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缺点
置业:分析多层、小高层、高层楼盘的优缺点185209417
![置业:分析多层、小高层、高层楼盘的优缺点185209417](https://img.taocdn.com/s3/m/0113cd63ddccda38376baf31.png)
分析多层、小高层、高层楼盘的优缺点小高层相对于多层的优势:高层住宅是城市人多地少和高地价的产物,其兴衰受市场经济的制约。
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高层住宅,到90年代,高层住宅已在各地大量兴建。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对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设计规定:4—6层为多层住宅,7—10层为小高层住宅(也称中高层住宅),10层以上则为高层住宅。
7—10层的小高层住宅,因其与多层、高层住宅比较,具有特别的优势,既适应现代居住生活要求,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地利用率、节约土地资源,成为当前和未来住宅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高层社区相对多层还有一些独特之处1、节约空间: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地面留给草地、树木、营造好的居住环境。
而房子则向高空发展,为城市居民寻求更多的生存空间与更好的生存环境,这也是近年来小高层逐渐被市民接受的根本原因。
2、人性化体现:单体设计高层的独特性。
高层的采光、通风、朝向皆佳,户型个性强,立面上多和建筑风格的引用,使市民彻底改变了小高层既是筒子楼的印象,漂亮挺拔的立面令多少人回味无穷,设计的不断优化、房型不断的改进使小高层的住房率提高不少,使市民购高层房经济上的划算大大提高。
一梯两户、三户或两梯三户的小高层,增加了私密性,减少了住户之间的相互干扰。
3、生活品质提高:高层既弥补了多层住宅低层潮湿、上下楼不便、视野狭窄的缺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渐渐亲自感受到在高层住宅生活的舒适惬意。
住在小高层的居民还可以享受到比多层住户更多的新鲜空气和开阔的视野。
高层住宅在通风采光上均优于多层。
小高层住宅的较好的户外景观效果,对居住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生活享受。
4、技术含量高,有利于保值增值:小高层住宅相对与多层住宅具有较高的品质,科技含量高。
高层住宅在设备硬件上具有潜在的优势。
专家认为,高层具有良好的景观空间。
5、生活更加便捷:我国正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会越来越多,小高层住宅一般都配有电梯,相对多层来讲方便了老人和孩子。
高层建筑优缺点
![高层建筑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2714c3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c.png)
高层建筑具有较高的建筑高度、体量较大、结构复杂等特点,同时具有显著 的城市景观效应。
高层建筑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高层建筑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芝加哥,当时由于人口密集 和土地资源的稀缺,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 。
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逐渐成 为现代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各国纷纷兴建高层建筑,以提升 城市形象和土地利用价值。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高层建筑能够实现土地的集约化 利用,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和利 用效率,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
促进城市功能分区
高层建筑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 枢纽附近,有助于实现城市功能分 区,优化城市规划和发展。
节约城市空间
减少城市交通拥堵
高层建筑能够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因为人们可以在建筑内部进行 办公、购物、休闲等活动,无需频繁外出。
高层建筑的类型与分类
类型
高层建筑主要分为住宅、办公、酒店、商业等类型,不同类型的建筑具有不同的 功能和特点。
分类
根据建筑高度、功能、结构等特点,高层建筑可以分为超高层、高层、中高层等 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02
高层建筑的优点
提高土地利用率
节省土地资源
高层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 资源,使单位面积内可容纳的 人口数量增加,从而降低城市 扩张和土地资源浪费的压力。
老化问题可能会导致高层建筑 的结构安全性下降,给居民带
来潜在的安全风险。
功能失效
高层建筑中的一些设施,如电 梯、空调等,在长期使用中可 能会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满足
居民的基本需求。
影响城市气候
遮阳影响
高层建筑可能会遮挡阳光,影响周边建筑物的采光。在 冬季,高层建筑的冷墙可能会形成“阴影区”,使周边 地区的温度下降。
高层住宅有哪些优缺点
![高层住宅有哪些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94452a3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a.png)
⾼层住宅有哪些优缺点⼗层及⼗层以上的住宅,我们称之为⾼层住宅。
⾼层住宅是城市化、⼯业现代化的产物,按它的外部体形可分为塔式、板式和墙式;按它的内部空间组合可分为单元式和⾛廊式。
⾼层住宅⼀般设有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具,为此国家还明确规定:12层及12层以上的⾼层住宅,每单元设置电梯不少于两部。
⾼层住宅优缺点⾼层住宅的优点是可以节约⼟地,增加住房和居住⼈⼝,如同样的地基建六层住宅与建12层住宅,⼟地利⽤率、住房和居住⼈⼝可以提⾼⼀倍。
尤其是在我国⼈⼝密度和建筑密度较⾼的地区,拆迁的费⽤很⾼,动员⼈⼝外迁的⼯作难度很⼤,但通过建设⾼层住宅就能较好地处理各⽅⾯的⽭盾。
同时,建造和使⽤⾼层住宅也有不⾜之处,如:投资⼤,⾼层建筑的钢材和混凝⼟消耗量都⾼于多层建筑,加上要配置电梯、⾼压⽔泵,增加公共⾛道和门窗,⼀次性投⼊很⼤,另外使⽤后,还要为电梯、泵站修缮养护付出⼀笔经常性费⽤;上下不便,电梯服务虽很⽅便,但遇到停电、修理就很⿇烦;安全性差,⾼层住宅留置多个互相连通的疏散⼝和楼梯,往往为⼊户偷盗和其他犯罪提供作案条件;⾼层住宅还应注意防⽕,因为⼀旦发⽣⽕灾很难扑救;在⾼层⽣活的家庭有⼀种孤独和封闭感,⽼⼈和孩⼦因上下不便,双职⼯要⽇⽇上班,很难建⽴和发展良好的⼈际交往和邻⾥关系;多幢点式⾼层住宅建在⼀起,会产⽣不规则的⾼空风,影响居住区的⽣态环境质量。
根据上述情况,国家1985年对⾼层住宅建设作了明确地规定:“在⼤城市的特定地点,当建造⾼层住宅节约⽤地效果显著,⽽且具备相应的技术条件、设备条件和经济条件时,可以建造适量的⾼层住宅。
”⾼层住宅与⼈类寿命本⽂论述的是可吸⼊颗粒物与有害⽓体对⼈类的影响。
另⼀⽅⾯,⾼层建筑对能源的消耗也是巨⼤的。
每年夏季,⾼层建筑暴露在炎炎烈⽇之下,强烈的阳光辐射使建筑物的墙⾯温度达到数⼗度,从⽽导致室内温度不断上升,超过了⼈类⽣存能够适应的温度。
⼈们为了降低室内温度,利⽤风扇、空调等设备降温,把室内的⾼温⽓体排到室外。
高层建筑结构思考题答案—无错版
![高层建筑结构思考题答案—无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ed3e2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4.png)
高层建筑结构思考题答案—无错版1.高层建造有哪些常用结构体系?试述每种结构体系的优缺点。
1) 框架结构优点:平面布置灵便,可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
缺点:抗侧移刚度较小,主要用在层数不多、水平荷载较小的状况。
2) 剪力墙结构优点:抗侧移刚度较大,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用于层数较多,水平荷载较大的状况。
缺点:墙体多,难于布置面积较大的房间,主要用于住所、公寓、旅馆等对室内面积要求不大的建造物。
