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

合集下载

电子产品设计规范技术手册

电子产品设计规范技术手册

电子产品设计规范技术手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越来越常见。

作为一种常见的消费品,电子产品的设计质量对用户使用体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为了保证电子产品的设计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制定一份设计规范技术手册也就变得尤为必要。

第一步:设计思路与原则设计的第一步是确立设计思路与原则。

在制定设计思路时,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以及产品使用环境。

在确定设计原则时,应该综合考虑产品的功能、美感、成本、易用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从而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第二步:样机制作在确定了设计思路与原则之后,就需要开始制作样机。

样机的制作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

制作样机的目的是为了验证设计思路的可行性,以及确保样机的质量符合规范技术手册的要求。

制作样机时应注意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的细节以及设计的合理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第三步:测试与修改样机制作完成后,就要进行测试。

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样机是否实现了设计思路和原则,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测试中应检查样机的性能、易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根据测试结果,对需要改善的地方进行修改,以确保样机的质量符合规范技术手册的要求。

第四步:批量生产样机测试通过之后,就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在批量生产时,应严格按照规范技术手册的要求进行生产。

同时,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生产设备的稳定性和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

第五步:售后服务最后,需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与使用效果,售后服务应包括维修服务和技术支持服务。

维修服务包括配件更换、故障修复等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包括使用指导、操作技巧等服务。

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用户满意度,并增加用户对电子产品的信任度。

总结电子产品设计规范技术手册是保证电子产品设计质量的重要工具。

在制定规范技术手册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功能、美感、成本、易用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制作样机、测试与修改、批量生产和售后服务是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工程类电子产品设计与研发规范

工程类电子产品设计与研发规范

开发阶段:根据设计进行硬 件开发、软件开发等
测试阶段:对产品进行功能 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

项目管理
确定项目目标与范围 制定项目计划与时间表 分配资源与人员 监控项目进度与质量
质量控制
研发流程中质 量控制的必要

质量检量问题的处 理和改进
文档管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工程类电子产品设计与研
发规范
汇报人: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电子产品设计规范 研发流程与项目管理 电子产品测试与验证 设计与研发中的法律法规与标准 持续改进与创新发展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电子产品设计规范
设计原则
符合国家和行业 标准
保证安全性、可 靠性和稳定性
安全性与可靠性
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如 GB/T 17626等
具备过流、过压、欠压、过温 等多重保护功能
具备防水、防尘、防震等防护 措施
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可靠性 试验,如环境试验、寿命试验 等
03
研发流程与项目管理
研发流程
设计阶段:根据需求进行方 案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 计等
需求分析:明确产品需求和 功能要求
止侵权行为
著作权法:保 护文学、艺术 和科学作品,
防止盗版
商标法:保护 商标,维护品
牌形象
商业秘密法: 保护企业的核 心机密,防止
泄露
环保要求与能效标准
环保要求: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需遵守国家及地方环保法规,确保无环境污染 能效标准:电子产品设计和研发时应考虑能效标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06
创新是工程类电子产品设计与研发的驱动力,推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设计课件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设计课件
• 不允许在生产场地追逐戏打,更不允许用紧固件等 对耍,不允许翻越线体和践踏工装板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设计
返回
• 电视机的总装流程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设计
总装工艺文件格式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设计
电子整机调试
主要内容:
• 调试及其目的
• 调试工作的内容
• 调试方案的制定(P153)
• 调试、测试仪器、仪表的选配与使用
机械强度和稳定性。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设计
面板、机壳的装配工艺要求
• 装配前,检查外观。
• 面板、机壳接触的工作台面上,均应放置塑料泡沫 垫或橡胶软垫,防止装配过程中划损工件外表面。
• 装配面板、机壳时,一般是先里后外,先小后大。 搬运面板、机壳时,要轻拿轻放,不能碰压。
• 上丝时,气动旋具与工件互相垂直,扭力矩大小合 适,以免滑丝及穿透。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设计
定置管理
• 保证工作现场整洁、生产有序、增 效高质的管理方法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设计
生产过程要求
• 在总调、总检、修理时,不允许赤手接触 面框,必须戴干净、柔软的手套
• 操作者不戴手饰、手表等硬物,避免划伤 面框或损伤元器件表面
• 修理时,保护外观。注意整机面框及显像 管的保护。倒卧整机时,应置于有保护层 的桌面,切忌在桌面上拖拉,以免损伤面 框及显像管,特别是有防眩膜的显像管。
调试
按照作业指导书使用调 试设备对生产的电子产 品进行调试
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确 保发生的差错有据可查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设计
电子整机总装的含义
电子整机总装是指将组成整机的各零部件、组 件,经单元调试、检验合格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装配、连接,再经整机调试、检验而形成一个合格 的、功能完整的电子整机产品的过程。是把半成品 装配成合格产品的过程。

电子产品研发设计规范V10

电子产品研发设计规范V10

产品研发设计规范最后更改日期:2016-01-26版本号:V1.0修改人:Gareth-徐勇产品研发须知1.每一款新的产品研发需要有相应的产品开发文档,产品开发文档会通过技术部讨论经确认可行性后才会被投入正式开发,开发文档中会具体说明该产品的用户群体,产品特性以及基本功能及其相关技术信息。

如果有任何问题可及时与文档创建者沟通。

2.进行产品研发时,工程师需要对研发过程中所阅读并使用过的相关资源进行文档备份,统一存放在产品名下的文件夹内,便于资源整理及工程师的项目衔接。

3.每一款产品的设计原理图及pcb设计图纸需要满足DFRobot产品设计基本要求(参考如下内容),一个完整的产品原始资料应包含:原理图、PCB文件、顶层和底层元件位置、元件bom清单、所用芯片数据手册、产品测试文档。

4.对于产品研发过程中的版本升级,需要有相应的老版本产品测试问题报告,以及新版更新的补丁说明文档,便于研发团队回顾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问题,同时便于本人或其他设计师在产品升级时有文档参考为依据进行升级。

一.原理图设计原则原理图本身固然只是用于创建Netlist,作为PCB布线元件连接网络的源文档,但它同时也是我们开源社群内相互学习设计的重要参考。

同时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原理图中蕴含着产品潜在的问题信息。

因此良好的原理图格式能够有效地帮助设计师与爱好者较为高效的学习并使用一款产品,同时了解这款产品研发整个过程的状况及差异。

图1-11.原理图图纸尺寸设置推荐使用A4尺寸,如果设计图纸尺寸过大,可使用多页图纸设计,多页图纸设计请注明输入输出接口名称。

2.原理图电路布局根据电路模块功能进行划分,以图1-1为例,同时根据模块功能添加说明,power manager/Com port/Microcontroller等等。

