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武术的动态美和定式美
浅谈武术_美_的表现形式
综 上 所 述 , 我 们 不 难 看 出 武 术 所 具 有 的 原 始 美 、结 构 美 、外 在美、意象美、语言美的特征, 通过习练武术我们才可以知美、识 美 、懂 美 、爱 美 , 可 以 享 受 德 与 美 的 交 融 , 可 以 领 略 : “德 美 以 动 心, 神美以修性, 形美以怡情”。
参考文献: [1] 黄鸿生. 论武术运动美 [J]. 漳 州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2002( 1) . [2] 陈 蔚. 浅谈武术运动 的 美 [J]. 郧 阳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006( 6) . [3]张志勇. 论中国武术美学思想 的 内 涵 与 特 征[J]. 成 都 体 育 学 院学报, 1998( 1) .
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协调身段、兼修双向而设的 , 它 给人以中心突
了客观的自然规律为自身来服务, 从而实现了对自然的支配改
出、周全平稳的美感, 居中而四周兼顾, 守正而左右逢源的感觉,
造。武术源于生活, 取法于生活, 在于追求“天人合一”的人与自
让 你 从 动 静 相 间 、刚 柔 相 等 “向 术 相 反 ”的 技 法 中 感 受 它 的 对 称
外在的形式来展现自然的力量。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
不反映出原始人类的智慧, 而武术作为原始人类智慧的精华和
“和谐统一”, 体现出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武术外在美主
结晶无不显示着原始文化的美。
武术美学小析
武术美学小析作者:廖全胜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3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摘要武术以技击为核心,在技击的基础上,通过套路、格斗和功法运动的形式来体现其美学价值。
本文通过武术运动内容及形式的分析,对武术运动中的姿势、节奏、劲力和精神等方面的美学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关键词武术美学姿势节奏劲力精神一、动静结合—姿势之美武术中的姿势可分为静态姿势和动态姿势。
动态姿势主要包括武术运动时的运步、跳跃、转体、摆荡、起落、开合和倾斜等动作,其美感特征是瞬间的姿势美。
如一个大跃步前穿向人展示的是一个非常有美感的动作,明快清晰的上步和起跳,如猛虎一样的气势磅礴又矫健飘逸的空中悬弓动作画面。
因动作的瞬时性,令人观后回无穷,津津乐道。
静态姿势主要是指时间保持持久或武术运动中动作停顿的各起始、结束与平衡动作,这种美感特征主要强调观众的视觉印象。
如初级剑套路中“望月平衡”的动作姿势:单脚支撑亭亭玉立,右脚步后与身体背弓及右臂结成一个优美的半圆。
清淡高雅的一个动作潜含着深长的美学价值。
功架姿势也是一种静姿势之美,这种美能直接让人产生愉悦的感受。
又如弓步桩要求: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塌腰、沉肩、沉髋;前脚与后脚成一直线;眼平视。
马步脏动作为:两脚平开,宽度大于肩,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膝不过尖,大腿近水平,全脚着地,双手抱拳于腰间,目视前方。
要求:顶平、肩平、大腿平;挺胸、塌腰,脚跟外蹬。
弓步脏如搭弦之弓,马步脏似沉稳之钟,这都是一种功架姿势的美。
二、快慢有致—节奏之美武术运动中有着丰富的节奏美。
以长拳为例,长拳套路的演练要求节奏分明,即运动时动作、组合、段落之间所表出来的韵律要恰到好处,使整套动作演练时即要在快速中进行,又要通过速度的变化来完美地处理刚与柔、动与静、轻与重、疾与缓等的演练技巧。
如腾空外摆莲,其动作从静止开始经过多次快慢的组合,形成明快多变,极富韵律的节奏,最后空中清脆明快的“叭”—“叭”“叭”三声,就像一首激昂的音乐过后,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令人回味无穷。
武术套路的定式之美和动态美
武术套路的定式之美和动态美武术套路在中国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特别在乡村民间习武成风,乡间地头打麦场都有习武的身影。
有些地区常有以打造武术文化为目的的武术乡、武术县、武术市、武术省,尤以河南省、山东省发展的最好。
河南省这些年来曾多次成功举办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太极拳国际邀请赛,陈氏太极拳邀请赛,在国际范围内有很高的影响力。
河南陈家沟陈式太极拳享誉全国,乃至世界。
武术套路它种类繁多,丰富多彩,既有浓郁的表现艺术色彩,又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更具有防身健身的功能。
八二年开始习武,九二年大学毕业分配到高校从事武术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有个问题在困扰着我,是什么因素吸引我习武多年不厌倦呢?现在想来主要是武术的美。
《少林寺》、《武当》、《黄河大侠》等武术片之所以能赢得如此众多的观众,是武术的美,是武术那独特的“力与美的结合”。
像《少林寺》里李连杰的表演以清秀独特的功夫,力量与速度完美的结合让观众不时的赞美惊叹。
还有《黄河大侠》于承惠的双手剑玩的更是出神入化,身法更是妙不可言,整个电影就是双手剑的表演场。
对中国武术向世界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提高了世界人民对中华武术美得理性认识的同时,也促进了对中华武术文化的了解。
武术是中华儿女贡献给人类的一种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中国人民的自豪。
武术给人的美是一种力量的体现、动静有序、虚实分明的运动美,并可在动作形态、节奏感和整体神韵上兼有中国传统风貌的阳刚阴柔之美。
正如德国诗人、剧作家、自然科学家和思想家歌德所说: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它本身固然从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
武术自选套路的编排演练,在众多种体育运动项目中,特别讲究动作精确细致丰富的变化,在运动规律中体现美的左右平衡对称和不规则平衡,并探求动作美的高低起伏,动静急徐。
武术内容丰富涵盖面广,门派林立,拳法颇多,并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学、军事等多领域的精华,也是历代习武者集体智慧的体现。