3) 框架-剪力墙结构优点:综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既具有较大的抗水平力能力,又可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和较灵便的平面布置。
4) 筒体结构优点:具有更大的抗侧移刚度。
缺点:框筒体系在水平荷载下外框筒的剪力滞后效应较大,结构的潜能和空间效应发挥较差。
2.高层建造的结构平面布置原则?结构平面外形宜容易、规章,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匀称。
不应采纳严峻不规章的平面布置。
否则会产生过大的偏心,导致扭转过大。
3.分离讲述何时需设防震缝、伸缩缝和沉降缝?缝宽如何确定?伸缩缝:高层建造结构未实行牢靠的构造或施工措施来防止建造物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应力时,需设伸缩缝。
沉降缝:在高层建造中,当建造物相邻部位层数或荷载相差悬殊或地基土层压缩性变化过大,从而造成较大差异沉降时,宜设沉降缝将结构划分为自立单元。
防震缝:当建造物平面外形复杂而又无法调节其平面外形和结构布置使之成为较规章的结构时,宜设防震缝将其划分为较容易的几个结构单元。
伸缩缝宽度由线膨胀系数经计算求得。
沉降缝宽度由沉降转角计算后,建造顶部不接触求得。
防震缝的最小宽度是按照地震中缝两侧的房屋不发生碰撞的条件确定的。
框架,当H≤15m时,δ=100mm设防烈度为6 7 8 9度H每增强5m 4m 3m 2m防震缝宽度增强20mm框架--剪力墙,缝宽为框架的70%,剪力墙,缝宽为框架的50%,缝宽均应≥100mm两侧房屋高度不同时,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当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按不利的不利体系确定。
高层的优劣势
![高层的优劣势](https://img.taocdn.com/s3/m/7600181aa300a6c30c229f6b.png)
高层的优劣势:优点:宏观方面:1、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
2、大都市中心的象征,体量宏大,成为视觉的焦点。
3、新技术、新材料的结晶。
4、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居住档次高,代表一种身份的象征。
微观方面:1、高层,楼层高的视觉效果好,满足登高望远的心理。
2、高层,楼层高的采光效果好,满足充分的日照。
3、高层,楼层高的通风效果好,空气流通速度相对低层要快,房间内的穿堂风多。
4、高层建筑结构方面,框架一般为剪力墙结构,桩基底部头很大,直达岩石深处,所以结构安全性和抗震性要好。
5、高层建筑质量高,无论是施工水平还是能力管理方面,对企业的资质要求高。
6、高层的楼栋间距相对较大,楼层高的,视觉干扰小,私密性强。
7、高层的配套要求高,电梯方便上下楼;居室内安有消防报警系统,公共场地内有喷淋报警装置;提供设区更多的公共空间,如大堂,会所等服务区,方便居民沟通交流。
缺点:1、对人视觉感受的影响高层建筑的体量宏大且楼层高,改变了过去城市街道的肌理和尺度,让人感觉不到建筑与人的亲近,让街道显得狭小,城市上空空间被蚕食,阳光被遮挡,采光受到一定影响。
并且,钢筋水泥堆砌的高层建筑,让邻里之间感觉更加有隔阂。
2、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或患有恐高心理的人,乘坐电梯上下的过程中有晕眩感,远眺或俯视均会产生身体上的不适等影响。
3、声环境影响由于高层建筑物之间楼栋间距有限,声环境条件较差,尤其是紧邻马路,交通噪声不易迅速消逝。
4、风环境影响风碰到高层建筑,分别在上下左右穿行,因气流的收缩产生涡流,大部分在上下和两侧穿过外,还有部分带向地面,再强行向左右两侧,风速加大,拐角出现旋风,建筑越高,这种现象越明显,甚至在相对静风的气候环境下,也能产生剧烈空气流动,产生气流和阵风。
5、热环境影响大规模使用人工空调环境,使环境更加燥热。
6、人多车多,且相对集中。
在高峰期出入口,疏散的速度相对较慢。
7、高层得房率低,是相对多层,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
高层建筑缺点
![高层建筑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ff02a7c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f.png)
高层建筑缺点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中,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展现着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然而,就像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高层建筑也存在着诸多缺点。
首先,从建设成本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造价往往极为高昂。
为了确保其结构的稳固和安全,需要使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和先进的建筑技术。
这意味着在建筑初期,开发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且,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通常较长,这期间的资金成本、人力成本等都会不断累积。
此外,复杂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还可能面临各种不可预见的问题,如地质条件不佳、恶劣天气影响等,这些都会进一步增加建设的成本和风险。
在安全方面,高层建筑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救援难度极大。
由于楼层较高,消防云梯可能无法到达较高的楼层,这给人员疏散和灭火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而且,在火灾发生时,烟雾会迅速向上蔓延,导致高层的居民被困在浓烟中,增加了伤亡的风险。
除了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对高层建筑的威胁也不容忽视。
在地震中,高层建筑更容易受到破坏,其晃动幅度和破坏力都比低层建筑大得多。
高层建筑的维护成本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由于其高度和复杂的结构,日常的维护和检查工作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
例如,外墙的清洁、电梯的维护、管道的检修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的结构可能会出现老化和损坏,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和加固,这又将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在居住体验方面,高层建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楼层较高,居民需要长时间等待电梯,这在高峰时段尤其明显,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而且,高层建筑中的住户密度较大,人员流动频繁,容易导致公共区域的拥挤和嘈杂。
另外,高层的风噪往往较大,这会影响居民的休息和生活质量。
对于一些对噪音敏感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长期困扰的问题。
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能耗较高。
为了满足大量居民的生活需求,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水资源等。
而且,高层建筑的保温和隔热效果相对较差,在冬季需要更多的能源来供暖,夏季则需要更多的能源来制冷,这无疑增加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负担。
浅谈高层建筑物基础选型及优缺点
![浅谈高层建筑物基础选型及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6041a13983c4bb4cf7ecd1ff.png)
桩箱基础是 由具有底顶板外墙和若干纵横内隔墙构成的箱形结构把 h 荷载传递给桩 的基础形式 。由于箱体刚度很大 ,具有调整各桩受 部 力和沉降的 良 陛能 ,在软弱地基上建造高层建筑时较多地采用桩箱基 好 础。桩箱基础是~种可以在任何适用于桩基的地质条件下建造任何结构 形式的高层建筑的 “ 万能式桩基”。
22 筏 形 基础 .