3.原件选型要求1)普遍性原则:设计前先检索公司共享文件库中的资源,避免重复设计,可提高设计速度及正确性,若无所需资源,需要自行选择元器件的,要选择被广泛使用验证过的,尽量少使用冷偏芯片,以减少风险,测试通过后可将资料发布到共享文件库中与大家分享。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规范
前言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规范的目的:为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保障公司的良好信誉, 使公司内电子产品的组装、焊接有一基本准则可参考,特制定本规范。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规范的主要内容:本规范着重描写了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中的各 主要环节:SMT 锡膏印刷、贴片生产、回流焊接、分立器件成型、器件插装、手工焊 接、电路板清洗;详细介绍了各环节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为员工熟练掌握 电路板组装、焊接技术,制造合格产品提供了向导。
根据 GBJ 73-84 的要求,工作现场内必须干净、整洁,空气洁净度达到 100,000 级。 4.3 工作环境照明
根据 GB/T 19247.1-2003 的要求,室内应有良好的照明条件,其照明度为 800 lx~1000 lx 。 5 锡膏的选型 5.1 锡膏的成份 锡膏的主要成分包括:焊料粉、助焊剂。 5.1.1 有铅焊料粉主要由锡铅合金组成,一般比例为 Sn63/Pb37;无铅焊料粉主要由锡银铜合 金组成,一般比例为 Sn96.5/Ag3/Cu0.5 或 Sn95.5/Ag4/Cu0.5。 5.1.2 一般选用 3 号颗粒,325 目的 63/37 型锡膏。 5.2 助焊剂 5.2.1 助焊剂的成份包括:树脂、活性剂、触变剂、稳定剂、界面活性剂以及具有一定沸点的 溶剂。助焊剂可分成高腐蚀性的(无机酸助焊剂 IN)、腐蚀性的(有机酸助焊剂 OA)、中等腐蚀性 的(天然松香助焊剂 RO)和非腐蚀性的(免洗或低残留物助焊剂)。免洗型锡膏选用 R 型助焊剂(非 活化性),以防止时间长了腐蚀器件及印制板。水洗型锡膏选用 RSA 助焊剂(强活化性),以 增强焊接湿润性。具体详见附录 A。 5.2.2 根据现有工艺要求,我们主要使用水洗和免洗两种类型的锡膏。 5.2.2.1 水洗型锡膏 5.2.2.1.1 金属含量 89%,颗粒尺寸 325 目,适用于印刷标准及细间距的要求。 5.2.2.1.2 不含卤素的中性水洗锡膏,对印制板及元件有腐蚀作用。 5.2.2.1.3 锡膏在模板上的工作时间为 4 小时。 5.2.2.1.4 树脂载体为完全水溶性,焊接后残留物在 60℃的无皂化剂条件下,能达到极好的清 洗效果。 5.2.2.1.5 可用水洗机清洗干净。 5.2.2.2 免洗型锡膏 5.2.2.2.1 金属含量 90%,颗粒尺寸 325 目,适用于印刷标准及细间距要求。 5.2.2.2.2 含卤素的中性免洗锡膏,对印制板及元件无腐蚀作用。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规范1. 引言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适用于电子产品生产的工艺规范,旨在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

2. 材料选择与检验2.1 材料选择在电子产品生产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选择材料时,应考虑其电气特性、机械性能、耐久性以及可靠性等因素。

常用的材料包括电子元器件、电路板、金属材料等。

2.2 材料检验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应进行严格的材料检验。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等。

只有通过了材料检验的材料才能用于生产环节。

3. 制造工艺流程3.1 原材料准备在制造工艺流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准备工作。

包括清洗、切割、贴膜等处理,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可用性。

3.2 组件制造组件制造是电子产品生产的核心环节之一。

包括电路板的制造、表面贴装、组件焊接等过程。

其中,表面贴装是一种常用的组件安装方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3 装配与测试在组件制造完成后,需要进行产品的装配与测试。

装配包括电子产品外壳的组装、连接线的安装等。

测试阶段需要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

4. 生产设备与环境要求4.1 生产设备为了保证电子产品的生产质量,应选用适当的生产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贴片机、焊接设备、测试仪器等。

同时,要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

4.2 生产环境电子产品的生产需要在干燥、无尘、无静电等环境条件下进行。

因此,应设立专门的生产车间,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持良好的生产环境。

5. 质量控制与改进5.1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电子产品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电子产品工艺设计》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工艺设计》课程标准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设计》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描述〔一〕学习领域(课程)定位《电子产品工艺设计》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工艺与管理方向的一门专业限选课。

此学习领域有助于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电子产品工艺设计工程师,他们熟知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技术指标,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与检测设备对其进行测试和质量检验,会熟练使用电子产品生产设备,掌握电子产品的装接方法,能根据电子产品电路进行产品加工工艺的制定,并对产品进行参数、技术指标的测试,具有强烈的安全、环保、成本、产品质量、团队合作等意识,并能根据产品特点制定相应的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

〔二〕学习领域(课程)性质1.学习领域名称:电子产品工艺设计2.适合专业:应用电子技术3.教学时间安排:第3学年第5学期4.计划课时:725.学习领域〔课程〕序号:X6.学习难度范围:27.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1) 能识读一般电子电路图、机械图;(2) 具有简单电子电路的分析能力;(3) 拥有基本的电子产品电脑制图与表格处理能力;(4) 数学知识、英语知识。

(5) 熟悉电子产品生产流程及工艺8.对教师的资格要求(1) 具有电子产品装配实践经验;并能熟练掌握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的绘制(2) 熟悉电子产品设计文件和工艺文件的种类和内容的填写;(3)能根据具体的电子产品编制对应用的工艺文件;(4)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三) 学习领域(课程)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独立收集和检索信息、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4〕培养学生根据项目任务或工作,制订项目完成的工作计划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4〕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5〕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手册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手册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手册第一章引言 (3)1.1 编写目的 (4)1.2 适用范围 (4)1.3 生产工艺概述 (4)3.1 设计阶段:根据产品需求,设计电路原理图、PCB板图、结构图等。

(4)3.2 原材料准备:采购符合设计要求的电子元器件、电路板、结构件等。

(4)3.3 加工阶段:包括SMT贴片、插件、焊接等工艺。

(4)3.4 装配阶段:将加工好的电路板、元器件、结构件等组装在一起。

(4)3.5 调试阶段:对组装好的产品进行功能测试,保证产品功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4)3.6 包装阶段:对合格产品进行包装,为销售、运输等环节做好准备。

(4)3.7 售后服务:对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提供技术支持。

(4)第二章设计与开发 (4)2.1 设计原则 (4)2.2 设计流程 (5)2.3 设计审查 (5)第三章材料采购与检验 (6)3.1 材料选型 (6)3.2 采购流程 (6)3.3 材料检验 (6)第四章零部件加工 (7)4.1 加工工艺 (7)4.2 加工设备 (7)4.3 加工质量控制 (7)第五章组装工艺 (8)5.1 组装流程 (8)5.1.1 零部件准备 (8)5.1.2 零部件安装 (8)5.1.3 连接线路 (8)5.1.4 功能测试 (8)5.1.5 结构组装 (8)5.2 组装方法 (8)5.2.1 手工组装 (8)5.2.2 半自动化组装 (9)5.2.3 全自动化组装 (9)5.3 组装质量控制 (9)5.3.1 零部件质量控制 (9)5.3.2 装配过程控制 (9)5.3.3 功能测试控制 (9)5.3.4 出厂检验 (9)5.3.5 质量改进 (9)第六章调试与测试 (9)6.1.1 预调试准备 (9)6.1.2 调试步骤 (10)6.2 测试方法 (10)6.2.1 功能测试 (10)6.2.2 功能测试 (10)6.2.3 可靠性测试 (10)6.3 测试结果分析 (10)6.3.1 测试数据分析 (10)6.3.2 故障诊断与处理 (11)6.3.3 改进措施 (11)第七章包装与运输 (11)7.1 包装要求 (11)7.1.1 包装材料 (11)7.1.2 包装结构 (11)7.1.3 包装标识 (11)7.1.4 包装完整性 (11)7.2 运输流程 (11)7.2.1 运输方式选择 (11)7.2.2 运输计划制定 (12)7.2.3 产品装箱 (12)7.2.4 运输途中监控 (12)7.2.5 产品卸货 (12)7.3 运输安全 (12)7.3.1 遵守运输规定 (12)7.3.2 防范交通 (12)7.3.3 防范自然灾害 (12)7.3.4 防范人为破坏 (12)第八章质量管理 (12)8.1 质量控制体系 (12)8.1.1 质量控制体系概述 (12)8.1.2 质量策划 (13)8.1.3 质量控制 (13)8.1.4 质量保证 (13)8.1.5 质量改进 (13)8.2 质量改进 (13)8.2.1 质量改进概述 (13)8.2.2 数据分析 (13)8.2.3 问题解决 (13)8.2.4 持续改进 (13)8.3 质量问题处理 (14)8.3.1 质量问题分类 (14)8.3.2 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14)8.3.3 问题报告 (14)8.3.5 制定改进措施 (14)8.3.6 实施改进措施 (14)8.3.7 跟踪验证 (14)第九章环境保护与安全 (14)9.1 环保要求 (14)9.1.1 概述 (14)9.1.2 废水处理 (14)9.1.3 废气处理 (15)9.1.4 固废处理 (15)9.1.5 噪音控制 (15)9.1.6 节能减排 (15)9.2 安全生产 (15)9.2.1 概述 (15)9.2.2 安全培训 (15)9.2.3 设备安全 (15)9.2.4 作业现场管理 (15)9.2.5 应急预案 (15)9.3 应急处理 (16)9.3.1 概述 (16)9.3.2 报告 (16)9.3.3 调查 (16)9.3.4 处理 (16)9.3.5 总结 (16)第十章生产管理 (16)10.1 生产计划 (16)10.1.1 市场需求分析 (16)10.1.2 资源配置 (16)10.1.3 生产任务下达 (16)10.1.4 生产计划执行与调整 (16)10.2 生产调度 (17)10.2.1 生产任务分配 (17)10.2.2 生产进度控制 (17)10.2.3 资源调配 (17)10.2.4 生产协调 (17)10.3 生产统计分析 (17)10.3.1 数据收集 (17)10.3.2 数据整理 (17)10.3.3 数据分析 (17)10.3.4 统计报告撰写 (17)第一章引言1.1 编写目的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

