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s区和p区元素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第21章 P区金属(2013)

无机化学第21章 P区金属(2013)
2、由于镓较昂贵,毒性又很大,故其应用受 到了限制。约有80%的镓和铟用于电子工业。 镓的熔点低,握在手中即可熔化,而沸点却 很高,可作高温温度计。镓是继砷、硅之后 的第三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可作为光电管 使用。
3、它们是P型半导体的掺杂剂,也可以制成III A—VA族元素的半导体化合物,如砷化镓 GaAs。 4、镓和铟易与许多金属形成合金,常用于制 易熔合金,含铟25%的镓合金在289K时熔化, 用于自动喷水灭火装置中。 5、含铟量较高的焊接剂,具有特殊性,用它可 把金属焊接到金属薄膜上,还可把金属焊接 到非金属部件上。 6、In-Pb、In-Sn合金抗碱腐蚀,用于化工 器械的焊接。
这种二聚分子遇到电子对给予分子时会离 解成单分子,然后这个AlCl3单分子再同这个 电子对给予体形成配位化合物. 例如: AlCl3· NH3。当Al2Cl6溶于水,它立即解离为 Al(H2O)63-和Cl-,并强烈水解。 AlBr3和AlI3的结构和性质与AlCl3相似。
制备:
1) Al(熔融) Cl 2 AlCl3 (无水)
铍与铝的相似性
① 两者都是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形成 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 ② 两性元素,氢氧化物也属两性 ③ 氧化物的熔点和硬度都很高 ④ 卤化物均有共价型 ⑤ 盐都易水解 ⑥ 碳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甲烷 Be2C + 4 H2O Al4C3 + 12 H2O 2 Be(OH)2 + CH4 ↑ 4 Al(OH)3 + 3 CH4 ↑


1、铝的卤化物 在三卤化铝中,除AlF3为离子型化合物外,其 余均为共价型化合物。 在气相或非极化溶剂,AlCl3,AlBr3,AlI3均是二 聚体。 。 在二聚分子中卤素原子对铝呈四面体配置,是 一种桥式结构。即在每个AlX3分子中,铝原子 有空轨道,X原子有孤电子对,因而在两个AlX3 分子间发生x→Al提供电子对而配位,形成卤桥 的配位化合物

无机化学-p区元素概述

无机化学-p区元素概述

沿B-Si-As-Te-At对角线,右上角为 除氢外,所有的非金属全部集中在p区 ⅢA-ⅦA和零族元素为p区元素 非金属(包括线上),左下角为金属
P区元素的特点 (1) 除ⅦA和零族外,均为从 典型非金属→准金属→典型金属
ⅢA 非 原 金 ⅣA 属 金 B子 硼 C 碳 半 铝 Si 硅 性 属 Al 径 增 性 Ga 镓 Ge 锗 增 强 减 大 弱 In 铟 Sn 锡 Tl 铊 Pb 铅 ⅤA N 氮 P 磷 As 砷 Sb 锑 Bi 铋
P区元素的特点 0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He 氦 2 B 硼 C 碳 N 氮 O 氧 F 氟 Ne 氖 3 Al 铝 Si 硅 P 磷 S 硫 Cl 氯 Ar 氩 660.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金属的熔点较低
这些金属 Ga 镓 Ge 锗 As 砷 Se 彼此可形成氪 4 硒 Br 溴 Kr 29.78 ℃ 973.4 ℃ 低熔合金 In 铟 Sn 锡 Sb 锑 Te 碲 I 碘 Xe 氙 5

超纯锗
ⅤA
ⅥA
ⅦA He 氦
无机化学多媒体电子教案 第十一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第一节 结束
156.6 ℃ 231.9 ℃ 630.5 ℃
Tl 铊 Pb 铅 Bi 铋 Po 6 303.5 ℃ 327.5 ℃ 271.3 ℃
At 砹 Rn 氡
P区元素的特点
(4)某些金属具有半导体性质
ⅢA ⅣA
0
2 B 硼 C 碳 N 氮 O 氧 F 氟 Ne 氖
3 Al 铝 Si 硅 P 磷 S 硫 Cl 氯 Ar 氩 4 Ga 镓 Ge 锗 As 砷 Se 硒 Br 溴 Kr 氪 5 In 铟 Sn 锡 Sb 锑 Te 碲 I 碘 Xe 氙 6 Tl 铊 Pb 铅 Bi 铋 Po At 砹 Rn 氡