武术之美力与美的完美结合
武术之美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武术之美——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一、引言武术,作为一门古老而精深的传统艺术形式,始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而武术之美便是在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中展现出来。
本文将深入探讨武术中力量和美感的结合点,以及这种结合对于武术的独特意义。
二、力与美的辩证关系力量和美感在武术中并非相互对立,而是辩证关系的两个方面。
力量是武术的基础,它体现着武术技术的实用性和战斗性。
然而,力量仅有的话显得单一而粗糙,无法在观赏层面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美感则是指通过身体的动作、姿态等表现形式所营造出的审美体验,它使观众能够从视觉和心理上获得享受。
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是武术艺术得以长久传承的关键。
三、力之美——力量的体现力量在武术中体现为技击的威力、攻防的准确性以及身体的爆发力。
技击动作的流畅与迅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冲击感,而体现了力与速度的绝妙结合。
技击的力道和精确性形成了武术的核心,让观众感受到了力量所带来的安全感和直观的战斗效果。
同时,力量所产生的动态美感,也给人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
四、美之力——美感的展现武术中的美感在于动作的雅致、身体的协调以及形式的美学感受。
优美的动作和迅猛的动作结合,使观众在观看中感受到一种矛盾统一的审美效果。
身体的协调性是美感的重要体现,武术运动员优美而灵活的身姿,为观众展示了人体的力量和柔韧性。
而形式美学则使得武术呈现出了自成体系的艺术特征,如拳术中所谓的“气势磅礴”、“千斤坠地”的姿势,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五、力与美的结合——武术之美当力量和美感完美结合时,武术才能展现出独一无二的魅力。
力量的美感使得观众在感受到技击所体现的力量的同时,也能够在审美上获得愉悦。
力量为美感提供了根基,美感则使力量展示得更加生动鲜活。
力量与美感的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武术的独特之美。
六、力与美的意义——武术的价值力与美的完美结合使得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战斗技艺,更是一门艺术形式。
力量的表现让武术可以在实际战斗中发挥作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武术教学中的美-精选教育文档
武术美的表现1.动作美。
人体是美的载体,没有人体,人的美就不复存在;武术套路运动中,没有运动员匀称协调的形体美及全面超人的身体素质和极强的表现能力作保证,其动作之美就无法实现。
武术套路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人体的各个部位发生相对位置变化而塑造了许许多多带有攻防含义的艺术造型,才使武术得到了美的升华。
2.造型美。
武术套路运动既是空间艺术,又是时间艺术。
一般造型稍纵即逝,但好的造型使人观之留恋,试之忘返,细细欣赏则渐入武术之佳境。
这样的造型是依靠恰当的形式和熟练的技巧与完整的武术意识加以表现的。
3.动态美。
从运动形式上看武术主要是从动的角度来定义,因此动是武术的主体,正因为动才使武术有了生机活力,有了动态美感。
套路中各种美的因素,通过运动组合关系的调整,能在动、静态中得到最佳的体现。
快如迎面而过的疾风,缓似鹰在天空盘旋;动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静时如三山五岳,巍巍屹立。
这种运用自如、高超的控制自身与器械的能力,使动作的快慢相间、阴阳变化、一招一式的节奏处理都恰到好处,构成了套路的主旋律。
4.结构美。
武术的套路结构和编排充分体现出其艺术美。
套路的结构,首先要看其完整性,起势、表现高潮、收势都要精 心构思,反复推敲;其次,要符合技击规律,注意虚实、高低、 轻重、开合等变化,以及布局上的往返穿插、迂回转折都要符合 攻防原理。
由于它结构严谨、造型生动、节奏鲜明、逻辑性强, 充分体现着武术的美学特征。
5. 精神美。
武术运动被人们誉为立体图画,运动的雕塑, 优美的舞蹈。
除了动作的造型美外, 还体现着一种潜在的人格力量美。
武术运动讲究“精、气、神”,动作是在精神的指导下形 养自我平衡的心理素质; 可以从少林拳系中去探索克敌制胜的搏 击之道,增强其自信心;还可以从“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和“虚实相间”、 “刚柔相济”的拳理中去参悟事业竞争中的诀 窍,提高个人的应变能力。
无论是思想上的启迪,还是精神上的 共鸣,都让人嚼之有味,思之有趣,回味无穷。
浅析中国武术运动的美学形态
浅析中国武术运动的美学形态【摘要】绵延几千年的中国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哺育下发展过来的,它吸收和渗透了中华民族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和风俗等多种文化形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武术形式、内容和方法上,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的哲学理念、美学观点、伦理道德、兵法思想等丰富的传统文化。
本文从美学的角度阐述了武术运动表现出的文化美、形式美等美学。
【关键词】武术运动;武术文化;美学一、前言武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和发展,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深刻凝聚着中国哲学的智慧,美学的意境,艺术学的神韵,文化学的精神。
武术之美,是东方的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其极高的美学价值目前尚未理论化、体系化,仍需不断完善。
加上以往人们对武术的研究仅侧重于武术的健身和技击实用功能方面,而忽视了对其广泛的美的创造、美的欣赏和美的身心感应等文化艺术物质性及审美价值研究,因此,武术美学研究要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立足于科学,着眼于现实,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建设,认清武术之美便成为一个首要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中国武术运动的美学形态。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武术学报及文化导刊等资料。