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

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日新月异的进步,电子产品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子产品的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是指针对电子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所需遵守的一系列设计规范和工艺流程进行的系统化解析和教学,它涵盖了设计、测试、生产等全方位的内容,是现代电子产业发展的基本保障。

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不仅能够为电子产品研发过程加快节奏、提高质量,还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和声誉。

因此,电子产品的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的编写就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的目的是:引导研发人员按照规范的研发流程进行设计、制造和验证,确保电子产品的品质,同时降低因研发环节的失误或流程瑕疵而产生的成本。

因此,对于制造企业、产品设计者来说,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是不可缺少的参考文献。

首先,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需要遵循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保证产品的合法合规。

其次,在编写教材时,需要详细阐述电子产品设计、制造、测试、验证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步骤,确保体系完整、全面、严谨。

最后,还需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设计、制造、测试、验证中实践并熟悉工艺流程,从而达到提高所学习的理论和知识的目的。

在编写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查阅国家和行业标准和规范。

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电子产品的特殊性和安全性,遵循国家和行业标准和规范,确保电子产品设计的合法合规。

2. 体系化结构的编写和设计。

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的编写需要体系化结构的设计,从而使教材更加完整,更加清晰。

3. 突出实践性。

教材的编写需要突出实践性,在教学中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 突出创新性。

为了推动电子产品的发展,教材的编写需要突出创新性,在教材的内容设计中,应该呼吁创新理念,开发更加高效和创新的研发工艺。

根据以上几点,我认为在编写电子产品研发工艺设计规范教材时,我们需要着手进行如下的工作:第一,明确教材的教学目标。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规范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规范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合理的生产工艺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规范进行详细探讨,旨在提高电子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二、组装工艺规范1. 灰尘防护:在组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确保无尘和洁净,防止灰尘进入产品内部,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2. 导电性防护:在组装过程中,严禁使用导电性较高的工具或材料,避免组装时发生短路或其他意外情况。

3. 焊接工艺:采用合适的焊接方式,确保焊接点牢固可靠,避免因焊接不良导致产品的质量问题。

4. 线缆布线:合理布线,避免线缆的纠结和交叉,以确保电子产品内部的信号传输和电路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测试工艺规范1. 功能测试:对组装完成的电子产品进行功能测试,确保所有的功能正常运行。

2. 电性能测试:对电子产品的电性能进行测试,检查电压、电流等参数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 可靠性测试:通过长时间运行、环境变化等测试手段,检验电子产品在各种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压力测试:对电子产品进行机械性能测试,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和短期异常情况下能够承受一定的压力。

四、质量控制1. 原材料检验:对进入生产线的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查和验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2. 工序检验:对每个生产工序进行检验,及时发现和排除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工序。

3. 成品检验:对成品进行全面检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五、安全生产1. 员工培训:对参与生产的员工进行岗位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安全作业。

2. 安全设施:在生产车间和生产线上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紧急停车按钮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3. 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和整改潜在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

六、环境保护1. 废物处理: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电子产品工艺规范DLTX-QC-001

电子产品工艺规范DLTX-QC-001

目录第一章电子产品工艺规范简介 (2)第二章工作环境规范 (3)第三章 SMT工艺规范 (4)第四章 DIP工艺规范 (10)第五章清洗规范 (17)第一章电子产品工艺规范简介编写本电子工艺规范的目的:为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保障公司的良好信誉,使公司内电子产品的组装、焊接有一个基本准则可参考,特制定本规范。

电子工艺规范详细描写了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中的各主要环节:包括SMT锡膏印刷、贴片生产、回流焊接、分立器件成型、器件插装、手工焊接、电路板清洗等,详细介绍了各环节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及注意事项,同时,采用图文并述的方法,详细描述了表面装贴元器件及DIP插焊元器件的品质检检标准,为生产制造出合格产品提供了向导。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电子产品的SMT及手工焊接工序。

第二章工作环境规范一、工作环境温湿度根据GB/T 19247.1-2003的要求,工作现场应有温湿度调节装置,确保环境温度为19℃~29℃,相对湿度为45%~75%RH。

二、防静电要求根据《ESD控制技术规范》,工作时要求佩戴防静电手环等方法采取防静电措施。

三、焊接时间控制焊接时间要求:散热量较大的器件如变压器、接线柱、插座等,时间控制在3-5S 内;热量较小的器件如小功率电阻、电容、二极管等,时间控制在1-2S内。

第三章SMT工艺规范一、锡膏1、为保证良好的电气性能,焊锡膏的使用要符合要求:锡膏的保存期为1年,不能使用超出保存期的产品;2、锡膏使用前,从冰柜取出的锡膏应在常温下放置回温,使用500g包装单位的水洗型锡膏的回温时间为8小时,免洗型锡膏的回温时间为4小时;3、回温时间达到后才可打开瓶盖使用,请做好相关使用记录;4、不能强行使用未达到回温时间的焊锡膏进行生产。

二、助焊剂1、注意PCB板的保护,请使用附有“铜箔腐蚀试验合格”说明的助焊剂;2、可使用中等腐蚀性的助焊剂(如天然松香助焊剂);3、可使用非腐蚀性的助焊剂(如免洗或低残留物助焊剂)4、慎用高腐蚀性助焊剂,如无机酸助焊剂。

电路板设计工艺规范PPT课件

电路板设计工艺规范PPT课件


若有超重的器件必须布在BOTTOM面,则应通过试验验证可行性。
2021/10/9
10
第10页/共19页
基本布局要求
• 大于0805封装的陶瓷电容,布局时尽量靠近传送边或受应力较小区域,其轴向尽量与进板方向平行。
• 经常插拔器件或板边连接器周围3mm范围内尽量不布置SMD,以防 止连接器插拔时产生的应力损坏器件。
2021/10/9
5
第5页/共19页
热设计要求
• 高热器件应考虑放于出风口或利于对流的位置
• 较高的元件应考虑放于出风口,且不阻挡风路
• 散热器的放置应考虑利于对流
• 温度敏感器械件应考虑远离热源 对于自身温升高于30℃的热源,一般要求: a. 在风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器件离热源距离要求大 于或等于; b. 自然冷条件下,电解电容等温度敏感器件离热源距离要求大 于或等于。
•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产品的PCB工艺设计,运用于但不限于PCB的设计、PCB投板工艺审查、单板工艺审查 等活动。
• 本规范之前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内容如与本规范的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范为准。
2021/10/9
4
第4页/共19页
PCB材料要求
• 确定PCB所选用的板材,例如FR—4、铝基板、陶瓷基板、纸芯板等,若选用高TG值的板材,应在文件中 注明厚度公差。
• 元器件的外侧距过板轨道接触的两个板边大于、等于5mm ,若达不 到要求,则PCB应加工艺边 。
2021/10/9
13
第13页/共19页
基本布局要求
• 可调器件、可插拔器件周围留有足够的空间供调试和维修。
• 有极性的变压器的引脚尽量不要设计成对称形式
• 器件在布局设计时,要考虑单板与单板、单板与结构件的 装配干涉问题,尤其是高器件 、立体装配的单板等。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第二版课程设计 (2)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第二版课程设计 (2)

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针对电子制造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制造工艺设计方面的培训,包括现有的标准、原则以及工艺设计的各个方面。

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让学生了解到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的最新进展,能够独立处理各种复杂的制造工艺问题。

二、课程设计内容1.工艺流程设计了解电子制造中各类工艺流程的原理和特点,例如印制板(PCB)生产流程、表面贴装过程等。

2.工艺装备设计学习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中各类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包括SMT设备、波峰焊设备、热风式烘箱等。