s区,p区元素

s区,p区元素

过氧化物
453 573K 4Na O2 2Na 2O 573 673K 2Na 2O O2 2Na 2O2
Na2O2在碱性介质中具有强氧化性: 熔矿剂;遇棉花、炭粉爆炸
3Na 2O2 Cr2O3 2Na 2CrO4 +Na 2O Na 2O2 MnO2 Na 2MnO4
H2 O
8.1.3 氧化物
多样性(三种氧化物)
普通氧化物(O2-) 过氧化物(O22-) 超氧化物(O2
-)
1s 2 2s 2 2p6
KK (σ 2s ) 2 (σ * 2s ) 2 (σ 2p ) 2 (π 2p ) 4 (π * 2p ) 4
KK (σ 2s ) 2 (σ * 2s ) 2 (σ 2p ) 2 (π 2p ) 4 (π * 2p )3
盐类的应用
硝酸钾:在空气中不吸潮,在加热时有强氧化性,用来制
造黑火药。硝酸钾还是含氮、钾的优质化肥。
氯化镁:通常以MgCl2· 6H2O形式存在,它能水解为
Mg(OH)Cl,氯化镁易潮解,普通食盐的潮解 就是其中含有氯化镁之故。纺织工业中用氯化 镁保持棉纱的湿度而使其柔软。
氯化钙:无水CaCl2有很强的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
碳-碳复合材料
人造金刚石
分子筛
高能燃料
光子带隙材料
硅单晶材料
太阳电池材料 纳米半导体材料
8.2.2 卤素的化合物
8.2.2.1 卤素概述
卤素的性质变化
卤素 价电子构型 共价半径(pm) 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kJ/mol) 电子亲和能( kJ/mol ) 氧化数
F 2s22p5 64 4.00
1681 -328 -1

无机化学元素周期表

无机化学元素周期表

总趋势: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自左至右减小.
同周期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 (一)
解 释: 电子层数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核电荷的增大导致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
解 释: ◆ 主族元素: 电子逐个填加在最外层, 对原来最外层上的电子的屏蔽参数(σ)小, 有效 核电荷(Z*) 迅速增大。例如, 由Na(Z=11)至Cl (Z=17), 核电荷增加6, 最外层3s电子 感受到的有效核电荷则增加4.56(由2.51增加至7.07)。 ◆ 过渡元素: 电子逐个填加在次外层, 增加的次外层电子对原来最外层上电子的屏蔽 较强, 有效核电荷增加较小。 ◆ 内过渡元素: 电子逐个填加在外数第三层, 增加的电子对原来最外层上电子的屏蔽 很强, 有效核电荷增加甚小。
同周期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 (二)
相邻元素的减小幅度:主族元素 > 过渡元素 > 内过渡元素
◆ 第3周期前7个元素平均减小: [ r(Na) - r(Cl)]/6 = [191 pm - 99 pm]/6 = 15.3 pm ◆ 第一过渡系10个元素平均减小: [ r(Sc) - r(Zn)]/9 = [164 pm - 137 pm]/9 = 3.0 pm ◆ 镧系15个元素平均减小: [ r(La) - r(Lu)]/14 = [188 pm - 173pm]/14 = 1.1 pm
原子半径变化规律的形象表示
原子半径
镧系收缩的结果
B Zr和Hf B Nb和Ta B Mo和W 每对原子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较接近,化学性质也十分相似,造成这三对元素在分离上十分困难。
镧系收缩
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 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镧系收缩。
电离能 I ( ionization energy)

无机化学 p区元素

无机化学  p区元素

无机化学 p区元素p区元素是周期表中第13至18列元素,也被称为主族元素或气族元素。

它们的化学性质在同一周期内呈现出明显的变化,但在同一族内则有着相似的性质。

本文将从p区元素的发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方面进行介绍。

一、发现历史p区元素包括第13至18列的元素,是一组很有特殊性质的元素。

人们在测定原子量和密度时陆续发现了这些元素。

在18世纪前,人们对许多p区元素的存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

因此,这些元素也成为了化学家们探索的一个难题。

1830年代, Jons Berzelius 以三个十二面体化合物来系统地描述元素。

这些化合物即由氧、碳、氮、硫和磷的元素统一构成的,在此基础上,他将元素分成了四个区,包括酸基金属、上碲族、下碲族和稀有元素。

但当时的化学学家认为,有更多的元素应该属于上述因素中的某一组,于是 stas 和sebaste 花了 20 年时间,最终找到了人类认识的所有元素。

这一时期p区元素的最后发现是在1898年,由法国科学家Pierre Curie 发现的钋和镭。

二、物理性质1、电子配置p区元素的电子构型为 ns2np1-6(除氦He外,另有例外,即不是ns2np5,如氧O)。

其中,ns和np是主量子数。

p区元素的外层电子结构十分稳定,p区元素代表元素外层电子的数目是非常有限的,它们在化学之间的交互作用直接影响每个元素的化学适用性。

p区元素的数量相对比较少,但却具有十分丰富的化学反应性。

2、原子尺寸和电负性p区元素原子尺寸相比于同周期的s区或d区元素会比较小,但相比于前一个周期,p区元素的原子尺寸又会更加大一些。

这些原子尺寸的变化和电负性的变化有关。

氧、氮、碳等元素的电子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元素化学性质的表现。

一般来说,p区元素的电负性很高,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能力和较高的电负性。

氨等化合物是p区元素高电负性的体现。

三、化学性质p区元素对于化学反应性的调节十分显著,同一页上的元素之间往往会显示出相似的化学性质。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复习笔记 p区元素(一))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5版)(复习笔记 p区元素(一))

13.1 复习笔记一、p区元素概述1.p区元素包括了除氢以外的所有非金属元素和部分金属元素。

与s区元素相似,p区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它们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也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除第ⅦA族和稀有气体外,p区各族元素都由明显的非金属元素过渡到明显的金属元素。