三、结果与分析1.中华武术美学思想溯源中华武术源于我们远古祖的生产劳动,人类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原始人在漫长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秩序、规律,如节奏、次序、韵律等等掌握、熟悉、运用,使外界的规律性和主观的合目的性达到统一,从而产生了最早的美的形成和审美感受。
在改造客观世界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在感性结构(劳动活动本身)中得到统一时,就产生情感愉快,这便是最早的美感。
在原始的生产劳动中,人们为了生存便模仿飞禽走兽捕食将他们搏斗的动作作为打斗之法与自然中的猛兽斗争,于是,原始的武术在自然条件下被创造形成,后来人们把这些动作中比较成功和优美的招式在狩猎前的祭祀活动及闲暇活动中进行表演交流(武舞),表演者获得了一种自豪感,而欣赏者不仅从中得到了技击之法,还得到了美的享受。
浅谈中国武术文化中的美学
浅谈中国武术文化中的美学浅谈中国武术文化中的美学摘要: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到现在之所以长盛不衰,不仅由于它具备健身自卫的用途,而且还由于它是一种很独特的表演艺术,能给人们美的享受,让人赏心悦目,激发人类美的情操。
本文通过对中华武术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和基本的美学特征和其表现、价值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人们对武术美学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关键词:中国武术、美学、产生、发展、特征、文化、审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
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武术可以说是源于流长、博大精深!它不仅是一种健身技艺,而且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
武术这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其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适应男女老少锻炼,不受场地、设备、季节、气候等限制,是强筋健骨、陶冶情操、自卫防身的良好手段。
而在当今武术更是以一种文化被世界各地社会各界的人士所喜爱,在体育界或是在艺术界都是作为中国的象征性的文化发挥其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武术可以说最具有常有的审美文化色彩,而各拳种都有自己的审美风格。
在现代体育迅速发展的今天,要想使武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屹立于国际的舞台,我们固然要修改规则适应国际环境,也应该要从武术文化蕴含着的美学价值来把握。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美学范畴与西方美学范畴迥然不同。
其中诸如意、味、道、境、力、神韵等范畴是西方美学所不具有的,而这些范畴在武术文化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一武术美学的表现形式(一)武术的形式美武术的形式美是指武术审美客体在演练武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动作姿态、精神神韵等方面的美。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形神兼备的和谐美武术形式中的“形神兼备”是其他体育项目所缺少的,也是武术运动作为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
只有形神达到和谐统一,才能达到人与自然、人与器械、肢体与意识、动作与意识的高度统一,而最终达到“形神兼备”和谐美的要求2动作的矛盾变化美“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武术运动也是如此,而每一个套路无不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矛盾变化。
试析中华武术套路的美学因素
试析中华武术套路的美学因素[摘要] 随着武术逐步走向国际化,武术套路也随之出现变革。
武术无论从节奏和神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美学和艺术化特征。
特别是运动美、身体美和精神美在武术中有完美的表现。
[关键词] 武术武术套路美学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到现在之所以长盛不衰,不仅由于它具备健身自卫的用途,而且还由于它是一种很独特的表演艺术,能给人们美的享受,让人赏心悦目,激发人类美的情操。
武术套路的美学特点以其内涵的精、神、气、气质为基础,以外在的艺、技、美为表现形式,是一种内外融合、形神皆具的独特文化现象。
一、自然美自然美是武术美的核心,是现实生活中自然物的美。
武术的自然美即技击美,技击是武术的核心,武术以踢,打,摔,拿为其基本技击法则,由此而衍生出千变万化的技击方法,可谓武术的精髓。
武术来源于生活,取源于生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根深蒂固。
在原始的生产中,人们为了生存,便以模仿飞禽走兽捕食的动作作为打斗之法,这样,原始的象形武术在自然的状态下创造出来。
后来人们从这些动作中发现了一些优美的动作,在闲暇之余进行表演和交流,后来通过增加幅度,丰富技巧,严谨规格,连接贯穿等,增加了人们的练习兴趣和观赏兴趣,这样不仅提高了武术的健身价值,也提高了其美学价值。
二、形式美形式美是武术运动美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美的事物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特征所体现的外在形态。
在武术套路中表现为形体美、造型美、结构美、器械、服饰美。
(1)形体美。
形体美是健、力、美三者有机的结合。
这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结晶,是形体美的典范,运动员的身材苗条而不干瘪,丰满而不臃肿,四肢匀称,身高适中。