3.工艺工具设计掌握各种工艺工具的使用技巧和维护保养方法,例如牛顿环锡测试仪、脚链切割机等。

4.工艺质量控制学习如何使用先进的质量检测和控制技术来确保制造工艺的稳定性和品质把控,了解各种验收标准和组件缺陷判断方法。

5.其它领域的工艺设计针对具体的电子制造领域,例如微波电路板制造、LED元器件制造等,深入研究其中的特殊工艺设计。

1.阅读作业,掌握原理在每个课程单元开始时,学生需要阅读相关的教科书和资料,了解相关的工艺原理、装备原理以及工具使用方法,掌握各项工艺流程和质量要求。

2.实验操作,掌握方法学生需要参加教授的实验课程,亲自操作不同的工艺装备和工具,掌握各种组件的制造过程以及质量控制方法。

3.作业实践,测评达成学生需要完成规定数量的作业和案例实践,独立处理和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测评达成阶段性的目标。

4.考试评估,获得证书学生需要通过考试和评估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获得课程设计结业证书。

四、课程设计特点1.融合理论和实践本课程设计融合了理论与实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电子产品制造工艺的原理和理论,更要求学生参加实验操作、案例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2.强调工艺流程在课程设计中,需要强调工艺流程的重要性,了解每个制造过程的特点和环节,能够针对性的解决工艺问题。

3.师资力量强大本课程设计采用由资深电子制造专家教授,能够针对同学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电子产品工艺标准