2.p区元素特征(1)各族元素性质由上到下呈现二次周期性①第二周期元素具有反常性(只有2s,2p轨道);第二周期元素单键键能小于第三周期元素单键键能。

②第四周期元素表现出异样性(d区插入),例如:溴酸、高溴酸氧化性分别比其他卤酸(HClO3,HIO3)、高卤酸(HClO4,H5IO6)强。

③最后三个元素性质缓慢地递变(d区、f区插入)。

(2)多种氧化值①p区元素的价电子构型为n s2n p1-6,具有多种氧化态。

例如:氯的氧化值有+1,+3,+5,+7,-1,0等。

②惰性电子对效应:同族元素从上到下,低氧化值化合物比高氧化值化合物变得更稳定。

(3)电负性大,形成共价化合物。

二、硼族元素1.硼族元素概述硼族元素包括B,Al,Ga,In,Tl五种元素,其价电子构型为n s2n p1,因此他们一般形成氧化值为+3的化合物。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形成低氧化值+1化合物的趋势逐渐增强。

硼的原子半径较小,电负性较大,所以硼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型的,在水溶液中也不存在B3+。

在硼族元素化合物中形成共价键的趋势自上而下依次减弱。

(1)缺电子元素硼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轨道数为4,而其价电子只有3个,这种价电子数小于价键轨道数的原子称为缺电子元素。

它们所形成的化合物有些为缺电子化合物。

缺电子化合物的特点:易形成配位化合物HBF4;易形成双聚物Al2Cl6。

(2)硼族元素的一般性质①B是非金属单质,Al、Ga、In、Tl是金属单质;②B,Al,Ga的氧化态是+3,In的氧化态是是+1和+3,Tl的氧化态是+1;③B的最大配位数是4,Al、Ga、In、Tl 的最大配位数是6。

无机化学1

无机化学1

The Hydrogen Bond
pseudo-tetrahedral network in ice ice is less dense than water consequence of open structure base pairs in DNA transfer of genetic information
Interstitial Hydrides
found for transition-metal hydrides, e.g. PdHx (x < 1)
Pd H
lattice of metal atoms is maintained; hydride ions occupy interstitial sites non stoichiometric compounds: composition depends on extent of reaction
结 构 分 区 :
s 区:ns1-2 p区: ns2np1-6 d 区:(n-1)d1-9ns1-2 ds区:(n-1)d10ns1-2 (Pd无 s 电子) f 区:(n-2)f0-14(n-1)d0-2ns2
Cn
Fl
Lv
MAIN GROUP CHEMISTRY: CONCEPTS
(1) Descriptive chemistry How the elements are found and the compositions of their compounds Shapes of molecules, and coordination geometry of atoms in extended solids
IUPAC definition of oxidation state: /O04365.html

无机化学课件第十章_p区元素

无机化学课件第十章_p区元素
NaBr + H2SO4(浓) == NaHSO4+ HBr 2HBr +H2SO4(浓) == SO2↑+Br2 + 2H2O
NaI+H2SO4(浓) == NaHSO4+HI↑ 8HI+H2SO4(浓) == H2S↑+4I2+4H2O
采用无氧化性、高沸点的浓磷酸代替浓硫酸即可。
(2)卤化氢的性质
Cl
Cl
Cl
Cl Cl
HH
O
N Cl
Cl Cl
-Cl -HO
H
.. N
Cl Cl
卤素含氧酸的酸性
各类卤素含氧酸根的结构(X 为 sp3 杂化)
氧化值: +1
HXO 次卤酸
+3 HClO2 亚卤酸
+5 HXO3 卤酸
+7 HXO4 高卤酸
以Cl的含氧酸和含氧酸盐为代表,将这些规律总结在下表: 氯的含氧酸和氯的含氧酸钠盐的性质变化规律
(3) 氢卤酸
氢卤酸强弱顺序为:HI>HBr>HCl>HF
HF 酸性最弱是因为F-是一种特别的质子接受体, 与 H3O+ 通过氢键结合成强度很大的离子对:即使在 无限稀的溶液中,它的电解度也只有15%,而HX 中 I- 半径最大,最易受水分子的极化而电离,因而HI是 最强的酸。
氢氟酸具有与二氧化硅或硅酸盐(玻璃的主 要成分)反应生成气态的SiF4特殊性质:
3、氧化数: ⑴常具有多种氧化数, 除正氧化数外,还有负氧化 数。
(2)IIIA~VA 从上到下低氧化数化合物的稳定 性增强(指氧化还原稳定性),高氧化数化合物的 稳定性减弱,位于下面的元素的高价化合物在一定 条件下表现强氧化性,低价表现弱还原性,这种现 象称“惰性电子对效应”。