当受地质条件 限制 ,单桩承载力不 很高 ,且不得不满堂 布桩或局 部满堂布桩才足 以支 承建 筑荷载时 ,常通过整块钢筋混凝土板把柱墙 ( ) 筒 集中荷 载分配给桩。习惯上将这块板称为筏 ,故称这类基础为桩
筏基础 。筏可做成梁板式或平板式。桩筏基础主要适用于软土地基上的 简体结构 、框剪结构和剪力墙结构 ,以便借助十高层建筑的巨大刚度来 弥补基础刚度的不足 。
要考虑水平风_ 力和地震力 的稳定性。
无力调整过大的沉降差异 , 尤其是对于土岩结合地基等软弱明显不均的 情况 , 就需局部处理才能适应;在局部荷载下 ,既要有正弯矩钢筋 ,也 要有负弯矩钢筋,还需有一定数量的构造钢筋 ,因此 ,经济指标较高。 2 发展现状 。对地基条件好的高层建筑 , 先考虑天然地基 。 ) 优 筏形基 础较箱形基础更有利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将有更大的发展。在解决 混凝土收缩裂缝 的基础上 , 逐步减少后浇缝的设置 ,促进大体积混凝 土 的施工 。地基的加 固处理方面的成就 ,也将会促进筏板基础的应用。相 信筏板基础的应用前景会更广 阔。 2 箱形基础 . 3 箱形基础是 由顶 、底板和纵 、横墙板组成的空间盒式结构 。它的纵 横墙设置必须符合一定刚度要求 ,因此 , 具有极大的刚度。箱形基础一 般有较大的基础宽度和基础埋深。 1 )适用范围 。高层建筑为了满足地 基稳定性 的要求 ,防止建筑物 的滑移与倾覆 ,不仅 要求基础整体刚度大 ,而且需要埋深 大 ,常采用 箱形基础 。对于一些地震设 防等级较高的地 区, 可根据抗震要求而选用 箱形基础。2 优缺点 。①箱基的整体性好、刚度大 ,由于箱基是现场 ) 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 , 整体刚度大,可将上部结构荷载有效地扩 散传 给地基 ,同时又能调整与抵抗地基 的不均匀沉降 ,并减少不均匀沉 降对上部结构的不利影响。②箱基沉降量小 ,箱基 的基槽开挖深 ,面积 大 ,土方量大 ,而基础为空心结构 ,以挖除土的 自 生来抵消或减少上部 结构荷载 ,属于补偿性设计 ,由此可以减小基底的附加应力 , 使地基沉 降量减小 。③箱基抗震性 能好 ,箱基为现场浇筑 的钢筋混凝 土整体结 构, 底板 、顶板与内外墙厚度都较大。箱基不仅整体 刚度大 , 而且箱基 的长度 、宽度和埋深都大 , 在地震作用下箱基不可能发生滑移或倾覆 , 箱基本 身的变形也不会很大。因此箱基上一种具有 良好抗震性能的基础 形式。④箱基的用料多 ,工期长 ,造价高,施工技术 比较复杂,尤其当 进行深基坑开挖 时要考虑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坑壁支护和对相临建筑的 影响问题。此外 , 还要对箱基地下室 的防水、通风采取周密的措施。
高层建筑缺点探讨
![高层建筑缺点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31a7499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d.png)
高层建筑缺点探讨高层建筑缺点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然而,这些高大建筑物在展现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维护成本高、安全隐患大、建筑结构复杂、对环境影响大以及投资风险高五个方面探讨高层建筑的缺点。
一、维护成本高高层建筑的维护成本高昂,这是由于其结构复杂且高度较高所致。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运行,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电梯、电气设备、管道等设施。
此外,高层建筑的能耗也较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相关设备。
这些因素都导致高层建筑的维护成本远高于低层建筑。
二、安全隐患大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是其最为人所关注的问题之一。
火灾、地震等灾害一旦发生,由于楼层高度和结构的复杂性,人员疏散和救援都面临着较大困难。
此外,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及通道等安全设施也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有效性。
尽管有这些安全措施,但一旦发生灾害,仍可能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建筑结构复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复杂,施工难度大。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采用特殊的材料和施工技术。
同时,高层建筑的机电设备、空调系统等设施也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施工。
这些因素都增加了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和成本。
四、对环境影响大高层建筑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首先,高层建筑的大量建设使得城市的“热岛效应”加剧,大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次,高层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性能较差,影响了周边环境的舒适度。
此外,高层建筑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过程也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
五、投资风险高高层建筑的投资风险较高。
一方面,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长,资金投入量大,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等问题,会对项目的顺利进行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的运营成本也较高,包括维护费用、安保费用等。
此外,高层建筑的市场风险也较大,一旦市场需求发生变化或经济形势恶化,都可能对项目的投资回报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虽然为城市带来了独特的景观和经济效益,但其缺点也不容忽视。
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优缺点整理