电子产品工艺标准

电子产品工艺标准培训教材云山小筑2003年7月电子产品工艺标准培训教材v静电的基础知识vIPC-A-610简介v机械装配v元器件装配v焊接vPCB组合件其它项目vSMT安装vPCB修补静电•静电的产生:两种物体间的接触与分离动作(即摩擦)(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电子和质子等通过化学键组成, 由于各种物质的电子数不一样,在外力的作用下,部分最外层的电子挣脱化学键的约束,与另外的电子结合,从而使物质显电性,而形成静电.)•静电的特性:高电压,小电流,作用时间短•静电的破坏:静电放电(ESD)一般情况下,人走路或其他动作引起的静电约为2KV,在3.5KV以下的静电电压人体是感觉不到的,而在600V以上的静电电压下可将绝大部分的IC损坏,静电损坏敏感组件的最小电压是20V•静电的预防:泄放与中和串接的EOS/ESD 安全工作台并接的EOS/ESD 安全工作台云山小筑欢迎你IPC-A-610C电子制造业协会(电子电路互连与封装协会)电子装连的可接受标准如消费品:以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但不要求必须保持不间断工作,外观上也允许有缺陷电话交换机,电表(本电子产品工艺标准按2级要求制定)3级要求:高性能电子产品这类设备要求持续运行或严格按指令运行的设置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使用亦绝对不能出现故障,如但存在不符合要求条件(非拒收)的一种情况;1 材料,设计,操作等因素造成既不能满足目标条件又非属拒收条件的情况.2 将过程警示项目作为过程控制的一部份实施监控,当工艺过程中有关数据发生异常或在理想趋势时,对其分析并据结果采取改善措施3 单一的过程警示项目不需要进行特别处理4 制造者必须清楚掌握对现有过程控制要求并保持有交的持续发进措施!!!!!!!!电子组件操作准则1.保持工作环境干净整洁.工作区域不可有任何食品,饮料或烟草制品.2.尽可能减少对电子组件的操作,防止损坏.3.使用手套时,需及时更换,防止因手套肮脏引起的污染.4.不可用裸露的手或手指接触可焊表面.人体油脂和盐分会降低可焊;加重腐蚀,还会导致其后涂覆和层压的低粘附性.5.不可使用未经认可的手霜,会引起可焊性和涂覆粘附性问题.6.绝不可堆叠电子组件,否则会导致机械性损伤,需要在组装区使用特定的搁架用于临时存放.7.对于没有ESDS 标记的部件也应要作为ESDS 部件操作.8.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遵循ESD 规章制度执行.9.除非有合适的防护包装,否则决不能运送ESDS 设备(组件/产品)取拿组件的方法正确吗取拿组件的正确方法云山小筑欢迎你当与其他文件冲突时优先次序Ø客户特别要求Ø用户和制造商一致达成的文件Ø反映用户具体要求的总图或设计要求或作业指导书Ø本电子产品工艺标准Ø(当同类文件有冲突时,一般以时间最近的为准)装配时检验项目有:v装配的零部件应正确完好v装配零部件的顺序(位置)应正确v装配应牢固紧密v装配方向正确v可动部分应畅顺,无阻滞v无肉眼可见的缺陷v与外壳连接部分(即要对位的部分)机械装配螺丝固定时,紧固介子(即菊花介子或弹簧介子)不能直接作用在非金属材料上.在过大的穿孔和槽形孔的印制板中,紧固介子不能直接作用在印制板上,要用平面介子隔开.螺纹紧固时要紧至压平开口环形弹簧介子或旋紧至指定最少力矩用器件金属外壳作为引出电极的元器件,安装接线片时, 接线片应与金属外壳直接接触.器件安装位置不能妨碍焊料由通导孔流向元件面焊盘的通道.器件安装位置焊料过多妨碍安装.铆装(啤鸡眼)如果喇叭口形翻边时,不能有环形方向的裂口或裂纹(预防流体流入安装孔内)径向的裂口或裂纹最多不超过三个,相互间隔大于90度,且裂开程度还未延伸到铆钉的孔壁,不允许有深度方向的松动花瓣形翻边时,翻边不能有超出焊盘范围,花瓣翻边缺损(其中一瓣已断),且裂开程度还未延伸到铆钉的孔壁,不允许有深度方向的松动.云山小筑欢迎你扁平翻边的焊接时,不能有环形方向的裂口或裂纹,径向的裂口或裂纹最多不超过三个,相互间隔大于90度,且裂开程到铆钉的孔壁,不允许有深度方向的松动.焊料至少围住翻边的75%,焊点高度是翻边高度的75%.接線柱(端子)彎曲不超過底座範圍可以接受.螺纹紧固接线线头应沿旋紧方向围绕线头不与本身交迭接触区无绝缘层用粘接固定时,对于水平安装元器件其一侧的粘接长度大于元器件长度的50%粘接高度为元器件高度的25% ̄50%,同时粘接剂有良好的粘附性.对于立式安装元器件其一侧的粘接范围大于元器件长度的50%和元器件周长的25%,同时粘接剂有良好的粘附性多个立式安装元器件并列时,其粘接范围至少为各元器件长度的50%和周长的25%,器件之间的粘接剂凝聚为一体,同时粘接剂有良好的粘附性.焊接的地方不能沾有粘接剂,非绝缘的元器件外壳不能固定在导体上.用粘接架高固定时,对于每根引脚承重等于或大于7克的元器件在其外围至少有四处均匀分布的粘接点,粘接面至少应占元器件周边的20%,同时粘接剂有良好的粘附性.注:一张常用的A4纸约有5克重使用架高垫圈时,对于支撑性孔零件垫块/器件/基板三者至少有局部接触,并具有一定的支撑强度.非支撑性孔零件要完全接触导线把(束)结扎应扎点整齐,紧锁并保持一定距离.扎线箍锁后末端至少留出0.75mm铆装连接器及其插拔件时,安装件/印制板/连接件完好无损伤裂缝.当用金属固定夹固定元器件时,要用绝缘材料与导电部分绝缘开,元器件的重心落在固定夹上.散热器与器件至少有75%的接触面是紧贴的,当要求使用导热绝缘片(如云母)时,元器件的外面应可见导热绝缘片的边沿.连接器引脚安装,对于簧片引脚不能有接触簧片露出绝缘座,簧片扭绞变形,基板连接盘缺损,接触簧片断裂,焊于焊盘的夹簧超出不能大于25%对于刚性引脚,引脚弯曲偏离中心线小于引脚宽度的50%连接盘起翘的程度小于等于孔环宽度的75%,引脚高度超出规定的容差.引脚无严重损伤.电气安全间隙要求:GB8898-881.00.90.80.70.60.5两点间安全间隙mm60~7050~6042~5032~4226~320~26两点间电压值(V)云山小筑欢迎你元器件安装元器件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向没有错误部份零件参考轴式引脚元器件•引脚在元器件的两端引出径向引线元器件•引脚在元器件的同一端引出云山小筑欢迎你支撑性通孔与非支撑性通孔轴式引脚元器件的水平安装,元器件体底部与印制板间的最大距离为3mm, 当消耗功率等于或大于1瓦的元器件如设计要求高出板面的零件,元器件体与印制板间的至少距离为1.5mm.对于非支撑孔安装要高出安装的零件径向引线的元器件水平安装(横卧式),元器件体至少有一边或一面与印制板相连接.轴向引脚元器件的垂直安装,元器件底面与印制板的高度在0.4-3mm之间,倾斜以不会影响安全间隙为限(但至少距离约为0.5mm).非支撑孔零件脚要弯曲或用其它机械支撑方法以防止焊盘翘起径向引脚元器件的垂直安装,元器件底部与印制板的高度在0.3-2.0mm,倾斜能影响安全间隙要求没有发现绝缘层双列直插式封装元器件,倾斜度不超过最大元器件高度的限制且焊锡部份可见到元器件脚云山小筑欢迎你卡板类插座,当一边与印制板接触, 另一边远离印制板的距离不能超过0.5mm,倾斜度由焊接脚可看见和最大高度限制(在使用中要受力的元器件如端子,开关,插座等亦参照此要求).整机安装与外罩和板面上有匹配要求的元器件不允许有倾斜.LCD元器件跨接裸露的线路(导线), 元器件脚必须要套绝缘套,或距离必须大于0.5mm.元器件脚成形加工,引脚弯曲位置离元器件体的长度至少有一个引脚的直径(厚度),但不能少于0.8 mm.(当设计要求不能实现时可以接受)元器件引脚的损伤不超过引脚直径的10%可接受.双列直插(DIP)和小型IC封装(SOIC)元器件,损伤缺口和裂缝未延伸到封口(元器件本体和引线接头)处,缺口不影响标记的完整可以接受元器件绝缘包封层破裂而未露出元器件的金属体或功能部位,同时元器件形状无严重变形可以接受.(玻璃体封装元器件有玻璃体碎裂不可以接受)导线或元器件引脚缠绕在接线柱的范围为180o-270o,若固定可靠,允许最小环绕接线柱90o;若导线切断口伸出接线柱,而不影响最小安全电气间隙可以接收.导线不能出现张紧状态及打折, 接头附近应留有曲率半径至少等于导线外径的环形或弧形,以消除张力和热应力.用于接线端的零件安装云山小筑欢迎你导线绝缘皮切口和焊点之间的间隙应小于导线外径的2倍或小于1.5mm,(超出为制程警示绝缘皮没有庶住焊盘多股导线线芯缺损允收范围6543210允许缺损数大于4036~4026~3619~2516~187~15小于7线芯股数导线或元器件的引脚连接到印制板末端露出的高度,对支撑孔最小可以看到焊点中的导线或引脚头,最大高度为2.3 mm,非支撑孔,引线或元件引脚露出印制板的最小高度为0.5mm,最大高度为2.3 mm; 在厚度大于2.3mm,并且为支撑孔(孔金属化)的印制板上插装引脚固定的元器件(如:DIP插座)允许看不到零件脚.对于弯曲末端的导线或引脚,如最大高度末超出和符合最小安全间隙的可以接受.云山小筑欢迎你导线/引脚套绝缘套时,套管套住导线绝缘外皮的最小长度为6.0mm或者是导线外径的2倍,两者中取数值大者,套接线端子部分,端子需出板面的距离小于端子直径(或宽度)的50%,套管不能有松滑.焊接名词解释:润焊熔化的焊料会象其它液体一样,粘附在被焊的金属表面,并能扩展形成合金,粘附越牢,扩展面越大,则润焊越好.不润焊—俗称不上锡云山小筑欢迎你焊接终止面主面焊接起始面辅面焊点应光滑,润焊良好,可见到被焊部位的轮廓,焊点呈羽扇式凹月形.可接受的锡点标准:焊接面元器件脚润焊范围大于270o,元器件安装面润焊范围大于180o,垂直填满度大于75%,焊锡面焊盘被焊料覆盖面积大于75%,元器件安装面焊盘被焊料覆盖面积可为0%(气孔,针孔,气泡,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以被接受).可接受的锡点标准to弯月0%(即可不被焊料覆盖)75%75%180度270度要求元器件安装面焊盘被焊料覆盖面积焊接面焊盘被焊料覆盖面积孔内焊料垂直填满度元器件安装面润焊范围焊接面润焊范围项目云山小筑欢迎你可接受的锡点标准:焊接面元器件脚润焊范围大于270o,元器件安装面润焊范围大于180o,垂直填满度大于75%,焊锡面焊盘被焊料覆盖面积大于75%,元器件安装面焊盘被焊料覆盖面积可为0%(气孔,针孔,气泡,满足上述要求时,可以被接受).锡珠与锡斑拒收条件:锡珠或锡斑不能固定在一个位置上,或锡珠与锡斑与其它导体的距离小于0.7mm时,或锡珠直径大于0.13mm或600mm2内超过5个,直径小于0.13mm的锡珠或锡斑.桥接被拒收:焊锡不能将来自两条不同线路的焊点连起来,或将两条不同的线路连起来.焊料量过多而不能看到被焊接的元器件脚的邻廊但在安装面可确认在通孔内可作制程警示,在元器件安装面,焊锡不能接触到元器件的本体.焊点拉尖如果满足最小安全间隔和零件脚露出最高要求的限制可以接受.元器件脚与焊料间出现的裂纹不可接受.用作表面间连接的导线通孔,金属化通孔和铆接件,不需波峰焊,浸焊,或拖焊将焊料填充通孔云山小筑欢迎你引线与端子焊接的最低要求:引线与端子的接处至少有75•勾接引脚轮廓可辩认润焊焊锡至少有75印制板的导电走线或焊盘与引线或导线的焊接可有一个或二个焊点,但焊点总长应大于75%引线与焊盘搭接长度.