s区和p区元素总结

s区和p区元素总结
4
2-
H+
Sn
β - H 2SnO 3 (s,白)
不溶于酸或碱
15
8. 如何制备硫代锡酸盐?如何区别SnS和PbS?
SnS S 2 SnS 3
区 元 素 复 习
S
2 2
SnS 2 S
2
SnS 3
2
9. 如何配置SnCl2溶液? 称取SnCl2固体,加入少量盐酸;加水稀释至刻度, 加Sn粒保护。 2 Sn H 2O Cl Sn(OH )Cl H 10. 如何鉴定Sn2+ 溶液?
(2)NO中含有微量的NO2;
2NO2 2NaOH NaNO3 NaNO2 H 2 O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3)溶液中微量的NH4+离子。 用热的硝酸和盐酸的混合物氧化NH4+离子成N2 或NOx。 或者 NH NO2 N 2 2 H 2O 4
18
Sn Sn
2 2
无 机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2HgCl Hg 2 Cl
3
2
4Cl 4Cl
-
Hg 2 Cl 2 (s, 白 ) SnCl 2Hg(l, 黑 ) SnCl
26
26
-
2
Sn
2
2 Fe
3
Sn
4
2Fe
2-
2
9
6.指出 BF3的大π键类型,BF3水解产物与BCl3水解 产物有何不同?比较BF3、 BCl3、 BBr3的Lewis酸性。
区 元 素 复 习
S
BF3为

从BF3到BBr3的大π键越来越弱,因此酸性越来越

无机化学-氮族元素

无机化学-氮族元素

对比: 稀酸介质中, NO3-无此反应(不氧化I-), 说明 氧化性NO3- < NO2-.
NO2- + Fe2+ + 2H+ = NO + Fe3+ + H2O HNO2还原性: 5NO2- + 2KMnO4 + 6H+ = 5NO3- + 2Mn2+ + 3H2O
•亚硝酸盐
制备:碱吸收法
NO2 NO NaOH 2NaNO2 H2O
挥发性非氧化性酸铵盐
NH4 Cl NH3 (g) HCl(g) (NH4 ) 2 CO 3 2 NH3 (g) CO 2 (g) H 2 O(g) NH4 HCO3 NH3 (g) CO 2 (g) H 2 O(g) 非挥发性,非氧化性酸铵盐
性质:① 绝大部分无色, 易溶于水, (AgNO2浅黄色不溶) 极毒是致癌物
② 氧化还原性 主
2 NO2 2 I - 4 H 2 NO I 2 2 H 2O NO2 Fe2 2 H NO Fe3 H 2O
5NO2 2MnO4 6H 5NO3 2Mn 2 3H2O
2NH4 Cl Ca(OH)2 CaCl 2 2H2 O 2NH3 (g)
工业:N50~500C 30MPaFe
目前研究: 等离子技术合成氨
N2+ 解离、吸附 2N(a) 表面反应 NH3 解离、吸附 + H2 等离子体 H2 2H(a) N2 微波
(NH4 ) 3 PO4 3NH3 (g) H 3 PO4 (NH4 ) 2 SO 4 NH3 (g) NH 4 HSO 4
氧化性酸铵盐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3-18章)【圣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13-18章)【圣

2.p 区元素特征 (1)各族元素性质自上而下呈规律性变化 同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 (2)多种氧化值 ns2np1~6 的价电子构型使大部分 p 区元素具有多种氧化值。 (3)电负性大 电负性:p 区元素>s 区元素。 (4)第二周期元素具有反常性 第二周期元素单键键能(N、O、F)<第三周期元素单键键能(P、S、Cl)。 (5)第四周期元素表现出异样性 d 区元素的插入,使第四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显著减小,性质展现出特殊性。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13 章 p 区元素(一)
13.1 复习笔记
一、p 区元素概述 1.p 区元素 p 区元素:除 H 以外的所有非金属元素和部分金属元素。 惰性电子对效应:同族元素,自上而下,氧化值低的化合物的稳定性高于氧化值高的化 合物的现象。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③加合反应:B2H6+2NH3→[BH2·(NH3)2]++[BH4]- 【注意】①乙硼烷自燃和水解放热较大,可用于制作火箭燃料。②乙硼烷是剧毒物质, 空气中其最高允许含量为 0.1µg/g。 (2)硼的含氧化合物 ①三氧化二硼 B2O3 a.物理性质 颜色:白色固体;密度:2.55g·cm-3;熔点:450C。 b.化学性质 被碱金属还原:B2O3+3Mg→2B+3MgO 与水反应:
B 2 O 3 HH 22OO 2 H B O 2 HH 22OO 2 H 3 B O 3
②硼酸 H3BO3 化学性质:硼酸为一元弱酸(固体酸);与多羟基化合物发生加合反应;受热易分解。 ③硼砂 硼砂:硼酸盐的一种,水解呈碱性;溶液中,n(H3BO3)=n(B(OH)4-),具有缓冲 作用。 (3)硼的卤化物 ①三卤化硼 BX3 BX3 在湿空气中发生水解反应 BX3+3H2O→B(OH)3+3HX ②氟硼酸 H[BF4] H[BF4]的酸性比 HF 强,可利用 BF3 的水解制备,反应方程为

中级无机化学[第七章元素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中级无机化学[第七章元素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元素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1.周期表与元素周期表的分区:按原子最后一个电子占据的轨道,周期表中元素可分为5个区。

s区的价电子构型为ns1~2,p区的价电子构型为ns2np1~6,d区的价电子构型为(n-1)d1~9ns1~2,ds区的价电子构型为(n—1)d10ns1~2,f区的价电子构型为(n —2)f0~14(n—1)d0~2ns2。

构造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的电子填充原子轨道的一般次序为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7p 构造原理的前提条件是连续轨道间具有较大的能级差,而电子间的排斥作用相对较小。