![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优缺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330c1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d.png)
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优缺点整理不是专业的房产界的人员,听到这些描述楼层的专业术语,还真有点区分不开,比如,多少层算是多层?多高的楼才算是高层?作为一个买房XXX,你是不是急切的想要知道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之间的区别,它们有什么优缺点,从而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楼层。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整理了一下,有用的可以收藏起来了!一、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之间的区别:1.多层多层一般指多层建筑,多层住宅为四层到六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户型上下叠加而成的住宅。
多层住宅不设电梯,楼梯往往作为多层住宅的主要上下楼通道,因此多层公摊面积也相对较小。
2.小高层通常人们理解的小高层住宅是指建筑层数在7-12层的有电梯的住宅,不过现在小高层的范围已经在不断扩大,广义上的小高层是指18层以下(7层以上)的住宅。
小高层融合了多层和高层的优点,将舒适性和经济性结合在一起,因具有楼间距大、得房率高、通风好、采光条件好、建筑结构强度高等优点而受购房者青睐。
3.高层简单的理解,比小高层还高的就称为高层了。
以前的高层是指12层以上,而现在18层以上的高层叫做高层的说法更被大家所认可。
因为高层住宅的楼层高,通常采用电梯来作为住宅内部上下的主要交通工具,不太方便。
也因为整体建筑楼层高,所以建筑结构强度并没有小高层好,但因其经济性及时代所趋,高层也成为购房者的主要选择之一。
4.超高层超高层住宅指30层以上或高度为100米以上(满足一种即可)的住宅,其它就是你知道的了"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二、它们的优缺点:多层室庐优点1、高层的得房率比多层低,即采办相同建筑面积的住房,高层的套内建筑面积低于多层的套内建筑面积。
在扶植投资上,多层室庐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室庐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
2、高层的物业管理费比多层的物业管理费高。
多高层钢结构各种结构体系的缺点和不足
![多高层钢结构各种结构体系的缺点和不足](https://img.taocdn.com/s3/m/8d86f301e87101f69e3195cc.png)
的破坏,甚至是结构的破坏。另外,钢框架的连接节点费用较高,防火成本高。
2.2 双重抗侧力体系
由前述可知,框架结构体系的主要不足之处是侧向刚度差。而当建筑达到一定高度时,在 侧向力作用下,结构的侧移较大,会影响正常使用,因而建筑高度受到限制。于是当建筑物 高度较大时可以参照单层工业厂房设柱间支撑的方法,在框架的纵、横方向设置支撑或剪力 墙,这样就形成了双重抗侧力体系,即框架和支撑,或剪力墙,均可抵抗侧向力的作用。这 种体系能分为三类:框架支撑体系和框架—混凝土剪力墙、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体系。在 框架—支撑体系中,若设置连接支撑与外框架的刚性伸臂,则称为加劲框架—支撑体系。
在一般的框撑体系中,由于连接外柱与支撑的钢梁跨度较小,抗弯刚度很弱,当整个体系 受到水平荷载作用时,只有作为支撑组成部分的钢柱来抵抗倾覆力矩,外柱所承受的轴向力 很小,基本上不参与整体抗弯,即支撑独自抗弯。而在加劲框撑体系中,整个体系受到水平 荷载作用时,由于加劲桁架的竖向刚度很大,支撑受弯,各层水平杆绕水平轴做倾斜转动时, 加劲桁架也随水平杆一起转动,使外柱参与整体抗弯,一侧的外柱受压而另一侧的外柱则受 拉,从而减小了支撑所受的倾覆力矩。同时,由于加劲桁架的强大的竖向刚度和外柱较大的 轴向刚度,不仅是整个撑体系顶面各点发生同一转角而位于同一斜线上,而且使柱顶面转角 减小,使得框撑体系整体弯曲所产生的侧移得以较大幅度的减小。 ③优缺点
由上述简析,可知框架结构体系的优点是能够提供较大的内部使用空间,因而建筑平面布 置灵活,能适应多种类型的使用功能,结构简单,构件易于标准化和定型化,施工速度快, 对层数不错的高层结构而言,该体系是一种比较经济合理、运用广泛的结构体系,而且常用 于层数不超过 30 层的高层建筑。
多层和小高层优缺点解析 高层住宅选哪层好-
![多层和小高层优缺点解析 高层住宅选哪层好-](https://img.taocdn.com/s3/m/5ac88f14482fb4daa58d4bcc.png)
多层和小高层优缺点解析高层住宅选哪层好?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将住宅建筑依层数划分为: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在建设部有关规定中,其实并没有小高层这个概念,它是人们的通俗叫法。
具体几层叫小高层没有约定俗成的概念,一般把7-11层的建筑称为小高层。
低层住宅低层住宅一般指一层至三层的住宅。
与较低的城市人口密度相适应,多存在于城市郊区和小城镇。
低层住宅有两种类型,一是城市集合型,指的是城市范围内以集中形式建造的低标准的低层住宅。
统一建造方式、较高人口聚集度,较明确的群体组合。
二是别墅,分为城市型和郊野型。
建筑标准和环境标准较高,建筑密度相对较低。
低层住宅的优点:1、居住行为方面,住户接近自然;2、居住心理方面,容易形成亲切尺度,回归、归属、领地感较强;3、整体环境上,与自然环境协调性较好,尤其是与特殊地形协调具有优势;4、结构上,自重较轻,利于地基处理和结构设计,施工简单,土建造价低,便于发展。
低层住宅的缺点:1、密度低,不利于节约用地;2、相对多、高层建筑而言,顶层、底层占比例大,处理费用所占比例高;3、对城市来说,增加了公用设施建设量,但利用率不高。
关于如何克服低层住宅的缺点,专家建议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层住宅的其他特点:在设计上与多层、高层不同:反映在平面组合、空间组合、住宅间的关系、建筑造型、垂直交通联系等方面。
多层住宅多层住宅:指四层到六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户型上下叠加而成的住宅。
多层住宅可以不设置电梯,楼梯往往作为多层住宅的主要上下楼通道。
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
它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得房率比较高。
多层、小高层、高层是如何划分的?优缺点有哪些?