金手指,按钮接触位连接器引脚在焊接面上至少有两个相邻的面焊上,相对面(元件面)的焊料芯吸高度可略大于2.5mm,但不妨碍其后针的安装.其他项目组件上不能粘有灰尘,纤维物和颗粒物,金属化区出现带色(白色,黄色)沉积物或锈斑.对于要求清洗的焊剂,不能见到焊剂的残留物.对于免洗助焊剂印制板上的标记或字符如果可以辨认出来而不会造成误认时,模糊可以被接受标签剥离不超过10涂覆盖面仅限于规定范围,涂层完全固化,气泡和杂物不允许在印制板有导电线路及焊盘的位置出现.其它位置的外来物不影响最小电气间隙阻焊膜经过焊接和清洗后,如无液体渗入阻焊膜下面,出现起泡,皱褶可以接受,当局部剥落时,剥落区域不对其它组装过程造成妨碍的可以按受.阻焊膜中呈现白色粉状物不被接受.当跳线长度大于25mm时,应用绝缘皮导线作为跳线.在满足规定电流负载中,尽量选用较细的导线,绝缘皮要能承受焊接高温和耐磨.除非特别规定,跳线距离尽可能短(要留有余量作为更换零件用)在线路板元件面跳线不允许穿过或跨过元器件,及避开高温发热元器件,在焊接面,跳线不应通过元器件的焊垫区和焊盘及测试点.当跳线过长时要用胶水固定跳线, 胶水用量足以包住跳线,以不能过多流溢到邻近元件的焊盘上,滴胶固定点不能设置在可拆的或带插座的元器件上.跳线头和元件引脚之间可以是搭焊或绕焊,绕焊时跳线应围绕元器件引脚至少900,搭焊时,跳线和引脚焊盘的焊点最小长度必须等于“L”的75W为零件焊接宽度云山小筑欢迎你印制板(PCB)发生起泡和分层的部位局限于在通导孔或导电线路中间地带的50%以内可以接受,由于机械加工而引起的基材表面的破坏和分层现象(如泛白区域)尚未超出边的50%或未超过2.5mm (如果对边距未作规定)可以接受.导线和焊盘的损伤云山小筑欢迎你SMT 安装贴片胶粘接:胶点应位于各焊盘的中间.如果胶粘染到焊盘和端面之间,沾染程度小于可以接受焊点最小距离C 云山小筑欢迎你W:引出端宽度P:焊盘宽度(两者取小的)T/H:引出端厚/高度润焊0.5mm弯曲处未规定75%W不允许不允许I 形润焊G+50%T 未到体150%W 50%W 未规定50%W J 形润焊G+50%T 弯曲处150%W 润焊安全隙50%W 圆扁润焊G+50%T 弯曲处W 50%W 安全隙50%W L 翼润焊G+25%H 无要求50%F 50%W 不允许50%W 城堡*润焊润焊未到体50%T 50%W 不允许25%W 圆柱润焊G+25%H 未到体润焊50%W 不允许50%W 方形润焊无要求无要求润焊50%W 不允许C 符合底部零件离高G焊点最低F 焊点最高E长度焊接D 宽度焊接C 长度超出B 宽度超出A 底部单面引出端面片式零件q 长度方向引出端面不允许有越出焊盘(B):B<0q 宽度方向引出端面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C):C=50%W (W<P)或C=50%P (P立方体多面引出端片状零件ü长度方向不允许有引出端面越出焊盘(B)ü宽度方向引端面越出焊盘最大距离(A):A=50%W(WW) ü宽度方向引出端面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C):C=50%W(WW) ü焊点最大焊接高度(E)为可超出焊盘和高出引出端面,但不允许伸到元件基体;焊点最小焊接高度(F):F=G+25%H(H2mm)ü长度方向引出端面与焊盘的焊接距离(D)与引出端面与焊盘间的焊接厚度G)无要求,要润焊良好圆柱形管帽式引出端面(MELF)零件Ø宽度方向引端面越出焊盘最大距离为(A):A=25%W(WW) Ø长度方向不允许有引出端面越出焊盘(B)Ø宽度方向引出端面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C):C=50%W(WW) Ø长宽度方向引出端面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D): D=50%T 或D=50 PØ焊点最大焊接高度为可超出焊盘和高出引出端面,但不允许伸到元件基体(E)Ø元件可焊端与焊盘之间末端重叠J无引线芯片载体,"城堡"形引出端面零件(LCC)•宽度方向引端面越出焊盘最大距离(A):A=50%W•深度方向不允许有引出端面越出焊盘(B)•宽度方向引出端面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C): C=50%W•深度方向引出端面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D): D=50%F(F<P)或D=50%P(P<F)•焊点最大焊接高度(E)无特别要求,焊点润焊良好•焊点最小焊接高度(F)F=G+25%H•引出端面与焊盘间的焊接厚度G)无特别要求,焊点要润焊良好"扁带式","翼形","L"形引出端面(脚)零件§宽度方向引(脚)越出焊盘最大距离为(A):A=50%W(W>1mm)或A=0.5mm(W<=1mm) §长度方向引出端面(脚)越出焊盘(B):不能违反最小安装空间焊接距离的规定.§宽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C): C=50%W §长宽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D) D=W§焊点最大焊接高度(E)可延伸至引出端面的弯曲位,但不允许伸到元件体.§焊点最小焊接高度为(F):F=G+50%T.§引出端面与焊盘间的焊接厚度G)无要求“圆扁/圆截面,翼/L"形引出端面(脚)零件o宽度方向引端面(脚)越出焊盘最大距离为(A): A=50%W(W<P)或A=50%P(P<W) o长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不允许有越出焊盘(B)o宽度方向引出端面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C):无特别要求,焊点要润焊良好o长宽度方向引出端面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D):焊点要润焊良好o焊点最大焊接高度为(E)可延伸至引出端面弯曲位,但不允许伸到元件基体.o焊点最小焊接高度为(F):F=G+50%T.o引出端面与焊盘间的焊接厚度G)无特别要求"J"形引出端面(脚)零件§宽度方向引端面(脚)越出焊盘最大距离为(A): A=50%W§长度方向引出端面(脚)越出焊盘(B).无特别要求§宽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C):CW§长宽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D): D=W§焊点最大焊接高度(E)可延伸至引出端面(脚)的弯曲位,但不允许伸到元件基体.§焊点最小焊接高度为(F):F=G+50%T.§引出端面与焊盘间的焊接厚度G)无特别要求云山小筑欢迎你平接("I"型)引出端面(脚)零件v 宽度方向不允许有引出端面(脚)越出焊盘(A)v 长度方向不允许有引出端面(脚)越出焊盘(B)v 宽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C):C=75%W v 长宽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D) :未作规定v 焊点最大焊接高度(E)可延伸至引出端面弯曲位,但不允许伸到元件基体.v焊点最小焊接高度为(F):F=0.5mmv 引出端面与焊盘间的焊接厚度G)无特别要求扁平焊片引出端面(脚)零件o宽度方向引端面(脚)越出焊盘最大距离为(A): A=25%Wo长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不允许有越出焊盘(B)o宽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C):C=75%Wo长宽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D) :D=Wo焊点最大焊接高度为(E)润焊良好o焊点最小焊接高度为(F):无规定底部单面引出端面高外形零件o宽度方向引端面(脚)越出焊盘最大距离为(A): A=25%Wo长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不允许有越出焊盘(B)o宽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C):CWo长宽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D) :DLo引出端面与焊盘间的焊接厚度G)无特别要求内向“L“形引出端面(脚)零件o宽度方向引端面(脚)越出焊盘最大距离为(A): A=50%Wo长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不允许有越出焊盘(B)o宽度方向引出端面(脚)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C):CWo长宽度方向引出端面与焊盘的最小焊接距离(D):DLo焊点最大焊接高度为(E)可延伸至引出端面(脚)的弯曲位, 但不允许伸到元件基体.o焊点最小焊接高度为(F):F=G+25%T或GW:引出端宽度P:焊盘宽度(两者取小的)T/H:引出端厚/高度润焊0.5mm弯曲处未规定75%W不允许不允许I 形润焊G+50%T 未到体150%W 50%W 未规定50%W J 形润焊G+50%T 弯曲处150%W 润焊安全隙50%W 圆扁润焊G+50%T 弯曲处W 50%W 安全隙50%W L 翼润焊G+25%H 无要求50%F 50%W 不允许50%W 城堡*润焊润焊未到体50%T 50%W 不允许25%W 圆柱润焊G+25%H 未到体润焊50%W 不允许50%W 方形润焊无要求无要求润焊50%W 不允许C 符合底部零件离高G焊点最低F 焊点最高E长度焊接D 宽度焊接C 长度超出B 宽度超出A片式元件侧立的焊点如符合下述条件可以接受:A.侧立元件体积小(长L1.52 mm);B.比周围的元件矮;C.组件板上(同一块板上)侧立的片式元件不大于5个;D.焊盘和元件端面润焊良好.片式电阻顶面涂层在离边缘小于0.25mm的区域内有缺口或电极金属镀层脱落不超过50%可以接受.云山小筑欢迎你片式电容缺口或切口尺寸小于厚度的1/4,宽度的1/4和长度的1/2可以接受.注:其他贴片零件不允许损坏印制板修补印制板上翘起的焊盘或导电线路,要用胶水固定铜皮翘起处,同时胶水不能封住元器件引脚和不能溢到其它焊盘上.印制板上的导电线路(铜箔)有开路时,允许用跳线驳接,使用的跳线的电流负荷要等于或略大于印制板导电线路允许的电流值,驳接时应满足下述条件:A.驳接端口长2 ̄5mm,B驳接线长于20mm的要打胶固定,打胶间隔每段不长于20mm,C.每块线路板只允许有一处驳接.云山小筑欢迎你印制板上不同的导电线路短路时,可以将短路部分除去,但不能损伤到印制板的基体,及满足最小安全间隙要求云山小筑欢迎你。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教材