对于d区元素与f区元素,由于价轨道间能级差较小,当电子间排斥作用超过轨道间能级差时,原子的价电子构型就会出现提前到达全满、半满的不符合构造原理的特殊构型。

通常,亚层轨道为全满或半满时比较稳定。

2.原子性质的周期性(1)原子半径一般规律: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镧系收缩:从镧到镥,原子半径和三价离子半径逐渐减小。

镧系收缩造成镧系后第三系列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比一般的增大幅度小,与第二系列过渡同一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接近.d电子也具有较差的屏蔽效应,造成d区元素半径收缩.原子半径存在不同的类型,主要有金属半径、离子半径、共价半径、van der Waals半径,使用时需要注意。

(2)电离能元素第一电离能的一般规律: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大体上依次增大。

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为周期表左下角的Cs,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为周期表右上角的He.该规律一般可用的变化规律来解释。

原子有效核电荷Zeff(3)电子亲和能电子亲和能的周期性变化比较复杂,变化趋势不很清晰。

粗略的规律为: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电子亲和能依次增大,这可用原子有效核电荷Z的变化规律来解释。

化学专业考研英语词汇

化学专业考研英语词汇

化学专业英语一、无机化学1. periodic table 元素周期表element 元素metal 金属nonmetal 非金属transition metal 过渡金属group / family 族alkali metal 碱金属alkaline earth metal 碱土金属chalcogen 氮族元素halogen 卤素noble gas 稀有气体period 周期lanthanide 镧系元素actinide 锕系元素block 区s-block s区(H、He、碱金属、碱土金属)p-block p区(IIIA~VIIA族、稀有气体(He除外))d-block d区(过渡金属)f-block f区(镧系元素、锕系元素)2. electron configuration 电子排布,电子构型electron shell 电子层shell (电子)层subshell (电子)亚层atomic orbital 原子轨道structure 结构molecule 分子molecular 分子的atom 原子atomic nucleus 原子核electron 电子electron cloud 电子云ion 离子anion /ˈæn.aɪ.ən/ 阴离子cation /ˈkæt.aɪ.ən/ 阳离子3. quantum number 量子数principal quantum number 主量子数(n)1≤nazimuthal quantum number 角量子数(ℓ)0≤ℓ≤n-1magnetic quantum number 磁量子数(m)- ℓ≤m ≤ℓspin quantum number 自旋量子数(s或m s)±1/2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泡利不相容原理):Two electrons cannot occupy the same quantum state within a quantum system simultaneously.Hund’s principle / Hund’s rule(洪特规则):If two orbitals of equal energy are available, electrons will occupy them singly before filling them in pairs.4. chemical bond 化学键ionic bond 离子键ionization energy 电离能electron affinity 电子亲和能ionic polarization 离子极化dipole 偶极covalent bond 共价键metallic bond 金属键(=metallic bonding)intermolecular force 分子间作用力van der Waals force 范德华力5. Lewis structure 路易斯结构lone pairs 孤电子对,孤对电子valence electron 价电子single bond 单键multiple bond 多重键(double bond 双键,triple bond 三键)6. chemical reaction 化学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four basic types):combination reaction 化合反应 C + O2= C O2decomposition reaction 分解反应Cu(OH)2 = CuO + H2Odisplacement reaction (single displacement reaction) 置换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metathesis reaction (double displacement reaction) 复分解反应AgNO3 + NH4I = NH4NO3+ AgI↓precipitation 沉淀(作用)precipitate 沉淀物其它反应:reduction-oxidation reaction (=redox reaction) 氧化还原反应oxidation 氧化reduction 还原combustion 燃烧(=burning)stoichiometry /ˌstɔɪkiˈɒmɪtri/ 化学计量stoichiometric ration 化学计量比reactivity series of metals / activity series of metals 金属活动性顺序standard electrode potential 标准电极电势(符号Eθ)chemical stability 化学稳定性acid-base reaction 酸碱(中和)反应conjugated acid 共轭酸conjugated base 共轭碱Lewis acid 路易斯酸Lewis base 路易斯碱Brønsted acid Brønsted酸Brønsted base Brønsted碱7. solution 溶液solute 溶质solvent 溶剂concentration 浓度concentrated 浓的dilute 稀的molality 质量摩尔浓度(mol溶质/kg溶剂) mole fraction 摩尔分数mass fraction 质量分数mass concentration 质量浓度(kg/m3)osmotic pressure 渗透压molar concentration 摩尔浓度(mol/L)solubility 溶解度solubility product 溶度积(K sp)soluble 可溶的slightly soluble 微溶的insoluble 难溶的,不溶的solvation 溶剂化作用solvate 溶剂合物(如CaCl2·C2H5OH)hydration 水合作用hydrate 水合物(如CuSO4·5H2O)hemihydrate 半水合物monohydrate 一水合物dihydrate 二水合物(tri- 3, tetra- 4, penta- 5, hexa- 6, hepta- 7, octa- 8, nona- 9, deca- 10, undeca- 11, dodeca- 12)8. compound (=chemical compound) 化合物inorganic compound 无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 有机化合物nomenclature /nəˈmenklətʃə(r)/ 命名法chemical formula 化学式empirical formula 实验式,简式structural formula 结构式molecular formula 分子式macromolecule 高分子polymer 聚合物coordination complex 配合物,络合物元素名以ium(或um)结尾的,去掉后缀,某化物加ide,如硫化钠sodium sulfide。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二章S区元素PPT课件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二章S区元素PPT课件