他的肌肉壮实、丰满富有弹性,既给人以刚劲有力之感,又给人以极大的青春魅力,姿态又是那么端庄典雅,那么灵巧机敏,那么富于韵律美。
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感。
只有美的身体才能带来美的运动。
浅谈中华武术的审美功能及美学特征
浅谈中华武术的审美功能及美学特征吴正好(合肥市第五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摘 要】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深受传统美学思想的熏染。
因而,中华武术的审美功能就体现在悦目、悦心、悦志三个方面;中华武术的美学特征表现为:“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对立统一美;阳刚与阴柔的完整统一美;“气”与“和”的结合美;“韵”和“意”的渗透美。
【关键词】 中华武术;审美功能;美学特征 在漫长的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极为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文化。
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悠久的渊源,厚重的蕴含和博大的包容量在世界文化之林散射着独特的魅力。
深深植根于这一方沃土中并发展壮大的中华武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
它既是自卫防身的技击术,又是文明的健身术。
同时也是最富有民族审美文化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
它自从创始以来就与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深受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熏染。
武术套路和搏击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相得益彰的结合,充分反映出中国传统美学中“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独特魅力的审美特点,使得人们在审美的情趣中得以欢娱、陶冶和净化。
武术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后在审美意识上的外显,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
中华武术历经岁月的洗礼,已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
一、中华武术的审美功能“美,是人类心灵的光环;美,是人类生活的色彩”。
武术的审美功能就是在遵循武术和美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武术的美的功能的直观感受和运动实践中对武术动作美的激发和创造。
它具体地体现在悦目、悦心、悦志三个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它们在递进中发挥着各自的功能。
1、悦目悦目是在参加武术活动中获得的感受上的直接的审美愉快。
它是武术第一层面上的审美功能,它直接给人们以视觉的审美感受。
自古代,人民便知道以武为娱。
《史记·项羽本记》中所记,鸿门宴中,便有项庄舞剑助兴的记载。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好友崔宗宗曾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亦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气动四方。
武术审美体系形成的三维论略
武术审美体系形成的三维论略武术审美体系是指以武术为对象的审美体验与审美评价的一种理论框架。
武术审美体系的形成离不开三维论略,即武术的形体美、动作美和心境美。
形体美是指武术运动员在动作中所呈现出来的身体形态之美。
武术强调“形式即神形”,追求力量与美的统一。
武术运动员通过长期的锻炼,使肌肉线条更加修长,肌肉比例更加协调,体形更加匀称。
在武术动作的表达中,运动员通过调整姿势、运用力量等手法,使得整个动作形象更加饱满、美观。
形体美既是武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体现,也是武术动作的完美呈现。
动作美是指武术运动员在表演动作时所呈现出的动态美感。
武术是一门动作艺术,强调动作的流畅、协调和优美。
武术运动员通过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手、足、腰、腿等,使得动作更加富有节奏感和变化,增强观赏者的视觉冲击力。
在武术动作表演中,运动员还可以通过速度、力量、灵活性等方面的把握,使得动作更加协调、优美。
动作美的实现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心境美是指武术运动员在表演中所呈现出的内心状态的美感。
武术是一门内外结合的艺术,运动员在表演中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使动作更加出色。
武术运动员需要具备专注、冷静、沉着的心态,以保持动作的准确性和力量的发挥。
运动员还需要通过呼吸调控和表情表达等方式,使得动作更具情感和内涵。
心境美是通过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外在的神态表现来实现的,需要运动员有较高的情感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武术审美体系形成的三维论略,即形体美、动作美和心境美。
这些美感元素相互协调、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武术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武术的表演和欣赏中,观众可以从中获得视觉、听觉和情感上的愉悦,并能够对武术的艺术价值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赏识。
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形、意美
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形、意美提要:武术套路的演练,作为一种表现其独特技击美术和艺术美的运动形式,形意兼备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
形与意的高度和谐统一,体现了武术套路运动特有的发族风格和卓然特色。
该文主要阐述了武术套路中形美和意美内在含义,及其辩证统一的关系。