![多层、小高层、高层是如何划分的?优缺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d6ffaa704a1b0717fd5ddd8.png)
多层、小高层、高层是如何划分的?优缺点有哪些?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建筑类型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当“小高层”成了宜居的代表,人们不禁开始思考,什么是小高层?高层和小高层的区别是什么?多层小高层高层之间是怎样划分的?根据楼房的高度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
1-3层称低层、4-7层为多层、8-12层为小高层、12层以上为高层、总高度为100米以上为超高层。
按规定7层以上必须配电梯。
低层房屋低层房屋是指高度低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物,一般是1-3层建筑物,如平房、别墅等。
低层房屋一般建筑结构简单,施工期短,建造成本低廉,给人以亲切安宁、有天有地的感觉,它的舒适度、方便度和空间尺度优于高层。
人们特别喜欢以此为住宅。
但是,低层房屋占地多,土地利用率低,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难以广泛开发。
多层房屋多层房屋指高于10米、低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物。
多层房屋一般为4-7层,一般采用砖混结构,少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多层房屋一般规格(房型)整齐,通风采光状况好,空间紧凑而不闭塞。
与高层相比,多层房屋公用面积少,得房率相应提高,这是很多人喜欢多层房屋的主要原因。
高层房屋是指高于24米的建筑。
8层以上(含8层)的建筑体,一般可分为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
小高层人们一般把8-12层的建筑称为“小高层”。
小高层住宅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带电梯。
小高层有多层亲切安宁、房型好、得房率高的特点,又有普通高层结构强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观系数高,污染程度低等优点,很受购房人欢迎。
同时,小高层对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土地成本相对下降,很受房地产开发商的青睐。
所以,近年来中心城区小高层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
高层(指12层以上、24层以下的建筑体)因为建筑结构和建筑形态(点状居多)的局限,房型设计难度大,要做到每套室内全明、采光通风良好是有很大难度的。
在城市中心区,高层有它的优势:对开发商来说,单位建筑面积土地成本(即“楼面地价”)低;对住户来说,视野开阔,景观系数高,尘土、噪音、光线污染也少,建筑结构强度高,整体性强。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不足与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不足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76e6ef53968011ca2009123.png)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不足与对策摘要:随着城市人口的暴增,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的有效节约,同时其也成为未来建筑结构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
设计师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来进行操作,并充分结合市场的实际发展环境对设计方案进行不断地完善,进一步有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足;对策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1.1确定结构方案的合理性高层建筑工程要注重结构的安全性,技术性,经济性,方便施工等要求。
结构体系应受力明确,传力简单。
设计人员要高度重视结构的选型和平立面布置的规则性,加强构造措施。
择优选用抗震和抗风性能好且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保证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体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
密切配合建筑专业,尽可能实现建筑的功能,美观等要求。
与设备专业相互协调,从而确定合理的结构方案。
1.2确保地基基础方案的合理性地基基础在保证稳定性的条件下,满足建筑物基础沉降要求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在地基基础设计时,要熟悉地质勘察报告的场地类别、土层、地质情况、水位及建议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
通过综合分析工程的地质地貌、施工条件、上部结构类型、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及荷载分布等因素的考虑再进行基础设计,并对各种基础方案进行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等对比工作。
最终确定最优基础方案。
1.3分析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在结构计算与分析阶段,如何准确,高效地对工程进行内力分析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处理,是决定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好坏的关键。
由于新规范的推出对结构整体计算和分析部分相当多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要求设计人员在全面了解软件使用的范围和条件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计算。
对复杂的结构用采用两种以上的不同结构软件计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实际选取不利结果或选取最终包络的计算结果。
建筑结构受到各种不可掌控的实际情况的制约,计算结果不能完全吻合。
高层建筑简介
![高层建筑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1d5863ada38376bae1faea9.png)
缺点:横向刚度差,随层数增加挠度加大
优点:整体刚度好, 抗震性能佳 优点:墙体不承重,可根据平面功能需要
平面布置灵活,结构性能好
受力:荷载-楼板-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
大柱空与间 梁组成缺点:内部空间布置不灵活,不易形成
芝加哥学派
10层 钢结构 ——超高层
大空间
公司大楼
公司大楼
(1884—1886)
10层
设计人 沙利文
芝加哥学派
3. 高层建筑的发展
二、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