碱土金属的导电性和 导热性良好,其良好 的延展性也使其易于 加工。
碱土金属的密度较大, 且随原子序数增加而 增大。
碱土金属的化学性质
碱土金属的化学性质活泼,有较 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成为
正离子。
碱土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水合能 力,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
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大多数为碱性 或两性氧化物,表现出较强的碱
镓的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和电子工业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镓、铟、铊的性质和用途
铟的性质和用途
铟是一种银白色的软金属,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主要用于制作液晶显示 器和电子元件。
镓、铟、铊的性质和用途
铊的性质和用途 铊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主要用于制作高温温度计和光电管等器件。
铊的化合物在医药和农业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铋的性质和用途
铅是一种青白色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密 度和耐腐蚀性,主要用于制作电池、颜 料和涂料等材料。
铅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和染料等领域 也有广泛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S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总结词
S区元素在周期表中占据第1列和第2 列的位置。
详细描述
在周期表中,S区元素占据第1列和第 2列的位置,这些位置对应于元素周期 表的s区和p区。这些元素具有相似的 电子构型和化学性质,通常表现出强 烈的金属性质。
S区元素的特点和性质
要点一
总结词
S区元素具有低原子序数、小原子半径、高电离能、低电子 亲和能等特点。
大学无机化学第十二章s 区元素ppt课件
• S区元素的概述 •氢 • 碱金属 • 碱土金属 • 其他S区元素
01
S区元素的概述
S区元素的定义

无机化学s区和p区元素

无机化学s区和p区元素

7.3.4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其盐
● SO2 的结构(类似臭氧)
S O O O
S O

4 3
SO2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和有机色素结 合,是一种漂白剂。 二氧化硫中硫为+4价,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主 要是还原剂。 亚硫酸同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主要是还原性。 亚硫酸钠:常用作还原剂,抗氧剂 2Na2SO3+O2→2Na2SO4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NH3的性质 ● 加合反应(路易斯碱):氨分子中的孤电子倾向 于和别 的分子或离子配位形成各种氨合物 ●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可从两种不同角度考虑: 一种是 将 NH3 分子看作三元酸,另一种是看作其他化合物中的某 些原子或原子团被氨基或亚氨基所取代 ● 氧化反应: NH3 分子中的 N 原子虽处于最低氧化态 ,但还原性却并非其化学的主要特征 ●弱碱性: 肼、羟氨:它们的氧化值分别为-2,-1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浓硫酸配成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
拌。 冷浓硫酸不与铁、铝等金属作用,这是因为在冷的浓硫酸 中,铁、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保护了金属,使之 不与硫酸继续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所以可用铁、铝 制的器皿盛放浓硫酸。 稀硫酸基本无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 大多数硫酸盐为无色结晶,易溶于水,但PbSO4,BaSO4, SrSO4和CaSO4微溶于水,其中BaSO4溶 解度最小。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概述
共性: (1) 热稳定性 含氧酸稳定性差,大多只能存在于水溶 液中,至今未制得游离纯酸。 (2) 氧化性 对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而言,低氧化态的 氧化能力强(需要断的Cl-O键少)。 ① 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性一般都远大于的碱性介质中 的氧化性,说明含氧酸的氧化性强于盐。 ② 许多中间氧化数的物质如XO-、X2, 存在歧化反应 的可能性。 (3)酸性 HClO是很弱的酸,HClO3是强酸,接近于 盐酸和硝酸,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的酸。

无机化学PPT课件 元素化学 s区元素 p区元素 d区元素 ds区元素

无机化学PPT课件 元素化学 s区元素 p区元素 d区元素 ds区元素

第 三 部 分 元 素 化 学•熟悉元素性质与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掌握单质和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了解它们在医药中的应用结束无机化学 2014/12/1 §12-15 : 2从上到下 半径增大 电离能减小 电负性减小第一节 s 区元素概述第十一章 s 区元素ⅠA ns 1 Li Na K Rb Cs ⅡA ns 2 Be Mg Ca Sr Ba碱金属 碱土金属从左到右,半径减小电离能增大 电负性增大除Li 和Be 外,多数金属形成离子化合物。

p273结束 无机化学 2014/12/1 §12-15 : 7NaHCO 3: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和酸中毒; CaCO 3: 珍珠、钟乳石、贝壳的主要成分;Na 2SO 4·10H 2O : 中药称芒硝或朴硝,作缓泻剂; Na 2SO 4 :中药称玄明粉或元明粉,作缓泻剂; BaSO 4: 重晶石,难溶于水、酸、碱,能强烈吸收X 射线,因无毒用作胃肠造影剂之“钡餐”; BaCl 2:剧毒(致死量0.8g )。