关键词:武术套路;动态;形、意美。
1、引言:武术套路作为竟技的一部分,技击艺术化是一种趋势,艺术是一审美意识物化了的集中表现,它能强烈地引起人们的美感,作为审美对象而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并为客观存在的美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客观存在的美,帮助人们更好地创造和欣赏美。
”美学分类中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意蕴美)--艺术是创造美的技巧和方法。
艺术美是武术套路运动的一个重要表现,武术套路运动是通过两种形式表现艺术美:其一,表现”外”的形式美,其二,表现”内”的意蕴美”。
当武术套路正式成为意技运动项目后,就以极具浓厚的审美趣味满足着人们的心灵需求,它是将活的人体技击美通过”形”和”意”的手法奉献给观众,吸引人们欣赏其”形”,领悟其”意”,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是任何艺术形式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2、竟技武术套路的”形”美与”意”美的界定2.1技武术套路的”形”美“形”指”武术运动中人的整体外部形象或形态,它可以是一个完整动作的静止形象,也可以是动作过程中人的整体运动形态”,既包括腾空瞬间的造型,又包括动作与动作的组合形态和整套动作的结构形态。
”形”美就是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特征所体现的外在形态,是直观对象,在武术套路中”是姿势造型功架”,是动作的攻防技法的外显,通过运动员的形体来体现,是构成武术套路的物质基础。
形是基础,是对武术动作技击技法的外形模仿,是武术动作的外在艺术美。
从竟技武术套路整体的运动形式看,”形”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动态美,指套路演练过程中肢体在空间完成各种动作时所构成的瞬间形态”,包括弧形,折线和直线等”相对运动的美;另一种是静态美”,指套路中动作与动作之间那些短暂相对静止的定势造型美”。
武术运动美学特征
摘要随着现代生活体育文化氛围日渐浓厚,武术套路运动已经普遍被人们所接受。
武术是“自然体育”形态的代表,武术套路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武术技艺,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与审美意境。
对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进行探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内容庞杂、风格流派广博的武术形态。
基于此,本文以武术套路运动为主要对象,采用观察法、逻辑分析法,探究武术套路运动的概念及特征,明确武术套路运动所具有的形体、节奏、神韵、动静、结构之美,并从美学观念的角度,分析武术套路运动具有的意境观、意象观与和谐观,结合个人武术套路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归纳武术套路运动训练的方法,进一步推动武术套路运动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
关键字:武术套路;美学特征;实践经验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strong cultural atmosphere of modern life sports, Wushu routine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by people. Wushu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natural sports". As a representative Wushu Skill, Wushu routine has uniqu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stic conception. To explore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Wushu routine is helpful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mplex content and wide style of Wushu form.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takes Wushu routine as the main object,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explore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ushu routine, and makes clear the beauty of body, rhythm, verve, movement and structure of Wushu rout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 concep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image and harmony of Wushu routine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Wushu routin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learning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Wushu routine, summarizes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Wushu routine.Key words: Wushu routin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practical experience目录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关于武术美学特征的研究现状 (1)2.2关于武术套路运动美学的相关研究 (2)3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3.1研究对象 (2)3.2研究方法 (3)4研究的具体内容 (3)4.1相关概念界定 (3)4.1.1武术 (3)4.1.2武术套路 (3)4.2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分析 (4)4.2.1形体之美 (4)4.2.2节奏之美 (4)4.2.3神韵之美 (5)4.2.4动静之美 (5)4.2.5结构之美 (6)4.3武术套路的美学观念分析 (6)4.3.1“意境”观 (6)4.3.2“意象”观 (6)4.3.3“和谐”观 (7)5结论与建议 (7)参考文献 (9)致谢 (10)1研究背景及意义1.1研究背景武术套路之所以称为套路运动,其动作具有较强的强弱、快慢、节奏感,柔和了技击动作与艺术动作,连贯而又具有美的感受。