1. 材 料: 砖石结构 钢砼结构 钢结构 ——超高层 钢-钢砼结构
2. 结构体系
框架体系 剪力墙体系 框架-剪力墙体系 筒体体系
Hale Waihona Puke A 框架体系 柱与梁组成D 筒体结构 有纵横交接的剪力墙和框架围成筒状 封闭骨架 单筒 筒中筒 束筒 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谢谢观看
高层建筑简介
一、高层建筑的产生和发展
1. 产生原因 近代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寸土寸金 商业竞争,垄断巨头争相建造高层作为企
业形象的标志 建筑大师规划——柯布西耶关于城市规划
的相关理论 现代科技进步,为高层建筑发展提供了技
术保障 经济增长——以 为代表
2. 高层建筑的诞生
芝加哥家庭
受力:荷载-楼板-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 优点:墙体不承重,可根据平面功能需要
设置隔墙‘平面布置灵活,内部有较 大空间 缺点:横向刚度差,随层数增加挠度加大 应用范围:不大于15层的高层公共建筑
B 剪力墙体系
钢筋混凝土墙体承重的结构体系
大空间
受力:荷载-楼板-剪力墙-基础-地基 设计人 沙利文
34层高层住宅买了16楼后悔死了 建议尽量往高选
![34层高层住宅买了16楼后悔死了 建议尽量往高选](https://img.taocdn.com/s3/m/2222c4b7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1.png)
34层高层住宅买了16楼后悔死了建议尽量往高选34层高层住宅买了16楼后悔死了买高一点的就好,视野开阔,就算楼间距小,有光也不错。
我家在24楼,所以买了15楼。
现在我后悔了。
我应该买一个更高的。
15楼通风的时候,灰尘还是会进入(最近小区附近有个工地)。
再高一点,就是无尘区了。
首先纠正一个概念,34楼不是小高层。
34层的房子是典型的百米高层,再高就是超高层了。
如果电梯载客量好,建议尽量选择高的。
空气好,视野开阔。
别以为高了不安全。
事实上,如果发生火灾,你可以走到屋顶平台逃生。
当然,家里有老人,你要尽量选择低一点的。
17层处在中段,不是不好,只是没有上面所说的高低两个优点。
阳宅的传统风水是在平房的基础上建造的,对于这种高层的选楼问题往往无能为力。
试想在你的头上总有人踩着或者你总是踩在别人头上,还有什么是可以顾忌的?高层住宅34层,买几层居住比较舒适些在不考虑个人因素的情况下,住宅楼在总层数的1/3以上、顶楼以下为较好层次。
高层住宅几层最理想需要根据自身需求来选择楼层。
从一楼到三楼,人们通常生活在树冠下,离地面很近,常常能倾听到树枝敲打窗户的声音——要说心理上舒适,这是最好的。
但接近地面的生活也有不足:空气循环减缓,空气换气受阻,阴影和湿度增大,污染也比较严重。
中间楼层也如上所说,并非像开发商宣传的理想。
如果是年龄相对较大的居住者,可选择4—6层的楼层,自然景色优美,树和水都是极好的过滤器,不让尘土通过。
如果是年轻人则提倡选高不选低,选择15层以上的楼层,空气相对清新、景色也很优美。
一般来说,层次越高,遮挡越少,采光越好,且能避开低层次楼内外嘈杂环境及临街的交通噪声和粉尘污染,特别适合于在家生活时间较短的中青年人居住;层次低,上下楼比较方便,适宜于老年人居住,可增加其户外活动的机会。
高层住宅34层,如果住在6层或者7层会不会压抑的如果前面有高楼(一般导面),肯定有点压抑。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6楼和7楼的好处是电梯坏了,不影响生活。
多层高层优缺点汇总
![多层高层优缺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0ece0310722192e4436f617.png)
多层高层优缺点汇总(较全)一、多层和高层优缺点比较:1、多层的公摊一般在10%左右,高层的公摊要达到20%,对于100个平方的房子来说,多层的套内面积能达到90平,而高层一般只有80个平左右。
一样的房子足足少了10个平方,也就是说买高层多花了10%的钱在公摊上。
2、多层的物业管理费一般在1元以下,更多的在0.6—0.8元之间,没有电梯费和二次供水费。
高层的物业费一般都超过了1元,更多的在1.1—1.5元之间,再算算二次供水费和电梯费,100平方的高层一个月的费用将达到150元甚至更高,而高层一般只有70——80元,光这一项每个月就可以省下80元左右,这可都是长年累月的费用。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每个月多支出80月的物业费确实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3、多层的公共维修资金是1%,而高层是2%。
4、多层的户型都相对很合理,一个单元2户,而多层一个单元基本是3户或4户。
绝大多数多层都是南北通透,而高层很少有南北通透的房型,即使有南北通透的,价格也很高,而且很难买到。
买房子南北通透应该是首选吧。
5、多层的采光更好。
6、多层的容积率更低,一般只有高层的1/2—1/3。
7、多层一般可以装太阳能,高层是绝对不可以的,太阳能一个月也能省不少燃气或电费。
8、多层停电了,但还有水,除非一道停了。
而高层一停电的话甚至连电梯都不能用,当然了高档的高层还是有备用电梯电源的。
9、多层爬楼梯可以锻炼身体,研究表明每多爬一层楼梯生命可以延长10秒。
对于身体不好腿脚不灵的老人或者懒人来说当然还是有电梯的高层好。
10、多层在装修中可以更好的改变户型,而高层很多室内墙都是结构墙没法打掉,给装修增加难度。
11、高层的视野更开阔,当然对面不能有高层。
12、多层装修的搬运费用比高层要贵。
13、相同的小区差不多的位置,高层的价格比多层要便宜10%以上。
但是综合更多公摊来说相同的使用面积总价还是差不多的。
14、现在有多层的小区相对较少,几乎是清一色的高层了,给我们的选择增加难度。
多层和高层优缺点比较实用
![多层和高层优缺点比较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eff15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52.png)
多层和高层优缺点比较实用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建筑业也在不断发展,建筑设计师的一个重要决策是楼层高度的决定。
虽然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在城市生活进行空间规划和资源管理等一系列需求,但是这两者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
本文将比较分析多层和高层建筑的优缺点并给出适用情况,以帮助建筑设计师制定合适的建筑方案。
一、多层建筑的优缺点多层建筑是指通常按照楼层分层设计的建筑,其楼层并不高,多数不超过六层。
以下是多层建筑的优缺点:1. 优点(1)灵活性较高:多层建筑的建造成本较低,且适用于各种建筑类型,包括住宅、商业、酒店等。
(2)交通more 方便:由于高度较低,因此多层建筑更容易地实现电梯等交通设施的组织。
行人流量也较小,走楼梯的人数更多,更有益于身体和心理健康。
(3)更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多层建筑通常高度不高,因此可以更好地利用日照和自然通风条件,使得居住环境更加舒适。
(4)减少地基承载能力的问题:相对于高层建筑,多层建筑对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更低,可以节省大量的地基改造费用。
2. 缺点(1)安全性问题:由于多层建筑一般都有电梯,当地震或火灾等事故发生时,人员疏散相对困难。
另外,多层建筑建筑材料和结构通常不够耐火、耐震。
(2)具有较小的使用面积:多层建筑需要保持某种框架结构以确保安全,因此其使用面积更小。
要获得相同的使用面积,就需要更大的占地面积,从而增加了建筑开支。