CaSO 4·2H 2O 生石膏,内服清热泻火; CaSO 4· H 2O 熟石膏(煅石膏, 烧石膏)粉末遇水膨胀硬化,石膏绷带,外敷治疗烫伤疥疮等。

MgSO 4·7H 2O :又称泻盐,作缓泻剂。

四、重要的盐类 p28112结束无机化学 2014/12/1 §12-15 : 8 五、对角线规则 p282在周期表s 区和p 区,某元素与左上方或右下方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例如:Be 和Al 的还原性相近; Be(OH)2和Al(OH)3 均为两性;例如:LiCl,、MgCl 2 都是共价化合物; LiOH 、Mg(OH)2都是中强碱,微溶于水Li Be B C Na Mg Al Si结束 无机化学 2014/12/1 §12-15 : 9VIIA 族 n s 2n p 59F 17Cl 35Br 53I 85At一、卤族元素的通性 (p284)(1) 是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及碘化钾溶液中:KI + I 2 = KI 3 碘酒(碘酊)(p306习题3) F 2→I 2 的熔点、沸点、密度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概述
共性: (1) 热稳定性 含氧酸稳定性差,大多只能存在于水溶 液中,至今未制得游离纯酸。 (2) 氧化性 对同一元素不同氧化态而言,低氧化态的 氧化能力强(需要断的Cl-O键少)。 ① 在酸性介质中的氧化性一般都远大于的碱性介质中 的氧化性,说明含氧酸的氧化性强于盐。 ② 许多中间氧化数的物质如XO-、X2, 存在歧化反应 的可能性。 (3)酸性 HClO是很弱的酸,HClO3是强酸,接近于 盐酸和硝酸,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最强的酸。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浓硫酸配成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
拌。 冷浓硫酸不与铁、铝等金属作用,这是因为在冷的浓硫酸 中,铁、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保护了金属,使之 不与硫酸继续反应,这种现象称为钝化,所以可用铁、铝 制的器皿盛放浓硫酸。 稀硫酸基本无氧化性、吸水性和脱水性。 大多数硫酸盐为无色结晶,易溶于水,但PbSO4,BaSO4, SrSO4和CaSO4微溶于水,其中BaSO4溶 解度最小。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氧化还原性
θ /V A
O2
0.682V n 1
H 2 O2
1.229V n=2
1.77V n 1
H2 O
氧化性强,还原性弱,是一种“清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 过氧化氢的使用依赖于其氧化性,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 具有不同的用途:一般药用双氧水的浓度为 3% ,美容用品 中双氧水的浓度为 3 ( 6) % ,试剂级双氧水的浓度为 30% ,浓度在 90% 以上的双氧水可用于火箭燃料的氧化剂,若 90%以上浓度的双氧水遇热或受到震动就会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漂白剂、消毒剂、氧化剂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3.5 浓硫酸
● H2SO4的结构
S与O形成σ键的同 时,中心硫原子的d 轨道与氧原子的p轨 道互相重叠,形成 附加的(p-d)π键 。
S:sp3 杂化.
● 浓 H2SO4 的性质
强吸水性 作干燥剂,
可从纤维、糖中提取水
强氧化性
C12H22O11 12C 11H2O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不稳定性(由于分子中的特殊过氧键引起) 分解与外界条件有关:
● 温度: 2 H2O2(l)
> 426 K
2 H2O(l) + O2(g), r Hm= -195.9kJ· mol-1
● 杂质:重金属离子Fe2+、Cu2+以及有机物的混入;
● 光照:波长为 320~380 nm 的光; ● 介质:在碱性介质中的分解速率远比在酸性介质中快。 为了阻止分解,常采取的防范措施:市售约为 30% 水 溶液,用棕色瓶装,放臵在避光及阴凉处,有时加入少量 Na2SnO3(亚锡酸钠)或 Na4P2O7 (焦磷酸钠)作稳定剂 。
超氧化物:O2极易吸收二氧化碳,与水和稀酸反应放出氧气 4 KO2 + 2 CO2 → 2 K2CO3 + 3 O2(g) 2NaO2+2H2O → H2O2+2NaOH+O2 • 氢氧化物
M2O, MO MOH,M(OH)2
(除Be(OH)2为两性外) 氢氧化物的强碱性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性质的重要特点
经 验 规 则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在R-OH中,若R的φ值大,其极化作用强,氧原子电子云 偏向R,使O-H键极性增强,则呈现酸式解离;若R的φ值小, R-O键极性强,则成碱式解离。
碱性 LiOH
中强碱 两性
NaOH
强碱 中强
KOH
强碱 强
RbOH
强碱 强
CsOH
强碱
Be(OH)2 Mg(OH)2 Ca(OH)2 Sr(OH)2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NH3的性质 ● 加合反应(路易斯碱):氨分子中的孤电子倾向 于和别 的分子或离子配位形成各种氨合物 ●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可从两种不同角度考虑: 一种是 将 NH3 分子看作三元酸,另一种是看作其他化合物中的某 些原子或原子团被氨基或亚氨基所取代 ● 氧化反应: NH3 分子中的 N 原子虽处于最低氧化态 ,但还原性却并非其化学的主要特征 ●弱碱性: 肼、羟氨:它们的氧化值分别为-2,-1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2 卤素化合物(F, Cl, Br, I, At) 7.2.1 通性 非金属元素族; 多种氧化数,呈现单数; F元素特殊性,氧化数仅-1; 化合物呈共价形式。 7.2.2 卤化氢 ● 酸性 氢卤酸可以离解出氢离子和卤素离子,因此酸性和卤 素离子的还原性是其主要特征。 除氢氟酸的稀溶液外,其他三种氢卤酸都是强酸。 氢卤酸酸性强度的次序为:HI>HBr>HCl>HF ?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3 氮族化合物
半充满,结构较稳定,主要氧化数为-3,0,+3,+5
7.3.1 氮的氢化物
氨和铵盐 氨: NH3(N: sp3杂化) 工业合成仍用哈伯法:
N2(g) + 3 )
Fritz Haber 1868-1934,德国物理化学家,因发 明氮气和氨气直接合成氨的方法,获1918年诺贝尔 化学奖。
N 2 H4 NH2OH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5.3 氮的含氧酸及其盐 1 亚硝酸和亚硝酸盐
7.3.3 硫化氢
● H2S 是无色,有腐蛋味,剧毒气体,稍溶于水;结构与 H2O 相似;水溶液呈酸性,为二元弱酸 ● 还原性久臵于空气中的氢硫酸 因被空气氧化而变浑浊: 2 H2S(aq) + O2 = 2 S(s) + 2 H2O
微溶:溶解度在0.01g~1g/100g, 难溶:溶解度小于0.01g/100g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H2O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R-OH规则解释: 氧化物的水合物通式R(OH)n,R为成酸或成碱元素,有两 种解离可能:
酸式 RO- +H+ R-O-H 碱式 R++OH-
其可能性与阳离子的极化作用有关,科学家卡特里奇以 “离子势”来衡量阳离子极化作用的强弱。
当1/2>0.32时R(OH)n显酸性 阳离子电荷 Z (r : pm) 当0.32>1/2>0.22时R(OH) 显两性 n 阳离子半经 r 当1/2<0.22时R(OH)n显碱性
7.3.4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其盐
● SO2 的结构(类似臭氧)
S O O O
S O