中国武术的美学思想研究
其次,武术精神之美。武术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 武术练习者通过长期的锻炼,培养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品质,体现了武术 精神之美。例如,武术中的武德教育,强调忠诚、孝悌、尚武崇德等精神,这 些都是武术精神之美的具体体现。
最后,武术行为之美。在武术表演和比赛中,观众可以欣赏到武术运动员行云 流水般的动作和内外兼修的表演风格。通过优美的动作和独特的韵律,展现了 武术的和谐之美。例如,舞狮、舞龙等具有民间特色的表演形式,将音乐、舞 蹈和武术技巧融为一体,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武术美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中 的意义和作用
1、意义:
传承文化:中国武术的美学思想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深入研 究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完善人格:武术的美学思想强调内在的精神美,通过练习武术可以培养坚韧、 自强、谦虚等美德,有助于完善人格。
健体强身:武术具有独特的健身作用,通过锻炼可以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的灵 活性和稳定性。
3、内在的精神美:中国武术强调内外兼修,不仅要锻炼身体素质,更要提高 精神修养。通过练习武术,培养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实现人格的 完善与提升。
中国武术美学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1、内涵:中国武术的美学思想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技击美:武术的技击属性是其实用性的体现。在搏击中,运用攻防技巧、身法、 步法等战胜对手,展现出武术的技击之美。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中国武术的美学思想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推动 作用,如武术影视、武术表演、武术旅游等产业领域都可以从中受益。
总结:本次演示通过对中国武术的美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其美学价值、 内涵和特点以及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中国武术的美学思想作为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当今社会中,深入研究 和推广中国武术的美学思想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全民素质和推动体育产业 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浅析中国武术文化中的美学
浅析中国武术文化中的美学第一篇:浅析中国武术文化中的美学浅谈中国武术文化中的美学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不断的追求美。
中国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将美学完全融入其中,本文主要通过对武术中的形体美、技艺美、造型美、协调美、节奏美、武德美、语言美、意韵美的介绍来浅析中国武术文化中的美学。
关键词:武术文化美学审美我从小就喜欢看武侠片,其中少林寺、少林小子、醉拳等更是百看不厌,吸引我的不仅仅是里面的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里面的武打动作融入了武术文化中的美学,让人在欣赏的时候如痴如醉,经过一段时间的欣赏学习和老师的讲解,我对武术文化中的美学又有了新的认识,美是人类社会活动实践的产物,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而发展的。
人类通过自身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了一个拥有辉煌灿烂的文化的美的世界。
武术之美,更是如此。
一、武术文化的外在美 1.形体美。
形体美以其匀称的体态和柔和的线条,以形动人,以情感人,成为大自然中最为完善的一部分,标志着人体的健康和尊严。
因此,形体美是人类最崇高的和被热切追求的目标之一。
武术项目十分讲究动作姿态,如长拳展现的是一种姿态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包括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的拳术。
长拳动作除了要体现攻防技术外,还要讲究骨法,动作要求规格,姿态优美。
如拳谱中所要求的“五体称”,即四肢与躯干五条线要像写字一样,结构匀称、工整,或撑拔张展,或勾扣翘绷,无一处松软,充满骨力,呈现健美之势。
2.技艺美。
武术技法要求:“轻似随风絮,重若千钧铁”。
“震脚”、“拍地”、“砸拳”等动作能使运动过程的轻、重之分明朗化,充分体现了轻、重的对比关系,鲜明地突出“重”的因素,在短暂的停滞后,如同打开闸门奔泻而出的洪流一样,很快就促成运动状态和节奏的转折变化。
套路里由于各种动作的先后衔接,其中不乏轻、重,或是重、轻之对比。
轻重相间,构成了此起彼伏、铿锵有力的运动节奏。
武术审美体系形成的三维论略
武术审美体系形成的三维论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早已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中。
武术不仅是一种武器技能,更是一种审美体验。
武术审美体系形成的三维论略,不仅可以从技术、身体和心理三个维度来阐释,更可以通过文化、历史和哲学等方面来深入探讨。