二、高层建筑的优缺点高层建筑是相对多层建筑而言的,通常有超过十层。
以下是高层建筑的优缺点:1. 优点(1)Cityscape 优化:高层建筑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同时优化城市的天际线,为城市树立新的形象。
(2)能够节省建筑占地面积:在相同空间内,高层建筑的使用面积更大,地面面积更小,可以利用空间来创造更多的功能性。
(3)高质量的视野和自然光线:高层建筑的高度也使其享有美丽的视野和自然光线,让生活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们更加愉悦。
(4)环保和节能: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比多层建筑面积大,可以使用更多的节能设施,例如让建筑更好地利用自然光线和阳光。
钢结构高层住宅的优缺点
![钢结构高层住宅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bca5ad1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9f.png)
钢结构高层住宅的优缺点一:钢结构高层住宅的优缺点引言:钢结构高层住宅作为现代建筑的一种创新形式,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着重探讨钢结构高层住宅的优缺点,旨在为设计师、建筑师及建设方提供参考,以推动钢结构高层住宅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本文将从安全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对钢结构高层住宅进行全面分析和解读。
一、优点1.1 结构安全性钢结构高层住宅经过严格计算和测试,具有出色的抗震、抗风能力。
其稳定性好、刚性强,在地震和风灾发生时能有效保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1.2 施工效率高钢结构高层住宅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工厂预制,施工进度大大加快。
而且由于钢材的轻便特性,减少了施工所需的人力和材料成本。
1.3 空间利用率高钢结构高层住宅可以设计更大的开间和跨度,灵活性强,使得建筑内部空间的布局更合理,增加居住面积。
1.4 可持续发展钢材可以回收再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钢结构高层住宅的可持续性使得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缺点2.1 热传导问题钢结构导热性能较好,夏季易传导热量进入室内,冬季易散热。
需要采取合适的隔热措施,保证室内的舒适度。
2.2 噪音问题钢结构容易传导声音,对于高层住宅而言,隔音效果相对较差。
需要结合隔音材料和设计,降低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2.3 确定性设计钢结构高层住宅的设计需要经过严格计算和测试,不具备其他结构形式的灵活调整性。
需要提前进行充分的规划和设计,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附件本没有涉及具体附件。
四、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没有涉及法律名词及注释。
二:钢结构高层住宅的优缺点引言:钢结构高层住宅是当今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创新,对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钢结构高层住宅的优缺点,分析其安全性、经济性、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特点。
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推动钢结构高层住宅的广泛应用。
一、优点1.1 高层建筑安全性钢结构具有出色的抗震、抗风能力,能够有效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电梯公寓就是工业化城市不堪重负的垃圾附产品.有人说它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潮流和方向,所以高层是未来生活的必然选择.的确,对城市规划和管理者而言,高层是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中国这种规划上摊大饼发展的中心城市而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城区边缘人口被吸入超大城市的黑洞,周边二级城市人口的迁入都造成城市配套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和用地紧张.由于历史原因CBD,商业区,学校,医院,政府等大量与工作,生活相关的部门,区域,设施基本位于老城区内,而它们的服务半径又受交通效率的制约,因此高层住宅应运而生.可以说它就是工业社会城市病的畸型产物.加之房地产二级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绝对的有效供给小于市场需求,导致高房价的维持,从根本上造成了一级市场地价的坚挺.而开发商的行业目标利润率是不会轻易下调的,所以提高容积率是势在必然.为什么说高层电梯公寓是工业化城市的垃圾附产品?我们先就高层建筑销售中流行的销售说辞一一论证.说到高层电梯公寓的优势,销售代表所能总结出来的有别于多层住宅的说辞无外四条.1,景观开阔,视野通透.2,通风良好,采光面大,3,电梯入户,出行方便,4,低密度社区,楼间距大,绿地率高.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让我们看看高层建筑在规划上的分类,高度大于24米的建筑一般称为高层建筑(不含大于24的单层公共建筑).传统分类上(层高3米计),8至11层为小高层;12至18层为中高层;19层以上为高层;这里我们主要解剖18层以上的高层电梯公寓。
1,景观开阔,视野通透.我们知道登高必然望远,似乎这一条的优势不容质疑。
然而要真正使之成为优势还要看小区总平规划的设计。
目前市场上18层以上的高层电梯小区总平规划多为组团围合式,这种同心圆式的建筑布局主要是为了保证每栋均有50%以上朝向主要景观节点的户型,也就是设计人员常说的均好性(景观是定价权重因素之一);同时因为高层日照退间距的要求,尽量使相邻各栋的主要朝向达到规划审查的日照指标要求。
然而这种规划的问题在于,如果中央景观节点的面积不是足够大,那么周边围合的高层6层以上视线的投射角度是无法坐在客厅欣赏景观的,看到的只是对面楼栋象蜂巢一般的塑钢窗;而6层以下在这个高层围合的大筒中由于相邻楼栋的遮断也是很难看到天际线的,犹如坐井观天。
真正处于景观视觉走廊上的户型只占不超过15%.且为了用尽规划条件追求效益最大化,楼盘往往把满足规划对日照指标的最低要求作为设计条件的硬指标(成都市规划要求每套住宅冬至日至少有一个卧室或起居室不低于2小时,三环以内的新建住宅不低于1小时),你可以看到在冬季,11层以下的楼层大部份时间都处于相邻楼栋的建筑投影中,那叫一个抑郁.2,通风良好,采光面大.我们知道高层在建筑形式上分为板楼和塔楼两种,11层(含11加1)的小高层多为板楼,一梯两户,南北通风,也就是广告中所谓的"会呼吸的住宅".加之近来开发商比较追求大面宽浅进深的户型设计,采光率(窗地比)的确较高.此类住宅多为框架结构,由于地震主要为扭力的破坏,建筑长边与短边比偏大,抗震性较塔楼差,公摊较塔楼高,18层以上的高层因建筑的经济性多为塔楼,一梯二户以上,内廊连接.普通的一梯四户可以说最具代表性,由于塔楼是围绕电梯井的筒体结构,因此在标准层平面布局上一般南北朝的户型不会超过50%,只在Y型,蝶型等泛板式塔楼中会在南北朝的概念房上有少许提高,但仍需注意南北朝的规划定义是正南北和南偏东西45度(含45度).由于标准层平面户型布局的相邻影响和塔楼框剪结构的空间制约,尤其是泛板式塔楼即使部份户型南北朝,但90%的厅是不能做到南北通透的,也就是我们民间意义要求的穿堂风。