电子产品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教材

第一章概述1.1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与制造工艺1.1.1现代电子设备的特点当前,电子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国防、国民经济各部门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

由于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超小型化元器件和中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和推广,使电子设备在电路上和结构上产生巨大的变化。

小型化、超小型化、微型化结构的出现,使得一些传统的设计方法逐渐被机电结合、光点结合等新技术所取代,再加上电子设备要适应更加广泛的用途和恶劣苛刻的工作环境,就使当代电子设备具有不同于过去的特点。

这些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设备组成较复杂,组装密度大现代电子设备要求具有多种功能,设备组成较复杂,元器件、零部件数量多,且设备体积要小,组装密度大。

尤其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其衍生的各种功能模块的出现,使电子设备的组装密度较过去提高了很多。

2.设备使用范围广,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复杂。

现代电子设备往往要在恶劣而苛刻的环境条件下工作。

有时要承受高温、低温和巨大温差变化;高湿度和低气压;强烈的冲击和振动;外界的电磁干扰等。

这些都会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3.设备可靠性要求高、寿命长现代电子设备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足够的工作寿命。

可靠性低的电子设备将失去使用价值。

高可靠性的电子设备,不仅元器件质量要求高,在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中都要作出较大的努力。

4.设备要求高精度、多功能和自动化现代电子设备往往要求高精度、多功能和自动化,有的还引入了计算机系统,因而其控制系统较为复杂。

精密机械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设备是现代电子设备的一大特点。

自控技术、遥控遥测技术、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和精密机械的紧密结合,有的电子设备要求有智能实现人机交流,使电子设备的精度和自动化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上述电子设备的特点,只是对整体而言,具体到某种设备又各具自己的特点。

由于当代电子设备具有上述特点,对电路设计和结构设计的要求更高了,设计、生产人员充分了解电子设备的特点,对于确保电子设备的性能满足使用要求十分必要的。

电子产品生产艺规范

电子产品生产艺规范

目录第一节元件分类 (3)1.1.1电阻定义 (3)1.1.231.1.3 主要性能指标 (4)1.1.4 命名方法 (5)1.1.5选用常识 (6)1.2.1电容器定义 (6)1.2.2电容分类 (6)1.2.3 常用电容的结构和特点 (6)1.2.4 主要性能指标 (8)1.2.5命名方法 (9)1.2.6选用常识 (11)1.3.1二极管 (11)1.3.2二极管的作用 (11)1.3.3 二极管分类 (11)1.3.4、根据用途分类 (12)1.4.1电感定义 (15)1.4.2电感的分类: (15)1.5晶振 (20)1.5.1晶振的选择 (20)1.5.2晶振的指标 (21)第二节常用元器件及识别 (24)2.1电阻 (24)2.1.1参数识别 (24)2.1.3检测方法与经验 (26)2.2.3电容器检测的一般方法 (28)2.2.3晶体二极管(正对红表笔,负对地,电阻小,反接,电阻大,二极管为好) (28)2.3.1三极管的特点 (29)2.5电感 (31)2.5晶振 (32)第三节元件插接方法 (32)第四节元件的焊接 (32)4.1.2焊接目的 (35)4.1.3焊接的过程 (35)4.1.4焊接方法 (36)第五节焊接的注意事项及焊接步骤 (37)5.1.1焊接是有许多的注意事项 (37)5.1.2焊接的步骤 (37)5.1.3工艺过程 (38)5.1.4焊接质量不好的原因 (38)第六节接插件接线压线方法 (39)6.1.1接线标准 (40)6.1.2 RJ-45各脚功能 (40)6.1.3制作过程: (40)6.1.4各种情况下的双绞线排列顺序 (40)6.1.5注意事项 (41)第七节元器件拆除 (41)第八节常用工具及材料 (48)8.1.1 工具及材料 (48)第九节常用单位换算 (53)第一节元件分类电阻、电容、电感/线圈、二极管、三极管、晶振、电位器、变压器、开关、接插件/连接器、继电器、接线端子、集成芯片、单片机、蜂鸣器、模块等等。

电子工艺设计-第二部分(2017)

电子工艺设计-第二部分(2017)

RS-274X,为RS-274D的 扩展格式
IPC-350
培训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3
课程内容二
学习

二、电子产品工艺技术
一种
生活
1、PCB制作工艺技术
方式
2)PCB制作文件
各层图形 孔信息 标识、字符 电路测试链表 产品其它信息
培训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4
课程内容二
学习
培训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学习

一种
生活 方式
径 向 元 器 件 插 装
10
课程内容二
学习

二、电子产品工艺技术
一种
2、板级电路组装工艺技术
生活 方式
1)通孔插装工艺
①自动插装
工艺特点
元件截(拾)取、引脚成型(跨
距、形状等)、剪切引脚、打弯(固 定元件)依次顺序完成;
元件体较大、较高(宽)、较重、 引脚数量多的元件受限制。
12
课程内容二
学习

二、电子产品工艺技术
一种
2、板级电路组装工艺技术
生活 方式
1)通孔插装工艺
①自动插装
PCB要求
——定位孔:圆形或方形机械定位 ——定位孔限制区: 孔中心相对距 离内不应有插装件。
培训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13
课程内容二
学习

二、电子产品工艺技术
一种
2、板级电路组装工艺技术
生活 方式
1)通孔插装工艺
③波峰焊接工艺
培训中心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33
课程内容二
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发工艺设计规范1.范围和简介1.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研发设计中的相关工艺参数。

本规范适用于研发工艺设计1.2简介本规范从PCB外形,材料叠层,基准点,器件布局,走线,孔,阻焊,表面处理方式,丝印设计等多方面,从DFM角度定义了PCB的相关工艺设计参数。

2.引用规范性文件下面是引用到的企业标准,以行业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3 术语和定义细间距器件:pitch≤0.65mm异型引脚器件以及pitch≤0.8mm的面阵列器件。

Stand off:器件安装在PCB板上后,本体底部与PCB表面的距离。

PCB表面处理方式缩写:热风整平(HASL喷锡板):Hot Air Solder Leveling化学镍金(ENIG):Electroless Nickel and Immersion Gold有机可焊性保护涂层(OSP):Organic Solderability Preservatives说明:本规范没有定义的术语和定义请参考《印刷板设计,制造与组装术语与定义》(IEC60194)4. 拼板和辅助边连接设计4.1 V-CUT连接[1]当板与板之间为直线连接,边缘平整且不影响器件安装的PCB可用此种连接。

V-CUT为直通型,不能在中间转弯。

[2]V-CUT设计要求的PCB推荐的板厚≤3.0mm。

[3]对于需要机器自动分板的PCB,V-CUT线两面(TOP和BOTTOM面)要求各保留不小于1mm的器件禁布区,以避免在自动分板时损坏器件。

图1 :V-CUT自动分板PCB禁布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自动分板机刀片的结构,如图2所示。

在离板边禁布区5mm的范围内,不允许布局器件高度高于25mm的器件。

采用V-CUT设计时以上两条需要综合考虑,以条件苛刻者为准。

保证在V-CUT的过程中不会损伤到元器件,且分板自如。

此时需考虑到V-CUT的边缘到线路(或PAD)边缘的安全距离“S”,以防止线路损伤或铜,一般要求S≥0.3mm。

如图4所示。

4.2邮票孔连接[4]推荐铣槽的宽度为2mm。

铣槽常用于单元板之间需留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一般与V-CUT 和邮票孔配合使用。

[5]邮票孔的设计:孔间距为1.5mm,两组邮票孔之间推荐距离为50mm。

见图54.3拼版方式推荐使用的拼版方式有三种:同方向拼版,中心对称拼版,镜像对称拼版。

[6]当PCB的单元板尺寸<80mm*80mm时,推荐做拼版;[7]设计者在设计PCB板材时需要考虑到板材的利用率,这是影响PCB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说明:对于一些不规则的PCB(如L型PCB),采用合适的拼版方式可提高板材利用率,降低成本。

图6[8]若PCB要经过回流焊和波峰焊工艺,且单元板板宽尺寸>60.0mm,在垂直传送边的方向上拼版数量不应超过2。

[9]如果单元板尺寸很小时,在垂直传送边的方向拼版数量可以超过3,但垂直于单板传送方向的总宽度不能超过150.0mm,且需要在生产时增加辅助工装夹具以防止单板变形。

[10]同方向拼版●规则单元板采用V-CUT拼版,如满足4.1的禁布要求,则允许拼版不加辅助边●不规则单元板当PCB单元板的外形不规则或有器件超过板边时,可采用铣槽加V-CUT的方式。