本文将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对武术审美体系进行探究。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武术的审美体系形成与武术技术的独特性密不可分。
武术技术包括招式、动作、借力、身法、步法、节奏、力道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丰富的审美内涵。
柔和的梅花拳、刚猛的魁星踢,动作的流畅和优美、力道的精确和有韵律感等都是武术的审美特质。
这些技术中所蕴含的审美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注重“动静相宜”、“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等审美理念。
从身体的角度来看,武术的审美体系也受到身体形态、动作表现等要素的影响。
武术要求练习者必须具备力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并且在动作表现上要求端正、矫健、优美。
这些身体素质和动作表现不仅是技术运用的基础,更是武术审美的载体。
武术练习者在训练中不断锻炼身体,使身体更健壮、更美丽,这种美丽不仅仅停留在外在形态上,更体现了内在精神和道德修养,这是武术审美的重要内容。
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武术审美体系的形成也与武术对练习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
武术讲求“静如处子,动如疾风”,要求练习者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冷静沉着的心态和坦然面对困难的胆识。
这种心理素质也成为了武术审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武术的练习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挑战和克服自己的极限,练习者不仅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得到修养,培养出一种超脱凡尘的品格和气质。
武术审美体系的形成具备多个维度,从技术、身体、心理到文化、历史和哲学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审美体系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更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武术审美体系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为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武术教学中的美
武术教学中的美作者:张大月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15期摘要:武术运动是表现人体动态美的一项具有攻防特点和表演形式的体育运动,它给人以美感。
目前武术在高中体育新课中作为选项课进行教学,在武术教学过程中,通过认识武术的审美价值,提高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审美欣赏能力。
关键词:武术教学;教学改革;素质教育一、武术美的表现1. 动作美。
人体是美的载体,没有人体,人的美就不复存在;武术套路运动中,没有运动员匀称协调的形体美及全面超人的身体素质和极强的表现能力作保证,其动作之美就无法实现。
武术套路正是在此基础上,通过人体的各个部位发生相对位置变化而塑造了许许多多带有攻防含义的艺术造型,才使武术得到了美的升华。
2. 造型美。
武术套路运动既是空间艺术,又是时间艺术。
一般造型稍纵即逝,但好的造型使人观之留恋,试之忘返,细细欣赏则渐入武术之佳境。
这样的造型是依靠恰当的形式和熟练的技巧与完整的武术意识加以表现的。
3. 动态美。
从运动形式上看武术主要是从动的角度来定义,因此动是武术的主体,正因为动才使武术有了生机活力,有了动态美感。
套路中各种美的因素,通过运动组合关系的调整,能在动、静态中得到最佳的体现。
快如迎面而过的疾风,缓似鹰在天空盘旋;动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静时如三山五岳,巍巍屹立。
这种运用自如、高超的控制自身与器械的能力,使动作的快慢相间、阴阳变化、一招一式的节奏处理都恰到好处,构成了套路的主旋律。
4. 结构美。
武术的套路结构和编排充分体现出其艺术美。
套路的结构,首先要看其完整性,起势、表现高潮、收势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推敲;其次,要符合技击规律,注意虚实、高低、轻重、开合等变化,以及布局上的往返穿插、迂回转折都要符合攻防原理。
由于它结构严谨、造型生动、节奏鲜明、逻辑性强,充分体现着武术的美学特征。
5. 精神美。
武术运动被人们誉为立体图画,运动的雕塑,优美的舞蹈。
除了动作的造型美外,还体现着一种潜在的人格力量美。
中华武术的动静结合
中华武术的动静结合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身法和招式,深受世界各地人士的喜爱和推崇。
其中一项重要特点就是动静结合,即将动态的技击与静态的内功结合在一起,达到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境界。
动静结合是中华武术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练习者不仅要掌握动作的准确、流畅,还要注重内力的修炼与运用。
在中华武术中,动作的灵活性和内功的深厚修为是追求完美的关键。
只有做到动作严谨、内力雄厚,才能达到攻守兼备、刚柔相济的境界。
动作的准确性在中华武术中至关重要。
每一个动作必须符合武术的原理和技术要求,要做到力分明确、形态秀丽,让对手难以捉摸和应对。
同时,动作的连贯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求练习者在不同的招式之间能够流畅转换,将每一个动作串联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招式。
动作的准确性不仅展示了练习者的技术功底,更是对武术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而内功的修炼则是中华武术的另一重要方面。
内功是指武术练习者通过各种气功、功法等方法培养出来的内在力量,包括气的运行、身体的力量控制和意志的调动等。
内功的修炼需要长期坚持,通过反复练习,使内力得以不断增强和提升。
内功的修炼能够增强身体的抗击打能力、调节呼吸、提高专注力等,使练习者在实战中更具有优势。
动静结合要求练习者在实战中能够将动作和内功相互结合,做到身体和内心的完美统一。