为了增大户型面宽以追求采光降低建筑成本,户型设计往往极不规整,出现异型房,通道厅,邻里户型之间严重对视干扰;此类住宅而为了减少或避免传统塔楼必有的黑厨黑卫,你可以看到客卫要在生活阳台上开窗,厨房必需退进来,由于建面的控制造成厨房开间小进深长,操作空间狭小。
3,电梯入户,出行方便。
电梯的确是方便的代步工具,但工业时代的产物优点也恰恰是致命的缺陷。
我们都知道工业社会赖以生存的动力是能源,高层电梯公寓的瓶颈就是电力保障。
高层电梯公寓的电源分为工作电源和备用电源,一级负荷要求两个电源。
二级负荷一般有双电源供电,单电源双回路供电,自备发电机组,单电源供电四种模式。
18层以上属一类高层建筑,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
一级负荷要求两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必须正常工作。
而由于用电负荷紧张,部分一级负荷的小区项目向供电局申请的用电负荷通常分配在变电站的一个用电间隔上,采取单电源双回路加自备发电机组的形式解决应急问题(这在消防验收时是有问题的)。
而按二级负荷建设的小区电源极易受拉闸限电的影响,自备发电机组要事先储备柴油,不少物管公司因觉得保管麻烦根本没有或只储备少量柴油以做消防应急发电之用.这些因素都是电梯上上下下的烦恼.至于电梯的质量和日常维保就更是业主入住后造成事故的普遍原因了,开发商在电梯设备招标时往往偏重于价格打压,而电梯设备商也自有一套应付的办法.一如买车时的基本配置,电梯商低价中标靠的也是这个法宝.比如到站钟一类的人性化功能,电梯按钮等易损件是能免则免,能降则降.业主入住后使用频繁,不出三五月是大病没有小病不断,一年的保修期很快过去,要换厂方标件?对不起,掏钱.高昂的配件费用当然是维修基金买单,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4,低密度社区,楼间距大,绿地率高.所谓低密度的概念,主要是指空地率指标.一般以整个小区建筑用地为1,减去建筑毛密度(容积率)或建筑净密度(建筑密度)所得.《中国低密度住宅规划设计要点》明确提出了低密度住宅应合理控制建筑密度、容积率、套密度、栋容积率及空地率。
从<成都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对中心城一般地段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的制订看,三环以内,多层和高层建筑密度均要求不大于30%;三环以外在10-20%之间。
控规指标完全一样,高层与多层相比在建筑密度和空地率上并无优势。
再看楼间距,取建筑主要朝向的控规指标,多层要求在1到1.2倍H(H为遮挡楼栋高度),高层(主要朝向南侧)为0.5H且必须≥27米.间距比仍然是多层占优.绿地率的计算是要将小区空地的硬质道路和设备平台剔除的,由于高层小区设施设备多,且必须按消防要求修建环形消防通道,因此不少高层小区主要通过总平方案上景观节点设计集中在视觉走廊上的节点处来形成绿地率高的错觉.最后我们看一个重要指标,住宅建筑套密度。
包括住宅建筑套数毛密度及净密度,前者指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后者指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住宅建筑套密度反映在用地单位面积上的住宅密集度和居住环境质量。
小户型最集中的楼盘无一不是高层电梯公寓.开发体量大,滚动开发要做到低成本运作,代价最小的资金来源于期房销售的资金回笼.而小户型的低总价正是吸引市场热钱的短线投机产品.小户型比例过高的楼盘所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居住品质的降低.你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看到房屋频繁转手,邻居如走马灯变幻,小区人来人往,公用设施破坏,物管面对高流动的业主群体往往选择放任自流,简直就是高密度小区人库.高层住宅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一个高能耗住宅,可以说停电就意味着运转瘫痪.垂直交通依赖电梯,6楼以上供水靠真空泵加压,生活水箱一般设置在地下层,停电必然停水,二次供水造成的水源污染也不鲜见.从变压器到高低压配电柜,敷设电缆的长度够相同用地面积的多层小区绕三五圈的,无功损耗的电费只能分摊在业主身上.最要命的是火灾逃生,高层的电梯井在失火时就象个拨火筒,浓烟会顺势而上,弥漫整个楼栋.而火灾中80%以上的人员都是在逃生时被烟尘窒息而死.此时通风井的正压送风和自动喷淋系统都需要应急电源正常工作.而一旦消防门闭门器失灵(这是常事儿),消防通道就会在人员逃生时被浓烟侵入,你只有在家等待求援.不幸的是目前大多数城市的消防云梯也就50多米,而18层就是54米的高度,再往上就鞭长莫及了.一句话高层火灾是立足于自救,可以说小命儿全押在后备电源上了。
建筑形式在健康人居上存在先天不足.对天井式内廊采光的点式高层而言,更可怕的是类似于SARS一类的呼吸道传染病香港淘大花园众多业主闭门隔离仍然感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这个天井和各户的地漏传播,电梯轿箱这个封闭的空间更是空气传播的危险地带.此外居住在电梯井两侧的业主会受到来自电梯运行噪音的干扰,电梯使用时间越久,噪音干扰越明显;因垂直方向户数众多(至少18户),高层的排水管常因空气进入而在排水时发出巨响,UPVC管的热胀冷缩变化敏感,遇到冷热水交替排放时管材接口处与管卡材料因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发出敲击异音,类似于夜半脚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鬼赶路.加之高层的体量造成压迫感,一旦遇到低气压的阴雨天气令人产生抑郁心理.尽量尚无确切证据证明高层对儿童智力的影响,但在这个封闭而少有交流的空间至少不是最佳的成长环境.英国科学家对贫民区的调查发现,老人对高层十分喜好,因为他们习惯了寂寞.另一项关于住宅的研究却发现,年长的家庭主妇如果要选择高层都希望在6层以下,最好是底层到3层,因为她们希望更多的交流.要确切估计环境对智力发育的影响的确很难,但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早期经历能影响基本智力".高层建筑形式的致命弱点一是风动效应,二是热岛效应,三是光污染。
所谓风动效应,就是高层塔楼与塔楼之间的风流很大,并时常会发出尖锐的风声,这是因为高层建筑之间会产生气流漩涡,这甚至会改变这个社区局部的小气候,在高层建筑小区楼前往往感觉温度比小区外要冷。
热岛效应,是目前所有城市都要面对的问题,由于建筑物的增多,地面硬化,日照热量无法散发,导致城市气温升高。
大面积的满地窗,凸窗在夏季反射的强光,破坏了人的视网膜细胞,令人烦躁不堪.对人的健康而言,这些由于人为因素,而致使局部气候发生,都是不利因素.高层由于居住人口密度大,车多,尾气自然不少;各种公共设施均摊下来少的可怜;为了维持运转,水泵房,风机房,电梯房,消防水箱,自动喷淋等强弱电系统的设备无一不需要长期维护保养,而消防器材,电梯一类国家强检设备都有使用报废年限要求,更新换代无一不需要从维修基金开支,而<物业管理条例>要求维修基金在低于要求额度时应向全体业主续筹,真是长长无了期啊.有趣的是高层建筑的建筑和居住成本虽高但国土使用年限仍为70年与多层相同,而大多数高层之所以被青睐盖因地理位置优越.好!这个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也不会低,70年后买单自然也要保持领先啦,好在容积率高可以摊薄,否则真是血本无归啊.高层,典型的人居怪胎,这就是为什么不选你的N个理由.。