[11] 中心对称拼版●中心对称拼版适用于两块形状较不规则的PCB,将不规则形状的一边相对放置中间,使拼版后形状变为规则。

●不规则形状的PCB对称,中间必须开铣槽才能分离两个单元板●如果拼版产生较大的变形时,可以考虑在拼版间加辅助块(用邮票孔连接)●有金手指的插卡板,需将其对拼,将其金手指朝外,以方便镀金。

[12] 镜像对称拼版使用条件:单元板正反面SMD都满足背面过回流焊焊接要求时,可采用镜像对称拼版。

操作注意事项:镜像对称拼版需满足PCB光绘的正负片对称分布。

以4层板为例:若其中第2层为电源/地的负片,则与其对称的第3层也必须为负片,否则不能采用镜像对称拼版。

图11 :镜像对称拼版示意图采用镜像对称拼版后,辅助边的Fiducial mark 必须满足翻转后重合的要求。

具体的位置要求请参见下面的拼版的基准点设计。

4.4辅助边与PCB的连接方法[13] 一般原则●器件布局不能满足传送边宽度要求(板边5mm禁布区)时,应采用加辅助边的方法。

PCB板边有缺角或不规则的形状时,且不能满足PCB外形要求时,应加辅助块补齐,时期规则,方便组装。

图12 :补规则外形PCB补齐示意图[14] 板边和板内空缺处理当板边有缺口,或板内有大于35mm*35mm的空缺时,建议在缺口增加辅助块,以便SMT 和波峰焊设备加工。

辅助块与PCB的连接一般采用铣槽+邮票孔的方式。

图13 :PCB外形空缺处理示意图5. 器件布局要求5.1 器件布局通用要求[15] 有极性或方向的THD器件在布局上要求方向一致,并尽量做到排列整齐。

对SMD器件,不能满足方向一致时,应尽量满足在X、Y方向上保持一致,如钽电容。

[16] 器件如果需要点胶,需要在点胶处留出至少3mm的空间。

[17] 需安装散热器的SMD应注意散热器的安装位置,布局时要求有足够大的空间,确保不与其它器件相碰。

确保最小0.5mm的距离满足安装空间要求。

说明:1、热敏器件(如电阻电容器、晶振等)应尽量远离高热器件。

2、热敏器件应尽量放置在上风口,高器件放置在低矮元件后面,并且沿风阻最小的方向排布放置风道受阻。

图 14 :热敏器件的放置[18] 器件之间的距离满足操作空间的要求(如:插拔卡)。

图15 :插拔器件需要考虑操作空间[19] 不同属性的金属件或金属壳体的器件不能相碰。

确保最小1.0mm的距离满足安装要求。

5.2 回流焊5.2.1 SMD器件的通用要求[20] 细间距器件推荐布置在PCB同一面,并且将较重的器件(如电感,等)器件布局在Top 面。

防止掉件。

[21] 有极性的贴片尽量同方向布置,防止较高器件布置在较低器件旁时影响焊点的检测,一般要求视角<45度。

如图所示图 16 :焊点目视检查示意图[22] CSP、BGA等面阵列器件周围需留有2mm禁布区,最佳为5mm禁布区。

[23] 一般情况面阵列器件布容许放在背面;当背面有阵列器件时,不能在正面面阵列器件8mm禁布区的投影范围内。

如图所示;图 17 :面阵列器件的禁布要求 5.2.1 SMD器件布局要求[24] 所有SMD的单边尺寸小于50mm,如超出此范围,应加以确认。

[25] 不推荐两个表面贴装的异型引脚器件重叠,作为兼容设计。

以SOP封装器件为例,如图所示。

图 18 :两个SOP封装器件兼容的示意图[26] 对于两个片式元件的兼容替代。

要求两个器件封装一致。

如图:图 19 :片式器件兼容示意图[27] 在确认SMD焊盘以及其上印刷的锡膏不会对THD焊接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允许THD 与SMD重叠设计。

如图。

图 20 :贴片与插件器件兼容设计示意图[28] 贴片器件之间的距离要求同种器件:≥0.3mm异种器件:≥0.13×h+0.3mm(h为周围近邻元件最大高度差)图 21 :器件布局的距离要求示意图[29] 回流工艺的SMT器件距离列表:说明:距离值以焊盘和器件体两者中的较大者为测量体。

表中括号内的数据为考虑可维修性的设计下限。

[30] 细间距器件与传送边所在的板边距离要求大于10mm,以免影响印刷质量。

建议:建议条码框与表面贴装器件的距离需要满足如下需求。

以免影响印锡质量。

见表2 表2 条码与各封装类型器件距离要求表元件种类Pitch小于1.27mm翼形引脚器件(如SOP、QFP等)、面阵列器件0603以上Chip元件及其它封装元件条码距器件最小距离10mm 5mm图22 :BARCODE与各类器件的布局要求5.2.2 通孔回流焊器件布局要求[31] 对于非传输边大于300mm的PCB,较重的器件尽量不要布局要在PCB的中间。

以减轻由插装器件的重量在焊接过程中对PCB变形的影响,以及插装过程对板上已经贴放的器件的影响。

[32] 为方便插装。

器件推荐布置在靠近插装操作侧的位置。

[33] 通孔回流焊器件本体间距离>10mm。

[34] 通孔回流焊器件焊盘边缘与传送边的距离≥10mm,与非传送边距离≥5mm。

5.3 波峰焊5.3.1 波峰焊SMD器件布局要求[35] 适合波峰焊接的SMD●大于等于0603封装,且Standoff值小于0.15的片式阻容器件和片式非露线圈片式电感。

●PITCH≥1.27mm,且Standoff值小于0.15mm的SOP器件。

●PITCH≥1.27mm,引脚焊盘为外露可见的SOT器件。

注:所有过波峰焊的全端子引脚SMD高度要求≤2.0mm;其余SMD器件高度要求≤4.0mm。

[36] SOP器件轴向需与过波峰方向一致。

SOP器件在过波峰焊尾端需增加一对偷锡焊盘。

如图23所示图 23 :偷锡焊盘位置要求[37] SOT-23封装的器件过波峰焊方向按下图所以定义。

图 24 :SOT器件波峰焊布局要求[38] 器件间距一般原则:考虑波峰焊接的阴影效应,器件本体间距和焊盘间距需保持一定的距离。

相同类型器件距离图25:相同类型器件布局表3:相同类型器件布局要求数值表不同类型器件距离:焊盘边缘距离≥1.0mm。

器件本体距离参见图26、表4的要求。

图 26 :不同类型器件布局图表4:不同类型器件布局要求数值表5.3.2 THD器件通用布局要求[39] 除结构有特殊要求之外,THD器件都必须放置在正面。

[40] 相邻元件本体之间的距离,见图27。

图 27 :元件本体之间的距离[41] 满足手工焊接和维修的操作空间要求,见图28图28 :烙铁操作空间5.3.3 THD器件波峰焊通用要求[42] 优选pitch≥2.0mm ,焊盘边缘间距≥1.0mm的器件。

在器件本体不相互干涉的前提下,相邻器件焊盘边缘间距满足图29要求:图 29 :最小焊盘边缘距离[43] THD每排引脚数较多时,以焊盘排列方向平行于进板方向布置器件。

当布局上有特殊要求,焊盘排列方向与进板方向垂直时,应在焊盘设计上采取适当措施扩大工艺窗口,如椭圆焊盘的应用。

THD当相邻焊盘边缘间距为0.6mm-1.0mm 时,推荐采用椭圆形焊盘或加偷锡焊盘。

图 30 :焊盘排列方向(相对于进板方向)6. 孔设计6.1 过孔6.1.1 孔间距图 31 :孔距离要求[44] 孔与孔盘之间的间距要求:B≥5mil;[45] 孔盘到铜箔的最小距离要求:B1&B2≥5mil;[46] 金属化孔(PTH)到板边(Hole to outline)最小间距保证焊盘距离板边的距离:B3≥20mil。

[47] 非金属化孔(NPTH)孔壁到板边的最小距离推荐D≥40mil。

6.1.2 过孔禁布区[48] 过孔不能位于焊盘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