在实际应用中,中华武术的动静结合能够让练习者更加灵活自如地应对各种战斗情况,不仅能够出奇制胜,还能保护自身不受伤害。
动静结合的实战技巧能够使练习者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反应和做出正确决策,是提高战斗力的关键之一。
总的来说,中华武术的动静结合体现了中国武术的独特魅力和高超技艺,要想真正掌握这种技艺,需要练习者不断刻苦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和内心素质。
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修炼,才能领悟中华武术的动静结合之道,掌握悠久历史的精髓,传承发扬中华武术的优秀传统。
愿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华武术的魅力,并为之拜倒在这优美动静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武术的动态美和定式美
太原理工大学赵东升
摘要:通过武术中动态美和定式美,谈武术在动静中的美和给人的美的享受。
关键词:武术动态美定式美
武术在我国有着一定的基础,它种类繁多,多姿多彩,既有浓郁约表现艺术色彩,又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习武多年来一直有个问题在困扰着我,是什么因素吸引我习武多年不厌倦呢?现在想来主要是武术的美。
《少林寺》等武术片之所以能赢得如此众多的观众,是它的美,是它那独特的“力与美的结合”。
它是中华儿女贡献给人类的一种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武术给人的美是一种矫健的运动之美。
同时在身姿、动态、节奏和神采上又兼有民族风貌的英武之美。
正如歌德说: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它本身固然从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
武术套路的编演,在多种运动中,讲究精微细致的变化,在科学规律中体现美的左右平衡对称和不规则平衡,讲求作美的高低起伏,舒缓急徐。
不仅如此,武术还具有气势含蓄,形神兼备,具动力,显韵致,崇庆而话趣的深厚内涵。
常言道:“形美感目,意美感心”。
一套技术高超,精采传神的武术表演,能够创造坚韧、机警、勇敢、顽强的形象,再现一种力之美。
只靠学来的熟练决不能产生一种有生命的艺术作品,也谈不上给人美享受。
只有用感情去表现心灵的东西,才能感染他人。
体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意境美。
1 无数的定式之美
首先体现在肢体的匀称和平衡上,如形意拳中要求“不偏不倚”,就三体势来说,顶平项直,“三尖”相照,做到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跨合,一手在前略立,一手在后于侧腰,两脚四六分力,前后左右相当,使您感到沉实而稳健,同山岳一般有无坚不摧之气概。
武术定式的形不仅求“称”而且求“劲”通过五体的五个线条撑,拔,张,展,勾,扣,翘,形成一种内含骨的遵劲,给人一种雄健奔放的阳刚之美。
在舞蹈中“纤腰舞尽春杨柳”的婀娜多姿迥然不同,若春兰秋菊各显风骚。
武术定式有一种令人振奋的塑形美,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骨法”类同,它犹如一手工端俊秀的楷书,既规正匀称,又有入木三分的骨力含蓄其中。
武术中定式,绝不是一味追求均称和对称,它从投机原则出发,常常是斜中寓直,奇中求正,在不平衡中求平衡,在多姿的变幻中见统一。
如电影《少林寺》中李连杰的一张广告画,左腿提起,右手虎掌向前拿抓,左掌居后,上体向右倾斜微仰,既不失均衡,又表现了攻防投击的特色。
使造型生动,气势贯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静中“寓动”。
2 武术的动态美
就空间来说,武术套路动作千变万化,造成了生生不已的空间层次和方向位移,使人看不厌,看不尽。
《醉拳·拳经》中形容得好。
“翻猛虎豹,身坚如铁,转急准鹰,法密如龙”。
武术中的动作通常是下、中、下三盘错落,高有鹰击长空的气概,低有鱼翔浅底的雅趣。
仅以“腾空飞脚”来说,忽地叱凌跃而起,在空中击响后又展体向上呈现第二腾空同时推击右掌,给人妙不可言的感觉。
当然,就运动中的空间变化来说,动态美绝不止于每一瞬间的雕塑美,更在于整个动作所占据时间而表现出活跃力形象。
武术中讲“式正招圆”,这“招圆”正是整个过程中的和谐圆润。
而圆的、曲线的运动轨迹,也是极重要的一条美感因素。
如长穗剑中连续的
翻转穿挂剑,转如车轮,剑舞穗飞,恰如古人唐顺之诗句所云:“来去星如穿梭”,“天娇天魔翻翠袖,”这种流畅的飞动之美,有如在旁观一位书法家笔走如蛇,升腾起的一种快感,武术套路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迅速、神速,如“举之如飞鸟,动之如雷电”,充溢着运动中的矫健美,令人赞叹不已。
如自选长拳中的连环三腿,变化神奇,防不胜防。
翻予拳中双拳密集如雨,上下翻飞,连发七下,这种速率的变化有一种令人酣畅的快感。
尤其在对称中所表现的那种间不容发的灵敏反应,“追求逐影,光若仿光”,即协调又快感,既准确又惊险,常常使人屏息观战,从审美心理上说,甚至会产生一种紧张的筋肉感,一俟结束,才并发出难以言状的美感情绪。
当然,武术的动作并非一味求快,而是且行且留,快中有缓,以静相衬,以缓相托。
谚语中有动如涛,静如伏,“动如脱兔,静若处子”,“动如奔濑,静若潜鱼”等说法,也有“活如风,缓如鹰”的形容,这种动与静,急与缓的对比并存,常常表现了运动员的动力所在,内养所致,使动作充满韵律美。
武术在动作上的要求是严谨的,一招一式绝对不能含糊,有着许多与武术招式动作相吻合的优美名称,这些名称极好体现了动态中力与美结合的美学原则。
如苍鹰捕食,体现了雄鹰气吞万里,力负千钧的雄伟气魄和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
猴子献果,猕猴攀枝则体现闪展腾挪和巧妙轻灵,给人以机敏灵活,轻松活泼的乐趣。
又如舞挥琵琶,二龙戏珠,叶底藏花等,则体现力量的柳扬顿挫和动迅静定的旋律和节奏。
作为武术绝不离开“击”,技击也在套路中具有一种本色的自然美,套路也追求艺术性,尤其它的韵律、神采、意境中,还蕴含着丰富艺术美。
综上所述,中国武术能世代延绵,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具备强身健体,祛病延年,扶弱罚鹅的实用价值外,它还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能给人们提供高尚的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邱丕相中华武术武术美学漫谈(一) 1985(3).
2 邱丕相中华武术武术套路美学漫谈(二) 19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