至极的各色鲜花和美女。

但其实,老北京管这条胡同叫做”花子胡同“。

花子就是乞丐,过去,这条花子胡同也叫花子营,所以,这地方以前就行使着乞丐收容所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