4 3
SO2为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和有机色素结 合,是一种漂白剂。 二氧化硫中硫为+4价,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主 要是还原剂。 亚硫酸同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主要是还原性。 亚硫酸钠:常用作还原剂,抗氧剂 2Na2SO3+O2→2Na2SO4
氢卤酸的还原能力依HI>HBr>HCl>HF的次序减弱。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2.3 卤化物
除了氮、氖和氩外,周期表中所有元素都能与其生成 卤化物。 •金属卤化物: 电负性小的活泼金属与卤素形成的卤化物多为离子型化 合物;电负性大的金属与卤素形成的多为共价型化合物。 不同氧化态的某一金属:FeCl2显离子型;FeCl3显共价型 7.2.4 卤素的重要含氧酸 除氟外,其余卤素几乎均可形成含氧酸及其盐,例如氯 的+1、+3、+5、+7的含氧酸及其盐,溴、碘类似。 通式:HXOn: n=1,2,3,4;(X:氯,溴,碘) 未见HIO2 次卤酸,亚卤酸,卤酸,高卤酸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3.2 臭氧 结构
4 中心O:sp2杂化形成: π3
键 角:117° =1.8×10-30C· m 唯一极性单质
性质 ● 不稳定性 常温下可缓慢分解为O2: 2 O3(g) → 3 O2(g) ● 氧化性 酸性:O3 + 2 H+ + 2e- → O2 + H2O φ = 2.07V 碱性:O3 + H2O + 2e- → O2 + 2OH- φ = 1.20V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7.3 氧族元素化合物
7.3.1 过氧化氢 俗称双氧水,用途最广的过氧化物。 结构:O sp3杂化
H O 96o 52 ¡ ¯ 96o 52 ¡ ¯ O H
93o 51 ¡ ¯
弱酸性 H2O2
HO2– + H+ ,
K1 = 2.2 × 10–12
K2 ≈ 10-25 H2O2 + Ba(OH)2 BaO2 + 2 H2O
2 O2 O O 2 2
KK ( 2s ) 2 ( *2s ) 2 ( 2p ) 2 ( 2p )4 ( *2p ) 3
碱金属可形成多种氧化物 碱土金属一般只与氧形成普通氧化物 ,钙锶钡可形成过 氧化物和超氧化物. K, Rb, Cs 还会形成臭氧化物 O3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上页 下页 目录 返回
HF 酸性最弱是因为 F- 是一种特别的质子接受体,与 H3O+ 通过氢键结合成强度很大的离子对,即使在无限稀 的溶液中, 它的电解度也只有15%, 而 HX 中 I- 半径最大, 最易受水分子的极化而电离,因而HI是最强的酸. 浓HF水溶液是强酸! HF+H2O→H3O++F-; HF+F-→HF2+ ● 氢氟酸具备腐蚀玻璃的功能: SiO2 + 4 HF SiF4 + 2 H2O CaSiO3 + 6 HF CaF2 + SiF4 + 3 H2O (用于分析矿物或钢铁中的SiO2含量) 氢氟酸能腐蚀皮肤,而且创伤难以治愈,使用时应注意安 全。
Ba(OH)2

Be(OH)2+2H+→Be2++2H2O Be(OH)2+2OH-→[Be(OH)4]2碱金属氢氧化物对纤维、皮肤有强烈腐蚀作用,故称荷性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